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精选推荐

建筑工程测量方法(精选4篇)

时间: 2024-05-10 20:24:23

以下是细心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4篇工程测量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建筑工程测量方法(精选4篇)

建筑工程测量方法(精选4篇) 篇一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检测;质量通病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in detail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for quality detection method of concrete engineering,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waterproof engineering, points out that in the detection results show in what is said, the project quality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help the masses of workers in the construction can discover quality problem, and then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keyword] building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quality detection;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力开展,建筑物的结构更加复杂,建筑施工规模更大,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施工人员与工艺技术也越来越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更好实现质量控制,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就必须对建筑施工中各项施工工艺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只有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达到技术要求,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主体工程中最常采用的建筑结构,而防水工程则是关系着建筑舒适性能以及建筑使用寿命长短的关键工程,为此,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钢筋与防水工作的质量检测方法。

1 混凝土检测

混凝土以其施工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中,对于其质量的检测主要从配合比和强度这两方面来进行的。这是因为混凝土的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而混凝土的强度检验则是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的最终目标。另外,回弹法是当前混凝土工程检测中最常用到的检测方法。

1.1混凝土配合比检测

1.1.1 检测方法。首先,要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原材料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是否具有齐全的出厂合格报告,原材料的进场检验报告中所显示的结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其次,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报告进行检测,包括报告内容是否填写规范完整,所有需要加盖的相关签章是否都有以及报告结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最后,就需要仔细的核对包括设计图纸、施工交底记录以及配合比试验报告等在内的所有资料,进一步核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否达到技术设计要求的特性与强度等级,另外,若混凝土配合中原材料发生变化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配合比的值是否需要重新确定,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1.2 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原材料进场时不具备相关合格检验证书,或其检验结果没有达到技术要求的特性范围内;配合比的试验报告填制不齐全,内容缺失不完整或试验报告所显示的结果不符合本工程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没有提供相关的试验室检测报告,或者试验室报告中所用的原材料与实际施工中采用的原材料具有很大出入,差异明显,严重不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1.2混凝土强度检测

1.2.1检测方法。第一,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中所显示的内容指标是否齐全,强度计算的相关数据是否合理,需要加盖的章印是否都按要求加盖;第二,对于施工设计图纸、施工交底情况、混凝土强度试块检验报告等资料进行仔细核对,检查试块的数量,制作时间,所取试块的部位以及留置数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第三,检验混凝土的养护是否合理规范,所留置的养护试件的系数是否满足需求,养护时间长短能否满足混凝土强度凝结的要求,养护试验报告中的相关计算方法是否正确;第四,对于实际的混凝土构建或主体进行强度评定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有无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评定,若评定不合格时,是否需要按照规定再次鉴定实际强度等级。

1.2.2检测不合格情况。混凝土无试块强度试验报告或试块留置组数严重不足以及试块试验时龄期普遍超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验收评定为不合格,又无鉴定处理记录和设计签认。或验收评定方法、计算错误,将不合格验收批评定为合格的。混凝土强度报告内容不全。所缺项目造成试验报告不能对应实体结构,不能代表混凝土的真实强度。

1.3回弹法检测

采用回弹法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是针对混凝土工程较大,并非一般的混凝土构件,对试块检测不足以完全代表施工现状的条件下最常采用的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表面硬度存在某种关系而实现的。在实际的检测中,是利用回弹仪进行检测的,这种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性,不会破坏已成形的混凝土结构,操作方法简单易行,所用设备简单低廉,检测用时短。但其检测的精确度不高,因此在对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较为严格的混凝土工程中,不建议利用回弹法检测。

2 钢筋检测

钢筋是当前现代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是与混凝土结合使用的构成建筑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钢筋的检测一般是从钢筋力学性能和钢筋连接方式这两方面来进行的。钢筋的力学性能的大小是决定其能否承受建筑给其施加的压力,而其连接方式则决定了钢筋的整体结构性、强度以及稳定性。

2.1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2.1.1检测方法。首先,核查报告中检验项目、内容是否按规定填写完整,试件取样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检验结果及结论是否正确。其次,对照钢筋隐蔽验收记录,核查钢材焊接是否按规定逐批抽样检验,批量总和是否和用量一致。第三,核查进口钢材应提供的资料是否齐全,化学成分检验及可焊性检验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1.2检测不合格情况。钢材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报告中。缺少主要项目或任一指标不符合检验标准。又未按规定进行复验,且无鉴定处理意见。焊接连接检验报告所代表的批量之和少于实际接头数量。进口钢材焊接前没做化学成分检验或化学检验报告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碳当量不符合有关规定。且未做可焊性检验。

2.2钢筋连接方式的检测

2.2.1检测方法。首先要注意核查试件取样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检验结果及结论是否正确。其次要对照钢筋隐蔽验收记录,核查钢材焊接是否按规定逐批抽样检验,批量总和是否和用量一致。采用机械连接的接头,应核查连接件等的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要求。最后,对照施工技术资料,核查接头是否先隐蔽,后提供检验报告。

2.2.2 检测不合格情况。若出现没有详细的钢筋连接检验报告、未实施见证、对不符合规定的钢筋力学性能检验报告没有进行重新鉴定、连接报告中显示的钢筋数量总和与实际施工中的接头数量不相符、钢筋接头连接件达不到技术要求标准等其中任一情况,均可鉴定钢筋连接不合格。

3 防水工程的检测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对于防水工程的施工主要可以分为屋面防水和室内地面防水这两种情况。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是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中混凝土与钢筋的正常使用情况的,必须对其做好质量检测工作。

3.1屋面防水工程检测

对于屋面的防水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主要要检查施工完成后是否进行了相关的淋水或者蓄水试验以确定屋面不存在渗漏现象。详细复查淋水试验报告,检查其所记录的内容和项目是否都填写完整规范,需要加盖签章到地方是否都有签章。若在检测中发现没有做上述的蓄水试验或试验报告不符合要求规范的,均为检测结果不合格。

3.2室内地面防水工作检测

室内地面防水检测主要是对其地面防水工作的施工设计图和施工方案以及施工交底记录进行核查,检验施工蓄水试验的位置是否与图纸相符;检验其蓄水试验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若室内地面防水工程没有进行蓄水试验,或试验报告内容不符设计要求,项目填写不规范,有错填、漏填或签证不齐全的情况,都做出检测不合格的评价。

建筑工程测量方法(精选4篇) 篇二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

在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在迅猛发展。但是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问题层出不穷,诸如“豆腐渣工程”类的建筑无法让人们安心,因此,人们也越来越关心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是代表了政府机关的建筑工程质量监测机构,该监测机构主要运用检测技术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监督,从而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达到标准。但是,从总体上而言,我国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上还存在着欠缺,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展开讨论。

一、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现状

1、监督管理制度存在欠缺

不作为和滥作为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两个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没有进行及时监督;没有按照相关法定程序进行监督;没有根据科学规律以及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对各个环节进行分割监督。这些问题导体现了监督管理机构工作效率低下,后果就是导致了建筑工程盲目施工、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发生,从而致使建筑工程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着若干问题。除此之外,监督管理机构下的各个管理部门都各自为政,实行封闭管理,并且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查的管理不严格,从而导致了工程质量一系列的问题。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监督的把握重点不清晰

在工程项目中,无论巨细,监督人员都会进行监测,这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它导致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效率低下、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重点把握不清晰、监督人员监督管理手段单一、技术手段缺乏等现状。此外,一些监督管理机构的相关人士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检测前,将检测的重点提前告知施工单位,并让其做好准备以应对检查。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不能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同时,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作用也会大大降低。

3、对监督管理的纠错能力不重视

众所周知,实施一个建筑工程项目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在施工期间,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建筑工程难免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通常情况下,监督管理机构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罚,但是不会予以技术支持,帮助人去解决相关问题。有些单位甚至存在着监督管理部门隐瞒事实真相,只报喜不报忧的情况,这样会造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的后果。

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1、质量检测的主要目标

通常情况下,质量监测机构在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进行检测时,主要检测目标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钢筋,检测钢筋要对钢筋保护层、钢筋数量以及钢筋的安装位置进行详细检测。此外,工程施工中的砼回弹、砌体、砂浆、钻芯、测砼强度等等也要进行检测,以此确保在建筑施工中,主体结构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2、质量检测的监督手段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中,监督实体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一工作具有随机性,是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样本空间的确定上应该处于相关规范的要求以内,同时应当具有实体的针对性。监督人员或委托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时。质量监测机构在进行质量检测时,除了结构外观、尺寸检测以外,相关人员要确定有关实体检测的方案,并将具体方案告知施工方和监督单位;在采取可能会影响结构质量的局部破损检测时还应征询设计单位的意见。由监督机构进行的检测应由监督小组或者监督机构相关部门制定方案;如已委托给专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则应由专业检测单位提供检测方案,并经质量监测机构认可。

监督实体检测的目的并不等同于质量验收。监督实体检测具有随机性,所以检测目的一定要明确,运用操作简便、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检测。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可以在现场独立操作的监督小组的质量检测方法。如若不能展开检测或者对检测结果存在异议,还可以采用由具备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可靠度更高的检测。在常规检测中,对于存在质量疑义的构件和无法通过现场质量检测的构件,应当对有问题构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部位检测,达到科学反应实际情况的目的,不可以任意扩大范围。

3、质量检测的主要原则

在进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时,监测机构要科学合理地对构件质量进行判断,特别是对于检查的数量,要有合理的选择。质量检测的基本原则是,在抽样时,应当选择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的那件。此外,监测抽样根据监测目的不同可以进行分类:

(1)常规检查。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和不同的材料类型,常规检查可以此进行分类检查。由于检查级别不同,区分方式也有区别:根据结构类型的不同,第一级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根据构件类型的不同,第二级可以分为梁、柱、墙三种类型;第三级根据材料类型的不同,要进行细致的划分。此外,通过检测方案,监督小组应尽快确定检测方法,同时,专业的检测单位要对监督小组无法独立完成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

(2)针对特殊的构件进行检测。在对特殊的构件进行检测时,如果要对其确定样本容量,就要依据检测的类别和所选择的检测批的容量。在对特殊构件进行检测时,为了确定特殊的构件能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监督机构和现场责任单位需要共同合作进行检查。在数量上,监督机构抽查的数量要高于总数量的10%。监督机构要对第三方委托抽检的检验方案进行审核,如果发现问题,监督机构有权修改。

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要注意的事项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无论何时何地,安全是最重要的,检测人员要注意个人人身安全。

(2)要确保检检测人员、委托方及相关人员在检测时处于同一现场。

(3)原则上讲,如果检测方案已经确定,那么就不能再进行改变。但是考虑到特殊因素,如因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执行原定检测方案等。因此,在不违反基本原则的情况下,检测方案要经各方同意、并签字确认后方能更改。

(4)在对引起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讨论时,一切要以鉴定报告为准。

(5)检测报告只是一种监测机构的检测结果说明,并不具有法律效应,因此,检测报告在未准签发前是可以更改的。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的核心之一,同时,建筑工程主体的质量关乎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想法,认真完成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制定合理的检测制度、方案,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强化监督职责;擅长总结经验;同时要注意个人安全,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李金妮。浅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

建筑工程测量方法(精选4篇) 篇三

建筑物在自重、施工人员、机械及其他荷载的影响下,势必会产生程度不同的沉降问题,为建筑施工与竣工应用造成了重大影响。测量人员必须使用精准的仪器设备进行观测,将建筑物沉降始终控制于可允许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因此,测量人员必须应对当前测量工作需求与现状,努力做好对于沉降测量的优化。其测量优化方法如下所示:

1.1合理布设水准基点

观测人员布设水准基点,应当将其安置于沉降范围的外部且不会受到施工影响的区域,至少为3个,各点的间距应控制为10~20m之间,还要将其埋设深度控制在0.4m以下,以基点的稳定性及对测结果的有效性。同时,为避免水准基点在长达一年多的观测周期中,遭到人为意外破坏,而影响观测工作的实施,还应当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多于3个的水准基点。

1.2优化设计沉降观测点

观测人员要保证沉降观测工作的顺畅性及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合理的设计,为其选择可以全面反映该建筑物的沉降状况的位置,作为安设地址,比如,建筑物的四个角落,荷载集中区域或者沉降缝两侧等。而且,还要保证该点的读取精度在0.01mm以上,且观测点顶端为圆形,以使观测点达到稳定性,且始终位于同一位置,以降低观测的误差水平,保护观测数据的精准度。

1.3严格规范实际观测工作

观测者要根据沉降观测精准度要求与建筑物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并按照国家的二等水准测量规定,以水准基点作为观测起点,一站接一站地组织开展其实际测量工作。同时,还要在确定总体观测时间的基础上(通常为一年以上),以工程的性质、地基土质变化、施工进度、基础荷载变动等因素作为、基础,对观测时间、次数进行合理设计。而且,为保证观测结果的有效性,沉降观测单位应当保证仪器设备、工作人员、水准尺、观测路线的固定性。

2建筑工程的边坡测量措施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高度不断上升,地下室、地下停车场、购物、娱乐场所等的建设也不断完善,使得基坑开挖、边坡维护以及建筑自身沉降设计观测等工作均步入了全新的时代。测量人员必须在进行基坑开挖、工程施工之前,及基坑边坡支护结构支设完成之后,对坡顶的水平位移状况进行全方位精准动态的观察与测量,才能够避免基坑开挖时,出现坡面坍塌问题,对工程造成损失,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具体来讲,建筑物边坡坡顶的水平位移测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方法来组织开展:

2.1布置有效工作基点

以建筑变形测量的规程中做出的相关规定且依据,选择足够的边坡控制基点,一般可以为4个,根据施工现场的通视程度与各个点的稳定性,将各个点安置在基坑的四个阴角旁边,并与基坑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同时,将这4个点制作成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各墩高应当为露出地面0.08m,以降低误差,并为4个点设置观测站,然后采用边长观测或方向观测方法,组织开展观测工作,每个点要实施2个测回的观测,而且,观测人员还要重点地做好对于方向观测限差的控制,

2.2合理地布置建设观测点

边坡水平位移的观测人员,可以有意识地把每一个观测点的点位制作成固定的标志,以供直接观测,降低站点间的对中误差。然后,以变形测量规程中对于位移的观测规定作为依据,布置建设观测点,布设位置有以下两个,即:①基坑周边的桩墙顶上,各点间隔为15~20m;②基坑围护结构的直角上,点数由施工现场状况来决定,并使用钢筋为其支护结构进行嵌入固定,以借助稳定的支护结构,保证观测的精准度。实际观测可以联合使用极坐标法以及测边角法来开展,再为各点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进行水平位移的测量。

2.3做好后期测量控制

测量人员在做好对于基础控制点以及观测点的布设之后,还要努力做好对于水平位移实际测量工作的控制,以保证测量工作的最终全面完成。具体来讲,观测人员必须根据检测对象实际状况,合理设计基坑工程的监测频率,以保证此项监测工作可以涵盖全部重要的变化过程,不会遗漏某些时刻,其监测时间应当为开挖准备到完成土方回填整个过程,若测量中遇到大雨等特殊天气,要进行强化性的异常状况观测。同时,测量人员还要选择合适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存储、计算、整合、分析,然后配合绘图软件及其他工具,做出各点水平位移的直观曲线图,以保证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达到对坡顶变化状况的实际掌控。

3结语

建筑工程测量方法(精选4篇) 篇四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方法技术探讨

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对尺寸与施工范围有着严格要求与控制,这就需要应用测量放样技术,工程测量存在于整个施工阶段,对施工质量与施工开展有重要意义,需要对放样精度与测量结果反复对比,增强测量放样的精度。鉴于测量施工结果是施工依据与参照,一旦放样测量出现误差,将会影响立模、打桩、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方面面,在施工位置上容易出现偏差,对施工方带来损失。

1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概述

1.1内涵

施工放样就是按照设计图标注的内容实地定标的过程。此过程需要使用到全站仪、测量仪器等设备,需要明确设计图纸上平面位置与高程,使用测量仪将实地位置标记出来,按照建筑物间几何关系将距离与特征确定出来,得到距离、高程、角度等数据,再结合控制点位置,在实际建筑中将建筑物特征点标定出来。

1.2施工放样的主要方式

(1)平面放样。

施工放样分为平面位置放样与高程放样两种。平面位置放样较为常见的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方向线交法以及交汇法,每一种方法基本操作方法都需要按照长度与角度进行;极坐标法则是使用数学极坐标原理将极轴确定为连线轴,将其中的某一极点作为放样控制坐标,将极点距离与放样极点连线方向到极点的夹角计算出来,将其作为放样参考[1]。通常,放样点距离控制点很近,需要极坐标与其保持120米距离,这样在测量时将更加方便,角度测量可以使用经纬仪或者测距仪,在使用电子测距仪时需要将控制点的距离延长,这样才能使放样作业更加方便、灵活;直角坐标法主要就是保持坐标轴的平行控制线,先沿横坐标放样,再沿控制线方向放样,只需将直角测设出来便可。

(2)高程放样。

几何水准测量法应用时需要先控制高程点,将控制点精度引入到施工范围内,使用方便固定与保存的方法,在水准点的保密上可以使用一次仪器完成高程放样。常规测量方法为:放样点附近到控制点存在高差,此时,需要使用较长钢尺对高程测设。具体施工中需要使用木桩将放样高程固定下来,使用红线对木桩侧面标记,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注记高程。三角高程测量法:对水平距离与天顶距两点进行观测,将两点的高差计算出来,这种观测方法虽然简单,但受条件限制需对大地控制点高程测量。基本原理为:将地面两点设为a、b,站在a点观测b点标高,将竖向角度设为α1.3,两点水平距离为S0,a点仪器高设为i1,i2作为标高,此时a、b两点间高差表示为:S0tgα1.3+i1-i2=h1.3,假设地球表面是一个平面结构,能利用上述公式将直线条件计算出来,大地测量时,还需要对地球弯曲与大气垂直折光度充分考虑[2]。为将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提高,可以使用对向观测法,将两点高差推导出来。

1.3建筑工程总定位放样方法

可以使用经纬仪将放样方向确定下来,再使用钢尺将测量距离,对地势较平坦的地区需要将定向设置在平缓点位置,再使用测距仪完成测量。曲线定位放线也是常用手段,分为直线、圆曲线等,先将圆曲线桩坐标设计出来,再对坐标加密处理,利用公式进一步对坐标测算。

2放样中注意的问题

放样工作中,有很多内容需要注意:首先,在主轴点放样中,可以使用三点交会法、三边测距法,不能仅使用两点测角定点法,需要选择至少三个方向,将校核点设定为第三点。如果使用测角定点,则要在观测时从四个方向出发,丈量好轮廓距离,不管使用哪种放样法,都需要与理论值对比,防止出现误差。在使用光电测距法放样定点式,现场至少选择一个放样点,丈量设计间距时,能够使校核作用增强。如果通过规则图放样使,则首先要考虑的是放样点间的几何关系,并反复检查几何关系,使用方向法放样时,在使用仪器时可以确定至少两个方向,对方位观察看是否合格,如果精度过低或者存在倾斜,要使用天顶距观测法,防止出现校核偏差。

3放样过程中的现场平差

现场平差就是指在现场放样,现场测量存在偏差消除时可以使用现场平差法。比如,在测放某一个方向时,需要先定点倒镜与正镜,最终将两个方向中点方向值确定下来。在建筑施工中,对测量放样精度有较高要求,分为严密性与松散性要求,从建筑物角度看,严密性与构件存在相关性,如果放样存在的误差较大,将使建筑质量降低。而建筑各部分间的联系则能体现松弛关系,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建筑各部分有深入了解,将三维数据规定确定下来,也可以结合施工具体情况将放样影响度降低[3]。要想更深刻了解放样精度特征,需要使放样保持严密性,多对严密性进行考虑。如果针对松散构件,则要将误差分散开,确保总体工程质量不会受到影响。与现场平差不同的是,不是将误差全部消除,而是将其放样到质量相关的地方,对其进行吸纳。如果是精密性较高的建筑部位,则要从控制主轴线上实施放样工作,不用考虑控制网精度设计,在完成对主轴线测设后,就可以将建筑部位设定为主轴线基础,将主轴为基准才能确保建筑具备严密性,减少测设带来的精度误差,保证测设的严密性。在具体施工中,还能在主轴基础上将误差分散到建筑各个部分,防止误差过于集中。

4防范误差的对策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经常出现误差,极大影响到了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人员组成、操作以及施工管理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必须切实做好这些内容的管理与防范才能减少误差。要想将测量放样误差减少,首先就要做好测量准备工作,反复校核设计图纸中的数据,并核实总平面数据与坐标,将基础图与平面图轴线位置确定下来,对符号与标高尺寸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数据、参数的准确,对总平面布设位置与分段尺寸进行设定,使分段长度与各段长度一致。其次,还要在人员组织分配上尽量选择技术精湛、有高度责任心的施工人员,将这些人员分为5组。在具体测量中,需要准备好测量仪器与工具,并调整好仪器的温度,增强仪器使用的效率与准确性。及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确保测量的数据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并能在核对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经过两个人反复核对以后才能将最终结果确定下来,使用加减相消法能够及时发现错误。针对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定位复测措施,完成定位以后,复测建筑平面几何尺寸与角度坐标,对建筑物图纸设计与标高是否相符进行核对,对建筑方向准确性进行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质量监督机构要定期对放样操作进行监督,将质量管理检查机构建设起来,采取自检、互检以及复检方法使放样精度得到保证。

5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一个环节出现误差或者遗漏就会对整个施工质量造成影响,为施工单位带来损失。为此,加强放样管理,强化放样操作,做好校核平差工作显得非常重要。这有这样,才能将测量误差消除,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与测量精度。

参考文献

[1]邓志永,冯显征.建筑施工测量误差分析及对施工放样精度要求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779-779.

[2]袁俊利.采用传统测量技术进行复杂立交桥工程测量的方法和措施[J].建筑技术,2012,43(9):806-809.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