企业预算管理制度(通用11篇)
企业预算管理制度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是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具体化,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企业预算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推动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根据财政部颁发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结合集团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及所属公司、控股公司及其所属单位。
第二章财务预算基本内容
第三条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第四条企业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中心。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
第五条企业财务预算应当围绕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财务预算报表形式予以充分映。
第六条企业财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分季度、月份落实。
第三章预算组织分工
第七条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各企业应设立财务预算员会或指定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预算管理事宜,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
第八条财务预算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第九条财务预算编制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员会领导下进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编制、审查、汇总、上报、下达;负责预算执行和日常流程控制;负责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报告;负责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等。
第十条企业内部生产、投资、物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财务预算员会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财务预算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第十一条企业是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公司董事会或公司经营层的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控制、分析工作,接受企业董事会的检查、考核。其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公司对公司所属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各企业财务预算方案必须上报公司总部审核批准。
第四章财务预算的编制
第十二条预算编制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结果。财务预算编制要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员会制定的编制方针指引下进行。
第十三条企业编制财务预算要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权限进行,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二)坚持积极稳健原则,确保以收定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三)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确保切实可行,围绕经营战略实施。
第十四条企业编制财务预算要按照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并按照各预算执行单位所承担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责任权限,编制不同形式的财务预算。
第十五条业务预算是映预算期内企业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营业活动)的预算,一般包括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成本预算、采购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并参照公司具体要求编制。
第十六条资本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
第十七条筹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人的长短期借款、经批准发行的债券以及对原有借款、债券还本付息的预算,主要依据企业有关资金需求决策资料、发行债券审批文件、期初借款余额及利率等编制。
企业经批准发行股票、配股和增发股票,应当根据股票发行计划、配股计划和增发股票计划等资料单编制预算。股票发行费用,也应当在筹资预算中分项作出安排。
第十八条财务预算主要以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等形式映。企业应当按照公司制定的财务预算编制基础表格和财务预算指标计算口径进行编制。
第十九条企业财务预算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进行编制。同时在编制时,为确保预算的可执行性,可设立一定的预备费作为预算外支出。
第二十条编制企业财务预算,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按照下达目标、编制上报、审查平衡、审议批准、下达执行等编制程序进行编制,并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编制政策。
财务预算编制结束后,于当年11月底前将财务预算方案上报集团公司,经审查、汇总、平衡后批复各企业执行。
第二十一条预算的编制日程:年度预算的编制,自预算年度上一年的10月1日开始至11月25日全部编制完成,并在次年1月底前分解落实财务预算指标。各企业要依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编排预算,并制订详细的编制日程和要求,确保财务预算的顺利编制。
第五章财务预算的执行、控制与差异分析
第二十二条企业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并将财务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执行责任体系。控制方法原则上依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项目管理、数量管理等方法。
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当将财务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份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强化现金流量的财务预算管理,按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控制支付风险。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执行。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应当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支付程序。对于无合同、无凭证、无手续的项目支出,不予支付。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销售或营业、生产和成本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一般情况下,没有预算的,要坚决控制其发生。对费用预算实行不可突破法,节约奖励,且预算项目之间原则上不得挪用。
第二十六条在日常控制中,企业应当健全凭证记录,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生产经营月度计划和成本费用的定额、定率标准,加强适时的监控。各预算管理职能部门都要相应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簿,按预算的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第二十七条在管理过程中,对纳入预算范围的项目由预算执行部门负责人进行控制,预算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监督,并逐步借助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预算外的支出由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员会直接控制。
第二十八条企业必须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要求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财务预算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的重项目,财务预算管理员会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部门查找原因,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二)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三)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第二十九条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财务报表监控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部门、企业财务预算员会乃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财务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第六章财务预算的调整
第三十条下达执行的年度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变化,致使财务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财务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偏差的,可以调整财务预算。
第三十一条提出预算修正的前提。当某一项或几项因素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财务预算修正申请。
第三十二条确需调整的财务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部门逐级向企业财务预算员会提出书面报告,阐述财务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财务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财务预算的调整幅度。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对预算执行单位的财务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调整方案,提交财务预算员会审报公司总部确认后方可下达执行。
第七章财务预算的专评与激励
第三十三条预算年度终了,财务预算员会应当向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报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财务预算完成情况和财务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部门进行考核。
第三十四条财务预算的考评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整个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考核评价,即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二是对预算执行者的考核与评价。财务预算考评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达到“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连收入” 。
第三十五条预算考评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一个认可过程。要结合企本业济经责任制考评求要,制定考评细则。考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二)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评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三)时效原则:预算考评是动态考评,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及时进行;
(四)例外原则:对一些影响预算执行的重因素,如产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重意外灾害等,考评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五)分级考评原则:企业预算考评要根据组织结构层次或预算目标的分解层次进行。
第三十六条为调动预算执行者的积极性,企业可以制定激励政策,设立经营者奖、效益奖、节约奖、改善提案奖等奖项。
第三十七条财务预算员会应当定期组织财务预算审计,纠正议批准,重的调整应提交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并财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维护财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财务预算审计可以全面审计或者抽样审计,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组织不定期的专项审计。
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管理部门应当形成审计报告,直接提交财务预算员会乃至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作为财务预算调整、改进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考评的一项重要参考。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制度自××年×月×日起执行。以前制度与本制度相抵触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三十九条企业可以根据本制度及本企业管理需要拟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第四十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公司有关制度执行。
第四十一条本制度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一章总则
一、概念
预算管理就是利用预算对公司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公司既定的经营目标。公司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对预算内公司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公司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
二、编制范围
公司及实际控制子公司所有的收入、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控制。
三、编制原则
1、量入为出、综合平衡;
2、全面预算、过程控制;
3、机构明确,多级实施;
4、注重效益,防范风险。
四、预算编制依据
1、国家法律法规、财务政策和有关规定;
2、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
3、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和整体目标;
4、公司生产经营计划,投融资制度。
五、编制内容
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具体划分为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三大类。经营预算、投资预算都必须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在财务预算内。
1、经营预算,是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经营活动做出的预算。具体包括销售预算、生产成本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
2、投资预算,是在资本性支出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预算,具体反映投资时间、投资金额、资金来源、投资收益和收益期限等。
3、财务预算,是反映预算其内有关公司的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具体包括现金表预算、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组织机构
(一)公司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公司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1、公司总经理是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负责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2、公司副总及分公司、子公司领导对所主管的业务预算负责,组织指导相关职能部室、分厂、实际控制分公司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3、公司各职能部室、分厂、实际控制分公司在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领导下对其负责的具体业务开展全面预算工作
(二)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财务部,负责处理公司预算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公司各职能部室、分厂、实际控制分、子公司要制定专门的预算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部门的预算工作。
二、职责分工
(一)预算管理委员职责。
1、决定公司预算管理制度;
2、审议并通过公司预算方案;
3、协调解决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监督公司预算方案的实施,完成预算的目标。
(二)财务部的预算管理职责
1、制定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明确预算工作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2、负责组织公司预算的编制、审查、汇总、平衡、上报、下达、分析、控制、考核、报告等。
3、具体指导各职能部室、分厂、实际控制分公司预算的编制工作。
4、负责预算管理的其他日常工作。
(三)各职能部室、分厂、实际控制分公司的预算管理职责。公司其他职能部门是预算责任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具体负责本部门分管业务的专项预算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等工作,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公司预算的综合平衡、分析、控制、考核等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1、市场营销部、国际贸易部负责公司销售收入、销售费用的预算并积极组织收入,确保收入预算的完成。
2、采购部负责材料物品采购的预算管理。
3、动力设备部负责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气体、设备配件、工具、量具、刃具、电力、设备修理等预算管理。
4、生产部负责公司生产计划的编制;各分厂、外委外协加工计划的预算管理。
5、技术中心负责公司技术使用费、技术开发费的预算管理。
6、质管部负责公司质量监督、检验器具的预算管理。
7、武保安全部负责公司安全、保卫、消防的预算管理。
8、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人工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的预算管理;负责各职能部室、分厂、实际控制分公司的预算考核兑现工作。
9、规划发展部负责基本建设、绿化、排污以、审计费用、运输费用的预算管理。
10、综合办公室负责工会经费、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保险费等相关费用的.预算管理。
11、各分厂负责制造费用的预算管理。
12、库管中心负责发货及仓储费用的预算管理。
第四章预算编制程序及方法
一、预算编制一般遵循“全员参与、上下结合、综合平衡”的程序进行。
二、预算编制方法
1、由预算委员会提出下年度预算编制原则和要求。预算必须根据公司年度重点工作明确提出预算年度内要实现的预算指标,如:产值、收入、利税等。
2、财务部根据预算委员会提出的预算原则和要求,提出下一年度的预算目标,分解关键指标并下达具体的预算编制办法、时间和要求。
3、各职能部室、分厂、实际控制分公司根据分解后的关键指标,按照财务部下达的预算编制办法制定本部门的预算。
4、财务部负责预算的汇总、审核、平衡,并将汇总后的公司年度预算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
5、预算管理委员会对上报的公司年度预算进行讨论、审核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
6、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审批、下达公司年度预算。
三、预算编制主体与预算编制内容对应一览表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面广、流程链条长,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局。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应当重视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本文从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必要性出发,对交通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预算管理 制度体系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十三五”是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集中建设、扩大规模的重要时期,更是加快成网、优化结构的关键时期,20xx年铁路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7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完成营业性客运量190.02亿人,比上年下降2.2%,旅客周转量31239.87亿人公里,增长3.9%,货运量431.34亿吨,增长5.2%,货物周转量182432.29亿吨公里,增长5.0%。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战略规划目标的有力支撑
年度全面预算目标是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是确保企业战略规划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和工具。通过制定年度全面預算目标,可以将发展战略分解和细化到产销规模、成本费用、投自、融资、资金营运等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通过年度全面预算的执行,可以将年度预算目标落实、量化到各部门、各环节和各个工序,并以月度预算、季度预算的顺利实施,确保年度目标的有效实现,从而实现“化战略为行动”,确保企业战略规划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工具
通过全面预算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对企业经营过程和外部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预测和判断,揭示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点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管控,使自身所处的'环境与拥有的资源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动态平衡,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将企业有限的资源加以整合、协调分配到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业务、活动、环节中去,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控制标准和控制程序,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实施精细化管理,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从而推动企业提升资源的价值创造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必要性
制度体系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体制基础,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障。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应当重视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使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首先,制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预算管理发挥实效。预算管理环节复杂,从编制审核、控制分析到考核评价,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制度约束都会导致该环节预算流于形式,只有通过建立系统、规范、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制度体系,才能实现预算管理“全员参与、全过程跟踪、全岗位落实、全内容管控和全方位覆盖”。其次,制度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企业内控机制的有效运行。预算管理并不是孤立的管理模式,必须和企业资金管理、风险管理、物资采购及其他各项业务活动衔接,只有构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与其他内控管理制度相辅相成、共同运行,才能推动整个企业内控机制的健全完善。
三、构建交通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议
(一)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营造良好的体系建设环境
健全有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从顶层设计入手强化全面预算的组织领导。一是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搭建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和具体预算单位三个层次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架构,其中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决定和处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大事宜,预算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面预算的编制、审核、控制、分析、调整、考评等工作;二是制定预算管理工作规则,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避免出现漏洞、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现象;三是规范预算编制流程,明确部门预算内容,确保部门预算项目和部门工作职责互相支撑,企业所有管理活动闭环管理。财务部门采取合理方法将业务部门预算合理转换成财务数据。
(二)完善预算定额标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推行预算定额标准能有效提高预算编制效率,强化预算编制刚性。一是完善人员、资产、价格、计量等各项基础资料数据库,利用基础数据库制定、审核全面预算,实现基本支出预算费用标准化;二是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算定额,收集历史数据、同行业对标企业的数据,通过立体交叉式的比较,完善本企业建设项目定额,实现相同地域、相同规模、同一性质项目预算标准一致,最终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三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企业资金结算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和报表管理系统相衔接,实现对企业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预算数据的全覆盖,从而及时、准确地取得、传递和利用各项基础数据,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三)健全预算分析制度体系,切实发挥预算约束控制作用
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切实发挥预算约束控制作用。一是建立预算执行监控制度,预算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各执行部门的沟通,动态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反馈预算执行的进度与效果,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偏差与问题;二是建立定期预算执行分析制度及重大事项应急分析制度,将预算分析的对象,纵向深化到各预算责任中心,横向分解到各业务流程,提高分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完善预算控制责任制度,实行预算执行结果的非合理性偏差问责制,做到职责到位,责任到人。四是制定预算执行审批制度,在金额控制的基础上,实行预算项目控制,严格控制预算外项目支出。
(四)完善预算考评制度体系,强调考核结果的运用
完善预算考核体系,调动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积极性。一是科学设计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在收入、利润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市场占用率、客户满意度、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等非财务指标,建立绩效考核的多重标准。二是完善预算考核结果的运用。将预算考核与激励体系相结合,通过实施货币与非货币奖励来加强目标的一致性,使经营者、员工与企业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性。
(五)完善预算管理人才培训制度,打牢体系建设的人才基础
完善预算管理人才培训制度,有效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预算控制效果。员工是全面预算的编织者、参与者和执行者,完善预算管理人才培训,让员工了解预算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预算编制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才能提高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20xx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R].交通运输部网站,20xx.
[2]何静.全面预算管理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大学,20xx.
1 总则
为规范财务预算的行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须从市场化角度出发,把资本保全与增值的财务目标量化为财务预算。财务部门将依据公司经营计划大纲及有关专业预算,编制公司年度财务预算。
2 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及目标
2.1 利润计划的目标----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利润水平,合理分配公司利润。
2.2 成本计划的目标----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使产品成本最低化。
2.3 费用计划的目标----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使费用支出最小化。
2.4 资金计划的目标----合理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2.5 投资收益计划的目标----以投出资本的保全及增值的最大化。
3 财务预算的管理体系及层次
3.1根据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的权限,以及对资产的控制程度,将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a. 公司本部的分厂、部门的财务预算管理;
b. 全资子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
c. 控股子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
d. 参股子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
4 编制财务预算的依据
4.1 为提高财务预算的正确性以及可操作性。在编制财务预算时,需提供下列专业预算:
a. 公司年度方针目标;
b. 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计划;
c. 生产技术、工艺及能力平衡计划;
d. 非标准设备制造计划;
e. 产品销售量计划;
f. 产品生产量计划;
g. 产品销售价格趋势分析报告;
h. 物资采购计划;
i. 能源消耗计划;
g. 工具消耗计划;
k. 房屋、设备大、中、小修理计划;
l. 劳动工资计划;
m. 福利费用计划;
n. 公司长期项目投资计划。
5 财务预算编制程序
5.1 根据公司的方针目标,财务部门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把包括人员、价格、成本、费用、收入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等在内的大量资料与本单位历史最好水平或近三年平均水平比,与同类企业先进水平比,制定科学的预算标准及对可控成本和费用提出降低的目标。
5.2 财务部门将制定的预算标准预算体系,要求有关部门编制专业预算。
5.3 责任部门根据公司的方针目标、专业预算及财务部门对可控成本和费用降低的目标,结合责任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出责任部门的财务预算初稿。
5.4 财务部门将责任部门的.财务预算初稿进行汇总后,根据董事会的整体目标及公司财务总经理听取各责任部门详细汇报后的意见,初步确定责任部门财务预算的目标,责任部门据此编制财务预算正稿。
5.5 财务部门将责任部门的财务预算正稿进行汇总后,编制出正式的年度财务预算报告,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公司总经理最终确定各类部门的年度预算目标,下达预算确认文件并与责任部门签定目标责任状。
6 财务预算的编制
6.1 利润计划的编制
6.1.1 利润计划属于财务预算管理的前期控制系统,是搞好财务预算管理的基础和关键。
6.1.2 确定目标利润的步骤和方法
6.1.2.1 根据市场情况和近年来利润增减趋势,结合上级部门下达指标和公司历史先进水平,参照同行业先进水平,提出计划期的利润目标和理想数额。
6.1.2.2 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已掌握的比较准确的资料,运用利润增长百分率来测算计划期可能实现的利润数。
6.1.3 公司的目标利润确定后,必须制定实现目标利润所采取的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制定财务、成本、费用、投资收益和资金计划,使目标利润的实现建立在扎实、科学的基础之上。
6.1.4 公司财务计划分为年度计划和季度计划两种,年度计划分季,季度计划分月编制。
6.1.5 财务计划内容包括:
a. 财务计划编制说明书;b. 利润及利润分配计划;c. 主营业务销售利润计划;d. 期间费用计划;e. 投资收益计划;f. 营业外收支计划。
6.2 成本计划的编制
6.2.1 成本计划是利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控制、核算产品的单位成本及总成本。
6.2.2 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6.2.2.1 编制成本计划应以目标成本为依据,定额成本为基础,在对前期成本水平、历史水平、同行业及正确估计计划期引起成本变动的各种因素,经反复试算平衡后编制。
6.2.2.2 成本计划采用直接计算法编制。
6.2.2.3 利润计划不能达到目标利润时,必须对成本计划进行修订,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使目标成本最低化。
6.2.3 成本计划按年度、季度和分厂、分公司编制。分厂计划、季度计划是公司计划、年度计划的执行计划。
6.2.4 成本计划包括的内容:
a 成本计划的编制说明书;b 生产费用计划;c 制造费用计划;d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e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f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计划
6.3费用计划的编制
6.3.1 费用计划包括管理费用计划、销售费用计划、财务费用计划。
6.3.2 管理费用计划指为维持公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预计发生的费用,具体项目按国家规定设置。
6.3.2.1 管理费用预算实行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
6.3.2.2 管理费用计划按明细项目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两类分别编制预算。
变动费用部分依据国家制度规定,结合公司计划经营业务的变动比例加以确定;固定费用部分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并考虑计划期公司管理决策、物价趋势等因素后确定。
6.3.2.3 管理费用计划按年度、季度分部门编制。
6.3.3 销售费用计划是指销售公司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过程中预计发生的各项费用。
6.3.3.1 销售费用计划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并考虑计划期公司的销售规模、销售策略、销售方式的变化等因素,以预算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按项目加以编制。
6.3.3.2 销售费用计划按年度、季度编制。
6.3.3.3 销售费用由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会同编制。
6.3.4 财务费用计划是指公司筹集资金而计划发生的费用,具体项目按国家规定设置。
6.3.4.1 财务费用计划根据公司已有的负债情况,计划期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及可能形成的.负债规模、利率波动等综合分析后编制。同时根据生产经营需要从总体上统筹pageindex8.2.4 年终,管理责任部门的费用使用实绩控制在预算范围以内,并且较上一年实际使用额(扣除非正常因素)的下降金额,按比率兑现奖励额。
8.3.1 销售费用实绩低于由财务部门按承包合同确定的计提标准和计算公式得出的预算额,节约部分按比例奖励工资总额,反之,则扣减工资总额。
8.3.2 重大的销售费用开支项目和标准,例如:重大的广告费用、定货会议费用、差旅费补贴标准的变动等,必须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批准。
8.4.1 责任部门平均资金占用额超出资金占用指标,在部门月度经济责任制中扣分,并相应扣除部门应得工资总额。
8.4.2 责任部门平均资金占用额低于资金占用指标,按公司所节约利息额奖励责任部门。
8.5.1 内部分厂、分公司的内部利润指标超额完成预算指标值,按月按一定比例直接奖励责任部门的工资总额。
8.5.2 内部分厂、分公司的内部利润指标未达到预算指标值,按月按一定比例直接扣减责任部门的工资总额。
8.6.1 集团公司与全资、控股子公司的经营者年初签定承包合同,按预算的完成情况,同经营者的年收入直接挂钩,按年考核。
8.6.2 通过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来检查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将执行情况报子公司董事会、集团公司董事长、分管财务总经理。
9 年度财务预算批准及调整的审批权限
9.1 年度财务预算批准的审批权限
公司利润计划经过公司董事会的批准后执行。子公司利润计划按管理权限分别经子公司董事会或总公司经理层批准后执行。
成本、费用、资金、投资计划是利润计划的子计划,按上述相应权限经批准后执行。
9.2 年度财务预算经批准实施后,一般不得调整。若出现不可预计情况,公司级的利润、销售、资金计划随公司方针目标调整而作相应调整,公司内部计划经财务部归口审核并提出调整意见,按管理权限经总经理或由财务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10 财务预算的编制时间
财务预算应在上年四季度开始编制,并在次年元月之前结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规范公司管理行为,根据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集团公司《管理总纲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直接管理的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分公司及其他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全面预算是指根据公司及各单位发展规划战略及生产经营状况,在科学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以货币单位和其他计量单位为形式,综合反映公司及各单位未来一定期间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的量化说明。
第四条全面预算管理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员指要求全员参与,即预算各阶段工作均由各单位财务部门组织本单位全员参与,实现资源在部门之间高度协同、科学配置,做到预算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预算责任。全面指预算内容的全面性,包括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全过程指预算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包括预算的编制、下达、分解、监督、控制、分析、考核等。
(二)目标管理。年度预算目标经公司财务资产部确定后,以正式文件下达、分解至各单位执行。各单位对预算目标运行过程实行动态实时监控,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同时承担相应责任。
(三)合理性。预算的编制和目标的确定应实事求是,与整体发展战略规划、预算单位的经营情况相结合。
(四)严肃性。预算目标一经确定,除特殊事项,不得随意调整。各单位应明确预算责任,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规定,保证预算目标的有效实施。
(五)重大事项、例外事项报告。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市场环境、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等例外事项,导致预算无法执行,应及时沟通报告。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公司设预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预算委”),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各职能部门组成,公司主要领导担任主任。预算委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领导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审议全面预算管理纲领性文件及相关规定;
(二)根据发展战略规划及目标,合理分配资源,确定年度预算目标及年度预算方案;
(三)督促指导所属单位认真执行预算,履行预算审批监控职责;
(四)审议预算执行分析结果,及时关注预算执行差异的跟踪落实;
(五)审议预算调整方案;
(六)协调、解决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六条预算委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预算办”),设在公司财务部办公。预算办主任由主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公司领导担任,预算办成员由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归口管理部门包括负责战略规划、投资、生产计划与运行、资源勘探与开发、物资采购、设备管理、科研管理、产品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职能部门。预算办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组织协调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
(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拟定预算管理纲领性文件及相关制度规定,提交预算委审批;
(三)组织实施年度预算的`编制与汇审工作;
(四)组织实施预算目标的预测、预算编制、分解、监督控制、分析、调整、考核等工作;
(五)督促、指导并监控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预算目标,汇总审核各单位提出的预算申请,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六)定期组织预算分析,追踪预算执行差异,提交预算执行分析报告;
(七)组织预算调整工作;
(八)建设、维护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九)完成其他预算管理工作。
第七条各单位应参照公司机构设置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第三章预算的内容
第八条全面预算主要包括经营预算、专项预算、投资预算、融资预算、财务预算及关键业绩指标(以下简称“KPI”)预算等。
(一)经营预算具体包括各单位在预算年度的预计工作量及预算金额信息,同时也包含物资采购、期间费用等预算信息;
(二)专项预算指需要重点关注的预算内容,如经营预算中涉及的大修理预算等;
(三)投资预算指各类投资活动涉及的预算项目,如基本建设投资、对外投资、设备采购等;
(四)融资预算指资金筹措和管理的预算;
(五)财务预算及KPI预算指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预算和主要财务指标、经济技术指标等KPI预算。
第四章预算的编制、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第九条预算目标是公司及各单位经营期内生产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同时也是发展战略目标在预算期的具体体现。预算目标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
(一)国家法律、法规、财经政策和有关规定;
(二)本单位发展战略;
(三)本单位财务状况;
(四)本单位的历史情况;
(五)本单位的经营能力;
(六)本单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
(七)本单位的市场开拓能力;
(八)公司对预算编制的相关要求等。
第十条预算目标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可行性,即预算目标要体现既先进又合理的要求,经过预算执行单位的努力能够达到,不能过高或过低。
(二)客观性,即预算目标既要适应市场变化又能满足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三)可控性,即预算目标是本单位整体规划目标的具体化,要求全面、细致和可控。
(四)系统性,即预算目标应涉及产、供、销、投融资以及所属单位、部门和全体员工,并与各预算单位的责权相适应。预算总目标与本单位内部分目标之间、以及同一预算层面的不同预算目标之间必须互相衔接,各预算分目标必须服从总预算目标。
第十一条预算目标确定后应横向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及员工,纵向分解落实到各预算责任单位、车间、班组及员工,并将年度预算目标分解为季度、月度目标。年度预算目标确定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每年9月初,预算办组织各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内外部环境因素、历史信息、年度预测等提出公司各主要预算指标,形成公司年度预算目标建议,报预算委审议。
(二)预算委结合发展规划及对预算年度各单位的经营预测情况,确定公司预算年度的整体预期目标。
(三)每年9月上旬预算办根据预算委确定的年度预期目标,下达年度预算编制文件。
第十二条各单位应建立规范的全面预算编制流程,认真做好年度预算编制工作。
年度预算编制应以确定的年度预算目标为基础,以年度综合计划中所列业务实际运行情况为依据,将年度业务计划中包含的业务活动预计转化为预测数据形成预算编制方案。
第十三条年度预算编制方案在提交时应附有预算编制说明。预算编制说明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当年前三季度预算执行情况回顾及全年预测;
(二)预算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组织情况;
(三)预算年度宏观形势和行业分析;
(四)预算编制基础和主要假设;
(五)预算年度生产经营主要预算指标分析说明;
(六)预算执行保障措施以及可能影响预算指标事项说明;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第十四条预算编制分为年度预算、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其中年度预算编制明细到季度,各季度之和形成年度预算值。年度预算下达后,按照月度进行月度预测,生成月度预算。
第十五条年度预算编制的工作流程采用“两上两下”的方式:
(一)每年9月份,各单位根据本单位预算目标和公司编制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所属单位预算编制工作;
(二)每年10月底,各单位应将本单位整体预算方案,上报公司审核;
(三)预算办对公司及各单位上报的预算方案及预算编制说明汇总审核和平衡;
(四)预算委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及管理需要,最终确定预算年度全公司整体预算目标,分解确定公司及各单位预算目标,并于每年11月中旬下发;
(五)每年12月上旬,各单位对下属单位上报修订后的预算进行预算汇总、整体平衡,经本单位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上报公司审核。
(六)预算办对调整后的预算方案进行再次汇总审核,报预算委审定,并于每年12月下旬下发正式文件;
(七)每年12月底,各单位应根据公司下达的预算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完成对本单位各部门和所属单位间的细化、分解和下达工作;
第十六条各单位以月度生产经营计划为基础,编制月度预算,按照月度预测目标确定预算的可用额度,以此作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目标值。月度预算口径与年度预算口径一致。
第十七条月度预算编制的工作流程采用“一上一下”的方式,每月25号前编制上报次月预算,经上级单位或部门审核,报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后,于次月下达各单位或部门执行。
第五章预算的执行监控
第十八条预算的执行单位应严格执行批准下达的预算目标,设置预算岗位,建立预算事前审核机制和部门预算管理台账,形成全员、全面、全过程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监控预算执行情况。
第十九条预算执行监控的原则:
(一)负责对公司及各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于预算范围内的预算项由授权部门审批即可,而对于超预算以及预算外事项则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严格加以控制;
(三)各归口管理部门应对下级归口单位提交的预算项目和内容进行认真审核,并对本部门归口管理的预算承担预算监控责任;
(四)预算执行监控以月度预算为基准进行。
第六章预算的分析
第二十条各单位应定期进行预算分析,通过编制预算分析报告、召开经营活动分析会等方式,发现预算执行差异,寻找差异发生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应明确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和部门,并在下一次分析会上通报检查落实情况。
第二十一条预算分析由各预算执行单位或部门,以及归口管理部门共同完成,并通过预算管理办公室对预算总体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财务部门是预算分析的牵头部门,与其他业务归口部门共同负责完成预算分析报告的模板制定、汇总、审核。
第二十二条预算分析报告包括KPI及报表分析、经营预算分析、专项预算分析、投资预算分析等内容。预算分析报告要求数据准确、形式多样、原因分析到位,并包含改进方案和责任落实,通过预算分析和改进措施,确保年度预算目标实现。
第二十三条预算分析报告分为月报、季报、年度报告及专项报告,各单位应于每月结束10日内向公司上报月度分析报告,于每季结束15日内上报季度分析报告,年度预算分析报告随下一年度第一月度预算分析报告一并上报,并根据公司及本单位管理需要编制专项报告并上报。
第七章预算年度目标的调整
第二十四条已发生的超预算和预算外事项,仅有符合调整原则的方可纳入年度预算目标调整范围。年度预算原则上不得调整,如出现以下可能导致预算编制基本假设发生重大变化的事项,可在年中予以调整:
(一)体制改革;
(二)业务经营范围变更;
(三)组织结构变更;
(四)市场竞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战略目标调整;
(五)国家宏观政策大幅度调整;
(六)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抗拒事件发生;
(七)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紧急事件的影响;
(八)对预算编制基础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五条每年7月初,公司启动预算调整流程。各单位应及时完成预算调整方案,于7月底前上报公司审批。
第八章预算的考核
第二十六条公司将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管理工作质量纳入对各单位的年度考核范围,考核以调整后的年度预算为基准。
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建立预算考核机制,遵循可控性、责权利对等、整体利益最大化、分级考核、公平公正、例外等原则,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第二十八条各预算执行部门应承担本部门的预算考核责任,预算归口管理部门要承担所归口管理的预算考核连带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各单位应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办法或实施细则,报公司备案。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一种系统性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旨在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监控、调整及分析评价等环节,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经营目标的明确规划、以及绩效的有效控制。这一制度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业务活动,确保企业战略目标与日常运营紧密结合,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预算的编制:这一阶段涉及确定预算目标、收集信息、制定预算政策和程序、编制详细的预算计划。企业应基于战略规划,考虑市场环境、内部能力、历史数据等因素,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或自下而上(Bottom-up)的方法,或者两者的结合,来编制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资本支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
2. 预算的.审批:完成预算初稿后,需要提交给高层管理者审核,必要时还需经过董事会批准。审批过程应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要考虑预算目标与企业整体战略的一致性。
3. 预算的.执行:预算一旦批准,就成为企业内部各部门运作的指导和约束。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执行机制,确保预算得到有效实施。这包括资源配置、成本控制、收入促进等措施。
4. 预算的监控与控制:通过定期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监控实际业绩与预算目标的偏差,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企业可以设立预算控制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预算监控,运用差异分析、比率分析等工具进行评估。
5. 预算的调整:面对市场变化、经营环境变动或内部条件变化,原定预算可能需要调整以保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预算调整需遵循一定的审批流程,确保调整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6. 预算的分析与评价:预算期末,企业应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财务绩效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评价预算管理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下期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7. 激励与考核:将预算执行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奖惩机制挂钩,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积极性和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信息系统支持和全员参与的文化氛围,是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一条为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支持公司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为公司各级管理者提供财务管理工具,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以现金流量为重点,逐层分解相关指标,对各部门下达目标,全程管理其经营活动,并对其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的内部管理制度。
1.部门负责人,指一个部门的经理,对本部门业务计划和预算相关工作承担最终责任;
2.预算管理委员会,也称预算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审定工作,同时也承担经董事会授权的部分工作;公司董事长任预算委员会主任,总裁、财务总监任预算委员会副主任,成员包括其他副总裁、相关总监及分管领导、相关部门经理等其他指定人员;
3.预算管理常务小组,也称预算常务小组或者预算小组,为预算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一般设于财务部门,因此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不严格区分预算常务小组和财务部门的职责,二者常可通用。通常财务总监任预算常务小组组长,财务管理部经理、企管信息部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经理、预算协调员任组员。
第四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应当建立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业务计划为主线、全面预算报告为工具、绩效考核为保证的“四位一体”预算管理总体体系,根据企业经营和市场环境特点,建立、调整预算关键绩效指标(按平衡计分卡体系思想设置)内容。
第五条企业全面预算是指企业一定期间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排,把企业一年内的经营目标、经营计划和经营活动内容用数字化、价值化、表格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以公司法规制度的形式下达给各级经营管理者,要求经营者必须按照预算的计划轨道行驶,调整预算要经董事会或预算委员会审批。
1.全面预算是一种公司整体规划和动态控制的管理方法和体系,是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
2.全面预算的有效推行将为公司各下属单位确定具体可行的年度目标,同时也建立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3.全面预算是执行战略过程中进行管理监控的基准和参照,也是企业业绩评价的基础和比较对象。
4.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战略和年度目标分解、计划、执行、控制、实现和奖惩的过程。
5.预算管理的目的在于以计划、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手段,管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完成年度经营目标,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6.预算管理是经过对企业运营的规划、分析和数量化的系统编制,将计划和行动转化为数字,它使得企业目标及过程控制得以具体化。
7.预算目标的制定为控制绩效评估及信息反馈提供标准,从而企业可以从人治转变为制度流程管理机制。
8.计划和预算制定可以强制管理者提前考虑工作开展,预算质询工作将可行性论证、部门冲突提前进行推演,预算制定过程的充分沟通可以减少操作中的隔阂,同时也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
9.计划和预算的编制可以协调企业资源,使企业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并通过预算的分析调整达到利润最大化。
10.预算管理也为企业考核、奖励、激励员工提供了依据。
第六条公司战略、全面计划、全面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公司战略管理、全面计划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四个一级流程。
1.企业首先应根据企业的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制定明确的战略规划,包括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并于每年分解和调整年度战略行动计划。
2.公司每年第四季度前进行企业评估工作,在对经营及市场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战略规划和分解或者调整的年度战略行动计划编制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部门的年度行动计划。年度经营计划应涵盖战略要求、年度经营目标、资源投入需求、任务(业务活动)盘点、任务安排、重大时间节点等多方面内容,以便生成公司及部门两级关键财务绩效指标和非财务关键绩效指标。
3.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及自身的年度行动计划编制部门预算,主要包括收入预算、生产预算、研发预算、成本费用预算和投资预算等;管理与业务支持部门编制费用预算,同时生成各部门财务类关键绩效指标;财务部门(预算委员会)汇总各部门行动计划和预算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并进行综合平衡;最终形成公司的财务预算,即形成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等报表预算,并得出最终公司财务绩效控制指标。
4.企业各级管理层利用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定期对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监控及决策。其中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定期的经营分析、财务分析与评估报告,经营分析主要考查非财务类指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财务分析主要考核财务类指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经营分析与财务分析可以分开,也可以合并,但半年和年度分析必须分开。
5.在年度经营目标执行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借助于各种层次、不同频度的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来监控经营进度,并通过高效的管理评估机制迅速采取相应的行动方案,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如果有必要,可以向最高权利机构申请对计划和预算体系及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使预算更好地适应实际经营情况和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实现公司既定的战略目标。
总之,战略、计划、预算和绩效管理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应确保四者形成真正闭环运作体系。只有通过四者的高效互动,企业才可能按预想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在此过程中,预算起到的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全面预算是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计划的细化及量化体现;另一方面,全面预算也是形成公司及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主要来源,是公司整体绩效管理的基础和依据。管理层应通过提高计划与预算的效率,并建立相应的绩效管理,使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更好地体现公司战略规划的要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预算管理应遵循“没有业务就没有预算,没有预算就没有业务”的刚性原则。“没有业务就没有预算”指编制预算之前应制定相应的业务工作计划,没有工作计划就没有预算;公司年度行动经营计划对应公司年度预算,部门年度行动计划对应部门年度预算;预算是对工作计划的数字化和价值化,工作计划应对预算金额提供合理依据。“没有预算就没有业务”指业务的发生和业务支出以预算为基础,没有预算或者超出预算的,应对业务发生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效益性等进行评估,申请追加预算,报权限领导和机构审批,否则不允许支出。
1、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经济活动控制的关系。全面预算管理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成分;控制经济活动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
(1)通过预算编制过程控制,可以预先控制哪些经济活动发生或不发生;
(2)通过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可以允许或不允许哪些经济活动发生;
(3)通过预算考核过程控制,可以了解哪些经济活动已经或尚未发生;
(4)通过预算评价过程控制,可以知道哪些经济活动应该或不应该发生;
(5)通过预算奖惩过程控制,可以激励或约束经济活动的发生。
(1)计划和预算的联系和区别:计划和预算都与整个企业有关,注重未来;不同的是计划主要是用文字来描述的,预算则对未来的认识用数字和价值来描述;
(2)预算与计划融合:计划是预算的前提,没有计划就没有预算,预算是对计划的数字化和价值化并纳入财务管理体系。计划目标与预算目标具有本源一致性,预算目标制定后,要层层分解,各环节紧密结合很重要。评估计划是否可行,是否要对计划做出调整等,都要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编制时时行数据汇总平衡,执行中收集准确、完整的基础数据,与预算数据做出对比分析,科学的决策。
预测是对市场趋势的理性预期,预算是基于预测提出的对策性方案、计划的数量表述,是对未来收入、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进行的预测量化。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中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流转活动的管理,财务预算最初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工具,财务预算发展为全面预算后虽然已经超出了财务管理的范畴,但其核心仍是现金流量和财务指标的控制,各项战略指标和其他管理指标最终都可以从财务指标体系体现出来;全面预算也为总经理和财务部门提供了加强业务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提供了工具。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企业中其他相关业务管理如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等的共同作用才承载了企业管理的成功,为了避免全面预算可能更多关注财务目标而忽略非财务目标的弊端,在年度经营目标设定时应按平衡计分卡体系思想设置目标体系,坚持计划与预算并行的管理,不能只做预算不编计划。
第八条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应加强预算风险控制,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合规风险。
不编制预算或预算不健全,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缺乏约束或盲目经营;
预算目标不合理、编制不科学,可能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或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预算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来严,可能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预算调整、下达未经适当审批或越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行为而导致损失;
考核结果、奖惩不公平、不合理,造成预算失去其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导致预算控制流于形式。
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导致外部监管部门和机构的质疑;
预算调整、考核和控制不符合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导致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
第九条为有效控制风险,全面预算管理应有严密的程序性,需要做到:
2.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分解的年度目标为依据编制全面预算方案;
3.预算管理机构设置科学、合理、健全;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人管理预算工作;职责分工明确,不相容岗位分离;
4.建立有效的预算启动、编制、执行、分析、调整、考核、评估控制流程,各环节清晰严密,防止工作扯皮;
第十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目标管理体系、计划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考核管理体系等组成。预算文件包括企业评估报告、资源盘点报告、任务盘点报告、各类经营计划、预算表格、预算及预算差异分析表格、预算制度、指引和编制表格说明组成,根据公司经营活动的前后衔接、相互关联、有序排列形成一套完整的报告和报表体系,它体现了公司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通过实际经营结果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实行全过程控制,保障公司经营目标的完成,促进发展战略的实现。
增量预算是把前一年度实际发生数作为基数,以预算年度企业内外部环境对业务的影响程度作为调整依据进行编制预算的方法。“承认过去发生的是合理的”是使用增量预算方法的前提条件。适用于影响因素简单和以前年度基本合理的预算指标;合理使用增量法,可以减少预算编制的工作量,但应详细说明增减变动原因。
零基预算“只考虑未来需求,不考虑历史惯性”,以零为起点对预算期内各项收支的可行性、必要性、合理性逐项审议予以确定收支水平的预算,一般适用于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适用于以前年度可能存在不合理或潜力比较大的预算指标编制;但使用周期不宜过短,否则会增加工作量。
弹性预算是在按照成本(费用)习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与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利润等预算项目。适用于变动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变动成本费用的划分,对于某些选择性固定成本费用预算也可也考虑用这种方法编制。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以预算期内正常、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作为惟一基础,以上期实际业绩为依据,以单一的会计年度为预算期,确定各项预算指标数据的方法。固定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通常适用固定预算编制方法。
概率预算指对在预算期内不确定的各预算构成变量,根据客观条件上,做出近似的估计,估计可能变动的范围及出现在各个变动范围的概率,再通过加权平均计算有关变量在预期内期望值的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预算期变化大的预算指标的编制,也适合长期预算的编制。
定期预算,也称为阶段性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适用于固定资产、部门费用、咨询费、保险费、广告费等预算的编制。合理使用定期预算,可以减少预算编制的工作量。
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定期预算以外的指标预算的编制。通常按季度滚动,每季度第三个月中旬着手滚动预算工作。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在实行两三年后应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法,并进行动态的考核,始终保持预算的完整性、连续性,在动态中把握企业的未来。从而使管理层保持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周详的考虑和全盘规划,保证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十二条公司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其预算常务小组、财务部门、经营分析会、预算分析会以及预算责任体系。
第十三条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是预算的权利机构,负责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为提高决策效率,股东(大)会闭会期间可授权董事会行使预算的决策权。
第十四条控股公司董事会是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在预算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地位,负责批准预算管理的制度和流程指引、确定年度经营目标、预算目标和部门及成员企业的业绩合同,审议和批准全面预算方案、预算调整方案和年度财务决算、预算考核方案、预算考核结果及其他相关重大事项。
第十五条预算管理委员会是董事会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机构,以预算专项会议的形式审议或审查各项预算事项,听取预算实施结果的分析汇报。预算管理工作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预算专项会议由公司总裁主持,各副总裁、部门总监、相关部门经理、子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预算管理委员会在财务部门设立预算常务小组负责日常工作。
1.组织公司有关部门根据中长期发展战略,讨论分解战略目标为年度经营目标,并拟定具体的年度经营目标体系报董事会批准;
2.审定公司预算组织、规划、编制、控制的指导原则、编制方法和程序;
3.组织召开质询会,对各部门提交的经营分析、行动计划、预算草案和财务汇总平衡的财务预算(公司整体预算)草案提出质询,并就必要的修改与调整提出意见;
4.根据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和年度经营计划,审议公司年度预算;
6.将董事会最终批复的公司预算下发各预算单位执行;
7.每季度末听取公司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审议各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
8.定期检查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听取财务部门及其他部门的汇报,提出改进意见,督促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9.制定预算考核管理办法,组织落实各项考核工作并在每年年初向董事会提交上一年度公司及各下属企业预算考核情况及奖惩方案;
10.在董事会的授权下审定超预算申请,报董事长签发;
11.董事会、预算委员会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第十七条公司总裁是全面计划和全面预算编制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根据董事会或预算委员会确定的年度经营目标编制经营计划和预算草案报董事会审批,并根据审批后的计划和预算组织执行。
第十八条人力资源及企业管理中心为全面计划管理的牵头部门,其他部门应予以协助配合。在总裁的领导下,主要职责包括:
1.负责全面预算的启动、计划、推进、协调和考核工作;
2.负责组织各部门开展企业评估,进行内外经营分析,进行资源盘点和任务盘点;
3.负责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的汇总编制,编制本部门行动计划,组织各部门编制各部门年度行动计划;
第十九条预算常务小组,通常与预算部或者财务部门合一办公,是财务预算编制部门,在财务总监的领导下,负责全面预算的总体汇总和平衡,其他部门应予以协助配合。主要职责包括:
1.根据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和计划,制定、修改公司的预算政策、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指引,预算的表格体系等,报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2.向其他部门传达预算的编制方针、程序,具体指导各部门的业务预算编制;
3.根据预算的编制原则,平衡各部门的业务预算,编制公司的财务预算草案;
4.召开各部门预算编制会议,与企管部门共同检查确认预算编制进度,组织讨论平衡预算,并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
5.按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要求,组织和监督财务预算实施,具体跟踪检查预算实际执行情况;
6.预算执行完毕后,按要求及时形成预算执行反馈和差异分析报告,月度预算提交预算执行差异反馈给各部门,季度提交预算差异分析报告给各部门和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预算考核方案;
7.对预算调整进行审查,有权拒绝不符要求的预算调整申请;
8.协助预算管理委员会协调、处理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十条公司的各部门及各子公司(各级责任中心)全面参与公司全面预算工作,与并具体负责本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实施部门评估,进行资源盘点和分析,进行任务盘点;
2.拟定部门年度行动计划,协助企管部门编制公司年度经营计划;
3.各自业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制、监督等工作;
4.配合财务部门做好公司财务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等工作;
5.部门负责人和预算协调员参与公司财务预算工作的全过程,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6.组织落实执行计划和预算,对结果负责,接受预算委员会、财务、人力资源、审计监查中心的监督和考核。
第二十一条子公司总经理(或履行类似职责的负责人)负责按本制度的要求组织本公司范围内的年度计划和预算的编制,并配合控股公司编制合并的计划和预算。
1.按预算控制目标:分全面预算、重点预算和一般预算;
2.按预算控制期限:分长期预算、中期预算和短期预算;
(1)公的年度预算期限为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它是以公司的年度经营目标为依据,年度预算的编制以销售预算为起点,编制全年的销售、生产、采购、费用、资本性支出等预算,组成年度预算。年度预算总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季度和月度,列出月度目标,便于月度检查,季度调整,以确保年度目标的实现。年度预算是制定月度目标的重要依据。
(2)月度预算的期限从当月1日至当月最后一天。根据年度预算和月度经营情况,编制月度资金预算,用于公司的资金平衡和费用管理。
(3)长期预算是公司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性预算,是公司中长期战略的数字化,长期预算是制订短期预算的重要依据。公司在年度全面预算体系基本建立之后启动长期预算的编制工作。
5.按预算内容:分业务预算(也称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通常四者合一编制报表预算称为总预算;
6.按预算管理功能:经营预算和管理控制预算两类,分为整体预算、部门预算、项目预算三个层次;
7.按预算项目:资本专项预算、销售专项预算、研发预算等专项预算;
8.按预算指导性质:指导性预算(战略预算)、操作预算;
9.按预算形态:货币形式预算、非货币式预算。非货币运算往往是计划的一部分。
第二十三条全面预算工作的起点是年度经营目标,年度经营目标未定则预算无法启动;销售预算是其他预算的编制起点;财务预算包括利润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资产负债预算等是全部预算的综合反映。具体预算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结构图。
1.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包括目标一致性和计划一致性。
2.全面性原则: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领导主持,全员参与,全员控制;
3.刚性原则:年度预算总额具有刚性,除非极特殊情况不得突破,月度出现差异一般不进行调整;如需调整,需编制补充预算,审批流程与编制发布相同;
4.适度性原则:实事求是,防止低估或高估预算目标,保证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切实可行。预算管理可以建立适度的弹性预算机制,当预算假设和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在控股公司统一规划下,可在年中对预算进行一次调整;
5.权利义务对等原则:预算必须坚持谁做事、谁预算;谁控制、谁预算;谁花钱、谁预算;谁受益,谁承担;先预算、后做事;无预算,禁付款等原则;
6.持续改进原则:严控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强化投入产出、运作效率的理念,推进精细化预算与核算;各项财务指标的目标是持续改进,提升总体盈利能力;
7.奖罚分明原则:定期考核,有奖有罚。公司绩效考核应以计划和预算为基础进行,不得业务与绩效两张皮,年终总结兑现绩效考核方案。
第二十五条预算编制可根据项目的不同,综合运用基数法、因素法、定率法、定额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预算编制方法。各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应结合实际情况选定编制方法,并在编制说明中加以注明。通常,固定成本、人工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可以采用基数法编制;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及销售成本预算应综合采用因素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进行编制。企业应保持预算编制方法的连续性和预算指标的可比性。
第二十六条公司的预算编制采用表格式,并需附有预算的编制假设及编制说明(详见预算编制指引附件)。
1.公司年度全面预算的编制实行全员参与、上下结合、分级编制、分类汇总、综合平衡的方式编制。各部门对各自归口的业务做行动计划和预算,并对预算编制负责,公司对各部门予以监控审批。
2.企业预算编制应当按照先工作计划,再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各预算执行单位可按所承担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责任权限,编制不同形式的经营预算,但必须编制统一格式的财务预算,以便编制控股公司合并的财务预算。
经营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生产成本(开发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财务费用预算)、其他业务预算等。
(1)销售预算是公司销售各种产品或者提供各种劳务可能实现的销售量或者业务量及其收入的预算,依据年度目标利润、预测的市场销量或劳务需求及提供的产品结构以及市场价格编制。
(2)生产预算是在预算期内所要达到的生产规模及其产品结构的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依据各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各项材料及人工的消耗定额及其物价水平和期末存货状况编制;包括直接人工预算和直接材料预算。对于房地产类子公司生产预算可称为开发预算,是公司根据销售预算和公司库存情况制定的项目开发计划,包括开发项目情况、开发产品构成、开发进度计划、规划设计计划、工程施工计划、采购计划、成本结算计划等构成。
(3)制造费用预算是在预算期内为完成生产预算所需各种间接费用的预算,主要在生产预算基础上,按照费用项目及其上年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期降低成本、费用的要求编制。房地产类子公司制造费用预算为开发间接费用预算,是与项目部现场管理相关的费用(不是所有项目都有),作为开发成本预算的一部分,但应由人力资源和企管部门负责编制。
(4)产品成本预算是公司在预算期内生产产品所需的生产成本、单位成本和销售成本的预算,主要依据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等汇总编制。对于房地产类子公司产品成本预算即开发成本预算,包括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用、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等。开发成本以项目为平台设置目标动态成本,然后根据开发计划分解进入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年度预算,开发成本预算由成本管理部统筹开发、设计、工程等部门编制。
(5)采购预算是公司在预算期内为保证生产或者经营的需要而从外部购买各类商品、各项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存货的预算,主要根据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期初存货情况和期末存货经济存量编制。房地产类子公司采购预算分两类,一类是属于开发成本预算的应进入建安成本的采购预算,根据开发计划编制,是项目合同规划的内容之一,由采购部门单独编制,并纳入开发成本预算;另一类是应进入管理费用计划的采购。
(6)期间费用预算是公司在预算期内组织经营活动必要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预算,在区分变动费用与固定费用、可控费用与不可控费用的基础上,根据上年实际费用水平和预算期内的变化因素,结合费用开支标准和降低成本、费用的要求,分项目、分责任单位进行编制。其中:研究开发费用、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广告宣传费等重要项目,应当重点列示。
(7)其他经营预算,包括其他业务的收支、缴纳税金、政策性补贴、对外捐赠支出及其他营业外支出等,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编制。
(8)房地产类子公司项目启动时均应以项目为平台编制开发计划、工程计划、营销计划、目标动态成本等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资料。编制年度预算的时候,相关部门应根据项目实际开发、销售进度将项目的生产计划分解到年度生产计划,将项目的预算分解到年度的预算。
资本预算是公司在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债券投资预算等。
(1)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是公司在预算期内购建、改建、扩建、更新各类固定资产进行资本投资的预算,根据公司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编制。处置固定资产所引起的现金流入,也列入资本预算;
(2)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是在预算期内为获得其他企业单位的股权及收益分配权而进行资本投资的预算,根据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年度权益性资本投资计划编制。公司转让权益性资本投资或者收取被投资单位分配的利润(股利)所引起的现金流入,也列入资本预算。
(3)债券投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为购买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所做的预算,应当根据企业有关投资决策资料和证券市场行情编制。企业转让债券收回本息所引起的现金流入,也应列入资本预算。
筹资预算是公司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以及对原有借款、债券还本付息的预算,依据公司有关资金需求决策资料、期初借款余额、年度资金需求、预计利率等编制。
财务预算主要以预计资金流量表、预计现金流量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等形式反映。
(1)预计现金流量表是按照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内容编制的反映公司预算期内一切现金收支及其结果的预算。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为基础,是其他预算有关现金收支的汇总,主要作为公司资金头寸调控管理的依据;
(2)预计资产负债表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综合反映公司期末财务状况的预算报表。根据预算期初实际的资产负债表和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等有关资料分析编制;
(3)预计损益表是按照损益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反映公司在预算期内利润目标的预算报表。根据销售预算、生产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其他预算等有关资料分析编制。
(1)企业预算年度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决算年度(本年度)生产经营预计完成情况;企业预算年度(下年度)生产经营基本概况;纳入预算年度合并范围的企业变化情况;预算报表编制基础及假设前提。
(2)企业预算年度内预计实现经营成果及利润分配情况:包括企业预算年度预计完成利润;预计达到的生产、销售或营业规模,及其带来的各项收入、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情况,对主营业务收入增减变化影响应从销量(业务量)、销售价格(业务价格)、业务结构变动和新增生产能力(新增项目)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对成本费用增减变化影响应分主要成本要素从采购成本、材料消耗费用、资产修造租赁折旧费用、财务费用、人工成本和其他运营费用等角度按价格、数量变化进行分析;企业预计利润分配情况。
(3)企业预算年度重大投融资资金收支安排:包括预计发生新建、改扩建、外购、融资租入等固定资产支出情况;预计权益性资本支出内容和资金筹措计划,重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预计处置计划和现金收支情况,重大股权投资的预计股利分配计划。
(4)企业预算年度内预计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规模、质量及结构状况。
(5)企业预算年度内与控股公司内部其他单位的关联交易分析。
(6)企业预算年度绩效评价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和财务风险预计情况。
(7)房地产类子公司应特别关注项目拓展计划了已有项目的开发周期控制。
第二十九条所有部门都要编制部门计划、部门人员预算(需求计划)、费用预算和投资(主要指固定资产需要)预算。具体分工及要求如下:
第三十条公司的年度预算编制期通常为9~12月。计划和预算指标及编制方法由公司于9月底前下发至各单位。各部门最终预算在10月底前上报预算小组,11月30日前预算小组编制好预算报告上报待批复。每年预算启动会议前,预算小组应按本制度第31条具体时间参考要求的基本框架编制详细的年度预算工作计划,保障预算按时开展和完成,以在每年12月底完成预算报告审批为原则反推预算准备、编制、审核、审批的时间要求。
1.每年9月,开始进行企业评估,企业管理部门统筹各部门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盘点公司人财物等资源,盘点预算年度主要期望成果和任务,应在9月底30日前编制经营分析及预测报告,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
2.每年10月1-15日,公司董事会或授权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企业评估结果提出预算年度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包括财务的及非财务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体系),财务指标以销售目标、利润目标和现金流量目标为主,并确定财务预算编制的政策,由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达各部门。
3. 10月16-31日,各职能部门按照公司下达的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及预测的条件,编制部门行动计划和预算方案,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的,10月31日前报企管部门和财务部门;
4. 11月1-5日,企管部门组织编制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管理费用预算,于11月5日前报财务部门;
5. 11月5-20日,财务部门对各部门上报的行动计划和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结合公司年度经营计划,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编制公司财务预算,包括资金预算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及其他有关资料。财务在审查、平衡过程中,由预算常务小组进行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各部门在收到平衡意见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反馈回常务小组。11月20日前,常务小组应将经财务总监审核的各部门计划、预算及财务预算草案的上报预算委员会。
6. 11月21-25日,预算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全面预算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公司整体全面预算草案,提出修正意见,形成书面记录;
7.各部门在预算质询会结束的3个工作日内修改各自的行动计划和预算并报企管部门和财务部门。
8.企管部门在质询会议结束5个工作日内修改完成公司行动计划报财务部门。
9.财务部门在收到修改后的年度经营计划和各部门预算后的5个工作日内修改财务预算草案,并报预算常务小组审核待批。
10.预算小组应于12月8日前形成最终的年度全面预算报告(包括年度经营计划、经营预算表、财务预算表、年度绩效考核方案)报预算委员会审定后报董事会审批。预算小组应根据这一时间节点要求适当调整和压缩前述各节点时间要求。
11. 12月9-15日,董事会审议批准的年度全面预算报告,12月15日之前下达各部门执行。企业管理部根据审批的预算报告拟定经营绩效合同,在预算下发1个月内由董事会与总裁(总经理)、总裁(总经理)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执行。
第三十二条季度预算应遵循年度预算,月度预算应遵循季度预算。季度预算于每季上月15日前上报到财务部门,月度预算于上月25日前上报到财务部门。月度预算方案编制的具体时间要求为:
1.每月20日,各部门在全面分析以前月度、预计未来各项业务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下三个月的计划,上报分管副总经理(总监)审核,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2.每月25日之前,各部门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审查各部门上报的月度滚动预算草案是否符合公司目标,若不符合,返回各部门重新编制;
3.每月28日前,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的月度滚动预算草案汇总平衡,编制公司月度预算草案,提交总经理审议;
4.每月28日前,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召开月度预算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公司月度预算草案。财务部门组织各部门,根据月度预算质询会的精神,修改月度预算草案,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
5.每月30日前,财务部门将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的月度预算方案下发执行。
1.会前准备:预算委员会提前1周下达会议议程和材料要求,各部门提前准备好年度计划、预算草案及相关材料;
2.参加人员:公司董事长、总裁、副总裁、总监、各部门经理、其他有关人员等;
3.主要内容:董事长(总裁)介绍公司的总体经营目标、财务目标以及各单位分解目标;各部门汇报各自的计划,接受与会人员质询,明确修改方向;董事长(总裁)明确各部门计划修改方向;
4.会后事项:预算委员会提出预算草案修改的要求和时间表;跟踪预算的修改,并重新汇总,重新编制公司的预算草案,报预算委员会审核、公司董事会批准。
第三十四条公司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各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
第三十五条费用预算剩余可以跨月使用,但不能跨年度使用。成本、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原因,报追加预算审批。
第三十六条公司正式下达执行的预算,一般不作调整。但当市场环境、经营条件、国家法规政策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出现不可抗力的重大自然灾害、公共紧急事件等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差异,需要调整预算的,由责任部门提出申请。在申请获得批准前,不得突破原预算金额限制。
1.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时间调整:指预算总额不变,额度在不同的执行期间(月度和季度)可以适当调整。
2.预算的减少:预算的减少主要指营业收入、现金流入的减少和成本费用的节约。成本费用的节约一般不做调整,收入和现金流量的减少涉及年度经营目标的调整,只有符合第三十六条的情况下,才对预算减少进行调整。
3.预算的增加:预算的增加主要指成本费用支出增加,需要做追加预算。预算应坚持硬预算原则,保持严肃性,除出现第三十六条情况外,平常一般不做追加,可以在半年总结的同时统一进行一次调整申请,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审批。
第三十八条公司预算的调整除应以第三十六条应为基础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预算调整事项符合发展战略和现实生产经营状况;
2.预算调整重点放在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要的或非正常的关键性差异方面;
第三十九条调整预算时,由主责部门书面报告,阐述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预算的调整幅度等,报部门负责人或子公司负责人审核提出意见上报申请。
根据《业务审批权限及流程》的预算调整流程,财务部门对职能部门提交的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后,集中编制公司年度预算调整预案,然后报财务总监、地产业务副总裁、常务副总裁评审,提交预算委员会进行审定,报董事长审批签发后下达执行。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预算调整申请,财务部门应予以否决。
1.预算内资金的支出,由部门经理(部门负责人)审核、成本费用会计审核、财务经理审核、分管副总经理审批后,根据不同的资金审批权限由子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副总裁、常务副总裁、总裁批准,财务部门办理资金拨付手续;
2.预算内支出审批控制流程为:各类预算内管理审批权限详见附件控股公司及子公司《费用报销管理程序》等制度指引。
1.先做追加预算,再做用款申请,没有追加预算的不得进行用款审批;
3.业务部门应该在按时完成原计划和申请补充计划之间找寻平衡,不得为了避免追加预算而拖延业务工作推进;
4.追加预算经审批通过后,再执行费用报销和款项支付申请。
第四十二条各职能部门应对照已确定的责任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部门及人员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施考评。公司对重大预算项目和内容,将密切跟踪其实施进度和完成情况,实行严格监控,由人力资源及企业管理中心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持续的考评。
第四十三条对已纳入公司预算,但支付手续不健全、凭证不合规的支出项目,财务部门不得办理支付。
第四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预算分析制度,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分析预算执行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研究、落实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的措施,纠正预算执行的偏差。
第四十五条预算年度终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向董事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预算完成情况兑现绩效考核方案,落实奖惩。
第四十六条公司各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和联系,确保相关业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能够相互监督、协调一致。并利用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资料,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充分分析预算执行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于预算执行差异,客观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或建议。
第四十七条财务部门应当运用财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委员会和各部门报告或反馈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公司预算目标的影响,促进公司完成预算目标。并应当定期组织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通报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财务部门(预算小组)每月15号(季度末当月提前到10号)前形成月度预算执行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对重大差异向相关部门提出预警;
2.各部门核对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寻找和分析差异的原因,制定应对措施应于每月20日(季度末当月提前到15号)前上报财务部门,可以在月度例会上进行分析和评价;
3.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复核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每季度形成一次预算分析报告,上报预算委员会相关领导;
4.人力资源部根据月度执行差异和季度预算分析报告,根据考核制度和方案落实考核责任。
5.对重大的预算差异,预算小组可以提请预算委员会举行临时会议进行讨论分析,落实修正措施。
1.本期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发生额、差异额;
3.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等。
第五十条公司实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考核制度,与相应的激励机制挂钩,实施事后控制,增强预算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和权威性。预算编制质量和执行情况考核是效绩评价的重要内容,应当结合年度业绩考核指标进行,与预算执行单位(部门)负责人的奖惩挂钩,并作为评价优秀部门、优秀管理人员的参考指标。
1.预算启动准备及预算启动会议召开当月,相关工作占各部门考核比重应设定为5-10%之间;
2.预算编制期间(启动会议结束至预算报告获得董事会审批),相关工作考核占部门考核比重应设定为20-30%之间;
3.董事会的预算管理思想必须坚决贯彻,要有“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决心推进战略管理、经营计划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不能按预算委员会要求提交企业评估、经营计划、预算资料、完成预算,报预算委员会审批取消部门和部门负责人年度评优资格;
第五十一条企业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原则:量化指标采取弹性预算考核,以经审批的预算作为预算执行情况考核基础,在设定的弹性区间内进行考核。对于效益指标考核的剔除因素,以及非企业本身产生的客观因素,应由各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相关证明文件,由预算管理部门审核,并报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剔除。
1.是否按预算编制程序及日程进度完成预算的编制;
5. 评价公司的预算管理系统及预算的完成情况,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第五十三条对预算的考核包括预算完成的情况、预算编制准确性与及时性等指标。考核指标以平衡计分卡体系为基础设定,其中财务指标一般包括:利润额预算指标、利润率预算指标、销售收入预算指标、现金流量预算指标、毛利预算指标、费用预算指标、周转率预算指标、投资回报率指标等等。非财务指标视各子公司主业不同在年度经营目标中分别设置,报预算委员会批准。
第五十四条考核结果按公司考核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奖惩。
第五十五条短期的(如周、月、季度)预算分析会议与经营分析会议一般可以合并举行,并可与企业办公例会合并,主要以企管部门和财务部门汇总各部门分析总结为主。对于半年度、年终经营分析会议和预算分析会议应专门举行,经营分析偏重于经营计划的执行分析和非财务指标的达成情况总结,预算分析会议偏重于预算经济指标的考查,分析各类财务指标的实现情况。半年度和年度分析会议,各部门均须形成独立的部门分析报告,企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再形成公司的整体分析报告。
第五十六条本办法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报董事会讨论通过后发布执行。
第五十七条本办法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由控股公司财务管理中心负责解释。需要时由财务管理中心汇总修改意见,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定后,报董事会批准对本办法进行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预算管理的目的
为推动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及管理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预算管理的任务
预算管理贯穿于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是提高公司整体绩效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其主要任务是:
1、推进战略目标管理,实现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通过编制预算,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进行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有利于战略规划与年度经营计划的监控执行。
2、为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依据。通过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为公司的全体员工设立行为标准,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促使其行为符合公司战略目标及年度经营目标的要求。
3、强化事中控制与成本监控。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公司日常的经营风险,加强对费用支出的控制,有效降低公司的营运成本。
4、加强公司内部信息沟通,使各部门的目标和活动协调一致。通过全员参与、全方位和全过程预算管理体系的设计,实现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的事前规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反馈,增强公司对经营活动的控制能力。
5、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编制预算,使公司管理层必须认真考虑完成经营目标所需的方法与途径,并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好准备,促进公司各类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条预算管理的范围
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做到全员参与、覆盖,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程监控。
第四条预算管理体系的模式
根据公司的实际经营条件和管理特点,公司预算的重点是目标利润,采取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各项目标的完成,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利润。
第二章预算管理体制与组织体系
第五条预算管理体制
公司实行统一规划、逐级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确定以下管理原则:
1、统一规划原则。预算目标由公司统一规划,并与公司经营目标相一致,各级预算必须服从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2、分级管理原则。预算目标按逐级分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经下达的预算指标由公司各级部门负责落实,各单位对各自归口的业务做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负责,公司统一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
3、适度性原则。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防止低估或高估预算目标,增产节约和增收节支并重,保证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切实可行。
4、上下结合原则。自上而下分解目标,自下而上编制预算。
5、不调整原则。预算一旦确定,没有审批,不予调整,以保预算的严肃性与合法性。
第六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董事会、公司领导班子、预算管理小组及预算责任网络。
第七条董事会
董事会是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结合股东的期望收益、经营环境、经营计划等因素审议、负责组织实施经董事会批准通过的预算方案及其调整方案,并通过授权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制定,下达正式年度预算方案及其调整方案。
第八条公司领导班子
1、审议预算管理小组提交的公司预算草案、各部门年度草案和调整草案,审批后上报董事会审批;
2、审议预算管理小组提交的公司季度滚动预算草案和各部门季度滚动预算草案;
3、审查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提出改善措施;
4、裁定公司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发生的重大冲突;
5、审议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的考核及奖惩办法。
第九条预算管理小组
预算管理小组是预算管理的执行机构,行使以下职权:
1、具体负责拟定和修改公司预算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年度预算基本假设、预算目标(包括总目标和目标分解体系)、预算编制方针、预算编制程序,预算编制手册(编制说明、编制表格)、预算执行监控方法等,报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2、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将公司领导班子提出的预算总目标进行分解、下达;
3、组织各部门编制预算或调整预算,对部门编制的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进行初步审查、协调和平衡、汇总后编制公司预算草案或预算调整方案,上报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4、向公司各部门下达经批准的预算方案,监督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和反馈;
5、组织预算管理的培训工作,向预算编制、执行单位提供技术支持,提出改进预算管理工作的意见;
6、遇有特殊情况时,向公司领导班子提出预算修正建议,或接受并初步审查各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
7、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并组织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和反馈,在规定的权责范围内处理相关问题,向公司领导班子提交本预算年度预算管理工作的分析报告。
第十条预算责任网络
预算管理涉及面广、业务交叉点多,各有关部门必须做到分工协作、职责明确、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为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预算责任网络。
预算责任网络以公司的组织机构为基础,根据所承担的预算责任划分,包括公司各部门、二级公司。
预算责任网络负责提供编制预算的各项基础资料包括:本部门的预算初稿和初稿依据;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协调本部门内部资源及部门之间的预算关系;各部门第一负责人对本部门预算承担第一责任。
第十一条预算责任网络责任中心的划分
预算责任网络是各级预算执行主体,根据其在组织内部具有的一定权限和承担的相应经济责任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以承担不同的预算目标责任。
责任中心可分为以下几类: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费用中心。
1、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为负有利润责任的营销管理部与二级公司,其决策能够决定本责任中心的利润(内部利润)、收入、成本费用等主要因素,控制目标是特定预算年度的利润(内部利润)及其相关指标。
2、费用中心
费用中心为有期间费用责任的部门,控制目标是特定预算年度的各明细费用指标。
第三章预算期与预算编制期
第十二条预算期
预算期指预算编制覆盖的经营期间和预算的实际执行期。公司预算期为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
第十三条预算编制期
预算编制期指预算实际编制的时间。
公司实行保持以一年为一期,每三个月滚动一次的预算编制方法,因此公司的预算编制分为年度预算编制与季度预算编制。
公司年度编制期为每年10月-12月,这一期间为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编制期。
公司季度预算编制期为每季度末月的15日(暂定)开始着手编制下一季度滚动预算。
第四章预算的编制
第十四条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
1、预算表编制的相互关系上分三个层面:预测表、计划表及预算表。
(1)预测表是对外界市场情况和内部资源所做的预测,包括市场需求、销售价格、采购价格、生产能力的预测。预测结果只与内外部情况相关,不受公司战略目标和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影响,是制定计划和预算的依据。
(2)计划表是在预测表的基础上,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制定,包括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计划,如销售计划、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等。以上所指计划只是公司和各部门及生产单位所有计划的一部分,作为制定预算表的依据。
(3)预算表是在对市场情况及内部资源状况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涉及预算的计划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价值量化,形成一个完整的具备一定风险防范措施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2、按预算涉及的'业务活动领域分类,包括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两大类。
(1)业务预算又分为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用于计划公司的基本经济业务。包括销售收入、销售费用、货款回收、各项采购预算、生产计划、各种生产物资、能源需求计划及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生产成本预算、库存物资结存预算、运输计划及预算、零修计划、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分摊预算、运输费预算、差旅费预算等。
(2)财务预算是关于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长期资本支出预算、长短期借款预算、预算会计报表等。
第十五条预算的编制方法体系
在编制预算过程中,应区别不同的预算项目,结合使用固定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多种预算编制方法。
1、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式的项目
(1)销售预算,包括销售收入、销售费用、货款回收等预算,采用按季进行滚动的方式;
(2)各项采购预算,包括采购计划表、各种原主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燃料、采购现金支出预算等,但不包括固定资产采购预算;
(3)生产预算,包括生产计划、各种生产物资需求计划及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生产成本预算等;
(4)库存物资结存预算、运输计划及预算、零修计划等;
(5)工资及工资附加费分摊预算、运输费预算、差旅费预算、投资变动预算等;
(6)所有会计科目预算及财务报表预算,但财务报表预算填列各月度详细数据,只需要季度总数即可。
2、按年度编制固定预算的项目
(1)固定资产预算,包括固定资产大中修、固定资产需求预算、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折旧分摊预算、技术更新改造预算等;
(2)管理费用中各部门费用预算、咨询费用预算、保险费预算;
(3)销售费用中产品广告宣传费预算、市场调研费用预算。
3、以上项目在分别采用滚动与固定预算编制方式时,可根据项目性质同时结合使用零基预算方式确定预算指标,如各项费用预算、技改更新改造预算等。
第十六条滚动预算编制的具体操作
公司采用滚动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期一直保持12个月,每季度连续进行预算编制,即每过去一个季度,便补充一季度的预算编制,永续向前滚动,最近一个季度的预算数据细化到每月,后三个季度的预算编制数据以季度总数为准,实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目标。具体编制如下:
1、本年末(10月-12月)编制下一预算年度全年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总数细化分解至1月-3月的月度预算,二、三、四季度预算编制以季度为单位。
2、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执行结束前(3月15日前),根据当季预算执行情况的差异分析、上期编制的第二季度预算总额,以及对第二季度的预测编制二季度4—6月月度预算,并调整三、四季度预算总数。在调整三、四季度预算总额时应保证年初预算确定的当年年度预算总目标的完成,同时增加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总数的编制。
3、第二季度结束前(6月15日前),根据一、二季度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对本年度内剩余预算期情况的预测,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当年的年度预算,同时根据年度预算调整情况编制第三季度7-9月月度预算和第四季度预算总额,调整下一预算年度的第一季度预算,增加该预算年度的第二季度预算。
4、第三季度结束前(9月15日前),编制第四季度10-12月月度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二季度预算总额,增加该预算年度的第三季度预算。
5、第四季度开始后(10月15日),开始编制下一预算年度预算,同时将下一预算年度第一季度预算细化分解至1-3月的月度预算,二、三、四季度预算编制以季度为单位,以此类推。
第十七条年度预算的编制程序
1、预算编制准备
在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年度预算之前,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信息收集、本预算年度经营计划及预算的执行情况资料的整理,测算并调整制定预算的有关指标数据,分析研究下一预算年度的发展趋势,预测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的总体情况,拟定预算假设。
2、年度预算编制流程
(1)每年10月1日前,公司领导班子根据经董事会批准的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确定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目标。
(2)根据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目标和公司初步分解的经营计划目标,预算管理小组负责将预算目标具体分解到各部门和单位。
(3)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制定详细的预算指导文件,在10月15日之前下发到各部门。
(4)预算指导文件具体包括:公司预算目标下达文件;预算假设、表格、编制说明和编制进度要求。
(5)公司各部门和各二级公司分析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对下一预算年度经营环境的变化、年度经营目标、预算目标、预算指导文件的要求及部门计划,编制下一预算年度的预算草案,交本部门主管领导初审,由主管领导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6)11月20日之前,公司各部门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初步审查各部门和各单位上报的预算草案是否符合编制要求,并提出修改。
(7)公司预算小组负责汇总平衡各部门的预算草案,编制公司总体预算,包括现金预算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及其他有关资料,提交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8)11月30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召开预算编制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公司整体预算草案。
(9)12月5日前,由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根据年度预算质询会的审议,修改各部门及公司整体预算草案,并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核。
(10)12月15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将通过审核的预算草案报董事会审批,批准后的预算方案,由预算小组确定成文后正式下达给各部门执行。
第十八条季度滚动预算编制流程
1、每季度末15日前,公司领导班子围绕公司年度目标的实现,根据本预算年度前几季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未来趋势,经营环境若无重大变化,按年度预算确定的目标,确定下期预算目标,由预算小组进行指标分解,并组织各部门开始编制下季度滚动预算。
2、若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按预算的调整原则和流程调整本预算年度公司目标,并按照调整后的目标,组织各部门开始编制季度滚动预算。
3、公司各部门在分析以前季度、预计未来各项业务情况的基础上,编制预算年度剩余各季预算,将最后一季预算细化到3个月份,并同时增加一季预算,使预算期始终保持四个季度,制定出季度滚动预算草案,交主管领导初审,由主管领导提出意见并进行修改。
4、每季度末月23日之前,公司各部门将审核后的预算草案上报预算管理小组。预算管理小组审查公司各部门上报的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是否符合公司总体的方针、目标,讨论通过各部门预算草案或返回重编。
5、公司预算管理小组负责对讨论通过的各部门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汇总平衡,编制公司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提交公司领导班子审议。
6、每季度末月25日前,由公司领导班子组织召开季度滚动预算质询会,审议各部门及公司整体季度滚动预算草案。
7、每季度末月28日,由预算管理小组组织各部门,根据季度滚动预算质询会的会议精神,组织各部门修改季度滚动预算草案,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8、每季度末月30日前,预算管理小组将经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季度滚动预算下发执行。
第十九条预算预备费
预算编制时,公司预留一定的预备费作为预算外支出的备留,预备费总额为公司年度预算总成本的一定比例。
预算预备费总额的确定根据预算编制和执行经验、对预算年度基本假设的依赖和争议程度、预算年度重大经营政策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分析等,由预算管理小组建议提留比例,经公司领导班子审批通过。该比例一般为10%左右,首次可以扩大到15%以内。
在公司预算执行有一定积累、预算数据较准确的前提下,当预测预算年度经营环境比较稳定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3%-5%;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变化比例比较大时,预算预备费可限定为5%-10%;当预测到预算年度经营环境将发生剧烈变化时,预算预备费可设定为10%-15%。
第五章预算的执行、控制与分析
第二十条预算方案的指令性要求
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和季度滚动预算方案一经批准下达,即具有指令性,各责任中心必须按照预算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以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一条预算的执行部门
1、各部门,各分、子公司是预算的执行机构。
2、预算执行的责任人。
(1)各部门、分公司的第一负责人是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人;
(2)主管具体业务和部门的公司副总经理对于其负责的部门的预算执行负有领导责任。
第二十二条预算执行控制的原则
预算执行控制方法原则上依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预算项目管理、数量管理的方法。
1、金额管理:从预算的金额方面进行管理;
2、预算项目管理:按预算项目进行管理,不同预算项目之间不得相互充抵;
3、数量管理:对一些预算项目(如原材料消耗),除进行金额管理外,从预算的数量方面进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预算执行控制体系
1、部门第一负责人:根据本责任中心的预算目标,负责本责任中心具体业务活动的领导和监督,按照预算目标控制资金及成本的支出,完成指定的工作目标;
2、公司财务部:依据预算目标对责任中心的各种经济行为,实施事中审核,确保预算执行部门在预算目标框架下运营;
3、公司领导班子:在董事会授权的额度范围内对各责任中心的预算外行为进行审批控制。
第二十四条预算控制
1、下达的预算指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情况不得突破。预算指标是制定《业绩考核方案》的重要依据,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人进行考核、奖惩。
2、费用预算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年度使用。
3、成本、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经审批纳入预算外支出。
4、预算内资金控制:
(1)预算内支出,部门经理审核,报分管领导审批,经财务部审核,财务部经理审批后,报分管财务领导审批。
(2)财务部建立预算资金拨付台账制度,各预算责任中心建立预算执行台账,每季度末与财务部核对。
5、预算外资金控制:
(1)预算外支出中的资金支付,首先在预算预备费中列支,超出预备费的部分,应报总经理申请审批。
(2)预算外资金申请,10万元以下的,先由部门经理审核,分管领导加具意见,经财务部审核后,报分管财务领导及常务副总经理审批;超过10万的报总经理审批。
(3)预算管理小组应对各部门预算外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另行建账管理。预算外资金的实际使用应在其影响的当期及后期的预算表中做出清晰的标志,预算外资金使用的考核按照申请中明确的使用目标单独进行。
第二十五条预算执行信息反馈
1、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以预算执行分析报表、分析报告和专题报告等形式,系统地报告每个部门及整个公司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于每月3日前报送预算管理小组及各主管领导。预算小组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报表、分析报告进行核对,纠正偏差,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形成总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在月度业绩考核会上对当月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沟通,并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预算执行分析报表是针对各项经营活动预算执行结果而设计的分析表格。
3、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是定期编制的报告,用来系统地报告每个部门及整个公司的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专题报告是对重大预算差异的调研报告,不定期编制。
4、公司领导、财务部及各级管理人员应定期审阅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报告,以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的进程,并及时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十六条预算差异分析
1、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管理小组及各项预算执行部门都要对差异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对整个经营活动的控制。
2、负责分析差异的责任部门
(1)公司领导班子
①讨论通过预算小组提交的重大差异分析报告;
②对预算管理小组确定的预算执行差异原因及责任部门进行审议,并提出处理意见。
(2)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①分析预算执行情况,汇总各部门提供的差异分析报告,并加以综合分析,出具公司总的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
②确认导致差异的原因;
③确认应对差异负责的责任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
④向有关责任部门提供差异用的数据,协调差异分析工作。
(3)各部门、二级公司
①记录本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找出问题,分析本部门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②出具预算差异分析报告,上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③落实由本部门负责的改进措施。
3、预算差异数据记录
各部门要建立预算记录台账(也可根据公司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计算机管理),按预算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4、预算差异分析程序
⑴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检查、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形成预算分析报告,经本部门领导审批后于每月3日前将上月预算分析报告交预算管理小组及各主管领导。
⑵预算管理小组根据自己的记录与各部门的预算分析报告进行核对,纠正偏差,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提出对不利差异的改进以及对有利差异的巩固、推广措施和建议,最后由预算管理小组于每月5日前,形成每月总的预算分析报告,出具初步预算考核意见。
⑶每月6日前召开月度业绩考核会,对前一月各部门的预算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形成正式的预算分析报告及预算考核意见,为公司领导班子对预算的执行进行动态控制提供依据。
⑷每月8日前,预算管理小组根据审批后的公司预算分析报告,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落实各项不利差异的改进措施,以及有利差异的巩固、推广的措施,将每月预算考核意见交考核小组、综合部,根据公司考核管理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5、预算差异分析报告的内容
⑴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⑵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⑶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预算的冲突与裁决
1、在执行预算中各部门发生利益冲突,且自行协调无效时,应将有关事项报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协调,预算管理小组协调无效时,上报公司领导班子裁决;
2、公司领导班子做出裁决后,通过预算管理小组下达给相关部门;
3、裁决一经形成,各部门须无条件执行。
第六章预算考核评价
第二十八条预算评价的目的
1、考核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并与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挂钩,实施事后控制,增强预算管理过程的完整性和权威性。
2、分析各部门的预算执行结果以及预算管理系统的控制能力,为改进下一期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3、评价公司整体预算完成情况,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中的潜在问题,确定改进措施,明确下阶段的工作重点,确保预算的完成,或者必要时修正预算,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预算评价的原则如下:
1、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2、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3、时效原则:预算考核是动态考核,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
4、例外原则: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产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核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5、分级考核原则:在责任清晰的基础上,依据业绩考核制度,坚持上级对下一级进行分级评价。
6、可控性原则:各责任主体以其责任范围为限,仅对其可以控制的预算执行差异负责。
7、评价原则:以预算内容为核心,进行财务部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考核。
8、总体优化原则:预算考核要支持企业总目标,符合总体优化原则。
第二十九条预算考核评价的责任部门及职责
1、公司领导班子
⑴审议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的考核及奖惩办法。
⑵审批预算管理小组上报的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审议对相关责任部门的考核意见。
2、预算管理小组
⑴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组织进行预算差异分析,找出原因,落实责任归属,提出对预算执行的相关责任部门的考核意见,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⑵将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交综合部,由综合部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相关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奖惩。
3、考核小组
⑴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预算管理体系,设计有关预算考核的指标体系。
⑵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对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奖惩。
(3)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预算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规定,设计公司绩效考核制度。
(4)根据公司领导班子审批后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奖惩。
第三十条预算考核评价的内容
1、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2、对预算执行部门的评价。
3、对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评价。
第三十一条预算考核评价的执行
每月8日前,预算管理小组将每月的预算执行考核意见交考核小组,由考核小组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进行考核。
第七章预算的调整
第三十二条预算调整的原则
1、预算一经批准,在公司内部即具有强制力,不得随意更改与调整;
2、当内外部环境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当内外部环境向着有利变化,而且具备中长期的稳定趋势,有明确证据表明经营预算目标可以加以提高,公司内部应主动积极提出调整申请,或董事会在与公司经营班子进行协商一致后,提出调整申请。
预算调整的条件如下:
当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且有明确证据表明预算目标和现实情形有重大差异,严重影响预算的执行时,可按规定的程序申请进行预算的调整:
1、董事会调整公司发展战略,重新制定公司经营计划;
2、公司领导班子追加(或缩减)任务;
3、市场形势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相应预算;
4、国家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5、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6、发生不可抗力的事件;
7、董事会或者公司领导班子认为应该调整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三条预算调整权限
1、公司预算的调整权属于公司董事会和公司领导班子;
2、董事会对涉及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调整具有决定权;
3、公司领导班子在保证公司年度经营总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对月度、季度预算及年度预算项目的内部结构调整具有决定权。
第三十四条预算调整方式
1、由上而下的预算调整。当内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具备中长期的稳定趋势,有明确证据表明预算目标和现实情形差异重大时,董事会通过与公司经营班子协商一致后,可以在预算年度内进行公司经营目标的调整,同时下达预算调整要求,并最终确认预算调整方案。
2、由下而上的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当内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且符合上述预算调整条件时,预算小组、各部门可以向公司领导班子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预算调整申请必须包括:
⑴导致无法实现预算的原因,并附相关文件(如市场价格变动情况说明、相关政策变化情况说明、变更前后的经营计划、公司下达追加或缩减任务、项目可行性建议书等);
⑵已经采取的其他弥补措施和效果;
⑶调整内容;
⑷调整后的预算方案。
第三十五条预算调整的程序
1、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填写预算调整申请表,提交预算执行分析报告,说明调整内容及原因,交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2、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将主管领导签字同意的预算调整申请表上交公司预算管理小组;
3、公司预算管理小组对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将同意上报的预算调整申请表及相关报告报公司领导班子审批;
4、对于重大调整(调整条件为:调整金额超过预算的10%的属于重大调整),公司领导班子须将调整申请及审批意见提交董事会进行审批;
5、董事会或公司领导班子批准预算调整后,下达给公司预算小组;
6、公司预算管理小组留存预算调整申请表,并根据审批意见,编写“预算调整通知书”,并将调整预算目标下达给相关责任中心。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制度由预算管理小组负责解释说明。
第三十七条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公司及各分、子公司建立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贯彻、监控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施,规范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行为,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各分、子公司,各分、子公司可根据本公司实际,按照本制度的规范要求制定本公司全面预算管理有关各项制度并报公司总部审核批准。
第三条 全面预算是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将公司未来的销售、成本、现金流入与流出等以计划的形式具体、系统地反映出来,以便有效地组织与协调企业全部的经营活动,完成企业既定的目标。
企业通过全面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施进度,不断完善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公司战略、全面预算、经营绩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高效互动的有机整体,全面预算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四条 全面预算以生产经营业务活动为出发点汇总编制,不以会计科目为出发编制,完成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集成管理信息的功能。
第五条 全面预算是全员预算、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要作到凡涉及资金活动的企业行为都要有预算,应将预算指标分解到最低一级的责任单位或岗位、个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面都实行预算控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预算无死角、无遗漏。
第二章 全面预算管理原则和基本流程
第六条 全面预算管理原则
(一)建立全局观念,做好综合平衡;
(二)先进、经济、合理;
(三)量入为出;
(四)轻重缓急,精打细算。
第七条 全面预算基本管理流程
(一)确定目标
1、明确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
2、组织制定预算目标、编制方法和程序
3、划分到最小的核算单位和预算单位,必要的要划分到岗位,明确责任单位,明确细分目标。
4、明确各级责任单位预算项目及目标要求
(二)预算编制、上报、审核、批准
1、由最低一级预算责任单位编制本单位预算,逐级上报审核、汇总、平衡,直至总部。
2、公司汇总的总预算报董事会批准。
(三)预算执行,实行预算例会制度,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向上逐级编报预算执行报告,提出改进和巩固措施并加以落实。
(四)预算调整
(五)预算考评
第三章 全面预算组织体系
第八条 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包括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预算责任网络。各分、子公司应按照本制度规定,结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制定本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并明确相应权责。
(一)预算管理委员会
1、预算管理委员会组成
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和管理机构。该委员会由董事长的直接领导,主任由董事长兼任,副主任由总会计师(财务副总经理)、各副总经理兼任,总会计师(财务副总经理)为执行副主任,委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各分、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也应为本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
2、预算管理委员会职责
(1)拟定预算目标
(2)制定预算编制政策、程序、方法
(3)制定并组织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制度、办法及具体措施
(4)审议、平衡预算方案。
(5)审议批准预算调整方案(分、子公司影响总部总体目标的预算调整方案应报总部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
(6)组织分解、下达预算指标
(7)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
(8)组织考核预算执行情况
(9)督促完成预算目标。
(二)预算管理委员会执行机构
预算管理委员会执行机构为财务部,负责日常预算事务的处理,其职责为:
1、拟定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规定;
2、拟定预算编制的方针、程序、方法;
3、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级预算基础表格
4、指导各部门(车间)等责任单位编制预算
5、汇总编制总预算、
6、审核各责任单位调整预算方案、汇总编制调整预算方案
7、监督预算执行
8、审核、分析预算执行报告,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价
9、提出总预算的预算执行报告
10、提出预算工作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三)预算责任网络
预算责任网络,是按照可控原则和相关原则将预算分解到各部门(车间)、岗位等责任单位,由各责任单位对单位涉及的.预算进行编制、执行、分析、控制和报告,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负责,并接受上级的监督、考核,形成预算责任网络。
各责任单位的预算管理职责:
1、编制预算
2、执行预算,提出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控制预算实施
3、申请调整预算
4、指导或制定下一级预算表格
5、指导下级预算编制
6、接受上级预算指导、监督、考核
(四)各分、子公司的预算管理责任
1、建立本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规定、程序,完善配套的保障制度及措施
2、建立本单位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并明确其职责和管理流程,组织本单位全面预算工作
3、按照上级公司的要求和本公司管理实际,拟定本单位预算政策,包括预算编审下达的程序、编制和控制方法等
4、编制和执行预算,提出上报预算分析报告,控制预算实施,组织本公司预算考核
一、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需要对预算的范围、编制依据、预算审批与调整、预算监督与考核等内容进行规范。但从执行情况看,在财务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分析、考核等方面仍存在不尽完善之处,难以辅助、支持企业财务决策。
1、财务预算目标偏离了生产经营实际
财务预算目标从属于、服从于企业目标,但在企业活动中常常会出现严格按预算规定,始终围绕预算目标,而忘却了首要职责是实现企业目标的状况。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恰当掌握预算控制力度,二是预算指标没有很好地体现企业目标的要求,或是经济环境的变化造成预算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偏离。为了防止预算控制中出现目标置换,一方面应当使预算更好地体现计划的要求,另一方面应适当掌握预算控制力度,使预算具有一定的灵活性。2、财务预算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
没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认真编制,而是流于形式。对预算的编制多采用“经验论”,以简单的百分比增长模式确定预算,不能有效协调企业本部与各基层单位的目标。由于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定额标准,各基层单位在预算编制中尽量多列成本,少列收入,使预算的执行结果难以保证。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还不到位,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基础薄弱。
3、财务预算的过程监控措施不力
有些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比较粗放,对预算执行过程监控不及时,权责划分不明确,财务预算体系不能及时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落实相关责任;有些企业则认为应对企业未来经营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出具体的规定,实际上这样做会导致各职能部门缺乏应有的余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企业运营效率。
4、财务预算分析方法有待改进
主要表现在,对预算执行情况多采用手工编制各项预算分析报表,而且多使用传统的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以经验定论,没有充分引入相应的数学方法、数学模型,使财务决策、分析定量化,使预算分析结论不能客观、准确的反映生产经营实际状况。原因是企业虽然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仅实现以机代账,没有建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运转的企业现代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尚未有效发挥企业网络财务的管理效能,没有开发、建立一套与财务、生产、业务流程相对接的预算管理软件,增加了统计分析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二、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
企业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使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坚持下面几点基本原则或思路:
1、提高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重大,应当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由财务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之间要做好内部协作和管理工作,推进财务预算的顺利进行。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将财务预算作为制定、落实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
2、确定客观、合理的财务预算指标
预算尽管是大型企业集团治理企业的有效手段,但它并非万能的灵丹妙药,不同的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适合企业的预算及管理管理方式,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要使预算做到科学合理,就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深入实践,细分预算对象,考虑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影响因素,掌握足够大的信息量,只有这样才能使预算做到科学、严谨,可行性强,不致流于形式。
实行财务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整个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最优整合,它的`系统性和战略性要求企业销售、生产等各业务部门共同参与,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是不可能单独完成预算管理重任的。财务部门,要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对各有关部门给予具体帮助,协作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为财政预算工作提供方便,积极帮助查找资料;对有争议的事项,共同探讨,达成共识。
三、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企业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可以考虑从监控、分析、反馈、考核等环节建立动态监控机制、综合分析机制、反馈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水平。
1、建立财务预算的动态监控机制
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企业各级主管领导授权审批的权限和范围,分工负责,在预算指标内进行审批,并承担控制预算的经济责任。
预算执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项目管理和控制水平,预算管理工作最大的难度就是日常控制,各部门要在月底前后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编制次月的月度财务预算报至财务部门,每月重点放在日常跟踪和调控上,当月预算未完成的部分,力争在下月的滚动预算中补上,可以改善预算控制不力,执行进度不均衡、年底结算资金超支额较大等问题。
2、建立财务预算的综合分析机制
为了让管理者了解财务预算内容,便于审议、分析、考核、监督、作出决策,层层落实预算责任,也为了使经办人便于编制财务预算,需要设置各项表格。财务预算的编制流程,是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并按照各预算执行单位所承担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责任权限,编制不同形式的财务预算。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及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充分收集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资料,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平衡分析等方法,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充分反映预算执行单位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潜力。由财务预算委员会定期召开财务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全面掌握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当预算数和实际完成数不同时,这个分析既要考虑客观情况的影响,也要考虑主观因素的影响,找出差异的原因,以利于以后预算的制定和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
企业可以建立月度分析例会制度。每月由预算执行单位根据上月预算指标完成进度,认真编写财务分析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揭示费用控制的难点和重点。由财务部门、基层单位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对财务分析报告进行讨论,进一步分析单位内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加强内部管理措施,以保证生产经营高效平稳地运行。对完成较差的主要预算指标、矛盾突出的重点单位,列为跟踪监控的重点对象,深入调研,组织力量专项帮促,分析费用增减变动的主客观原因,提出整改、补救措施加以控制。
3、建立财务预算的反馈机制
财务预警系统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就要求对预算执行过程定期进行实质性测试,通过测试,将实际数与预算数或其他标准数进行对比,考察可能出现的变动趋势,确定差异的性质,反映出企业目前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按月采取下预警通知单的形式下发的有关的责任部门,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提出警示,随时调节实际过程,以消除差异,顺利实现预算指标。
如何建立预算管理体系,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加强预算监控,是预算管理面临的新课题。应当开发包括管理软件在内的广阔的网络资源,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把预算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
财务预算软件与生产用软件互联,实现财务预算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使企业集团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
财务预算软件与财务部软件系统互联,使财务预算可随时汇集财务会计信息,查询子公司资金流向、避免了传统手工填制预算表的弊端,保障了预算管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支持了企业集团的决策能力,增强了竞争力。
通过财务预算互联网,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实现规避财务风险,提高预算使用效率的目的,逐步引进国外先进的预算思想,变革内部管理模式,合理预算资金,配置资源,全面实现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的水平。
4、建立财务预算激励和约束机制
预算作为一种价值化的目标体系,在期末终了,对其执行和完成情况,也应通过合理的程序进行考评,奖优罚劣,体现客观公正,发挥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为此,建立合理的预算考评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应实行人本主义的法治,要达到制度约束与人性化自我控制机制的统一,管理科学与管理艺术的统一;财务预算工作的生命线是考核与奖惩,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考核,改革旧的、固有的激励政策,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考核机制,确保预算管理体系真正发挥效益。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好各自的《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内部规章制度,严格预算的约束机制,规范完善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由各级预算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各项预算执行分析考核会议,结合年度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与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的奖惩挂钩,并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将预算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对完成指标的给予奖励,没有完成指标的给予惩罚。
一、预算管理要点。
(一)预算部署。
集团公司总裁办根据总裁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于每年2月部署集团公司下年度++全年预算工作,集团公司财务部设计细化预算方案、表格,填报说明并下发各编报公司和部门。
(二)组织保障。
各编报公司要成立预算编制领导小组,总经理亲自挂帅,销售业务部门、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完成本公司或部门预算编制工作。
(三)编报范围。
集团公司范围内所有经营公司、内部核算考核部门、管理部门均应编制预算,包括各分公司及其下设经营网点和办事处、销售业务部门、各职能部门、运作机构等。
(四)编报方法。
编制预算采用上下结合、综合平衡方法,自上而下分解目标、明确任务,自下而上层层填报、逐级审核把关、汇总,最终进行综合平衡。
(五)预算审批。
集团公司财务部收集汇总总体预算,呈集团公司总裁办平衡论证、上报集团公司总裁批准,各基层公司或部门预算由各分公司平衡、论证、审批。
(六)预算控制。
各编报部门要发挥预算指导、约束作用,根据审批后的.预算开展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集团公司根据各公司部门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评价。
(七)编制原则。
1、必须考虑到逐步逼近集团公司发展中长期目标。
2、当年指标增长必须高于市场容量增长。
3、要保证自己增长要高于主要竞争对手增长。
4、在综合考虑投入前提下,利润增长必须高于费用增长。
5、要考虑人工成本占利润合适比例,保证具有竞争力人均创利水平。
二、预算内容。
(一)集团公司预算种类:集团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1、产品、商品盈利预算。
(1)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商品盈利预算表。
(2)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商品销售地区分布盈利预算表。
2、成本预算。
(1)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商品单位成本预算表。
(2)集团公司制造费用预算表。
(3)集团公司技术服务成本预算表。
3、期间费用预算。
(1)集团公司营业费用预算表。
(2)集团公司管理费用预算表(分公司填列)
(3)集团公司管理费用预算表(职能部门填列)
(4)集团公司科研开发成本预算表。
4、资本预算
(1)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添置预算表。
(2)集团公司新项目投入预算表。
5、集团公司资金预算:现金流量预算表。
6、财务预算。
(1)集团公司损益预算表。
(2)集团公司资产负债预算表。
(3)集团公司经营指标预算表。
(二)各经营公司应编制预算表格式样(管理费用预算表同营业费用预算表)填表说明及要求。
1、分公司损益预算表:规划编制分公司全年损益状况。
(1)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填列各产品、商品销售收入,考虑到各分公司现状,其产品、商品销售收入可以合填。
(2)对内销售收入填列本公司内不同销售业务部门之间内销收入。
(3)折扣销售填列给代理客户返点、奖励等金额。
(4)回佣收入填列从集团公司各销售业务部门取得销售返点、奖励金额。
(5)递延毛利:由于欠款销售,账面所反映而因未收款而没有真正事实毛利金额。
(6)预提奖励基金暂不填列。
(7)预提递延毛利准备金:递延毛利中,毛利金额为负金额部分毛利合计金额。
(8)对外销售净折扣折让:给零售客户购货折扣折让,一般情况该款项只允许客户继续购货使用。各分公司根据情况有发生则填列。
(9)上年数据根据前十一个月实际情况和三月预计情况之和填列。
2、分公司资产负债预算表。
规划编报公司全年平均资产,负债、权益结构及状况,填按各财年十二个月平均资产负债情况填列各项目。
3、分公司主要产品、商品销售方式构成预算表:反映各分公司内销、外销以及外销中代理,行业、零售分布情况。
(1)产品、商品类别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增减,原则是同集团公司各销售业务部门经营产品、商品类别相同,主要产品、商品列示要达到预算损益表销售收入80%,剩余20%列入其他项目。
(2)集团内部销售:向其他分公司销售或返销集团公司。
(3)代理销售:产品、商品销往同公司签定代理协议或合同贸易性经营单位经济业务,一般需开具增值税发票。
(4)行业销售:产品、商品销往某行业或系统大用户,其购货目的是直接使用经济业务,一般购货金额、数量较大,次数较少,开具普通发票即可。
(5)进货额在100万元以上代理客户详细清单。清单内容为代理客户进货产品、商品名称、进货数量、进货金额。
4、分公司从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商品进货情况预算表。
体现分公司作为集团公司主销售渠道管理原则和产品、商品构成情况。
(1)分公司从集团公司进货包括从各地进货。
(2)产品、商品类别预算表。
(3)从集团公司取得返点、奖励金额等按上年各销售业务部门政策测算。
(4)进货金额数据为不含税金额。
(5)欠款规模金额为含税金额。
(6)填列数量、金额要考虑市场降价因素,保持其数据合理性。
5、分公司主要产品、商品盈利预算表:产品、商品类别预算表,主要反映主要产品、商品盈利水平和构成情况。
6、分公司营业费用预算表:主要反映销售业务部门费用开支水平。
(1)预算销售业务部门费用。
(2)预计人数为全年平均人数。
(3)表中各项目按表中填列说明项填列。
(4)预计不发生项目不填列。
7、管理费用预算表:主要反映职能部门费用开支水平。
(1)预算非销售业务部门(如财务部、商务部、总经办等)费用。
(2)预计人数为全年平均人数。
(3)表中各项目按表中填列说明项填列。
(4)预计不发生项目不填列。
8、分公司固定资产添置预算表:反映固定资产添置情况。
新添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上,附详细清单,清单内容包括: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用途。
9、分公司财务考核及经营指标预算表:主要反映考核经营指标情况。按表中计算公式填列。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