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一
本学期以来,我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充分发挥学生对问题的探讨、质疑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下面我就对本学期的教学情况作一个总结。
一、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七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4、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我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对调皮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漫漫的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生物。
5、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以提高教学水平。
二、思想政治方面: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成绩与反思方面:
通过一学期以来师生共同的努力,我所上的班级在这次期末统考中生物成绩有了较大提高,各班均分为:七(2)53分,七(4)48分,七(5)55分,七(6)56分。超出同年级人均分23分左右。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明天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二
本学期我有幸在大美六中北校担任七年级1-4班4个班的生物学的教学工作,感觉紧张、忙碌而充实,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感觉收获很多。这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生物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与学生共成长。为了更好的做好下一学期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每周12节课,备了43个教案,精心编制了3个复习学案, 同时认真梳理同备课组的编制的复习学案,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单元考试并认真批改,结合学生出错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教补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的研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了区级讲课比赛,成立了生物兴趣小组,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评课。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作为学生主动探索生物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发展学生情感和态度价值观。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发展的过程。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改变教法、学法。备课时,针对各班实际情况,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课后回顾、反思自己上课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以这样的方式积累教学经验和吸取教训。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突出教学的过程性,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感觉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带的四个班级学生比较喜欢上生物课,在班主任的精心管理和自己的要求下学生的课堂纪律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考试成绩较好。
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如课堂纪律应要求再严格些,同步的检查和落实应再及时些,课代表和小组长的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不够等。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三
时间飞逝,一个学期的时间在紧张的教学工作实践中过去了,为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我将本学期的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
二、教学任务
我担任的工作是七年级(1、2、3)班的生物教学。本学期讲授义北师大版——《生物学》。
三、在教学方面
1、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充分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备好每节课,充分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把握重难点进行更有效的教学。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收集生活中的实例,发生在人身上的生命现象,引起的疾病等。
③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课前准备好演示实验、自制肾小球模型、提前选用教具模型等。
2、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和调教比赛。
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并通过参加本学期教育局组织的教学开放周活动,到横河中学听取了两位优秀生物教师的公开课,在评课过程中认真学习其他老师的建议和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努力创新,
四、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在本学期教育局组织的生物解题能力比赛中,我认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要更多地自我充实和学习,且在科组组织到横河中学教学开放周的极佳机会中,我大量汲取了许多很有特色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利用并整合进自己的教学,形成我独特有效的教学。
五、成绩与反思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生物的方法和生物实验技能。但有部分同学上课,不听课,不思考,不做笔记、作业;有些同学考试复习不到位,不重视生物的学习;有时我对课堂的控制和调动欠佳。
我始终坚信:一份耕耘,不一定有一份收获;没有耕耘,就一点收获也没有;一份耕耘不行,我就多份;教学工作总是苦乐相伴。我将一直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四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五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4、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10、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2、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3、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
4、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氮、磷、钾
7、花由花芽发育而来8、花的结构(课本102)
9、传粉和受精(课本103)
10、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受精卵胚
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区别)。
11、人工受粉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12、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和死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3)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4、叶片的结构
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
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天竺葵的实验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叶绿素便于观察。染色:用碘液染色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4、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5、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用来构建之物体;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7、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第五章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六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167、168、169三个班的生物。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课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实验目的明确。
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只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二、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七
我们初一生物教研组是一个小科组,一学期以来,作为其中的每一位教师,虽无可歌可颂的业绩,但我们工作是尽心尽责的,一丝不苟的,任劳任怨的,当然也是默默无闻的。可以这样说,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承受着一种另类的“寂寞”。但尽管如此,我们并没有妄自菲薄、怨天尤人,更没有对别人获得的荣誉表现出丝毫的嫉妒。我们始终以一种平常心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
回顾即将结束的这一学期,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好第一次科组会:
本学期伊始,召开了新学期的第一次科组会,认真学习讨论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要求,并结合本科组的实际提出科组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职责。
二、配合学校组织开展活动
“优质高效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推广和应用”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按照学校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科组老师开展互相的听课、评课和说课活动,通过此项活动,浓厚了科组的教研氛围,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常规教学行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组教师全部参加了我校首届教学节精品课展示活动并获得好评。
三、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配合学校开展的双爱好活动,生物组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实验探究———生物实验。
四、本学科教学常规方面
我觉得我们组的每位老师都非常敬业,从未出现过上课迟到早退等情况;每位老师都非常关心爱护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问题,经常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信心;而且尽管每位老师任教班次多,但大家都是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从备课、准备教学材料到上课等都一丝不苟,特别是实验课,每节实验课的课前预做必不可少,力求使每一堂课都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本学期,我们的任务应该说比较重,我们组老师能团结互助,不斤斤计较,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还主动向其他科要课上,以至能够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任务。
对作业的。批改和辅导,每位老师的批改量都大,但我们都精选了作业,而且全部都是全批全改;学生存在的问题,基本都即时作了讲评和辅导。
本学期生物组应该说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分配的各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任务,“小科组也应该有大作为”,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更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我校的生物教学工作搞得更有特色。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八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级的生物老师。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课标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使各班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将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深刻的总结,发扬优点,改正缺点。首先,为了更好的上好每一堂课,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课前要充分备课
我发现,一堂课好坏关键在备课,之前自己备课存在很多不足,抓不住较好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备课方面我认为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尽量做到:
①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其中教学板书也要精心设计,设计出脉络清晰的板书,让学生对知识体系一目了然。
2、提高课堂要效率
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学生课堂的吸收消化是至关重要的。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角色是一个引导者,特别是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很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有效讨论、高效阅读与思考是我今后教学重点探讨和学习的方向。在本学期教学中,这一块我尚有不足,课堂存在少数学生听课效率偏低,注意力不集中,我个人对学生关注度不够全面,讲课方式不够细腻。所以今后我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先学后教,少讲精讲,让每个学生亲历学习,探究以及与人合作的过程。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教后要及时反思
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课后反思是不可缺少的。及时反思才能发现问题所在。特别像我教3个班,每上一个班思路都在慢慢完善,其中的收获是不菲的。
其次,在提高自身生物素养、教师素养方面。我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听课与评课
一学期下来,我共听了10节课,6节同科老师的课,4节不同课老师的课。在实习时,我就认为听课评课对于一位新老师来说是非常必须的。从他人的课堂可以汲取不少你身上没有的亮点。正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会坚持听同科教师与不同科教师的课,虚心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同时请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多发现自己的不足。
2、积极参加桂林市教育局和学校组织的生物组教研活动,博采众长,多参加集体学习,多学习其他学校的一些优秀教学思路和经验。
一学期,总结教学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为:
1、优点二十一世纪,生物科学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物学知识正在成为普通公民应当具备的`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日常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前沿知识,着力培养他 在教学时运用实物对照、调查、实验等方法,借助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生物,让学生走出课室,调查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让他们认真地观察自己身处的环境。
2、不足
①学生方面
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有些学生对学习不够重视,上课懈怠,不集中精力学习,要坚持对他们进行终生学习的教育。课堂有些学生表现不积极,或者不敢发言,应该多找他们谈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由于学生自身的惰性,不少学生惯于听教师讲解,懒于思考,这也使得课堂的效率多少会有所影响。
②教师方面
教学环节衔接不够自然,学生背记稍差一些,检查监督力度较小,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观察得不够细,对个别有潜力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另外,新教材文字少,要讲的内容不多,到底要讲多深多透,对新教师来说,也有些困惑。
最后,为了改进这些现象,我归纳为以下几点方案:
(一)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主动提高自身的生物素养和教师素养,做好备课工作,提高课堂教师的指导能力。在作业批改上,尽量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
所以,今后我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教学工作,永无止境,常做常新,在新的学期,我将更好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以期有更好的教学成绩。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九
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2、光合作用:在自然条件下,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里,在这个过程中还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
4、从根尖的结构模式图上看,根尖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通过探究我们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照,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从实质上看,光合作用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物质变化,把简单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另一方面是能量变化,把光能吸收转变为贮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6、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营养物质,而且是人和动物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动物和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来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里的能量,也是直接或间接来自古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贮藏的能量。另外,光合作用还保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7、根是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而根毛是位于根尖成熟区的具有吸收功能的最重要的结构。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土壤溶液里的饿水分就会渗入到根毛细胞,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后进入导管。土壤里的无机盐也被植物吸收进入导管。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十
1,生物质燃料发热量大,发热量在3900~4800千卡/kg左右,经炭化后的发热量高达7000—8000千卡/kg。
2,生物质燃料纯度高,不含其他不产生热量的杂物,其含炭量75—85%,灰份3—6%,含水量1—3%
3,绝对不含煤矸石,石头等不发热反而耗热的杂质,将直接为企业降低成本。
4,生物质燃料不含硫磷,不腐蚀锅炉,可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企业将受益匪浅。
5,由于生物质燃料不含硫磷,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因而不会导致酸雨产生,不污染大气,不污染环境。
6,生物质燃料清洁卫生,投料方便,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改善了劳动环境,企业将减少用于劳动力方面的成本。
7,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灰碴极少,极大地减少堆放煤碴的场地,降低出碴费用。
8,生物质燃料燃烧后的灰烬是品位极高的优质有机钾肥,可回收创利。
9,生物质燃料是大自然恩赐于我们的可再生的能源,它是响应中央号召,创造节约性社会,工业反哺农业的急先锋。
总结:对世界各地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用植物或农作物中不能吃的部分生产高效生物燃料的可持续性。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十一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十二
这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班-15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经过这一学期的锻炼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
在思想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贯彻,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
在教学上,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是本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工作小结: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在教学工作方面,积极听课,向老教师、优秀教师学习,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及时总结,将他人优秀的教学手段化为己用,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尝试不同风格,经常总结经验教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不断完善。
2、在常规工作中,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常规任务,及时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项工作。备课、作业批改、单元检测等各项工作做好记录;多做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认真研读教材、课标,并记录感想。充分利用才宝平台建立了与中楼学校的协作组,双方交流互惠,资源共享。
3、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对于缺乏自觉性,思想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我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困难,上课跟不上的。同学,我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性的补课,尽量缩小差距。对于班级中的特殊学生,上课时重点内容尽量放慢语速,重复几遍,使他们能听清记住。
4、与班主任、家长密切配合。常与班主任互相沟通,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共同管理好学生。利用家长微信群反馈学生作业情况、上课情况,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形成家校合力。
20xx年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我来到了新的单位,走上了新的岗位。这一学期的工作有我满意的地方,也有我惭愧的地方;这些学生有令我感到骄傲的,也有令我十分头疼的;在这里的生活有非常开心非常知足的方面,也有很多不理想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不论如何,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我会越来越好,学校也会越来越好。
新年,加油!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十三
本学期以来,我担任七年级生物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充分发挥学生对问题的探讨、质疑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使所任班级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下面我就对本学期的新教材教学情况作一个总结。
(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4、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我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对调皮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漫漫的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生物。
5、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以提高教学水平。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二)、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1、坚持每周的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成绩与反思
通过一学期来的努力,通过新的课标的实施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掌握了学习生物的方法,自学再生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环境与条件的制约,缺乏大环境的熏陶,学生的成绩还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借鉴与完善。
走进新课标,我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转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强,但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十四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姓名: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
5、生物能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
物、物、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分六步,分别是:、、、、、。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对照实验的设计:除变量之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形成。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消费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数量最多的应该是,数量最少的是。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者。
9、和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越。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和是相对稳定的。
11、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被誉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的是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是生态系统。
1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同或反)。
2、显微镜放大倍数=倍数×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而,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细胞膜:保护,细胞质:液态的,可以缓慢流动,加速细胞内外。细胞核:贮存和传递。叶绿体:进行作用的场所,将能转化成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液泡:内含细胞液线粒体:将有机物中能转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细胞、细胞、。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和,动物细胞没有。
四、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机物(一般含碳,可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机物(一般不含碳,不可燃):如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作用场所,把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把有机物中能转化为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体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中。
1、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2、染色体是由和组成。
3、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和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和细胞的。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核中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形成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
2、由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组织、组织、肌肉组织、组织。上皮组织的功能是:,肌肉组织功能是,结缔组织功能是:、连接、保护、,神经组织功能:感受,传导。几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
3、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人体八大系统:系统、消化系统、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组织→→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是、、、、、。营养器官有、、;生殖器官有、、;
7、植物的组织:组织、保护组织、组织、组织、机械组织。
十三、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他们的身体只有个细胞,大多数生活在或,有些在其他生物体上。显微镜下,草履虫形状像,草履虫每小时能形成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个细菌,因此,草履虫对污水有一定作用。某些单细胞生物如、能侵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1、蕨类植物出现、、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等可供药用;③有些可供观赏;④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
4、苔藓植物的根是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5、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6、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的指示植物。
7、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等器官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大多生活在水中。
8、藻类植物通过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的重要来源。
9、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用
10、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
11、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
12、常见的裸子植物有、、。常见的被子植物有、、。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十五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7、生物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
实验过程
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1、多莉羊的例子,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
2、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十六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动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植物通过气孔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进行呼吸);人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追猎物,含差草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崽:(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按照用(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5、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0、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食物),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是(无机盐)。
1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细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十七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十八
一、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二、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
三、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1、病毒的种类: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十九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6、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1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课本26页。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细胞液
3、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即: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4、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5、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四、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八、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九、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1、多莉羊的例子p55,
2、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3、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4、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5、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6、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十、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十一、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2、细胞的分裂(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十二、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3、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4、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5、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6、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7、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十三、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2、草履虫的结构见课本70页图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十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1、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2、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
扩展阅读: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结(20篇) 篇二十
一、种子的萌发条件:
1、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不处于休眠期。
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发芽的种子数
1、发芽率=————————*100%
共检测的`种子数
2、发芽率应达到90%以上,才能播种。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先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发育成根茎相连的部分),胚芽发育成茎、叶。(注: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