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精选推荐

哭的文章通用7篇

时间: 2024-04-13 22:40:03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本文是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7篇哭的文章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哭的文章通用7篇

哭的文章通用7篇 篇一

爱哭鼻子的同学

我班有一个特别爱哭鼻子的同学,她的名字叫章丹丹。她长得有点像《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柳叶般的细眉,水汪汪的眼睛,红扑扑的瓜子脸,两条细长的小辫。因为动不动就泪流满面,所以同学们都叫她“林妹妹”。

一天下午活动时间,我没事干,忽然想起看过的一个笑话,便跟她开玩笑说:“如果天上掉下一个宝贵的东西,你要不要?”她不知我的用意,笑呵呵地说:“不要。”我立马一脸坏笑地说:“天上掉下的是一张脸,你不要脸了?”她一听,觉得我伤害了她的自尊,便哇哇大哭起来。没办法,我只好连哄带劝地说:“别哭,别哭,我错了还不行吗?”她这才停止哭。

还有一次,我约她和几个伙伴一块儿玩跳皮筋,一不小心,我的发卡刮了一下她白白嫩嫩的小手,划出了一道红印儿。我忙冲她说:“对不起!”可是已经迟了,她早已大哭起来。没办法,我只好向她求饶。她这才破涕为笑。

章丹丹真是一个爱哭鼻子的人啊!

[啄木鸟医生]

这篇习作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比较到位,人物形象较为鲜明,结构完整,首尾照应。但美中不足的是:外貌描写与下文哭鼻子的事例衔接有些不够自然,内容不够充实。同时,文题也不够诱人,文章写得有些平铺直叙。

建议做如下修改:

1.将“林妹妹”这一外号用在文题中,不仅可吸引读者眼球,增强习作的趣味性,还可为全文设下悬念。

2.开头可通过与林黛玉作比,引出要写的人物,点明文题,设置悬念。这样既可增强习作的趣味性,又会使习作产生波澜。

3.细致刻画两个典型事例中章丹丹哭鼻子的细节以及“我”看到她哭鼻子时的心理活动,突出人物形象,充实习作内容,增添习作的趣味性。

4.文末可补叙出主人公姓名,照应开头,使习作结构严谨。

[康复出院]

我班有个“林妹妹”

《红楼梦》里有个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我班则有一个特别爱哭鼻子的“林妹妹”。“林妹妹”其实不姓林,只是长得有点像林黛玉―――柳叶般的细眉,水汪汪的眼睛,红扑扑的瓜子脸,两条细长的小辫,加上她动不动就泪流满面,所以同学们都叫她“林妹妹”。

说起哭鼻子,“林妹妹”真和林黛玉有一比呀。

一天下午活动时间,我没事干,忽然想起看过的一个笑话,便跟她开玩笑说:“如果天上掉下一个宝贵的东西,你要不要?”她不知我的用意,笑呵呵地说:“不要。”我立马一脸坏笑地说:“天上掉下的是一张脸,你不要脸了?”她一听,觉得我伤害了她的自尊,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开始时她还强忍着,脸蛋憋得通红,眼睛闭得紧紧的,泪珠大颗大颗地落下来;后来实在忍不住了,便哇哇大哭起来,嘴巴咧得像小喇叭……没办法,我只好连哄带劝地说:“别哭,别哭,我错了还不行吗?”她这才停止了哭。哎呀,真是比林黛玉还“林黛玉”!

还有一次,我约她和几个伙伴一块儿跳皮筋。一不小心,我的发卡刮了一下她白白嫩嫩的小手,划出了一道红印儿。我忙冲她说:“对不起!”可是已经迟了,她早已大哭起来。只见她嘴巴张成“O”型,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落下来,鼻翼还不停地抽动。我劝她,可怎么也劝不住。没办法,我只好假装跪地求饶,她这才“扑哧”一声破涕为笑,可脸上还挂着一串串的“金豆豆”。她该不会是水做的吧?眼睛里面是不是有条“银河”呢?

呀,差点忘了告诉你“林妹妹”的大名了,她叫章丹丹!

哭的文章通用7篇 篇二

论文摘要:哭嫁歌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古老习俗,我国汉、土家、藏、彝、壮等族都有这一婚姻风俗,土家族的哭嫁歌无论从其存在的时间长度、空间广度,还是从其内容的丰富、音乐的精妙等来看,都具有代表性。哭嫁歌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成果丰厚,但也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从以前的对文化事象的关注到深入女性心理是哭嫁歌研究的一条新路径。

哭嫁歌是在哭嫁仪式上所唱的抒情歌谣。所谓哭嫁,亦称“哭出嫁”、“哭嫁囡”、“哭轿”、“开叹情”、“啼惨切”,汉、土家、藏、彝、壮等族婚姻风俗,是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它也是一种曾广泛地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古老习俗。在我国,中南、西南、华东、西北甚为风行;在国外,当作仪礼的哭唱与哀泣,不仅发现于印度,还发现于近代的希腊以及德国一些地方的婚嫁过程中。我国上古典籍中极少有哭嫁的记载,学者们仅从一些只言片语觅其踪迹,如《周易·爻词》中有:“屯如遭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白马班如,泣血涟如”,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关于哭嫁习俗的最早记载,即把这一习俗与掠夺婚联系起来。《礼记》卷第六《曾子问第七》有:“孔子日:‘嫁女之家,三日不息烛,思相离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先秦存在哭嫁之俗的证据。不过,真正明确记录哭嫁歌的还是南宋时进士周去非《岑外代答》卷四《风土门·送老》,其中说到:

岭南嫁女之日,新人盛饰庙坐,少女亦盛饰夹辅之,迭相歌和,含情凄婉,各致殷勤,名日“送老”,言将别年少之伴,送之偕老也。其歌也,静江人倚《苏幕遮》为声,钦人倚《人月圆》,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凡送老皆在深夜,乡党男子群往观之,或于稠人中发歌,以调女伴,女伴知其谓谁,亦歌以答之,颇穷中其家之隐匿,往往以此致争,亦或以此心许。

到了清代,一些地方志中出现了关于哭嫁歌的记载。如嘉庆年问湖南的《宁远县治》卷二,记下了该省南部五个州县哭嫁歌的流行情况:

宁俗:于嫁女前一夕,具酒馔,集妇女歌唱。歌阕,母女及诸故伯姊,环向而哭,循叠相继,达署乃止。此风不知始于何时,而道、宁、永、江、新五州,如出一辙。

清末光绪年间,广西《迁江县志》卷三有:

婚嫁,女家于前三日,请亲友妇女,终夜唱歌,谓之“离别歌”,言其别父母兄弟之情也。又谓之“送老歌”,言其姑表姊妹,送之偕老也。

民国初年以后,关于哭嫁歌的记载多了起来,如胡朴安的《中华全国风俗志》、刘万章的《广州旧婚俗》、王兴瑞、岑家梧的《琼崖岛民俗志》、黄占梅等主修的《桂平县志》,以及解放后的各种风俗志、婚俗志、地方志都有相关的内容。“从哭嫁歌文本内容来看,涉及封建社会生活较多,应该是这个时期才真正成熟并习以为俗的。近代,哭嫁之俗尤甚,有“不哭不发,越哭越发”之说。民国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婚姻家庭制度随之变革,哭嫁歌亦失去生存的土壤,渐趋消亡。现在,仅在交通闭塞、落后贫困的某些边远地区(如鄂西土家族聚居区)尚有残留现象。

鄂西土家族聚居区处在长江上游与长江中游的交接地带,“连山叠岭和险峡急流,地僻民贫,易守难攻,历史的节拍比地区舒缓。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古代的许多文化事象,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了,在这个地方却尚有遗踪可寻。” (哭嫁歌便是其中一例,八十年代在该地许多地方仍然流行“陪十姊妹”风俗。直至今天,在偏远的山村,也还有姑娘在出嫁时哭嫁。虽然哭嫁之俗在本地曾盛行,至今尚存哭嫁遗俗,但有关土家族哭嫁歌的文献材料却很少,现可见的最早的是清乾隆时期著名土家族诗人彭秋潭的一首竹枝词:

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

宁乡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唱竹枝。

此外,我们可以从本地区各地方志中了解到土家族哭嫁歌的基本情况。如《利川市志》记载:

本地姑娘出嫁兴“哭嫁”。不哭、哭不好则被认为不吉利,不能干,因此,凡姑娘从小就要学“哭嫁”。“哭嫁”时间一般3~7天,多则长达一月之久,每天傍晚开始,半夜方休,哭时一般都有九个未婚少女陪伴,俗称陪十姊妹。越近嫁期,陪哭者越多,哭声越大。哭爹妈的恩情,哭姊妹的离别,哭兄弟的情义,哭出嫁后做媳妇的苦楚,其情切切,哭而不哀,以哭代歌,悲喜参半。上轿前夜,姑娘要跪在家亲内戚面前一个一个的哭诉,既道离别,又讨“打发”,通宵达旦,直至次日上轿方掩面收场。

《长阳县志》则简要记录了“陪十姊妹”的情形:

女出嫁前一二日,女家须请人为其“开脸”(扯苦头发),“上头”(束发挽簪),然后“请少女九人,合女而十,陪十姊妹”,唱姊妹歌,互道离别情。出嫁女自唱名“哭嫁”,其歌哀婉缠绵动情。

恩施、建始、巴东、鹤峰、成丰、宣恩、来凤等地的县志也有类似记载。

虽然许多民族都有哭嫁歌,但无论从其存在的时间长度、空间广度,还是从其内容的丰富、音乐的精妙等来看,鄂西土家族的哭嫁歌都具有代表性。而且,当地参与过或者观看过哭嫁的民众对哭嫁歌的深刻记忆使我们有可能更为真实、生动地了解哭嫁歌在历史上兴盛的真正原因。

对哭嫁歌的研究,始于拉法格1886年《关于婚姻的民间歌谣和礼俗》一文;我国则以三十年代末期刘伟民先生对广东东莞婚歌的搜集与研究为发端。此后,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哭嫁歌作了进一步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一)哭嫁歌的搜集与整理

哭嫁歌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直到刘伟民先生的文章发表后才逐步引起重视,真正有代表性的成果则出现在更晚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武汉大学中文系土家族文艺调查组等搜集整理、湖北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土家族的《哭嫁歌》,上海民间文学调查组搜集整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上海奉贤县、南汇县的《哭出嫁》,以及田宏鹄、田永江整理,1990年出版的贵州铜仁地区《哭嫁歌》是笔者见过的最完整的本子。《中国歌谣集成》中已出版的各省分卷则是哭嫁歌搜集的最新成果,如:《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有土家、苗、瑶、侗等民族的25首哭嫁歌;《中国歌谣集成·海南卷》有2首;《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有壮族哭嫁歌29首,仫佬族哭嫁歌3首;《中国歌谣集成·浙江卷》有6首哭嫁歌。《中国歌谣集成·湖北卷》恩施市、利川市及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等的歌谣分册则搜集了更多的、丰富的鄂西土家族哭嫁歌。这些资料,为哭嫁歌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哭嫁歌史学研究:主要是溯源及历史发展研究

学者们关注哭嫁歌的起源问题,发表了许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主要有:向国平的《“哭嫁”俗源浅说》,万建中的《“哭嫁”习俗溯源》,黄近海的《土家族哭嫁习俗起源探讨》]‘眦。等。更多的是在其它的研究中旁及这个问题。他们的主要观点有两种:(1)哭嫁歌是古代掠夺婚的遗留;(2)哭嫁歌是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的产物。法国学者雅古·勒穆瓦纳(jacqes lemoine)认为,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中国大部分人类学家探讨女性地位问题的指南。聊我国绝大多数学者正是据此认为哭嫁是女权丧失后,女性们对以往权力的追忆与向往,是对男权的控诉与抗议。哭嫁歌中大量的谴责封建买卖婚姻制度之罪恶的内容则使学者们找到了催生哭嫁歌的又一重要原因,即封建婚姻制度。此外,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多种因素影响说,如天鹰先生说:“哭嫁歌与其说是受某一种婚姻制度的影响而形成的,还不如说它是在人类历史上几种婚姻制度的影响下发展过来的。”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学者对“哭嫁”习俗进行了历史的动态考察。其一为谭达先先生,他在《中国婚姻仪式歌谣研究》下篇《中国哭嫁歌研究》中有《哭嫁的发展简史》专章,首次描述了哭嫁歌的发展史;另一位是万建中先生,他的《“哭嫁”习俗意蕴的流程》踟则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哭嫁”习俗作了详细论述,清晰梳理了其意蕴的发展轨迹,从而揭示出其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内在动因。

(三)对哭嫁歌的民间文艺学研究

从民间文艺学的视角来说,哭嫁歌属于仪式歌,它饱含女性浓郁的情感,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呈现出奇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民间文艺研究者的目光。他们试图从民间文艺学的角度来解读它所体现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质、民俗心理。天鹰先生的《(哭嫁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与刘守华、巫瑞书主编的《民间文学导论》中《(哭嫁歌)鉴赏》为这种研究的代表。天鹰先生指出:《哭嫁歌》是一首富有思想内容的歌,它一般的虽有一套基本相同的歌辞,也是基于历代妇女命运相同的缘故,它是用历代妇女的血泪凝成的。艺术上,则从人物形象刻划,语言方面予以肯定。《(哭嫁歌)鉴赏》则分析了该抒情长诗的抒情线索:抗议——控诉——告别,探寻《哭嫁歌》之“哭”的主要奥秘所在,并从婚姻史、女性心理、文化娱乐等角度揭示其深层蕴含。

(四)哭嫁歌的社会功能研究

任何一种民俗文化事象之所以能存在,必有其实际的社会功能。哭嫁歌范围广、长时间存在与其实际功能密不可分。因此,研究者们从民俗学的角度审视哭嫁歌的社会功能。刘孝瑜较早指出,土家先民的哭嫁是把“成年礼和婚礼结合在一起,与古代汉人把成年礼和婚礼分开举行不同。”“嘲’稍后有向柏松的《哭嫁习俗的成年礼意义》,‘哪’该文作者利用民族学、民俗学资料探讨哭嫁习俗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实用价值,认为哭嫁习俗具有成年礼的意义。程蔷则从婚前教育与哭嫁风俗之关系的角度指出,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婚姻是其生命历程中关键的一环,哭嫁习俗实际地起到了婚前教育的作用,既能教导、训诫嫁娘,使其顺利完成角色转换,亦提供了宣泄临嫁时复杂矛盾情感的机会。

(五)哭嫁歌的音乐及其它研究

哭嫁歌属于民歌中的一种,因此,音乐研究者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研究哭嫁歌。香港中文大学民族音乐学博士余咏宇的《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副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本着“从文化中研究音乐”(the study of music in culture)的精神,作者根据田野调查得来的丰富资料,结合已有的妇女音乐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发掘土家族哭嫁歌的音乐特征,兼论其社会涵义。

纵观学界对哭嫁歌的研究,其成果是丰硕的,资料的日趋完备为各种取向的研究提供了可能;逐步深入的各种研究又使我们对哭嫁歌有了愈来愈清晰、愈来愈全面的认识。大致来说,前人研究哭嫁歌注重文化事项本身,有的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寻找哭嫁歌的蛛丝马迹,有的在哭嫁歌的演唱形式中寻找其艺术特色,有的根据哭嫁歌文本挖掘其社会文化内涵,但这些研究关注的对象主要是哭嫁歌,却很少有人关注哭嫁歌的主体——即创作、演唱、传承哭嫁歌的人。例如,很少有人关注亲自经历过或目睹过哭嫁的民众对哭嫁歌的记忆,也很少有人将视角定位在哭嫁歌的主体心理上。我们以为,这是到目前为止哭嫁歌研究中的缺憾,不过,这种缺憾倒是留下了哭嫁歌研究进一步拓展的空间,研究者可以从主体出发,运用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对哭嫁歌作更深入地探析。

哭的文章通用7篇 篇三

举例如下:

抱头大哭: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长歌当哭: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行号巷哭行: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号啕大哭:形容放声大哭;秦庭之哭: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穷途之哭: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神号鬼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抱头痛哭:指十分伤心或感动,抱头大哭;干啼湿哭:无泪和有泪地哭,形容哭哭啼啼;街号巷哭:号哭于大街小巷,形容悲痛至极。

(来源:文章屋网 )

哭的文章通用7篇 篇四

【关键词】文本 教学 视点

视点是文本阅读的切入点,也是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从教学形式上看,它是搭建文本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的连结点;从文本内容上看,它常常是作品思想、艺术个性的凝聚点;从接受心理上看,它给读者提供了情感与思维的兴奋点。找准一个好的视点,可以使文本解读如庖丁解牛一般游刃有余,也可以让阅读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准合适的视点、顺利走进文本深处呢?笔者以为,就文本内容而言,抓住其关节点、动情点、升华点和矛盾纠结点是有效途径。

一、抓住文章的关节点

文章的关节点是体现文本内容、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所在。关节点常常表现为文章的标题、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语句、行文的线索等,以文章的关节点为视点,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切进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

1.以标题为视点切入文本。

标题是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高度凝练,是文本灵魂的窗户。透过标题可以直达作者的心灵。比如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作者是怎样扣住这五个字写的”和“五个字中哪个字最主要,说说理由”切入,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和重点就比较容易。再比如教学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以“文中直接写听雨的文字集中在哪里”和“找出描写作者听雨的感受的词句”切入文本,学生也很容易就能抓住这篇长文的主要内容。

2.以反复出现的语句为视点切入文本。

反复出现的句子是作者想强调或者要强烈表达的意思。抓住这些句子,自然就能抓住文本的核心意思。以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为例,文章的前半部分,老舍决定写“我的北平”,甚至情不自禁地说“我真爱北平”。但他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两段文字中出现了四次。以此为视点,寻找老舍说不出的原因和他说出来的方法,老舍对北平深沉的爱就不言而喻了――首先是知道得太少无法说,其次是爱得浓烈无从说,再次是言语贫乏无能力说。但老舍还是说了,他运用了类比法,将个人的、抽象的情感转化为人人熟悉的、具象的对母亲的爱,其爱的程度不言自明。语文的知识和语文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渗透。

3.以行文线索为视点切入文本。

很多文本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告诉我们沿着作者的思路就能深入理解文本。

以劳伦斯《鸟啼》的教学为例,我以鸟啼的特点,尤其是以其变化为视点,层层深入,剖析文章:①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划出能体现鸟啼特点的词语或句子。②简单分析鸟啼声发生的一些变化。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④由此思考作者是如何礼赞生命的。⑤作者写这些的意图何在?当我们逐渐归纳出劳伦斯对死的正视、对死的豁达、对生的期待,将“向死而生”具象化之后,我们就能理解作者真挚的情感――豁达与期待。具体来说,当生命被生活推向困境的时候,我们应该像鸟儿一样展现出从容之美,临乱世而不惊,处方舟而不躁,直面艰难困苦,笑傲风霜雪雨。

二、把握作者的动情点

作者的动情点往往在作者或直接或间接抒感之处。以动情点为视点,能让我们快捷地把握、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浅白平易,不难理解。教这首诗可以抓住作者的动情点,设问激疑,反复捶打。“读罢泪沾巾”是作者情绪情感的直接表达。以诗人为什么会“泪沾巾”为视点,引导学生玩味上句中的“尚”字,体会“尚”字所表达的言外之意:朝代更替,人生沧桑,大英雄“而今安在哉”?这就让人伤心落泪;再联系注释上《晋书・羊祜传》的内容和作者的遭遇,体会作者藏在诗句之外的伤感,那就是羊祜为国效力,颇多政绩,名传千古,与山俱传,可自己至今仍然是“布衣”,无所作为!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品味首联、颔联一气而出的人生感叹,才能获得丰满的艺术享受。

再看《想北平》。以探究文末作者“要落泪”的原因为视点组织文章后半部分的教学,可以很好地理解老舍对北平的浓郁情感。在他看来北平城复杂而又有边际、热闹而不失安静,人为之中显自然,花多菜多果子多,舒适、自由、自然。“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平凡琐碎的生活见证了老舍与北平的亲密关系,北平真正融进了老舍的生活,真正深入到了他的血肉肌肤中。当他由衷地感叹“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时,他的思绪凝固了――1936年,老舍正在青岛教书,身在异乡无法享受北平带来的清福。更为糟糕的是,当时日寇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危急!国家危如累卵,北平危在旦夕,假如家园沦陷了,又如何享受这份朝思暮想的清福呢?!所以作者越写越激动,“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特别是最后“真想念北平呀”这一声呼唤,可以说是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三、留意情感的升华点

情感的升华点体现的是作品的思想价值和作者的审美品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从为文的一般规律看,情感升华点往往在诗文的结尾部分。以情感升华点为视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文本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处。

以杜甫《兵车行》的教学为例。很多人会将目光聚焦于唐朝开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巨大不幸,聚焦于作者对统治者的揭露和批判。事实上,这样的解读并不完整。对诗歌本身而言,这样的视点也浮于表面。笔者以为,只有以诗人情感的升华点为视点,抓住诗的结句,仔细玩味,才能悟出作者更深层次的情感。

《兵车行》中,诗人情感的升华点在诗歌的结尾,即“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一句以景作结,蕴藉深远。教学过程中,笔者以“鬼哭什么”为视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哭”字的作用和内涵。其作用一是照应篇首的“人哭”,二是深化诗歌主旨。“鬼哭”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观照:哭自己、哭家人、哭社会。哭自己少小离家戍边、老大还要继续艰苦戍边,哭自己叶落无法归根,哭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哭家人饱受官吏压榨甚至心理反常,哭父母老年丧子,哭妻子中年丧夫,哭子女幼年丧父;哭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更重要的是“古来白骨无人收”,这样的社会状况已经持续了很久了,或许以后还会继续下去。这样将杜甫放在历史长河中加以观照,他在作品中反复流露的悲愤之情和悲悯情怀才能呼之欲出,诗人诗史般的叙述和诗圣的情怀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作家与作品在“彼岸”为我们营造的思想的美丽花园。

四、关注矛盾的纠结点

矛盾是思想的来源,越纠结的矛盾,越能促使人迸出思想的火花。关注矛盾的纠结点就是关注作品中固有的矛盾之处和我们认识的分歧之处。如果我们从这两处切入教学,就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期待”,就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甚至超越文本。

鲁迅小说《药》的主题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夏瑜开导阿义,阿义却打了夏瑜嘴巴。夏瑜被阿义打了,还说阿义“可怜”。“可怜”一说让小说中的人物感到不可思议――康大叔觉得匪夷所思,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更是无法理解。

“到底谁是可怜的”,在阅读过程中就自然形成了“矛盾”。我们以“到底谁可怜?可怜在何处?”为切入点组织教学,让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夏瑜说阿义可怜,是说阿义没有觉悟,不懂为自己抗争,说明革命者没有发动群众。花白胡子先前没有理会康大叔的话,认为夏瑜被打,不值得可怜,后来明白了是夏瑜说阿义可怜,于是与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一致认为夏瑜“疯了”,可见他们与阿义都是可怜的一类。他们说夏瑜可怜,是说夏瑜命就快不保了。读者看夏瑜可怜,是因为周围的人不理解他的行为也就罢了,连他自己的母亲也不理解!这不是革命者的“可怜”吗?可见,夏瑜说的“可怜”,并非简单地可怜阿义、可怜自己,还包括可怜他的家人、他的族人,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这样以矛盾点“可怜”一词作为视点,引导学生探求文本主旨,文本就能越读越深、越读越新了。

再以话剧《雷雨(节选)》的教学为例。苏教版必修四选的是第二幕中的一场戏,写鲁侍萍被周家赶走30多年后与周朴园的再次相见。当周朴园在鲁侍萍的再三提示下认出她之后,鲁侍萍说“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有学生认为这是曹禺的败笔,充满仇恨的鲁侍萍怎么可能有小女子的柔情?也有学生认为,尽管剧本中并未交代此时鲁侍萍的神情,但这是一种真实的人性体现。我们以这个意见分歧为视点,鼓励学生从剧本中找出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很快有学生通过之前诸如“老爷没有事了?”“说不定,也许记得”“老爷,您那雨衣,我怎么说?”等动作性语言的揣摩,认为此处确实能感受到侍萍此时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与仇恨无关,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无关,与人物所处的时代也无关,仅仅与人的本性有关――这是鲁侍萍抛却了所有外在的因素,展现出的人性中最真实、最柔和的一面!

由此,我们看到,《雷雨》轰动整个文坛,固然与剧本情节的紧凑集中、结构安排的巧妙周到、矛盾冲突的紧张激烈分不开,还应该与23岁时的曹禺写出了人类最真实、最普通的情感有关,这种情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哭的文章通用7篇 篇五

鬼哭狼嚎:如鬼哭泣,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可作谓语、定语、补语。

泣不成声: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号啕大哭:号啕大声哭;放声大哭。

痛哭流涕: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涕泪交加的样子。

哭的文章通用7篇 篇六

1、鬼咤狼嚎: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结构为联合式。

2、鬼哭狼嚎:如鬼哭泣,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可作谓语、定语、补语;近义词为狼号鬼哭、鬼哭神号、鬼哭狼号;反义词为欢天喜地。

3、鬼吒狼嚎:怪声怪气地呼喊嚎叫;作谓语、定语、补语。

哭的文章通用7篇 篇七

我一个爱哭的小女孩。爸爸大声说我,哭;妈妈小声骂我,哭;弹错了音符,哭;丢了东西,哭;写错一个字,哭;磕着碰着,哭……总之每天都会哭,不止一次。还好一会儿就雨过天晴。

妈妈就爱哭,看书、看电视,只要感人的妈妈总会落泪。我爱哭是有遗传的。今年,我家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我改变对哭的认识。正月十五这天,我的姥爷去世了,家里乱作一团,妈妈哭成泪人。我想说妈妈不哭了……没有人理我,没人管我……后来我去了大姑家。

我的姥爷是个教授。出版过好多书和文章,多半是学术方面的。如《古代建筑》、《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我看不懂。还有一些写家乡的文章我非常喜欢看。如《回忆在忻州的岁月》、《数字和文学》、《眼中的傅山》。他戴着一副眼镜,高高的个子,瘦瘦的。我问的问题什么都会,能一一细致的讲解,如奥数、古诗、百科知识……。姥爷写的一手漂亮字,会吹笛子,会拉小提琴,会下象棋,会玩电脑…….。姥爷家里书最多,八九个书柜里都是书,写字台上也是书,桌子上也是书,床上还是书。我回去就爱翻着看。那时,姥爷就告诉我要爱护书。我很受益,我的书什么时候都是崭崭的。姥爷老夸我爱看书、爱学习,但不要偏科,就是体育也不能差。。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