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抗洪救灾的人员,我们应该心怀谢意,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最新抗洪救灾的感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页是1级文库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理的5篇抗洪救灾的故事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抗洪救灾感人故事5篇 篇一
成长的路上最少不了的就是父母的唠叨,但是,也就是这永不停歇的唠叨声,是我一辈子记忆的亮点,也是塑造人格、建立三观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要孝,事要善”
我的姥爷已经80多岁了,自打记事,就觉得姥爷一直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每次来都要找点活干,修板凳、摆弄各种小玩件。70岁的时候一个人还能骑着自行车去溜达。现在妈妈总说,我们小时候姥爷对我们最好,长大要知道孝顺,要知道感恩。有时候回家买点东西,老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姥爷。想起老妈的耳边语:“入则孝,出则悌”,在家里。孝顺长辈,敬爱父母就是做到的最大的孝顺,但是现在来说,对于父母的孝却不仅仅是“能养”,更多是陪伴。
妈妈是一个脾气比较温和的人,这么多年,听到的对老妈的评价就是“一个善良的人”。有时候在街道遇到邻家有事,她总是很热心,只要她能帮助到的,她都很热心的去做。记得有一次遇到一件事,自己很气愤,但是妈妈就说“没事,邻里乡亲嘛,大家都是一家人,要互相帮助呢。”说完接着就很开心的又去忙她自己的事去了。她是一个“不记事”的人。
“生活要勤俭,志气不能短”
家里姊妹三个,在小时候的记忆里,生活是不富裕的,所以老是感觉妈妈在省吃俭用的供姊妹三个上大学。因为有这样的原因在,所以自已在生活上都秉持着一种勤俭节约的习惯,家里的弟弟妹妹也是受了妈妈的影响,该花的钱都花在刀刃上。直到现在,姊妹三个挣钱了,爸妈也是很勤俭节约,老妈常说“勤俭不是不让你花钱,不是让你不买东西,是买该买的东西”,节约粮食,光盘行动都是自己一直践行的理念。
当时家里姊妹三个都要上大学,家里实在是很拮据,我现在都还记得妈妈说的话“哪怕是砸锅卖铁,只要是你们能上,家里就一定要让你们去接受好的教育,我们人穷,但是不能穷孩子的教育,穷孩子的未来。”现在的我,刚刚研究生毕业不到一年,学校的经历和不到一年的社会经历,让我感受到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穷可以改变,但是我们勇敢向前的志气和想要改变命运的迫切心情是坚定的。我想,妈妈说的“人穷志不穷”的道理是对的,这可能也是我三观开始建立影响最深刻的事情,就像扶贫先扶志的道理一样吧。
“身处在社会,修养在个人”
弟弟和妹妹上班比我早三年,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他们大学毕业就早早的进入社会,走上了工作岗位。每次回家我们三个在的时候,就听见老妈给弟弟和妹妹“上课”,“在工作岗位上,不要斤斤计较,眼里要有活,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的事,一定要做到兢兢业业,虽然说你们刚起步,但是一定要在法律法规内做事情……”直到去年自己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老妈也是,同样的话,同样的道理,依然不厌其烦的给我交代。即将一年的工作时间,每次工作中有什么事情我都愿意给老妈打电话讲讲,虽然有时候老妈不知道你在讲什么,但是每次却能够用最简单和最朴素的话让我重新去认识一件事,重新充满激情的面对生活。
“身在社会,修养在个人”,我觉得是对的,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社会,或者说没有办法去改变一件事的时候,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充实自已,改变自己。修养自己,让自己去心平气和的面对人与事。
最后的话
也许,我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也许,我的父母是一个普通的父母;也许,我们三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但是,家庭的点点滴滴,小小故事,一幕一幕却是不普通的。我们的妈妈是伟大的,伟大的不是作出了多么大的壮举,伟大的不是培育多么优秀的人才,而是妈妈的耳边语,即使啰嗦,却是我人生的指明灯;即使不停的重复,却是我为人处事的灯塔;即使简单简洁,却是我后半辈子的人生格言。妈妈说的孝、诚、俭;廉、志、修,它们是我三观的基础,更是我三观的底线,是这样的耳边语,成就了现在的我、我们,我想,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
《·》
妈妈,我们爱你。
抗洪救灾感人故事5篇 篇二
7月22日晚,顶着每小时五、六十毫米的降雨,一辆应急抢险车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前停下,一双沾满淤泥的雨鞋踏入车身下的积水中,只见一个高大的汉子大踏步地向前,突然一个不留神跌坐在地上。随后他迅速起身走入门厅,但紧接着又是一个趔趄,这次他没有迅速起身,表情有些痛苦地缓慢站了起来。两分钟后,他站在了全区防汛应急指挥会议室内,介绍起城区积水和抢险情况。他就是刘树才,自任区水务局城镇水务所所长以来,就兢兢业业奉献在城市排水第一线,在无数个雨夜,他都是这样与雨为伴、奔波不眠。
7月20日,在接到暴雨预警后,刘树才迅速带领干部职工进行了思想动员、汛前物资准备和汛前巡查等工作。7月21日下午14时左右,特大暴雨倾盆而下,通州城区平均降雨达到152毫米,由于瞬时降雨量大,且持续时间长,城区内的'运河大街、玉带路、新华大街、新华南北路、通惠南北路、朝阳北路等主干道积水深达50厘米,道路上积水点31处,立交桥下顷刻间水位暴涨,平均水位达到3米深,路面交通已经中断,眼看大雨就要冲进城区低洼处的平房屋内,形势异常严峻。此时,刘树才突发急性肠胃炎,正忍受着闹肚子的折磨,浑身毫无力气,几名所领导均劝他留在所里坐镇指挥,防止淋雨加重病情,但他动情而坚决地说:“下雨就是命令,同志们都在一线抢险,我作为所长怎么能躲在房子里休息!”顾不上好好养病,刘树才就带领抢险队兵分三路,一路奔赴立交桥下护送行人过桥,并着手排除桥下积水;一路奔赴街道主干线,实施人工助排;一路为低洼地区的居民送去沙袋,阻挡洪水冲击,并帮助居民排除积水。就在抢险紧张有序进行时, 南小园地区突然断电,造成玉桥中路立交桥下水位快速上涨。刘树才得知情况后,立即冒雨奔赴现场,组织技术人员迅速启用备用发电机,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排水。由于有的路面积水很深,汽车无法通行,在一次次的道路巡查和抢险过程中,抢险队员全靠两脚趟水前行。在前往一个又一个抢险点时,好几次刘树才都因疲乏劳累体力不支,摔倒在雨水里,但他爬起来之后,又咬着牙坚持前进。同事们纷纷劝他休息一下,他坚定地说:“灾情这么严重,抢险救灾就得拼着命上!”
22日凌晨3时左右,一名醉酒行人趁抢险队员不注意,正要从潞河中学立交桥下过桥,当时桥下积水已深达3米,情况十分危急。刘树才顾不上身体劳累,带领抢险队员立即赶往现场解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救下了那名醉酒行人。经过刘树才和全体抢险队员两天一夜的连续奋战,立交桥下的积水和道路积水在22日中午12时前全部排除,城区交通得到了全面恢复。
“大雨无情人有情”,在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城区的危急时刻,刘树才用一名水务干部的职业担当和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付出,一直战斗在救灾最前线,用最实际、最具体、最感人的表现,捍卫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谱写了一曲浓墨重彩的奉献之歌!
抗洪救灾感人故事5篇 篇三
“如果有需要,我们再来……”
江新洲水位暴涨!一封告游子书让3000多名游子返回家乡,保卫家园。水情汛情也牵动不少非江洲籍的爱心人士。他们放下手中工作,坐上渡船,参与这份光荣的保家卫国的行动。
自带200个馒头来防汛
_年_月_日,雨后骄阳下的江新洲北堤柳洲村地段,见到杨家生时,他正和60余名队友在装沙袋、垒筑子坝和子坝撑托,早上7时到下午4时,他们已经装了几千个沙袋,垒筑了500米子坝撑托。
杨家生是柴桑区岷山乡人,在城区开了个卖家电的铺子,这几天朋友圈都在转发《致江洲在外乡亲的一封信》,了解到江新洲水情如此危急,柴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家电行业微信群里号召后,他主动报名参加。到江边,看到排起长龙等着坐汽渡的汽车,再看到江水已经将岸边低矮地段的房子淹没,特别是到江新洲北堤看到九洲尾江水都已漫过堤坝,才发现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为不给村里增加负担,他们还自带了200个馒头,用来解决午餐。下午4时,准备离开的杨家生对记者说:“如果有需要,我们再来,希望水能早点退,大家都能回归正常生活。”
“席地而睡 48小时守护江新洲”
在江新洲41.36公里的堤坝上,有一个18人组成的“部队”,有南昌的、有广州的、有山西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车间工人、有文职人员、有管理人员,在一个企业工作。7月11日下午4点半,他们响应柴桑区商务局号召赶到了江新洲,一到堤坝,马不停蹄参与九洲场排灌站闸门的堵塞工作。虽然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在技术专家的指引下,18个男子汉都撸起袖子,先用水泥闸门竖起来,再用沙袋垒筑起支撑墙,不到40分钟就堵塞住了排水口,防止了江水倒灌。
夜晚,简简单单的凉席铺在冰凉的水泥地,这就是18人“部队”的“床”。7月12日早上5时40分,他们早早起床,扛着铁锹到了堤坝,迅速投入到防汛工作中。他们上午先是对已经漫堤的地段紧急抢险,垒筑子坝;下午全线拉开,将400余米的堤坝全部垒筑高0.8米的子坝,进行一整天的烈日暴晒,许多队员已经晒伤。队长胡志望说:“虽然不是出生在江洲,但是同站一片国土,能搭把手绝对会帮忙的。”
抗洪救灾感人故事5篇 篇四
6月30日晚上的强降雨,致使麻城市白果镇明山水库水位超过了最高警戒线,要排除险情急需开闸泄洪。
7月1日约6时,白果中队中队长董燕秋接到通知。已从6月30日23时开始,就到夫子河镇纸棚河村进行塌方道路抢修守护、疏导指挥车辆绕行、一夜冇合眼且还身带膝盖骨骨折未痊愈的他,二话不说,立即率领民警奔赴现场。
水库泄洪的必经地,是白果镇木牌楼村,而木牌楼村河堤脆弱,经受不住泄洪的巨浪和压力,险象环生。在现场指挥的麻城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戴昌远下令调集100余辆矿山运输车辆紧急运送石材荒料加固河堤,在倾倒石材时该处路段仅能容纳一车通行,车辆会车或掉头都相当困难。
这时,市领导和白果镇领导把目光投向了董燕秋。他立即提出工作建议:在该路段除了防汛车辆外,其余车辆全部禁止通行;矿山车辆倾倒石材后往榨树通村公路单向绕行。得到领导同意后,他指令民警们迅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方案,在主要路口由民警站立引路。
由于榨树通村公路上积水近1米深,根本看不清路面。董燕秋就带领几名民警涉水而入,在齐腰深的水中,用警戒带“隔离”出一条矿山车辆安全通道。民警青黄色的荧光执勤雨衣成就了一个个醒目的“路标”。他们从8时开始,一直战斗到17时河堤加固、险情被彻底排除,才撤离工作岗位。
抗洪救灾感人故事5篇 篇五
7月18日至21日,安徽省合肥市普降暴雨,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多条河流水位超过历史峰值,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带领大队指战员辗转5个乡镇,奋战96小时,成功转移和救出群众2665人。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导致4个村庄、5.8平方公里被淹,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陈陆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群众。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和当地向导、庐江县同大镇连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松被洪水冲走、失联。经49小时全力搜救,24日下午,在事发处下游约2.3公里水域发现一具遗体。经公安机关DNA比对,26日确认陈陆同志英勇牺牲。
陈陆同志牺牲后,应急管理部党委高度重视,并向其家属表示亲切慰问。派在安徽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的消防救援局副局长看望慰问其家属,全力做好善后工作。
陈陆,男,汉族,1984年2月出生,江苏江都人,中共党员,2001年12月参加消防工作,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曾被评为“安徽省优秀人民警察”、“合肥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安徽省消防总队“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