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工作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课题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课题工作报告 第一篇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
负责人:
所在单位: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英语是一种国际语言。新的时代中,学习英语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时代要求,如何让学生更好更轻松的学习英语则成了我们需要迫切研究的一个课题。兴趣是孩子们的老师。对任何事情有了兴趣就相当与一件事情成功了一半。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有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促使他们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知识的强大动力。让他们学习英语,不能让他们感到是一种负担,要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低年级的外语教学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培养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他们在玩中学,唱中学,画中学,设计各种各样的游戏,以谜语和歌曲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尽量采用小组活动,激发他们的成功感,升华兴趣。随着年级的变化,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都有所改变,外语教学也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创造性。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就是通过实践来寻找适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并促进学生学习的游戏。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有兴趣很简单,但是要持续的对学习英语有兴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所以课堂游戏在不同的情况下要进行研究讨论而进行不同的设计。使游戏服务于课堂并对课堂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二、总体目标
借助游戏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堂,以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
三、研究方法
主要以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为主,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观察法等。
四、分阶段开展研究工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负责人杨晓玲担任组长,组织成员吕姝斐、杨晓玲在5月20号之前制定好研究计划和方案。每个月成员要交阶段性总结或研究心得。
2、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针对不同的情境设计不同的游戏。
3、按计划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将不同的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不同的年龄段应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的游戏,不同的专题要有适合这个课题的不同的方法并针对实践教学不断改进并找到存在的问题所在进行新的设计与实践。
4、及时进行教学心得体会交流,每周四进行碰头交流、研究课题进展。将各自优点进行互学,缺点则不断改正。一切为了学生。每个月25号前成员要交阶段性总结或研究心得。
5、记录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6、分析处理资料,每个成员要有自己的课题总结报告,课题组则撰写成果总结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研究成果主要以三种方式呈现:
一是展示,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使用不同的游戏。
二是相关材料汇编,主要以学生的课堂反映以及课后老师的及时总结反思组成。
三是实验经验文章(或论文)交流。
小学课题工作报告 第二篇
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晨读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晨读习惯和阅读水平,我申请了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的研究这一课题,经过半年的研究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半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沿革
(一)课题的立项。20xx年12月份,上报《小学语文有效晨读》课题研究申请,20xx年1月10日得到市教研室的立项批准,课题编号为。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2、文献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3、确定子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
1、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2、进行课题研究实践,围绕研究目的,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填写活动记载,具体体现月工作或周工作计划与总结,积累相关材料;
3、课题组总结分析实验情况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1、总结实验结果,汇集子课题成果,撰写总结报告。
2、结题鉴定。
二、组建了课题小组
我校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组长谷利明同志,组员有胡柏、贺春艳、杜苗苗同志。本课题由谷利明同志具体负责实施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小学语文晨读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晨读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养成晨读习惯,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晨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晨读,教师必须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晨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晨读兴趣,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信息,使语言仓库里有丰厚的积蓄,需用时,才能游刃有余,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
(三)利用各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对晨读产生极大的兴趣,就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学生扩大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蓄了足够的内存,还怕大量而快速的输出吗?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二)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三)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验,以便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晨读能力,课题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效提高的方法和形式:
(一)晨读方法
1、明确晨读目标。晨读内容要明确,这使提高晨读课效率的前提。如课文的预习、复习,初中必背古诗文。教师应当在晨读课开始前,最好在前一天的晚上就让每一名学生明确晨读课读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晨读内容要定量,这是提高晨读课效率的保障。教师对于晨读课的任务布置要适中,量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过少,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
2、加强阅读训练与指导。以领读求规范,学生的晨读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学生会背诵的文章,也不代表其已经会读。要读好文章,晨读课上教师就要领读,当然也可以让一些晨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享受。
3、追求阅读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集体晨读,集体背诵,小组赛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晨读、吟诵读、自由读、接力读、表情晨读、大声读、小声读和默读等各种形式活跃晨读课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目标反馈。检查根据学生学习层次,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比如让学困生晨读词、段、篇等;中等生听写单词、短语或句子;优生复述或背诵课文。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检查流于形式,才不会使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坏毛病。
(二)晨读形式
1、齐读。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声音洪亮、富于节奏、大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很快地进入到读书的情境中去。
2、散读。散读,或称自由读,最有个性特色,大部分晨读课采取散读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散读绝对不等于放羊。
3、其他读书方式。
(1)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受到老师情绪感染,入情入境地晨读,使学生在晨读时达到音与情融为一体。
(2)诗情画意地配乐读。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
六、课题的创新和意义
有效晨读对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一夜好睡,早上头脑清静,思路清晰,记忆效率高,大声读书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
(二)大声读书,倾听自己的声音,能给自己带来自信,获得充实和满足感;
(三)大声读书,眼、耳、手、口、脑各种记忆器官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
(四)早上大声读书,调动了口腔、鼻腔、喉咙、肺部、胸腔等部位的协调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五)长久坚持,形成习惯,量的积累,质的飞跃,知识储备会渐渐丰厚。
小学课题工作报告 第三篇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是人类基础道德最本质的东西。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就要从道德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点切入。而抓责任教育就是这个切入点。所以,学校决定以“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作为科研课题,以培养学生“责任心”为突破口,全面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的教师和父母心目中“好学生”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许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独生子女教育畸形发展,导致在部分中小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自我意识强,自私自利,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集体漠不关心。没有理想或目标,易满足,不求上进,只求得过且过;攻击性强,抗挫折差,一味追求享受,却不肯付出,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这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当今,无论谁,要想在他将来的本职工作和学习中作出成绩,他都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很难想象,这样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的下一代,将来如何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大业。
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积累资料,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揭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开展责任教育活动,组织责任教育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和理性思考。
研究对象:
一至六年级在校学生
课题研究人员:
研究实施方案:
准备阶段:
1、成立学校中心课题组;
2、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进行课题论证;
3、制定《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实施方案;
4、召开开题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5、教师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出子课题实施方案;
6、进行“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实施阶段:
1、深入落实课题实施方案:
①确立各年级段责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开发系列责任教育校本教材;
②建立小学生责任教育系列制度;
③完善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重在学习行为);
④构建小学生责任教育评价体系。
2、办好家长学校,进行学生家庭责任教育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3、开展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4、每学年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一次,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5、每学年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总结阶段:
1、实践、总结—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而广之;
2、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3、完成预期的课题成果。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发表论文若干篇;
2、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报告;
3、小学生(分年段)责任教育校本教材一套;
4、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案例集;
5、责任教育制度体系的建立;
6、责任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小学课题工作报告 第四篇
20xx年9月,我们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并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及学校实际情况,经专家及课题研究人员多方论证的情况下,确立了“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的研究课题,于20xx年2月被批准市级科研课题。近几年来,课题组在上级领导专家的支持帮助下,在课题组所有参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在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下,真抓实干,继续深化“以劳育人”的理念,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情况向各位专家领导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课程改革的需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四川省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试行)》明确规定: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应统整到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学习。
过去农村学校的课程主要是为升学服务,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新一代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适应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勤劳致富、渴望人才的要求。为“三农“服务是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有的基本概念。
2、我校劳动技术教育课题研究的优势。
我校是一所地处纳溪区边陲的农村学校,可供开发的实用劳动技术教育的校本课程资源丰富:有师生共同开垦的近20亩的劳动实践基地,常年种有粮食、瓜果、蔬菜、中药材以及经济林木等,是泸州市“十五期间后勤与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学校有一墙之隔的打古镇社会福利院,福利院有专门的养殖场、有近100亩的种植基地;学校周边有丰富的竹木资源、种养殖业资源,这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来源之一;学校95%的学生来自农村地区,这些都是实用劳动技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宝贵资源。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以打古镇白合小学三至六年级为实验班级,取得初步成果后向全区农村小学推广。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1、农村劳动教育实用技术的开发。
作为农村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研究,分析学生应具备掌握哪些实用技术,真正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一。经过专家论证分析及课题组调查研究,校本课程教材开发与编写将从种植篇与养殖篇两个方面入手,这两个方面将含概我区农村实用技术的方方面面,并将农村家庭经常用到的劳动技术作为研究教育的重点。
2、农村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方法的研究。
如何让学生掌握农村劳动技术,使之真正为当地农业经济服务,是本课题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劳动技术的培养虽然对广大农村孩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作为一个新兴的研讨项目,值得我们借鉴资料并不多,如何让农村孩子能掌握一技或多技之长,并能在生活中正确的运用,需要课题组进行方法性研究。
3、培养和提高实验区师生综合素质。
培养小学生在劳动中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离不开给学生提供学习与实践的活动环境,让学生学以自用,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知识到实践基地中,在教师的指导加以运用,不断深化、提高,形成能力。全面提高教师实施劳动技术培养实践活动的素质,落实新课程理念,力求各学科教学活动的融合,各种资源的整合,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4、编写劳动技术校本课程教材。
经过前期课题的研究工作,收集总结相关的资料,编写实用有效的校本课程教材,此教材先在本校范围内试行,经不断改进与修正之后,在全区各小学学校推广使用。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该课题的研究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老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有效地实施劳动技术研究课题活动需遵循以下方法:
(一)、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二)、恰当处理学校课题组对劳动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三)、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四)、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进程
(一)课题的准备及论证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1、该阶段完成的相关内容:
(1)、建立课题实验组织机构,进行动员学习,收集相关理论依据。
(2)、召开课题领导组、课题指导组及校外课题指导组会议,落实责任分工,研讨研究工作进程及管理。
(3)、做好申报课题工作,制订实施方案、计划及制度。
2、课题准备阶段落实的方法及相应进程。
(1)确立研究课题
近几年来,学校在实施以劳育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xx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并被列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了进一步深化劳技教育研究,我们认真总结了综合实践课题研究的经验,对课题的确定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请区教培中心及市教学科研所领导专家反复论证,明确了在小学生中培养劳动技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确立了“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的课题,并于20xx年2月顺利开题。
(2)、精心设计研究方案,责任落实、分工明确。
为了使课题研究从多个层面同时得到突破,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与特长,为本地经济发展服务,学校在全校教师中挑选事业心强,教育思想端正,热爱学生,劳动技术知识丰富,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总结能力的教师承担本课题实施任务。
A、课题领导组:
组长:何碧海(校长)
副组长:巫贵礼(副校长)
成员:易友成(纳溪区打古镇中心小学白合片教导主任)
何涛(纳溪区白合小学总务主任)
秦江海(纳溪区白合小学德育主任)
领导组负责对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加强对学校教育科研的领导管理,制定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B、课题指导组。
市教科所教研员:宋xx
区教研培训中心主任:刘xx
区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员:李xx
区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员:黄xx
区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员:熊xx
区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员:李xx
打古镇农校校长:赵xx
定期邀请他们到学校对课题研究作指导,并对课题主研人员进行知识培训。
C、校外劳动技术指导教师。
打古镇农校教师:陈xx
打古镇社会福利院院长:张xx
打古镇社区二小组组长:刘xx
打古镇松林村养殖场场长:刘xx
打打古镇龙古村村主任:陈xx
定期邀请校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D、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鸽、鸭、鱼综合养殖基地——刘xx养殖场
打古镇农校栀子种植基地
打古镇社会福利院的养殖场、苗圃、老人疗养院
打古镇白合社区
定期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并请校外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基地的综合实践。
(3)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A、召集课题组领导成员会议,总结前期调查、研讨工作情况,汇总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资源的整合,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工作计划,布置研究工作内容、计划及方法,使之能责任分工,更好更快地完成相关研究工作任务。
B、邀请课题指导组专家召开课题研讨、分析会,认真、详细地向与会专家汇报我校课题研究的条件优势、方式方法以及研究工作计划,听取与会专家的点评及相关指导工作,并结合我校原有研究方向、方式方法进行整合及改进,最后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及制度。
(4)、确定课题研究的三个阶段:
A、课题准备阶段及研讨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月。
B、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C、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二)课题的`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实施阶段是完成课题研究的关键时期,是最实质性的工作环节。从20xx年2月—20xx年6月,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着重对课题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实践过程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组合优化,人员落实,职责到位,研究有效。
1、该阶段完成的相关内容及任务:
(1)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为课题的研究夯实物质基础。
(2)加强学习和培训,健全组织,保证课题研究的正确导向。
(3)落实研究计划,对实验段班级学生进行劳动技术的指导与培养,并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4)指导各实验班级完成相应小课题。
(5)编写劳动技术校本课程教材,并在实验班级试用,收集相关信息、资料。
2、课题实施阶段研究步骤。
课题领导组严格按照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开展研究工作,落实责任,规范过程管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地开展进行。
(1)加强劳动基地建设,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物质保证。
A、开发校内基地,保证研究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对教学楼后山近20亩闲置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平整,并把该区域划分给研究阶段的各实验班,各班结合自己的研究小课题及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相应研究实验,这充分保证了学生劳动技术培训学习场所。
B、合理开发利用一墙之隔的栀子山劳技基地。学校投资大量人力物力,为栀子山劳技基地与学校修建了一条宽约一米的石板路,为学生能及时、方便地到基地进行劳动提供了保证。
C、充分利用周边劳动基地资源,保证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全面性与多样性。与学校一步之遥的打古镇社会福利院常年饲养着各种家禽及牲畜,而离学校两三里的刘仕华养殖场则是一个鸽、鸭及鱼综合养殖场,以及集商贸、物流及各种服务设施齐全的打古镇白合社区,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研究宝贵的资源。学校课题组与相关劳动技术培养实验基地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任务及要求。
(2)加强培训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参研人员的业务素质。该课题立项不久,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多次采取了“分层次、分渠道、由点到面、由面到点”的方式进行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为教师广开渠道,先后多次派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多次邀请有关专家来校指导。对于教师的学习笔记,我们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其呈现方式,改变了过去规定的每学期的机械摘记,而是要求实验教师精心选择摘抄内容,并结合教学案例撰写心得体会,把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个人思想的学志。
(3)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我们把课题研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建立健全相应的理论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研究汇报制度、课题档案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制定管理措施,加强管理力度,把科研工作与常规教学、教研工作紧密结合,使课题研究逐步达到“研究与工作一体化、课题管理网络化、研究过程规范化、研究内容序列化”,力求使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
(4)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培养学习劳动技术能力,并分析整理劳动技术指导方法。
A、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原则。
(A)实践性原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这些任务只有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并且劳动实践活动还要坚持长期抓,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创造性,让学生手脑并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B)正面教育原则。坚持正面的疏导原则,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劳动,教育学生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对在劳动中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逐步使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C)健康第一的原则。组织劳动时,首先要认真研究劳动工种性质和劳动环境,绝对不能让学生从事有危险性,或者有损健康的体力的劳动。劳动前,让学生明确劳动的目的意义和任务,特别要明确保证安全的注意事项和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做好劳动分工的具体组织安排。在劳动过程中,教师需学生参加的集体劳动,积极做好示范动作,并且全面掌握学生的劳动情况。教育学生在劳动中,不能打闹戏耍,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D)适合学生特点的原则。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劳动强度要适中,并尽量照顾各年级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安排劳动内容。
(E)协调好教学与劳动关系的原则。要防止教学与劳动两个方面偏向,除了提高认识以外,在劳动技术教育时间安排上应结合教学工作安排,不能因该项活动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B、劳动技术教学方法
劳动教学方法对于劳动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教学内容有了,教学的组织形式确定了,如果方法不对头,同样不能很好地完成劳动教学任务。结合我校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我们在劳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A)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讲授时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逻辑性。解释或论证技术和工艺的概念、原理,分析或阐述工序和操作规程,都应当语言清晰、准确、精炼。讲授时语言应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切忌抓不住要领,语无伦次地絮叨。
(B)示范操作—模仿法
它是一种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模仿练习,使学生学会某种技能、技巧的方法,也我校对学生劳动技术培养的主要方法。课前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水平,并准备好需要的全部工具和材料。操作程序和动作做到正确、规范,动作要慢,步骤要清,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模仿。
(C)多种工序综合作业法
多种工序综合作业法是让学生经过多道工序的练习或实习,系统地掌握某项劳动技术的一种方法。将制造或生产某一产品的全过程分解成几道工序,让学生分别学会这些工序的操作技能,然后运用这些技能生产或制造出某一产品。教学中,也可以单一地要求完成其中的一项工序,如种白菜,包括平整土地、选种、栽植、除草、施肥和收获等几个步骤,可分别传授学生其中的一个步骤,让其暂时掌握这一项技能。
(D)电化教学法
电化教学法是运用幻灯、电视、影片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劳动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法声图并茂、形象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从而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和对劳动的兴趣。能突破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局限,将教学内容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掌握某种知识的完整概念。例如:某种农作物的种植、管理与收获至少要跨三个月的时间,而用电化教学法,可将作物的生长、防护及成就的全过程,用很短的时间从屏幕上展现出来,这对于掌握其生产技术是非常有益的。
(E)实验法
实验法是利用一定的设备或自然条件,进行某项技术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研究获得实用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如:菊花的栽培,在讲过菊花的习性和管理方法之后,布置学生每人培育一盆菊花,从扦插,一直到开花,提出技术要求和实验记录要求,学生经过菊花生长的全过程,掌握栽培菊花的技术。
(F)参观法
参观法是组织学生到生产或技术现场(如农场、农村专业户、林场、饲养场等)实地观察、研究、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些不但使学生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而且还能看到工人、农民、各种专业人才的忘我劳动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从而扩大了眼界,激发其好学上进、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G)实践创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培养下,自己动手制作一件产品或种植、养殖某样产品的过程。比如,学生学习草编、竹编时,教师指导了圆形物的编织,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长方形的。这种方法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5)采用量化量化标准对学生劳动技能进行评定
在劳动技术教育过程中,我校指导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学生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效果。每学期或每阶段劳动结束时,认真进行总结,及时表彰先进。
A、学生劳动技能评定的内容及评定的方式方法。
(A)评定时要看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看学生对某项劳动任务完成的速度和质量,看某种制作或生产是否独立完成及其质量如何。
(B)看学生的劳动出勤、劳动态度、劳动表现,看学生是否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等等。这些情况的获得与收集,主要靠准确地、系统地日常观察,不能只看一时一事,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并且与学校的其他活动及家庭中的劳动情况结合起来。
(C)学生掌握劳技情况大致分为:认识、了解、掌握、熟练等几个层次。对于认识、了解的知识,放在平日提问或小测试中,随时记录学生成绩,按照积分总和与次数,确定学期或学年的平均得分;对于需学生掌握、熟练的知识或技能,要结合平时教学或适当集中,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根据某项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熟练程度、操作准确度等,评定相应的等级或分数。
(D)学生成绩的来源,主要通过上述三个方面按适当的比例折算。平日提问和小测试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际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40%;学生参加劳动的表现,占总成绩的40%,总成绩按学期或学年统计。
学生参加劳动的表现与实际操作成绩,均可采用等级量化表,大致地评为优秀、较好、一般和后进四个等级。
(三)课题的总结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课题总结阶段主要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教师学生成果专著、编写劳动技术校本课程教材等工作。为了圆满完成课题任务,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结题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结题工作计划,并召开了由全体研究教师参加的结题工作会议,布置了有关的任务。
1、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
学校课题组收集、整理几年的研究资料及成果,科学地分析、总结研究工作中的得与失,认真地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为我校及其它学校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宝贵资料。
2、汇总相关资料,认真完成成果报告。
在这几年的研究实验工作中,我校课题组在实践操作、理论升华中,获得了大量且有价值的材料,学校集体、教师及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多次获奖,这些都与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分不开的。课题组在总结阶段收集了大量的成果资料,并认真完成成果的汇总工作。
3、编写并完善劳动技术校本课程教材。
经过前期课题的研究工作,收集总结相关的资料,编写实用有效的校本课程教材,该教材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我区农村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工作非常适用。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近五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经过全体课题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及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理论成果情况
1、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水平。教师不仅对以劳技教育为主体的综合实践含义和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优质课例,培养了一批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优秀实验教师。
2、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更好地推广研究成果。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课题研究,既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把握研究方向,又从具体实在的教学方法入手,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每一次劳动实践活动,注重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我们更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拓宽研究领域,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改进,并注重研究第一手资料的积累,形成宝贵的课程资源。
3、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开始转变,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仅注重“教”和“导”,更关注了活动、环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所起的促进作用。千方百计利用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质疑、解疑和亲自动手的能力,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自学、自思、自练的过程中,提高对信息获取和内化能力。
4、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学生在开放的大环境中学习,不仅熟练地掌握了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收集、筛选、处理、运用信息和各种劳动本领的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综合知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动手协调能力及劳动技能,学生中人人是家庭劳动的好帮手,这些都受到了社会、家长的好评。学生的个性也在平等、和谐、人文化的良好环境中有了广阔发展的空间。
(二)集体及师生获奖情况
1、集体获奖情况:
学校连续几年在小学毕业会考中获区级各种等级奖。
学校荣获市级“十五期间后勤与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2、教师获奖情况:
20xx年教师节,有2位教师获区府发优秀教师奖。
20xx年,有1位教师获区府发优秀团干。
20xx年有2位教师获区级自然知识和语文知识指导奖。
20xx年—20xx年,在纳溪区小学毕业会考上,有10位教师分别获教学优质一、二、三等奖。
20xx年—20xx年,在区级青优课上,有5位教师分别获二、三等奖。
20xx年4月,有2位教师获泸州市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二等奖。
20xx年—20xx年,有3位教师编写的教案分别获市级三等奖和区级二、三等奖。
20xx年,有1位教师在区级自制课件赛上,上课获三等奖,说课材料获二等奖。
20xx——20xx年教师论文,有100多人次获市、区等级奖。
3、学生获奖情况:
20xx年10月,杨xx被评为市优秀少先队员。
20xx年,王xx、徐xx等5们同学分别补评为区三好学生或区优秀少先队员。
20xx年12月,王xx、赵xx等5同学位同学获区教育局、区教研室组织的语文大赛二三等奖。
20xx年1月,王xx、肖xx等5位同学在区级自然知识大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20xx年,王xx、李xx等6位同学分另被评为区三好学生或区优秀少先队员。
20xx年,陈xx、陈xx等6位同学分另被评为区三好学生或区优秀少先队员。
20xx年,张xx、罗xx等7位同学分另被评为区三好学生或区优秀少先队员。
五、课题研究的体会及设想。
我校“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研究”科研课题虽然已经完成了,但在取得成绩的现时,我们也看到存在的诸多问题,现就几年研究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今后的设想总结如下:
(一)应充分发挥区教育局、教培中心等领导部门的指导作用,及时向其汇报情况、遇到的难题,争取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并加强对领导组及业务组的管理,形成支撑学校科研课题研究的合力。
(二)加强新课程实验的宣传力度,要使课改工作特别是劳动课程的开设能得到社会各界、家长等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为劳动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和活动支持。
(三)学校管理者、教师要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树立课程意识,真正明确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目的、意义。
(四)提高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认识,克服急于冒进,研究工作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研究中应认真做好做细每一步工作,并及时作好在相应记录。
(五)要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力度。加强各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回顾这几年我校科研实验工作走过的路,路边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收获的欢笑,也辛勤的汗水。当看到努力换来的研究成果,看到孩子因学习到某种劳动技能脸上露出稚嫩的笑容,我们感到科研的快乐与充实。我们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会充分利用取得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我们更相信学校会在其它更多、更广的领域开展科研工作,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服务,为造就一批批新时代的人才服务。
小学课题工作报告 第五篇
我校从20xx年9月开始了教育部十五规划《网络教育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课题组教师反复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并通过资料分析、专家引领,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课题研究应从小处、细处入手,着力于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为学生创设一个快乐、宽松的学习环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及信息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从理论假设、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策略和实施步骤等方面对课题研究作了具体的规划,撰写了课题研究方案。在研究中,我们紧紧围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抓住课题研究的实质,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把预期的目标转化为教学实践活动,在近两年的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我们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组织培训,提高认识
为了使广大教师能顺利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师运用网络的能力,我们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各类培训。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培训;有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有课件制作的培训。学校教育宽带网开通后,进行了网络常识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优秀网络教学的录像;教师的培训做到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为了确保分散自学的效果,每个教师要定期学习,课题组及时在“理论学习”一栏的记载中进行抽查。另外,我们还请了一些教科研专家和行家到学校做现场指导。
1、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应用和个人网页、专题站制作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2、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以点带面,促进同步发展,确保学校现代教育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3、开展集体备课。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设计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活动成效并不显著。究其原因:
一是教师对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缺乏估计;
二是因集体上网速度减慢造成网络资源查找缓慢从而影响教学进展;
三是教师缺乏网络环境下交流活动的有效调空能力。反思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关键是教师课前的准备不充分。于是,我们要求教师在个人备课基础上,带着个体的思考参加集体备课,确保课前预设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定期开展课题研讨。因为研究,教师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于是“如何利用网络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什么内容适合多媒体教学,什么内容适合网络教学?”“怎样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生成?”成为每次课题研讨的话题。这样的活动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教师是实践的.主体,又是交流的主角,每个人都成为深度会谈的专家。课题研讨引领着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投入到真实的课题研究中去,不仅促进了课题的深入研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规范制度,加强管理
坚持每两月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和完善。认真制订每学期的实施计划,按计划上好实验课,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各环节,强化科研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要求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写上课、听课的心得体会,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写好研究性论文。
1、针对该课题特点,我们要求每一位研究成员期初制订明确可行的实施方案,按方案扎扎实实开展研究,期末将对照方案检查每一位教师的研究情况,根据实际成果评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四个档次,跟年终考核挂钩。这一措施对课题研究正常、高效地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2、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不光要学习一些理论材料,撰写一些学习笔记、研究小结或论文,更重要的是要将课堂真正落实为研究的主阵地,因而规定教师每人每学期要上一堂级组或校级公开研究课,反映研究情况。每周必须上交一篇实验课教案,由实验课教案为基础,课题组成员共同交流研究课过程中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