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间词话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一篇
《人间词话》是我国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部词话著作,在这本书中,王国维采用传统的词话形式,自然地融入了新的观念和方法,结构严谨,内容新颖。
可能听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知道王国维提出的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王先生认为成大事的人必须要经过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没有理想与抱负的`人,终将碌碌无为。第二阶段,我们拥有了理想之后,需要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纵使憔悴也不后悔。第三阶段是说在我们辛勤努力之后,终将会有那么一天,无论成功与否,蓦然回首,总是能够找到自己应得的东西。
看了这本书,有很深的感触,王国维先生那种深刻的批判思维,以及书中所体现那种情怀,那种境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从书中体会得到那种境界,从而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向那些“古之成大事者”靠近。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篇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一场场的风花雪夜,一幕幕的菡萏斜阳,美的像画一般的词句,随着时间的消逝,仿佛停滞了百年,依旧存留着最初的那抹惊艳。这便是宋词的魅力。
人生路途上几乎全部烦人心志和情感,都被宋词细腻真实地变数出来了,我们沉醉在宋词的天地里,细听风声雨声,静看花开花落。品位爱断情伤,尽历狼烟沙场。我们在宋词里品位这人生百味。宋词里囊括了世间种种的心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倒出了从前君主的万般惆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难以言表的无尽悲愁跃然纸上;“高树鹊街巢,斜月明寒草”,看似写景的白描,却隐藏着深深的忧思。诗词是美的,也是特别奇异的'。不同的人在同一首词里收获了不一样的心情,你读到的是舒服,他读到的或许就是悲伤。
王国维先生一部《人间词话》,便把宋词吟咏的种种情致均囊括其中。境地说是《人间词话》里的核心。王国维先生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做批判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化,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凹凸,均从《境地》动身。境地是一种微妙的东西,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其次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境地之说如此,词人亦是如此。
李煜、姜夔、李清照、晏殊、晏几道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在王国维先生的笔下,在《人间词话》里演绎着不同的才情。他们的词亦或潇洒,亦或悲壮。晏几道矜持华贵有余,秦观的词境最为凄婉悲凉,周邦彦极为工致精致。词人笔下的《烟雨》、《斜阳》、《梅蕊》在《人间词话》里有了别样的延长。
岁月的流河中,我们都会渐渐老去。唯有经典,会与世常留。阳光满满的午后,身边泡一壶香茗,翻开《人间词话》,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细细品读流传百年的芳香,品尝那绝妙的意境,重拾一份百年的感动。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三篇
《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词语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作者的讲解,第二部分为人间词话原文。
读书人之所以读书就是为了明理,追求真理。若不能自由追求真理,生活就是一种痛苦。从书中可以看出,古往今来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其气节在。若是没有历史知识做背景,读本书只能领会诗词表层的含义,对于诗词里的深意,只有有心人才能领悟。作为初读《人间词话》的我,对书中的每个语言符号的微妙作用,丰富的'内容,只能领会其表层意思。正因为这本书,让我真正懂了“词之言长”的含义,只有你用心去领悟,才能懂得诗词的内在含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种境界是讲人生有时需要的是一种求孤独,求寂寞的心境。慢慢人生路,无论在哪个人生阶段,都会遇到孤独、坎坷。在那种惆怅的心境下,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望尽远处的无尽之路。在绝望或孤独的境界中,可以寻求精神上短暂的慰藉。但是,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信仰,勇敢走下去。就如我现在,刚刚参加工作,许多事情还不能处理的非常到位;不应该害怕犯错,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失败,在失败中才能成长的更快。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种境界讲人生的种种,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到人瘦带宽也不后悔。不执著无以成,王国维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大师地位。正如现在的我们,刚刚接触药品注册,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不能因为一点点挫折就放弃,要凭着那份执着,守护患者用药安全的一道关卡。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认真书写审评报告时,还要不断给自己充充电。只有自己知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为公众用药安全服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种境界讲人生需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求、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顿悟瞬间得到了完美释放。第三种境界,也是最高境界,讲的是在经过不断努力研究之后,会将之前所有的疑问完全释放。药学审评现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刻,应不断研究,改革应体现与时俱进,同时应稳定步伐,守护好公众用药的安全关卡。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四篇
作为晚晴大儒的王国维在汲取了西方美学思想以后,开始改变旧有的观念,以崭新的眼光评判中国旧文学。他以新颖的见解将中西方的文学艺术思想融为一体,在中国的旧文学艺术门派中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他在晚晴的这种时代背景之下,在文化领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初读《人间词话》,犹如踏入了一个新鲜的领域。虽然自小学开始,我们都已经接触过诗词歌赋,也具备一定的诗词赏析能力。但对于王国维先生这种独到而高深的评析,还真是有点“雾里看花”,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表面上看,它的格式与之前我们所学到的诗词大同小异,甚至有人误解《人间词话》是王国维的诗词著作。其实不然,他以传统的词话形式、概念和术语,自然地融入新观点,对中国的旧文学进行批评。我认为,他的做法跟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有相似之处,借助封建传统的外衣,让世人更好的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思想。夏承焘认为《人间词话》“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王国维对诗词研究之深,《人间词话》在诗词方面涉及面之广,致使我们难以全面地认知《人间词话》这本书。但我所能做到的就是像摸象的盲人一般,描述自己所能够认识到的部分。
人生的三大境界大多数人最初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开始的: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②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⑤这三种境界是王国维对历史上无数的大事业家、大学问家的深刻反思而做出的高度概括。学历史的我们都能够认识到历史是存在它的必然关联的。而王国维也发现了伟人成功的共同逻辑,并且生动形象地用三句词话来表达。
第一境界,“西风凋碧树”描述了一夜间,树上碧绿的树叶片片凋落。时间在变化,事物在变化,世事也在变化,影响着人的心态也不断的变化。但是人的路在何方呢?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从这句诗词当中,我感受到的是迷茫,“望尽天涯路”,无限的迷惘心底。在这样的迷失自我的情况之下,我们应该“立志”,找到自己的目标。任何事情,无论是学问还是事业,没有明确的方向,我们都会无从下手,更有可能半途而废。因此王国维先生所表述的第一境界是“立志”,摆脱自己目前的迷茫。
第二境界,有了坚定的目标,我们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即使痛苦艰难也要“不悔”,甚至甘愿为之“憔悴”。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压力,你都能够为了这个目标而抵御下来。其实一旦有了目标和寄托就会奋力拼搏,因为那是自己愿意做的,就如同我们说要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那么对你而言,工作就不是劳累而是乐趣。如果你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说明你距离成功已经更近一步了。
第三个境界,这句诗词描述的是一个很欣喜的场面。从第一二境界的艰苦卓绝地“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终于寻得成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波折,百折不饶,经过一番奋斗才会取得成功。当你成功以后,你又会感到意外,因为它一直在我们不经意的地方等着。因为当你获得成功的时候,又会感叹成功似乎很简单,似乎就在眼前。
除此之外,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作为文学艺术在时代承上启下的过渡,对现代诗歌的写作也是具有不可忽略的现实意义。现代诗歌适应时代的要求,是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来创作的,形式自由,内容也是开放的。按照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对诗歌所提出的要求,那在现代诗歌的创作方面我们就需要注意几点。
首先是诗歌要有意境。在书中,王国维开篇就提出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见境界的重要性。其后又详细地说明了“境界”,认为境界有“造景”和“写景”之分,“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等等。王国维认为“境界”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找出了名篇佳作的主要共通点。他认为那些传唱不衰的诗歌和名句都是在“有境界”的情况下产生的。
二是诗歌要寓情于景,情境交融。《人间词话》对“情”和“景”的关系也有很深入的探讨。他说“昔人论诗词,有语境、情境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词家多以景寓情”等等。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而改变。但每一个人对同一景物的感觉都是有区别的。诗歌都是加上了个人情感的,因此王国维也总结“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因此诗歌写景也脱离不了个人感情因素,但要创作出一首好的诗歌不仅需要有感情,还需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五篇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堪称文学经典。读完这本精妙独到的词评,令人最有感触的,便是其中用三句宋词精妙概括的人生三境界了。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这第一境界便让我产生了共鸣。一夜萧萧,西风凄凉,意境似乎有些悲伤。独上高楼,极目远眺天涯路,这又是何等的坦荡!西风凋零了碧树,眼前的形势不容乐观,众多天涯路,我该走哪一条?这时就必须登上高楼,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站得高,才能排除干扰,不会被眼前飘忽不定的浮云所迷惑。这样,望尽天涯之路,看清人生的方向,才能确定好下一步做什么,决定好自己即将要走的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看清起点,找明方向,这将是一个成功的开端。
第一境界所指的,是寻找天涯路的`过程。而第二境界,则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心中有目标,眼前有方向,还缺什么?缺的是努力。好高骛远,光说不练,看清了路却懒得往前走,这算什么?没有实际行动,有再高的天赋,再好的计划又有何用?最后只能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努力一天两天,不足为奇,一年两年,才是难能可贵。尽管遇到困难,尽管“衣带渐宽人憔悴”,也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如果能够一直眼看前方不改变方向,衣带渐宽终不悔,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境界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第三境界最为耐人寻味。世事无常,实现理想之路的羁旅漂泊最能磨练一个人的心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历了上高楼,人憔悴,冲破了无数的难关与考验,我们就会逐渐变得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知道自己要什么。众里寻他千百度,正是有了千百度的苦苦追寻,才有那蓦然回首时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俗话说,功到事成,追梦路上,我们心中应该不急不躁,耐心等待。即使千百度的追寻未果,也能安然面对,坦坦荡荡。淡泊间,真正想要的就稳稳地握在手里了。这就是经历了第一、第二境界后才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成熟与淡泊。我想,这也是人生真谛与价值的体现。
人生苦短,境界有三。《人间词话》中的的人生三境界之说,仿佛就是从宋词这片泼墨山水中辟出的世外桃源,给人以旷达,明朗的人生感悟。相信这三境界会成为我成长之路的启明星,带领我走向成功,踏入那最高的境界。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六篇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人生三境界如此划分。以世间最浪漫而热烈的情爱拟喻生活,本身就对生命有着真挚的崇敬和热爱。第一境是浓厚的思念,是望穿秋水的企盼,是生活中必要的人、事、物与目标;第二境是挣扎后依然倔强地坚守,是不悔一路走来的拼搏;第三境是豁然开朗的彻悟,不经意间便得到了生活的馈赠。
其实,回顾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正是在经历此“三境”么?每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后,在父母和长辈的殷殷期待下成;长大后,为了生活,为了各自的人生目标,努力拼搏,不懈坚守;不管最后成为怎样一个人,也无论各自从事什么职业,有怎样的成就,到一定年纪后,会忽然顿悟:其实生活本就如此。王国维大师的人生三境界,划分之绝妙,让人叹为观止。这是对人生境界的高度概括与提炼,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生如诗,天地间自有诗情画意。王国维对于诗词的`评析和赏论都收录书中,与其说这是他的作品,不如说是诗评如诗。而《人间词话》中所提出来的“诗词当以‘意境’为上。”不得不说,《人间词话》本身虽然是评论性文章,却仍有意境、仍有境界,这或许也是它经久不衰、成为名著的原因之一吧。
读《人间词话》,与单独读诗、读词完全不同。可以从书中了解到诗词的境界、人生的境界,就仿佛由优美的平仄韵律进入了另一个新鲜的世界。虽然有一些评述过于高深晦涩,有如“雾里探花”般虚虚实实不清,但我在通读之后仍能从中受益,甚至感觉余音绕梁,经久不散。
而其中所说的“诗人当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之类的观点,于我而言。也很有启发。它将中西艺术融合,将文学的层次又提升了一个档次。这也是王国维大师自身的一个境界吧。我们作为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对于学生,必须满怀真情,教育才不会是“无病呻吟”,才能真正实现唐代韩愈《师说》中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引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习作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不说大话,不说套话,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要写出这样的文章,自然要有平时的积累,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写作素材的积累,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并培养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诗人当有感而发,不能无病呻吟”、“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在此基础上写出的文章,必能走进读者的心。
《人间词话》是女儿推荐我阅读的,我第一次全面了解了中国诗词的魅力,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文学素养之匮乏。说来惭愧,阅读《人间词话》时,我都会提前准备好一本《新华字典》,因为不时会碰到不熟悉、不理解的字,得经常借助字典小老师。虽然如此,每每读到特别喜欢的诗词,我都会情不自禁地一遍又一遍、大声地朗读,这时,女儿总会投来诧异的目光。虽然只通读了几遍,特别是读第一遍时,确实比较累,但自我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且对自己的生活、工作,甚至良好的心态构建都有很大帮助。接下去,我准备尝试背诵里面的诗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本书非常值得一遍又一遍反复阅读。在此,我强烈推荐大家,尤其是语文老师都可以抽时间好好读一读《人间词话》一书。相信,一定也会像我这样收获满满!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七篇
最爱宋词,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缠绵;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缱绻;有“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神韵;还有“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家国之恨。但往往只是流连于词句之优美,从未深究其中深意,偶然间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薄薄三十页,深入浅出,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
王国维对词之境界尤为推崇,开篇就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理论,诗家所说的境界包括物境、情境和意境三境。王国维的'境界是指“言有尽而意无穷”。他说境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人只有在静中可以得到。有我之境,从由动到静的时候可以得到。因此无我之境优美,有我之境宏壮。境界又分隔与不隔,王国维尤其推崇“不隔”,他认为“不隔”更体现作品的自然美,景物宛然就在眼前,境界自然浮现,浑然天成。我觉得毛主席的词尤其符合王国维的审美,都是浑然天成、意境恢宏,既有“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浪漫情境,又有“我失骄阳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的悲伤柔肠,更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情怀……
《人间词话》中最为经典的,还是提出了人生唯美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用三首描述爱情的词,来对标人生的态度。人生的第一个境界,是需要一个目标,一个方向;第二个境界,是确定目标后为之付出的努力;第三个境界,当你有了目标和方向,并为之付出了努力,未必就一定能成功,那么请先缓缓,放松心态,也许成功就在不远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间词话》让我领略到了词的博大精深,人生唯美三境界让我感受到了唯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提升境界、永葆青春活力。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八篇
作为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对诗词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说不清道不明,但是确实真真实实存在的。在我看来《人间词话》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王国维先生的读书笔记。
在书中,王国维先生不仅仅是在品诗,更多的是在品人生,书中始终贯穿着先生认为的“人生三大境界”: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但是,我今天会从王国维先生对诗词的见解和我对诗词的感悟入手,重点便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诗词的忧劣评判标准“隔“与“不隔”,来与大家一起领略不一样的品析诗词角度和想法。
王国维先生用“隔“与”不隔“来评价诗歌,起初我认为所谓的“隔“就是诗词晦涩难懂,后来越读越觉得哪里不对,再后来细细品味,王国维先生认为,欧阳修《少年游》中咏春草上半阙“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之句为“不隔”;而下半阙“谢家池塘,江淹浦畔”之句则“隔”。这两句皆为抒情诗歌的组成部分,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情感的流露的程度或者方式不一样,欧阳修《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的情感,读者一读便知其表达的内容是诉说一种离别之殇和怀念之苦。
但是下半阙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呢?我苦苦而不得知,最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发现这首词的下半阙用了两个典故:据《南史·惠连传》中记载,谢灵运非常欣赏族弟谢惠连的诗才,曾经在永嘉西堂苦思佳句而不得,于梦中梦见惠连才写出了“池塘生春草”之句。而“江淹浦”则源自于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故事。江淹《别赋》中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傍之如何!”之句,其中“南浦”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谢家池上”表达的是相思之情,而“江淹浦畔”则表达的`是离别之情。因而,这两句的下一句是“吟魄与离魂”。“吟魄”指的就是“谢家池上”词人的诗情,而“离魂”则指“江淹浦畔”的离情。
由此,我发现了,欧阳修《少年游》的下半阙,王国维先生认为“隔”的原因的用典,那么是不是只要用典之后,诗词就会“隔”呢?
当时脑海中蹦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当然不是,但是为什么呢?我却冥思苦想而不得知,一次偶然的瞬间,我与室友们讨论这个话题时,谈到了中学时的一篇诗词《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词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一首诗,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李商隐的诗词,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首诗理解起来不难,虽然一些具体的语句,比如“望帝春心托杜鹃“你不能太清楚地明白它地具体意思,但是丝毫不影响你对整首诗地情感地一个理解,中学时代的我一开始读时便能够大致的理解它所想表达的大概的情感,但是我也能感觉到其中运用了典故,现在回过头来,在读了王国文先生的《人间词话》之后再来细细品味这首诗。
其实在这首诗中,作者真的运用了很多的典故,比如,庄周梦蝶、杜鹃泣血、鲛人泣泪、蓝田之玉,甚至题目都是一个典故,但是为什么让读者读起来没有那种王国维先生所谓的“隔雾看花”之感呢?我们细下来品读这首诗会发现,李商隐将对典故的运用融入到情与意的交融之中,让意对情起到了一个补充的作用,不仅没有使情感的表达与意象的生成相互隔离,反而使得二者交相互融,使情与意的表达达到了浑然一体的境界。因此我们可以看见,其实是否运用典故与诗歌的”隔“与”不隔“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
因此,总起来说,诗歌“隔”与“不隔”,并不在于用典与不用典,而在于是否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让诗歌意象的出现不影响诗歌情感的表达,能够让读者准确、明了的知道诗人、词人所向表达的情感。这几个星期粗略地读完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我才意识到,我小学、中学所学的诗歌真的就是死记硬背,用来没有细下来分析过诗歌的意象与情感和表达方式,表达手法之间的关系,我想在今后的诗歌学习过程中我会更加地注意这一方面的认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上半阕与下半阙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下半阙用了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本来用意是婉转的抒发作者的情感,让词人传递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加深,但正因为作者使用了两个典故,让本应该深刻明了的思念与离别之情变得模糊,成了一种阅读障碍,倘若读者不知道这两个典故的出处和表达的情感的话,那么读完下半阙诗词之后完全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因此王国维先生用“隔雾看花”来描述,或者说是区分诗词的优劣。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九篇
《人间词话》包含了国学大师王国维对事物与人的看法,读完后,不仅能了解其思想还能提高自身修养,是一本实至名归的好书啊! 以下就是我节选的部分篇章。
第一章,“词以境界为最上”。一首好词的评判标准之一是境界。境界是什么呢?即意境,对一句词就能联想到他所描写的画面,具有画面感,这也是词的精髓了。
第十八章,“以血书者”。王国维先生引用了尼采的话,也举例了其他大家的观点相同,表达出来他对于创作的真情实感之追求,拒绝“假空大”,这一观点也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第二十六章,“成大事三境界”。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章,读了不知多少遍还觉得不够,回味无穷!“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原文节选)这里阐述了人生的三个阶段—一个是入门前的困惑,一个是敲门时的不畏艰辛,最后一个是修成正果的释怀,我想我应处于第二境界。
第三十四章,“词忌用替代字”这点我也是深有体会的,在读一首词时,是如果不看它的释义,根本无法理解,不如正常字词易理解的'好。
第四十七章,“稼轩咏月词”这里叙述的是辛弃疾在中秋对于月亮的想象,猜想着月亮绕地球公转,这一点不仅证明真理建立在合理的想象之上,也证明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会对王国维先生不仅有更多的认识,而且对他更加的钦佩,这本《人间词话》,值得一读!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十篇
初读《人间词话》,是在暮春时节的一个午后,窗外柳丝低垂,紫燕轻喃,独自倚靠在窗前的榆木榻上,沏一壶香茗,在茶香缭绕中,细细品读,任思绪在在字里行间慢慢流淌,而窗外,那投射进来的一米阳光,暖暖的,缓缓的,从榻首移到榻尾,恍然间,仿佛过了半个世纪。
我喜欢诗词,也喜欢读一些《诗词鉴赏》之类的书籍。但是《人间词话》是迄今为止我所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评。严格说来,《人间词话》算不上一本书,充其量是一篇读书笔记。但在这篇笔记中,王国维老先生洋洋洒洒,挥斥如意,对由唐至清的诗词曲赋逐一进行了评点,高屋建瓴,切肯中要,显示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全文由始至终沿着“词以境界为最上”这一主线,重点围绕“造境与写境”,从“人与境”、“情与境”两个方面着手,阐述了词境的“虚与实”、“远与近”、“动与静”、“大与小”、“粗犷与细腻”、“豪放与婉约”,总结出诗词的“三重境界”亦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以及“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这本书中,王国维先生如同一个博学的评委,为读者点评了词品的高低、词境的大小、词句的优劣以及词人的长处与不足;如同一个娴熟的讲解员,给读者讲述了由盛唐至早清中国诗词曲赋的发展史;如同一个高明的导演,向读者展现了“大漠孤烟直”、“寒波澹澹起”、“马鸣风萧萧”、“乱红飞过秋千去”、“红杏指头春意闹”等一系列气象万千,风格迥异的雄伟画面;如同一个出色的主持人,让读者认识了疏狂的李白、沉稳的王维、豪放的苏轼、柔弱的李煜、温婉的李易安、凄楚的纳兰容若等一大批才情出众、气质各异的伟大词人。翻开书,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一行行流淌着的文字,掩上卷,我们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王国维先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国学大师,他一生中在考据、哲学以及文学评论等多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他博学多才,自视颇高,尤其对自己写词的功夫颇为自得。他曾说过这么一段雄视百代的话:“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余阙,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我们姑且不论他的词是否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高明,但既然作为大师的他自己都敢这么讲,那么估计他写词的水平也绝不会太差到哪里去,他写的《人间词话》也就能抓住重点,切中要害,评价得当,因而成为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得到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关于王静安〈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近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几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总之,《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文学评论的代表作,它虽为论词而作,但不限于词,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它以其见解之新颖,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和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而为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九二七年,五十岁的王国维先生在北京颐和园投湖而死,虽然他的死因至今尚众说纷纭,但《人间词话》确成了人间绝响。在这里我想引用杜甫的两句诗作为本文的收笔,权当作对《人间词话》这本书的简要评价。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十一篇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他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乃是段章零语,灵机闪现处便是绝妙好辞成文。所以这本书极大程度的保存了这种写作的真实。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原文;第二部分是附录。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顿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使你会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最初接触王国维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并不知道是出自他的著作,但已对概括除此三境界的人敬佩不已,便生出急切阅读此书的念头,其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老师推荐必读的书目中就有这本。因为经验的浅薄,阅读时感到困难重重,比较晦涩难懂,匆匆读了一遍了事。但是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人生的阅历积攒的比较丰富,阅读了较多的书之后,忽然又一次想读他一读。再读之后,对这位天才的敬佩由此剧增。他有关词的境界的论述确实极为精辟,极为精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引领了一代文学批评的脉搏,引导人们如何去审美,如何在词中品味,感悟,获得美的熏陶。一首词从怎样的角度去鉴赏。例如,他提出了“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提出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引导作者和读者向更高的层次迈步。
《人间词话》中还有一种观点正中了我的心扉,让我感受很深。那就是在《乐府诗集》《子夜歌》中提出的:“人用来排遣愁苦的东西不外三样东西:酒、诗和死亡。而人又来享受欢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哪里还有功夫来排比字句,搜索枯肠呢?”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感情就是人心中的境界,只有心中有丘壑,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就是求真,任何技巧都无法掩饰对真实的敷衍。所以经历苦难才能写出好作品。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十二篇
自参加工作以来,心多浮躁,人多功利,常以现实聊以慰藉,但深夜反思,常叹学生时代之理想已渐行渐远。
如今,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却拿不出时间读一本书;健身的器械越来越多,却找不回在学校土操场夜跑的感觉;联谊的渠道越来越多,却静不下心去了解一个人。
组建读书会的目的,是想有一个角落,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在读书的过程中,让心静下来,养成坚持做一件事的习惯。
一直想读传说中的《人间词话》,但总是给自己找借口推迟,这次把《人间词话》当作计划书单中的第一本,监督别人的同时,也告诉自己,这本书坚持读完了,那书单里的其他书也能坚持读完,这本书半途而废,那自己也就没有资格监督别人。
初读《人间词话》,由于内容为文言文,并且涉及到的诗词背景太多,理解上有些吃力,感觉也很枯燥,数次想过要不要换本容易理解的书。但每到换书的'临头便告诉自己,如果这本书啃不下来,那其他书也会半途而废。
说实话,最后读了两遍,也查了相关诗词资料,仍然似懂非懂,但对王国维以境界点评诗词的方式,十分认可,闲暇之余,重读之前喜欢的诗词,别有一番感觉,尝试点评一二,以作抛砖引玉。
一、李白之孤独
李白之狂妄,众人皆知,杨贵妃斟酒、高力士脱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非岂是蓬蒿人。狂妄之态,无出其右。但李白之孤独,整个盛唐,也未曾有一知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非体验过刻骨铭心孤独之人,难以想象李白,独自月下醉酒乱舞之孤独。李白,一生以月为友,以酒为伴,最终也因二者而死。李白一生,狂妄且孤独,孤独也灿烂。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二、苏轼之洒脱
苏轼是我最喜欢的一位古人,入世则济世为民,出世则修身养性。是中国文人人格魅力之巅峰。苏轼之于北宋,犹如李白之于盛唐。一生颠沛流离,仕途三起三落,被贬黄州之后,大彻大悟,看透人生。词中写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终其一生,于感情,于生活,何曾不是在找让自己心安的地方。最喜欢苏轼的一首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当自己生活或工作中偶有不如意之时,常会想起苏轼,以洒脱态度处之,人生在世,怎能一帆风顺,逆境更能炼人心。苏轼被贬黄州,王阳明被贬龙场,皆是在逆境中,完成人生之升华,又何必为单位效益、职位高低,影响自己心境。
三、感情之凄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古往今来,诗词中多凄美之感情,很多时候,一转身就错过一生。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诗如白话,但诗中之人,诗中之事,诗中之情,何尝不是身边之人,身边之事,身边之情。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十三篇
1927年6月2日的颐和园静静的,鱼藻轩前徘徊着一位老人,他带着深度的眼镜,但厚厚的镜片掩不住眼中的疲惫,她深吸一口花香,再看了眼这世界,依然美好可他却满眼黑暗,他义无反顾的.跳入水中,平静的回想一生,早年留洋学习数理,后回国任教研究哲学文学,在国家最黑暗的时候以病弱之躯做着最高尚的学问,一生有所成就,足矣!王国维先生离去了,一位国学大师就此陨落,而他所留下的作品依然绽放着睿智的光芒,在静安先生留下的文化瑰宝中,最耀眼的便是《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静安先生首提境界说,以境界之高低论诗之好坏,而何为境界呢?"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为无境界"。作者追求真性情的诗词,虽唯情体物,穷极工巧也,可成为出色的词人,但只是锦衣彩妆的行尸走肉罢了,读来全无神韵,犹有隔靴搔痒,雾里看花之恨。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静安一破故人情景分说,提出情景交融的新思想。景物,意象皆为作者服务,故能以奴仆命风月,与花鸟共忧乐。
对于古人的诗词创作,静安先生提出了"天才说","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学问",只有最高深的学问与最高尚之品格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文章,屈原,陶潜,苏轼无不如此。文人不仅该学富五车,出口成章,更需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静安先生以过人的气魄,客观的态度评价了古人的诗词,以传统的词话形式,融入了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读来全无传统文人的偏执迂腐,更呈现了古典文学独有的魅力,一方面批判了只有华美词藻而无内涵的糟粕,另一方面推崇豁人耳目至真至情的精华。对后来人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合上书页,只能默念,斯人可贵。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十四篇
人间词话,话尽人间。初读《人间词话》,便从书名中发现了浪漫与美。这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后,再根据他的文艺观去阐述古代文学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王国维先生在此书中首次提出了“造境”和“写境”的说法,并指出“造境”虽是浪漫主义,但却没有抛弃现实;“写境”虽是现实主义,但也不能离开浪漫,浪漫与现实是相辅相成的。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最上”:“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他认为“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能观”是指诗人能超越现实进入到一种自我营构的意义世界。王国维又通过尼采、叔本华的.理论阐述了这种审美无功利的观念,使其“境界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从迷惘,到不悔,至回首,那是最美好的场景,灯火阑珊之下,他的境界从不止于秦淮河上灯影桨声,风花雪月。
王国维这段话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从具体诗词的体验感悟人生的普遍意义。首先,他说到人生的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鹊踏枝》中词句,本意是一位怨妇对远方游子的思恋,她日复一日登楼眺望,盼望远方游子的归来。但王先生这里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所要经历的孤独,只有这样才具备追求高远境界的基础。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凤栖梧》中词句,本意是说一位在外漂泊、失意的游子,对其所爱的思念,甚至为之形神憔悴,在这里是为了表达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锲而不舍。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中词句,本意是说元夕之夜,一群游街女子或“蛾儿雪柳”,或“笑语盈盈”,他所倾慕的女子却在那灯火阑珊之处,显得那样的卓尔不群、傲然独立?王国维先生在此想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经历孤独与坚持后,终于进入人生最高境界。由诗词指向人生,由美学指向哲学,这是王国维用浪漫美学的眼光来解释人生的哲学。
王国维重“境界”,重“真”,重“自然”:“借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如晏殊之词,独上高楼尽,唯天涯茫茫,长路漫漫,秋风潇潇,天气之凉怎能比上相思之苦,预言还罢,更无人听。
所以,一部充满着诗人气质,哲人思想的快意之作,诞生了。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十五篇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这是我对王先生最早最粗浅的认识。后来虽然知道了王先生的生平,却一直未曾拜读先生的大作,直到才拜读了《人间词话》这一本著作。
饶是知道了王先生的盛名,我依旧没有想过这本名作竟这样短小,六十四小段,最短者仅一句话,最长的也不过一百五十余字。也没考虑到这样晦涩难懂,需要时不时的网上查询检索。第一遍读完我竟对大多数段落依然是毫无头绪。没办法,我只好寻找注释版来阅读。
还好,参考着注释附带着诗词原文,再将《人间词话》细细读来,我最起码知道了王先生因何事做点评,点评的是何人。慢慢地,我竟也读出一点心得。
写文章首先应有境界。无论描写的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作者自己的'见解或是阐发。哪怕只是小情哪怕只是小感。“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虽然境界有大小,但不因为这点去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哪里不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又怎么比不上“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呐?
文章的关键从来就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积,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可惜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之后,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文章的关键应在与意境,就是作者通过文字究竟是想论述何事,阐述何种观点,实质就是作者构建出怎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虽作艳词,但终有品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求学之路,首先在于立志,志存高远,方能在求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望尽路之尽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求学的过程中唯有历经苦辛,努力打拼才会有所成就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唯有经过前面的“踏破铁鞋无觅处”,才会有“得来全不费功夫”偶然惊喜。
虽王先生在此谦逊地说可能词人们会不同意,但就我的见解,词人们一定毫无疑义。此三重境界不只在于文章,也不仅限于治学。其实我们对于整个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对人生过程认知不也是如此吗?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十六篇
打开书柜,一排排的书映入眼帘,很多我都读过了,在书柜的最后一排角落里,放着一本不起眼的书,它的`名字叫《人间词话》。
书中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境界”说。他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第三境界。借用宋词名句,以抽象为具体,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和思维逻辑道出艺术的本质特征,甚至人生至理,可谓匠心别具,独出机杼。
这本书除了写诗词,还写到了对人生、理想,充满了警醒与启示,作者一生最注重的是“真”,比如他的脾气秉性,他说过,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只有具备“真”的艺术境界,文学才能“与哲学有同一性质,其所欲解者皆宇宙人生根本之问题。”
著名翻译家傅雷说过:“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静夜里,月色如水,虫声唧唧,翻开“人间词话”,字字珠玑,读来受益匪浅。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十七篇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词,感受千年的风雨,让心在繁华过尽依然温润如初。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后,改变的不仅仅是对诗词的认识,更是对生活的态度。
书中提出著名的“境界说”,并指出“理想家”与“写实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理想家亦写实家,写实家亦理想家。无论是“无我之境”还是“有我之境”,都需要客观现实的参与、思想情感的调和。书中说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的气氛,实际上是内心情感的折射与外化。如同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如同柳宗元“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也启示我们,只要有乐观的心态,对生活保持热爱,就能看到世间美景如画。
书中对许多著名词人的词都做了评析。从李煜后,词由“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南唐灭亡前,李煜生活富足,故词风浮夸华丽;南唐灭亡后,李煜被软禁,故词风凄婉,多感怀命运、伤春悲秋。可见,人生的经历会影响思想的高度和深度。同时,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转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三吏”“三别”情真意切;晚唐的残阳余晖下,李商隐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令人动容;靖康之耻北宋灭亡,李清照才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无限忧愁;南宋偏安江南,岳飞才写出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豪情壮志。
诗词,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是中华千年文明的.结晶。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领悟先秦时期民间的情愫,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体会陶渊明志趣的高洁,在“稻米硫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中感受盛唐气象,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慨叹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在“红军不拍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汲取革命者的精神力量。因为有了诗词,历史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片段,而被一根无形的丝线连接在一起,交织出中国历史的壮美诗篇。
意在被铭记的,都在被忘记——古老的城市被时间和战争无情地摧毁,宫殿倾颓,盛名与功绩都化为尘埃。但诗词的美,漫过时间的河,抚过久闭的心。有一群人,在时光斑驳深处,聆听花开的声音,独自守候着千年的轮回,等待那千年的梦。这一群人,因为内心深处的同一种热爱相遇,而《人间词话》让我有幸也成为了其中一员。
若说研究诗词是了解,鼓舞更多人去读诗词是发扬,那么爱上诗词则是传承。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深深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浮夸的流行音乐多是陈词滥调,少有人愿意寻一处清幽,唱响千年光阴的美。
《人间词话》,让一部分陌生人交付陌生人的灵魂。这本就是一个奇迹。但在诗词传承的漫漫征途上,这个奇迹并不少见。我相信未来也一定如此。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十八篇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王国维先生最崇尚的乃是自然、朴素之美,莫与之争。境于一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闹”字写出了花开得热烈,阳光下的灼灼其华。所谓只是一字,便尽显风流。“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弄”字好似柔情倾泻,浑然天成,极其自然。千古壮观之境界,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
山水之程,路途遥遥,行迹千里,夜色深深,千帐之灯尤为壮观美丽。帐内之温暖,夜色之融融,看似温情脉脉,却又是怎样的.酸楚。王国维先生以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词话人间,先生之风,境阔言长,再读此书,感悟愈深。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十九篇
笔下文字如莲花般纯净,书中思想若嫩荷之抽枝。
第一次遇见王国维先生大概是在初中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里。印象很深,那篇文章提到了先生的“三境界”,也是我初遇精简卓越的美学体系。不知道用“美学”一次是否恰当,但我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他的文字。作为新史学鼻祖,他的著作《人间词话》更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中我最想探讨的便是“境界”与“物我相忘”之说。
《人间词话》开篇一至九则中就对“境界”作出了不同的分类,大致如:一、写境,造静;二、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三、意境,情境;四、大境,小境。先生用的“境界”一词起初是来源于王昌龄的“三境说”,这是中国古代文论对于“意境”最早、最明确的表述,也大致阐述了意境中的不同层次。
王国维先生则将其“意境”理解为“境界”,但就我个人理解,“意境”与“境界”的概念应是不同的。
仅通过字面理解及产生的感受来说,“境界”更像是一个人在诗词中所创造的人生境界,它更偏向于哲学。这里我觉得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举例较为恰当。其中的境界首先是顺其自然。前半句提出了人在“水穷”时如何自处的问题,同时也在后半句给出了回答:若真当到“水穷”时,则有路便走,无路便坐下看云,不为外界而动摇心境。二是闲适之情,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和无心的印象,因此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同样,这里的闲适也并不是如整天无事可做、不抱理想,而是坦然面对人生绝境的超脱境界,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而意境大概是属于境界,并作为一种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相结合的艺术境界而存在,诗人先要有格局、境界,再感受景物环境,情动于心,赋诗篇所具有的意境。《人间词话》的第一则开篇就已阐述了境界的地位——“词已境界为最上”,老实说,在初读这里的“境界”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句诗。那时还不懂意境与境界之异,如今看来却是“意境”最为合适。这是林逋在《山园小梅》中的名句,也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其中“横斜”刻画出梅花的妩媚,“浮动”又塑造了灵动的形象,再加以“暗香”与“月黄昏”的朦胧滤镜,颇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她端庄高贵,清逸幽独,短短两句既勾勒出梅花之骨,又以重彩描摹其韵,真可用妙绝来形容。其实,这两句诗也并非是林逋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引用了江为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仔细品读就可发现,江为的两句写了“竹”与“桂”,或许他意强调刻画的对象,但既没有突出事物特点,对于二者的动态描写也有些生硬。而林逋仅仅是将“竹”改为“疏”,将“桂”改为“暗”,就足以使整句和谐生气,也凭借点化诗句的才华,赋以全诗静谧之意境,将自己的理想、情操寓以疏影暗香全盘托出。
除了意境与境界之异,“物我相忘”也是我想思考的话题。
先生在《人间词话》的第三则明确提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先生在这一则评论中显然很欣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我觉得可以归为上文的“闲适之境”,人和物已经融为一体,人具有物之气,物蕴有人之情,简单纯粹。就如一个成熟的人不会应高兴而狂叫,也不会应不幸的事而嚎啕大哭,他所经历的事与他而言,情感在,但表现出来的只有涟漪。“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曾经看到有一篇文章把达到无我之境的步骤总结的.很精辟,他说:一要“净”心;二要“镜”心;三要“竞”心;四要“静”心。简单来说,就是以史为鉴、挑战自我、静心反思、一身正气。我觉得就我们而言,帮助最大的是“镜”心。以史为鉴,不仅是自身学习的过程,还是见贤思齐、运用规律的过程。总的来说,物我两忘的境界是蕴含人生哲理的大智慧,只有悟透生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把握生活,这也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会。
一本以“境界”为核心的《人间词话》,带给我们的远不止阅读理解的题目,它还可以从文学美学上升之人生之道,它更是一种哲学智慧。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十篇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进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也。“纵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
我读《人间词话》,前一半是为了这似懂非懂的三境界,那深藏于心底的些许人文情怀。而后一半,则完完全全是为了完成任务。
我是喜爱词的,爱那种似愁非愁的古雅,爱那种寄情于物的衷肠。“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愁,就那样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心底最深处,欲语还休。词,便是如此,不过寥寥数字,便能将一个人的心境勾勒地淋漓尽致,而又不失丝毫美感。这样神奇之物,又怎能叫人不醉心呢。
故,携着一双欣赏美得眼睛,翻开了《人间词话》,开始了我的诗词之旅。可约莫读了一半之时,却无可奈何的将其弃之。为何,国学大师王国维境界和等之高,岂是尔等小辈所能企及的呢?通篇的文言文,连着他对诗词的评悟,如此一本古书,我只能仰天长叹,哎,我委实是看不懂啊,只好作罢。
然因着读后感这样的任务,两个月后,再次将它捧起,耐着性子读完。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评悟我只能一半一半连蒙带猜将其理解,但那些诗词读着却是真的打心底喜欢,可谓,甚得我意啊。想着,南唐后主李煜那句“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便浮上心头。有着傲视天下的才情,却无奈投错了帝王家,将南唐江山拱手相让。若此生为平民,他的结果是否会不一样呢。“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这是那个奉旨填词的柳永,那个埋没于市井却散发了千年光辉的柳永。我时常想着,能咏出“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他,整日穿梭于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心中到底是怎样一种凄苦啊。
一本书完了,万千个故事也就此结束。千奇百怪的人和事,一夜之间消失于世,昨天还是骇世惊俗,今天则平淡如水。虚无就虚无,过眼就过眼,人生本就是攥在手里的水似的,总是流逝,没有什么千秋万载的一说。他们,终究是消失于那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的,唯有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文字,代替他们诉说着另一个故事。
与其说读《人间词话》这本书,不如说品味一首又一首的好词。每一首词,都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尽的人生。或失意,或凄苦,又或是壮志难酬……一切一切,都潜藏在哪一个有一个精美而有古典的汉字中,等着后人去挖掘,去欣赏,而我,很高兴,成为了其中一人。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十一篇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唐诗宋词又好似两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向我诉说过去,诉说他们沧桑的经历,陪我走过人生的每一道坎,每一个弯。我有一句最爱的宋词,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缠绵。今年暑假的一次偶然,我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薄薄三十页,不仅深入浅出,那种传统而优雅的审美情趣还能让那些在我心底沉淀已久的古典情怀能重新泛起。下面我来和大家说一说我的读后感。
王国维对词之境界尤为推崇。境界,是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来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人间词话》中最为经典的,还是提出了人生唯美三境界: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不能不说,这段文字是《人间词话》最为人熟知的名段。我想当年已经花甲的王国维铺开一张宣纸,毛笔蘸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心中也是无限感慨吧!但王国维先生只是一个文人,最终也只能选择投湖自尽。后人于他之死,是没有太多溢美之司的,毕竟清廷的灭亡早已成定局。只是我的心却无端疼痛起来,星星划过天际,人们记住了他的光与热,却无人知悉他的预落。王国维先生只不过固执着他不该固执的,坚持了他不该坚持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全书来说提到“境界”有十余处之多,这里仅是一处,可就这一处就足以让我回味良久了。
先生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于是乎我又一头扎了进去……《人间词话》让我领略到了词的博大精深,人生唯美三境界让我感受到了唯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提升境界、永葆青春活力。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十二篇
初次了解你,是因为历史老师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提起你,一次又一次提起你的作者。再次了解你,是因为那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当中的人生哲理让我好奇,更让我着迷,于是,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你——《人间词话》
尽管是文言文,但却并不难懂。即使这样,也并不意味着我真正读懂了这本书。只是知道,这本书的核心是“境界”。作者的词学理论也是以“境界”为核心。其开宗明义即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此言一出,如金石掷地。若无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怎会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若无欧阳修深沉之境,怎会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慨叹?若无稼轩的豪放之境,怎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塞上绝唱?若无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之曲?除了揭示“境界”对于词的创作的意义以外,还有对乾坤广大人生须臾这一命运设定的人生悲剧的揭示。他通过诗词向人们挑明,向尘寰苦求乐土是无望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正如词中说:“这个世界上,欢愉只有一种,而愁苦却有千种万种。快乐如此单纯,描来摹去感受总是相若,而这世间之愁苦,千百年来诗人之笔却都写不清道不尽。”这也许也是他对他的人生的感慨吧
当然,书中的优秀词句实在太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虽过于平直,凄清孤独,不为人知,前路漫漫。然登高远望,无遮无拦,妙在深远、旷达。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虽有些柔弱,上下求索,不悔不弃,历尽磨难。然感触细腻,凄婉动人,妙在情真、意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境之妙在于“顿彻”,豁然开朗,空灵顿彻,无心偶得。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无宇宙间的大智慧而不可得。或许唯“灵性”二字可当之。
在昆明湖畔,王国维先生纵身一跃,带着一腔的热血以及满怀的无奈与愤懑,在年富力强之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也许那人心动荡的民国乱世,无从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颗赤子之心安眠的归宿。
我轻抚书册,昔人已去,然而这由几十条短句组成的著作,仿佛珠玉之声,在每个爱词者耳畔轻奏。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十三篇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一场场的风花雪夜,一幕幕的菡萏斜阳,美的像画一般的词句,随着时光的流逝,仿佛停滞了百年,依然存留着最初的那抹惊艳。这便是宋词的魅力。
人生路途上几乎所有烦人心志和情感,都被宋词细腻真切地变数出来了,我们沉浸在宋词的天地里,细听风声雨声,静看花开花落。品位爱断情伤,尽历狼烟沙场。我们在宋词里品位这人生百味。宋词里囊括了世间种种的情绪:“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倒出了昔日君主的万般惆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难以言表的无尽悲愁跃然纸上; “高树鹊街巢,斜月明寒草” ,看似写景的白描,却蕴藏着深深的忧思。诗词是美的',也是非常奇妙的。不同的人在同一首词里收获了不一样的心情,你读到的是舒畅,他读到的或许就是忧伤。
王国维先生一部《人间词话》,便把宋词吟咏的种种情致均囊括其中。境界说是《人间词话》里的核心。王国维先生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做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境界是一种微妙的东西,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境界之说如此,词人亦是如此。
李煜、姜夔、李清照、晏殊、晏几道……一个个耳熟能详的人,在王国维先生的笔下,在《人间词话》里演绎着不同的才情。他们的词亦或洒脱,亦或悲壮。晏几道矜持华贵有余,秦观的词境最为凄婉悲凉,周邦彦极为工致精巧。词人笔下的《烟雨》、《斜阳》、《梅蕊》在《人间词话》里有了别样的延伸。
岁月的流河中,我们都会慢慢老去。唯有经典,会与世常留。阳光满满的午后,身边泡一壶香茗,打开《人间词话》,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细细品读流传百年的芳香,品味那绝妙的意境,重拾一份百年的感动。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十四篇
读第一版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只是王国维的一段段评论,正文下面一条条平息、注释里一首首词作、一位位词作家和词评论家——完全凌乱的文字,“花非花、雾非雾”,所谓此话,在水一方,只能遥望。再读几遍就会发现,此书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例如王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国维谓之“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王国维还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写实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写境,次理想与现实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现实之故也。”就像冯延巳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而不是纯粹的虚构与写实,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这,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学术知识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寻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后达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矛盾、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十五篇
最近,我开始读起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读诗词的感觉与我而言,是及其棒的感觉,每当我泛起读诗词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丰富的.时候。
但我有一个烦恼,那就是我的三分热度,常常是我不能去坚持一件事,比如我想把《人间词话》中的诗词都背下来,我知道到后面我一定会是做不成的,即使我有那颗心。我一直在找办法改变,我我一直未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逆转。有人说,三分钟热度未必是坏事,三分钟热度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之后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也相信。
说会《人间词话》这本书,我才刚刚读,所以对后面的内容是怎样的,但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因为我读了她前面的几页我就觉得非常的不错。
但我读到第一首,欧阳修的《蝶恋花》中的几句是我的情感已是泛滥了:“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还有秦观的《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读来真的是让我心旷神怡啊。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十六篇
境界,或意境,大家都熟悉,谈诗、论画,常常提到它。它本是佛教用语,以后又用于品评诗歌。但是,把境界当作“文学之本”来认识,又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独创性的研究的,当首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在《论近年之学术界》一文中,总结我国学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指出外来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思想相结合,是推动中国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把创造“新学语”,作为自己理论工作的奋斗目标。这里讲到的“新学语”,大致相当于我们说的“新概念”吧。他说:“近年文学上有一最著之现象,则新学语之输入是也。夫言语者代表国民之思想者也。思想之精粗广狭视言语之精粗广狭以为准,观其言语而其国民之思想可知矣。”这种创造“新学语”的理论意图,实际上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科学,打破封建社会闭关自守的思想牢笼,当然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
《人间词话》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他选择词话的形式来创造“新学语”,决非偶然。清代对词的整理和研究,风气很盛,词学发达,这种形式影响大。王国维对自己写的词,很有信心,有切身的创作体会。他还精心校勘过一些词的集子,对词曲有精深的研究。但是,运用词话这种形式,也有局限。王国维把“境界”当作文学之本、文学的“原质”,加以强调。围绕境界的理论,论述了境界的`创造、境界的批评、词的境界的发展。《人间词话》虽由许多片断组成,其内部是有脉络可寻的。手稿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强调的着重点。比如:“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作者在每个字旁都加了圈。又如:“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手稿上,大多数字加了圈。这当然是作者强调的重点,或是他的得意之笔。
王国维重视境界。境界如何创造呢?王国维推崇独创,尊重作家的个性。这对当时雕琢模拟成风的封建文艺痛下针砭,确可发人深省。可惜这方面的内容,现在的版本有不少遗漏。比如有人评他的词“开词家未有之境”,王国维是高兴的。他说:“余自谓力不若古人,但力争第一义处古人亦不如我用意耳。”这里的“第一义”,就是他讲过的“元唱”、“首创”的意思。他强调独创,反对千篇一律的唱和之作。他即使偶尔也有唱和之作,也不希望受到赞扬,因为“余之所长,殊不在是,世之君子宁以他词称我”。王国维反对削足适履式的按题填诗,甚至认为,“诗有题而诗亡”。表面看,这样讲未免有些偏激之嫌;实质上,是为了强调独创。他说:“诗词之题目,本为自然及人生,自古人误以为美刺、投赠、咏史、怀古之用,题目既误,诗亦自不能佳。后人才不及古人,见古名大家亦有此等作,遂遗其独创之处,而专学此种,不复知诗之本意,于是豪杰之士不得不变其体格,如楚辞,汉之五言诗,唐五代、北宋之词皆是也。故此等文学皆无题”。这里的思想很精萃。诗词要独创,必须从题目开始。抓住“自然及人生”的大题目,就有发挥独创性的广阔天地了。如果总踩着古人的脚印走,就不可能有独创性,也就不懂得诗的本意。要是我们考虑到王国维当时的词坛,不顾“自然及人生”,标榜什么“寄托主义”,致使词意隐晦,穿凿附会,就会进一步了解王国维的论断,立意甚高,切中时弊。王国维重视“自然及人生”,揭示文艺随时代而发展,这说明他的美学思想中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在强调境界是直观的,而且“以唤起吾人之直观”,描述了艺术形象的特征;但没有能揭示艺术形象的社会根源。他在解释艺术形象的内容时,强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他并不能理解人的思想感情最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上,他没有能突破唯心主义的藩篱,当然,这是应该用当时的历史条件加以说明的。
王国维重视艺术的独创性,但他并不排斥向古人学习。他提出要处理好“善创”与“善因”的关系,主张“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用”。手稿中,还有一段话值得我们注意:“楚词之体非屈子之所创也。沧浪凤兮之歌已与三百篇异。然至屈子最工。五七律始于齐梁,而盛于唐。词源于唐,而大成于北宋。故最工之文学非徒善创亦且善因。”王国维重视“善创”和“善因”的关系,还可以从他对自己的一首词的批语中看出来。他很欣赏《喜迁莺》一词,批曰:“词境甚高,必读唐人诗”。为了强调独创,王国维批评了“误把抄书当作诗”、“莺偷百鸟声”的倾向。他尖锐地指出:“元明及国初诸老,非无警句也;然不免乎局促者,气困于雕琢也。嘉道以后之词,非不谐美也;然无救于浅薄者,意竭于摹拟也。”由此可见,王国维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特别强调独创,其中包含不少辩证的观点。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十七篇
从小念书的时候老师就灌输“三重境界”,以至于“三重境界”越来越像是一个绝招的名字,而《人间词话》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让人心生敬畏。这次机缘巧合读完之后,竟有得到印证的感觉,很妙。因为一百多则词话少则几十字,多也不超过两百字,但拳拳到肉,字字珠玑,王国维老师就像是一个集大成者,将这一门艺术的起源发展,门派特点,水平高低点评一番,同时道出其中精髓——境界。
什么是境界?我以为有两个层面。
对于读者而言,词的境界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一个体验场景,这里的境界需要对应五感并加上作者的思想情感,凭空制造出一个突破时空的体验场景,而且极具代入感。这里对应王国维老师讲的境界的大小,只要这个体验场景足够丰富,就没有高下之分。
对于作者而言,词的境界是其本身思维的投射和创造能力的呈现,其思想感情愈接近真善,创造能力愈强,境界愈高。当然除此之外,还受到时代观念的影响,比如更多的自省时境界更高的表现。
王国维老师讲的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他在初读时感受到的也是晏殊的原意——一个“孤独寂寥,悲壮萧索”的场景。这是晏殊以其创造能力呈现的思想感情的写照,也是读者初次进入这一场景的观感。当王国维老师带着“如何形容三重境界”的问题时,发现这一场景中可以抽取出来与他要表的`的信息契合的内容,这也印证了原词场景之丰富。
我辈与王国维先生阅读量有天壤之别,读完全书后也只能留下浅薄的感想于此。如果把这三重境界看成“目标——行动——达成”的路径,那把全书读完一遍后去读一读书中提到的作品,只是上高楼的第一步。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十八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代诗词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之一。捧一卷《人间词话》,与王国维一同发现中国古典美学上的星座与宇宙秩序,洗涤心灵陶冶情操,重拾初心,焕发活力而整装出发。
《人间词话》一卷读毕,再回顾,便明白为什么周公度要用“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一句情诗来概括词之美学境界的王国维了。整卷的语言精简而不失华丽,遣词造句别具匠心,体现了王国维先生独特的欣赏风格以及深厚的美学功底。《人间词话》名副其实,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提炼的一片清香,散播各方。香远益清,在于那引人入胜的语言,更在于革故鼎新的思想。
王国维先生跳出了以风格界定词的美学鉴赏,便陷入了狭隘之见的思维惯势,在本书第二十六则里从更高层面,概括词的美学。即为“古今之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最后的亦是最重要的第三境界则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境界,是《人间词话》中最最核心的思想。王国维所说的“有境界者自成高格,自由名句”恰好体现了这一核心。一二境界努力追求,第三境界醍醐灌顶得到领悟。
掌握事物本质,才能更好地领悟它的`意义;秉持精益求精,才能深入研究拓展学术。王国维先生在词的美学方面的卓异,源于他学问的周到和认真以及不懈的探索,车马前驱,万人随后。通方知类,蔚为大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少不了对事物精益求精的钻研“月下僧敲”的贾岛;“春风江雨”的王安石······炼字锻句,苦思冥想,终铸成一诗。
于词如此,何而为人!不断变更的世界中,屹立不倒的是梦想和初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又怎能少得了精益求精,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目标锲而不舍的追求?又怎能少得了对事物静心观察的过程?
王国维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殉道者之一,他纵身一跃,将最后的生命寄托于了昆明湖畔的一汪春水。“至诚即是趋真,至真即是至善。而“美”则在“真”与“善”之间。抓住“真”与“善”向王国维先生学习。时间流逝,冲洗历史长河,春花秋月何时了,万物更替,不变的是《人间词话》,它将永久的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不会历久弥新,将永驻人心。
愿每个人都能读一卷《人间词话》,感“境界”之奇,会词中妙意;守一份初心,嗅人间芬芳。
人间词话读后感 第二十九篇
中学时听到过做学问的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调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来才知道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境界"说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境界"说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清朝词派,主要有浙派和常州派。浙派词致力纠正明词末流迂缓淫曼的毛病,崇尚清灵,学习南宋姜夔,张炎的词,不愿迫近北宋词人,不师秦观,黄庭坚,只学张炎,其流蔽在于主清空而流于浮薄,主柔婉而流于纤巧。于是常州派词起而纠正浙派的流弊,提倡深美闳约,沉着醇厚,以立意为本,发挥意内言外之旨,主张应有寄托,推崇周邦彦而轻薄姜夔,张炎。
这的确使词论前进了一大步。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更是突破浙派,常州派的樊篱,克服两者之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浙派词主清空柔婉,结果导致浮薄纤巧,不真切,王国维的境界说提倡不隔,以纠正浙派词的流弊。他强调写真景物,真感情,要写得真切不隔。这确实击中了浙派词的要害。对于常州派,他反对所有词都必须有寄托的说法,认为并不是有寄托的词才是好词。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他第一个试图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融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中,构成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在中国美学和文学思想史上,他是从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桥梁,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