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家人们找到的计量经济学报告【推荐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量经济学报告【推荐7篇】 篇一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必修的核心理论课程,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已经成为经济学课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其教学和实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然而,在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甚至严重影响到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如若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则会使得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本文旨在分析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课,旨在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挪威经济学家frish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经济理论、统计学与数学三者的结合。整体而言,计量经济学具有学科多样性、理论与应用结合性以及数据依赖性的学课特点[1]。首先,计量经济学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作为工具,用来分析经济现象。这种学科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和统计学基础,还需要掌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甚至还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及其操作。其次,计量经济学具有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显著特点,其中,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需要扎实的经济学和数理理论,模型的回归和假设检验等需要统计学理论,而最终目的是分析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即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实践。最后,计量经济学具有数据依赖性强的特点,对于数据质量的要求性非常高。计量经济模型能否科学、合理的分析经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一致性和随机性的数据要求,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数据。因此,计量经济学的这些学课特点使得这门课的讲授和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1.先修课程设置不合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科多样性使得这门课对于先修课程的设置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大一、大二期间必须完整修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算机理论基础。然而,部分高校在大二期间就开设计量经济学,或者与其它先修课程同时开设。此时,学生对于部分数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还未涉及,或者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此时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很大。此外,由于计量经济学实验课程较多涉及到stata、eviews、matlab等计算机软件,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这些软件往往涉及较少,这也导致学习难度加大。
2.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大多数高等院校对于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具体,也不够准确,大都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授课过程中都采用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教学,学生往往学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部分高校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也不合理。有些老师授课过程中只给学生讲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对于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从未涉及。还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完整系统的讲授教学内容,讲到哪算到哪,没有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授课。甚至还有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花很多的课时在给学生讲理论推导,而忽视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课时量与实验课时量不匹配。利用计量经济学解决经济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模型建立、数据收集和整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将较多课时用于计量经济学理论讲解上,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的内容非常欠缺。而且在计量经济学的课时设置当中,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课时比重较低。以金融工程专业为例,其计量经济学总课时是48个,而实验课时是8个,这难以较好的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此外,部分教师对于计量经济学软件及其操作不熟悉,或者仅熟悉一些过时的软件,而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更先进的软件及其操作,这些也不利于学生应用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4.课程考核方式不完善。完善的课程考核方式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所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大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部分: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平时成绩占20%-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课下作业以及实验报告等方面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注重“纸上谈兵”,难以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写作的积极性。
1.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本科高等院校在经济管理类培养方案的设置中,必须充分考虑并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明确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定位,经济管理类专业必须设置为必修课程,数理统计等相关专业可以作为选修课程;另一方面,必须将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后,让学生在学习经济经济学课程时更游刃有余。
2.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方面,对于大多数本科高校来说,应该设立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软件解决现实问题,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避免过多讲授数理推导,着重讲解问题产生的来源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计量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适当讲授一些比较前沿的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
3.合理设置教学课时和实验课时。一方面,依据学生培养要求和学生水平优化配置教学和实验课时,培养要求偏重理论的可以设置为2:1,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的熟悉和掌握;而培养要求注重应用的可以设置为1:1,注重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教学与实验的交叉与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讲授应用以加强学生对于应用的理解,而在实验课时中也可以适当讲授一些计量理论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
4.完善考核方式和考核手段。对于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闭卷、平时成绩以及实操的综合考核方式。其中,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平时成绩主要保障学习效果的课堂考勤和课下作业,实操既能考察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体现学生的软件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要求偏重理论的可以设置为5:3:2,重点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培养要求注重应用的可以设置为4:4:2,着重考查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參考文献:
计量经济学报告【推荐7篇】 篇二
【关键词】财务报告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是企业会计和经济信息的主要载体。而财务报告目标在整个财务会计系统和企业财务会计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构建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并制定各项准则的基本出发点。财务报告目标基本上代表着财务会计系统的目标,并构成整个财务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报告目标也成为现代财会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因此,探析财务报告目标对进行财务会计理论及实践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发展历程
会计学界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认识与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五十年代之前,财务报告目标并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认识与研究并没有引起大多数会计学者的重视,只有极少数的有关财务报告目标或相似理念的论述。1940年佩顿和利特尔顿在他们的著作《公司会计准则概论》中提出财务报告目标是“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与提供,以满足管理当局、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文献中并没有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系统的论述,也没有在会计学界引起普遍的重视。
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会计逐渐被人们视为一个新的经济信息系统,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开始在会计学界受到学者们的重视。1953年,美国会计学家斯道伯斯的博士论文就是专门研究财务报告目标问题,开创了将财务报告目标作为直接研究对象的先河。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发表了名为《基本会计理论公告》的报告,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初步的定位。这份报告的发表,公开明确了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重要价值,这之后人们开始重视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与探讨。
1973年美国特鲁伯鲁德委员会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委托下,发表了一份题为《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研究报告(又称特鲁伯鲁德报告),该报告列举了财务报表的12项目标,并指出其中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就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而其他的11项目标则从不同角度将基本目标具体化,进行了详尽的分类,这份报告的重要意义在于阐明了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用于为经济决策提供信息,这份报告也为后来的财务报告目标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8年11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了其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在这份公告中,FASB提出以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基点,将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定位于“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将决策定位于“投资、信贷和类似决策”,完整地阐述了财务报告目标。并且提出以“财务报告目标”代替“财务报表目标”,而这一改动也使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较好地结合了起来。
这篇公告的,标志着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已经从纯粹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实践应用,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在会计学界受到了全面的重视,并成为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随着对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深入,会计学界逐步形成了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两大主流观点并存的局面。
二、财务报告目标的两种主流观点--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财务报告目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企业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重要会计信息?围绕这一重大导向性问题,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财务会计改革历程中主要形成了两种竞争性的观点,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前者认为会计的目标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受托资源的管理情况,应以历史的、客观的信息为主;后者认为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二者之间的诸多争论和各自的价值取向,对于现代会计理论和实践都产生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简介
受托责任观的产生是依托于公司制和现代企业产权理论。受托责任观的思想渊源早在会计产生初期就已经存在,但其盛行却是基于股份制公司发展以及两权分离形成的委托关系,其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主要在于如实反映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在这里,受托责任是指资源的直接管理者(即受托者)对资源所有者托付的资源承担有效管理的责任,而且受托责任也经历了从“保管责任”、“受托责任”到“经管责任”的变化。从根本上讲,受托责任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已变得极为普遍,从广义上讲,社会的每一个方面都存在着受托责任,而会计以提供受托责任信息为主的理念也就为大众所接受了。
受托责任对会计形成一种激励和预期,会计成为受托管理责任得以落实的重要手段,受托责任的履行和解除,被要求能通过财务报告体现出来,即形成了财务报告目标的受托责任观。由于最有效的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便是企业的经营业绩信息,因此,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应以反映经营业绩及其评价为重点,强调信息的客观性与可靠性,并在财务报告中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的方法,以求真实反映受托资产的状况与业绩。总之,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目标应侧重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强调财务报告所依据的制度规范性以及会计系统的整体有效性。
随着公司制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传统意义上的委托关系不断延伸和拓展,公司产权关系也变得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财务报告提供更多地反映未来趋势的信息,以便于进行决策。相应地,会计担负起了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任务,于是决策有用观应运而生。
决策有用观依托于市场经济,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而这些有用的信息则主要是关于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经营业绩的信息和资源变动的信息。财务报告更注重反映现时的信息,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中指出,财务报告目标主要应包括为提供对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做出合理决策有用的信息,能为他们提供预期现金收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信息等,这也进一步地说明决策有用观的对财务报告目标定位的影响。
虽然在会计学界对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谁主谁次的争论仍存在,但这两种观点各自侧重点不同,从根本上说二者并不互相排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信息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一方面决策有用观包含了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信息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受托责任观可以视为决策有用观的理论在两权分离的经济环境中的财务报告基本目标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又是相互递进的,即在两权分离,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社会资源不是主要依靠资本市场来配置的会计环境下,受托责任观所主张的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更适合作为财务报告的目标,而在商品经济发达,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资本市场来实现的会计环境下,主张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决策有用观则成为了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
(二)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局限性
由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有着各自适合的会计环境,但正是由于这两种观点均以一定的会计环境为前提,使得二者都没有站在会计环境发展历程的角度去全方位地观察问题,因此这两种观点亦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受托责任观”而言,其所主张反映的受托责任是财务报告的一个目标,但其也只是财务报告目标中的一个具体目标,并不能涵盖财务报告目标中所有的具体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受托责任观依托的是两权分离理论,要求具有明确的委托方与受托方,然而在现今社会中,大量企业并没有实行两权分离的制度,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并没有受托责任,这些企业的财务报告目标也就必然无法选择受托责任,而是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2)受托责任观认为企业财务报告目标是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实质上是强调财务报告要为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服务,这就忽视了会计信息内部使用者的需要,我国会计学者吴联生教授就曾撰文指出受托责任忽略了财务报告也要为会计信息的企业内部使用者服务这一会计界公认的准则。
而对于“决策有用观”,其依托的是资本市场的作用,当资本市场完善并充分发挥功能时,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才可以不用去了解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直接以企业披露的信息为进行决策的依据。这样概括出的财务报告目标,也就必然存在着局限性了。尽管绝大多数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其进行决策,即决策有用性,但有时客观环境的限制却使决策有用观无法尽如人意。另一方面,对于会计信息的企业内部使用者而言,决策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环节,企业管理还包括预测、分析和控制等,因此为企业决策服务只是财务报告的为企业管理服务这一目标的一部分,而不能代替财务报告为企业管理服务的目标。同样以多数资本市场并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为例,由于其资本市场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尚未形成强大的外部信息需求,会计信息的主要作用仍然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服务,此时若以决策有用观作为财务报告目标则会显得有些牵强。
(三)新经济环境下的财务报告目标
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各自指导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已无法满足新经济环境下各类信息需求主体对会计信息的全面的需求,因此会计学界也开始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寻最合适的财务报告目标。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多数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已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来,各国在会计环境上的差异也随此消减,而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两种主流观点的争论也逐渐趋于统一。作为目前国际权威的最新研究成果,2006年7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联合了趋同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明确指出,财务报告目标在于"提供有助于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信贷和类似资源配置决策的信息,同时也强调了评价管理层受托责任的重要性。
纵观作为会计改革领头羊的美国的会计准则发展史,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基本上已经实现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演变,将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纳入了决策有用信息的范畴中,并体现出较为彻底的决策有用观导向。相比较而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改革就显得比较温和一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将财务报告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并存,但同时认为受托责任观是从属于决策有用观的。这是十分必要而且稳妥的一种均衡,满足了不同使用者多层面的需要。
三、关于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与思考
(一)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
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研究起步较晚,会计的理论建设也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的会计学界开始接触国外的会计体制,开始学习国外先进的会计知识。就是在这一时期,我国会计学界开始了对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初期,我国采纳的是美国的决策有用观,后来又逐渐吸收了美国的受托责任观的观点,但这一时期,有关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并没有在我国的会计学界受到重视,而且国内的学者对于到底采纳何种观点也产生了不同见解,形成了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和双目标等不同的学派,一时间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2003年,财政部成立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最具权威性的研究与咨询机构――-第二届财务部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ASSC),其研究目标便是我国会计理论的框架及定位。2006年2月,财政部正式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企业会计准则》,这部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标志着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正式接轨。在这部新准则的第一章总则第四条中,便明确地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和“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基本准则对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
1.把财务报告提供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分为“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个方面,提出了“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双重目标,并在财务报告目标中强调反映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把受托责任放在了首位,即将“受托责任观”视为我国目前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而没有照搬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的以决策有用观为导向的财务报告目标,这一定位适应了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尚不发达,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国情,同时也有助于委托人根据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受托人的受托责任进行考察监督,以防止委托人的资产发生损失,保证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2.财务报告目标是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这一定位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虽然目前我国的财务报告信息的外部需求还不是很强大,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发展,资本市场将日益完善,未来大众投资者的比例也必然会大幅上升,到那时按新企业会计准则所确定的财务报告目标仍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得会计信息的需求。
3.我国的新会计准则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在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上也与国际趋势保持着一致,其遵循国际惯例,将财务报告目标作为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使得我国的会计准则与西方国家的会计准则保持了一致性,这也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我国外部经济环境的构建。
(二)关于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思考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也为我国的财务报告目标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在这个概念框架下,应该在遵循国际惯例的情况下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不同的企业类别来选择企业财务报告目标。
1.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目标应侧重于“决策有用观”。广大的投资者、债权人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最主要的使用者,而投资者、债权人最为关心的是财务报告中关于公司的经营业绩信息、资金流动的信息及资源变动信息等,并希望利用这些信息来帮助自己进行决策。因此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目标应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要求为主,即以“决策有用观”为主。
2.对于非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及其他类型企业,财务报告目标应侧重于“受托责任观”。受托责任观强调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而在上述这些企业中,存在着明显的受托责任,委托者最为关注的便是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这些企业的财务报告目标应以反映企业的受托责任履行信息为主,即以“受托责任观”为主。
上述的划分是为了与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纵观当今国际会计学界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已经明显呈现出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演变,而且还涌现出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其中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财务报告目标研究便是当今国际会计学界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此,结合目前国际会计学界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研究,依据我国的现阶段国情,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于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研究进行浅析。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及可比性,从财务报告目标的角度来看,可靠性与相关性又更为重要。
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下,可靠性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坚持历史成本的计量原则,但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受到了很大冲击,在很多情况下历史成本计量原则已经无法胜任,尤其是在计量企业价值等方面已经显露出明显局限性,而且这还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受到削弱,而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则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这种问题。
计量经济学报告【推荐7篇】 篇三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微课;教学改革;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81-06
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定义是,以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构建计量经济模型,阐述经济中隐含的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经济理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的有机结合体。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中,计量经济学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计量经济模型的创始人克莱因、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等著名学者都多次指出了计量经济方法的重要性。
1980年,以经济计量学“颐和园讲习班”为标志,计量经济学开始进入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计量经济学陆续进入国内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课程体系中。1998年,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教指委将计量经济学纳入经济学类专业的8门核心必修课程。同年,教育部在经济学科中审定了“应用经济学(一级)数量经济学(二级)”的学科分类,明确了数量经济学的学科设置。此后,计量经济学作为数量经济学中的主干课程,在各高等院校中广泛开设。目前,在各高等院校的经济学类、管理学类等专业中,计量经济学被教师和学生评为最重要、最实用的方法。计量经济学的学科人才也深受社会青睐,其就业面广泛,在管理、社会、医学、生物、统计等各个领域都有涉及。
计量经济学之所以得到学者、教师、学生及社会的广泛接受,一方面是因为计量经济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如前所述,其方法已经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甚至是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将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及一系列相关学科紧密联系到一起,不仅实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高度统一,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了经济学由探讨变量之间的定性关系向研究变量之间定量关系的转变,并成为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重要工具。
目前,计量经济学在各高等学校中越来越受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说,计量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全国各高校相继将计量经济学及其相关课程列为重点建设目标,在课堂教学、教材编写、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验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目前国内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对前期储备知识要求较高且理论性较强,出现了学生学习效果参差不齐等问题。本文将在梳理计量经济学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新兴的微课方式,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进行梳理,提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改革方案。
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阶段及学科体系
(一)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四大分支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作用在于利用现有数据资源,构建实证模型,不仅定性地判断各个自变量(解释变量)对因变量(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同时定量地求出了自变量(解释变量)对因变量(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这种研究方法不存在时代局限性,在任何一个时期对于所有学科来说都是成立的,因而计量经济学从出现至今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相当多的经济学者进行科W研究的重要手段。
以20世纪70年代为界,计量经济学大致可以划分为经典计量经济学、现代计量经济学两大类。早期的计量经济学经过多位研究学者对其概率论基础、理论框架、数据模型、模型应用等内容进行扩展,形成了完整的经典计量经济学方法体系。从理论方法角度而言,经典计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基础上,对所获得的时间序列样本数据或者截面样本数据建立线性化的参数模型和随机模型,运用最小二乘(OLS)等方法对所构建的实证模型求解,得到模型的估计结果。在应用实践方面,计量经济学属于经验分析、实证分析,模型结果可以用于分析经济结构、评价经济政策、预测经济趋势走向、检验并进一步发展经济理论等。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遭遇了经济滞涨、石油危机、利率自由化等一系列变动,经济活动更为复杂,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经典经济计量模型受到严重挑战,模型的预测性和解释力大大降低。在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基础上,现代计量经济学应运而生,实现了对此前计量经济学的传承。
目前,现代计量经济学已经逐渐发展为4个主要方向:微观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模型、非参数计量经济模型。目前,上述分支已经成为经济学类专业研究生的独立课程,且相应的教科书也已相继出版,这标志着它们作为计量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已经成熟。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方面。经典计量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假定就是解释变量的非随机性,这就要求解释变量的数据满足平稳性这一条件。而在实际的问题中,时间序列数据往往是非平稳的,因而采取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的估计和分析就会得到“虚假回归”的结果,即在经济理论中本来不存在任何关系的两个变量,却能够通过回归得到较高的相关性,但这种高度相关的结果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就是在上述问题中,以研究时间序列自身的变化特征为主线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于多个非平稳(有单位根)的时间序列而言,如果其线性组合是平稳(无单位根)的,则可以称这些序列之间具有“协整”关系,那么这些时间序列所表征的宏观经济变量之间行为上的均衡关系就是真实的。
与单独的横截面数据模型或者时间序列模型相比,面板数据模型包括了上述两类模型所不能表达的内容,更能反映经济活动的行为特征和变动规律。此外,面板数据模型还可以反映个体效应,即揭示不同个体之间的确定性或者随机性差异。同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可以构造更为复杂的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也减少了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与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先验地设定模型的结构不同,非参数计量经济学的模型形式要通过估计之后才能得到。非参数计量经济模型一般可以划分为完全非参数模型与半参数模型两大类,其估计方法通常为权函数方法,常见的权函数估计方法主要是核估计与局部线性估计。目前该方向发展的重点仍然在新的参数估计方法及其性质上。
(二)计量经济学的三个教学层次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计量经济学通常被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分别适用于不同学历背景的学生。其中,初级计量经济学一般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介绍单方程线性计量经济模型,并进一步对放松经典模型假定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教学对象为没有接触过任何计量经济学内容的本科学生,教学周期为一个学期。对于研究生的教学而言,重点讲解的内容一般都放在中级计量经济学以及高级计量经济学上。鉴于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因而在中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中,除了要求没有接触过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对初级计量经济学的内容进行自学外,还需要穿插讲授初级计量经济学的某些重要内容,以确保计量经济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方向性问题和核心模型理论有更好的理解。在课时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又在中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单独列为一门课程,进行更为详细、更为深入的讲授。与初级、中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不同,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中侧重于对最新发展或者较为前沿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讲解。
在上述理论课程结束后,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高校还继续增加部分应用课程,通过经济研究中的具体案例,讲授如何运用理论部分所学的概念和方法进行实际的计量建模、估计和检验;增加上机课程,演示讲解主要计量经济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实际应用,让学生熟悉计量软件的操作过程,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熟练使用。
除了课程的讲授之外,在计量经济学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作为一门综合类的交叉学科,计量经济学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经济学功底,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统计学、数学,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基础;其次,计量经济学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操作至少一种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模型构建;最后,计量经济学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估计得到模型结果后,能够发现结果背后所隐含的经济规律,理清逻辑,进行深入分析。
当然,根据“教学相长”的理论,计量经济学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计量经济学的开设不仅为学生综合分析、研究经济问题创造了条件,也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打下了较好基础。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作用与价值体现在:一是提高了学生对经济科学方法的应用技能,特别是应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基于先进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符合经济现实或者社会发展状况的模型,从中挖掘、发现新知识;三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因为建模所需要的知识是多维度、全方面的。
二、“微课”改革的兴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课程应运而生,教学领域“互联网+”促使了“微课”的产生。“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现在已经迅速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热点。“微课”的主要传播手段为微型教学视频,同时综合了影像、动画、幻灯片、音频、图片、文本等不同媒体,通过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等方式将零散化、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清晰、明确地传达给学生,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针对性强”且“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有助于学习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同时照顾到了学习者的“注意力模式”,更加符合广大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对于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进行相关的“微课”设计与改革,可以使得这一理论性强、相对枯燥的课程更便于理解和学习,因而“微课”计量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于“微课”的起源,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1993年由美国北爱荷华大学的McGrew教授提出的“60秒课程”是“微课”的开端。作为化学专业教授,McGrew希望简单的有机化学常识能够得到普及,然而当时的有机化学教材晦涩难懂且篇幅很长,没有化学基础的学生及民众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研读。因此,McGrew教授希望能够让人们在课堂以外的其他地方也能方便、简捷地学习到化学常识,为此提出了“60秒课程”,并且他还将“60秒课程”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概念引入、解释、结合生活列举例子,同时建议其他学科的教授也用相似的方法对各自的专业知识进行推广。第二种说法是,1995年由英国纳皮尔大学的Kee教授提出的“1分钟演讲”是“微课”的起源。具体而言,Kee(1995)认为在知识量与信息量大爆炸的时期,能够快速准确地从各学科中提取核心概念满足学习需要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个关键能力,因此他提议让学生针对知识的核心内容进行一分钟的精练演讲,并要求演讲具有良好的逻辑结构且包含一定数量的例子,一分钟演讲不仅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同时还将所学内容相互联系起来,从而避免了学习的孤立性与片面性,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微课程开始迅速发展。2008年美国圣胡安学院的教学设计师Penrose最早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也就是现在的“微课”,他还将微课程的概念解释为“知识脉冲”,经过研究表明,通过配合一定程度的作业、讨论、实践,微课程的学习效果完全可以与长时间的授课相媲美,甚至更好。
胡铁生(2011)将“微课”引入我国,对“微课”的概念、特点、分类、适用范围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自此以后,“微课”开始了在中国的蓬勃发展。随着“微课”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有关“微课”的教学专题网站迅速涌现,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微课”网站是2006年国外创建的可汗学院。在国内,最知名的平台是“中国微课网”以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站。截止2013年6月28日,各地重点大学、本科等在内的高等学校1600多所、教师12000多名参加了“微课”的教学比赛。此外,另一个重要的国内“微课”平台是网易云课堂,目前,该网站开发“的课程数量已经达到了1100多门,且每门课程是由系列“微课”组成的,各个“微课”之间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的进阶方式呈现。
三、基于“微课”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设计
计量经济学课程具有结构化、模块化等特点,即每一章节的完整性较强,包括性质、估计方法、检验等内容,体系较为完整,适合进行“微课”的设计。一节完整而优质的“微课”需要很多准备工作和开发工作,再具体到应用过程。就计量经济学而言,该课程既包括基本的理论方法,又可以应用到具体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与“微课”的设计理念高度一致。
与其他“微课”一致,计量经济学“微课”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分类,可以分为问答型、演示型、讨论式、实验式等类型;根据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分类,又可以分为答疑型、解题型、证明型等类型;按照计量经济学“微课”的制作方式,则可以分为智能手机拍摄、专业摄像机拍摄、录屏软件拷贝等类型。
“微课”的基本要素包括6个方面:微视频,即“微课”的教学录像或者教学视频;微教案,简言之,就是微视频教学的教案;微课件,即辅助教学的素材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微反馈。通过统一的教学平台,采用“互联网+”技术,将这些资源综合为“非常6+1”,如图1所示。
如前所述,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前期储备知识要求较高,因此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吸收课程内容。经过对比分析各种类型的“微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可得,计量经济学最好应该采用“融合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微课”的设计,即在计量经济学“微课”的设计中,基于“互联网+”的理念,根据胡新生等(2012)、孟香惠(2013)提出的一体化基本设计思想,将课程分成面授学时、网上学时两大主要部分,先通过网络课程让学生进行课前网上预习,然后教师进行课堂上的重点、难点讲解,最后再让学生进行课后的网上复习,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的全部内容。其中,相邻两个环节互为联系、相互补充,前一环节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后一环节为教师和学生同时提供准确的反馈信息,计量经济学“微课”的教学步骤如下。
(一)网络课前预习
此阶段需要依靠学习者自己独立进行,一般是通过互联网将该阶段的“微课”放在教学平台上,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在网络课前预习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应该主要集中于对新知识、新内容的介绍,无需过于细致,但应对整体性和方向性的知识框架进行讲授,使得学习者大体了解所学内容的整体概念、基本思想、估计方法、理论模型等基础知识。此外,由于学习者的教育背景不尽相同,因此本阶段的内容还需对所授内容的前置知识点和问题背景进行回顾。同时,授课者应启发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思考,特别是适当讲授如何应用计量经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或者例子,使其产生学习兴趣。在课程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课程中提出问题,或布置简单的预设任务,以便在面授时检查学习者的预习情况,提高预习效果。教师也可根据预习情况有计划地安排面授课程的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上课计划,更多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效果,也更有效率。
(二)面授课中学习
将“微课”应用到计量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让“微课”取代教师教学,而是把“微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围绕“微课”所授内容,引导学生进入W习情境,并且根据“微课”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解读和解析,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于计量经济学这样一门具有较高适用性的课程而言尤其如此。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等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调整,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而言,在面授课学习阶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或是对计量经济软件进行示范操作和过程演示,以及对例题进行讲解,从而学习者可以跟随教师一起解答问题,深入了解计量经济方法的内涵与实质。同时,在面授课堂上,学习者与老师可以进行直接互动,对“微课”所展示的内容与知识可以进行更为深入与广泛的讨论。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反馈,积极改进计量经济学“微课”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网络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阶段也是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在课后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点进行反复的巩固与练习,学生才能全面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阶段计量经济学的“微课”内容以巩固和习题为主,基于“互联网+”带来的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复习资料与习题,并进行要点提示和分析讲解,以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由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对于吸收消化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对其提供开拓性和思考性较强的“微课”。
一般而言,学生在最初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中,接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经典计量经济学中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由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得到的估计量具有何种性质和优势,从而使得该估计量能够在计量经济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学习者接下来会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上述教学框架与“微课”特点,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中单方程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最优线性无偏性质一节为例,进行了面授课中学习阶段的“微课”设计,基本内容列于下表1。
四、有关计量经济学传统教学方式的思考
(一)计量经济学传统教学的不足
鉴于计量经济学的学科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在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对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重视程度应进一步提高。基于目前国内各高等学校的教学情况分析,在实际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授课方式为主,即以幻灯片演示、板书讲授为基础,采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或者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测验。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如何顺应时展,基于“互联网+”、“微课”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做出相应改进,是非常现实并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在这一部分,本文将对传统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类典型问题进行思考,并进一步说明、验证计量经济学“微课”设计与微课改革的重要性。
由于受到课时限制,传统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计量经济的基本方法与基础理论,如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而对于如何建立符合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现实的实证模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计量分析软件的操作却甚少提及。很多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后,只了解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概念、模型、性质、检验方法等知识,但并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与经济预测。学生在进行本科和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时经常出现模型中变量选取、模型形式设定以及数据处理等问题,这都是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导致的。同时,目前大多数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所提供的案例基本上只与本章内容相一致,不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案例教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在教学安排方面,传统计量经济学教学的课程安排与时长安排也并不合理,例如,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中设置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课时为54课时。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要求学生预先学习必要的微积分、概率论、统计学等相关知识,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往往发现,学生对一些先修课程的相关内容已经遗忘、甚至还未学习,对在计量经济学课程中需要用到的基本知识并不熟悉,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在规定学时内很难完成。
虽然国内大多数高校在计量经济类课程教学中构建了多分类的教学体系,例如,根据讲授内容的深浅程度、讲授知识的范围将计量经济学分为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与高级计量经济学,但是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的规范、教学日历的制定、重要教材的建设与课程体系的设计还有很多不一致、不协调甚至脱节的地方。传统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授课时长一般为45―50分钟,授课时间固定,学生若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错过课程,则需进行自学,而自学中没有教师的指导和提示,在理解上将会存在很大困难。特别是,学生的理解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上的不连贯性和无效性。
在教学手段方面,计量经济学授课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多媒体+板书”形式,以多媒体为主,例如在进行计量经济学课程讲授时,部分原理、定理的推导和演算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矩阵,不利于板书的书写,因此类似于这样的内容都使用多媒体的方式讲解。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师能够快速更新教学内容而不必书写板书,从而减少上课时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但是,计量经济学中多媒体教学方式使得教师不容易把握教学进度,不了解学生是否理解内容,在短时间内将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填鸭式”地“塞给”学生,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从而不能及时吸收理解所学内容。
(二)“微课”改革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势
基于“微课”的框架下进行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设计具有诸多优势。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讲,“微课”对于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内容更加宽泛,所授知识并不受到课时限制,因而不局限于理论推演与数学推导。更为重要的是,“微课”可以对传统课堂上无法或是没有时间传授的内容进行讲解,且讲解内容可以更加细致,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微课”内容可以作为教师面授课程的补充,学生既能够在课前对教师即将讲解的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了解课程整体思想,做好衔接;又可以在课后积极复习,以解题型和答疑型的“微课”内容为辅导,巩固课堂内容。
其次,计量经济学的“微课”教学能够满足不同能力、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微课”的教学更加方便灵活,对于不同教育程度与教育背景的学生来说,“微课”的内容更具针对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自由选择需要观看的“微课”内容。例如,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直接学习计量经济学课堂讲授的“微课”;而基础薄弱、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统计学知识的学生则可以先通过学习前置课程弥补知识缺陷,而后再进行正式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学习。相对于传统计量经济学教学,“微课”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持续性注意力。“微课”将授课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在较短的时间里对某一突出知识点或难题进行系统、细致地讲解,学习者能够集中听讲,亩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而不会感觉到课程冗长,信息接收也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微课”视频能够反复多次观看,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学习者不用担心错过的课程无法弥补,可以通过微视频进行自学,且学习内容一致,具有连贯性。
最后,“微课”以多种形式、丰富多彩地展现学习的内容,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偏好与学习习惯。“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这种呈现方式不仅可以将课程的重点全部展现到视频中,而且可以排除其他无关的视觉刺激,加强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力。例如,可汗学院所制作的“微课”教学视频,画面中突出强调了一个黑板,没有教室和教师,只能听到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也只能看到黑板上简练列出的教学内容。同时,“微课”运用了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与当前课程内容有联系的各类信息,例如影像视频、动画片段、音频、图片、文本等,均能够通过“微课”视频得以展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效果。
五、结论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多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交叉学科,在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普遍适用性,其理论与方法已经在社会经济的各个范畴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微课”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计量经济学适宜采用融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本文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中最小二乘估计量的线性、无偏性、有效性为例,进行了具体的“微课”设计。另外,通过对传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发现以“多媒体教学+板书演示”为主要方式的传统计量经济学课堂教学在教学安排、教学目标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之相对,基于“微课”框架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设计和教学改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提高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效果。
如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重点内容。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微课”为基础,开发、扩展、充实计量经济学相关教学资源,丰富和完善计量经济学教学体系,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是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学科内涵发展的重要方向,值得教师、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与深度开发。
参考文献:
[1]Kee T.P.The One Minute Lecture.Education in Chemistry,1995,(32):100-101.
[2]Shieh,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1-13.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张同斌。高等学校经济计量分析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5,(9):103-104.
计量经济学报告【推荐7篇】 篇四
《叙事经济学》是一本以经济为基础,讲述故事的书籍,它让读者了解到经济背后的故事和人性的因素。在这本书中,作者罗伯特·希勒(RobertShiller)倡导了一种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即“叙事经济学”。这种方法强调经济与人性的关系,将经济学与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使经济学更加立体、真实和有意义。本文将对《叙事经济学》的主要观点进行探讨和体会,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第二段:主体。
首先,叙事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并不仅仅是理性的市场行为,而是充满情感和故事的。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和分析,更取决于人们的情感和故事。例如,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和破灭,并不仅仅是由于房屋价格过高或政策过紧,更是由于人们对于房屋的审美和理想的追求。只有当这种情感和故事被满足时,市场才能持续地繁荣。因此,叙事经济学的方法更加强调对于人性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这也正是该经济学方法独特之处所在。
其次,叙事经济学也强调了风险的认知和评估。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需要合理地认知风险和评估风险。但人类作为一种情感丰富的生物,往往受到自身情感和他人情感的影响而难以理性地认知和评估风险。叙事经济学提出,通过故事和表达风险的方式,可以增强人们对于风险的感性认知,并对风险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和管理。例如,通过对于金融危机的故事和历史进行学习和探讨,可以增强人们对于风险的认知和警惕,从而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和决策。
第三段:启示。
通过学习叙事经济学,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有益的经验。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市场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存在情感、故事、偏见等因素。在进行投资或决策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从而做出更符合自己利益和真实情况的选择。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只有当我们能够理性地认知风险、管理风险,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波动和变化,避免或减少损失。
第四段:应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来深入了解叙事经济学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例如,在投资股票或房地产时,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市场的情感和故事,来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时机;在保险、金融等领域,我们可以通过故事和表达的方式,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认知和评估风险;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通过叙事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塑造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
第五段:总结。
总之,叙事经济学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强调经济与人性的关系,将经济学和社会科学联系在一起,使经济学更加真实有意义。通过对叙事经济学的学习和应用,我们可以增强对于市场的理解和认知,更加准确地评估和管理风险,做出更加合理和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
计量经济学报告【推荐7篇】 篇五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一齐构成了高校经济类本科生三门核心理论课程,是现代经济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也在实证研究中被超多应用,因而在经济学界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计量经济学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和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和经济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量经济学的确是一门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既要注重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方法和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又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基本方法与理论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潜力;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必须的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基础,并且需要利用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计量经济学就成了经济类本科生最头疼的一门课程,构成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同时并存的局面[1]。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数学推导,轻经济直觉。
计量经济学所使用的经典教材大多是从国外引进,国外的计量经济学教材资料比较复杂高深,对于一般本科生而言有较大难度。近年来,国内经济学者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编写了多本计量经济学教材,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推导需要运用超多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因而,绝大多数的计量经济学教材都侧重于数学推导,缺乏简明而实用的经济学案例,使学生望而却步;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过于强调公式的推导和证明,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时觉得像是一门数学课,从而望而生畏,且感觉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后又不能解决多少实际的经济问题,颠倒了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学科属性[2]。我国大多数院校的经管类专业本科生是文理兼收的,文科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因此,他们普遍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度较大。
2.重方法介绍,轻潜力培养。
计量经济的实证分析就应包括经济问题的提出、理论模型的建构、参数的估计与检验、理论模型的经济解释等。在各层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都比较强调计量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对如何从经济现象中提出经济问题,如何应用计量理论模型来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却很少讨论,学生在这些方面理解的训练也很不够,许多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潜力,更达不到培养学生实践潜力和创新思维潜力的目的。
3.重理论体系,轻实际应用。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校园相关硬件建设落后等原因,许多校园都没有开展实践教学,教师主要讲授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推导,经济软件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环节,学生学了不少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但还是不明白就应如何在实际中运用它,不明白如何提出经济问题,不明白如何进行经济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理论和实际严重脱节,计量经济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潜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与综合性都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既具有较强的经济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的统计学与数学知识,同时还务必具有必须的计算机操作潜力,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已不适应经济学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性质要求进行开放式实践教学,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运用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并借助计算机,从定量角度来分析经济现象与经济规律的学科,势必对实践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开放性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开放性实践教学,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理解者转变为知识主动寻求者,这对于提高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进行计量经济学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
1.开放性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开放性实践教学不仅仅使学生透过实际操作来巩固书本知识,加深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用心性,提升学生社会实践潜力与创新思维潜力的有效途径[3]。开放性实践教学倡导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推广个性化培养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实践潜力和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透过开放性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运用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本要求,并能够较熟练使用eviews与stata等计量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提升学生的研究潜力和实际工作潜力,从而到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开放性实践教学资料的调整与选取。
从培养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需要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资料加以适当地选取与调整,就务必以计量经济分析软件为工具,以经济理论教学为基础,对其教学资料进行合理的选取。根据理论教学资料的实际需要,结合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学习的特点,合理制定教学资料;完善教学案例库,针对开放性实践教学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结合专业特点展开案例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编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教材,教材资料实用即可,改变现行教材的呈现方式,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让学生在使用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学习它[4]。以问题为导向,将课程资料项目化,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设定计量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估计与检验,透过项目的进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潜力,提高学生沟通合作潜力,同时还能够兼顾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逐步构建使学生受益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3.开放性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
开放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评价,在实际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开放性实践教学的不同环节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评价开放性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开放性实践教学,透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潜力和综合素质。教师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撰写实践报告或研究论文等,综合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潜力,给出相应的实践教学成绩,采用这种方式考核评价学生,不容易作弊,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潜力,并以此作为优先推荐评审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的条件。在传统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大多处于知识被动理解状态,这不利于学生潜力的提高,就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把课余时间用于研究性、探索性与创新性学习和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开放式实践教学,激励学生进行应用性和创新性研究,参加各类应用技能竞赛,并解决相关实际经济问题;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对研究的资料与方法进行宣讲,并理解老师与同学的提问,这种考核评价方式有助于考查学生对计量理论与方法的理解程度和实际应用潜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潜力和沟通交流潜力。
五、结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应不断探索计量经济学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开放性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潜力与创新精神,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是广大经济学教师所应共同思考的问题。期望透过以上的几点推荐,能够对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到达提升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计量经济学报告【推荐7篇】 篇六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经济研究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背景和意义
二十多年来,计量经济学作为中国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以数学化和定量化作为经济学迅速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数学模型的应用仅仅是一种工具,不能作为研究经济学理论的本质。但是正是这种工具,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的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论证。要实现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科学化的这一目标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先进的研究分析方法。而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正是一个具体体现。
二、国内计量经济学模型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笔者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归纳了计量经济学应用的20余年的发展。通过对《经济研究》近10年间刊载的计量经济学文章统计分析,目的在于对这期间计量经济学在经济研究中的应用过程有一个粗略的归纳,同时也能够初步探索中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转换与研究技术规范的转变。本文则通过计量经济学论文在《经济研究》刊文中的变动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学内在的技术规范的形成历程。
近些年我国主要经济学期刊发表的计量经济学文章主要以应用研究型文章仍然占主导地位,数量远远大于理论研究。但应用研究所采用的计量模型和方法却呈现出多样的趋势:例“经济转轨中的企业退出机制”采用了Cox比例死亡模型和条件概率方法[1];“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用到了二元选择的Logit模型[2];而就相同的问题也可采用回归模型和协整分析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已经用到了现代很多复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同时我们要注意到曾经的经典计量经济学方法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是研究一般问题的首选方法:如“城市化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研究”[3]、“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我国股市换手率与预期收益的实证研究[4]”。无论采用随机抽样调查还是大样本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仍然是计量经济学研究应用最多和最主要的方法。
三、经济研究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模型类型分析
在经济研究论文中计量经济学模型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经典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Panel Data模型、离散被解释变量模型、受限被解释变量模型、非参数模型、非线性模型和其它模型。对这些模型应用研究在清华大学霍玲对1984-2004年《经济研究》刊登的全部计量经济学论文模型的类型进行分类分析时得出以下结果[5]:经典单方程模型仍然是计量经济学论文最常用的模型方法,占总数的63.8%;其次依次是宏观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离散选择模型、宏观Panel Data模型和其它模型;最后还有一些新型的计量模型方法,例如微观Panel Data模型、经典联立方程模型、其它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简单非线性模型、复杂非线性模型和完全非参数模型等[5]。她认为之所以经典线性回归方程仍然在计量经济学论文中占主导地位,直观原因是这个方法比较容易直观使用,另一个原因是相当多的论文主要是因素分析对研究的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程度,而这背后的经济理论是不清楚的,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模型假定为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
四、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国经济研究中的应用启示和展望
1、在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以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 Data模型为主
从以上综述中得知,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中应用研究最为广泛的是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和Panel Data模型,这两类模型从需求性和实现的可能性两个方面解决我们面临的宏观与微观经济问题。需求性上来说,例如金融市场时间序列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协调分析等,都是经济研究中的热点;从可能性的角度来说,一手数据的是否容易获取对研究的成败起决定作用。
2、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领域将涉足计量经济学模型
我们已经了解到在西方,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例如: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就是将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应用到婚姻经济学、种族经济学等社会现象中;而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福格尔和诺斯更是在经济史研究中采用计量分析。由此可见,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注重物质生活的今天,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尖锐,而这些问题与矛盾往往与经济分不开,就会吸引各个学者的注意力。而学者的研究探讨往往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
3、以传统模型为主,加强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
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性很强的经济研究方法,它所采用的经济数学模型是用来进行经济预测和政策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具有其他经济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正因为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我们要加强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如:我们采用非线性模型所作的预测和分析就比线性模型效果好;对于研究随机性、非结构性的所有问题,采用仿真(模拟)技术;用于研究人与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在利益方面冲突就采用对策论模型。由此可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学者研究出不同的模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这是由于这些新型模型的不断涌现,对我们计量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完善作用。(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金全,张鹤。经济增长风险的冲击传导和经济周期波动的“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07,(10)
[2]刘莉亚,任若恩。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共生性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10)
[3]张建琦,黄文锋。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10)
计量经济学报告【推荐7篇】 篇七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依赖,空间异质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处理地理单元( 或由网络连接的个体) 之间空间相互作用效应的学科,它着力解决空间依赖与空间异质两大主题。空间依赖是某一空间单元与其他空间单元的功能性关系,是空间过程与空间( 行政区) 边界不一致的结果。空间异质是空间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它在模型中体现为异方差、因空间变化的系数等。
经过近三十年来的发展,空间计量逐渐从边缘发展成为应用计量经济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流,被广泛运用至各个社会科学方面,包括社会学、犯罪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最近研究尤其关注经济学领域,涉及的内容包括空间溢出、城市发展和组群经济、贸易和经济增长等。
本文主要总结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涵义其发展过程,并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未来做了简要的预测。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1、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起源
1979年,Paelinck和Klaassen出版了《空间计量经济学》,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Paelinck和Klaassen全面论述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基本模型,从而标志着计量经济学的诞生。
一般认为,空间计量经济学起源有两个。一个是可以追溯到地理学的定量革命,这一阶段的代表性著作是Berry和Marble(1968)《空间分析》,并且出现了一些著名学者经典的论文。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定量的地理学家开始研究空间模型的估计问题。第二个起源源于区域科学和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工作,他们把空间效应纳入到模型中。
萌芽期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以莫兰指数(Moran's I)检验方法为主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空间计量模型的基本估计、模型的识别以及模型的识别检验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大量的学者关注模型的识别和模型设定的检验,这一时期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型设定检验的方法,比如Anselin(1984,1986)提出的非嵌套假设检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空间计量时空模型的初步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关于时空模型设定方面的研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空间似无关回归模型方面的研究。
2、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是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迅速发展阶段。与第一阶段相比较,这一时期的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范式逐步正规化、严格化,尤其对模型估计量渐进性质的证明方面。这一阶段利用各种检验和估计方法对有限样本性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广泛应用的模拟实验方法也为有限样本性质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这一阶段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估计和检验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模型的设定方面,这一时期出现了新的模型设定形式,如空间误差分量模型。在空间计量模型估计方面的进展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在计算速度上的技术改进,另一方面表现为其他估计方法的应用,如贝叶斯方法在空间计量模型中的应用、蒙特卡罗模型(MCMC)和吉布斯抽样在模型中的应用。在空间检验方法的研究方面新进展包括:考虑空间相关性与异方差同时存在情况下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稳健形式的LM检验统计量,针对不同模型的莫兰指数统计检验方法的扩展等。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广泛应用于实证研究,各种统计、计量软件应运而生,已有的统计计量、软件都相继增加了对空间统计的软件包。
进入21世纪后,空间计量经济学作为一种主流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被广泛认可。这一时期,空间计量经济学不仅应用于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领域,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劳动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等传统领域。空间计量模型估计方法进一步深入。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模型设定也得到进一步地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方法的理论研究进入了成熟期,其标志是为了检验和诊断空间计量模型的各种误设情况进行的LM检验有了突出的进展。空间经济预测研究一直是空间计量研究较弱的领域,21世纪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代表性的研究是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空间预测研究。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空间计量经济学发展迅速,在应用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地位得到了普遍地认可。这一时期,一些主流的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杂志开始刊登关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论文,主流计量经济学教材增加了对空间计量经济学进行专门介绍的章节。空间计量经济学从边缘逐渐走向主流。
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未来趋势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方面,空间计量经济学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之处是空间计量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一,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空间经济学处理空间效应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空间权重矩阵来描述。然而,在目前的文献中,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几乎都是基于作者的主观判断,且没有一种固定的评判标准。因此,如何较为准确地设定空间权重矩阵、检验空间权重矩阵的有效性是空间经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其二,非线性模型和限制因变量模型的空间效应设定。目前的文献大多关注了线性模型的空间效应问题,而较少涉及非线性模型或限制因变量模型。然而,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比比皆是。这就需要学者们更多地考虑除线性以外的模型空间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