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永远的西南联大》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永远的西南联大》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永远的西南联大》有感 第一篇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联大散文集,不如说这是一本汪曾祺先生对五十载生活的回忆录。这是汪先生在72岁高龄写下来的书。其中有几个地方在不同篇目重复出现了,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先生老矣,不过瑕不掩瑜。多看几次也是好的。
(读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想起我们最近痛逝的奋斗终生的袁隆平先生,也是时代的楷模,于是加了这首背景音乐《我有一个梦》)
西南联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个大学临时迁移至长沙,后又至云南昆明市而得名的。包括了原来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
作者汪曾祺曾在这里待了八年。他说“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我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可见其对作者的影响,和对更多名作家的影响。
纵观全书,作者花了最大篇幅30页来写他的老师沈从文先生,包括20页,沈先生的为人,及10页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怎么上课为师的。我有被触动到。其中汪曾祺对沈从文先生的评价“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我也颇有感触。这主要涉及他的为人和教学。
一、沈先生对一切的美都跟人联系起来,把他理解为人的创作,太惊人了,太不可思议了等。创作要求学生“贴着人物来写”。不一定要精美,不一定要哲理,这对汪曾祺先生也有了创作启发。
二、沈先生对后进生帮助很大,他稍微看到有些学生有进步,有创作苗头,就会帮助他们去发稿子,文章介绍,他不知道贴了多少邮费,其中提及为了省邮费,把稿子四边裁剪了。那时候大家都穷困潦倒,有时候连饭都是赊的,幸得学校附近的店家都比较照顾西南联大的学生,不止能赊账吃饭,有时候还借钱给他们看电影(在我理解真的很大度,厚爱联大学生)
三、沈先生改作文和上课风格。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他布置作文不支持命题。自由创作,并且有时候评语比学生作文还要长;针对有些学生对作品,他经常将中外名篇拿给学生分享。所以经常看见他带着一大摞书籍资料到教室上课。(如此认真对待学生的`创作,甚为钦佩触动,这一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并得到提高),文章提到“老一辈作家大都是“执笔则为文”,不论写什么,哪怕是写一个便条,都是当一个作品来写的一这样才能随时锻炼文笔”,比如我记得有个章节,写了一个同学在烟盒上写的几行字,被同班同学拿来发挥发表成论文了,(内心挺震撼。我也准备了各种形式的随身笔记本,但并没有这么多才思,写得更多的是工作任务,看来可以多捕捉自己对生活对教育的感触,及时写下来)
沈从文先生还有其他值得学习的,这里不再赘述。
除了对老师的浓墨重彩描写,从这本书中,作者还传达了同窗或者也可以说那个年代的青年学生及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举例佐之,比如躲航空炮,还带着最贵重的书,茶馆泡茶泡一天的书,以及特别提及地质系的学生毕业后到七十多岁还在工作,从他们选择这个专业开始,他们就是不谋权贵的,最后他的同学大都在70多岁还在工作,他们离而不退,退而不休,他们要么还在做着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导师指导论文,要么还在做着科研。他们拒绝过听鸟养花,优游终老的日子。汪曾祺感慨到:“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多好的知识分子呀!”
另外全书字里行间,以及篇末专门章节,无不透露出作者对昆明这座城市深深的热爱,从教育,到吃,住,行等,就一个菌类作者就写得很细致,名字繁多,有的中看不中吃,有的中吃不中看等等,比如昆明的雨,昆明的人,连一位老人都能写得非常细腻。能体会到作者尽管穷,但极其享受的心境,可用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来形容了。联系我们现在生活如此富足,我们反倒总是充当剁手族,买买买不停。相形见绌,精神世界的贫乏也许让我们希望通过物质来满足。该是让精神食粮来拯救灵魂的时候了。学而无憾,教而无憾。
读《永远的西南联大》有感 第二篇
《永远的西南联大》是我着意要买的一本书,辗转之下,终于买到并渐次深入读它。于是诸多的感动和震撼充盈其中——为了那样的一群人和那样的信仰。
应该说,现在的我们置身于一个缺少信仰、少谈使命的时代,理想很少照进现实,行进中会有很多的迷茫。更多的时候,我们过的是一种肤浅的物化的随波逐流的生活。攀比、抱怨、疲沓,生活匆匆而了无生趣。这样的我们,迫切需要植入信仰和气节。于是开始了一段书海中的寻觅和探寻之路。 先是毕淑敏的《你要好好爱自己》,再是朴槿惠的《绝望锻炼了我》,然后就是这本《永远的西南联大》,终于,依稀得见......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就是选择。处于抗日战争中的西南联大人的人生无疑与民族的选择交叠在一起。
清华、北大、南开,这样的高等学府被迫南迁,成功完成了八年的国立西南联大的.教育教学,让我们看到了在抗日战争中的那一代学人的坚守与使命感。
那是怎样的一代传奇啊~联大的师生用行动诠释了梅贻琦校长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
在张曼菱的《永远的西南联大》这本书里,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大师被提起、被怀念、被景仰。曾经学过的一篇篇课文也在这里找到了注脚。兼容并济是联大教授共同的标签。
那是一个物质极度匮乏而精神无限丰盈的时代。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三所名校的校长不愧君子的称呼。他们以兼济天下的人格魅力引领教授和学子们为了祖国而教,为了祖国而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细读着大师们独特的教学方式,品味着大师们的人格魅力,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品读着大师们对学子的感情与栽培,你会感到他们是最懂教育的人,他们一贯强调的都是悟性而不是记性。
一个陈寅恪,让我想探寻西南联大,一个作家张曼菱,让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和不可缺失。
难忘南开张伯苓校长在学校被炸后发表的讲话: 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摧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奋励。故本人对于此次南开物质上所遭受之损失,绝不挂怀。更当本创校一贯精神,而重为南开树立一新生命。本人唯有凭此种精神,绝不稍馁,深信于短期内,不难建立以新的规模。这是怎样的一种信念啊~
无取,无求、无损,这是西南联大;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是联大;
国难耻而不辱,学风历难不衰,是联大;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是联大; .......
《永远的西南联大》诚如张曼菱在后记中所言,一本活书。吴宓、邓稼先、闻一多、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郝诒纯、朱自清、吴大猷、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傅斯年、胡适、龙云......
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永远铭记。
读《永远的西南联大》有感 第三篇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
于国家危难之际,民族存亡之时,中国读书人的血性与风骨,尽显于此。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穿越历史的车轮,回首八十多年前的昆明,破败的房屋,简陋的环境,短短八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2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名师巨匠……
翻阅许渊冲先生的《永远的西南联大》,在荣誉之外,伟大背后,我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独属于联大人的生活,惊叹于许先生的才华,震撼于那一批民族的脊梁。
联大精神,是一代大师的伟大与无私。
中国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杨振宁在香港《今日东方》创刊号上说:“我那时在西南联大本科所学到的东西及后来两年硕士所学到的东西,比起同时美国最好的大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联大的老师是谁,是诗人作家、爱国战士闻一多,是做X射线试验帮助康普顿教授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学院院长吴有训,是世界少有的文理大师、中国第一个科学博士世界桂冠诗人顾毓琇,是世界第一个中西比较文学大师吴宓,是《人间词话》的王国维,是《春》的朱自清,是《人生的艺术》的林语堂……
每一位教授,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师!
在学术的路上,正是有那么一批才华横溢的引路人,奠定了联大的学术基础,让许老赞叹“联大有世界上讲课最好的教授”。
我想,那一代的联大人是朴素且幸福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不再是遥远的文言,此后联大能走出一批批国家脊梁民族骄傲,正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那么一群人,倾尽毕生所学,呕心沥血,呵护住微弱的火苗。
茅屋虽矮,先生才学满地,战火纷飞,赤子之心永恒。
联大精神,是一代学生的奋进与成长。
“狂而不妄”的许老在书中很喜欢提及当年的学习和考试,对于自己和同学成绩的记忆程度让人惊叹。
在那个时候,后来的第三世界数学院科学奖得主廖山涛便证明了“六条线只要不平行,怎样都会得到二十个三角形”,而上课不大听讲的钱钟书考试成绩却常是全班第一,少有的让许老一直称赞的杨振宁各科成绩都极为优秀……
透过文字,我仿佛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青春正好的年纪里积极向上的生活。
但是,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也毫不怯弱,身披戎装,站上前线,以知识为枪,担当民族重任,无数的像黄维等一样的人将自己最美好的年纪奉献给了国家。
联大精神,是一个年代的奇迹与荣耀。
书中最后有一段话,“后来我走过半个地球,却没有再看到昆明这样美的蓝天,东南亚和非洲的天空太亮,把人的皮肤都晒黑了;欧洲大陆的天多是灰蒙蒙的,仿佛吞噬了太多的硝烟和灰尘;地中海上的天空却又蓝得太深,仿佛照见了人间的苦海深渊。因此,我无论走到天南海北,总是忘不了昆明的蓝天,忘不了使昆明变得四季如春的蓝天。”
或许许老难忘的不是昆明的蓝天,而是蓝天下的人和蓝天下的`故事,是属于那个年代的记忆和那一批人的回忆。
当他写下这些字的时候,书中的人大多早已驾鹤西去,物是人非。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没有哪个学校能再次云集那么多的大师,也没有哪个地方会培养出那么多伟大的人。
那是属于联大人的爱国、好学、勤奋、博识,他们忘不了敌人的残酷,忘不了家乡的破败,忘不了纷飞的战火,更忘不了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智慧充实世界,以笔为枪,以纸为炮,扛起民族的未来。
看完书,我感叹,日军侵华,民族危亡,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为了保存最后的文化火种,一批仁人志士在昆明建立了一个简陋的学校。
没有优良的学习环境,没有舒适的生活条件,甚至还要忍受炮火的袭击,在祖国的一隅田地,他们悄悄地扛起了我们的今天。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浓厚的学术氛围足以让人忽略物质的简单。
我们生于和平年代,享受科技发展的便利,一切得到的太容易,反而有可能会失去质朴的求学之心。我们应以先辈为榜样,怀揣中华富强为己任,求实上学,时代的大旗正交在我们手上,祖国的未来须看我当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