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1级文库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15篇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一
按照《陕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案件风险隐患排查活动实施方案 》文件精神,为有力推进“合规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我社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全方面排查,现将本阶段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
为有力推进“合规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确保这次案件风险隐患排查活动取得实效,促进我社依法合规经营,及时发现和消除风险隐患,杜绝各类案件的发生,特成立案件风险隐患排查活动小组。
组 长:
成 员:
二、确定排查范围和重点。
本次案件风险隐患排查活动的排查范围:本次排查活动由社主任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并接受监管部门及上级部门的指导,对我社全体员工进行全面排查,做到不漏一人。
本次案件风险隐患排查活动的排查重点为:一是排查是否存在员工利用农信社操作平台内外勾结盗用或挪用银行客户资金的行为;二是银行账户开立是否严格执行账户管理办法,印押证及对账管理是否规范;三是信贷业务是否严格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是否认真落实贷款“三查”制度,是否有因放松贷款条件引发违法骗贷和违法放贷行为;四是是否有农信社员工利用农信社平台参与社会非法集资活动。
三、排查具体情况
(一)往来业务
1.在办理往来业务中我们始终坚持“实时清算、随发随收、当日结平、信用社不垫款”的原则;
2.设有专门的资金清算岗位,制定了严密的工作流程和风险防范措施,记账、复核、制单、送票、对账、会计主管以及事后监督各岗位人员分别设置,并相互制约;
3.对操作员实行定期岗位轮换或强制休假制度,密押员设置的密码进行严格保密并定期更换;
4.实行印、押、证三人分管;相关专用凭证按重要空白凭证进行管理和使用;
5.定期对应解汇款、汇出汇款、应收应付等过渡性科目进行检查、清理,并掌握真实的交易背景及资金走向。
(二)财务会计业务
1.柜员管理
(1)建立健全了柜员岗位责任制,按规定分设等级权限;
(2)确定了主管柜员的业务授权权限,并保证严格对授权密码进行保密;
(3)每日日终主管柜员都要对重要空白凭证进行核对,对发生业务进行事后监督;
(4)专门指定了一名柜员负责办理各柜员的现金调拨、调剂、重要空白凭证的领发等业务;
(5)柜员之间现金调剂和尾箱交接符合规定,并对可疑交易进行登记;
(6)柜员办理撤销、冲正、修改客户信息、撤销挂失等,都经联社统一授权,过渡性科目及特定账户账务处理都经主管柜员审批,办理查询、冻结、扣划、解冻、单位存款信息维护等业务经联社统一授权并序时登记;
(7)严格执行在监控下办理柜员交接,不存在交接代签名,交接不连续,柜员尾箱不交接现象。
3.印章、重要空白凭证管理
(1)业务印章的制作、使用、保管、交接按照省联社印章管理规定进行操作,并进行登记备案;
(2)个人名章按规定保管,不存在保管不善、出借、盗用现象;
(3)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的保管、领用、销号、销毁都符合规定,建立登记簿,逐份进行登记;
(4)印、押(压)、证指定专人保管、分管分用,不存在空白有价单证、重要空白凭证或其他空白凭证上预先加盖印章现象。
4.账户管理
(1)按规定进行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使用、撤销和变更;
(2)加强对账户支付交易真实性的审查,没有出租、出借账户现象;
(3)办理存款、取款、汇兑按制度流程操作;
(4)过渡性账户发生额经过核查均属真实。
5.对账管理
(1)每月对往来业务适时核对,对账单都能及时发出和收回,坚持对余额和发生额同时进行核对;
(2)加强了对银企、银储对账工作,做到按月对账和适时对账相结合;
(3)对账单收回后换人核对,加盖印章与预留印鉴保持了一致;
(4)账务核对坚持对账岗位与记账岗位严格分离制度,出现对账不符时,都认真核查并返回处理;
(5)按照规定进行全面账户核对,达到账务“六相符”;
(6)不存在因虚假经营、挪用侵占资金等人为调整往来资金及资金清算账户的现象。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二
现将xx银行(下称“我行”)年度风险经营分析报告如下:
一、业务经营基本情况分析
(一)负债情况分析
截至年末,我行各项存款总额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增幅x%。其中:对公活期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对公定期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个人活期存款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个人定期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了x万元;银行卡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我行各项存款指标均比年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多方面努力,争取到部分有实力的大企业客户,例如x上市公司在我行开立监管资金专户,带来对公定期存款一定幅度的增长;二是继续加代发工资业务及批量开卡的营销,在提高开户数和发卡量的同时,也使居民储蓄存款能够稳步增长;三是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和开展主题营销活动;四是我行在本年新开展了间联POS机业务,在为我行发展出一批合作商户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新增存款;五是我行在年初原有总行营业部、x支行2个营业网点的基础上,新增了x支行等x个营业网点,延伸了我行的服务半径,扩大了我行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资产情况分析
1、信贷资产
(1)基本情况:截至年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x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增幅x%。其中,短期贷款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中长期贷款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正常类贷款x万元,关注类贷款x万元,暂无不良贷款。
(2)贷款集中度情况:针对贷款集中度偏高的情况,我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保有压、重点支持的政策逐步降低贷款集中度,保证符合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有发展潜力的贷款户,压缩产品落后、经营不善的企业贷款,同时重点扶植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新兴产业及“三农”和小微企业。截至x年底,“单户500万以下贷款余额占比”指标已从x月末的x%大幅提高至x%,达到监管要求;“户均贷款余额”指标从x万元降低至x万元,力争逐步达标。
(3)贯彻落实“两个不低于”情况:自开业以来,我行一直对自身的市场定位非常明确,为此,根据xx经济发展及行业特点,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将信贷资金重点倾斜于“三农”、小微企业等基础经济,达到“两个不低于”要求的目标。其中,支持农业贷款x万元,支持小微企业贷款金额x万元,两项合计占贷款总额的x%,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我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定位。
2、非信贷资产
截止年末,我行非信贷资产x万元,主要是委托贷款和保函两项表外业务。本年度共发放委托贷款x笔,总金额为x万元,委托贷款中,委托人为企业的有x户,委托人为自然人的有x户。本年我行共开立x笔保函担保业务,总金额为x万元,担保对象均为企业客户,共有x户。
(三)资产负债比例及所有者权益分析
1、资产负债比例。本年度,我行超额备付金余额x万元,超额备付金比例为x%,流动性比率达到x%;贷款损失准备金x万元,拨贷比达到x%,拨备覆盖率大于150%,不良贷款率为零,备付资金和流动性资产充足。
2、所有者权益。本年度,我行营业收入x万元,同比增长x%,营业利润x万元,同比增长x%。其中,净利息收入x万元,中间业务收入x万元。收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仍然偏低,但营业利润较上一年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风险状况分析:
(一)总体评价。
截至年未,我行的加权风险资产为x万元;资本充足率x%,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x%;单户贷款集中度为x%,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率为零,未发生不良贷款,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达到监管要求。
(二)信用风险分析
1、信贷风险方面:我行一方面强化风险管理,另一方面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截至年未,我行各项贷款余额x万元,其中:正常类贷款x万元,关注类贷款x万元,其中关联交易贷款x笔。全辖最大1户贷款余额x万元,该户目前经营正常,效益好。最大10户贷款都为正常类,目前经营正常,风险较小。截至年终,我行抵x贷款为x万元,保证贷款x万元,信用贷款x万元,存量抵(质)x贷款率为x%,与去年相比降低x个百分点,抵(质)押率仍然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将信贷资源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高、信用良好、管理规范,且能提供有效抵押物的农户和小微企业重点倾斜,在降低贷款集中度的同时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2、表外业务风险方面:我行保函业务采取保证金加反担保抵押的方式控制风险,并加强对借款人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委托贷款方面,采取先存后贷的方式,并在贷款协议中设定免责条款,降低我行风险责任。截至目前,委托贷款借款人基本都能按期还本付息,偶有借款人逾期的现象,但在信贷管理人员的提醒及催收后,都能尽快还本付息,保障了委托贷款人的利益;同时,我行严格遵循《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规范和加强非信贷资产管理,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
同时建立真实、全面反映非信贷资产动态变化和风险程度的管理体系,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三)流动性风险分析
截止年末,我行流动性资产总额为x万元,流动性负债总额为x万元,流动性比例x%。其中:超额备付金x万元,超额备付率x%。
由于我行网点相对较少,吸收存款一直比较困难,存款总额变动幅度较大,居民储蓄存款相对较少,存贷比偏高,资金头寸分散,流动性管理较难,易引发支付结算风险。
为进一步强化我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能力,促进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我行一是加大营销力度,以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吸收更多的存款,尤其是相对稳定的居民储蓄存款;二是加强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的测算,及时发现流动性风险方面的问题并予以处理,较好地保持充足且适度的流动性,满足客户支付需求;三是加强宣传,通过广告投放和参与社会活动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上述手段,我行基本实现了资金营运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协调统一。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三
一、制度和设置方面:
县联社关于银行卡业务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相关规定和操作细则,我社根据县联社相关管理规定对我社银行卡业务涉及的各岗位进行了明确的岗位分工,组织了关于银行卡操作的具体、重点风险防范和控制等,对于银行卡的开卡、收回、销卡等都设置了授权复核、专项登记等,务求达到外部监督和内控管理的有效结合,相互制约和防范银行卡操作风险。
二、关于业务管理情况方面:
对于银行卡的开销户、挂失、冲销、补正等分险类交易我社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都严格按照县联社的相关管理规定进行操作,严格审查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杜绝违规操作,同时,我社也时常向客户派发关于银行卡用卡方面的手册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向他们宣传防范银行业务风险的相关,确保我社银行卡业务安全地向前发展。
三、关于自助设备业务管理情况方面:
目前我社还暂未安装有银
行卡自助设备,因此我社暂无此项业务的相关内容。
四、关于银联pos业务管理情况方面:
因为此项业务目前主要是由县联社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因此我社也暂无此项业务的`相关内容。
五、关于资金清算及差错处理情况方面:
对于客户的差错投诉,我社都安排专员负责跟进了解,并及时与县联社清算进行沟通解决,务求将损失和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
六、关于新业务情况方面:
我社目前并未开展珠江平安卡vip卡、银行卡自助循环贷款、农民工银行卡特色等方面业务。
七、关于科技开发管理情况方面:
此项业务主要由县联社相关部门负责。
八、关于检查监督情况方面:
对于银行卡的各项业务操作,包括开销卡、挂失、冲正、卡保管等我社班子都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县联社稽核部门也会不定期派人前来进行检查指导,务求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督检查达到防范风险要求,使我们的广大客户能够安全用卡、放用卡。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四
银行风险分析报告模板
一、风险状况
(一)不良贷款余额情况
截止20XX年3月底,我行各项贷款余额万元,不良贷款余额万元,不良率2.3%,其中新发放贷款形成不良的21万元,占比为0.12%。
纵向来看,我行三月底不良贷款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但绝对额不降反升,增加2万元。考虑一年来清收57万元(207-150)因素,实际上我行不良贷款还在增长。致所以不良率下降,是由于贷款大幅增长稀释而形成的。因此说,我行目前贷款风险还在加大。
下面是我行1-5月新发放贷款不良余额变化图
(二)欠息情况
截止3月底,我行以来新发放贷款欠息率也迅速增加,达225笔,金额9.91万元,占新发贷款4.6%。
(三)贷款向下迁徙情况
1-3月,我行新发贷款迁徙3761笔、金额12049万元,其中向下迁徙2105笔、金额6704万元;向上迁徙1657笔、金额5344万元;向下迁徙存量为216笔、金额630万元。其中关注贷款209笔,609万元,次级贷款7笔21万元。可以看出,1-3月份,我行贷款迁徙率很高,达43%。
横向比较,我行新发贷款不良率、欠息率和迁徙率均居全市之首。
(四)到期贷款收回率
1季度我行到期贷款648笔,金额2770万元,收回634笔,金额2725万元,未收回14笔,45万元,综合收回度98.3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贷款集中度
截止20XX年3月底,我行最大5户贷款890万元,占我行实收资本的xx%。风险集中底很低。
(六)担保情况分析
截止20XX年3月底,我行种类贷款按担保形式分类为,信用贷款81万元,占经不到0.01%;保证贷款15068万元,占比82%;抵押贷款3197.6万元,占比约0.17%,62万元,占比不到0.01%。
从担保方式上看,我行贷款的风险敞口很大,达99%以上,风险控制难度较大。
二、形成的原因分析
1、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缺乏责任感。没有贯彻落实上级行关于要把“三农”信贷业务做成精品、做成效益增长点的要求。存在短期行为和侥幸心理,对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估计不足,版面理解营销政策,把风险防范和贷款营销对立起来,一强调营销就放松风险防控,一强调风险防控,就不消极营销,又走到过去那种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老路上来;
2、没有把好准入关,走过去粗放经营的老路。维任务观,降低客户准入条件,对明显不符合主体资格的客户,担保人担保意愿存在问题的客户开展授信,另一方面,调查不深入不细致,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到客户家里去或经营场所去,对客户的基本情况和风险状况一无所知。对外出多时,突然回乡的客户,也不深入分析,就仓促授信,客户贷款后迅速离乡,导致贷后管理无法有效开展;
3、重放轻管,贷后管理不到位。表现为,不检查、不了解、不沟通、不催收、不管理、不提示等。对客户生产经营发生什么变化一无所知,客户也不知何时还息、何时还本。贷后管理不主动、不深入,有的'过分依赖原经放人员,对接手的贷款知而不全,管而不力。另一方面,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不预警,不采取有效的风险处臵措施,贷后管理档案也不及时移交县行信贷档案库等等;
4、前后任管理不衔接。少数综合客户经理存在新官不理旧帐的潜意识,过度依赖前手管理贷款,对前手发放贷款需要循环的附加担保条件,增加其他客户还款的疑虑。;
5、多人贷款一户使用,积聚经营风险。存在三种情况,一是客户本身在申请贷款时隐瞒真相,贷款发放后集中使用;二是内部人员授意、默许客户多人承贷一人使用。三是采取公司+农户或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运营时,贷款发放,农户或社员资金被公司或合作社占用。无论哪一种情况,都造成风险集聚和放大;
6、客户经营问题、市场问题或客户转借贷款等等。
三、对策
1、开展法律、制度教育,强化从业人员的规范意识;
2、逐个解剖个案,分析形成不良的原因,增强从业人员防范能力;
3、强化从业人员的管户责、经营责任和自我约束意识;
4、严把准入关,加大贷前处罚力度。凡在审查、审批发现存在弄虚作假、误导决策的情况,必须按相应制度给予处罚;
5、实行“四包一挂”,增加包赔条款;
6、加大贷后力度,包括定期检查、帐户监管、客户回访、催收管理、押品管理、档案管理等,均应不折不扣的执行。
7、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姑息迁就。
8、加大对资产质量的考核力度,按每向下迁徙一笔贷款扣3-5分进行考核。
9、接受单证抵押、商品房抵押,以强化客户的自我约束力。
10、深入开展贷前调查,防止多人承贷一人使用。特别是公司+农户或合作社国+农户,更要放防控的重点。
11、对风险水平增加的机构,采取暂停贷款发放措施,并限期纠正。对不不良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启动问责机制。
12、提前谋划,预案清收。对即将到期贷款,务必提前1个月催收,对不能还款的,提前制度好应急预案,预案包括向担保人主张债权、向介绍人催收、向当地乡村施加压力、依法诉讼、先还款后循环等等。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五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ALP)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1. 总则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试剂盒(以下简称ALP 测试盒)是一种临床检验体外诊断化学试剂中酶类试剂。因为检查并不在人体内或人体体表上进行,所以不会对受检的患者或人员构成直接的风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体外诊断试剂有关的危害,导致或促成错误的决定,可构成间接风险。另外,与使用有关的危害及其伴生风险也应给以考虑。本安全风险分析报告主要根据YY/T0316-《医疗器械一风险管理一第一部分风险分析的应用》要求中的附录A《用于判定医疗器械可能影响安全的特征问题》和附录B《体外诊断医疗器械风险分析指南》以及GB7826-87《系统可靠分析技术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程序》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分析。
2. 有关医疗器械定性和定量的判定
2.1 预期用途和目的
ALP 测试盒是一种体外诊断试剂,是根据生物酶反应和光化学反应的原理,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吸光度的变化,实现对样品中ALP 的测定。ALP 测试盒预期用途为用于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
2.2 产品是否与患者或其他人员接触
ALP 测试盒为体外诊断试剂,与患者无接触,一般情况下也不与操作人员皮肤接触。
2.3 产品制造材料安全性
ALP 测试盒,制造原料均为AR级化学分析纯,该试剂盒所使用化学物质均为目前临床生化常规试剂,NaN3有一定毒性但含量极少,其余物质均无毒性,因此在使用试剂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皮肤等。废瓶、废液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
2.4 是否有能量施加给患者或从患者身上获取
无施加于患者的能量,也不从患者身上获取。
2.5 是否有物质提供患者或从患者身上获取
ALP测定试剂盒不与患者接触,但间接由医务人员从患者身上抽取血液。
2.6 试剂盒是否由器械处理后再用
吸液器从ALP 测试盒中提取的试剂均为一次性使用,不存在处理后再使用的情况。
2.7 产品是否以无菌形式提供或准备由使用者灭菌后使用
产品为医用化学试剂分析纯,在10万级净化室配制、检测和包装,不需使用者灭菌处理后使用。
2.8 是否改善患者环境
不适用
2.9 是否具有测量功能
ALP 测试盒借助仪器测量人体血清的ALP 含量,试剂本身无测量功能。
2.10 是否进行处理分析
不适用
2.11 是否与医药或其他医疗技术联合适用
必须在具有一定吸光度精确度的生化分析仪上使用
2.12 是否有不希望产生的能量和物质输出
不适用
2.13 是否对环境敏感
ALP 测试盒在运输和贮存中要求避光、低温、干燥,在操作中无特殊要求。
2.14 配套使用的消耗品
ALP 测试盒一般不需要配套使用消耗品,但必要时需适量的用蒸馏水进行标定或稀释。
2.15 维护和校准
不适用
2.16 器材是否有软件
不适用
2.17 贮存寿命
ALP 测试盒要求贮存环境符合技术标准的规定,贮存期限为六个月,由试剂盒专用包装中列出生产日期和贮存期限。
2.18 延期/长期使用效果
ALP 测试盒在使用中,由于化学物质不稳定的原因,故试剂盒不能延期使用。
2.19 所受机械作用力
不适用
2.20 决定产品寿命的因素
规范、正确的使用和运输、贮存的条件是保证产品达到设计寿命的基本条件。
2.21 预定使用方式
吸液器提取ALP 测试为一次性使用。
2.22 影响环境的危害
产品创造在10万级车间,通过配制、混合、检测、包装,没有挥发性气体排除,产品使用后连同血液样品按医疗废弃物统一销毁处理。
2.23 使用者是否要求专门培训
使用人员不须专门培训,但必须符合医院生化检验人员的资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或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后可以操作。
2.24 批次的不均匀性和不一致性
批次的不均匀性和不一致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造成疾病误判的风险,必须控制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等相关指标。
2.25 共同的干扰因素
除生化分析仪规定的周围应无强烈电磁场干扰外,ALP 测试盒在使用过程中R1与R2及样本量体积比例、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检测结果的成败有直接影响。
2.26 标识错误
不恰当的标识,直接影响产品的运输储存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标识包括单包装瓶标识和包装盒标识和运输储存标识,如双试剂R1、R2标识错误,将R1误用为R2,造成检测失败,有效期标识不清,误用过期产品造成检测结果失真,避光低温保存标识不清造成产品变质等。
2.27 不适当的使用说明
不适当的使用说明不能指导操作如R1、R2配比,样品量、温度、时间(孵育时间、反应时间、测量时间)首次开瓶后的有效期使用时间,操作中严禁接触皮肤等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否则将造成检测失误或对环境的危害。
2.28 能量危害
不适用
2.29 生物学危害
不适用
3. 风险估计和预防
3.1 预期用途和目的风险
ALP 测试盒是测定血清中ALP 的含量。临床判定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的。每批产品中对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进行严格控制,产品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检验科和湖南省肿瘤医院检验科在临床上用进口和国产同类试剂进行了80例临床对比试验,符合检测要求和注册产品的规定,因此使用准确性和可靠性风险已降到可以接受的限度。
3.2 与患者或他人接触风险
检测人员按检验室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试剂不会与操作者皮肤、粘膜接触,在产品使用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已有明显提示,万一与皮肤、粘膜接触,请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对操作者不会造成伤害风险。
3.3 材料安全性风险
试剂中所使用的化学物质均为目前国内临床生化常规试剂,虽含有NaN3具一定毒性,但含量极少,同时均对皮肤无腐蚀作用,在产品说明书中,对使用后的废液和废瓶要求统一按医疗废弃物处理,防止造成危害,我
3.4 给患者施加或获取能量风险
不适用
3.5 从患者身上获取物质风险
患者血液化验,由专业人员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血样再送检,因此ALP 测试盒再使用过程中不存在从患者身上获取物质的风险。
3.6 经器械处理后再使用风险
产品单瓶为多次消耗性使用的液态包装瓶,每次吸液器提取的试剂为一次性使用,不存在经器械处理(灭菌)后再使用风险。
3.7 无菌使用风险
ALP 试剂盒为临床化学类试剂,不存在无菌使用风险。
3.8 改善患者环境风险
3.9 测定风险
不适用
3.10 分析处理风险
不适用
3.11 与医药或其他医疗器械联合使用风险
存在生化分析仪吸光准确度、恒温精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只要仪器按检验室日常保养、维护,确保仪器的精度和功能,检验人员是合格的专业检验医务人员,因此该风险可以降到最小。
3.12 能量和物质输出风险
不适用
3.13 对环境敏感性风险
产品要求低温2℃~8℃避光保存防止变质,在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下进行使用和保存,对环境敏感性风险已降到最低。
3.14 配套使用消耗风险
不适用,必要时需用少量蒸馏水,蒸馏水质量应符合生化检验室用蒸馏水要求,也不存在水质的风险。
3.15 维护和校准风险
不适用
3.16 软件风险
不适用
3.17 贮存寿命风险
在产品标准、产品包装标志和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了贮存寿命为六个月,稳定性检测抽样到期后一个月内产品,性能符合标准中各项指标的要求,因此贮存寿命风险已降到最低。
3.18 延长或长期使用效果风险
产品标准和使用说明书规定严禁使用过期产品,因此不存在延期使用效果风险。
3.19 机械作用力风险
3.20 决定产品寿命的风险
化学试剂要求防止强烈的阳光照射,产品变质影响寿命。避免高温或低温下保存,防止结冰破坏试剂分子结构,在产品标准、使用说明书和包装标志中都有明确规定。因此决定产品寿命的因素已降到最小。
3.21 预定使用方式风险
产品单包装瓶为液态多次消耗性使用包装,吸液器每次提取的试剂为一次性使用,使用完后随同混合在一起的血液标本必须处理销毁,因此预定使用方式风险基本不可能存在。
3.22 影响环境风险
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使用后按医院检验室的相关规定,按医用废弃物统一消毒处理,因此影响环境风险已降到能接受的最小限度
3.23 人员专业培训风险
从事医院生化检验的人员都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产品对人员专业培训风险已降到最小。
3.24 批次不均匀性和不一致性风险
在产品标准中严格控制了试剂PH值,CV(批内)、CV(批间)、准确度等,并作为出厂必检项目,因此批次不均匀性和不一致性风险已降到最小。
3.25 共同的干扰风险
医院生化检验室本身建造在外界干扰源很小的地方,确保了仪器的防干扰能力,仪器具有温度、时间的控制精度,只要操作者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和卫生部制定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共同的干扰风险已降到最小。
3.26 标识错误风险
在产品标准中,对产品标识包括单包装瓶标识、包装盒(中包装)标识盒运输贮存标识做了详细规定,并对单包装瓶标识、包装盒标识作为出厂前必检项目,各种标识设置内容经省级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评审,进行修改和完善,因此标识错误风险已降到最小。
3.27 不适当的使用说明风险
产品标准中对产品的说明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并作为产品出厂的必检项目进行考核,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格式,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经专家评审、修改、完善,因此产品说明书不详风险已降到最小。
3.28 能量风险
不适用
3.29 生物学风险
不适用
4 通过以上对 试剂盒从生产原材料、配置、检测、标志、包装、运输、储存、使用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保存和用后处理等全过程危害判定、风险估计、预防化解,从注册产品标准和使用说明书及企业规章制度对产品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可以看出,我公司生产的 试剂盒产品的安全风险系数降到了最小的限度,能满足使用者能接受的水品,保证了产品安全有效。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六
一、网络运行风险
1、来自互联网和移动磁介质上病毒的攻击。随着我区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的发展,计算机在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中的广泛应用,部分员工因病毒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加上计算机水平又是参差不齐,有的员工很难主动发现客户端系统出现的漏洞从而实施补丁升级,u盘滥用且从不进行病毒扫描,这样就容易造成内部信息泄漏或网络阻塞,中断重要业务的正常运行。
二、操作流程风险
随着业务的更新和科技步伐的加快,员工的计算机操作业务能力与严格执行规范程序不适应,柜员制未能全面落实,不能够完全掌握农信社的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及处置程序,必然会造成操作失误而导致风险。操作风险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
1、操作行为不规范,安全防范意识差。目前,我区农村信用社计算机操作员一般只通过了短期辅导,未能全面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运用技术,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操作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经常出现操作性错误;二是操作人员基本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三是人员调离或岗位变动时不及时注销操作员,导致操作员不便于管理;四是人离机不退,个别人随意离开工作岗位,也不签退,给他人可乘之机,造成了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2、不严格执行操作流程,造成安全隐患。由于部分员工跟不上当前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步伐,对推出的硬件设备以及电子化产品及功能不熟悉或风险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了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系列风险。一是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硬件设备的操作流程,造成设备损坏,致使重要业务中断的风险;二是没有定期对机器除尘、保养,使微机在较恶劣环境下带“病”工作,计算机运行报错或元器件损坏时有发生,影响了信用社窗口的服务效率和形象;三是不严格按照业务操作流程操作业务系统程序,给他人或科技结算中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为此我们将严格按照省市联社关于计算机管理的一系列相关要求,对日常计算机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经行重点监督和整改:
1、严格业务系统、办公系统与因特网等公众系统的隔离,无法隔离的要随时升级杀毒程序,同时严格移动磁介质的使用范围、杀毒流程。加强员工计算机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电脑操作技能,制定防
毒策略,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严防病毒侵害。
2、加强对一线人员的操作流程、各项基本规定的培训,加强对信息专管员的培训,提高其处理计算机及网络故障、防范计算机及网络风险的能力;对业务操作人员要重点抓好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培训工作,建立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定期轮训制度,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业务技能、敬业精神、计算机业务操作水平和安全防范综合能力。一线人员的操作和授权不能流于形式,坚决杜绝各种混岗现象,严格遵循管理制度。
3、严格操作规范及操作权限管理
随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信贷系统,系统,oa系统的成功上线并投入使用,操作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农村信用社的操作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制度执行力的管理。操作员密码必须定期不定期修改,并严格按规定设置操作员及操作员密码,还需定期修改密码,多用字母或符号,严禁使用6位相同数字或电话号码或号码等,严禁口头或电话告知操作密码。
4、加强内控建设,强化监督,完善防范机制。首先,建立柜员岗位制约为主,做到责任到岗、落实到人、相互制约、互相监督。其次,全面落实以、内勤 再则,加强事后监督和电视监控系统管理,加大查处力度,重点是督促基层社各项计算机制度执行与落实,提升基层执行力,以此推进和完善防范制度,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5、日常维护方面,由基社信息专管员负责每周一次对机房清理和设备故障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科技信息部处理;每月在各基社网点信息专管员的配合下,对网络设备的运行和管理进行维护和检查至少一次,全辖的atm和pos机由科技信息部统一管理,落实基社网点专人负责,加大专管人员的培训,使日常操作、维护工作和安全防范措施得以落实。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七
根据《关于印发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农信联发〔20xx〕140号)要求,为更好贯彻落实该项工作,我社迅速成立“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推动工作小组,并对存在的合规风险进行认真自查,通过加大组织宣传、培训教育、强化检查、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等手段,不断提升我社合规风险管理水平。现将我社合规风险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领导
根据联社“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要求,我社成立了“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推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注:正副组长由班子担任,全体员工均为成员,确保人人合规、人人推动)
二、自查情况
经过组织本社全体干部员工开展合规风险大讨论及组织全面排查,我社共发现以下主要风险点:
(一)信用风险管理方面
主要排查内容是:信贷业务贷前、贷中、贷后等环节风险管理(含贷款形态分类及其调整、贷款档案管理、不良贷款清收等方面)。
(二)市场风险管理方面
主要排查内容是:完善可操作性强的市场风险管理,关注对投资品种和期限选择、投资决策、仓位限制、止损行动等方面风险管理内容(该项业务已集中在计财部,由该部负责)。
(三)操作风险管理方面
主要排查内容是:操作风险是否存在人为错误、技术缺陷或不利的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含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风险)。由于操作风险渗透在业务和管理各个方面,所以各信用社(部、中心)均应按照职责要求归口负责,同时严格按照内控管理要求提高对各业务条线在制度方面的有效执行。重点关注是否建立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该制度是否有效执行。其中人力资源部重点对全辖兼岗情况、要害岗位定期轮换、强制休假、亲属回避等方面进行严格监测排查。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
主要排查内容是:要求建立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重点关注日常流动性监测管理、管理层对流动性头寸的关注程序、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及相应的风险缓释安排等方面内容。(该项工作由计划资金财务部负责)
(五)声誉风险管理方面
主要排查内容是:重点是完善可操作性强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财富管理中心重点关注考察产品是否存在销售误导、不实宣传用语,合规与风险管理部负责客户回访情况方面内容、各信用社认真排查分析近年来出现客户投诉事件发生原因。
(六)应急管理方面
主要排查内容是:是否建立和完善涵盖支付清算、现金供应、信息系统建设、安全保卫、负面新闻报道等方面的、可操作性强的应急管理制度;各社对有关应急预案报告管理机制是否清晰。
上述排查格式仅供参考,各社亦可按具体业务条线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分析(具体条线分为:信贷、会计出纳、中间业务、财务管理、安全保卫、服务规范等方面内容);联社有关职能部门主要根据自身业务条线职责要求进行排查,重点排查内控制度、业务流程是否科学、清晰;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工作职责边界是否清晰;各项业务操作是否合法、合规等方面进行分析。
三、原因分析
对上述问题(风险)的产生原因作出详尽分析,深入了解问题(风险)根源。
四、整改措施
对上述问题(风险)的产生提出解决或处理措施,认真处理好今后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与合规风险的正确关系,严格践行合规职责,最终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目的,促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八
按照《xx市银监分局办公室转发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行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我行风险管理部、业务部等科室研究制定符合我行实际情况的风险排查方案,并且严格按照方案进行非法集资排查工作。
一、工作准备
为做好此次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我行做出以下部署:一是明确组织分工,成立了
二、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法上提出进一步排查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强化协作配合;
三是注重宣传教育;
四是发现风险案件及时处置移交。
三、专项排查过程
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我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领导小组先后对总行及四家分支机构及全行78名员工进行了摸底排查,此次排查对各支行、各部门在此次活动的职责做了具体分工,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本行辖内、本部门员工涉嫌参与或实施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等异常行为的风险排查工作;业务管理部门则主要负责各自业务和管理领域的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排查账户管理、储蓄业务、自主支付类贷款、资金营运等业务是否遵守各项业务操作规程等制度,是否存在员工涉嫌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等情况;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根据排查情况,分析我分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提示、跟踪相关风险情况。
在具体操作中:
一方面,我行要求各支行、各部门组织查询辖内每名员工的个人信用报告;安排专人对员工个人信用报告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员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对外担保、高额负债、频繁进行授信审批查询或担保查询等可疑情况;同时也让员工定期了解自己的征信记录,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我行还组织员工填写非法集资风险排查情况表,对照自查是否存在参与非法集资、误入非法集资陷阱的情况,以实际行动保护自己、提醒自己远离非法集资。
另一方面,在信贷业务排查中,重点对贷款金额、授信额度、贷款利率、期限、还款方式、贷款用途等内容进行审查,通过严格核查,未发现我行信贷从业人员与客户存在资金拆借、内外勾结、骗取信贷资金等现象。未发现我行员工或相关业务部门在此次专项非法集资排查中,有涉及社会融资行为。但是为了防范潜在的非法集资风险,根据通知精神,我行利用周一晚上例行学习时间在全行范围内组织员工进行了非法集资相关知识和案例的教育学习,通过学习我行员工提高了对非法集资的认识,认清了非法集资的危害性。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九
总行合规与风险管理部: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关于开展影子银行风险排查工作的紧急通知》(201433号)文件精神,同时针对可能产生员工不规范行为的几个方面,为维护我宣城皖南农村商业银行的良好形象,我支行根据上级的指导要求开展影子银行风险排查工作,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
首先,抓好各项业务制度学习,做好员工警示教育工作,帮助员工算好违规成本账,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火墙”,促使员工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前进,在工作上不迷失方向;第二,着力抓好内控制度建设,不断完善业务流程建设,通过完备的内部管理制度,构筑坚固防线,将化解风险关口前移,推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第三,有效提高各项制度执行力,确保已建各项制度真正成为看家宝典,对执制不严者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帮助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二、排查组织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我行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的员工行为风险排查工作,为保证派工工作落于实处,同时为了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特成立
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我行通过组织全体员工学习监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行为动态的管理。通过持续开展员工职业操守、风险合规、案例警示教育,重点教育员工深刻认识违规行为的严重危害和后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杜绝风险行为的发生。
三、排查工作情况
在行长的带领下,我行风险排查小组对我支行员工进行了全面排查,从思想作风、工作表现、纪律表现、生活作风等方面入手分析员工行为风险,查找直接或间接引发案件的迹象。结合员工个人岗位特征,具体排查了以下几个方面:
1.授意、指示、强令有关人员违规办理业务、隐瞒重大风险隐患和案件,或在业务经营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
2.利用职务和岗位之便,为本人或关联方的投资、经营、交易等活动提供方便或提供、泄露客户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3.利用职务之便,与亲属及其他利益关系人投资入股,或与实际控制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业务合作。
4.本人或假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的,从事第二职业,或在其它营利性组织中兼职或领取报酬的。
5.涉嫌民间借贷,参与民间资金往来的担保、保证等其他活动,或为民间融资提供便利的。
6.有大额借贷行为,且不能如期偿还的。尤其要加大对员工账户资金大额异常交易的排查力度,对大额异常交易资金来源、资金去向进行跟踪核实,排查内部员工贪污挪用、索贿受贿、票据买卖、高息放贷、民间融资等风险。
同时在此次的。员�
经过此次排查,发现我行员工在各个方面表现正常,不存在上述的几种行为
四、总结
截止目前,我行不存在员工违规行为,但是我行将继续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监督,防范案件的发生。
一是继续开展学教活动,做到道理常讲,警钟常敲;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成长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三是员工家访及谈心活动,要更加细致耐心,范围要更加广泛,内容要更加具体,杜绝形式主义;
四是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深度排查工作,构筑防治工作铁防线。
同时我行将按照“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要求,梳理和完善各项业务和管理制度,加强岗位规范建设。结合实际工作,加强对岗位的规范建设,明确岗位职责边界、上岗条件和行为规范要求;从根本上杜绝员工违规行为的发生。
XX支行
20xx年xx日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十
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同时也风险显现。本文通过对海南琼海、万宁和陵水三个县市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调查显示:个人及机构理财产品占据主导地位,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成为主流,权益类投资比重上升明显,理财产品成揽存重要手段,资金投向规避监管,投资信息披露缺失。对此,经综合分析当前三县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的建议。
一、三县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总体特征
(一)业务总体发展:业务规模增长较快,个人及机构理财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二)产品期限结构:固定期理财产品为主导,开放式和期次滚动型产品日渐突出
(三)产品资金投向:流动性理财产品占比较高,权益类投资比重上升明显
(四)产品收益结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为主流,保本和保证类收益产品增长较快
二、当前三县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为操纵理财资金流向季末“冲存”,虚增业绩并规避存贷比等监管指标
在同业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规模化考核指标,特别是存款考核指标仍在银行整体考核体系中占据突出的地位,加剧理财业务的异化,导致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季末“冲存”的工具,主要方式包括:一是人为控制理财资金池资金流向存款;二是巧设理财产品募集期锁定存款。
(二)高净值客户认定执行标准不严格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对理财业务中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实际操作中,有些银行在销售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产品时,不对客户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进行核实,只让客户签名证明已达到相关标准,将普通客户资金投向股票市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获取更高收益的目的,导致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违反有关产品销售适合性原则的规定。
(三)季末“冲存”与资金池期限错配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严峻挑战
部分银行在季末加大高收益短期理财产品销售,利用产品募集开始日至起息日、产品到期日至清算日两个“资金沉淀期”,将客户资金计入存款科目,满足时点考核要求。当存在理财计划与投资标的期限错配时,理财计划到期兑付时就可能出现资金流动性缺口。银行管理理财资金流动性缺口的各种方法带来不同的风险:一是兑付风险。通过续发理财产品,以不同理财计划的承接确保客户资金到期兑付。后续理财计划发行失败,则带来理财产品的兑付风险。二是利率风险。以未到期的可交易资产提前变现满足流动性缺口,银行将面临利率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三是兑付风险。通过自营业务项下的正回购交易等方式在同业市场融资先行兑付客户资金,若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到期发生违约风险,将影响到银行自有资金的安全。四是声誉风险。在季末出现大额赎回时,启动“巨额赎回条款”,拒绝客户的资金赎回要求,使银行陷入声誉风险的危机。
(四)隐性的“刚性”兑付可能危及银行风险抵御能力
一是客户误将理财产品“视同”银行存款。市场上投向包含信贷类资产组合的理财产品,大多在名义上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一直延续着按预期收益率水平刚性兑付的行业规则,一些客户也将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视同定期存款来看待。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机构实质承担了相关理财业务的全部投资风险,违背了代客理财不危及银行自身资本金安全性的中间业务性质,也使得银行自营业务和代客理财业务的风险隔离失去了实际意义。二是银行“有意”掩盖风险。在会计处理上,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作为表外业务不计或少计资本金及风险拨备。这种实质风险承担与资本计提的错配掩盖了银行机构的风险暴露,可能危及银行机构的风险抵御能力。
(五)投资管理信息披露不到位
一是产品说明书“雾里看花”。理财产品发售的产品说明书未详细披露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及资金配置比例。特别是对于涉及信托计划及其他资产管理计划的,未披露各类计划背后对接的实际资产。二是投资标的“模糊不清”。理财投资资产配置到位后,未公布募集资金的实际资产组合配置情况。三是投资收益“暗箱操作”。理财计划到期后,仅披露客户端到期收益的实现及兑付情况,投资标的收益及银行端实现的超额收益均处于黑箱状态。
三、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发展迅速。较好满足了社会大众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需求。但同时,处于初期高速发展阶段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市场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须正本清源、加以引导,回归代客理财、资产管理、风险隔离、服务实体经济等四项本质。
(一)促进投资者和商业银行在信息掌握、风险责任、利益分配上的有效对称
一是加强信息披露,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细化理财信息披露内容、频率和方式,建立定期理财报告制度,由社会中介审查银行理财报告并公开审计报告。二是明确双方责任,解决责任不对称问题。银行要强化“卖者有责”意识,履行好代理人责任。投资者要培养“买者自负”的良好文化,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三是完善收益分配,解决利益不对称问题。
(二)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管理
一是切实规范资产通道,防止监管套利。商业银行要把控好通道业务总量与结构风险,确保任何时点“非标”理财资产都不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总资产的4%。对达不到规范管理要求的,要比照自营贷款,进行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二是防止异化为负债工具,产生流动性波动。对部分银行在月末、季末加大高收益短期理财产品销售计入存款科目的客户资金剔除或单独列示,防止对存贷比等流动性指标的套利。对资产池业务“非标”理财与所投资产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和单独核算,防止流动性风险后移和有意掩藏。三是以客户为中心,规范销售行为,促进理财产品转型发展。
(三)建立有效防火墙机制,切断风险传导途径
一是与自营业务风险隔离。防止违规将表内优良资产置换掉资产池中劣质资产,以保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防止违规转移内部收益,通过其他渠道盈利填补或垫付理财收益缺口;防止违规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防止自营账户与理财账户或者不同理财账户之间不当交易。二是与交易对手风险隔离。三是与合作机构风险隔离。
(四)引导理财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综合效益较优领域
一是推动形成合理的社会融资成本机制。发挥理财价格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理财资金使用效率,推动银行商业回报与客户收益、企业成本合理均衡。二是理财资金投向要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商业银行要恪守服务实体经济本质,加强理财资金流向管控,严控理财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或限制性行业,主动与国家宏观调控和审慎监管政策保持一致。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十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XX监管分局:
现将XX银行(下称“我行”)年度风险经营分析报告如下:
一、业务经营基本情况分析
(一) 负债情况分析
截至年末,我行各项存款总额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增(来自 书 业网)幅X%。其中:对公活期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对公定期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个人活期存款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个人定期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了X万元;银行卡存款为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 我行各项存款指标均比年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多方面努力,争取到部分有实力的大企业客户,例如X上市公司在我行开立监管资金专户,带来对公定期存款一定幅度的增长;二是继续加代发工资业务及批量开卡的营销,在提高开户数和发卡量的同时,也使居民储蓄存款能够稳步增长;三是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和开展主题营销活动;四是我行在本年新开展了间联POS机业务,在为我行发展出一批合作商户的同时也带来了部分新增存款;五是我行在年初原有总行营业部、X支行2个营业网点的基础上,新增了X支行等X个营业网点,延伸了我行的服务半径,扩大了我行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资产情况分析
1、信贷资产
(1)基本情况:截至年末,我行各项贷款余额X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增幅X%。其中,短期贷款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中长期贷款X万元,比年初增加X万元。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正常类贷款X万元,关注类贷款X万元,暂无不良贷款。
(2)贷款集中度情况:针对贷款集中度偏高的情况,我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保有压、重点支持的政策逐步降低贷款集中度,保证符合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有发展潜力的贷款户,压缩产品落后、经营不善的企业贷款,同时重点扶植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新兴产业及“三农”和小微企业。截至X年底,“单户500万以下贷款余额占比”指标已从X月末的`X%大幅提高至X%,达到监管要求;“户均贷款余额”指标从X万元降低至X万元,力争逐步达标。
(3)贯彻落实“两个不低于”情况:自开业以来,我行一直对自身的市场定位非常明确,为此,根据XX经济发展及行业特点,在确保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将信贷资金重点倾斜于“三农”、小微企业等基础经济,达到“两个不低于”要求的目标。其中,支持农业贷款X万元,支持小微企业贷款金额X万元,两项合计占贷款总额的X%,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民营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我行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定位。
2、非信贷资产
截止年末,我行非信贷资产X万元,主要是委托贷款和保函两项表外业务。本年度共发放委托贷款X笔,总金额为X万元,委托贷款中,委托人为企业的有X户,委托人为自然人的有X户。本年我行共开立X笔保函担保业务,总金额为X万元,担保对象均为企业客户,共有X户。
(三) 资产负债比例及所有者权益分析
1、资产负债比例。本年度,我行超额备付金余额X万元,超额备付金比例为X%,流动性比率达到X%;贷款损失准备金X万元,拨贷比达到X%,拨备覆盖率大于150%,不良贷款率为零,备付资金和流动性资产充足。
2、所有者权益。本年度,我行营业收入X万元,同比增长X%,营业利润X万元,同比增长X%。其中,净利息收入X万元,中间业务收入X万元。收入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仍然偏低,但营业利润较上一年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风险状况分析:
(一) 总体评价。
截至年未,我行的加权风险资产为X万元;资本充足率X%,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X%;单户贷款集中度为X%,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率为零,未发生不良贷款,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达到监管要求。
(二)信用风险分析
1、信贷风险方面:我行一方面强化风险管理,另一方面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以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截至年未,我行各项贷款余额X万元,其中:正常类贷款X万元,关注类贷款X万元,其中关联交易贷款X笔。全辖最大1户贷款余额X万元,该户目前经营正常,效益好。最大10户贷款都为正常类,目前经营正常,风险较小。截至年终,我行抵x贷款为X万元,保证贷款X万元,信用贷款X万元,存量抵(质)x贷款率为X%,与去年相比降低X个百分点,抵(质)押率仍然偏低,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将信贷资源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科技含量高、信用良好、管理规范,且能提供有效抵押物的农户和小微企业重点倾斜,在降低贷款集中度的同时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2、表外业务风险方面:我行保函业务采取保证金加反担保抵押的方式控制风险,并加强对借款人的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力求将风险降到最低。委托贷款方面,采取先存后贷的方式,并在贷款协议中设定免责条款,降低我行风险责任。截至目前,委托贷款借款人基本都能按期还本付息,偶有借款人逾期的现象,但在信贷管理人员的提醒及催收后,都能尽快还本付息,保障了委托贷款人的利益;同时,我行严格遵循《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规范和加强非信贷资产管理,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
同时建立真实、全面反映非信贷资产动态变化和风险程度的管理体系,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三)流动性风险分析
截止年末,我行流动性资产总额为X万元,流动性负债总额为X万元,流动性比例X%。其中:超额备付金X万元,超额备付率X%。
由于我行网点相对较少,吸收存款一直比较困难,存款总额变动幅度较大,居民储蓄存款相对较少,存贷比偏高,资金头寸分散,流动性管理较难,易引发支付结算风险。
为进一步强化我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高防范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能力,促进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我行一是加大营销力度,以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客户体验,吸收更多的存款,尤其是相对稳定的居民储蓄存款;二是加强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的测算,及时发现流动性风险方面的问题并予以处理,较好地保持充足且适度的流动性,满足客户支付需求;三是加强宣传,通过广告投放和参与社会活动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上述手段,我行基本实现了资金营运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协调统一。
(四) 操作风险状况
为确保我行各项业务的正常运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业务经营中的存在问题,防范操作风险和事故的发生,促进各项业务依法合规经营。我行一方面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我行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十二
一、总体情况
xx月末,全行资产总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其中,信贷类资产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不良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不良占比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非信贷资产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不良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不良占比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
全行负债总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同比xx万元。
全行利润总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同比多xx万元。
资产负债情况简表
单位:万元、%
二、信用风险状况分析
xx月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xx万元,按贷款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余额情况,占比情况,较上期变化情况;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贷款情况,占比情况,较上期变化情
况;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情况,占比情况,较上期变化情况。
表外信贷资产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垫款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表外业务保证金余额为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风险敞口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
(一)不良贷款变动情况
1、处臵及新发生不良贷款情况
xx月末,全行处臵不良贷款xx万元。其中:清收不良贷款本金xx万元,盘活不良贷款本金xx万元,接收抵债资产xx万元,核销呆账贷款xx万元,其他方式xx万元。
本期新发生不良贷款xx万元,其中法人客户发生xx万元,占比xx%;个人客户发生xx万元,占比xx%。新发生不良贷款较多的支行是:xxxxxx;主要客户是:xxxxxx。
列举新发生不良贷款案例。
不良贷款变动情况表
单位:万元
说明:其他方式是指由于借款人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好转等因素或者其他原因,贷款分类由不良类上调至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的情况。
2、贷款风险分类形态迁徙情况
本期,正常贷款(不含借新还旧和还旧借新)共向下迁徙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向下迁徙率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其中,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向下迁徙率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向下迁徙率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中,次级类贷款向下迁徙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向下迁徙率为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可疑类贷款向下迁徙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向下迁徙率为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
贷款风险分类形态迁徙情况表
单位:万元、%
(二)客户结构分析(可列举一至两个典型案例)
1、法人客户信用等级结构分析
xx月末,全行共有法人客户xx户,比上期xx户;贷款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其中,AA级以上(含)客户贷款余额比上期增加xx万元,占全行法人贷款增量的xx%,占全部
贷款增量的xx%。
法人客户(按信用等级)贷款情况表
2、法人客户规模分布结构分析
截至xx月末,大型客户贷款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占全行法人贷款增量的`xx%;中型客户贷款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占全行法人贷款增量的xx%。大、中型客户贷款比上期共xx万元,占全行法人贷款增量的xx%。
从贷款质量看,截至xx月末,全行法人客户不良率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其中,小型客户不良率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中型客户不良率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小型客户不良率xx%,比上期xx个百分点。
法人客户(按经营规模)贷款情况表
单位:万元、%
3、法人客户行业结构分析(各行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几个重点行业,如贷款余额占比前五名、国家重点调控行业等)
xx月末,法人客户贷款主要集中在xxxxxx等行业,以上行业的贷款余额xx万元,比上期xx万元,占全行贷款余额的xx%;不良贷款占比较高的行业为xxxx。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十三
为规范业务经营,强化风险管理,增强全员合规经营意识,降低案件风险隐患,确全、稳健运行。我行进行了严格规范的自查行动。
第一,按照制度要求,重塑制度流程
按照文件规定、相关岗位操作流程和有关制度办法,认真梳理农村信用社工作岗位中“应知、应会、应做、应遵”制度、知识、技能以及职业操守,组织学习了本岗位和基层营业网点学习的文件材料。
第二,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
自查柜面业务操作。对柜面业务操作流程及各个环节进行了风险隐患排查。对库存现金情况,重要空白凭证、印章、有价单证使用管理,股金管理等进行自查;对内外账务核对、开户业务、大额资金业务、挂失及提前支取等业务操作的合规性进行自查,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纠错整改,使我们每个柜员严格按照各项业务操作流程规定办理业务,提高工作质量,防控操作风险,消除了风险隐患。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都作出了承诺。承诺真实、全面地对工作岗位中的各个细节进行自查,按时上报自查报告,准确、及时地反映自查发现问题,并积极配合检查组检查,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自查服务形象。按照县农信联社“优质服务”的要求,对各柜员“统一着装,微笑服务”执岗情况进行自查,同时在营业厅显著位置公示了县联社及本社主任的举报电话,促使员工改变服务态度,提升服务形象,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合规管理,风险共防,和谐共赢”。
通过全面清查,找准问题,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形成相互制约、权责明确的监督约束机制,保障皮革城分社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加强学习,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为使活动不走过场,使每个柜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各种文件制度进行集习,并做好学习,提高对风险防控工作的认识。同时,把提高员工素质作为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点,学习内容包含现代化支付业务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等等,大大提高了我们作为一线柜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全员行动,按照“合规创造价值、合规防控风险、合规保障发展”的整体目标,多措并举,从全员着装、工作作风、考勤会风、优质服务、工作效率等方面树立信用社新形象,为“推进案件风险防控工作,逐步建立案件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全面、精细严密、运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做足准备。
第四,整改措施及今后工作思路
今后,我将继续加强自己的'政治思想教育,深入持续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将合规文化建设工作贯穿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加大对违规责任人的惩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人员,营造清正廉洁、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环境,进一步防范操作风险。
(一)加强学习,继续深入合规文化建设,使全社员工更加明确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集中学习,通过学习sc6000系统业务风险要点、业务流程合规操作手册、信贷管理文件等各项规章制度及业务技能。确保自己更加熟悉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确保合规文化建设年活动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岗,落到实处,确保自己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审慎经营的理念,从而有效防范我社内部操作风险。
(二)加强对自己的金融政策、法律制度,财经纪律、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员工言行,加强对“九种人”实行不定期排查,同时对重要岗位人员及“九种人”定期实行交心谈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观、价值观,提高员工对防范操作风险的认识,提高合规操作意识,消除麻痹思想,使大家真正认识到“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保障发展”的重要性。
(三)积极参加全社员工以操作风险防控为进行讨论,就操作风险防控问题发表各自意见,通过讨论进一步提高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严格按照联社的有关规定,组织好本社的内控制度、财务帐务、综合业务、信贷管理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检查工作。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十四
20xx年8月参加工作,自己系银行支行员工。任职风险管理部综合统计岗。
受到领导和各位前辈多方面的关心和照顾,自己参与工作半年多时间来。工作上亦受到无微不至的指导,协助我快速的胜任岗位。
监测、评价和控制的综合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是负责支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的落实。风险和内控的日常管理职责部门。自己任职的综合统计岗,主要负责对本行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和风险分类的统计、分析和管理;负责全行信贷数据动态管理、分析。
自己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信贷手工台帐的录入与核对,实际工作中。对实际发生的信贷业务明细进行动态掌控、分析和管理,以便于及时准确的获得各项信贷统计数据;对支行运行的老信贷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对各部办录入的数据及报表进行统计及分析;提供行各项信贷资产数据及明细,完成四级分类和五级分类的统计工作和分析工作;月度为行领导以及计财处、公司部、个金部提供同业经营情况的详细数据;月度、季度、年度,独立的或配合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对外提供各项信贷数据报表。此外,行新设了信息平安员一岗,自己即任风险管理部信息平安员,负责部门电脑网络信息平安的维护。
领导和前辈的关心照顾下,进入银行半年多时间来。自己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努力工作,积极学习业务知识、掌握操作技能、适应工作岗位,基本能较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自己是刚毕业的理科本科学生,踏上工作岗位接触全新的银行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过程不只是专业的换位,更是一种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换位,综合统计岗位上,领导和前辈的关心指导使本人认识到严谨的态度、正确的方法、积极的沟通、努力的思考,才干获得最准确的统计数据和最高的工作效率。也正是银行业这种对我而言全新的工作,提供给我一个全新的学习机会,优良的生长环境下使我能够养成在每一天的工作生活中不时学习和获取新的知识,努力了解银行业、金融业的运行规律,把所学所悟的点点滴滴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工作中。
自己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努力向各位前辈学习业务知识,正是由于以上的认识。严谨认真的完成了本职的统计工作,做到及时、准确、完整的反映支行信贷业务情况。认真的完成了信息平安员的工作,做好了信息平安的日常维护并建立了平安员日志。努力地养成着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方法,近来的工作使自己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良好的工作习惯是互通的特别是工作的条理性上,受到各位前辈的指导今后还将继续努力。
银行风险排查报告(推荐15篇) 篇十五
产品名称:(注册标准上的名称)
风险评价人员及背景:(项目组长、医学角度的大夫、技术角度的设计人员、应用角度的、市场角度的,并提供人员资格证明,如受过的培训资格、职称等级)
编 制: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1. 编制依据
1.1 相关标准
1) YY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2) GB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
3) IEC60601-1-4:医用电器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4:并行标准:医用可编程电气系统
4) 产品标准及其他
1.2 产品的有关资料
1) 使用说明书
2) 医院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顾客投诉、意外事故记录等
3) 专业文献中的文章和其他信息
2.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文是进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中对所有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见的控制措施,同时,对采取风险措施后的剩余风险进行了评价。最后,使所有的剩余风险的水平达到可以接受。
本报告适用于……产品,该产品处于设计和开发阶段(或处于小批生产阶段)。
3. 产品描述
本风险管理的对象是……(如能加入照片或图片最好),产品概述、机理、用途 适应症:
禁忌症:
设备由以下部分组成:(文字描述或示意图)
4. 产品预期用途以及与安全有关的特征的判定
(依序回答附录A用于判定医疗器械可能影响安全性的特征的问题)
4.1 产品的预期用途、预期目的是什么?如何使用?
应考虑的因素:预期使用者及其精神、体能、技能水平、文化背景和培训等情况
人机工程学问题、医疗器械的使用环境和由谁安装
患者是否能够控制和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
医疗器械是否用于生命维持或生命支持
在医疗器械失效的情况下是否需要特殊的干预
是否有接口设计方面的特殊问题可以导致不经心的使用错误(见4.27)
设备起诊断、预防、治疗、缓解或创伤补偿、解剖矫正、妊娠控制的
哪个作用
4.2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患者或其他人员接触、如何接触、接触时间长短?
应考虑的因素:预期接触的性质:表面接触、有创接触和(或)植入
每种接触的时间长短
每种接触的频次
4.3 在医疗器械中包含有何种材料和(或)组分或与其共同使用、或与医疗器械接触?
应考虑的因素:与安全性有关的特性是否已知
4.4 是否有能量给予患者或从患者身上获取?
应考虑的因素:传递能量的形式及其控制、质量、数量和持续时间
4.5 是否有物质提供给患者或从患者身上提取?
应考虑的因素:物质是供给还是提取
单一物质还是几种物质
最大和最小传递率及其控制
4.6 是否由医疗器械处理生物材料然后再次使用?
应考虑的因素:处理的方式和被处理物质的类型(如自动输血、透析)
4.7 医疗器械是否以无菌形式提供或准备由使用者灭菌,或用其他微生物控制方法灭菌?
应考虑的因素: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一次使用或重复使用
医疗器械的包装、储存寿命
重复使用周期次数的限制
所使用的灭菌处理方式的限制
4.8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由用户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
应考虑的因素:使用的清洁或消毒剂的类型
消毒周期数量的限制
医疗器械的设计可能影响日常清洁和消毒的有效性
4.9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改善患者的环境?
应考虑的因素:温度、湿度、大气成分、压力和光线
4.10 医疗器械是否进行测量?
应考虑的因素:测量的变量
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带测量功能的须CMC标志)
4.11 医疗器械是否进行分析处理?
应考虑的因素:医疗器械是否由输入或获得的数据显示结论(主要是软件)
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置信极限
4.12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和医药或其他医疗技术联合使用?
应考虑的因素:识别可能使用的医药或其它医疗技术和与相互作用有关的潜在问题 患者是否遵守治疗
4.13 是否有不希望的能量或物质输出?
应考虑的与能量相关的因素:噪声和振动、热量
辐射(包括电离、非电离和紫外、可见光、红外)接触温度
漏电流和电场和(或)磁场
应考虑的与物质相关的因素:化学物质、废物和体液的排放
4.14 医疗器械是否对环境敏感?
应考虑的因素:操作、运输和储存环境(包括光线、温度、振动、泄漏、对能源和致冷形式变化的敏感性,电磁干扰)
4.15 医疗器械是否影响环境?
应考虑的因素:对能源和致冷的影响,毒性物质的散发和电磁干扰的产生
4.16 医疗器械是否有基本消耗品或福建?
应考虑的因素:消耗品或附件的规范以及对使用者选择它们的限制
4.17 是否需要维护和校准?
应考虑的因素:是否维护和(或)校准由操作者或使用者或专门人员来实现 是否需要专门的物质或设备来进行适当的维护和(或)校准
4.18 医疗器械是否有软件?
应考虑的因素:软件是否预期要由使用者和(或)操作者进行安装、验证、修改或更换
4.19 医疗器械是否有储存寿命限制?
应考虑的因素:此种医疗器械的标志或指示和处置
4.20 是否有延迟和(或)长期使用效应?
应考虑的因素:人机工程学和累积的效应
4.21 医疗器械承受何种机械力?
应考虑的因素:医疗器械承受的力是否在使用者的控制之下或者由和其他人员的相互作用来控制
4.22 是什么决定医疗器械的寿命?
应考虑的因素:老化和电池耗尽
4.23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一次性使用?
4.24 医疗器械是否需要安全的退出运行或处置?
应考虑的因素:医疗器械自身处置时产生的废品。(例如医疗器械是否含有毒性或有害材料,或材料可再循环使用)
4.25 医疗器械的安装或使用是否要求专门的培训?
应考虑的因素:包括试运行和交付给最终使用者
是否很可能或可能由不具备必要技能的人员来安装
4.26 是否需要建立或引入新的生产过程?
将新的生产过程引入生产设备,必须视作为新危害的潜在源(例如新技术,新生产规模)
4.27 医疗器械的成功使用,是否决定性的取决于人为因素,例如使用者接口? 应考虑的因素:可能造成使用错误的用户接口设计特性,不能轻易地误用
4.27.1 医疗器械是否有连接部分或附件?
应考虑的因素:错误连接的可能性、差别性、和其它产品连接的相似性、连接力、对连接完整性的反馈以及过紧和过松的连接
4.27.2医疗器械是否有控制接口?
应考虑的因素:间隔、编码、分组、图形显示、反馈模式、出错、滑脱、控制区别、可视性、启动或变换的方向、控制是连续的还是断续的、装订或动作的可逆性
4.27.3医疗器械是否显示信息?
应考虑的因素:不同环境下的可视性、方向性、总体和透视图、显示信息的清晰度、单位、彩色编码、决定性信息的可达性
4.27.4医疗器械是否由菜单控制?
应考虑的因素:层次的复杂性和数量、状态的了解、设置的路径、导向方法、每一动作的步骤数量、顺序的清晰度、存储问题、与可达性有关的控制功能的重要性
4.28 医疗器械是否预期为移动式或便携式?
应考虑的因素:必要的夹持、手柄、轮子、刹车、机械稳定性和耐久性
5. 危害判定
(根据附录D回答至少包括能量、生物学、环境、使用、维护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着重分析危害及其形成的原因,还可根据产品自身的特点进行列举,但要求对照3.产品预期
用途以及与安全有关的特征的判定中的问题对危害进行分类;先利用专业知识直观地寻找潜在原因,进一步的原因分析则可应用FMEA(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TA(故障树分析)方法。)
6. 风险评价
6.1 评价准则(与风险管理计划中相同)
6.1.3风险可接受准则
风险 =严重等级 _ 概率等级
6.2 风险评价表
7. 风险控制
通过以上的评价可以看出产品的风险可接受的程度,对处于可广泛接受区的风险……(列举危害的序号)无需再采取控制措施,对处于合理可行区和不容许区的风险必须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进行控制。
8. 剩余风险评价
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后,……等危害的风险已降到广泛可接受的程度,……等危害的风险也降到了合理可接受的程度。(还要说明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后,有没有引入新的风险,若有,则须进行再次评价和控制)
若有较大风险的,且又不可降低,须收集和评审有关预期用途、预期目的的医疗受益的资料和文献,以便决定受益是否超过全部剩余风险 表3 采取控制措施以后风险水平
9. 生产后信息
由于本产品尚未正是生产,一旦正式生产,……,再分析、评价、控制
10. 结论
经过对危害的分析和评价,危害产生的风险均为可接受,因此本产品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