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精选推荐

博士14篇

时间: 2024-08-22 21:52:15

《博士14篇》由1级文库精心整编,希望在【博士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博士14篇

博士14篇 篇一

原来,2005年12月15日,正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女子铁人三项集训队”在昆明进行高原训练时,遭遇了严重车祸,造成一死八伤。

车祸发生时,普小云驾车第一个途经现场,立即帮助集训队急救伤员、疏通道路,并带领搭载受伤运动员的车队赶到玉溪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减轻了集训队的人员伤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尽到了自己的救助责任,其高尚的师德,正是普小云教师生涯追求的目标。

30年的高校工作,普小云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教书学习做学问”。

教书,他崇尚两句话,第一句是中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句是西语“给人以再多的金子不如给他一块点金的石头”。知识是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人生有涯,学海无涯”,普小云从小学到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习跨度长达37年。就算华发尽染,他仍旧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活到老,学到老”。

至于做学问,

普小云在云南大学物理系讲授“原子物理学”、“光学”和“非线性光学”等课程,内容丰富清楚,注重思维启发,师生互动较好,学生对其任课的网上评教平均分是95,8分,位居物理学院教师得分前列。先后获得云南省高等学校第六届教学名师、云南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和全国宝钢优秀教师称号,先后5次获得云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研究生导师,普小云2002年以来共指导博士生6名,硕士生36名,其中张远宪、祝昆和周丽的毕业论文,先后获得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硕博连读生李强获得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2009级博士生张远宪的学术论文获得2011年云南省科协第十届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级博士生孙丽存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普小云每年都氖2-4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2006年以来所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6人次获得云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并发表于相关专业刊物上,已经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云南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对易红明毕业论文的抽查评价是“‘利用石英毛细管精确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一文,可

指导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成果更是引人注目。

指导孙丽存和孟卫东参加的项目“光宇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指导卫立辉和陆丹风参加的项目“国家标准密集烤房配套节能器推广”同获2013年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铜奖;指导李强和李宇参加的“一种测量液相扩散系数的方法和装置”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指导邢曼男和韩广辉参加的项目“云南晶维液体折射仪有限责任商业公司计划书”获得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全国铜奖;指导李强的科技发明“一种测量液相扩散系数的方法和装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指导邢曼男参加的项目,获得2008年“第三届红塔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竞赛”全省金奖;指导李强的项目,获得2010年“云南省青年科学技术节”全省一等奖。

博士14篇 篇二

关 键 词:法学博士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08年)》指出,“经过近30年的恢复、重建、改革和发展,一个以法学学士、硕士、博士教育为主体,法学专业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法学教育体系已经形成。”[1]从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外观上看一片繁荣景象, 法学教育的层次、形式和机构繁多,入学标准、学制、学历和学位的“多元化”,以及招生人数的庞大,但其整体人才培养状况并不理想,面临着质量、信誉和生存的现实危机。值得关注的是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它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如果博士研究生培养不能保证质量,那么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无法保证。因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传授知识、技艺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即“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2]随着我国社会法治的发展进步,对法学博士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希望他们成为“治国理政和从事法律职业的杰出人才;改善对正义的管理,营造社会的价值观;创新法学理论和思想,以指引法治实践;补漏社会付阙和改革完善制度,为国家、社会和公民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营造和弘扬法治文化,推动社会成员把法� ”[3]从目前法学博士生的培养现状来看,我们的培养方式、培养流程、制度设计等是值得反思的。

自古罗马起,“法学博士”便是法律学问与社会正义的双重代表,在公众心中享有崇高威望。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波伦亚大学首开高等法学教育之先河,被誉为“法学百合的四博士”功不可没。近代以来,“法学博士”在西方有“法袍贵族”的美誉,随着法学教育及学位制度的不断发展,法学博士的培养开始日益程式化、理性化、多样化,形成了 当下中国正值法治建设事业的关键时期,社会对高级法律人才需求旺盛,如何探索一条既符合国际标准又体现中国特色的法学博士生培养机制,成为众多有识之士关心的话题。如何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与创新型治国理政的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是塑造创新型法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与核心精义。

一、创新本位:法学博士生培养的历史经验

(一)法学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扎实的人文基础与专业训练之上。Doctor(博士)一词源自拉丁语,词头“doc-”是“教导、教学”之意,词尾“-tor”是表示人之身份的词根。作为一种学位,“博士”肇端于13世纪上半叶的巴黎大学,而该校即是当时仿照手工业行会组织成立的一个教师行会,所以,最早的博士生教育实质上是指向教师资格的行业内培训,当时对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要求是先在文学(又称“艺术”)院修习4-6年,合格者方可进入医学、神学或法学院,分别再修习5-6年、8-14年和10-13年,期间须参加一系列的口试、演讲和辩论,最后由相关评议会或本学科全体教师的同意,方可获得博士学位。[4] 可见,最早的法学博士生培养,与法学教师的资格认证紧密关联,这充分说明没有扎实的人文知识素养及严格的学科专业训练,便不会有合格的法学博士与教授,也不可能企望由此推促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教学型博士培养模式为后来的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继承,其基本特征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并要精通拉丁文;刻板的阅读要求与大量的辩论、演讲训练;获得学士后若干年的教学实践;与导师之间严格的师徒式关系;隆重而神圣的学位授予仪式等。[5] 对于法学博士的培养,英国传统的律师公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典的“牛津——剑桥”模式同样居功甚伟,在一定程度上,二者是互相配合、彼此补充的:律师公会作为法律职业的行会组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古典大学作为学术职业的领导机构自然不会漠视此等需要,所以,在培养方式上非常接近,共同遵循着历史传续下来的培养经验。这对我们当下法学博士生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如何将法学博士生的培养目标准确定位?最佳答案既不是纯粹职业主义的,也不是纯粹学术主义的,而应是二者共循的基本底线要求,即宽广的知识背景、严格的专业训练、互补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以及尊隆的地位与权威保障。这些都是高级创新型法律人才脱颖而出并生生不息的前提要求,应当从理念上予以重视。

(二)法学博士生创新素质的提升,集中体现在研究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并重培养上。1809年德国柏林大学的创立标志着现代意义上大学的诞生。现代大学的博士生培养与传统(中世纪)大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更加侧重对研究能力的强调。我们知道,“知识的传授”是传统大学的主要学术职能,而“知识的发现”则是现代大学新的理念要求。就法学博士生教育而言,现代大学体制将其纳入“哲学博士”(Ph.D)的范畴。这种改变不是取消了法学博士,而是对法学博士生的研究能力作了新的定位和规划,因为,与传统的博士培养模式不同,哲学博士的培养是以“科学接班人”为其目标,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取得和完成创新性的学位论文是最终获得博士学位的基本前提。在德国的影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法诸国先后引入研究型博士培养模式。英国将“科学博士”废除,代之以“哲学博士”学位。美国耶鲁大学在1860年即率先设立哲学博士学位。法国1896年还专门颁布新的《高等教育法》,要求大学开展科学研究,改变以往只在大学以外的机构进行科学研究的传统,并在医学、法学、理学、文学等方面的博士生培养中增加科研内容与学位论文的规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德国模式的基础上,专门设立世界上最早的研究生院(而非研究所制),采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培养模式,将知识的发现、传播与应用有机结合,对于法学博士生培养采取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模式”:在同一个学科,既培养哲学博士,也培养专业法律博士,形成了研究型与专家型博士培养的新模式。这赋予法学博士创新素质新的时代要求,即研究能力的全面拓展,研究与应用并重。

(三)法学博士生创新品格的形成,需要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和创新本位的培养模式共同支撑。“创新”不是一个时髦的口号,对于法学博士生培养而言,创新意味着多重意义:首先是培养理念的创新。现代大学理念已由“研究主义”时代转向“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并重,法学博士生的使命也由传统的法律教师转向教育与实践并重。法治的拓展势必要求法律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深度嵌入,法学博士的培养也不应固守传统的教学研究型模式,而应多种方式齐头并进,形成一个结构合理、运作顺畅的法学博士生培养体系。其次是培养机制的创新。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机制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运动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经济学上的机制理论主要由信息理论和激励理论构成。对于法学博士生培养机制的创新,包括对既定的社会——法律结构分析,教育场域中各类主体的行为假定以及培养体制的目标甄别、选择等内在问题。最后是培养手段的创新,这是培养策略论的研究内容,也是最直观、实用的改革进路。对于法学博士生的培养一定要坚持理念、机制与手段的三重创新,并最终统一于法学博士生创新品格的形成这一归宿与落脚点。创新品格是创新能力与素质的人生内化,是制度强化的后果,也是机制创新的动力。

二、创新缺位:法学博士生培养的现实问题

(一)创新传统薄弱。“创新”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一是创造性或新意。[6]前一种创新可理解为“舍旧求新”,后一种创新可解读为“依旧生新”。不论是哪一种创新,对于法学博士生培养而言,都涉及到中国独特的法学教育传统与特殊的转型社会现实。特别是就中国古代的律学传统而言,律博士从设立之初便带有浓厚的“官方释法”色彩,与自由创新的法学传授、研究有很大区别,与近现代的法学博士学位制度更是存在天壤之别。[7]这种体制对于中国古典法系的发达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研究型、创新型法学人才的培养也有消极的扼制弊病。法律的保守性、稳定性决定了法学创新人才不可能像艺术、文学、科技领域一样,可以天马行空、无中生有。但是,如若一味遵从“祖宗成法不可变”的政治信条,约束法学发挥自身独立的学术功能,法学教育的正常生态自然就会退化。特别是对于被作为正规法学高等教育之最终阶段的博士生培养而言,如何塑造其科学分析、理性批判、务实应用的学术与实践品格,意义重大。

博士14篇 篇三

博士生开题报告的写法

1、博士论文要有原创性知识;

2、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不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博士论文开题要确定用什么样的知识来回答提出的问题。这些知识应该是多学科的知识(cross-discipinary inquiry)。方法论包括两种:理论框架和技术性、技巧方法。开题报告不能简单罗列,只要做到同类项归类。另外,文献索引要规范,譬如可以采用按照拼音的顺序排列。

论文开题是语境、语汇、逻辑和方法的统一体,开题是寻找一个合适的语境,用合适的语汇,以合理的逻辑,并论证方法的合理性。开题报告是一个过程,早点开始,不断去梳理。开题之前是决策,是选择,很痛苦(如何寻找人生的另一半,很费心思);开题之后要硬着头皮坚持,总会发现精彩之处(找到了之后就好好过日子,会找到属于两个人的精彩的)。 开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对开题性质的认识。开题是一个重要环节,功能是制定研究计划。开题报告是由博士生对博士论文研究报告的价值性和可行性的一个辩论文本。(2)选题。选题要有挑战性,理论性和可行性(feasible)。题目是研究出来的,不是给定的。问题有problem, question和issue三类。(3)文献综述。综述是指综合评述,是对知识的梳理。综述文献不是做相关领域的文献,那些不能证明问题,而是on??,of??的文献。另外,不能对文献有偏见,也不能出现很少有人研究,没人进行研究的语句。

4、开题报告的撰写时间至少需要一年。

开题报告格式与开题报告写作技巧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指为阐述、审核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而做的专题书面报告,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竞聘演讲稿 很少见。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严肃的眼光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报告工作,可以说,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视论文开题报告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报告为形式。除思想上重视不足外,对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缺乏了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 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原则:

①开拓性:前人没有专门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理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分歧,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②先进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造性成果;

③成果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需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

④成果的可能性:课题的内容要有科学性,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充分考虑到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以上要求说明,毕业论文题目不是给定的,而是研究出来的,只有在对所研究领域的过去、现在的研究资料等信息进行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确立满足以上四性要求的选题, 无论是结合导师已有科研任务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选题之前的信息积累与发现问题均是研究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尽管导师已完成了以上过程,但导师并不能替代研究生,这就是研究生学习、研究的独立性要求。

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与撰写要求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立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等。

2.典礼演讲稿 1 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2.2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立论依据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毕业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交代研究的价值及需要背景。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德育工作总结 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② 国内外研究现状,即文献综述,要以查阅文献为前提,所查阅的文献应与研究问题相关,但又不能过于局限。与问题无关则流散无穷;过于局限又违背了学科交叉、渗透原则,使视野狭隘,思维窒息。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要摒弃偏见,不引用与导师及本人观点相悖的观点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此外,文献综述所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应予著录,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

2.3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研究方案

开题报告中要考虑:

① 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 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 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请示报告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 研究的过程。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的安排,要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⑤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⑥ 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2.4 开题报告毕业设计条件分析

突出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的优势。明确协作单位及分工,分工要合理,明确各自的工

作及职责,同时又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密切合作。提倡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要以知识结构的互补为依据。

博士开题报告范文

中国产品质量法的法律移植研究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产品质量法制发展,相较于民事法学其他领域起步较晚,其自二十世纪初发端后,随着中产阶级兴起,产品交易频繁,致这一新兴法律领域迅速发展。而产品质量法演进,实反映近代社会运动史及经济史变化,若谓十九世纪系劳工运动蓬勃发展时代,则二十世纪即� 产品质量法制发展及演进,始终遭受来自大企业及资本家积极阻挠或消极抗拒,致使产品质量法制发展,始终带有对抗及冲突色彩。

本研究即试图就产品质量归责原则法律移植的演进历程作为中心,根据回顾产品质量历经契约责任及侵权行为责任、过失责任主义及无过失责任主义等法学思潮变迁,据此重现产品质量法制百年来发展过程,试图对这一特殊而充满争议、冲突法律领域,对其演进作一个粗浅研究。

目录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2.中国古代法是否有类似条文或是制度

3. 近现代的引入背景、主要修正部分

4. 进入后本土存活现状及情况

5.拟研究提纲

正文:法律为人类试图以理性建构秩序产物,是社会文化现象一部分,随着人类生活发展,法律内容也须相应改变以适应新形态纷争。而重大的社会改变是源自于法律体是外,也就是源自于社会制度里面的法律体是外,法律体是不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制度,法律体是不是遗世独立的制度,法律体是无法自外于外在的影响。法律于社会变迁过程也扮演重要角色,观诸民事法律发展,由早期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等根植于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致使西欧各国于十九世纪陆续制定民法典时,就侵权行为法制归责原则,均严格奉行过失责任主义,自十八世纪末叶工业革命发端,经过百年发展,生产技术革新造成产业结构重大改变,尤其是机械设备渐次取代手工制造,商品得以大量生产,使民众可很容易由市场上取得所需商品,此种生产消费模式演进,虽促进工商社会繁荣,制造商为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往往仅着重于降低成本,对产品安全性及品质则有意无意加以忽略,造成大量劣质商品充斥市面,复因一般消费者对产品来源信赖及产品内容高度技术性,已无能力分辨其优劣,致使劣质产品造成严重生命、财产损失,此于十九世纪末叶层出不穷。是以,产品质量(或称商品责任、商品制造人责任)概念,于十九世纪后半业即已散见于英、美法院判决中,斯时仍未形成具体法概念体是,且责任类型仍未脱传统契约关系相对性或侵权行为法过失责任主义范畴。迄至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及美法院判决已渐次就产品缺陷案例跳脱传统侵权行违法或契约法思考模式,寻求新的解决道;而德国法院也试图根据减轻原告举证责任方式,以平衡一般个人在举证上困难。

4. 进入后本土存活现状及情况

产品责任法制发展,相较于民事法学其他领域,起步虽然较晚,惟其自二十世纪初发端后,随着中产阶级兴起而发展迅速,产品责任法制对于近代经济史及社会运动史可谓影响深远。若十九世纪系劳工运动蓬勃发展时代,则二十世纪即�

博士14篇 篇四

(七)对部分有突出才能,如在专业上已取得创造性成果、在读期间获得过省部级奖的硕士生可不受学历、学位、成绩限制。

三、选拔办法

(一)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相关申请表可从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下载;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硕士生须经委托或定向单位同意)。

(二)硕士生指导教师推荐。

(三)拟报考博士生指导教师同意。

(四)硕士生学习所在学院审核。

(五)研究生处培养办审核申请人硕士培养环节完成情况及课程学习成绩。

(六)研究生处学位办审核申请人硕士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七)经研究生处批准的硕博连读申请者与普通招考考生同期参加该年度博士生招生入学考试。满足录取条件者,经学校批准,可转为博士生,享受博士生待遇。

四、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一)硕博连读研究生完成学校所规定的学习及其它环节的培养任务,考核合格,并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可申请博士学位;若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 而伴随博士点从设立到增多的十年,传播教育和研究从无到有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从传播院、系纷纷建制到博士点的增多,从本科、硕士、博士招生人数的剧增到传播学者和教员的争夺战,都体现了传播教育的繁荣之势。

而这种繁荣也反映在对博士点的剧烈争夺上,由于把博士点的多寡作为学科乃至大学实力的象征,最根本的也就是全心全意把教育培植为一个完善的市场的理念,使传播学博士� 因此,不顾学科积淀有无、生源好坏、师资水平高低、培养目标清晰与否、课程能否开设等现状,都纷纷要求上马,博士点的争夺热浪一浪高过一浪。这直接导致学术权威和传播学科声誉成反比例增长,成就了大学校长和学术权威的千秋功名,牺牲的却是学术精神和学科建设的使命――学生和教师在“申博”的各种数据压榨 还有,博士生文章发表的数量惊人,伴随着的却是质量的折扣,在知名的国际性传播类学术刊物上,难觅我国博士生的身影。除了语言的制约,可能更多的还是与目前博士教育发展的杂乱无章的状况有关。

因此可以说,在繁荣的虚火背后掩藏着无数隐忧,而这些隐忧除了正在制约传播博士教育乃至整个传播教育的发展外,还将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成为发展的瓶颈。

二、博士培养目标和方向不明确

如果是以培养未来的研究者和传播学教师作为目标,则缺乏系统的、深入的理论和方法训练,也缺乏必要的科研项目管理和如何作为教授的必要训练;如果遵循我们热衷的技能化培训方向,技能也还只是停留于认知的层面,没有真正达到让学生即刻上手的程度。也就是说,无论作为研究者、教育者还是工业流程中的高级劳动者,我们都难以提供恰当的适应其职业发展取向的能力和精神。

三、培养模式不成熟

美国传播学有三种培养模式,即普遍化、专业化和个性化,而我们不属于以上三种模式的任何一种。作为普遍化方式,由于学术领域在课程设置中要求分类、细化,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也做了专业领域分类,但由于整体师资数量和教师研究方向缺乏多元化,能够提供给博士的课程种类和数量就十分有限、单一,可能的情况是,博士虽有专业方向,课程训练却几无差别;作为专业化路径,一些学校也试图在某几个专业领域有所突破,比如,厦门大学在广告学、中国传媒大学在广播电视的营销等方面在积聚力量,但夯实这些领域的基础,课程设置细化和多元方面还有一些路程要走;作为用户化路径,在博士教育中几乎没有出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管理学院合办的EMBA项目有些貌似,但那只是硕士培养,而且在整合资源方面也有许多欠缺。随着政府、公共组织以及媒介机构中的高层管理人员进入博士项目,我们在用户化路径方面必须有所突破。

四、学科领域拼图不完善

尽管在美国传播教育发展的五十多年光阴中,美国也曾面对传播作为一门学科的核心理论框架难以成形、学科拼图散乱的危机,这也曾使美国的博士教育遇到一些挑战。但在不断探索和自我反思中,如今的美国传播教育和研究仍然确立了比较完整、系统的学科拼图。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我们的传播教育主要包含在新闻学科中,局限于大众传播内容,其他的传播领域要么没有,要么存在于别的学科。虽然中国古代的修辞传统给西方传播研究提供了学科资源,修辞传播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博士项目中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并取得繁盛的课程与研究成果。但修辞传播在我国传播研究领域不见踪影,更遑论成为博士生的专业领域之一;而政治传播领域在政治学科中,组织传播在管理学科中也以自身学科的样态发展着。此种状况不一而足。

20世纪90年代,美国传播学科建设面临如下情境:“传播学学科以各种名义在大学院系生长,包括附加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法律和其他学科中的传播、新闻、传播艺术、大众传播,传播课程实际上在现代大学里无处不在,包括在农业系、自然资源、护理、商业、生态学和工程……一是理论建构无力,二是我们的研究很少被别的学科同行认可……传播教育总体处于理论弱势中①”。

这种情境不也正是我们当前正面临的吗? 显然,我们应该弥合这种分离的传播学教育,再加上我们已有的言语与修辞传统,进一步完善传播领域的拼图。但这种弥合,不是在每所设有传播学博士项目的大学全面开花,而是要根据各个大学整体学术积淀和传播学科发展的经验积累,确立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一个或者几个。这样,对整个国家的传播学博士教育来说,就有可能形成一个专业门类较为齐全、多元的格局。尤其要考虑有差别的、错位发展的思路,用市场的话来说,有助于增加各个博士点的核心竞争力;从国家传播学科整体发展来说,可以优化组合有限的人、财、物力资源,有助于跳跃式地推进学科总体发展步伐。

五、博士生课程设置落后

(1)课程种类和数量单一,课程设置零散、随意,缺乏多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由于领域不齐全,导致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大的分类领域的基础理论课和方法课鲜有开设,何况更为细化领域的理论、方法课和专门研究主题性质的课程的并进、多元架构。无论博士生选择何种方向,可供选的课程不但数量有限,而且方向与方向之间的课程区别甚小,一般只开设宏观、普适课程,中观和微观课程层面的细化、深入研究课程甚少。而在美国,无论是大众传播、修辞传播、传播技术、人际传播、文化研究等等领域不但分类细化,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有10余门的课程供学生选择,课程不是同类反复设置,而是有一个合理系统的架构:基础理论课+方法课+诸门能够让学生掌握具体研究过程的专门研究课。因此,重新设计更为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成为我国传播学博士教育的当务之急。

(2)技能导向:受传统新闻教育职业训练方向的影响,理论建设成为牺牲品,传播仍以获得技能为方向。而即便是提供技能,学生所获的技能也不是具体的,还是宏观的坐而论道。这直接导致研究意义的缺失。虽然技能是必要的,但无论如何,比起美国把博士教育定位于为研究与高等教育培养后备力量来说,我们在博士层次仍把技能培训看做重点的导向还是值得深入反思的。这种方向不转变,遗患的不仅是博士传播学教育,更深远长久的遗患还在于阻碍整个传播学教育的发展。

(3)课程内容既没有体现西方传播研究的新成就,又缺乏本土文化元素。如果说教育体制和内容的西化与中国现代历史有关,如果说我国在发展作为适应现代工业文明和西方教育制度应运而生的传播学科之初,课程内容搬迁西方的理论是必要的。但在面对全球化对文化身份的强烈诉求时,这成为我们满足诉求的一个巨大障碍。一般的本土文化元素缺乏,被西方传播看做传播两个源头之一的中国古代的修辞传统也是无处寻觅踪影;而向西方学习呢?也不尽如人意:一是传播学引进之初的理论至今未得到更为深入的适应本土化实践的研究,二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传播领域的新成就、新视域远未在课程中得到反映。

因此,单纯地说本土化或是西化都是毫无意义的。一方面,要加强对我国本土传播研究成就的挖掘并在课程中得到建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吸收国际最新传播研究成果。使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理论和实践层面、国际化和本土化等多元面向得到缤纷呈现。

(4)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拉不开层次,教师在课程内容的准备和教学方式上区别不大。因此,在博士生期间的教学法的训练也显得尤为必要了。

六、研究力量和师资缺乏协作,竞争导致大学之间相互分隔

利益导致学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阻隔,这最终导致不同大学之间分享已有的资源成为困难。这清楚地反映在课程设置以及发展传播研究新项目方面,缺乏协作的结果是项目重叠、资源浪费等,使本已有限的甚至是贫乏的学术资源更为捉襟见肘。

在美国,传播学者跨学科执行重要研究的合作者领域非常广泛,如:美国研究、艺术史、工程学、英语、环境科学、人种和妇女研究、地理学、历史学、信息科学、语言学、政治学、公共健康、社会学、心理学等②, 但我国开展这么广泛的传播研究合作可以说是门可罗雀的。因此,必须加强合作,并把博士生的培养带入这种合作

之中,教师、博士生乃至整个传播教育才会获益无数。

七、传播学博士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国际化程度较低

这导致理论视野狭隘。我国传播学博士项目的开展也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早期博士项目中的教育者本身尚处于学习理论范式、探索学科建构大方向的初级阶段,这使我国博士培养打上了厚重的探索性烙印;虽然近几年我国自己培养的传播学博士中有一批人走上了教学、科研岗位,但由于在校期间,能够从早期博士教育开拓者那里承袭的学术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毕竟有限,而且几乎没有在教学能力方面进行过系统的训练,这一批年轻博士的成长还要假以时日。因此,博士师资状况的改善也要经过一些时间,这将直接而明显地影响未来一些年我国博士教育的整体水准。

注释:

① Pamela J. Shoemaker,“Communication in Crisis: Theory,Curricula, and Power”,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Autumn,1993

博士14篇 篇五

关键词:博士生培养;中德比较;科研

作者简介:叶宾(1980-),男,河南南阳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解晓芬(1981-),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13-02

现代的博士生教育起源于德国。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在改建柏林大学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德国培养出了西方第一批现代型博士。德国早期的大学教育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合并进行的,没有专门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大学教育一般也不使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概念。但在当前国际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为了同国际接轨,德国大学教育也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德国已基本实现了学位结构和学制的转变,放弃了德国高等教育传统标志性的本硕一体结构,转向学士、硕士二级学制。[1]

研究生培� 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前提下,突出博士生的科研训练,着重培养其在工程实践中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它是以“导师制”为核心,强调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以培养学术型博士生为主要目标。它既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亦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研究所为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单位,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体制。

笔者最近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进行了半年的学术访问,在科研与学术活动之余,对其理工科博士生培养的特点及发展动向做了一番考察。在此作一简介,以期对正在探索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之路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有所启示。

一、培养目标

作为世界上现代博士生培养与教育主要模式之一的德国模式,强调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突出科研训练。德国大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许多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观念和实践,比如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大学教学和学业组织方面的个性化取向。创新能力培养只有在成为日常文化而被明晰意识所遗忘时,才算是真正告别了“谈论”的层面,成为现实。[3]

根据我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博士生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因此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强调基础理论与科学技术创造性,突出学术研究,并且学习时间有限制。因此,博士生常在学科领域内某一较小的研究突破点深入下去,以求短期内有所创新与领先。所以总体而言,我国博士生在某一研究方向钻得较深,但研究面较窄,科研训练不够广。

二、培养过程

1.课程学习

按照德国的传统,博士生阶段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科研、撰写博士论文。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没有必修课,也没有学分要求。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具有丰富多样的研究生研讨会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讨论,气氛非常活跃。这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思路,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德国学者认为博士的科学研究过程也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如果说博士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那么开设一定的专业课程,倒是局限了他们的知识面,不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博览群书,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造诣。[4,5]

在我国各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中,要求博士生在本学科领域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因此学位课程的学习,对我国的博士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环节,而且对总学分有一定量的要求。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这些课程的学约需要1-2个学期。相对而言,德国博士生的独立科研和实验动手能力较我国博士生强,而我国培养的博士生则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

2.科研训练

在德国,博士生的招生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想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者,须大学毕业成绩比较优秀,提供相关的学历证明和教授的推荐信,在征得导师的同意后,就算是入学,这是一个师生双向选择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授会着重考察一个申请者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因此能够得到教授认可的博士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承担课题,进行科学研究,用较多的时间从事课题研究,来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博士生也承担一定量的教学辅助工作,如指导大学实验课程等。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题目在博士生进入课题组时基本上就已明确,所以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很专一,与教授的接触很多,也很直接。在培养过程中,鼓励博士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比较频繁。

德国的科研小组一般都由十多人组成,包括1-2名教授,1-2名博士后,3-6名博士生和几位研究生及客座研究人员等。课题组每周组织2-3小时的学术研讨(Seminar),由小组中的一个或两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做学术报告。通过学术报告,使课题组其他成员扩大视野,及时了解同事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这种活动也可临时变动,如由某一个外国访问学者介绍其研究成果,或由刚参加完国际学术会议的成员介绍会议情况等,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此外,德国学生短期出国留学的比例相当高,许多德国学生曾在国外高校学习一到两个学期,或有国外实习的经历。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得以从开放的环境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我们的博士生招生设有专门的入学考试,录取考生主要依据入学考试成绩,博士生导师只有在最后面试阶段才能考查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博士生的科学研究也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博士生入学之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参加学术活动,确定自己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然后由研究方向相近的几位专家把关。目前大部分博士生的研究课题都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进行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的一些科技攻关项目以及横向项目等。博士生在完成科研项目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形成有创新性的方法或结论,由此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当前科技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和交叉的专业知识,单一的教授负责制容易造成学术视野狭隘和落后。近年来倡导的来自不同领域的指导教授共同组成指导小组,可以凝聚不同专业领域的指导教授,实现院系之间跨学科的联合,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教师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没有可能将教学和科学研究完全统一于一个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而导致他们在精力和时间投入上的偏颇,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实际上,德国大学教授对于研究的偏好比起中国教授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3.经济资助

德国教授要安排和解决其所招收博士生的经济资助(工资)。通常有如下几种资助方式:助教、研究生院奖学金、工业奖学金等。对于外国博士生,还可申请政府学术交流、私人、教会等基金会的奖学金。[6,7]大部分博士生同时兼任导师的助教,要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协助导师指导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资助。

我国的博士生较多地依靠国家提供的各种奖(助)学金。博士研究生一旦被录取,就可享受国家提供的助学金,或带薪上学。由于助学金的金额相对较少,仅依靠助学金,博士生的生活较为艰苦。此外,导师根据博士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业绩,以科研项目劳务费的方式适当地给予经济补助。博士生亦可通过大学的助管、助教等形式取得报酬,但是由于分散了博士生的科研时间,许多博士生导师并不提倡。总体来看,我国博士生的每月收入只是其同期毕业硕士同学收入的1/6左右,而德国博士生的收入约是其硕士同学的60-80%。因此需要提高我国博士生的待遇,使其能够专注于学术研究中。

三、一些思考

传统的教育理念长期支配着德国的高等教育,由此造就了德国高等教育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辉煌时期。[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冲击,德国的高等教育和博士生培养理念也出现了一些危机。在科学研究方面,传统的以研究所为基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影响了学科的发展,不能很好地适应大科学发展的需要。因为在这种模式中,教授在研究所中具有绝对的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个人兴趣和意志。这不利于跨学科的合作以及大型科技项目的开展。此外,德国的教授过于注重科学研究,忽视了针对大学生的教书育人基本职责。大学选拔和聘任教授的依据几乎完全是科研水平,教学能力和水平几乎不被考虑。这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显然也有失偏颇。

2008年2月德国政府推出了《加强德国在全球知识社会的地位:联邦政府关于科学与研究国际化的战略》,以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承担国际责任,应对气候、资源和安全健康等全球性挑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加教育和研发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加强高校以及校企之间的合作等是其发展的主题。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博士生培养的优良体制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提高我国博士生的质量,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德国高等教育十年改革重要举措[J].世界教育信息,2010,(2):67-71.

[2]陈正。德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2,6(1):53-57.

[3]李本娣,程永元。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2):21-24.

[4]俞可。第三届中德高等教育论坛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9):106-109.

[5]李本娣,程永元。中德两国博士生教育之比较研究(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14-17.

[6]刘爱真。德国研究生教育的项目管理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73-77.

博士14篇 篇六

关键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5-0113-05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发展和完善博士研究生教育,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课程体� 我国企业管理作为兴办历史相对较短的博士专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方面。因此,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生源和培养单位实际,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课程体系,在当前形势下很有必要。

一、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培养目标的确立

博士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中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延伸。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看,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学业标准,是一种在知识和能力层次要求上的前衔后续、逐步深入的梯度安排(具体见表1)。

根据以上标准,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需要,我们可以把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就是使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成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同时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和先进的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研究及实际工作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样的人才至少必须具有三方面特征: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知识的形态既包括能够编码的知识如事实、原理,也包括可以意会但不可以编码的隐性知识,如技能、人力知识等。然而,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本科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成熟的知识,硕士生教育学习的是已经系统化的知识,博士生面临的知识是离散的、尚未明晰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一个合格的博士毕业生,必须能够梳理总结出所涉领域的研究现状,建构从事相关研究所需要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进而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知识结构指的是知识领域内事实、概念、观念、公理、定理、定律等的组合方式。博士生的知识结构必须:第一,有丰富的知识存量,视野开阔,能把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第二,有合理的层次分布,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专业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布局有序,既“博”又“专”,(“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第三,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先进性,洞悉前沿变化,能由已知推未知(参见图1)。

(二)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是运用既有资源,进行问题的发现、辨识、假设、论证、结果解读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工具的使用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研究工具方面,对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来说,要能熟练地操作基本的统计分析工具和主要的财务、金融分析工具。研究方法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方法是实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效方法,博弈论随着近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频频青睐博弈论学者而受到广泛重视,案例方法是企业管理研究与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实验方法通过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的观察、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这些方法的应用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以计量经济学方法、博弈论、案例方法、实验方法等都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生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

(三)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

如前所说,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借助知识传授,培养学生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借鉴软件设计的“重构”定义:“(重构)是一种对软件内部结构的改善,使得程序的设计模式和架构更加合理。”我们可称这种知识的学习、处理、应用和创造过程为知识重构。

知识重构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知识萃取、知识结构化、知识衍生、知识文本化四个阶段。知识萃取指通过视、听、读、讲、讨论、经历等方式得到并保留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过程;知识结构化指借助思维的透析力与综合力,把所获的原本零散的知识关联起来,形成解释现状或事实的知识体系;知识衍生指运用移植、投射、延伸等方法,集成既有知识及其体系,从而生成具有创新含量的新的知识构架;知识文本化即知识成果的表述,如报告和论文的写作、刊发、传播等等,它是知识重构的最终显现形式。

有效的知识重构能力,是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的协同结果。知识萃取能力是知识重构的基础和起点,它决定所获知识的存量、层次和布局,进而影响后续的知识重构功能;其他重构环节的状况,也会反过来正向影响知识的获取能力(参见图2)。

二、国内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情况

(一)国内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

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开办历史较短,在课程设置、实施及评估上,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1、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目前,国内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三大板块: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位公共课是指根据教育部要求,各专业博士研究生都要修读的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语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为博士研究生系统深入掌握本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所必须修读的课程(至少学习三门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指为拓宽博士研究生的知识面、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而适量开设的,供博士研究生选择性修读的课程。以下是我国部分高校企业管理博士课程设置情况(见表2)。

表2显示,国内企业管理类博士课程设计中,公共必修课的内容和学分由教育部统一规定,专业课由各校自行设置,不同培养单位在学分的安排上,提供课程的门类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课程内容的取

向、知识的覆盖面方面,也各不相同(具体见表3):

2、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不足

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有许多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

第一,课程体系不规范,科学化程度不够。课程门类、学分安排差距太大,不同院校相同课程内容的目标导向差异明显,说明相关部门对博士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

第二,课程结构层次不分明。本科、硕士、博士课程没有反映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差异,部分院校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名称基本相同甚至完全相同,这种不分层次的教学必定影响博士的培养的质量。 第三,课程视野“学科化”特征明显,课程覆盖面不广,跨学科、交叉学科课程纳入较少,不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第四,课程比例不合理,专业必修课比例过大,选修课少;重课堂教学,轻实践课程;重显性课程,轻隐性课程,课程实施的效果不理想。

(二)国外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的设置情况

美国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其对研究生的培养强调课程与论文并重,如博士生一般要学16~20门课程,修习30~40个学分,较多地学习高水平课程的博士生后劲较足,因为其知识面广、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

与国内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相比,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有如下特点:

1、体现管理学科的渊源与发展脉络

国外高校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在设置上比较注重体现管理学科的发展脉络。从历史路径看,管理科学的发展脱胎于经济学,正逐渐呈现出与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学科交融发展的趋势。以美国为例,美国前10名的商学院如哈佛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海斯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等,其管理类博士专业的课程,明显呈两个倾向,一个是经济学倾向(Ecollomics-based)――基于管理学科学术基础与理论渊源,一个是社会学倾向(Sociology-based)――基于心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演变趋势。

2、课程体系层次性强,培养目标明确

在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中,美国的博士生教育以重视课程教学著称,其课程设置不但反映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而且课程体系层次分明,有基础课(研究工具)、核心课(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专业课(研究方向及前沿动态)、辅修课(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知识)等层次,课程功能明确,能体现培养目标。详情参见表4。

博士14篇

由表4可知,美国博士课程体系中,研究工具、研究方法类课程数量多,而且授课模式有很强的互动性、探索性,通过将社会科学原理与研究方法应用到管理问题上,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这多个领域的敏感。如哈佛的DBA(工商管理博士)就有管理领域研究设计(Design of Field Research in Administration)、定量分析概论(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Methods)、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缺失多元数据分析(Incomplete Multivariate Data)等近20门工具类、方法类课程供学生选择。

此外,美国所有商学院都提供诸多互动讨论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讨论课程(Seminar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公司战略研究讨论课程(Research Seminar in Corporate Strategy)、网络理论及应用(Network Theory&Applications)等。值得一提的是,沃顿商学院还将深度自学(In-depth independentstudv)也纳入了博士课程管理体系,由各学科的教员(facuhv)根据学生的特殊兴趣进行相应安排。

三、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课程设置的思路

英国教育家洛克告诫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药一样,绝不能错第二次,第三次再去补救”。教育是事关几代人的功业,改革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事关博士研究生教育大业的成败。博士学位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培养具有坚实专业基础和创造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的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借鉴国内外企管专业博士课程设计的成果,同时注意发挥各培养单位企业管理研究团队的特色和整体实力。

1、完善课程体系,明晰课程功能

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生的课程,应围绕引导和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研究能力――知识重构能力,进行系统科学的设计。重视前沿性和创新性,动态反映本学科国内外新成就、新进展,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扎实的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最新的发展,洞悉现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因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企业管理博士的课程:

第一,把博士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最高环节,在课程设置上与本科、硕士研究生作梯度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构造功能和能力结构提升功能,将博士课程解构为基础理论与学科渊源、专业知识与理论运用、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知识等五大模块,通过不同模块课程合规律的组配,实现博士研究生知识萃取能力、知识结构化能力、知识衍生能力和知识文本化能力提高的目的(详见图3)。

第二,重视基础课程的安排,体现学科渊源与发展脉络,使博士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管理学研究范式,培养学术规范。

第三,强调学科渗透,增加交叉学科和跨学科课程容量(如管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传播学等),在扩大学术视野的同时,激发知识创新能力。

第四,增加课程门类,扩大学生选课范围和选择自由,以更好地满足博士生多样化的学习兴趣和社会对企业管理高级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表5提供的是各模块课程的具体安排,可供参考。

2、整合课堂资源,碰撞思想火花可以整合学科导师组集体的力量,对课程内容进行专题性解构,将每个专题提前发放给学生并要求其作课堂讨论的预备;每位导师只讲述自己对其最有研究和创新的一个或几个专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每一次交流都处于积极状态之中,每一次都能发现授课者的思想亮光,从而受到或大或小的启发;另一方面,让授课者授讲得精彩,变被动劳苦的宣讲为愉快兴奋的分享,并且由于学生的积极回应中也能不时闪现创新的火花,使教学双方产生智慧碰撞,催化新思想的诞生;第三,通过组合式授课,增加了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博士培养期间的师生交流。

对于设置在前沿动态板块的大部分课程,都适合采取这种组配法来讲述。国内外已有类似做法,实践证明颇有成效。

3、拓展课堂空间,提升课程实效

创新教育理念,拓展博士生课程空间,把课堂从单一的教室,搬到工厂车间、搬到互联网、搬进沙龙茶室。

第一,请进来讲。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举行前瞻性的学术讲座,实现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这种做法一些院校已坚持多年,师生及社会反应积极。

第二,送出去学。选派博士生走出门去,接受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与实践体系的训练,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的引进和实现。上海交大实施的选派博士生国外访学、国内访学,已取得明显收效。

博士14篇 篇七

一、2015米兰世博会法国馆设计

2015年米兰世博会法国馆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包含一片法国传统的几何式花园庭院和主题展馆,参观者首先穿过花园,领略独具法国特色的庭院风景,到达主题展馆。法国馆主题展馆的设计为了体现法国独有的农业特色,选择了两个主题元� 选用山丘作为设计信息载体,首先从显性载体的层面会让参观者联想起法国的山岭地貌,进一步思索会发现这个载体更深一层次的隐性信息,即在这块土地上法国人因地制宜,生产出丰富的农作物,同样是这片土地,也产生了法国人独有的高品质的美食文化。第二个设计主题元素是“大市场”,以法国传统的巴黎市场造型做为展馆的另一个设计母形,巴黎市场是法国旧时期民众进行农产品交易的市场,热闹喧嚣。展馆沿用了旧市场的矩形外观及内部拱形大厅,首先从显性载体的层面让参观者联想起法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繁荣的农产品贸易交流,进一步联想到这个信息载体更深一层次的隐性信息,即法国本身就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国家,一个如同农贸市场一样开放的城市,欢迎各国民众的参观与交流。法国馆以这种法国传统市场的矩形外观作为展馆的外观雏形,再用法国东部侏罗(Jura)山脉盛产的原木材料塑造法国连绵起伏的山丘地形,并将山丘地形以顛倒的方式与市场的矩形外观相融合,最终形成了法国馆的设计。法国馆的外观简洁又不乏变化,融合了法国山丘地形与传统市场形象的木质展馆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在这里展馆本身成为了设计信息载体,传播着法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的设计信息。进入展馆内部,首先看到的是如同市场大厅一般的拱形内厅,有着巨大的屋顶与绿茵,可以在炎炎夏日给人们带来凉爽的空气。展厅顶端是由交错而成的木格形成的如同颠倒的山丘般的半开敞顶部,木格可以起到遮阳作用,其投射到地面的阴影与开放式的内部设计让室外的微风可以自然的吹进展厅,世博会的举办时间正好为2015年5月份到10月份,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夏季炎热的温度也可以节省传统能源的消耗,体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颠倒的木质山丘上布满农作物,木格造型中将种满啤酒花,啤酒花藤顺着木格空隙生长,弯曲包覆整个展馆内部,使天花板呈现动感、优美的曲线。还有一进馆便能嗅到淡淡香气的香草类植物,这些种植于馆内天花板及四周墙壁的植物,大多为易生长作物,采用无需土壤的先进技术种植,既可确保产物安全无负担,产量上也非常具有成效。游客从展馆底层穿过展厅,通过楼梯可以到达屋顶的露台餐厅,在那里可以享用展馆自产的新鲜农作物制成的食品。法国馆网格天窗的设计、波浪形的开放式室内结构,形成了一座网格状的“多产市场”,一个深具凝聚力并且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在这里既可以种植、收获粮食,也可以进行现场销售。不论是馆内悬吊的现成农产品还是分布于馆内各处的栽种农作物,或是现场营运的烹调餐厅及小酒馆,都延续了传统的、热络的市场样貌,重现了法国传统农业产品生产及烹煮食物的市集交流,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法国丰富的农业历史,看到不同种类的、可食用的植物就在身边生长。展馆内部的每一处设计,无论是多媒体的显示屏,还是散发着香味的植物,都成为了传播设计者主题思想的信息载体,都在向参观的游人传播着视觉、味觉、听觉的信息——即法国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可以提供更好、更营养的食物来让世界更繁荣美好。

二、小结

综合以上世博会国家馆的实际案例可以看到,在展示设计中,可以使用各种显性与隐性的信息载体来表达设计主题,传播设计信息。将公众熟悉的具象形态和元素进行抽象、提炼或变形处理,使 在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结合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将各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或风土人情进行艺术加工提炼与抽象简化,以具有既定含义的形态或图形、色彩作为基本要素,虽失传统之形但不失传统之韵,使各国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技术、功能结合的基础上得到延续与发展,使

作者:韩卫萍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博士14篇 篇八

关键词:教育博士;重塑;改革行动;学位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5)02-0050-09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定位及其培养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DYY13091。

收稿日期:2014-09-19

作者简介:韩延伦(1966-),男,教育学博士,鲁东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烟台,264025。

为解决教育博士(Doctor of Education)与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的趋同,回应人们对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诸多反对、批评和质疑,使教育博士成为真正意义上特色鲜明的专业博士学位,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发起了旨在“重塑”教育博士的系列改革行动:一是由美国部分大学率先实施的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的改革行动,开启了美国重塑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帷幕;二是由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联合25 所大学共同发起的全国性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The Carnegie Project on the Education Doctorate),以重新评估为手段,通过项目联盟、协作设计实验等举措,共同探索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三是由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等研究型大学启动实施的创设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的改革行动,丰富了美国博士学位结构,创建出美国新的教育博士类型,进一步拓展出教育博士教育发展的空间。本文主要简述和论析上述系列改革行动的举措、特色及其成效,以期对我国教育博士改革创新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美国部分大学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的改革行动及特色

面对人们对教育博士教育的诸多批评、质疑以及日益高涨的改革教育博士教育的呼声,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部分大学,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范德比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等,基于凸显教育博士培养特色、解决教育博士与哲学博士的趋同等问题,开始反思和重新审视教育博士教育的不足,并着手重新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从这些大学启动实施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改革行动的实践来看,既呈现出具有共性的改革行动的核心问题,又有改革行动举措上的不同、差异和特色。

从改革行动的实践来看,共性改革行动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趋同与特色问题。率先启动实施改革行动的这些大学,都面临着教育博士与哲学博士两种学位的趋同以及教育博士教育缺乏自身特色、难以适应教育实践领域的变化等共性问题。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舒尔曼(Lee Shulman)就严厉指出,“我们现在已陷入尴尬境地,我们既没有培养教育博士的那种令人赏识赞美的模式,也没有培养哲学博士的优秀模式,因为我们基本上是在用相同的模式来培养两者”[1]8。正是这两种学位培养模式的趋同,不仅导致教育博士教育失去了自身特色,同时也影响了两种学位教育的发展。为解决两种学位的趋同并凸显教育博士的培养特色,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路易斯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分别于2001年、2002年和2004年各自推出了新的教育博士项目。可以说,重新设计有别于哲学博士、且能充分彰显教育博士学位特色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是这些大学改革行动的共同目标和改革策略。

其二,实践性与学术化问题。“实践性”是教育博士与“学术性”培养的哲学博士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和学位要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博士的培养却偏离“实践性”而滑向追求“学术性”的误区,受到人们的诸多批评。正如考帕兰德(M.Copland)所言,“在美国,人们对教育博士的批评不是没有根据的,教育博士确实没有按照自己的预定目标,与教育实践领域的‘真问题’建立起有机联系”[2]。面向实践,思考和解决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学位特色。因此,率先启动实施改革行动的大学都强调要解决两种学位的趋同和凸显教育博士的学位特色,必须坚持实践性导向,把教育博士的培养根植于教育实践中。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和圣路易斯大学等在启动实施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时,都对教育博士和哲学博士两种学位做出了较明确的定位和区分,即哲学博士是一种学术研究型学位,以学术为导向,为学生未来从事学术职业做准备,而教育博士则是一种专业学位,以实践为导向,为学生从事教育管理事业做准备。由此可见,这些率先启动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大学,为纠教育博士培养的“学术化”之偏,都在积极寻求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特色。

其三,课程设置与教育实践的方式、路径和策略问题。率先启动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大学都认识到,如果教育博士的课程设置依然照搬或套用以理论化的知识 因此,面向实践加大实践性课程的份量,从课程设置的层面上真正凸显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特色,成为这些大学都采用的改革策略。另外,率先启动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这些大学也都认识到,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导向,不仅要求面向实践,同时还必须走进实践,让学生真正体验教育实践领域真实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发现教育实践领域中的真问题并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案等。因此,以何种方式、途径和策略把教育博士的培养引入教育实践领域,既是架构大学与教育实践领域相连接的关键“管道”和充分体现教育博士培养实践性特色的有效举措,其实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问题。所以,这些大学都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多种方式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点和特色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及多种特色化的教育实践的方式、路径和策略。

其四,学位论文与研究报告问题。教育博士是否仍然像教育哲学博士那样,需要撰写高水平的学位论文,这是率先启动改革行动的大学重新设计新的教育博士� 圣路易斯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施行的是撤除博士学位论文代之以研究报告。范德比尔特大学教授麦菲(Joseph Murthy)等人就明确提出,教育博士教育的学生不需要撰写学术研究论文,可以用实证性的、案例性的研究报告来代替它,因为这样做有利于保证教育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过程和结果等都与教育实践保持密切的联系[3]。虽然能否以研究报告取代博士学位论文的问题仍存有一定的争议性,但这种做法确实明显地区别于教育哲学博士,构建了一种新的教育博士学位制度。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仍坚持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但已与传统的博士学位论文要求有了质的区别。由此可见,这些大学都已关注从学位论文的要求上作出改革,是区分两种学位、彰显教育博士培养特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从改革行动举措上的不同和差异上来看,不同大学的特色化、个案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培养目标和招生对象存在不同和差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推出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旨在培养能够领导高效教育组织、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学者型教育实践者。[4]107-122主要招收已经拥有硕士学位,至少有3年相关教育领域实践经验、希望成为城市教育领导的教育工作者;范德比尔特大学推出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则是计划每年选拔18-21个在教育领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实践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养,培养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两种类型的教育管理人才[5]。由此可见,虽然这些大学都强调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导向,但不同的大学在培养目标和招生对象上确实存在不同和差异。这也表明,不同大学重新设计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都在依据教育实践领域的现实需要、大学自身所具有的学科专业优势以及教育博士项目的未来发展等因素来思考和确定培养目标和招生对象,使教育博士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未来发展性。

其二,教育博士培养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同和差异。虽然这些不同的大学都重视教育博士培养的课程设置,但不同的大学却各有特点和模式。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是依据“责任、多样性、领导和学习”四个学术主题设置核心课程,每个学术主题都设置相应的课程体� [4]107-122在第二学年,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开始主修课程的学习。主修课程主要提供与学生具体工作背景相关的深度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能让学生接触到具体背景下的最佳实践案例和前沿研究,强调理论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圣路易斯大学则以模块化(Module)课程设置为特色,每个学期都开设固定的课程,主要包括学校组织学和领导学的知识、运用项目管理的知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的知识等。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领导能力,圣路易斯大学还开设了金融、学校—社会关系、政治、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课程,并将关于应对学校发展和教育变革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贯穿于教育博士培养各阶段的课程当中。除了这些正式课程之外,还组织很多研讨会和讲座,以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从上述两所大学的课程设置来看,都体现出在教育博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上的不同和差异。由此可见,教育博士的课程设置,必须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分离,培养目标难以有效达成。

其三,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方式、途径和策略等方面存在不同和差异。虽然这些大学都在积极探寻能够体现特色且凸显实践导向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但在采取的方式、途径和策略等方面,又各具特色和不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做法是:第一,把教育实践领域的真实案例纳入主修课程中,使课程的讲授建基于实践领域的真实案例之上,架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通道”;第二,创建“专题论文模式”(The Thematic Dissertation)项目[6]69-85,把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与其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等相结合。这一项目主要安排在第三年,由学生和导师、实践领域专家合作组建某个专题的学位论文小组。小组成员在同一专题下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这种专题学位论文模式,强调在教育实践的真实场景中对教育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重视论文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与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过程与方法、导师指导以及论文评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分。圣路易斯大学的做法则是:第一,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把当前教育问题作为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参与到对当前教育问题的调查中,并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第二,强调小组学习、团队合作。把学生被分为3-4人一组,围绕感兴趣的教育问题收集资料,进而形成一系列研究课题,通过相互协作完成各项学习和研究任务[1]8。范德比尔特大学则通过创设“顶峰体验”(Capstone Experience)项目来强化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特色[7]48-60。其做法是:第一,组织安排学生参与“顶峰体验”项目。项目主管负责联络需要咨询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将需要解决的实际教育管理问题设置成“顶峰体验”项目。学生在参与“顶峰体验”项目过程中和这些学校或教育机构之间形成真实的客户咨询关系。第二,设置“顶峰体验”讨论课程。依据教育博士在职学习的特点,在周末安排贯穿整个“顶峰体验”项目过程的习明纳式讨论课程。团队成员和项目主管共同讨论选题、设计研究思路、制订计划、分派任务、定期交流进展等。上述三所大学的做法可以看出,凸显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特色,其方式、途径和策略是多样的,其关键是能否以创新的思维视野来思考和决策。

其四,教育博士评价方式和要求存在明显的不同和差异。从这些大学对教育博士的评价和要求来看,其关键都集中到对教育博士论文的评价和要求上。圣路易斯大学是用小组毕业设计(Group Projects)来取代毕业论文,其特点在于学生的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实践,并在同伴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其目的在于突出教育博士论文的“实践性”特色[1]8。这一举措,确实明显地彰显出教育博士与教育学博士的区别。范德比尔特大学虽也施行了以研究报告代替博士论文的评价方式,但要求学生提交的报告必须包括问题的界定、问题背景的分析、研究发现、对研究发现的讨论、建议、实施战略、结论、附录以及参考文献等部分,而且学生提交的报告必须达到主管和客户满意,学生才能获得博士学位[7]48-60。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虽仍坚持以学位论文评价教育博士,并以学位论文评价的结果决定是否授予博士学位,但其创建的“专题论文”模式已明显地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化追求的博士论文要求。可以说,这些大学对教育博士评价方式以及要求的变革和创新,是美国早期重塑教育博士改革行动最为“特色”的亮点,特别是“以研究报告取代博士论文”的做法,是在教育博士学位制度上做出了大胆的创新。

由上简要介绍和论析可见,以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圣路易斯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等为代表的部分大学率先启动实施的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改革行动,其成效显著、特色鲜明。2006年舒尔曼在《教育研究者》(Educational Researcher)杂志上指出罗西耶教育学院(Rossier School of Education)的新教育博士项目是把教育学博士和教育博士做出正确区分的少有的好例子[8]。虽然这仅仅是对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启动实施的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改革行动的肯定,但也说明,这些大学率先启动的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的改革行动,其实践成效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一定的赞誉。当然,这些改革行动,还主要立足于各个大学自身对教育博士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发展定位、教育博士核心特征的认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对能否以研究报告代替学位论文等一些举措还存有争议,但毕竟在解决两种学位趋同、彰显教育博士学位特色等方面,这些大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具有实践先导性和一定的引领性,为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塑教育博士的改革行动提供了可参考借鉴、可评价讨论的宝贵经验和参照。

二、美国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及特色

虽然美国部分大学率先启动实施的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的改革行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改革行动,能否在教育博士教育的本体意义上解决两种学位的趋同并彰显出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本质特色等问题,依然需要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层面上做出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美国各界对两种学位的区分、教育博士学位核心特征的界定以及教育博士培养体系的重建等系列问题仍在持续论辩,对教育博士教育改革的呼吁仍在持续加大。有批评者主张取消教育博士,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教师学院前院长莱文(Arthur Levine)在《教育学校的领导人》(Educating School Leaders)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博士的危害巨大,不仅伤及教育学院,也伤害了教育领域。 如舒尔曼等人在《重建教育的博士学位:一个批判和建议》(Reclaiming Education’s Doctorates:A Critique and a Proposal)则提出,解决教育博士问题之道是反思与重塑教育领域的博士学位,呼吁与实践建立强有力的联系,建设一个新的完全独立的专业实践博士(Professional Practice Doctorate,P.P.D)[10]。现实地讲,用取消一种学位而保留另一种学位这种过于偏激的观点,不是解决两种学位趋同问题的有效方法。重塑教育博士,则是可行的路径和策略。2007年,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了25 所大学共同发起了全国性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旨在重塑教育博士教育,探索出一套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使教育博士成为真正意义上特色鲜明的专业博士学位,并使其获得良好的声誉和发展前景。

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在其本质上是一种行动研究性的“设计实验”,以机构合作开展重新评估为手段,通过项目联盟、协作设计实验等举措,共同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由专门成立的指导委员会来策划,要求自愿申请加入项目联盟的成员单位,需提交本校教育博士改革项目和计划,并承担设计、试用、审议、推广传播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的职责和义务。通过开设网上工作平台、定期召开交流会议等举措汇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报告、整理成共同决议、形成共同的主题、提供评价教育博士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讨论策略以及未来教育博士的发展方向等,形成了校际间及时交流对话的机制。[11]

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思路和建议。其一,要求成员单位,在设计自身教育博士项目时,要描述出本校设计实施的教育博士项目的计划、目标、愿景、要求、原则、模式以及核心特征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以便在不同大学中展开交流讨论;其二,要求成员单位,应围绕四个变革主题来思考和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12]:发展教与学的学术(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构建实践实验室(Laboratories of Practice)、开发特色化教学模式(Signature Pedagogy)和创新顶峰体验。发展“教与学的学术”,要求成员单位对教与学进行批判性反思,并通过教与学形式的改革提升教育博士项目的质量。强调发展“教与学的学术”,其实是在认识的层面把实践性和学术性融合一体,避免在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时因强调实践性而弱化对教育博士学术意识和学术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观点;构建“实践实验室”,旨在架构经验,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实践情境,使学生与专业实践人员一道从事研究和学习,并使学生能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推动知识的生成与转换;开发“特色化教学模式”。按舒尔曼的观点,“特色化教学模式”是指能够培养胜任未来职业发展要求的工作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反映了什么是领域内最有价值的知识及如何获得这些知识[13]。开发“特色化教学模式”,旨在发展和开发应用性实践知识,培养教育实践工作者有能力确认和解决教育中的复杂问题,成为有思想的反思型的实践者;“创新顶峰体验”,意在强调学生持续关注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以小组学习、合作研究、集体指导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享经验的品性,帮助学生在项目培养过程中及项目结束之后在专业实践中表现出众。概言之,四个变革主题,体现出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的理念、观点、思路等方面的整体思考和把握,有效地发挥了项目联盟引领和指导各成员单位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探索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的改革行动。

由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25 所大学共同发起的全国性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规模大、影响力强,形成了体系化的观念、举措,构建出有别于哲学博士、彰显教育博士学位特色的培养模式,对美国教育博士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采取的机构合作、项目联盟、设计实验、交流审议、传播推广等方式和手段,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全国性重新评估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特别是对教育博士质量评价的重视、教育博士应具有的能力要求以及四个中心议题的提出,使成员单位设计新的教育博士项目具有了基本的内容框架、理念指导和思路。但也不可否认,改革行动还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如,虽然称之为全国性的改革行动,但总结出的经验、理论观点、实践模式等,其实主要限于25个成员单位,并未扩展到对其他非成员单位实施的教育博士项目改革的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这也局限了改革行动的广泛性以及培养模式的推广性;另外,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总结出的一些理念、思路、模式等,主要是基于行动研究的方法而获得,缺乏严谨的重复实践的信度和效度检验,其理论体系的权威性、可信性等,仍需要在认识和实践的层面上验证和完善。

三、美国创设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的改革行动及特色

随着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系统中绩效责任制的推行,中小学校长和学区教育局长等教育领导越来越被要求对教育的结果负责,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成就负责。这就使得“谁最适合做教育领导”成为美国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另外,人们在对批评和反思基础教育改革问题时也发现,许多学校领导对什么是真正的“高质量教学”不甚了解,他们在分配教育经费、引导制定政策以及管理学校方面缺乏经验和准备。学校管理者和校长们缺乏必要的专业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学校决策能力等都需要提高和改进。但传统的针对教育领导者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领导人才墨守成规者多,而开拓创新者少,已经不能适应今天学校变革的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教育领导者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

向来以培养教育领导者为己任的哈佛大学于2009年率先设置了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Doctor of Education Leadership)。该学位项目由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商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John F.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共同实施。该学位项目学制3年,全日制培养。对于该学位的定位,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麦卡特尼(Kathleen McCartney)明确指出[15]:

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适应现存体制的领导者,而是培养能够实现教育体制成功变革的新一代新型领导者,希望他们改变教育改革被动低效的局面,培育公立与私立机构之间强大的伙伴关系,最终恢复人们对美国学校系统的信任。

为培养能实现和引领教育体制变革的开拓型领导者,哈佛大学通过开设定制式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组织开展“顶峰体验”等举措,从教育、管理、领导以及政治、政策各个方面对教育领导博士进行综合培养。该项目实施的基本做法是:第一,第一学年主要开设定制式核心课程。其特点是围绕高度综合的“学与教、领导与管理、认识和改造教育部门”三大领域设置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主要采用案例讨论、情境模拟、实地工作、在线学习等多种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形成发展和实践作为系统领导者所需的开拓性思维方式和多视角分析问题的习惯。第二,第二学年主要开设研讨课和选修课。研讨课主要是深化对核心课程的理解;选修课则是跨学科性的综合,主要是从教育研究生院、商学院和肯尼迪学院各推荐的3门课程中至少选择6门课程。在这一学年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生与导师密切合作制定一个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凸显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专业方向发展。第三,在第三学年,进入“顶峰体验”阶段,安排教育博士进行实质意义上一年时间的临床式领导实践。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投入到学校组织的领导工作之中去,尤其要在实习的学校中对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方面做出切实的努力和成效。在临床实践期间,导师和教育研究生院随时给学生提供专业指导需要的关系网络服务,学生也与哈佛大学保持联系,并定期返回哈佛大学参加强化工作室。[16]

哈佛大学创设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明显地彰显出如下特色和特点:第一,学位目标的高端性。哈佛大学创设的教育领导博士,其使命是为学校系统、国务院教育部、教育行政机构、国家政策组织、基金会、非营利性组织和私营部门等组织系统中的不同层次培养高级领导者。教育领导博士毕业生将会任职于部门主管、首席学术指导、首席执行官、参谋、理事、执行董事、顾问、项目主任等岗位[17]。这一学位目标,已体现出创设这一学位的战略远见和对美国教育发展的未来把握。单就基础教育来讲,教育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可以说,学生的智力是一个国家整体智慧的关键构成、学生的人格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形象的塑造,因此,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讲,他要意识到,他肩负的是国家的未来,他必须具有国家的大视野来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对学校发展负责,他的职责不应是事务性的,也不是维持现状,而是以开拓的勇气引领教育体制变化、以高度的责任和智慧以及专门化的知识来组织领导基础教育。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创设,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中小学校长。仅从这一层面上讲,哈佛大学创设的这一学位,目标远大,体现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大气魄、大胸襟,也彰显出哈佛大学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领袖地位。这一学位所呈现出的战略远见和教育责任,确实值得思考和借鉴。第二,培养对象的高起点。哈佛大学的教育领导博士项目主要招收教育行政与管理人员。从2010年录取的第一届25名教育博士的工作经历来看,基本都有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曾担任过校长、教师、咨询顾问、董事、管理者等。这种培养对象的高起点,并不是在招生对象上有意缩小招生范围,而是基于培养目标、学位使命等因素做出的规定。这一学位培养的人才,要成为未来领导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不是培养从事一般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因此,必须对申请者的经历、学历、能力以及品行等方面做出高要求[18]。所以,培养对象的高起点,是这一学位的内在要求。第三,课程的定制性和能力培养的岗位定向性。教育领导博士项目的课程设置是为未来领导者专门提供承担领导责任以积极转变教育体制所需要的概念工具、跨学科知识、实践技能、专业经验、管理和领导技能等。这种定制式的、跨学科专业综合性的课程设置,其实质是指向教育领导这一特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第四,通过实地领导变革的方式结束学业。哈佛大学要求教育领导博士实地领导一所学校来进行有效的教育变革,以检验学生充分利用他们从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水平,测试他们表现出来的领导才能。

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这一学位的创设,首先是教育博士学位理念的创新。虽然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对教育领导的高要求,但哈佛大学并不仅限于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而是把基础教育的需要与美国教育体系的发展、美国教育的未来发展结合起来,以战略远见的视野和对美国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把握来思考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设置问题,彰显出这一学位对美国未来教育的引领性和指导性。其次,是教育博士学位类型和结构上的创新。从美国教育博士的类型和结构上讲,美国教育博士项目中还没有专门的教育领导博士这一专业学位,哈佛大学这一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设置,丰富了美国教育博士学位的类型和结构学位。再次,是教育博士学位制度上的创新。教育领导博士,旨在培养开拓型的教育领导者,要成为未来领导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领军人物,因此,无论是在学位使命、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学位要求等方面,都制定出了不同于一般教育博士的要求和规定,如定制式的课程、要求具体领导一个学校的变革等,都是创新性的要求。哈佛大学创设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对于我国培养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领导以及其他教育组织机构的领导者具有极强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四、美国重塑教育博士系列改革行动的启示与借鉴

(一)以改革行动解释和定义教育博士概念内涵,合理定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从美国重塑教育博士系列改革行动可见,对教育博士的认识和定义,并不是从理论的层面给定一个学术化的概念,而是以改革行动来解释和定义教育博士的概念内涵和属性特征。如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是在总结三年改革行动经验的基础上而给出的一个关于教育博士项目的描述性概念;哈佛大学创设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行动,也是以改革行动的实践发展丰富了教育博士的概念内涵,解释了教育领导博士培养目标的高端性和招生对象的高起点等方面的特征,加深了人们对教育领导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认识和理解。这就在概念定义和学位定位的层面回应了人们对教育博士是“缩版的教育学博士”、“二流的博士学位”等观点和偏见。我国教育博士的改革发展,在认识上尚缺乏对教育博士这一概念的给定性或政策化规定的突破,按照文件规定来解释教育博士的概念内涵,因而在实践中缺乏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学位定位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改变认识的思维线路,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以改革行动重释重建教育博士概念,合理定位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博士培养,满足和适应社会对教育博士的需求,充分发挥教育博士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二)创新教育博士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从美国重塑教育博士系列改革行动的实践来看,无论是解决两种学位的趋同还是探寻彰显教育博士学位特色的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是关键因素。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课程体系,其特点是以核心课程和主修课程为两大体系,在各自体系中形成“聚点分布式”的课程设置。这种课程体系结构,能够聚焦于对教育博士不同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培养,针对性、实效性强,有利于教育博士培养目标的达成。再如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核心课程、讨论探究课程、选修课程和顶峰体验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定制式的、体系化的,有利于对教育领导博士特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而我国教育博士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方向课,在其类型上又分为学位必修课、选修课等,几乎与教育学博士的课程体系和结构相差无几。所以,两种学位的趋同问题,在课程体系的层面上难以解决,更谈不上通过课程体系来彰显教育博士的培养特色。因此,创新我国教育博士课程体系,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如何创新,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另外,实践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强调实践性,是美国教育博士培养的突出特点和特色。为凸显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性导向和特色,美国大学采用了多种方式、途径和策略,反观我国教育博士的培养,虽也强调实践性,但多流于形式,仍属于“大学中心化”的培养。要提升我国教育博士的培养质量,凸显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的实践性特色,需要借鉴美国大学寻求彰显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导向的做法,以探索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

(三)倡导教育博士培养多样化,构建教育博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全国性或区域性联盟

倡导教育博士培养的多样化是美国重塑教育博士系列改革行动的特点和特色。这种教育博士培养的多样化,既有利于扩大教育博士招生对象的范围以及生源的多样化,也有利于教育博士培养向广泛社会领域的拓展,提升和扩大教育博士的社会影响力,赢得社会的认可、接受和支持。教育博士培养的多样化,需要确立学位自主的学位制度,也需要一种能够提供校际间交流沟通的信息平台,了解同类院校或其他类型院校实施教育博士项目改革的做法、进度、经验、特色以及遇到的问题等信息,为设计本校教育博士项目提供广泛的参考。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25所大学发起的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其实是建构了基于教育博士项目改革创新的全国性大学联盟,为其成员单位创新本校教育博士项目和培养模式提供了可比较借鉴的现实经验和范型。从这一层面上讲,形成全国性或区域化大学联盟,是推进教育博士培养多样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我国教育博士的培养,划一性较突出、缺乏多样化和差异性,这就现实地要求在学位管理的层面,既要放权,赋予大学“学位自主”的权力,同时借鉴美国的做法,构建全国性或区域化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大学联盟,加强大学间的沟通、对话和交流,为我国大学自主决策和设计体现本校特色的教育博士项目提供信息平台,促进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的多样化和学位定位的差异性。

(四)发挥大学在教育博士改革行动中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大学为学位制度创新主体的制度模式

在美国“分权化”学位管理体制下,拥有授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权力的大学已形成了“大学自治、学位自主”的大学内部学位制度,享有学位制度创新的主体资格和权力。所以,像哈佛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圣路易斯大学等,可以自主规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学制年限、招生对象、入学要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位论文以及学位授予的标准等,而且有权力自主创构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模块化课程结构、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创建“顶峰体验”的教育真实情景、重构导师团队结构、创新学位论文要求及学位授予的标准等,特别是专题论文模式、以研究报告替代博士论文等创新举措,凸显出美国大学在教育博士学位制度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外,也正是因为美国大学享有学位制度自主创新的主体资格,才能够直接面向教育实践领域的需求设置特色鲜明的教育博士项目,使教育博士的培养全面服务于教育实践领域的各种需求。这也是教育博士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重要举措。虽然我国学位管理体制不同于美国,但大学是学位制度创新的主体这一制度理念和制度模式,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可以说,推进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的整体质量和效能,构建有别于教育学博士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彰显教育博士培养特色,必须强化我国学位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大学创新学位制度的主体资格和权力,真正发挥大学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创新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Archer,J. Some Ed.D Programs Adopting Practical Approach[J].Education Week,2005(15).

[2]邓涛。国外教育专业博士教育的成效与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72-77.

[3]邓涛,孔凡琴。美国教育博士(Ed.D)专业学位教育的问题及改革的争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9(4):28-32.

[4]顾建民,王霁云。创建新型毕业环节——美国教育博士学位论文革新的个案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2).

[5]Anon.Program Philosophy[EB/OL].Admissions & Programs.Vanderbilt Peabody College.(s.d.)[2011-08-14].

http://Peabody. Vanderbilt.edu/leadership?policy and organizations/ graduate?and?professional?programs/edd.xml.

[6]Marsh, D.& M. Dembo. Rethinking School Leadership Programs:The USC Ed.D.Program in Perspective. [J].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2009(1).

[7]Smrekar, C.& K. Mcgraer. From Curricular Alignment to the Culminating Project:the Peabody College Ed.D. Capstone[J].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9 (1).

[8]Shulman,L. Developing a New Ed.D. Program in the Rossier School of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EB/OL].Doctors as Leaders.Cpedinitiative.(s.d)[2011-05-01].

%20Version_Developing%20New%20Ed%20D%20%20

Program.pdf.

[9]李云鹏。 国外对教育博士(Ed.D)教育的研究、争论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0):42-47.

[10]Shulman. L.,et al. Reclaiming Education’s Doctorates:a Critique and a Proposal.[J].Educational Researcher,2006(3):25-32.

[11]李艳辉,等。 美国卡内基教育博士项目的内容、特点及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8-131.

[12]Perry,J.& D.Imig. Final Report The Carnegie Project on the Education Doctorate 2007-2010. Prepared for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EB/OL].Library.Cpedinitiative. (2010-12-18)[2013-11-06].library.

[13]Shulman,L. Signature Pedagogies in the Professions [J].Daedalus,2005(3):52-59.

[14]Imig,D.,et al.Carnegie Project on the Education Doctorate: Creating Rubrics for the Assessment of Ed.D. Candidates[EB/OL].Emerging.Cpedinitiative.(s.d.)[2011-06-29].http://cpedinitiative. org/emerging? literature.

[15]李云鹏。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创设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5):41-45.

[16]Anon.Curriculum[EB/OL].Doctorate.Harvard.(s.d.)[2011-08-28]. http://gse.harvard.edu/academics/

doctorate/wild/curriculum/.

[17]包水梅。哈佛大学“教育领导博士”学位的创设及其培养方案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8):64-70.

[18]Havard.University.Apply for Admission[EB/OL].Admissions.Harvard.(s.d.)[2011-08-28].

博士14篇 篇九

目前,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主要集中在学习、经济、社会交往三个方面。在学习方面,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不尊重科学事实、臆造科学数据等方面,大学生考试作弊已成为当下大学校园发生频率较高的现象。在经济方面,拖欠助学贷款、恶意透支信用卡、拖欠学费、弄虚作假获取贫困生资格骗取国家助学金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经济诚信意识。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提供虚假信息获取求职岗位、求职签约后又随意毁约、网络交友及网络求职提供虚假信息等现象。这些诚信教育的缺失行为不仅冲击了当代大学素质教育的失效,也损害了大学生在社会价值体系中被赋予的较高的知识文化和道德标准的形象。如果在这一阶段诚信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和深化,那么在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以后,这不仅会加剧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退化,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整个社会诚信的建设。

2博弈论视角的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分析

2.1诚信与失信的简单博弈分析

博弈论主要是用来解决主体之间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之间的均衡问题。为研究方便,本文选取了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与银行放款这二者之间在诚信与失信方面的博弈分析,并在分析中做出了以下的假定:①本文只研究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诚信与失信的博弈,假定一方为大学生,另一方为银行,假定大学生和银行这两者都是“经济人”,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并且不能控制对方的决策;②博弈的双方均为“理性人”,具有机会主义的倾向,即在双方博弈过程中,一方发现欺骗可以获利时,就会采取或选择欺骗策略;③博弈双方可以选择的策略为诚信或失信;④博弈双方的获益。采取诚信,大学生和银行双方都可以获益5;如果银行放款,大学生失信不还款,则大学生获益10;如果大学生诚信贷款,而银行失信不放款,则银行获益10;如果大学生选择不贷款,银行选择不放款,即双方均选择失信策略,这样助学贷款制度就失去意义,则双方的获益均为0。在上面的博弈矩阵表可以看出,表中策略组D为纳什均衡解,即大学生、银行双方都以自身利益为选择目标,其最终的选择结果有很大可能是“失信”,因为“失信”是能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最优策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结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双方博弈的结果,如果大学生选择贷款但是不还款,那么学生得到的效用最大,即得到了免费完成学习的机会成本,而银行损失最大,失去了放贷本金和利益以及可以投资在其他领域的沉没成本;而银行如果存在比给学生放款更有收益的项目,那么银行会选择不放款而转向其他,这样银行可以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生损失最大,不能贷款助学,失去了完成学业的机会。但以上两种策略的选择都不是博弈的均衡点,必然无法达到稳定。实际上只有在学生不贷款,银行不放款的时候,即达到失信的纳什均衡,这样一来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将毫无意义可言,如果这项制度取消了,最后损失最大的还是大学生。然而,经济博弈理论告诉我们,在非价格因素和博弈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理性行为选择的结果,往往是非理性的。上述例子说明,由于双方的理性行为,导致了诚信的缺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2.2诚信与失信的重复博弈分析

重复博弈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在博弈中,相同结构的博弈可以重复多次,甚至无限次。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每个参与人都只关心一次性的获益;如果博弈是重复多次的,参与人可能会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从而选择不同的均衡策略。因此,重复博弈的次数会影响博弈均衡的结果。在上述的分析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失信的“囚徒困境”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双方所进行的是一次性的简单博弈,即大家所说的“一锤子买卖”。学生和银行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组织一次博弈、再做一次选择,基于此,博弈双方都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益。但从动态博弈的过程来看,如果这种博弈是重复的、持续进行的,那么博弈的结果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诚信策略的纳什均衡就 因为在动态博弈中,参与博弈的主体过去的行为都是可以看到或者查询到的,因此博弈中的一方可以通过这阶段博弈的选择,来回应博弈中另一方在上一阶段博弈中的失信行为。在诚信的动态博弈中,如果银行在上一次助学贷款的博弈选择中因采取放款的诚信策略,而大学生选择拖欠还款甚至不还款使银行利益收到损失,那么在本次的博弈过程中,银行必然会选择失信的策略来“报复”失信的大学生,比如将他(她)列为银行系统征信的黑名单,那么他(她)将面临银行以后所有的“报复”。在这里,银行所采取的策略被称为“以牙还牙”策略。基于此,为了更加长期、稳定获取各自的效用,博弈双方都会理性选择自己的行为,双方都会选择诚信,于是必然会出现诚信纳什均衡的博弈结果,由此可见,要想使诚

3以重复博弈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

3.1增加博弈双方信息的对称性,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有效转化为重复博弈。

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理性人的机会主义、利己主义等行为,因此博弈双方在博弈过程中出现失信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在一次性的简单博弈中,由于博弈双方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进行一次博弈或再做一次选择,因此,博弈双方都只关心一次性的效用,那么选择失信策略是理性人的最佳选择。要想克服这种困境,必须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而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主要思路是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认知,深刻认识重复博弈与诚信之间的关系。诚信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素养,但现实是接受过多年素质教育的大学生对诚信内涵的认知还是很模糊,很多 其实主体间诚信关系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一个长期的选择、磨合、认同的过程,诚信是双方博弈的试金石,诚信关系的确立是双边的、动态的,任何一方的失信都可能导致诚信关系的中断。所以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必定要将一次性的简单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不能只顾眼前失信利益而忽视长期诚信利益。

3.2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畅通大学生诚信信息获取的渠道。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的记录,主要用于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情况进行真实描述,同时这种诚信的描述会起到一种客观评定的作用;同时大学生诚信档案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这种教育会及时发现问题,正视问题,纠正问题,对失信行为有一定的鞭策作用。学校应该将大学生的诚信档案纳入常态化管理,及时公布诚信档案,特别是面向社会公开,畅通社会获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档案信息,如果诚信档案不公开,大学生诚信档案信息不能及时获知,这对于失信之人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诚信之人不能起到标杆作用,“囚徒困境”的一次性简单博弈失信策略必然再抬头,那么制定大学生诚信档案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大学生诚信信息应当及时公开,特别是要面向就业部门公开,并将考试作弊、学术不端、拖欠贷款等诚信缺失行为直接与就业联系起来,对有失信行为的学生暂缓或不予推荐就业,增加失信的一次性博弈成本,让失信之人无处遁形。3.3加大对诚信缺失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对失信行为处罚的可信性。在多元价值取向下,诚信如果被仅仅当成一种道德规范,很难要求所有人都遵守。在诚信的动态博弈中,若诚信收益与处罚机制不对称时,双方在博弈时基于个人利益必定会选择失信。在经济社会发达的当下,一个可信的处罚威胁是减少诚信缺失最有力的武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诚信缺失的行为,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高校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因此,高校在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方面应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比如针对考试作弊,给予取消考试成绩、记过、甚至取消学位等处分,让大学生意识到失信行为所付出的的巨大代价,并且这种代价要大于通过不诚信行为所获得的一次性博弈的收益。当成本大于收益时,博弈双方基于理性的角度,必定会选择诚信。

4结论

博士14篇 篇十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of medical doctor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 SCI/EI; CSTPC/CSSCI;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某军医大学2005~2014年1655名博士的毕业档案,对博士以某军医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索引论文[外文期刊论文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收录论文,中文文章包括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 and Citation Database,CSTPC)、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收录论文]、申请课题、申报专利、参与编写书籍、参与国内国际会议及大会论文收录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某军医大学博士科研产出现状。

采用Excel 2007录入,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结果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1.1 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变化

CSTPC/CSSCI论文数量

2.2 申请课题情况

科研能力是博士生能力的核心所在,参加科研课题的申请研究是培养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统计发现,共149名博士参与申请课题366项。课题类型以部级课题为主,其次为省部级课题、校级课题、军队课题,国际课题比例较小(图3)。

图3 2005~2014年某军医大学博士申请课题项目构成

2.3 申请专利情况

2.4 大会发言及论文收录情况

2.5 参与编写、翻译、校正出版著作情况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3.1.1 博士综合科研产出水平逐年提升

统计结果显示,博士在校学习期间参与承担了某军医大学大部分的科研项目任务,在发表科研论文、申请课题、申报专利等显性科研成果上贡献突出。

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是博士研究生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体现在在各科学领域探究真理、理智创造活动的能力。从结果来看,博士科研成果产出主要集中在发表学术论文上,在申请基金、专利、大会论文收录及著作编写等方面虽有成绩,但仍不够突出。而且博士之间科研能力参差不齐,科研产出差别较大,如发表SCI/EI论文上,发表数量最多的博士达22篇,尚有一定比例的博士未发表过SCI/EI论文。同样的不均衡现象在申请课题、专利及参与著作编写方面亦表现明显。究其原因而言,一方面,受制于导师水平的影响。实践证明结构合理、 实力雄厚、 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导师队伍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源动力[12],对博士科研产出有较大影响。长期以来,某军医大学积极打造尖端学科,塑造学科优势,忽略了小学科、小专业的发展,导致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良莠不齐。另一方面,生源质量即博士自身科研素养亦是影响博士科研产出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某军医大学博士招生中过多地强调了考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忽略了对博士自身科研潜质的考察,致使部分科研能力水平相对平庸的人员进入到博士队伍,影响了博士科研产出水平。

3.2 建议

3.2.1 强化科研创新要求,优化科研创新培养机制,促进科研产出质与量的良性结合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博士教育已形成规模,并处于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的过渡期。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是支撑[13]。如果一个科研机构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阶段,其发表高质量论文越多,所得到的学术认可程度也就越高[14]。从结果来看,某军医大学正处于科研产出成果量变的积累期,并逐步迈向质的飞跃期。然而,就目前来看,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速度与科研产出总量的增长速度还不相适应,科研产出各个方面与同类院校之间无明显差异[15],尚未形成自身特色,与国外医学院校差异较为显著[16],仍需不断努力,逐步缩小差距。

3.2.1.1 构筑、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个性 科研个性是科研意识、精神的统一,是社会、家庭、教育等因素作用形成的态度、行为特征。现实中,忽略博士自身个性,实行统一标准管理一直是我国博士教育中的弊病。杨振宁曾说过,中国按部就班地把知识给孩子,平均起来是好的,可中国教育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对特别好的,占总数 5%的最聪明的学生比较不利[17]。因而,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应突出因材施教,鼓励和发展个性,不能一味搞平均主义。要注重为科研优才提供施展个人能力的舞台,强化对科研优才的奖励和鼓励,营造良好的科研平台和氛围[18]。

3.2.2 改善科研条件,强化科研产出保障水平

3.2.2.2 改善博士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保障 良好的生活条件是博士研究生集中精力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虽然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助学金、奖学金的标准和发放比例,通过各项途径来保障博士生活质量,但平均下来仍低于地方最低生活标准,加上高昂学费的困扰,对于无收入能力的博士来说,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极为迫切。因而,应在国家奖助学金的基础上完善研究生“助研、助教、助学”的管理制度,建立博士研究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博士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来。

[参考文献]

[3] 叶四桥,郑丹,王宗建,等。研究生科研活动与学术规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4] 陈坤,陈忠。医学科研方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 贺石林,李元建。医学科研方法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6] 蔡学军,范巍。中国博士发展现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 吴洪亮。创新型大学建设与大学的基本使命[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与社会科学版,2006,39(4):175-177.

博士14篇 篇十一

本论文是在导师张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试验设计、结果分析到论文的撰写,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张老师的心血和辛勤汗水。张老师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及乐观、豁达、独特的人格魅力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始终谨记恩师的谆谆教诲。在此,向导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本论文的大部分试验内容是在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所色谱室进行的,特别感谢林钦高工的精心指导,尤其感谢他在高效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等分析技术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感谢他在分析检测领域提供的宝贵经验和在研究思路方面给予的珍贵启迪。同时也衷心感谢他在生活上给予的关怀!

感谢导师组成员吴副教授、蒋副教授、陆副教授和章副教授在论文进行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特别感谢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食品所色谱室的各位小伙伴在试验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特别感谢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同学在动力学算法方面给予的帮助。

感谢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位师弟师妹金成、刘零怡、程璐、齐睿婷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对我的关心与支持。感谢我的好友在我读博期间给予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感谢蔡博士、部博士和曹博士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的帮助。

特别感谢我的丈夫,在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照顾,在精神上给予的鼓励与支持,烦恼时给予的安慰与体谅,快乐时给予的微笑与分享!你对我的支持、鼓励、理解和包容支撑着我一路走来,给予我前进的勇气和动力!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付出的心血,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你们对我的鼓励和期盼是我前进的动力,是我顺利完成学业的保证!

衷心感谢参与评阅、评审本论文和出席答辩会的各位专家!

谨此向所有关心、支持与帮助我的老师同学、亲人和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博士14篇 篇十二

一、撰写要求

1、文献综述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根据选定的研究方向,阅读有关文献,写出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内容应包括: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对所属研究方向阅读文献的概述;所属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含主要研究的若干分支,每个分支的理论/方法/方案/技术研究的现状,关键问题己解决的程度与尚待解决的难点,未来发展的趋势等);结论;主要参考文献。文献综述的字数,硕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10000中文字,博士研究生一般不少于20190中文字。

2、开题报告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根据所研究的课题背景,做开题报告。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应包括: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学位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新意/创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之处];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等。

二、完成时间

2.5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3学期末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年学制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第2学期期末或第3学期初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含提前攻博和硕博连读研究生)应在入学后2年内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直博生应在入学后3年内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开题不通过者,须重新开题。重新开题须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一般由原考核小组成员进行评审,考核结果报院(系)研究生教务备案。

博士生因特殊原因延期完成者,需提交书面报告,经导师同意,由所在院(系)教学主任批准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三、考核管理

1、考核组织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的考核,由各院(系)组织公开进行。考核小组成员3~5人,由院(系)确定。对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

2、考核要求

考核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填写《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表》,写出考核意见。“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分别按优、良、中、不及格四级评分,最后给出总评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只要有一项成绩不及格,则总评分记为不及格。凡总评分在中以上的,记为通过,由各院(系)研究生教学秘书录入研究生成绩管理系统。各院(系)同一年级硕士研究生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的成绩,优的比例不超过15%,中与不及格的比例不少于10%。凡通过“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者,记1学分。考核小组可利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环节对研究生进行筛选淘汰。根据论文选题和研究生研究能力的要求,考核小组可做出通过开题报告、允许重新开题或终止培养(淘汰)的决定。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未通过者,经考核小组同意,硕士生应在3个月之内重新进行,博士生应在半年之内重新进行,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

四、其他要求

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的纸质文档在各院(系)存档1年,1年后刻成光盘存档。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表》在各院(系)长期保存。

本办法适用于2024年(含)以后入学的研究生;此前制定的文件相关内容如有与本办法相抵触之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解释权在研究生院。

北京xxxxx大学

研究生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表(试行)

说明:

1、文献综述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2)对所述研究方向阅读文献的概述;

(3)所述研究方向的基本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含主要研究的若干分支,每个分支的理论/方法/方案/技术研究的现状,关键问题己解决的程度与尚待解决的难点,未来发展的趋势等);

(4)结论;

(5)主要参考文献。

2、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选题依据(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

(2)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新意/创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之处);

(3)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

(4)论文工作计划等;

博士14篇 篇十三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46-02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部共建师范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78年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单位之一。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学� 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学�

云南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始于2004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单列,毕业由中国农业大学授予博士学位)。2007年,云南师范大学开始独立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至2013年学校已经招收了7届博士研究生。学校的博士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

一、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增长

目前,学校拥有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7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地理学、边疆地理学、山地环境与自然灾害。近三年学校博士研究生规模情况见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校每年都圆满完成了博士生招生计划,同时,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1、2012年学校的博士生招生计划数与导师数之比为1∶2,2013年甚至接近1∶3。平均而言,每位导师两年才能招收一位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少已�

二、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

根据国家和省级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学校每年都要制订《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从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综合考核考生的素质,并经过公示后,最终确定录取人员的名单。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严格按照《云南师范大学遴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暂行办法》来进行,以为国家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所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中心,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重点,有利于加强和促进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坚持“按需设岗、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公正合理、保证质量”的原则,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并有效实施[2]。

学校遵循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和《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2]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文件,从制度上保障了学校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

三、学校具有较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条件

“十一五”期间,学校投入3000万元用于学科建设,重点是博士学位点的建设。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学校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条件得到了巨大改善和提高。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部级质量检测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创新人才基地、中英太阳能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40余个。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了国家人文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际合作重大专项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0余项,承担其他各类科研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近2亿元,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明确规定博士研究生导师必须支持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项目和经费,导师必须将博士研究生作为科研工作伙伴或者是助手,在科研经费上也要大力支持博士研究生。另外,学校有效开展了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工作,通过全职或半全职引进国内外学科专家,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学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和水平。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一批专家学者。

四、积极调整博士研究生专业结构

学校博士生招生计划分配坚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体现“效率优选,兼顾公平,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各培养单位的培养质量、培养声誉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其目标都是朝着有利于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建设上水平,有利于人才培养与科研相结合,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向师资质量好、生源质量好、培养条件好、培养质量高、研究水平高的院系与多学科交叉平台倾斜的方向发展。

为满足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2011年学校在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经过专家论证报国务院学位办批准,自主设置了“教育地理学、边疆地理学、山地环境与自然灾害”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学校的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都是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

五、建立健全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测指标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在云南省率先成立专门的研究生教学督导组,全面开展研究生教学过程的督导工作。在云南省率先开展研究生网上评教,对学位论文全面实施学术不端检测、“双盲审”制度等。为了加强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暂行规定》、《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堂教学评价办法》、《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暂行办法》、《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2]等相关管理规定;严把出口关,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筛选考核办法》、《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实施细则》、《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严格进行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加强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定了《云南师范大学遴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暂行办法》、《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暂行办法》[2]等管理文件。通过对博士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建立了学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测体系,确保学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六、多渠道资助,解决博士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

除了按照国家规定的发放博士研究生普通讲学金外,学校还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资助博士研究生,保障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无后顾之忧。学校每年都会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伍达观奖学金、华藏奖学金、红云红河奖学金等,另外,导师把所带的博士作为自己的科研伙伴或助手,用自己的科研经费来资助所带的博士研究生。学校每月给博士研究生所发放的普通奖学金是硕士普通奖学金的1.5倍以上,平均每月博士研究生所获得的各种资助的总和不少于本科毕业生工作三年后每月的薪资水平。

七、近三年学校博士研究生生源结构情况

由表2可见,学校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大部分来自于外校,且比例正逐年提高。另外,尽管前两年由于专业的原因(学校仅有“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学校的考录比比例并不高,但随着二级学科博士点数量的增加,学校的考录比比例已呈现爆发式增长,报考学校博士研究生正成为本校很多教师的首选。

八、总结

在过去近十年的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学校根据博士点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博士研究生的招生结构,不断完善了博士研究生的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了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建立健全了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测指标体系,多渠道资助了博士研究生,为保障学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云南师范大学[DB/OL].http:///school1.php.

[2]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云南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文件汇编[C].2013.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