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时间: 2024-03-12 21:23:48

制度,也称规章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漂亮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篇一

公司内控制度方面的基本情况说明

2013年4月14日

一、制度体系的基本情况:

截至到目前,公司内部制定并仍有效、在沿用的规范性文件(含各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流程)共计57份,其中:安全、综治管控类xx份,生产组织、服务质量管控类xx份,固定资产、设备及工程管控类xx份,人力资源管控类(包括干部管理、薪酬及绩效管理、员工教育培训、考勤休假加值班管理、社会统筹管理等)xx份,物资采购、后勤管控类xx份,财务管控类xx份,其它管控类xx份。

今年年初,按照集团“持续改善管理”的目标要求和自身开展“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所需,公司对2012年之前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结合管控实际需要整理出xx份现行规章制度,并分门别类提出了保留、修订、废止的意见。xx份规范性文件中,公司将其中仍可沿用的xx份文件汇编成册并印发到各单位、各部门供日常查阅,同时为后一步深入推进“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提供基础;另外对其中的xx份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明确了主责部门和完成时限,同时废止了xx份文件。

二、制度执行情况及相关措施:

总体上来说,以“制定好”和“执行好”为主线,通过近两年多措并举的方式,公司在制度执行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突出表现在中层管理团队、基层员工对集团、公司各方面的管控要求、管控目的更明白,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掌握的比较到位,能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能时时刻刻按规则处事,大到一个项目的运作、一项工作的推进,小到一支笔、一件工具的购臵,都能按照集团和公司的规定去处理。

采取的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把握了以下原则:

1、集团有明确规定的,按集团规定执行;

2、集团没有明确规定的,按公司已有的规定执行;

3、集团、公司都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公司会议集中商讨一个方案,权限范围内的按方案执行,权限范围外的报集团审批同意后执行。

1、抓好制度的“制定”环节:

一是要求出台的制度要简洁、适用、有效。公司近两年推出的各项管理规定,文字上基本上没有“穿衣戴帽”的废话,都是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有明确管控要求、可操作性强的实质性内容。二是要求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相互之间不存在冲突。这两个要求既是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操作部门和人员“无所适从”。同时通过“必要会签”的环节,避免“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保证制度之间不发生冲突或遗漏。

三是制度要成体系,有连贯性,要求各部门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实现集团—公司—分公司—员工自我管理几个环节的无缝联结、全面对接,使公司规章制度执行规范化、常态化。制度草案拟定后,第一步是制度主管部门——企划部会签,这个目的一是要对制度的内容、统一格式等进行审核把关,二是要对规范性文件给予单独的序列编号,确保公司内控规则体系的一致性、整体性。

2、抓好制度的“执行”环节:

一是成套整理了集团近两年下发的规章制度,并将电子版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供学习、备查。后期将择机将集团层面的规章制度也汇编成册,提供更为直观的书面版。

二是清理、完善了公司的内控制度。将2011年之前推出的45份有效制度汇编成册提供给了下属各单位、各部门,清理的过程中废止了3份制度,并计划后期修订12份制度。对于2011年及今后年度出台的规章制度,公司将以年度为单位成套整理、汇编成册,并形成惯例,方便查阅。

三是抓好集团、公司两个层面规章制度的宣贯培训,让干部员工在准确掌握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能践行到位。通过培训抓制度执行,是2010年以来公司为提高规章制度规范、有效执行的重要举措。公司规定,对集团、公司出台的规范性文件,相关工作的对口部门必须事先仔细研读,在透彻掌握、领会要义的基础上,要及时组织系统的宣贯培训。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既有集团职能部门领导、公司领导负责授课,也有公司职能部门负责人,甚至是专业技能过硬、基层实践经验丰富的部门员工负责授课;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根据轻重缓急,结合季节性重点工作,有的放矢的选择内容,保证学习培训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尽量挂钩,以增强学习效果;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既有全员轮训集中学的方式,也由自上而下、从公司到班组分层分批分散学的方式;在具体授课的方式上,既有制度条款的详细解读,也有结合日常实际、图文并茂的案例分析。

从今年4月份开始,公司对全员学习轮训进行了统一的安排:一个月学一个专题,每个月3期(每周四晚),员工分批分期参加,确保每个员工每个专题都学到。总体上来说,在规章制度培训上我们始终把握着两点:一是要有实际效果,将制度的关键点、核心内容准确传达给员工,让员工心中有数;二是要通过培训,让员工感受到集团和公司的制度文化氛围,从大的层面上领会到集团和公司当前在做什么、怎么做,今后准备做什么、怎么做。通过这些有实效的学习培训,我们想让员工在接受、掌握、运用这些规章制度的同时,更可以让员工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逐步回归和统一到集团和公司的发展理念上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四是分层次监督、强化各部门、各单位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把“调整观念、转变作风、提升执行力”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具体体现在:

1、通过修订中层干部管理及考核办法,加大中层管理团队在规章制度方面的执行力度,对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实行“百分制”考核,中层干部的月度绩效工资直接与制度执行的质量等指标挂钩,按绩效得分发放绩效工资;

2、打造一个有效的管控流程,各部门通过每周至少一次的“周履职”方式检查各单位在规章制度方面的落实程度并进行月度考核。从职能部门“周履职”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部门通过现场调查,了解掌握了基层的真实情况,在检查公司各项制度、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程度的同时,也为基层做好了服务。

3、专门安排企划部门负责督查其他职能部门在规范性文件方面的执行情况,同时明确授权企划部加大问责力度,对未按集团或公司规范性文件执行的行为,在按规定扣减责任部门月度绩效工资总额的同时,另按干部管理办法扣减责任部门负责人的个人月度绩效得分。

五是强调与集团的沟通。公司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注意与集团对口工作的管理部门加强联系、沟通和协调,使公司职能部门和集团职能部门之间形成“热线”畅通、工作高效低耗的局面,避免具体工作中因缺乏与集团沟通而导致“无用功”的现象出现,特别是要避免处理具体工作时出现“想当然”的现象。【完】

前几天在昆明参加了一个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培训班。回来后对是否需要在企业内开展标准化工作感到更加迷茫了。据我所知,在已知的国际知名公司里面,并没有企业标准化这样一个提法,只是在中国国内,在原有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才在政府的行政命令下出现了这样一个工作。重点在于企业内部的文档管理体制的建立,以及一个企业内多个不同的体制都存在时,如何将不同体制的文件有机的整合的问题。目前流行的做法是,文档管理的要求作为一般性的技术要求,并不只是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它适用于任何体系的文档管理,在一个企业内部,不论有多少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其文档要求都是一致的,因此,ISO9000对文档管理要求的部分就可以完成这方面的基础工作。但是,ISO9000中对文档的管理提出的要求仅仅是原则性的要求,没有具体到如何列出详细的清单,以什么样的形式查阅,以什么样的形式修改或编码,不同体系的文档如何相互索引和安排等,是采用电子版本或者纸质版本,是否包括数据文件在内等等。这些具体的内容在各个企业内部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实现了。因此,从一个企业的内部一般使用者来说,因为工作中只接触自己所需的文档,并不显得很乱。从文档的管理者来说,基于树状目录结构的存储模式,也给出了清晰的体系脉络,文档的管理上不是困难。

但是,这些只是文档管理的层面上。文档所代表的实质是一个管理体制,体制就是公司的资源以及控制的方式,其中涉及到了一个公司的方方面面。从管理者的角度看这些文件,就不是这样简单了需要看清楚的是要管理的对象是什么,这个管理过程中都有哪些活动,每个管理活动都涉及到哪些资源。这样每一个管理体系都有自己的负载的网络图,不同体系之间的网络有共同的,也有不同的部分,甚至还有相互冲突的部分。是否需要将其整合,这才是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由此来看,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还是有的,但是,从一个项目的正常完成必要条件来看,需要有目的,策划,组织,行动。目的有了,就是将一个企业内部的多个体系进行整合,统一,策划也可以由一两个负责的去完成,但是到了组织和行动时,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了。因为这是涉及到多个体系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一统全局的有权力的人说话,这一点就不要考虑了。

回头再想,如果在一个企业内,多个体系已经共存很久了,其间并没有出现什么冲突,这种整合还有必要吗?各个体系的认证,审核各自完成,互不干扰,又没有人需要知道全部的内容,做这个工作的意义何在?

但是有一点让人觉得很不爽,国家评比什么“中国名牌产品”时,经常要求有这方面的要求,还搞什么“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等级认定活动,这些都是政府行为,如果一个外资企业,不按照中国的企业标准来做,就没有希望了。当然,纯粹的外资企业也不参加中国名牌产品的评比了。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篇二

[关键词]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059-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29 [本刊网址]http:∥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全会深入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反映了时代的声音、人民的意愿,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极端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当前,树立这五大发展理念就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这对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涵解读

“创新型”是我党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品质的重要体现,始终保持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良好状态。创新型要求在做好本职工作,解决困难的基础上,更好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这是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动的动力之源。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需要明确创新包含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针对具体工作有新举措,这需要将坚持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成功实现领导改革开放,既要用创新的精神去与态度解决好党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改进并完善党的组织形式、工作制度、领导体制和工作方法。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需要始终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同时也要讲科学,在全面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用新的思路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二、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全面提升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新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强调在全面认识并遵守党建规律基础上,使用科学的理论去全方位指导党的建设,使用科学的制度去保障党的建设,使用科学的方法去推动党的建设,全面提升党建水平。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全面把握党建规律,提升党的科学化执政水平。从理论角度来讲,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建理论创新,能更好地指导党的建设;从制度的角度来讲,构建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一项复杂、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的党制度创新问题,能全面体现制度保障;从方法的角度来讲,建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自身建设的新方法,能为新时期党建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总之,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有利于提升党的科学化建设水平。

(二)有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特色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进行的科学判断,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最大的国情。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实现社会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才能转变为现实。因为我国当前还未达到高度发达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出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从时代特点、中国国情出发,创新发展理念,丰富民主表现形式,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其次,有利于加深对社会执政规律的认识。事物的发展需要遵守客观规律,我们党的执政规律与建设规律一样,党的建设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产生了邓小平、和等党建理论,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是共产党人坚持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新的理论与成果的出现,也说明了我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因此,在认识与发展党的执政规律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去掌握规律。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更要用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使用新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不断推动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在新阶段,结合中国国情,努力探索新的执政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制度去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途径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品格,新时期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创新和勇于创新,在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战略实践中,去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始终坚定不移地推动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适应党的建设事业发展需要,将我们党建设成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执政党。

(一)全面树立创新意识

同志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要切实将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各个方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和勇于实践,去把握时展的基本要求,顺应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诉求,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始终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永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在党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之路。由此可见,创新是我们党保持生机与活力之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应全面重视创新,全面解放思想认识,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去激发创新精神,敢于突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全面树立改革意识,永葆开拓创新的状态,永不懈怠,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二)坚持理论创新,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突出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性地位,因为理论创新是先导,是开展创新的灵魂,只要党与国家事业永不停止,就需要不断开展理论创新。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把握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争取方向,一直坚持理论创新,大力坚持与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展理论创新,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规律以及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从当前我国国情出发,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来分析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处理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实践的过程中持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葆党的理论建设的先进性。创新党的建设理论,确立“执政党建设思维”,建立系统、整体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念,从党本身的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出发,来全面把握好党的建设,使用科学的党建观来全方位指导党的建设,创新并推动党的建设。同时,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实践发展、认识真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不断坚持理论创新。为此,在全面重视实践理论基础上,使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去武装全党,这是重要的经验和理论优势。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和观点,坚持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提升理论创新的水平,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坚持实践创新,为党的事业提供不竭生命之源

实践创新是基础,是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实践是检验创新效能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党的执政基础、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多个方面出发,加强并改进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与组织建设。党建工作在全面植根于党的事业中,才能具备实践基础与持久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要不断坚持实践创新,注重实践,将实践放在首位;敢于实践、勇于实践;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在实践基础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以,加强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出发,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五位一体”的建设步伐,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来进行检验,注重通过实践来全面推动创新,围绕全面推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中,推动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同时,实践创新也是实现理论创新之源,是加快理论创新的持久动力。要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过程中有所创造与发现,我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持续推进实践创新。新时期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敢为人先、积极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局面。

(四)坚持制度创新,全面发挥制度的激励效能

创新活动的开展依赖制度创新,需要制度创新的激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实现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进一步深化党的制度改革,巩固民主集中制建设成果,全面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与领导机制,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要破除机制障碍,从制度方面进行创新,持续推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制度化。加强制度创新是保障,是创新的核心,由于制度本身存在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创建并完善党的制度建设机制,完善当前的制度机制,从新的形势和变化出发,紧密结合党的建设实际,创建制度机制。尤其是在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进程中出现的有价值的经验、做法,进行全面的总结提炼,采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实现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常态。要全面加强党的制度创新,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仅要做到埋头苦干,更需要用创新激发效能,敢于废除落后的体制机制,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全面激励创新,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创新的良好风气与氛围,以党的工作机制、领导体制作为依托,建立健全党的工作方式与领导方式,坚持并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全面深化培养并提拔高素质的执政队伍的新认识干部制度,让党的建设能适应新时期党的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坚持党建制度创新,完善党的各项制度,运用科学有效的党的制度来加快党的建设,完善党领导制度,全面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内选举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全面贯彻民主、竞争、公开的方针,完善差额选举、竞争上岗等制度,培养全心全意、高素质的队伍,加强党的制度的科学化建设,将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层面。

(五)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创新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篇三

茶园冲村领导班子制度建设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场(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村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运行机制,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奋力实现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现就加强我村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章》为根本,以《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工作条例》为依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力解决各级领导班子在科学决策、高效运转、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构建一套职责明确、民主集中、运转协调、务实管用的内部制度,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为实现茶园冲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目标要求

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使领导班子核心作用充分显现:一是建立健全系统全面、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把各项工作纳入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二是建立健全运行有序、执行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领导班子工作健康顺畅地运行;三是全力建设功能强化、总揽全局的领导班子,提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基本原则 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遵循党规原则。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工作条例》为依据,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务实管用原则。注重联系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系统规范、便于操作的领导班子内部制度,使制度建设“于法周延、于事简便”。

三是改革创新原则。在全面梳理完善、择优继承的基础上,按新的工作内涵,体现实践要求,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使制度建设更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富于创造性。

四、主要任务

1、以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加强学习制度建设。要始终突出理论武装,围绕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组学习制度。健全领导班子专题学习、业务学习、理论学习考核奖惩等制度,运用好专题讲座、报告会、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要坚持述学、评学、考学相结合,把理论学习的过程变成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党性锻炼、提升业务素质、实现道德升华的过程,进一步推动工作、指导实践。

2、以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为重点,加强通用能力席位标准建设。要坚持依法设岗,依法确责,以责任为核心,以岗位为平台,进一步细化岗位能力标准,健全机关内部责任体系。坚持依法履责,依法办事,将能力席位标准与领导干部平时考核、履职问责、教育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紧密挂钩,建立和完善加强领导干部能力和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岗位职责管理,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管理、年度工作目标管理、领导机构工作职责、领导成员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度,建立职责明晰、科学规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工作责任体系,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

3、以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水平为重点,加强议事决策制度建设。坚持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制度建设的核心,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和民主决策机制,不断增强领导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领导班子务虚研究制度,加强宏观战略研究,不断增强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建立领导班子议事和决策全程纪实制度,严格落实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在集体决策时,实行主要负责人末位表态制度。进一步完善村正职不直接分管财务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征求公众意见、风险评估等制度,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4、以提高领导班子执行力为重点,加强工作运行制度建设。我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抓落实的考核评价、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形成狠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围绕党支部重大决策部署,科学制定本村的年度工作目标。在推动工作落实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坚持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对落实执行决策不力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问责,及时纠偏整改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力。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建立健全领导活动管理制度,推动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方法,集中精力抓落实、促发展。

5、以提高领导班子服务群众能力为重点,加强联系群众制度建设。坚持把联系服务群众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围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工作联系点、民主评议、村情民意反映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群众利益调解机制,帮助群众解决现实困难。要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充分发挥电话、网络、信箱等群众诉求表达平台的作用,加强信访问题的源头治理。要建立工作日志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值班、外出报告和请销假制度。深入持久开展治庸问责活动,建立健全治庸问责长效机制。

6、以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为重点,加强党风廉政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对我村干部的监督管理,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离任审计、履职问责办法、资金管理和项目审批等制度,努力形成立体覆盖的前期预防和动态监督机制。坚持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提高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7、以增强制度的权威性为重点,加强推动和促进制度落实的制度建设。围绕推动制度落实,出台加强制度贯彻落实的意见。建立和完善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制度落实的责任主体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确保制度有效执行。加大对制度落实的督查力度,严格实行问责。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形成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的良好氛围。

五、工作安排和方法步骤

(一)全面梳理(9月13日至9月28日)。对我村领导班子现行的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按分工负责、议事决策、作风建设、民主监督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分类汇总。同时,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要求,结合当前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和自身建设的实际,分析和研究现行的内部制度是否完善,是否符合工作实际,是否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并重点查找现行制度中还缺少哪些必要的制度,哪些制度需要修订完善,哪些制度需要及时废止,切实做好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使制度建设体现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修订完善(10月5日至10月27日)。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尽快配套充实和调整优化制度草案。要集思广益,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或者书面、网上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内容的合法性和程序的规范性。要针对当前领导班子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制度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力争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领导班子工作运行制度。

(三)运行落实(10月27日以后)。组织班子成员对各项制度进行深入学习研讨,并逐一明确相关工作的组织落实和监督运行责任,重点做好制度检查和执行落实情况,把班子制度建设情况列入班子考核,使思想政治建设成为有形任务和硬性指标。同时,对制度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和做法进行及时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提高,实现制度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工作成果和发展成果。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把内部制度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成立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支部书记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等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村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挂帅抓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带头执行各项制度。具体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做好制度的废、改、立工作,确保制度建设的措施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勇于创新。针对当前领导班子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领导班子运行的公开透明、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等重点环节,找准制度创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提高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质量的具体办法,认真研究强化班子内部监督的有效措施,努力推进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创新。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篇四

在全区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社区党建工作会议,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组织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区社区党建工作的各级党组织、各单位(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的广大社区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今天早上,大家参观了良江社区、镇北社区,看到了他们抓社区党建的一些情况。刚才,镇北社区党支部书记田桂莲同志和良江镇组委邱鸿清同志作了典型发言,他们的做法与经验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镇党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及组委精心组织,社区党(总)支部齐心协力,制定有社区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并赋于实施;二是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镇北社区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突出服务工作,努力创建服务型社区。良江社区则以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结合实施“五村、两规范、一带头”活动,积极建设小康型社区。通过抓好重点,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三是整合资源,完善设施。充分利用社区原有资源,按照“五室、四站、二栏、一校、一场所”的标准完善社区建设;四是创新载体,提高服务。组建各种社会化服务机构和志愿者服务队,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提高了为民便民服务质量。为更好地抓好我区社区党建工作,推动社区工作的全面发展,下面我讲两个方面内容:

一、简要介*宾区两年来社区党建工作的一些情况

我区从20*年6月开始在7个镇建制成立15个社区以来,各基层党组织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社区党建工作作为巩固基层政权和加快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中心环节来抓。在15个社区设社区党组织15个,其中社区党总支8个,社区党支部7个,社区辖区内党员数为8372名,其中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有764名。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深入扎实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以镇党委为龙头,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广大党员为主体,辖区单位党组织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组织对社区党建工作高度重视,认真履行职责,把社区党建工作纳入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结合城市化建设改革发展的实际,科学制定了社区党的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并坚持不懈地抓好落实,确保社区党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二)选好配强社区组织领导班子。

各基层党委把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以20*年换届选举为契机,推选党性强、作风正、懂经济、善经营的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或社区居委会担任领导职务,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三)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四)着力创建社区建设示范点,为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这一两年来我区着力抓好社区党建示范点工作,以带动其他社区的建设,在去年创建的迁江社区、来宾镇河西社区党建示范点(其中迁江社区是自治区20个社区党建示范点之一)的基础上,今年我区又重点抓了来宾镇镇北社区、良江镇良江社区党建示范点工作,严格按照“五室、四站、二栏、一校、一场所”的标准抓好社区硬件建设,不断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社区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以此带动全区其他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回顾我区两年来的社区党建工作,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1)对搞好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少数组织和个人还存有消极应付的思想;(2)社区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共驻共建的内容和大社区、大党建的观念有待进一步深化;(3)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亟待解决等等。这些情况表明,我区的社区党建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我们各级党组织共同努力,积极支持和参加。

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增强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的主动性。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当前深化我区社区党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干部的畏难情绪。从城镇党建向区域性社区党建扩展和延伸,无论工作领域、工作对象还是工作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无疑增加了新的工作难度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也要看到,搞好社区党的建设,对于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领导,加快城市化进程都是必然的,也是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内在要求。这是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也是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责无旁贷的工作,所以我们必须迎接挑战,知难而上,努力探索。

二是解决好满足“差不多”的思想。过去,我们有的同志干工作满足于一阵风,认为工作部署了,宣传了,也就差不多了。这是影响工作深入开展的一大思想障碍。因此,我们要看到社区党建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尤其在我们兴宾区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情况下,抓好社区党的建设,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更是一项长期的、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绝不能搭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而是要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工作中既要有阶段性目标要求,也要有长远的工作规划,步步深入,扎实推进。

三是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关系。社区党的建设是加强党对城市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一定要围绕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来进行,既不能用社区党建包办代替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也不能脱离社区建设的实际来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因此,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否则,就党建抓党建,不是我们的目的,也没有现实意义。离开党建,社区建设也就很难抓好。

(二)正确把握社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目标要求:(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社区干部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三)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解决的问题,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尤其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等,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四)增强和改进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

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其正式组织关系不在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应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对在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开展适宜的活动。社区党组织要在重视做好原有居民群众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在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五)建立和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由社区党支部(总支)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以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接受驻地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和社区建设,并教育引导本单位的党员、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篇五

滨州公司2011年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滨州公司在山东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山东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分公司制度建设的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分公司发展的全局。滨州公司为了把制度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公司成立之初即召开了专门的制度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制度建设的相关要求,力求在制度建设方面创建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公司,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现将制度建设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高度重视、强化管理。 为确保制度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滨州公司成立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经理任组长,切实加强领导,落实领导和工作责任,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建。切实增强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注重激励性制度和实体性制度,又要注重程序性制度,更要注重制度的落实。

二、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在公司成立之初召开的制度建设专题会议,把公司员工打造成了一支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思想稳定、安心本职、尽心尽职、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为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随着制度评审会的逐步进行,滨州公司陆续通过了《印章管理规定》、《办公用品管理规定》、《合同管理规定》、《会议管理规定》、《纠纷管理规定》、《证照管理规定》、《业务招待费管理规定》、《统一采购管理规定》、《费用报销管理规定》、《加油站

资金管理规定》、《差旅费管理规定》、《发票管理规定》、《安全风险管理规定》、《加油站取暖设备管理规定》等等涉及公司各部室及加油站的一系列完整的规章制度,从工作到日常生活各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三、积极学习各项制度

公司各项制度评审通过后,公司运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对公司层面的制度进行学习,公司各部室组织本部室员工对部室层面的制度学习,在公司掀起了一股制度学习热潮。

四、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在会议通过各项规定后,公司领导把制度的落实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首先从自身做起,模范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处处以身作则,在全公司范围内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1、严格落实制度,加大管理力度。

在落实制度上首先坚持在“严”字上下功夫,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结合“干部学习、履行职责、遵规守纪、管理规范”的量化结果,讲评做到严肃认真,不迁就照顾。克服“怕伤感情,怕惹麻烦,等靠上级”的思想。其次是坚持在“细”字上下功夫。严抓细管,注重在细小环节上比高低,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把落实制度的质量作为一个硬指示来完成。第三,坚持在“实”字上下功夫。通过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公司员工工作片面,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2、加强教育不断提高公司员工的思想素质。首先公司领导积极引导大家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公司员工端正思想态度,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引导公司员工站在大局上看问题,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公司员工责任感,事业心。

在2011年的制度建设工作中,滨州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制度建设、制度落实,坚持从员工最关心、与公司利益最相关的问题入手,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构建了严密可行的制度体系。2011年,滨州公司在制度建设工作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山东公司的要求和兄弟公司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滨州公司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争取更大的进步。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篇六

攻艰克难促发展抢抓机遇迎挑战

建设公司二〇一三年工作报告

2013年,建设公司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集团发展策略,面对持续低迷的建筑市场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变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品牌文化建设,公司五年发展规划继续顺利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现就我们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3年工作回顾

(一)、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对于公司而言,刚刚过去的一年,形势严峻、挑战巨大。是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一年。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紧缩银根,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防尘治霾方面重视加大,而建筑市场需求减弱、原材料价格上涨,形势空前严峻,困难前所未有,公司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在各种不利的情况下,建设公司按照年初制定的总体工作要求,坚定信心,咬定目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发扬**人勇于拼搏,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奋勇向前。

2013年在建项目个,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新开项目个,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2013年竣工项目项,竣工面积约万平方米;2013年全年完成产值亿元(其中装饰装修产值万元)。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100%,全年未发生质量及安全事故。

(二)、经营开发工作努力提升

(三)、质量安全管理持续平稳

2013年,公司全面落实“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施工管理上,注重现场监管,严把质量安全关,强化“事先预控、过程把关、事后检查”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协助项目部解决质量难题,对项目的砼墙面气泡较多的问题,研究分析并查找原因,为项目提供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在项目深基坑施工方案上,公司多次审查修改,并现场检查落实,确保不出现安全事故。在公司与项目部的共同努力下,施工项目进展良好,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均保持受控状态。

施工进度是考核施工企业施工能力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我公司项目,在工期紧,任务重的压力下,加强现场质量安全检查,避免返工,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分班24小时施工。在项目部“强措施、赶工期”的努力下,工程达到50天主体6层主体封顶,工程如期交房,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

项目基坑深,面积大,土方工程量巨大,加上交通、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出土困难成为制约工程进度的主要瓶颈。为尽快给后续工程施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面,确保工程进度,项目部以积极的态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安排好各工序的穿插施工,使交叉施工合理衔接。降噪、除尘、增加车辆冲洗设备,合理调整场地布局、增加人力物力投入,有效的加快了土方开挖进度,对工程的总体目标实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在安全管理方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始终以创安全文明工地为目标,以提高全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为重中之重,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坚持岗前培训、安全生产例会,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进一步健全制度标准,扎实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和隐患排查活动,加强了重点部位、关键领域以及薄弱环节的专项检查治理,要求项目部举一反三落实整改发现问题,严格做到三级安全教育不放松,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积极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并适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全员的应急技能。2013年,开展汛期、冬期、突发事件专项检查、月度综合检查、节后复工检查共13次,复查整改合格率80%,达到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5-6月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积极组织安全征文、安全自查、安全竞赛等一系列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安全意识,形成“人人参与,我要安全”的良好局面。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作业环境,是公司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秦川机械厂4#楼项目,严格按照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标准进行控制,营造良好的文明施工环境和秩序,将文明工地建设引向深入,将责任落实到底,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工地建设成为项目部文明的窗口。项目部将借创建省文明工地这一东风,进一步改进

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完善质量管理工作,并坚持常抓不懈,使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博源广场项目把文明工地创建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始终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全过程全天候的管理方式,确保工程安全达标、质量良好、文明施工。项目部建造了美丽整齐的办公区和员工宿舍区,保证职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对食堂和宿舍的管理,确保职工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去。同时利用有限空间,布置了宣传读报栏以及相关休息设施,丰富了文化娱乐生活,为文明生产安全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科学的管理制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得安全文明施工取得显著成效。铸造和保持了公司在建筑市场中的良好形象。

在公司与项目部的共同努力下,工程被评为省市两级文明工地,项目被评为市级文明工地,其中工程凭借优良的施工质量、高效的施工效率、整洁文明的施工现场成为“市结构示范工程”、“市级优质主体工程”。对外树立了“**建设”的良好形象。

(四)、综合管理水平扎实推进

1、品牌建设。公司在建委、建协组织的“五优一先进”的评选活动中,被为“2012年度先进施工企业”,凭借公司十几年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获得了陕西省工商局及西安市政府分别授予的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加强了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为经营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环境和积极的氛围。

2、材料部围绕“没钱办小事,小钱办大事”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着力化解材料供应与资金周转困难的主要矛盾,较好地保证了材料的供应,为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保证。在物价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单价大幅增加的现象,为公司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优化了供应商的付款条件,有效降低货款支付比例,缓解资金压力;争取了更多家供应商的延期付款问题,为公司提高了资金的运作效率。

3、贯标认证。公司通过“整合型管理体系”标准的有效运行,提高了公司的信誉和竞争实力。本年度,根据认证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公司将GB/T 50430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与原有的三个管理体系进行整合,编制新版管理体系文件并于年初全面贯彻执行。在首次四合一审核认证工作中,高标准通过,得到了方圆委审核专家的肯定。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篇七

1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

2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政策欠缺,尚未出台省级层面纲领性文件。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2016年科技部印发《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科技报告管理暂行办法》,专门针对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2014年,安徽省启动了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省科技厅印发了《安徽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主要针对省科技厅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开展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工作。尽管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技厅联合的《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建立科技报告制度,但仍缺少省级层面的科技报告工作的总体部署,尚未出台安徽省科技报告管理办法。2.2工作脱节,科技报告工作未纳入项目管理流程。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科技报告工作要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实现强制呈交。在实际操作中就是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到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过程管理中去[6],具体实现方式就是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添加科技报告呈交这一环节。未在规定节点提交科技报告的项目就无法进行下一环节的工作。为此,安徽省科技厅印发了《安徽省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实施办法》,提出建立科技报告制度,并于2016年4月出台了《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提出在项目验收时需提交科技报告的具体要求。但是,在项目任务书签订时并未对提交科技报告的类型、数量、时限以及内容等提出具体的要求。另外,目前正值安徽省推进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现有的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面临调整或重建。而安徽省科技报告呈交系统和审核系统都是独立于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还无法嵌入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中,科技报告工作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仍是处于脱节状态,从而造成科技报告收缴工作占用时间较大,效率较低。2.3激励不足,科技报告未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安徽省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已上线运行,但科技报告证书发放、科技报告作者阅点奖励以及科技报告原文传递等系统功能尚未完善。这样就造成对已提交的科技报告利用不够,科研工作者撰写科技报告的积极性不高,更难以保证科技报告的质量。同时,科技报告及其所涉及的创新性研究结果未形成产权标识,未与论文、专著、科技成果同等对待,尚未形成一种新型的著作权形式。没有与科技报告作者的个人奖励、技术职务晋升、申请科技奖励等工作建立关联,影响了他们撰写和提交科技报告的积极性。2.4职责不明,科技报告工作未形成体系。尽管目前建立了系统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安徽省科技厅委托安徽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承担科技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全省范围内科技报告的接收、收藏、管理和共享服务,但是缺少省级层面的纲领性文件,科技报告工作仅在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中开展,尚未延伸至省属其他部门,且省科技厅科技报告管理中心也是部分工作人员兼职,还没有设立专人或专门的部门负责科技报告的收集、审核等工作。

3对策与建议

4结语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篇八

(一)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统领全局的关键地位,是胜利回应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的内在要求。

经过长期发展,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个具有根本意义的新变化,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迫切要求全党以对全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重从制度层面切实解决好能否执政、如何执政的重大课题。

首先是世界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挑战和考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愈益凸现,政治多极化不可逆转,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现代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在如此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大变化中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要求我们党必须改革那些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相对封闭状态中所形成的某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尤其是体制和制度,真正按照现代化大生产规律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要适应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提升我国社会主义进程的现代文明内涵,以真正地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显然,这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一个时代性课题。

其次是经济市场化深刻变革迅猛发展的挑战和考验。经济市场化的伟大变革,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正在全方位地加快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然而这仅仅是走了第一步。究竟如何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创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崭新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形态?究竟如何运用现代市场经济规则搞活国有企业,增强公有制的生机和活力?究竟如何把现代市场机制追求经济效率的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公平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既有高效率又有真公平的社会主义真正优势?如此等等,都是摆在我的党面前的,既关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又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大局的历史性课题。

第三是经济社会多样化的挑战和考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条件下,党怎样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思想文化多样化、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激荡条件下,党怎样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利益结构和利益分配多样化、甚至某种利益矛盾剧化的条件下,党怎样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稳定,领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如何适应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以上三大挑战和考验,都涉及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以高超的能力和水平执政兴国。而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不仅取决于我们党以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和作风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发展变化着的世界、对待发展变化着的实际,而且取决于我们党以什么样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以及一系列运作体制和工作机制来适应形势,承负起时代的考验和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统领全局的关键地位,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鞭辟入里地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解决不了。这一精辟论断,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党内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尤其作风问题,都可以从制度层面找到原因;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虽然直接地是解决党的作风问题,然而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积极完善的制度建设作为基础和保障。要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在全党蔚然成风,除了要切实加强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高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外,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就是必须在党的各个层面建立和完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各项工作制度,由此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注重实践、与时俱进者获得制度保障和张扬,使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本本主义者受到制度制约和谴责。否则,某些制度中的堕性,某些体制中的漏洞,就有可能形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强大滞障力量。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这三大创新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理论创新是前提,关键因素又在于制度创新。不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体制和制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切实地推进党的各项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就很难有大的突破,甚至有可能因某些制度的阻碍而扼杀创新理论的生命。这是历史与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要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循的原则,除了要在党内经常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懂得手中的权力从何而来、为谁而用、归谁所有等基本问题外,关键是在于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利于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有利于保持清正廉洁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尤其是权力运行制度。否则,权力运作制度不严谨、不规范,甚至存在严重漏洞,则有可能直接诱导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这也是历史与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党的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和纪律,更直接地包含着制度建设方面因素,更需要从制度层面改进和加强。只有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才能在党内形成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自由又有纪律的生动活泼局面,有效地抑制和防止独断专行、软弱涣散、自由主义、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的滋生。这样一种规律,同样是历史与现实所反复证明了的。总之,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内在地包含着制度建设因素,亟需把制度建设提到关键位置。党风建设的实质是制度建设。

从当前在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看,也必须十分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作风建设始终。因为许多作风方面的问题,是与某些制度、体制中的弊端有着密切联系的。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一些领导干部不是把功夫下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而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照抄照搬、得过且过,这固然与这些干部的理论素养和精神状态有关,但是归根到底,是由于在领导干部选拔、评价、考核体系中,民主、竞争机制还不到位,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对那些思想平庸者和懒惰缺乏应有制约力。再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这些都与现行的某些干部选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还比如,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甚至出现领导干部集体腐败的严重现象,这就需要我们从制度和体制方面深入思考、寻找原因。以上种种,归结到一点,无不是“官本位”的体制弊端。“官本位”即是一个意识问题,又是一个体制和制度问题;既是一种历史积淀,又是一种现实弊端;“官本位”意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官本位”的体制和制度。以上分析深刻警示我们,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归根到底是制度和体制的问题。党风建设的要害是制度建设。

(三)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统领全局的关键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同志在多处场合强调政治文明问题。在“5·31”重要讲话中,他又一次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的明确提出与实际推进,表明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品格和追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征途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不仅是因为,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政治文明,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封建政治残余的深重影响,由于民主政治实践还较短,我们在政治领域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和弊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还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历史与现实反复警示我们,不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就会遇到来自政治领域的障碍而难以顺利进行,甚至会延缓现代化的步伐。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高度民主政治,实现政治资源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地合理配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是实现政治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由于工人阶级执政党在整个国家政治运行中的特殊地位,因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实现制度文明,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最关键部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表现为从理论原则上确认人民群众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表现为以健全的政治运行机制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这就是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规范运行原则包括:(1)社会原则。即党和国家的各项政治运行必须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为社会发展服务。(2)民主原则。即按照民主程序实现大多数公民对一小部分专门从事政治管理的公民的选择,并施之以严格的监督。(3)公开原则。即增强政治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严格防止公共权力被少数人滥用而产生的专制政治和“暗箱操作”行为。(4)程序原则。即遵循选举、协商、讨论、监督、罢免的程序,使政治运行进入程序化状态。(5)法制原则。即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上述原则的实际贯彻,也就是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实际推进,其结果必将有力地提高党和国家政治文明的程度,从根本上保证和促进党的优良作风的形成和发展。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篇九

能够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无外乎来源于三条途径:一是相关制度的继承,即 对历史上形成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安排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制度移 植,将别的国家或地区形成的相关制度安排移植进来;三是制度创新,就是制度发明。 从维系市场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来说,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 主要是创新了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各地区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经济 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的安排需要在 创新中继承;对于外来的制度安排,也要在改造的基础上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全盘照抄 照搬。

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来优化相关的经济发展环境呢?

第一,规范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政策是决定和影响 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 有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抵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政府政策朝令夕改, 缺乏基本的稳定性;三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环节被曲解或任意塞进人为意志;四 是激励经济发展的政策难以制定和落实;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 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

第二,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 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是管理服务,它是由政府提供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商业性服务,它是由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 织提供的;第三是社会服务,它是由社会非政府性、非商业性的公益性组织提供的,取 决于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状况。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 的优劣关键在于管理服务的水平。优化管理服务,就必须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通过管理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的改善,提高 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

第三,强化立法、执法、守法的制度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各种法律是属 于正规制度安排的主体部分,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立法、执法、 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才能够营造出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在营造法制环境 过程中,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守法是保证。这三个环节都需要系列的相关制度创 新来实现。

第四,推进市场制度创新,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 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作保证。因此,需要通过系列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 系。

制度建设的意义推荐10篇 篇十

浅谈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自20xx年社区组织体制改革以来,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社区主任素质普遍提高,为居民服务意识增强,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居民队伍扩大。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社区民主自治的道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社区民主自治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社区建设的发展。表现在:居民对民主自治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主任的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社区评估制度有待建立健全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作如下设想。一、社区要加强对居民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民主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方向,说到底是社区成员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社区的一个问题。因此,社区民主自治需要群众的参与,需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否则加强社区建设只是一句空话。只有让广大居民认识到社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社区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建设好社区就是建设好自己的家,把社区看成是与自己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与社区同呼吸共命运,才能自觉投入社区建设,才能主动为社区的发展尽心尽力,社区的事也才能办好。因此社会传媒、政府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都要把加强对居民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看成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形成全社会都来关注社区民主建设的氛围。如报纸、广播、电视加强这方面的信息报道力度,各级政府在倡导民主自治的同时要做好指导社区开展民主自治工作。社区居委会则更要把加强社区民主自治的宣传教育看成是自己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来落实。如运用社区宣传栏、宣传橱窗等途径宣传民主自治的目的意义;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播民主自治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利用上门走访、群众座谈、居民积极分子骨干等会议对居民进行民主自治的宣传指导;举行以民主自治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等,让群众加深对社区开展民主自治的做法了解和接受,明白民主自治与居民生活幸福,社区安全保障、环境治理、社区道德风尚的建设密不可分的道理,使民主自治的思想在社区居民中扎根。宣传要从讲求实效,易于为群众所接受出发,不拘形式,生动活泼,切忌搞形式主义、单纯空洞说教,或说一套做一套,敷衍了事走过场。二、加强对社区主任的专业培训社区主任的素质高低决定社区民主自治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民主自治工作开展的深广度。凡是社区主任素质高的社区,民主自治就搞得好,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就高,社区问题也处理得比较顺手,群众也比较满意社区工作。反之,社区主任素质低,不善于发动群众,不善于用民主自治的理念引导居民投身社区建设,居民就会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社区群众基础薄弱,社区建设受到阻碍,面临的问题也多,群众对社区工作也不会满意。因此加强对社区主任的业务指导培训,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整体素质,对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十分必要。开展培训的方法形式多样,走出去,请进来;进行理论辅导、感性强化等都不失为培训的好方法。如组织他们参观一些运用社区力量把社区事办好,把社区问题解决好的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社区,借鉴别人的好的做法;鉴于社区事务纷繁复杂,面对的人形形色色,进行社区工作的切磋交流,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所以适时开展一些对口交流、经验介绍,学习座谈等对开拓视野,增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有积极作用;区街也可每年举办一至两次培训班,请专家讲课,充实他们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在培训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鼓励他们谈感想、谈认识,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形成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边学习、边实践的生动局面,把培训过程变成工作、学习、提高的过程。那种想仅仅靠一两次学习就认为培训到位的思想,是不切实际的,也是行不通的。学习培训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况且伴随着新的形势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及时加以认识、研究和解决。三、加强社区主任联系居民的制度建设针对目前居委会办公条件改善,设施齐全,易让人产生机关化工作倾向,加之客观上社区范围扩大,政府交办的任务也多,主观上社区主任联系群众不够,致使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甚至不知社区主任姓氏名谁的实际,加强社区主任联系居民的制度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当前城市经济改革步伐加快,企业改制力度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社会利益分配处在新的动荡和调整之中,近年来随着社会劳动保障、退休职工管理进社区,关心帮助弱势贫困群体,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任务义不容辞地落到社区主任的肩上。因此在社区中建立以扶助弱势群体为主要内容的解决特殊人群特殊需求的包保制、特困群体帮扶制、来访接待反馈制、定期走访群众制等一系列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社区主任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工作主动性,使自己的工作真正起到达民意解民愁的效果,在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依靠社区力量解决居民诸如生活、就业、就学、就医、以及优生、优教等方面的需求做出成绩。在健全制度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实用性,既要防止制度脱离实际,又要防止有章不循的现象 ,使制度流于形式而成为装潢门面的墙上制度、抽屉制度。四、建立健全社区评估监督体系任何一件事要得到落实,必须有一套健全的科学的评估监督体系,要想真正把社区的民主建设落到实处,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社区评估监督体系,笔者认为建立健全这一体系,大体分为四个方面。1、坚持社区主任述职制。社区主任每年至少两次向社区居民代表述职,汇报自己在组织居民开展社区民主自治的工作和表现,听取述职的代表必须达到半数以上,述职的内容必须真实具体,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2、建立群众评议制。将居民对社区主任的评议分为定性、定量两个方面,确保评议结果真实可靠。如召开群众座谈对社区主任给予称职不称职的定性测评,并提出批评或督促整改意见;制作评议表对社区主任的工作实绩进行打分测评等,这样的评议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才能起到监督教育当事人的作用。3、实行社区事务公开制。社区重大问题的决策、管理坚持走群众路线,严格按民主程序办事,提交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社区宣传橱窗要常年公布居务、财务等社区情况,增加工作透明度。要要养成主动向群众汇报工作,乐于征求群众批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4、建立对社区主任的警示谈话、辞职或责令辞职制度。对群众不满意的社区主任给予警告性的警示谈话,对犯有工作失职,不廉政勤政,严重脱离群众的社区主任给予辞职或责令辞职的处理,保持社区主任队伍旺盛的活力和向上的朝气。5、建立社区主任的奖励制。每年开展评选优秀社区主任活动,对社区民主自治开展得好,社区服务体系完善,善于联系群众的社区主任给予精神物质方面的奖励。以上是笔者关于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初浅设想,只是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当之处请指正。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