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该页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找到的伦敦奥运会点评(精选5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伦敦奥运会点评(精选5篇) 篇一
众所周知,欧洲是汽车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对汽车认证标准最高的地区,对于欧洲市场,大金龙早有雄心和准备。早在2005年,大金龙欧洲之星XMQ6127在英国测试并拿到了中国客车在欧洲的第一张认证—英国VCA认证。同年又通过了欧盟整车型式认证(WVTA)。
KINGLONG-UK自2004年起开始与大金龙开展合作,2007年与大金龙签署独家合作协议,并在2011年开始放弃了其他品牌,全力负责金龙客车在当地的营销推广和市场开拓。2005年6月,首辆大金龙进入英国,截至2012年6月,畅行在英国各地的金龙客车已有100辆,从英国汽车工业的故乡考文垂市、到著名海港城市南安普顿、再到都柏林和爱尔兰,金龙客车在城市之间、城市与小镇之间往来穿行,身影随处可见。KINGLONG-UK负责人自豪地说,伦敦奥运会将吸引数以十万计的游客,所有的金龙客车都将参与到为奥运观众和游客服务的过程当中,这其中包括10辆“欧洲之星”—XMQ6127车型,将作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三星公司”的特许服务车辆,零距离为组委会官员、运动员、裁判员提供交通运输服务。
大金龙欧洲区市场部经理盖文辉对记者说,XMQ6127是大金龙在英国市场的主打车型,车长12米,拥有大金龙最经典的外观造型设计、具有欧式风格的内饰、强劲的动力匹配,被业界誉为“陆地头等舱”。该车设计和制造工艺十分成熟,品质上乘,英国当地媒体和用户对大金龙XMQ6127的关注度和评价都非常高,2009年,英国客车行业主流媒体《客车和巴士周刊》(《COACHANDBUSWEEK》)以《中国客车在您的身边》为题,对该车型做了封面测试报道,在长达四个版面的文章中,对金龙客车细节设计和工艺品质赞赏有加。
伦敦奥运会点评(精选5篇) 篇二
【关键词】伦敦奥运;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国家形象可以理解为是由代表国家的形象客体和感知国家形象的主体构成的。美国政治学家布汀将国家形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认知,二是国际社会中其他行为主体对该国的认知。①因此,可以认为国家形象是可以被主观塑造的,兼有客观性与主观性。一方面,国家形象是客观存在的,可以被感知、被评价;另一方面,感知和评价国家形象的主体是有所差异的,其差异取决于感知和评论者实际获取的相关信息及其具体的视角、经历、知识、价值观和感情等方面。因此,“大型事件”营销,如亚运会、奥运会等有利于塑造可提升国家形象。很多国家的成功实践证明,这种大型的媒介事件能够极大地推广和提升主办国家的影响力。同样,伦敦奥运会就是这样一个大型媒介事件,它的到来为英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带来了契机,这个契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奥运筹备阶段的英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伦敦奥运的筹备工作处处注重彰显英国的国家形象,传播英国文化,当奥运第三次来到英国,又在经济危机这样的大环境中,英国政府可谓用心良苦,奥运筹备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融入对英国国家形象的传播,笔者将从影像、品牌、奥运理念等方面阐述英国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
1.英国国家形象的影像传播策略
(1)跨文化的传播符号——伦敦奥运会会徽、宣传片设计
跨文化的传播符号就是指用世界能听懂的语言,跨越不同种族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等因素,达到一种共通共识。增强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必须找到能让世界听懂、接受的报道方式,建立媒体的国际公信力,否则声音分贝再高,外界也会充耳不闻。伦敦奥运的会徽设计、以及奥运宣传片同样都是在用世界能听得懂的语言,去诠释奥林匹克的英国创意,从而服务于国家形象的传播。
伦敦奥运会会徽以数字“2012”为主体,包含了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London。这一设计清晰地传达出伦敦2012年奥运会将是所有人的奥运会、所有人的2012,表达了英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奥运会的强烈愿望。同样,伦敦宣传片以社会和全民奥运理念为主题,凸显人文关怀,气氛轻松诙谐。短短5分钟间便在奥运会评委与他国受众间重塑了一个新伦敦人、新英国的视觉形象,也使人们与评委对英国有了重新的想象。
(2)多元化的英国符号——伦敦奥运场馆、奥运村设计
奥运会是主办国文化得以全面展示的一次机会,更主要的是主办国文化通过成功“嵌入”奥林匹克文化,并借助奥运“焦点效应”相对集中的全球注意力资源,得以实现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并比较容易为公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获得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本文化价值系统内的认同,这种认同可以增强人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另一个是世界的认同,一个国家的文化一旦获得世界的认同,意味着这个国家拥有了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就拥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全球化时代,这种文化认同更加重要。
伦敦奥运场馆的建设中,无处不彰显着多元化的英国符号。奥林匹克公园按照维多利亚风格建造,奥林匹克主会场被称为“伦敦碗”的设计颇具创新,融入了很多英式元素和英式创意,设计给人一种活力、开放、自由的感觉,从而显现出世界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同时它扬弃一种单纯象征意义的运动形式,回归到它的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旨在让大众积极参与,分享快乐,共同点燃奥运的激情与梦想。奥运村的设计也融入大量英式建筑风格元素,以英式住宅的建筑风格为蓝本,设计空间灵活适用、流动自然,富有浓郁的乡村气息。奥运村的布局设计,在英国人看来就是他们被放大了的英式住宅,有着强烈的亲和力。英国很好地抓住了奥运会的宣传契机,对本民族多元的特色文化进行传播、加深了外国人民对英国的理解,扩大了英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2.英国国家形象的品牌传播策略
(1)跨国际的品质传播——奥运食品主打英国制造
为了重塑人们对英国品牌的信心,英国政府当然不会忘记一个快捷有效的营销途径,推销英国制造的奥运食品。伦敦奥运会期间,印着英国制造牌子的奥运食品被大量供应。在伦敦奥运会前,伦敦奥组委首席执行官戴顿曾强调,奥运食品尽可能都是英国生产。据估算,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在40个场所提供超过1400 万份餐饭,其中,伦敦奥组委负责为1.5万余名参赛选手提供食物。②为了能够保证顺利打造成功英国制造这个品牌,英国政府成立英国食品标准局食品安全执法队,加强食品卫生检查,确保伦敦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
伦敦奥运会点评(精选5篇) 篇三
但在这些赞美之辞中间,一些西方记者在对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中似乎总有一些酸溜溜的味道,他们一会儿说北京奥运会是“不惜重金,铺张浪费”,一会儿又指责中国有什么人权问题。
这让我这个身在伦敦的新华社记者感受到了西方媒体人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缺乏,或者说是他们在报道中国这个跨文化传播中认知信息的不对称。
8月23日,BBC电视台找到了我,就北京奥运会和四年后在伦敦举办的奥运会做嘉宾访谈。第一次在全球直播的英国BBC电视台做嘉宾的短短半个小时访谈也让我有机会告知英国同行,北京奥运会成功的背后有中国人热情好客的文化渊源,而西方人拿着放大镜看的所谓问题、发展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则有从更大视角的解读。
BBC的DATELINE节目是一个相当于中央电视台的“今日关注”之类的新闻访谈节目。该节目是中午12:30到13:00直播,每次关注两三个话题。8月23日谈论的是北京奥运会、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巴基斯坦政局和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任命竞选搭档几个话题。
参加讨论的是:BBC主持人嘉文・艾斯勒、我、巴基斯坦一家报社驻伦敦的记者、《华盛顿邮报》驻伦敦记者和德国《世界报》驻伦敦记者。
嘉文・艾斯勒:在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之后,奥运会的主办权马上就要传递给伦敦,伦敦的奥运会预算只有北京的一半,伦敦能不能与北京竞争?
马建国:马上要结束的北京奥运会确实是一个空前的成功,奥运会的开幕式和整个赛会期间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北京的鸟巢、水立方等基础设施被公认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奥运建筑。而更重要的是北京奥运会的运动水平达到了空前的提高,有如此多的世界纪录在北京被刷新,中国排在了金牌榜的第一名,而4年后要主办2012年奥运会的英国也获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排在金牌榜的第四位。为此,我在这里要祝贺北京,祝贺英国。北京奥运会确实是一个空前的成功。
嘉文・艾斯勒:伦敦奥运会在北京之后是一种压力,因为北京的预算很大,北京投入的人很多,作为中国记者,您认为伦敦奥运会能不能与北京媲美呢?
马建国:北京的奥运会使中国人百年梦想成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感到自豪。
我认为,成功的标准不同,北京奥运会是巨大的成功,伦敦奥运会可能会很不同,但同样也会很成功。
至于说中国人投入多,这一方面是中国人的热情的体现,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展示。要知道,报道一个文化不同的国家,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特别重要,不然,难免偏颇和走形。路透社总编辑戴卫・史莱辛格先生在离开伦敦到北京参加奥运会报道之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曾说过,“对于路透社来说,记者编辑怎样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和社会是一大挑战” 。
戴卫显然注意到了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要知道早在2000多年前孔圣人都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热情好客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要知道,在30年前,中国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以我本人为例,我是1963年出生的,我小时候有时就会挨饿。而即使在那个时候,如果在一个穷困的农村某家有亲友来访,哪怕他家里恰好没有鸡蛋,他会到邻居家借几个鸡蛋给客人吃,因为当时,鸡蛋是很好的待客之物。而被招待的客人也会很感激地接受这种招待,因为这种热情会被认为是中国人对客人的尊重,这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的今天,中国人待客已不用再借鸡蛋,能够第一次为世界各地如此多的运动员服务,中国人花的钱是值得的,不是浪费。
再者,中国有如此多的人参与奥运会、花这些钱与中国的人口、中国幅员和经济状况是成比例的。诸位要知道,中国是个大国,中国有13亿人口,是有6000万人口的英国的20多倍,中国的国土也是英国的20倍以上。我本人去过英国的哈德良长城,要知道中国的长城的长度是这个英国长城的20多倍。中国人在北京奥运会上所做的事情与中国的国情是成比例的。
嘉文・艾斯勒:北京的奥运会确实很辉煌,开幕式和场馆都让人惊叹,但有些人仍然在关心中国的人权和环境等问题,您怎么看?
马建国:这恐怕又是个文化问题,或者说是对问题的理解差异。中国人知道自己存在什么问题。解决13亿人的温饱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才是中国最大的人权问题。诸位可想一下,13亿人吃不饱饭,吃不好饭是个多大的人权问题。另外,我还想说中国的计划生育问题,有些人也曾指责这是什么人权问题。诸位可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个计划生育政策,中国近一二十年来又会多几亿人口,这些人口对温饱、教育、就业的要求可能是西方人关心的人权问题,多几亿人也可能带来更可怕的环境问题。
嘉文・艾斯勒:关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您有何看法?
马建国:两个国家的冲突应该从更大的图画来理解,应该把北约东扩等问题连起来看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北约东扩,此后引发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冲突是一种冷战思维的延续。我们不想看到这种冷战思维复活。
嘉文・艾斯勒:穆沙拉夫辞职后巴基斯坦政局出现动荡,作为巴基斯坦的邻国,您对巴基斯坦的局势有何看法?
马建国: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友好邻邦,事实上中巴关系一直很友好,甚至在巴基斯坦国内政局多次变化后中巴关系仍然很好。作为邻邦,我们希望巴基斯坦和平稳定,但政局的变化是巴基斯坦的内政,我们不干涉,但我们密切关注。
关于美国的奥巴马任命竞选搭档,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年轻的奥巴马在外交上经验不足,而能够找到一个在外交问题上有丰富经验的人做搭档,对奥巴马有利,布什总统在外交,尤其是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上遭到的批评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外交经验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后,英国大众和媒体对中国关注升温。而BBC邀请我新华社记者作为嘉宾参与他们的英文节目这是第一次。为此,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当然,由于第一次与西方同行一起出现在BBC的英文访谈节目,经验和镜头意识等方面显得有些欠缺。
但总的看来,新华社记者与西方记者走到一起谈论热点新闻,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西方记者对中国的不真实、不全面,甚至刻意歪曲的报道有政治动机,也有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缺乏理解造成的。
为此,在访谈中,笔者刻意强调文化交流的差异。比方说,英国人说北京奥运会花钱多,可能造成浪费。
英国人如此担心,恐怕首先是因为伦敦奥运会的预算吃紧。
在24日从北京接过奥运会会旗的同时,甚至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钱”就一直在伦敦奥运会组委会官员眼前打晃儿。
在电视上看到北京奥运会开幕之气势恢弘,一向以说话没什么把门儿的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就说,“北京开幕式把伦敦震懵了” 。等8月21日到北京参加奥运会主办权交接仪式,这位“大嘴”市长又说什么“我们可不想浪费纳税人的钱”,不说自己罗锅爬树――钱紧,他倒含沙射影地说北京奥运会浪费。
英国人现在说起奥运会除了说北京的开幕式、鸟巢等场馆漂亮之外,开口必谈的是钱。伦敦奥运会预算已经从最初的24亿英镑提高到了93亿英镑(1英镑约为14元人民币)。
如何在如此成功的北京奥运会后,在这样封顶的预算之下把伦敦奥运会办好是一个让伦敦人头痛的事儿――千万别忘记,英国的物价、劳力是世界上最高的。英国人说伦敦奥运会的预算是北京奥运会的一半,但要考虑到汇率、商品及劳动力价格、通货膨胀等因素,伦敦这比北京少一半的预算可能也就缩水成了北京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现在1英镑兑换将近14元人民币。离伦敦奥运会还有四年的时间,保不齐这四年会出什么让伦敦人着急上火的事儿。
“钱”好像也成了英国奥运大臣特莎・乔维尔的心病。据说,北京奥运会期间这位身在北京的英国女人嘴里不停地唠叨的就是:“千万别超过预算,千万别超过预算?”
英国人为4年后伦敦奥运会的钱发愁,而中国人的百年期盼,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为之出力出钱,对北京奥运会而言,钱应该说不是个大问题。
在参与直播访谈前,我曾与BBC的一位编辑闲聊。对方问,北京奥运会花如此多的钱,场馆以后会不会造成浪费。当时我告诉他,“我是1990年研究生毕业开始工作的,那年正是北京第一次主办亚运会,当时也有人对亚运村的命运有类似的怀疑,但事后证明,亚运村远远不够,中国人改革开放30年之后,作为国家政策理念之一就是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健康。中国人要健康,要改善生活,衣食住行、健康休闲,在国内的需求市场很大。与仅仅有6000万人口,市场基本饱和的英国大大不同。
至于一些西方人对北京奥运会“浪费”之说,我告诉英国同行,不要说北京市民和全中国的国民,就连居住在海外的华人都把北京奥运会当成了自己老家的大事。要知道,北京奥运会那个漂亮的“水立方建筑”所花费的1亿多美元全部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的捐助,这里面有多年居住在英国、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的钱,没有人要求他们捐款,更不可能是某些西方人说的什么“洗脑”使他们如此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全世界的运动员和客人到北京,这些海外华人高兴,他们希望世界各地的客人到他们老家的首都享受到中国人特有的热情和好客,他们希望用最好的场馆迎接北京奥运会。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文化。
睁大眼睛、摇头、点头。这是对方的反应。为了自己老家的奥运会捐钱,英国多数人似乎不怎么理解。
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很会把握时间,也善于“诱导”,总是想把话题引入他提前设定的区域,见好就收。所以在节目中,我重点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一些英国对中国奥运会普遍存在的“误解”,用数字和西方人比较容易接受的人或事打动对方。
比方说,在解释北京奥运会的气势恢弘(他们说的“可能是浪费”)时,我给出了一连串的数字:“中国是个大国,中国有13亿人口,是有6000万人口的英国的20多倍,中国的国土也是英国的20倍以上。我本人去过英国的哈德良长城,要知道中国的长城的长度是这个英国长城的20多倍。中国人在北京奥运会上所做的事情与中国的国情是成比例的。”
特别是我提到了英国的哈德良长城。任何到过这个只有108公里的英国所谓“长城”的人都会马上知道中国和英国的不同。在人口、国土、长城上都比英国大20多倍的中国搞一个气派的奥运会,自然要大一些,自然是“成比例的”。
再加上西方人熟知的孔夫子早在2000多年前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和我自己讲述的中国人借鸡蛋招待客人的待客之道,英国人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好客、热情就更容易一些。
甚至在批评西方记者缺乏文化知识时,我则用了路透社总编辑的话,采取了迂回方法,这样更婉转,也更容易接受。
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而要解决沟通差异,直接的冲撞似乎不是好的办法,需要疏而导之。
有机会借用BBC新闻栏目讲述中国的文化,介绍改革开放后真实的中国,笔者感到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伦敦奥运会点评(精选5篇) 篇四
伦敦大比拼,中国大讨论
今年最有意思的就是在伦敦奥运会的比赛进行过程中,中国的互联网和媒体之中也在进行着关于奥运的大讨论。可以说这次奥运引发了“伦敦大比拼,中国大讨论” :比拼的是各国的运动员,讨论的是中国的互联网和媒体。奥运赛场在充分地展现各国运动员的竞争,中国的互联网和媒体则在讨论有关奥运的各种议题,有相当激烈的交锋,也有相当多样的意见在众声喧哗。这其实展现了从奥运看到的一个复杂而有活力的中国,看到了中国的不同意见在这里更充分和更多样地展开。人们从奥运这个世界体育的全球性的大平台再度观照和思考世界的状况,同时也反观自己的社会。这样的大讨论其实凸显了中国社会对于自身的全球位置的高度关切,对于世界对中国感受的关注和对于自身社会的不断反思。
从伦敦奥运的开幕式开始,在微博上就引发了伦敦奥运开幕式和北京相比究竟如何的热议。一开始一些意见领袖一唱三叹,狂热赞美伦敦奥运的开幕式,批评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但后来许多网民和媒体都有不同看法,不少人认为是各有千秋。而后来金牌是否应该得,金牌是否有用,以及金牌和举国体制以及民生的关系等议题一直伴随着伦敦奥运会的全过程。尤其在一开始中国队金牌领先较多时,这种讨论更为激烈。到了中国羽毛球女子双打出现问题的时候,关于究竟如何评价中国队的行为又引起了高度的分歧和争议。而刘翔的受伤则进一步引发了热议。中国内部的事务和伦敦奥运互相牵连、相互纠结,奥运是中国的内部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也是世界和中国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部分。可以说,中国内部问题讨论的“全国化”紧紧扣住了“全球化”。中国人在通过世界反观自己和通过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我看到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中国舆论空间正在逐步形成。
大讨论三步骤:设置议题—激发分歧—汇聚主流
这些讨论鲜明地体现了三个步骤:首先,我们可以发现总是一种激进的观点在一开始作为议题来引导议程的设置;然后,议题激发了对于激进观点的分歧和讨论,反向的激进观点和中间的意见也得以展开;最后,公众的理性和客观的观点成为了主流的意见。这些步骤既可以由互联网的自媒体引发,也可以由传统媒体引发,但最终都形成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跨平台互动。如对于伦敦奥运开幕式的评价,一开始是一些网友激烈的肯定、热烈的赞叹,但后来却引发了另一些论者的反对意见,最终则是觉得两场开幕式各有所长的意见占了上风。当一些意见领袖在奥运开幕式进行中就激烈地贬低和嘲笑北京奥运的开幕式时,正是许多网民的声音使得更客观的想法占了主流。伦敦奥运开幕式固然有趣,但硬说比北京奥运高明也谈不上,只能说各有千秋。北京奥运的磅礴气势是一个新兴国家、一个从来没有办过奥运的国家、一个有过刘长春孤军惨败历史的国家办的,当然要更庄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可以说是网络的自我矫正功能的发挥。而在中国羽毛球队女双受到争议的时候,一开始是传统媒体对其进行了激烈的抨击,正是许多网民觉得她们确有不当,却惩罚过度,这样的声音矫正了主流媒体的看法,才使得后来主流媒体发表的言论有了更多的客观性。
中国梦珍重奋斗的价值,珍重梦想的价值
人们清楚,鹦鹉学舌般地说中国运动员的努力与奋斗就是“机器”,这其实是一种诛心之论,我们看到孙杨、叶诗文、林丹等人的表现无论如何和“机器”毫不相干,他们确实是年轻人的榜样,是“中国梦”的象征。“中国梦”珍重奋斗的价值,珍重梦想的价值的弥足珍贵的观念不应该受到嘲笑。中国确实存在问题,但只有追逐梦想、用奥运冠军们的奋斗精神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消极虚无,认为只有竞技体育衰败了,民生和全民健身才能搞得好,这样荒谬的逻辑最终必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认为个人的幸福和努力奋斗无关,只和福利有关的论调也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追求梦想、永争第一的精神,既支撑着个体前进,也支撑着社会和国家前进。人们通过奥运更加明确了,只有国家强大,个体才可能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提升幸福感的可能。而只有更加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和个人的幸福与快乐的价值,社会和国家才可能迈向更高的水平。极端的意见其实并非中国社会的主流。“沉默的大多数”的网民当然可能为情绪所激动,但也会最终在探讨中回归理性和客观。
看中国互联网和媒体的大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三个特点:一是中国的舆论空间已经高度活跃,各种各样的议论都可以在舆论场中得以展现,这是中国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最好的表征。二是中国的“沉默的大多数”通过网络发表的意见其实有其矫正各种极端言论的能力。正是在交锋和讨论中,我们看到社会仍然有其主流的价值,有其对于偏颇和极端的矫正能力。三是中国的互联网和媒体的舆论其实还是最终在讨论中,在各种声音的活跃中凸显了08奥运所标举的“中国梦”没有枯竭,中国确实存在挑战和问题,而个人的幸福感和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之间的平衡正需要社会和个人用奥运的精神去奋斗。
中国关于奥运的大讨论,让我们受到启发和有所感悟。我们会发现这个社会仍然像维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在维护着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为之奋斗和努力的价值,更给这些价值添加了关注个体生命的丰富的内涵。“中国梦”在丰富和升华,而不是黯淡和消失。我们看到年轻一代正在受到奥运的激励,为自己也为这个社会而努力的主流价值通过讨论也获得了更多的认可。中国仍然在迈向新的高度中努力前行。
伦敦奥运会点评(精选5篇) 篇五
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介绍伦敦奥运精彩看点
这个夏天,英国驻华大使官邸因为即将到来的伦敦奥运会而显得更加热闹。奥运会开幕式有哪些惊喜?欧债危机会否影响到赛事的举办?在居民楼上部署高速导弹系统是否合适?诸如此类,一切与伦敦奥运会相关的话题,各家媒体都希望在这里第一时间得到官方解答。
近日,就伦敦奥运会的诸多热点话题,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Sebastian Wood)在大使官邸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的专访。
“乡村牌”只是开幕式的一小部分
《中国经济周刊》:伦敦奥组委近日公布了一些奥运会开幕式的细节,开幕式将主打英国“乡村牌”,为什么伦敦奥运会会把“乡村”作为一个主题?
吴思田:英国乡村风景优美,虽然我们没有高山瀑布,但是英国的乡村绝对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景色,我希望更多的中国人能有机会去看看,体验一下乡村风情。当然开幕式的内容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此。目前主办方只是透露了一小部分,我个人没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和观众一样一起期待。
我们会尽力展现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幽默等,这是我们的强项。总之,开幕式就是要给观众一个惊喜。
《中国经济周刊》:近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称3小时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耗资27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69亿元),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的大背景下,是否值得花这么多钱办奥运会,特别是开幕式?
吴思田:奥运会是一个长期的经济效应,我们要让比赛本身体现体育价值,也要让赛事成为促进东伦敦改造的一个契机。主会场所在的东伦敦地区以前曾是一个受人忽视的老工业区,那里脏乱差的情况非常严重。目前那里所有的土壤都已经过处理并种上了美丽的植被。能容纳8万人的“伦敦碗”主会场也已经修建完毕,我们希望这块地区将来会成为东伦敦地区高新创业产业的聚集地,加速打造东伦敦成为英国的创意产业中心。
欧债危机不会也不该影响奥运
《中国经济周刊》:英国国内目前的紧缩财政是否会影响到伦敦奥运会?93亿英镑的伦敦奥运会预算是否会超过?一些赞助商的退出(比如一级赞助商北电网络Nortel公司破产)是否会把压力转嫁给英国民众?
吴思田:首先,欧债危机和财政紧缩政策不会影响到比赛。奥运会有专门的预算拨款,现在执行的都在预算之内。75%的钱都会投资在赛后会继续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上,比如说奥运村在赛事结束后会变成居民区,有一些场馆会继续保留下来作为当地社区的运动设施,还有一些会拆除,但材料会重复再利用。奥林匹克公园赛事结束后会保留下来成为一个大公园,我前面提到的在东伦敦地区的改造也是伦敦奥运会为民众造福的表现。
我不认为危机会影响赛事,危机也不应该去影响赛事。毕竟那些买了门票的观众还是会来看比赛的。对场馆、基础设施的翻新,奥运村、奥运公园都已建设完成,这些工程都对当地经济产生了刺激作用。当然我们的目标是比赛结束后,奥运会可以留下持久的对经济的贡献。
《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英国的奥运预算是24亿英镑,如今这笔预算提高到约为93亿英镑,巨额投入的伦敦奥运会能不能赚钱?
吴思田:我们的计划是伦敦奥运会75%的投资都是对未来的投资,比如对东伦敦地区的改造升级将在比赛结束后逐步实现收益 。
从短期利益来看,通过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我们提高了就业率;世界各地来观赛的游客也将对经济产生短期刺激作用。我们也将会向全世界亿万观众展示英国良好的国家形象。
《中国经济周刊》:近日伦敦交通局发出警告说,根据奥运路线网的规定,奥运期间伦敦24%的公交车将必须绕道、改道或暂停,为此一些公交车司机计划要罢工,希望得到更多工资,政府将怎么处理诸如此类的因为奥运会而对普通民众生活造成冲击的问题?
吴思田:这个问题你必须放到一定背景下去看,比如在英国足球联赛赛事时期,每周六平均在伦敦地区都有5~6场比赛,会吸引5万~6万观众,大量球迷都用公共交通在城区活动,但城市运转并没有因此而停滞。
除了这些改道的设计,奥运会期期间我们还加强了公共交通建设,开通了新线路、新车站等很多新基础设施。伦敦有很多地铁线、车站和公交线路,我对于伦敦应对赛事期间的交通压力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这对于伦敦而言是习以为常的,而且8月是伦敦的交通淡季,因为很多人都度假去了。
至于游行和示威,英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人民有示威的自由,这在英国经常发生,奥运会期间可能还会有但是不会是主流。大多数人还是会享受奥运会的,世界人民也会享受这次伦敦奥运会。希望更多的中国人能去现场看比赛,如果去不了,也不要错过电视转播。
英国警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中国经济周刊》:奥运会期间的安保工作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有评论认为英国夸大了恐怖主义的威胁程度,包括在居民楼上部署的高速导弹系统等遭到了居民的抗议,对此您怎么看?
吴思田:我认为英国的警察和安全部门在评估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风险上是很有经验的。多年来我们在伦敦有丰富的大型活动安保经验,最近的就是女王登基六十年庆典活动,有无数民众涌上伦敦街头,聚集在白金汉宫和泰晤士河沿岸。我们还举办过G20领导人峰会等。对于举办大型国际活动,伦敦的经验是丰富的。警察对于如何保证工作有效进行,又不对活动本身气氛产生负面冲击是心中有数的。我很有信心,警察知道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英国的强项都是要‘坐下来’的比赛”
《中国经济周刊》:您对本届奥运会上英国队和中国队的表现,有何预测?
吴思田:中国确实是强队,而且在很多奥运会传统项目上优势明显,比如乒乓球、跳水、举重、体操。对于英国来说,要和体育大国美国、中国在奖牌榜上直接叫板是很困难的。但是英国队在北京奥运会时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因为我们的准备工作是很专业的。英国人民也期待着英国队在伦敦也能取得一些金牌。我们也有强项运动,比如自行车。有个笑话说英国的强项都是要“坐下来”的比赛,比如自行车、帆船、马术、皮划艇等。
《中国经济周刊》:您最看好的英国和中国运动员是哪位?您最喜欢收看的体育赛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