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一篇
书中第一章的题目是: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这个题目好像和马列的唯物论差不多。套一句话说,就是物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物质和存在有多少相似性?为什么海德格尔不说物质性?唯物主义说物质是存在的,这个存在是海德格尔说的存在吗?其实,唯物主义说到了存在,却不在证明如何存在。和历史所有哲学一样,物质就在那里,我们都看见了,物质不灭。
唯物主义的存在因该是指物质的`状态,即存在的状态。海德格尔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生存和其之外的所有黑箱----而不是指人的认识思维对象,是规定具体个存在的最高的存在。思维和物质的这样一对范畴,在海德格尔来看,是抛弃了存在,是以族类存在代替了真正的最高概念的存在,认识与对象还是一对具体的存在概念。物质概念所反映的应该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是此在面临生存的状态,是人的一种具体的存在。人可以通过这个状态体验存在,但这不是存在。先瞎猜到这里吧。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二篇
读完《存在与时间》后,我被海德格尔深深吸引。 在这部著作中,海德格尔深入思考了存在与时间这两个深奥领域的关系,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存在的真正意义,并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即“存在主义分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时间的思考。 我们都知道时间的存在,每个人都经历过时间的流逝,但我们不知道时间流逝的真正含义。 海德格尔认为,时间不仅是现象学的研究对象,而且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即时间是我们存在的基础,是一种自然的勒索,没有时间就无法存在。
另外,作者对于存在的研究也非常深入。 他认为,人类并不是作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世界上,而是能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主观存在状态。 我们的`存在是以时间为基础的,我们对存在的理解也在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 因此,理解时间与存在之间的密切联系是理解人性的关键。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海德格尔思辨的深度、广度和精确性。 他在书中使用了大量新的哲学语言,措辞极其精确和令人信服。 同时,作者的思维方式也很独特,为我阅读哲学著作开辟了新的视角。
总之,《存在与时间》是一部关于哲学、时间、存在等领域的杰出著作。 它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值得世人深入理解。 它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时间与存在之间的特殊联系,理解认识世界和自我的新方式,这将对我今后的哲学学习和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三篇
昨天参加了知无知空间的哲学读书会第一期——《存在与时间》导论,其实只读了第一章的第一节。之所以才读了这么少的内容,是因为谌洪果老师为了让大家对哲学、对海德格尔、对存在主义有个大概的认识,就这三方面分别帮大家梳理了一遍,也刚好让我这个没有哲学基础的小白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
对于哲学,我既没有系统地了解过哲学史,也没有详尽地研究过各个派别的哲学大家,那我哪里来的勇气跟大家一起读这本哲学巨著《存在与时间》。因为哲学一直存在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只是没有专门去定义没有系统地探索,但是每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因为不同的人生哲学而导致不同。还有一点就是谌老师的鼓励:即使读不懂也是一种懂。于是我似懂非懂地加入了。
谌老师说,哲学是对生命本身的叩问。尤其是人们已经身在其中却被忽视的生命之问。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人们常听说的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再往大里讲,就是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什么?我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通过学习哲学,我们不见得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因为寻找的过程就是答案本身。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首先海德格尔一位哲学家当中的颠覆者与集大成者。他通过认真研究哲学前辈的思想之后,发现大家对“存在”都避而不谈或者都认为没有谈的必要,于是他又重新将“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提出来。而且海德格尔是在看到了当时西方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处于对文化的关怀和时代的关怀,重新唤醒大家对“存在”问题的领会。
《存在与时间》是一本可以作为研究“存在之问”与“时间之问”的原点著作,所以即使大家对哲学没有太多了解,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入哲学的世界。也许你直到看完这本书也未必见得能明白“存在的意义”,但经历过这一遭的体验那你的思维也已得到了进化。
那么,何为存在?但凡能够定义出来的答案都不称之为答案。“存在着”又是什么?它是指存在着的存在性,是动态的,但它并不是“存在”。如同余华所说的“活着”,我们每个人都活着,但却不知道什么是“活”。“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中的“to be”就是“去做,去成为自己,去在”的意思。人在一个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我们对“存在”的理解要将其置于“时间”的境遇中。我们都是向着“存在”而生就像“向死而生”一样。
导论的第一章第一节“突出地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中,海德格尔讨论了历史上对于“存在”的三个成见:1、存在是最普遍的;2、存在不可定义;3、存在是自明的。正是因为大家认为“存在是普遍的”,所以觉得“存在不可定义”,因此认为“存在是自明的”。我们对于“存在”的理解或者领会,取决于我们对“存在”的提问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如何提问。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女人问一个男人:你有多少钱?你有几套房子?那这个女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已经不言自明了。对于“存在”的理解就是每个人存在的方式,即“存在从来都是存在者的存在方式”。
理解是在解释之前发生的。每个人的理解都带有偏见的被异化的意识形态。所以说孩子上天国比成人更容易,因为孩子对存在的体验最真切最准确,因为他们没有被“形而上学”所污染。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偏见与常识所异化的时代。譬如:尽管我们一直被教导要做“学问”,但我们切实执行的却是做“学答”。
仔细回顾一下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几乎没有老师教导过我们要学会提问,而只是一味地让我们记住答案。所以,我现在让孩子每天向老师提出一个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我对孩子说,不会提问的学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四篇
第一讲:“存在”与“此在”的定义
为什么海德格尔强调人与事物间的操劳关系? 海 德格尔对人、死亡、本真性问题的讨论十分独特,而这种独特的原因在于海德格尔对所运用的哲学方法的革新,这种方法就是形式显示。正是运用这种方法,海德格尔恰当地对人的存在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也就对人的死亡以及人的本真的生存状态做出了生存论的把握。
通过形式显示的这一方法再回过头来看传统形而上学的方法,我们就能看出传统形而上学为什么错失人的本真生存的这一系列问题。
从方法上来说,传统形而上学使用的是总体化和形式化的方法,它们抓住的就只是事物的内容意义和关联意义。而海德格尔运用形式显示的方法则抓住了更深层次的实行意义,尤其是到时意义这一个实行意义的突出方面。从到时意义这一方面就能看到正是死亡这一种突出的到时方式提供了人的本真的生存。
海德格尔认为如果没有人,所有的问题都没有意义,所以他主张研究事物,不能只看事物本身,而是要从它与人的关系研究。
比如电视机,电视机外部是由金属材料或者塑料,还有液晶材料组成,内部由硅材料组成,但是这样研究并没有意义,而是要把它作为一个可供人吸收资讯和娱乐的设备来研究。
第二讲:世界与认识世界
请再举一个类似锤子的例子,分析说明我们与世间上手之物的关系。
一个苹果放在那里,如果我孤立的、静止的去思考苹果这个事物,那么我的认知总是单一的、片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起来,然后吃一口,完成上手之物这一步,才能对苹果有更本质的认识。
以我对海德格尔目前最简单的了解,他可能认为:这个世界,不是模块化的如电脑的每个模块之间,虽然有联系但是互相没有嵌入和勾连而是耦合化的,即此在与存在是共生共存的,互为因变量,一如人的五脏六腑。
船,载人渡水的工具。远古的先人看到木头可以漂浮在水中,就想到把木头中间挖空,形成了早期的船独木舟,使人可以在水中航行。
随着人对世界认知的加深,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公式,动力系统的不断迭代,使船越造越大,速度越来越快,人与货物被装载得更多。材料的升级换代,甚至造出了钢船。我们持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使我们生活越来越美好。
第三讲:共在与沉沦
今天我引了两段海德格尔的原话,请谈谈你对第二段原话中“从未有其人”的理解。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对于事物的理解,首先是通过对于他们的使用而认识他们的各种属性。类似的,此在对于Das Man 的理解,是通过此在与之的关系。此在处于弱小时,希望能够和群;此在处于强势时,希望能够卓尔不群。有点类似于在量子物理里被观测到的粒子,“被观测”这个条件会改变粒子的位置和行径路线。
此在与Das Man的的关系会影响实在的心理和举动。所以说此在的特质是共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大多数事情,并不是因为此在的本真做出的。
“不曾有此人“,如同印象派画像里,用模糊的线条,界线不明的色块表达的“某个对象“,极力的把个人标签给抹去,就留下一大块“群体“我不用知道某个“具体“的人,就直接说“他人“就好。比如:我不用说具体某个人,我直接说“90后“是正常人。又比如:把一段音频在极小处放大,我们发现是“波峰“与“波谷“,但是再拉回到一长段时间上,这一段音频仅仅是一条“平滑“的曲线,“波峰““波谷“就是“不曾有此人“。
第四讲:进入本真生存
海德格尔说:“我们是如此地有限,乃至我们简直无法靠自己的'决定和意愿把自己带到无面前。”你认为海德格尔说的“有限”包含几层意思呢?
我认为可以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是具体境遇的“有限”,“此在”总是沉沦在世界中,经历有限的体验,体验片面的存在,只要在时空之内,就必然在种种关系与限制的纠葛之中。身在红尘的此在,有几人能够历经那当头的棒喝,体悟到过分超脱于现实生活的“无”呢? 第二层是认知与境界的“有限”,这层有限是基于第一层的,因为若没有生命情境的铺陈,人们又如何获得高维的认知与超脱的境界?海德格尔希望通过“畏”而通达的“无”,本身就带有终极的抽象性,带有一种性灵的感知,这需要一些哲学素养,或者说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性,更需要一种超脱的精神气质,一种出离的心灵感召。
第三层是基于不确定性的“有限”,即便前两层的限制不足为限制,有人意愿追求本真的存在,淋漓的追求“畏”的降临,决定面对那终极的“无”,但“为道日损”,恍惚幽明的“道”不是仅凭努力而能够体悟的,甚至过于明确的追求会使人更加远离。似乎在做好一切准备后,我们也只能依靠那难能可贵的契机。
螺闹耳朵
有限,既体现在身体上的有限,也体现在人类认知上的有限。我们的身体没有办法跳出所在的时空与规律去感知世界,而我们的认知也会因为理性的局限性,而产生很多的悖论,这就是认知上局限的体现。
此外,在精神上也是有限的,通过借灵魂和神灵等代表无限本真的有限表达,来寄托我们的精神,给精神世界赋予意义,而且这只能由我们自己去完成,这里面有着每一个人独特性的孤独在里面,不可言说。
在有限里,通过“畏”启示无、启示本真,当本真来临的时候,有限的我们只能感到空无本真带来的畏,对身体、认知乃至精神上都是有限的人类来说,这“畏”便成为了一种敬畏! 第五讲:时间是探究存在的地平线
你怎么理解“死亡既限制了也决定了此在的可能性”这句话。
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所以时间每过一刻人就离死前进一刻,每过去一秒,人就离死贴近一秒。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一点点死去。
时间就是人生的资本,而死亡就是投资。资本不用来投资,就跟海底的一块石头一样没有价值。同样的,时间如果静止不动,人生也就没有意义。所以死也就是时间的实现,如何运用时间,也就是选择去死的每一个时刻,也就构成我们人生的全部意义。
如果用金钱来打比方,此在承担着曾在,金钱不是凭空出现的,必然包含着过往的付出。如果金钱是无限的,人也就不会珍惜钱财,必然会挥霍无度。只有人认识到钱财是有限的,才回去珍惜。但是钱财又是为花掉而存在的,金钱在流动中成为它自己。钱只有在决定花掉的那一刻,才真正具有意义。故此,说死限制又决定的此在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就是:资本约束了我的投资,而投资决定了我的发展。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五篇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首先批判了以往哲学中对“存在”概念的忽视,指出哲学史上大多探讨的是存在的某一方面或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他主张,要理解存在,必须从人的存在(此在)出发,因为人是唯一能问及“存在意义”的存在者。
存在结构:海德格尔提出“在世界之中存在”(In-der-Welt-sein)的概念,强调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世界的紧密关联中被定义的。这种存在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中的位置,更是指一种存在方式,即人在特定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实践活动。
日常性与沉沦:此在的`日常状态被描述为“沉沦”(Fallen),人们往往沉浸在日常琐事中,遗忘了自己的本真存在。海德格尔认为,虽然沉沦是常态,但它也遮蔽了对存在更深刻的理解。
畏与亡:通过对“畏”(Angst)和“向死而在”(Sein zum Tode)的分析,海德格尔揭示了面对无尽可能性和死亡时,此在能被唤醒,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并因此激发寻求本真生存的动力。
时间性为核心:海德格尔将时间性视为理解存在的关键。不同于传统将时间视为客观流逝的观念,他主张时间是此在存在的方式,是理解和解释所有存在经验的基础。时间性不仅仅是计时工具上的“现在-过去-未来”,而是构成人的存在结构的核心维度。
本真与非本真的时间性:在此框架下,海德格尔区分了本真(Eigentlichkeit)与非本真(Uneigentlichkeit)的时间性。本真的时间性意味着个体直面自己的有限性,主动选择并承担起自己的存在,而非本真则是被社会常规和他人意见所驱动。
《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深奥且影响深远的哲学著作,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存在”这一基本哲学问题的认识,也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海德格尔通过对“此在”及其时间性的探讨,鼓励读者反思自我存在的本质,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找和实现存在的意义。这部作品要求读者跳出传统哲学框架,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存在的多维性和复杂性,是一次深刻的哲学之旅。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六篇
得益于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静下心来读书的机会,在繁忙的功课之余,拜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深有感触。在过去的两年大学岁月里,一直忙于参加形形色色的社团活动,结交各个圈子的朋友,去图书馆也只是为各种考试复习,竟没有静坐下来认认真真品一本书。在这些白驹过隙的时光中,我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在看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这本书之后,我对于这方面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代表海德格尔整个哲学思想的经典著作就是这本《存在与时间》,它奠定了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基础和方向。它之所以享誉于世,是因为它在现代西方社会这个被称为“后工业社会”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是海德格尔的巨大贡献。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存在的问题之所以在西方引起极大关注,与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历史和思想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西方社会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尤其是近代科学哲学革命以来,理性一直是一面高扬的旗帜,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接受理性的审判才能谋求自己的合法生存权。
在读海德格尔之前自己所理解的“存在”,就是单纯的存在,例如:“存在即合理”即“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整部《存在与时间》只关心一个问题:存在的意义问题。但是海德格尔用“存在”这个词意指什么呢?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存在意指什么呢?“存在即合理”在《小逻辑》43页原文译文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存在”是最普遍最抽象的共相,亦即事物的本质。而所谓“合理”是指合乎理性,合乎绝对精神。这种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想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是符合自己的本质的,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所接纳的东西;当只有合乎理性的东西才能“称”为现实的时候,一切现实的存在的东西就都是合理的,合乎理性成为现实的条件。而现实中存在的现在,因为已经存在,自然而然的获得了理性的支撑,它是合理的。跳出自己的思维,不是创造性思维,思维由于存在而存在,这让我想起了唯心主义最核心的命题“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他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他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存在的前提是思考,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所以世界因为认识而存在,缺乏了认识那么就构不成构成世界的要素,因为自己的想象世界因此存在,意即思考才是世界的本源,这样的思考和海德格尔的命题有很大的相似处。我思故我在,我的思考铸就了我这个人,推广开来就是思考创造了所有的像。这种思想虽然我们经常去批判,但是不无道理,在没有更合适的道理替代这个道理之前这就是最合理的解释。但是这样想下去,我因为不断地思考而存在,我不思考就是走向终极的毁灭。但是这不能解释我的疑惑,因为可能没有真正地悟懂。
“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无论一个人于存在者处把握到的是什么,这种把握总已经包含了对存在的某种领悟。”但“存在”的“普遍性”不是种的普遍性。如果存在者在概念上是依照种和属来区分和联系的话,那么“存在”却并不是对存在者的最高领域的界定:存在不是种。存在的“普遍性”超乎一切种的普遍性。
“存在”是自明的概念。在一切认识中、一切陈述中,在对存在者的一切关联举止中,在对本身一切关联举止中,都用得着“存在”。在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任何行止里面,在对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任何存在里面,都先天的有一个谜。
我们不知道“存在”说的是什么,然而当我们问道“?存在?是什么?”时,我们已经栖身在对“是”的某种领悟中了,尽管我们还不能从概念上确定这个“是”意味着什么。我们一直还未认出该从哪一境域出发来把握和确定存在的意义,但这种通常而模糊的存在之领悟是一种实际情形。
任何存在论,如果它未首先充分地澄清存在的意义并把澄清存在的意义理解为自己的基本任务,那么,无论它具有多么丰富多么紧凑的范畴体系,归根到底它仍然是盲目的`,病背离了它最本几的意图。 一切存在论问题的中心提法都根植于正确看出了的和正确解说了的时间现象以及如何根植于这种时间现象。存在有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这是由于此在根本是由向来我属着一点来规定的。但是,此在的非本真状态并不意味着“较少”存在或“较低”存在。非本真状态反而可以按照此在的最充分的具体化情况而在此在的忙碌、激动、兴致、嗜好中规定此在。
无论对世界之内的存在者是从存在者状态上加以描写也好,还是对这种存在者从存在论上加以阐释也好,这样的做法中随便哪一种都不着“世界”现象的边际。 “世界之为世界”是一个存在论的概念,指的是“在世界之中”的一个组建环节的结构。而我们把在世认作此在的生存论规定性。由此看来,世界之为世界本身是一个生存论环节。“世界”在存在论上绝非那种在本质上并不是此在的存在者的规定,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
海德格尔说:“求助于自明性确实是一种可疑的方法。”这个结论这以这样解释,自明性是存在的一种属性,在人类尚未了解到存在时就已经将存在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来研究其他事物,这将是一个空中楼阁。因此,在研究人之前,似乎应该先知道存在是什么。
我认为海德格尔在理解存在的意义的时候,从“此在”出发。所谓“此在”一般来说指我们人类现在的存在,而提问这种存在也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我们因为此时在存在,此时在想而证实我们现在存在着,而我现在发问,因为我现在会存在,因而会发问。海德格尔认为应
在世界,作出这样存在样态的“存在者”,“在世界之中”之三种环节中考察世界存在。在《存在与时间》中依次讨论了这几个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中找出下位的各种构成环节。虽然有些术语不懂,但是存在的构成中,三个环节很有道理,因为环环相扣才能符合人类思考的逻辑性,即使我们知道难以理解,但是因为逻辑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复杂难以认识所以为我们所追求,人不在追求未知世界么,未知世界不就是为感悟的嘛。未感悟就意味着我们处于昏昏沉沉的境界。
此刻存在的我为什么会觉醒,反思自己,那是因为作为思想支援的“畏”。心在老在担心着什么,畏惧之心时刻有之。造成埋头于日常的此在发生动摇的是“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本身就是畏的对象。担心能否在这个世界内存在。我们在不断复苏自己的思维状态中,不断地,不愿意按部就班,对于存在的意义,自身的价值的拷问为什么会动摇,因为我们总在担心一些东西,“操心”既是此在的存在,我们因为畏惧而操心。海德格尔认为正在被展开和发现的此在的存在方式才是真理和真实性的本源现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者,其实就是使自己与现在还没有的东西相关联。甚至自己最后的死的关联。为了作为一个整体而完结,此在非死不可。但如果死掉,此在原本就不可能亲身经历这种事。此在对于自身来说终究是未完。自己自身的死对于此在来说,决不可能作为现实的东西亲历。人生在世考虑两个极点,生和死。听天由命转变为人定胜天,对于生我们亲历过,但是对于死作为存在状态的终结,是无法体验到的,那要到另外一个境界了,这是我们所说的来生,循环,还是只是人的肉体形式化为物质的存在,精神消散,但是人的精神反而是人的本真的东西,畏死,我们考虑生的意义价值。为了连续生与死我们有了时间,时间就成了一种纽带。 虽然读起来很晦涩,但后来又花了很多时间阅读其他人关于此书的见解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存在与时间》给了我许多关于时间与生命的思索:时间是无限的,而生命是有限的,作为具体的人,要用有限的生命去验证无限时间的存在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浪费的不是时间而是生命,我们节省的不是时间也是自己的生命,时间是无意义的,而生命就是要在这种无意义中,创造出有意义,赋予这种无意义于意义,打断无限为无数个有限。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七篇
最近拜读了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存在与时间》。这本著作不仅对20世纪的哲学,而且对本世纪的神学、心理学、文学批评、政治学、法学、人类学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古今中外都有人从宇宙抽象出理的世界。各科学都在此一理的世界中自划范围,并把登堂入室的人隔在门外。不断有人钻研理学,摸索宇宙,则不但各科界限打破,连把登堂入室的人隔在门外的门限也把不住。于是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就是说,既可说又不可说。理的世界皆可说,理的世界之外皆不可说,但还在宇宙(天地)之内。被隔在门外的这个人也还在天地之内。这个人是谁?无论他是谁,只消他是一个有名有姓的衣冠动物,他就是一个在者,那么他就还在门坎之内,各科学就可以解答他的一切问题。要找到门坎外的这个人,除非找到的不是他的在者,而是他的在。但是只有谁自己在,谁就体会到自己的在;旁人的在是谁也抓不到的。所以抓住在的总是自己。这自己就是我,我就是我自己。宇宙天地之大,我自己只有一个。这才是真正的我。其他各处各人说的我都只能算武断的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就是从这个地方来讲在的。
海德格尔认为,在就是我在,而且就是我在世。要在才有哲学,不在则只有科学,根本还没有哲学。可以说,存在就是哲学,哲学就是存在。而且不存在则已,一存在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是他所说的我在世。不在则已,一在就是我,也就是世。这才叫并生为一。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接过胡塞尔的“事情本身”这个口号。但他却比前者更加鲜明。海德格尔指出事情本身就是在者在其从隐蔽至无蔽中的在。所以只接触到在者,就根本不解决问题。希腊人就指出和在者打任何交道,都必须它脱离了隐蔽状态而始可,必须它已经无蔽了才可以。而在者之无蔽,决不是下个判断说它无蔽就无蔽了;而乃是倒过来,一定要在者已经在得无蔽了,然后才可能有关于在者无论是什么的说法。因此在希腊思想中就已经把在和无蔽等同起来,更进而和真理等同起来。所以海德格尔也说他要追问在的问题也就是追问的真理的问题。
海德格尔讲在就是我在,而且就是我在世。不仅有我而且有世的整个在这回事就是存在。海德格尔还把起这个存在作用的在称为此在,并说此在就是真理的原始现象,是这个真理的原始现象才使在者被发现这回事本身(去蔽、无蔽)成为可能。而整个这回事也就是此在之展开状态,也就是此在之在世。他认为此在的存在先于本质,它在存在状态上优先于其他存在者。他还选择了“生存“来指称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方式。此在的基本构建是在世。在世即在世之中。在世的世就是世界。这里的世界也不是指一切存在者罗列出来的总和。世界决不是那种在本质上不是此在者的规定,相反世界是此在本身的一种性质。由于此在的生存,此在就显示并揭示存在。那种被显示和揭示的存在和此在有着亲密的关系,有原始的统一性,这就是世界。故此在有世界,世界是此在的世界。所以海德格尔说他讲的此在并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主体,而自始就是一个在世,而且在世自始就是此在的基本结构。这就是海德格尔的真理观。这个真理观与一切古典的'从认识论来讲的真理观异趣。
明白了此在的真理观,我们又得问“此在以什么形态存在?”海德格尔告诉我们:“此在存在即悲情”。他指出人是被扔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生的历程就像是悬在天地之间的漫漫长路,既没有终极起点,也没有终极归宿。人生没有最终的依托。人被扔到这个世界上而被迫接受这种无奈又无常的生存境态,这种生存境态决定了无法克服的生活的重负,也决定了人世间所无法开脱的悲情。存在是悲情的。人的存在是情感的存在。情感,而不是理解,决定了人的最本初的存在。然而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在逃避其真是情感中晓示的最真切的自我。但逃避并不能真正摆脱人的最本初的情感的存在。相反,它反而更加印证了人的存在的悲情。因为人的情感的存在是无可逃避的。
此外,他也认为此在的存在也是烦人的,他告诉我们,此在的在世总要在世界中与物和人打交道。与物打交道的过程烦忙,同人打交道的过程为烦神。在海德格尔把此在的存在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积极的:互相关心,为他人做好事;第二类是消极的:互相反对,伤害或损害他人;第三类是淡漠的:互不关心,互不干涉。但是他又提出,这种烦并不操心自身的生存。人就注定要处身在这个日常世界之中,人具有一个肉身的存在,因此,这种“烦”就是生存的基本的情绪。它并不是心理学的或灵魂状态的,毋宁说是肉身性的和处境性的。日常的基本情绪就是厌倦、枯燥与无聊,在这种情绪中,存在或者活着就象是一种负担。但是,沉沦于世间生活的日常状态也提供了安全感,人处于说、看和领悟的平均状态,也就是谈话闲聊、好奇和模棱两可。
最后他又在各种生存的情绪中拿出了一种独特的情绪生存领悟,那就是“畏”。海德格尔将畏视为对日常世界的虚无化的力量。海德格尔之所以单单挑出“畏”,恰恰是因为只有它才能从存在论上显示出虚无的力量,显示出对日常生存的整个世界的超越和一跃。看起来,海德格尔的“畏”的情绪更多地显示出意志的力量,而萨特径直将其等同于人的存在论的自由。海德格尔以现象学的方式展示了此在展开状态的统一性,打破了传统的知、情、意的三分法的等级。看起来他以对世界的操劳、实践和对生存的领悟、解释来批判认知,立足于此在在世的日常情绪和特殊性的情绪,而高扬对向死而生存的可能性进行筹划的意志。而“畏”正是通向面对可能性和意志决断的基本情绪。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清醒地面对由死亡而来的“畏”并无畏地面对死亡所敞开的不确定的可能性(而不是死亡本身),这就是对生存的意义的领悟,海德格尔将这种领悟称之为良知。这个良知不是社会和公共的良知,或神学的良知,或善的缺失,或内在的道德律令的审判,而是来自“畏”的沉默的无声的呼唤,呼唤我们到本己的本真性之前,去直面生存不可回避,不可推脱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我们自然而然的对海德格尔产生一种崇高的敬佩之情。历史上许多讲法常常说自由是人的一种特性。而海德格尔的讲法就跨出这种讲法的视野很远了。海德格尔讲自由根本不是从人讲起,而是从在者的在讲起。讲到在在中的在者之去蔽无蔽时,才提到人作为此在之自由的适应。诚然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总是从此在的存在讲起,但他一讲时辟头就是讲在者之去蔽与无蔽,撇开此无蔽境界来讲人就一步也讲不下去。所以海德格尔说去蔽境界是人的基础。
海德格尔毫不在意别人批评他是形式主义,也毫不在意别人批评他是伦理虚无主义。事实上恰恰相反,《存在与时间》所说的本真性具有深藏不露的伦理学动机,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本真性的伦理学。本真的伦理学动机不仅贯彻在对常人的严厉的批判之中,而且,也体现在海德格尔独特的良知概念之中。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只有从对本己的本真性的生存的良知出发,才能有所谓的公众的良知或社会的良知,才有所谓的伦理责任的可能性。只有从个体的本真的生存出发,才有让他人生存和让他人面对自己生存的可能性的自由。只有从个体的不可予夺的死亡出发,才有对人的生存的尊重。至于海德格尔的本真性为什么是形式主义的,没有提供给人们任何具体的内容,这是因为本真性的生存恰恰是纯粹的可能性,并且这种生存的可能性高于任何现实性。最后让我们感谢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吧,是他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妙!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八篇
《存在与时间》继承了古希腊的思辨传统,海德格尔关于日常语言中的“是”或者“存在者”的意指提出疑问,指出以对象性的思维方式所追问的与得出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并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这一问题。
海德格尔将“存在”重新放到最重要的本源的位置,突出三个方面探讨存在问题提出的重要性:
1、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却不等于说是最清晰的概念。
海德格尔通过不一致时期对存在的观点,指出这些观点的矛盾,从而说明,存在是一个不清晰的概念。
2、存在是不可定义的。
这个结论从存在的最高普遍性推论而来,因此,它一定不是一个实体,从而它不等同于存在者。但由于它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不能用定义方法从更高的概念导出,又不能有较低的概念来描述,因此存在又是不可定义的。
3、存在是自明的概念。
自明性是存在的一种属性,在人类尚未熟悉到存在时就已经将存在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来研究其他事物,因此,存在又是自明的。
我认为海德格尔在阐述存在的意义的时候,从“此在”出发。所谓“此在”,通常来说指我们人类现在的存在,而提问这种存在也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我们由于如今在存在,如今在想而正是我们现在存在着,而我现在发问,由于我现在存在,因而会发问。还有一种定义,“所谓此在,即是在其存在之中与这种存在相互关联的存在者”。意思是说,此在在与各类事物有关联之际,经常把最终回归自己的可能性那样的意义与目的的关联抛到自己的前方。
此刻存在的我为什么会觉醒,反思自己,那是由于作为思想支援的“畏”。心里在担心着什么,恐惧之心时刻有之,造成埋头于日常的此在发生动摇的是“畏”,在世界之中的存在本身就是畏的对象。担心能否在这个世界内存在。我们在不断复苏自己的思维状态中,关于存在的意义、自身的价值不断地拷问,由于我们总在担心一些东西,“操心”既是此在的存在,我们由于恐惧而操心。海德格尔认为正在被展开与发现的.此在的存在方式才是真理与真实性的本源现象。此在操心自己的存在,是先于自身存在的存在者,事实上就是使自己与现在还没有的东西有关联,甚至与自己最后的死的关联。为了作为一个整体而完结,此在非死不可,此在关于自身来说终究是未完,而自身的死关于此在来说绝不可能亲身经历。
海德格尔关于死亡与时间的懂得,他通过与传统哲学的批判对比,希冀“存在”本身的澄明与显现。若他揭示出的“此在”之“被抛入世”具有一些生命自身的悲剧性,那么他通过对“向死而在”的生存论分析将“本己”的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赤裸裸地揭露出来,免于在有限的生命中一直受常人操纵,则是“此在”面对本己虽显孤独,但却具有了活出本真状态的可能。尽管海德格尔没有指出具体的可能的选择,但是也正由于他未指明的可能性,才给后来的“此在”留下了更多自由抉择的空间。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九篇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27年。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存在”(Sein)的意义,尤其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即“此在”(Dasein)的存在方式。在阅读这部哲学巨著时,以下几点印象深刻,构成了我的读书笔记核心内容。
海德格尔通过“此在”的概念,将人的存在视为一个开放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非固定不变的本质。他强调,我们不应从实体性的角度去理解人,而应关注人的存在方式——人是如何存在于世界中,如何与世界发生关系的。这种存在方式的核心特征是“在世存在”(In-der-Welt-sein),意味着人的存在总是与周围世界紧密相连,人的意识、行为和理解都是在这个世界背景中发生的。
海德格尔提出,时间性(Temporalitt)是理解此在存在本质的关键。传统上,时间被理解为物理事件序列的度量,但在《存在与时间》中,时间被重新诠释为构成此在存在本身的可能性条件。他认为,人的存在本质上是面向未来的.,人的行为、选择和理解总是基于对未来的投射、对过去的解释以及当下的实践活动。这种时间性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流逝,而是人存在方式的内在结构。
海德格尔区分了日常状态(Das Man)与本真状态(Eigentlichkeit)。日常状态是指人们在社会习俗和“一般人怎样做”的无意识遵循中生活,缺乏对自身存在本质的深刻反思。相反,本真状态是指个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和死亡,主动承担起自己存在的责任,做出自由的选择。本真性并非道德上的善或优越,而是一种存在论上的自我觉醒和真实面对生命的态度。
海德格尔还强调存在问题的优先性,认为所有哲学探究都应以对“存在”的基本理解为出发点。他批评了传统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认为它们往往将存在视为理所当然,而忽视了对存在本身的追问。海德格尔主张通过现象学方法,即直接描述和分析经验,来揭示存在的意义。
《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深奥且挑战性的著作,它不仅改变了西方哲学对“存在”问题的思考方式,也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思想界。尽管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抽象概念和复杂的论述,但海德格尔对于人类存在状态的深刻洞察,特别是关于时间性与本真性的讨论,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自我与世界的新视角。这本书鼓励我们反思日常生活的盲目性,追求更加自觉和真实的生存方式。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十篇
海德格尔用基础存在论,生存论存在论,为科学奠基。像弗雷格这样的语言哲学对他来说是易如反掌的。
当然,科学固然研究的是现成的可以直观到的纯概念,但是这些概念却是从此在的操劳展开的当前化而得到的。
也就是说,真实的存在比现成的纯粹概念丰富得多。科学只是截取了世界上的一个角落做研究。如果我们想拓展科学领域,那么我们就需要生存主义的视角来照亮世界。
海德格尔用现成与非现成,本真与非本真考察了作为存在之可能性的源始根据,即此在。他在现成的'在世之中通过非现成的存在者即此在,来考察生存现象,以此试图通达本真的存在。
但海德格尔对真实存在的强调,恰恰是他所描述的柏拉图式的理念,一切都是从这种理念中被理解和发展起来的。海德格尔最初的概念不是现成的,而是怀疑现成的。
海德格尔的写作风格,就像德国纠缠的传统,以及使用日常词汇(生存论现象)来作概念上的使用,更多的是在阅读中纠缠,常常使人的思维断开。但是海德格尔仍然很清楚。
此译本的边码和英译本有不合之处,不知孰对孰错。作做不分,很多地方以作代做,不知道是否是照顾原文。希腊文后面都应该附上中译,否则不方便。希腊文的音标不全,如果懂希腊文的人看这个本子,怕会觉得这些残留的词语都是用来唬人的。
活着就要及时,活着就要生活。所谓传统的时间观,就是把时间看成是“空间数学的”时间,也就是说,时间可以从存在中分离出来,可以被分割,可以被当作不存在,这就是“现成的”。现成的就是以存在的形式呈现静态的东西。
杂七杂八,从这本书中我就悟出这些。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十一篇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深刻探讨存在意义的哲学巨著,它引领读者穿越传统哲学的迷雾,直面“存在”这一最根本的问题。本书不仅是对传统存在论的颠覆,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一些感悟与笔记。
海德格尔开篇即指出,西方哲学史上“存在”被长期遗忘,哲学家们更多地在探讨“存在者”而非“存在”本身。他提出,要重新开启对“存在”的追问,即“存在是如何被理解的?”这一问题不仅是对哲学传统的挑战,更是对人类自我认知的深刻反思。
书中,海德格尔通过“时间性”这一概念,构建了其独特的生存论分析框架。他认为,人的存在本质上是时间性的',即人的存在总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展开,通过“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交织,形成独特的生存结构。这种时间性不仅决定了人的存在方式,也影响着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行动。
海德格尔区分了“日常共在”与“本真存在”两种生存状态。在日常共在中,人们往往被琐事、习惯和社会角色所束缚,失去了对自我存在的真实体验。而本真存在则要求个体超越这些束缚,直面自己的死亡,从而达到一种更加深刻和真实的生存状态。这一区分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更加本真和有意义的存在。
书中对死亡的探讨尤为深刻。海德格尔认为,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存在的一种可能性,它赋予人以有限性,并促使人不断思考和追求生命的意义。通过直面死亡,人能够摆脱日常的沉沦,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存在与时间》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本引导我们反思生命、追求本真存在的指南。它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存在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如何面对生活、如何追求意义。通过这本书,我更加坚定了探索自我、追求真实存在的决心。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十二篇
海德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本源性”的思考,极富“原创性”。我们可以把海德格尔思想看作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枢纽”:清理传统,深入本源,奠定基础,面向未来。
1、“存在”问题的提出
在海德格尔看来,古典哲学并没有解决存在问题。因为依赖于认识论的本体论受到主客二元式认识框架的限制,实际是将存在当作存在物来认识的。他称形而上学史是“在的遗忘”的历史。
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一种能够使存在得以显现的在者,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人就是此在。分析存在问题必须从人入论。对此在的分析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海氏因此称之为基础本体论。
2、人作为在者的不同之处
人这种存在者不是现成的已成定型的存在物,而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存在者。换言之,认识一种“活”的存在者,因而存在就有可能通过人这种存在者这里“存在出来”,得以显现。
一方面人这种存在者乃是存在得以显现的“境域”;另一方面亦意味着人这种存在者怎样理解或领悟自己的存在,他就怎样存在,而存在也就怎样存在出来。他说:“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存在,我们就怎样存在。”
在他那里:人的存在——生存(依是否真正操心自己的生存)——人的生存状态两种方式:本真的与非本真的——人的整个现实存在。
3、关于“烦”
人总是生下来就在世界中的,海德格尔称人在世界中的生存结构为此在在世界中的机制。人不仅在“在手状态”和“上手状态”中与世界打交道,人还与其他的人共同生活,与此在共同存在的是隐匿着的常人,这个共在的常人左右我们的生活方式。
人不仅要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而烦,而且还要经常为他人而烦。人们陷入闲谈、好奇、模棱两可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沉沦的状态反映了人的存在的`最根本的情况,也即当他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就不得不处在这个世界之上,生存与日常生活之中。此在的“烦”不是心理上的焦虑,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状况。
他不是烦忙而是烦忙向他压来。他处在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反应是情绪性的。
4、关于“死亡”
面对死亡,人或者烦忙于日常的生活不去管它,坐以待毙;或者可以突然领悟到自己的生存,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死亡使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死亡提供给人一种自由,面向自己真正地生活的可能性。死亡促使生命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庸庸碌碌的东西。
然而死亡并不是人们愿意直接面对的。人们以各种方式回归对死亡的领悟。然而在沉默中,在畏惧中,人总能听到来自死亡的声音,这种声音要求人面对自己的生存本身。海德格尔称这种来自烦的呼唤为良知,而把对自己生存的本真的可能性的承担成为罪责。
人不能逃避罪责。因为不选择或逃避也是一种选择。这里不是说人生来就有某种到的缺陷或宗教上的原罪,而是说人必须去选择。选择使人丧失了可能性。
但是良知可以不断地唤起人的罪责和行为能力,使人能不断地认识到自己当下的实践,不断地有所策划,面对自己未来生存的不确定状态,这就是人的良知和决心了。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中,在这种对自己死亡的清醒意识中才能顿悟到自己生存的本真的境域。因为日常的生活状态提供给我们的是常人的态度,不是孤独中,而是在原有良知的决心中,此在才进入自己本真的生存。
5、关于“时间性”
(1)曾在、现在与将在
人的生存是时间性的。时间能建立人的存在的种种意义。人的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的情况属于曾在,人的当前化的处身于境况中是人的现在,而人的面向死亡,有所策划地生存是人的将在。而只有面向死亡地存在才能使人的三种时间状态显示出来。
(2)传统形而上学存在与时间的悖论
其实在此在身上最源始地解释存在的境域,就是“时间”。
形而上学的产生就根源于人类精神要求超越时间的理想,故形而上学的对象总是超越的,但由于我们自己毕竟是有限的即生活在时间中的存在者,因而在“时间性的”存在者与“超时间的”永恒者之间有一道鸿沟,形而上学便竭尽全力谋求为二者“搭桥”,寻求由此及彼的“通道”,这即引出海德格尔的主题:存在与时间。
(3)有限的时间性
真正的时间性是有限的时间性,就是此在本身。时间性不是一种东西,时间性是从人的生存中涌出的,我们把这种此在的时间性成为源始的时间性,它最重要的维度是将来。
真正的时间性是就时间性和生存论的此在相关的意义来说的,它并不否认时间像河一样流淌,这使一种有限的时间性成为可能。而非真正的时间性则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序列。
唯有人能领会时间性,他在自身有限的必死的生存中发现了生存的时间性,这是一种使人的现实生存具有意义的时间性。虽然公共的时间属于每一个人,而有限的真正的时间性属于某一个人,即此在。
(4)人存在于历史之中
历史并不是已经过去的事物,因为完全过去的东西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
真正的历史性的东西必须在曾在中揭示出种种生存的可能性。它必须是解释学的,和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通过对非本身的文献史和博物馆式的历史学的批判,解释学的历史将展示曾在的生存的可能性,将那些过去的生活经验展示出来。
本真的历史学将人带入生存的核心,使人领悟自己生存的可能性和共在生存的命运。所以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不是客观的,封锁在书本中的故事和文物。人正是先行具有决心,进入本真的发生着的历史之中,人才生活在一个不仅有活着的人,而且还包括死去了的人共同拥有的世界和民族之中。
历史给人以意义,历史也从人处获得其本真性的源泉。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十三篇
1、海德格尔在“此在的存在论分析”一节中说:“应当在此在的平均的日常状态中显示这个存在者。我们就日常状态提供出来的东西不应是某些任意的偶然的结构,而应是本质的结构。”
文学理解:现实诸多作家及日趋炽热的新闻行业,致力于追踪日常状态下的非常存在,譬如:吸纳存在者——人的眼球的灰色新闻、新奇事件,没有时间把捉存在者存在方式的平均日常状态。特别是80后的文学创作者,借多元化文学趋势,意造出诸多凭空的脱离存在者平均日常状态下诸多存在的存在事件,借以猎奇,换取人的脱离日常状态下的思维方式。诚然,倘若臆断出《蜘蛛侠》似的科幻伦理道德,仍然值得赞赏。《诛仙》有种科幻成分,只可惜平均日常状态的成人描述化匮乏了一些,只能限于一种特殊人群阅读。存在者存在的细节,即自古统一的平均日常状态的关系,被褥夺了,只留下了“面向事情本身”的假象、病理现相、单纯现相。存在者此在的细节结构锻造,理应是文学创作家们极端关注的平均日常状态的周围世界。无论在什么场境下,平均日常状态的细节描述,势必成为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说一部小说中至关重要的内涵,也就是海德可尔所说的“本质结构”。
2、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样解释:“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某些别具一格的存在领域曾映入眼帘并在此后主导着问题的提法(笛卡尔的我思、主体、我、精神、人格);但同时,与始终耽搁了存在问题的情况相适应,人们从没有就它们的存在及其存在结构发问。”“就笛卡尔来说,事情还不止限于耽搁了此事因而使(思执,无论其为心智还是精灵)在存在论上陷入全无规定之境。”
哲学理解:“我思故我在”着重强调“我思”的主宰性,将存在的导因,划入“我思”这个唯质、唯一的循环之中,唯心成为存在的全部核质。就此在而言,此在物的发现这一事实在哲学上已经一无所获。而就哲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而言,更是糟糕透顶,“我思故我在”,“在”的目的论被扼杀,“在”的对象、方式以及场境再现的周围世界,全然被“思”给遮蔽掉,此在的时间概念、此在的形体将是一无所有的虚幻物,作为存在者存在的人的本体此在需求不知何踪,依此存在者内在的本质特性存在,亦被“思”遮蔽,也就是说,“人性”一词,全被“我思”遮蔽掉。倘若这种理性的命题,一旦沾上统治者驾驭的政治、道德、阶级化的锁链,存在者的人的存在,亦被幻化为一种工具。我统治、我道德、我善、我恶,皆由“我思”套上一道美丽的诱人光环。一切真实的谎言,也就有了真实的理论的依据。
3、海德格尔在“在周围世界中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一节中,使用了“上手状态”一词,他拿“用具”作为参照物,“用具的整体性一向先于人别用具就被揭示了”。他说:“上手状态乃是在世界内首先揭示的存在者的存在方式,甚至证明上手状态对纯粹在手状态的源始性。”
哲学理解:海德格尔所说的“上手状态的源始性”,事实上就是哲学家们所说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譬如其“整体性”,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人、房子,人、房子作为人的首先上手状态,继而联想:人的衣物、头发、皮肤,联想到人体结构内的五脏六腑。房子是首先印入眼帘的,房子里的家具,家具内的`饰物等等,均会形成一种上手状态的链条存在。我们使用锤子敲打石头,锤子是首先的上手状态物,锤把,锤把所需的木头,依此类推,一些隐藏的上手状态了然一胸。如此说来,海德格尔继承了这样一种哲学基础命题,那就是:世界是相互联系、通达、牵绊的,由此及彼,关系是存在的核心。这个命题的存在,从意义上说,人的存在有着其相互牵绊的存在物,有着系列牵绊的存在链条,抽掉其中一部分,将成为断裂的日常状态,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的每一个过程的存在,都要相互联系的上手状态存在,打乱一个环节,其它的均会可能断裂。那么作为人的存在、活着,为其“整体性”活着,就是一个积极的命题了。对于文学创作,亦然,创作中产生一种存在的上手状态,就必须为其准备系列的隐藏的随时让读者可观的可思的上手状态存在着。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十四篇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无疑是20世纪哲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标志着哲学研究从传统的“存在者”分析转向了“存在”本身的追问。这一转向不仅是对哲学传统的深刻反思,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全新洞察。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书中,海德格尔创造性地提出了“时间性”作为理解人的存在的关键。他认为,人的存在是时间性的,这意味着我们的存在总是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变化和发展。这种时间性不仅决定了我们的生存方式,也塑造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同时,他通过深入分析“日常共在”与“本真存在”的区别,揭示了人在现代社会中容易陷入的异化状态,并呼吁人们追求更加本真和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关于死亡的探讨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海德格尔指出,死亡是存在的一种可能性,它赋予了人以有限性,并促使我们不断思考和追求生命的意义。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对死亡充满恐惧和逃避,这种态度不仅让我们失去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也让我们在生存中失去了方向。因此,他呼吁我们要直面死亡,通过思考和面对它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阅读《存在与时间》让我对生命和存在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我意识到,真正的存在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而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如何面对生活、如何追求意义。同时,我也明白了死亡并不可怕,它只是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环节。通过直面死亡,我们可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之,《存在与时间》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思的哲学著作。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并引导我们追求更加本真和有意义的存在。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十五篇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马丁·海德格尔的著作,曾被教育局称为“不合格”的一本书,却被不少学者认定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书里蕴含了太丰富的内容,讨论的问题也庞杂且深刻,有些地方让人根本看不懂,但是某些话却让人印象深刻,若有所思。人想要本真的存在,就必须本真的理解和面对死亡,海德格尔说:“死是存在的最本己的可能性,像这种可能性存在,就为此在开展除它的最本己的能在,而在这种能在中,一切都为的是此在的存在。”
“为生存而生存就是本真的”乍看就觉得是废话,人肯定都是求生的,不会是求死的呀,所以自然是为生存而生存,这样的问题还有讨论的意义吗?但是结合很多人各种生存论,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哲学家要讲出这样的话来。有人觉得生存是为了赚钱,有人说是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形形色色我们觉得对于生存很重要的事情,或者满带文艺范儿的“为了让生命有意义”。但是生存就是生存本身,与其他一切都无关,我们是为了让自己活着而生存的,为了维持生命而呼吸、饮食,而只有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才有了工作、金钱……所有的一切。下次再给自己找理由的时候,请记得告诉自己,生存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很多我们觉得乏味的东西可能也会有意思起来,很多困难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生死一向是哲学领域很容易提到的话题,于是,探讨了生存本质后,海德格尔又说“死亡不是人实际能经验的。”谁知道到底这样的话是不是正确的呢,至少现在的你我都不知道。没有经历过的人自然没有发言权,经历过的人又有什么方法能告诉我们他们的经验?“死亡也不是能被他人代替的。”要是能,那不知道有多少冤魂会因为别人的推责而无辜走在黄泉路上。也许真的是死亡使人个体化,使自己的生存整体地呈现出来。有时候想想还真的是死亡让人去注意某人,文学上更是如此,我们经常都爱说,只有死人才能出名,因为实在有太多的好的作品都在作者死后才受到大众的认可。甚至觉得大家好像忽略了生存的意义,明明人死如灯灭什么都留不下,不管是盛名还是厚利,很怀疑这样的规律是依靠怎样的.理据形成的,但是它就在那里。人所畏的情绪向自己展示了自身的生存作为一种有限的存在是终有一死的。谁也代替不了谁,也无可逃避。不管这辈子怕不怕死,在世上也不过几十年,谁也逃不了,当下的日子好好过便好了。
生死由天,我们总是在纠结自己的存在,总是计算着在世间的时间,但是既然不受我们思维活动或者情绪的左右,我们为什么要花这样的时间和精力呢?或者我们真的想要用脑子重新整理出更适合我们的生存法则或者避免死亡的窍门?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第十六篇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作,首次出版于1927年,这本书对西方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部著作中,海德格尔探讨了“存在”(Sein)的意义,特别是人类存在的独特性,即“此在”(Dasein)的存在方式。以下是对该书内容的一个简要概括和思考,作为读书笔记的一部分。
海德格尔开篇便挑战了传统哲学对于“存在”的忽视,他认为以往哲学多关注于“存在者”(存在物)的研究,却未曾深入探讨“存在”本身。他提出哲学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存在意义何以可能?”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海德格尔引入了“此在”的概念,用以特指人的.存在状态,强调人不仅仅是世界中的一个对象,更是存在的一种特殊样式,具有自我意识和理解自身存在的能力。
书中,海德格尔详细分析了“此在”的结构,核心在于时间性(Temporalitt)。他指出,“此在”总是处于时间之中,时间不仅是外在的流逝,更是构成“此在”存在方式的本质维度。人的存在是面向未来的,这种未来导向性促使个体不断筹划自己的存在,同时,这种筹划又基于对过去的理解和当前处境的阐释。因此,时间性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概念,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自我理解和行为选择。
海德格尔还讨论了“常人”(Das Man)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加反思地遵循社会规范和公共意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此在”往往失去了其本真的存在方式,被平均化、平庸化。海德格尔鼓励读者通过“畏”(Angst)和“死亡”等现象来唤醒个体对自身存在本质的意识,因为面对死亡时,“此在”会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和独特性,从而可能达到本真存在。
《存在与时间》的阅读不仅是对哲学理论的探索,更是一场思想的冒险,它要求读者反思自身存在的本质和生活的意义。海德格尔的语言深奥且富有诗意,他的思想体系庞大复杂,需要反复咀嚼和深入思考。这本书不仅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石,也为后来的哲学、社会学、文学批评等多个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考路径。
总之,《存在与时间》是一部充满挑战的哲学巨著,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存在”这一基本哲学问题的理解,也深刻影响了人类对自己存在状态的反思。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被引导去探索那些日常生活中常常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哲学议题,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作为“此在”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