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推荐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推荐7篇】 篇一
湖南建工华东工程总局:
我项目部于20xx年x月x日成立,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基础设施施工工作。工程即将进入主体施工阶段,由于人员紧缺,望总局能给予增派人员,使我项目部的工作顺利开展。
一、目前项目部人才状况
自项目部成立以来,目前在管理及生产领域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较好、层次较高的人才队伍,共有在职管理人员30人(具体人员构成情况附后)。 从以上数据看,项目部现阶段商务部、技术部、材料部、质安部、工程部共五个部门在岗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
二、项目部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项目管理最需要且紧缺的人才分别为造价工程师、技术员、施工员、安检员、试验员。
首先,对于一个项目来说,最关键的是需要有位能进行合理成本分析与核算,保证工程款回笼的人,因此项目造价工程师是项目管理最需要的人才。 其次,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需要配备合适的技术员。项目部认为,质检员和安全员在施工开展中起到了质量监督与安全保障的作用,必须有足够人员的配备。另外,主体工程任务艰巨,工期紧迫,施工员必须是一人承担一项工程任务。
再次,材料的检测、现场检查与指导按配合比施工、试验报告与检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存档需要配备一名试验员。
为了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建设的任务,根据项目部实际人才状况及需求,我项目部特向总局申请增派造价工程师一名、施工员六名、技术员一名、质检员四名、安全员两名、试验员一名为感!
特此报告
湖南建工集团中航南京项目部 项目负责人:
20xx年x月x日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推荐7篇】 篇二
关于引进专业人才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集团公司领导:
为适应未来质量检测工作不断步入市场化的趋势,公司试验中心需不断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提高检测能力,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根据本中心目前检测业务开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引进能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的试验人员充实进入施工工地,以满足现场检测需求。 本中心经多方考察,现推荐1人,以供公司领导研究。 推荐人选:
王玙珠,女,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大专生,将于x年6月工程造价专业毕业,20xx年x月x日初来我试验中心实习。经考察,该生在实习期间,积极要求上进,刻苦钻研检测专业知识,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工作适应能力与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大的挖掘潜力。
鉴于该生上述表现,并考虑其所学专业对我中心打算日后取得交通工程检测资质,拓宽业务领地能派上用场,故拟引进王玙珠同志进入本试验中心,经进一步实习锻炼后,正式安排其从事试验工作。 妥否,恳请集团公司领导予以批示!
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试验中心
20xx年x月x日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推荐7篇】 篇三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还访问了51job和job168等人力资源网站。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它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5项依次是:(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3、专业实训条件以及软件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是改革开放近20年来,依靠政府教育经费建立发展起来的。虽然已普遍建立计算机房,但由于种种原因,上网条件、微机组装以及局域网组网实验室等还难于满足要求,也没有实训基地,整体表现出实践教学设施条件不足,特别表现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现有硬件条件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4、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不够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所以衡量职业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许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就业的现象,对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缺乏研究,对岗位实际技能的要求把握不够,对就业信息掌握不足,对毕业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些院校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
社科系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推荐7篇】 篇四
一.实践概要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民用航空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各大航空公司连连亏损,受此牵连我校05级毕业生今年的就业情况较之往年不太理想。
面临即将升入大四找工作,面临不太好的就业形势的我,为了了解如何提高自己的素养,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大四校园招聘中获得成功,通过与辅导员交流沟通了解到学院组织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加入进来,希望通过实地调查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机务工作。
二.实践具体内容
中国东方航空维修基地20xx年8月19日
从成都到昆明坐了18个小时的火车,到达时已是19日上午8点,下了火车我们团队便在昆明机场附近的梦都宾馆住下,这里便成为了我们之后的几天社会实践的基地,在此书写整理资料、与各方进行联系、计划第二天行程安排等。
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后,下午2点我们便向中国东方航空维修基地进发。在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工程学院社会实践报告
地门口我们遇到了之前便联系好的03级学长陈武,看得出来,经过快两年时间的机务生涯,他已脱离了稚气,变得非常成熟稳重。他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引领我们到了人力资源部,也许之前没有协调好,领导没有来,人力资源部的员工之一陈师接待了我们。
在与陈师的'交流当中我们了解到东航现在对机务的需求量在60—70人之间,这个情况比我之前的料想要好得多,当谈到东航在招聘机务时对应聘人员的基本要求时,他提到几点硬性条件:1、户口在公司所在地;2、成绩优异;3、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4、身体健壮。在交谈中他多次提到了户口方面的问题,可见东航很注重员工能否长期服务于公司,对于员工的忠诚度要求极高,另外就是成绩与英语水平,这两项都反应了我们在校的学习情况,当然这反应了我们对于工作的一种态度,最后机务工作是一项体力与技术相互协调与支持的工作,两者皆不可抛。
可能是第一次做访问,可能陈师很忙,尽管之前准备了很多,谈话也没能持续多长时间便匆忙结束。之后学长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基地,停机坪我们是进不去的,我们只参观了维修基地的一个小车间,车间很宽敞,整齐地摆放着一些飞机零件,里面有几个穿着酷似空军制服的机务正有条不紊地装配飞机轮胎。
在员工活动室里我们碰到了我校05级刚签到这里的十多位学长,他们报到不久,正领军训服装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军训,看着各个都多兴奋开心的样子,我不禁开始幻想我具有丰富色彩的机务生涯。
从基地走出来已是5点,陈武学长请我们品尝了一回云南少数民族风味,席间学长跟我们谈了很多生活方面的事情,诸如:薪水、房价、物价、娱乐以及各方面的生活与工作压力。这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到做一名机务有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得更加坚强。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推荐7篇】 篇五
为进一步了解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把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办好我校服装制作与营销专业,我们特就全国服装行业及本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做了大量调查。
一、专业行业背景
服装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出口1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占全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14.9%;
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累计171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15.4%,继续稳居我国各行业出口创汇之首,出口总额也高居世界首位。
加入wto后,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为增强世界竞争力,服装行业已广泛使用先进的服装技术。随着服装行业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虽然目前服装行业深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发展和出口均出现萎缩,大批行业从业人员失业,但是技术工人和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的人才需求仍相当旺盛,培养服装设计与工艺方面的人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我国的服装产业正处于重大的行业升级和产业地域调整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向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懂设计、精制作、会管理、善营销的一专多能的职校毕业生仍大有用武之地。
二、专业技术工作的需求
调查表明,近年来,随着私营、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升级改造,经济结构调整及大规模的行业转移,大量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投入使用。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服装设备和技术升级已是大势所趋,服装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面向的岗位主要有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结构制图、结构设计、质检、服装纸样推档、服装企业管理、营销等岗位或工种,而由中专层次学历人才担任的服装车缝、排料制板、裁剪、整烫、质检、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岗位需求量最大。
三、用人市场的需求
目前我国服装设计与工艺水平同欧美等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还有着很大差距,有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和工艺师还不到总就业人数的3%,其比例仅为发达工业国家的十分之一。现有的很多服装机器设备未能充分利用,服装专业人才的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近年在服装设计与工艺行业短缺技能型人才达40万人,迫切需要大量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制作加工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技术人才,尤其是中专层次的一线机器操作技能型人才。
四、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确定就业岗位
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工作岗位目标定位为:
①服装制衣工
②服装打板师
③裁剪师
④样衣制作师
⑤跟单员
⑥质检员
⑦成本核算员
⑧基层管理人员
⑨其他相关专业岗位。培养能从事现代服装设计、生产和经营的中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根据就业岗位的要求,将各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如下:
①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②良好的质量和效益意识及产品检测评估能力。
③运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的基础知识,合理选取服装设备、服装加工的相关要素的能力。
④了解服装设备、服装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⑤cad绘图(设计、制图、造型、自动编程),初、中级服装设计定制工,服装制作工,服装设备操作(平缝机、包缝机、锁眼钉扣机、整烫机)等技能。
⑥编制服装加工工艺文件。
⑦识读服装文件技能。
⑧安全用电知识和服装设备维护技能。
⑨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推荐7篇】 篇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促使我国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与科学技术的前进、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联的。在这大的背景下,我国农机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农机及为适应农业发展的各种设备已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技开发、生产制造和推广示范体系,农机产品及附件进出口增长趋势明显,我国农机化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机遇期。
十五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实现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转到寄托科技前进和提高劳动者本质的轨道上来。”这充分说明,“十二五规划”的农业职业教育,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在改革招生与分配合制造度,调整专业设置,拓宽服务领域,扩大办学规模及开展多种形式联合办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为显著。除此之外,为顺应形势要求,各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也作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为了深入了解市场,获取社会对农机人才需求变动情况的了解,明确学校农机使用及维修专业的学生培养方向,对多家企业进行了有关人才需求在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调查。
一、调查的方式与内容
1、抽调学校部分领导和农机教研组老师深入农机公司、农机市场以及农村,召开我校历届毕业生和应届实习生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掌握了毕业生的从业情况,了解了毕业生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及实习环节的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听取了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建议。
2、对全体农机专业教师和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有:
①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及从业情况。
②承担企业职工培训的课程内容。
③农机行业近几年较为广泛使用的新设备和新技术。
④对农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
⑤如何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⑥如何开展学生专业思想教育。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上述各方面的调查,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成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机使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农业机械的电器控制与智能控制、农业机械管理、农机使用、农业机械销售等基本知识,掌握农机使用、维护、检修、安装调试等职业能力,面向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检修、维修、营销、安装调试以及管理等岗位需要的从事农机使用、维修、售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农机运用及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
1、毕业生情况与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通过调查反馈的信息,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农机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售后服务、
销售和管理等。毕业生就业后岗位变换较频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毕业生感到基础知识单薄,文化素质不高,适应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有:
①初高中阶段学习基础就普遍较薄弱,由于社会、家庭及其个人的某些原因,他们在小学、初中时期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再加上基础知识相当薄弱,甚至有的学生加减乘除都没学好,因此,在中职阶段的学习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这就给中职学校教学带来了不少障碍。
②由于生产设备日趋现代化,智能化,原来设置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已经满足不了毕业生从业的需求。
③在知识面方面,毕业生技术基础面不宽,原来课程体系专业课口径窄,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以致毕业生难以适应就业岗位的变换。
④学校实验实训的仪器、设备不足,学生动手机会少,实际操作能力差。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从事本行业的人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生产管理无序、非正确维护与不断技术更新的设备的高要求所构成的矛盾,严重困扰本行业的发展,因此本行业急需具有一定技能中专毕业生加入,同时要求中专毕业生有比较全面的素质。首先,要求毕业生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一上岗就能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顺利地顶岗操作,希望毕业生能较快地理解和接收新知识、新技术,适应企业及公司岗位的转换。另外,企业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思想境界,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的心理素质。中专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有相当一部分提拔为企业部门领导和车间一级技术人员,更要有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能力,有组织协调能力和业务交往能力。
2、农机使用及维修专业人才的主要知识
通过调查统计,市场要求学生在农机基本知识、农机具的使用、农机具机械维修与保养、农机具的电器控制与智能控制方面的能力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其次是农机具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再次之是农机具检测、农机营销与管理等能力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时要特别加强学生农机具维修的能力。
3、农机使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主要技能
市场期望学生对农机具操作、维护的基本能力要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时要加强学生对农机具、设备操作实际的动手,增强实训环节的教学,对学生重在突出一至两项技能训练,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实训设备增加实训技能课程,建立校企合作方式,学生根据岗位任务进行专业实习,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重点掌握农机驾驶及作业能力、农机维护及保养能力、农机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农机检测能力、农机修理能力、农机的调整与检测能力、农机装配能力、简单机加工能力、简单焊接件焊接能力、产品推销能力、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
4、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对于本专业,企业均期望学生热爱本职岗位、热爱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优秀,创新意思强,同时具有良好的品质意识和心理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时要继续加强对学生的爱岗敬业教育,诚信教育,学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在毕业前希望学校加强对公司管理制度的培训。
5、农机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本次调查就毕业生对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需求程度广泛征求教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应使毕业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适应学生将来就业与岗位转换的需要。文化基础知识:语文要突出应用写作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政治要重视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英语和数学首先要复习巩固初中的知识,英语教学同样要为本地经济服务,教学内容要结合日常用语,计算机用语、外贸英语、农机专业科技用语。产品说明书、进口设备说明书均可作为学生补充练习。数学重点是三角函数部分。计算机已普遍使用,要重视操作技能实训。
专业知识是指岗位群所必须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求学生既具备一技之长,又能掌握本专业比
较全面的知识。教学内容应删减理论研究性内容,突出实用性和地方特色。具体有:机械基础中工程力学部分从简,重点是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特别是齿轮传动和轴承。液压传动相对比较复杂,但应用日趋广泛。钳工突出装配工艺、机修钳工。另外还需开设电工电子技术、拖拉机汽车电器修理技术、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柴油机拆装与维护。选修企业管理、农机产品销售等课程。还应增加一些社会知识方面、个人修养方面的讲座。在进行农机专业的教学设计时,应以文化基础知识为前提,以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重心。做到基础知识要厚实,专业技能要精湛。
6、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
通过调查,了解毕业生对能力的培养表现十分迫切与关注,如农机具操作能力、农机具维修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农机检测技术等)以及其他相关能力都是毕业适应职业岗位应该具有的实际能力。
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农机专业毕业的能力结构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那么如何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际操作能力。
(1)按要求开设有关课程的实验,保证一定的实验开出率。如电工和电子技术。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判断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抓技能实训、下企业实训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即拖拉机汽车电器修理技术、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柴油机拆装与维护、农机具使用与维护能力。
(3)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抓课程的综合练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即语言表达、文学表达和计算、识图、绘图能力。
(4)通过兴趣小组、主题班会、参加社会实践等手段培养学生其他相关能力即协同合作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业务交往能力。
总之,能力结构要以实用为主,突出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要以适应职业岗位为目标加强技能训练,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三)关注农机行业的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密切关注农机技术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人士及专家讲座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补充和更新到专业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本领域的新技术发展,并掌握相关技能,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推荐7篇】 篇七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一、数控技术人才的工作岗位分类:
根据调研情况,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
1.“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了解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
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
2.“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0%,其中数控编程工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
数控编程工艺员: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能运用至少一种三维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自动编程。此类人员在模具行业尤其受欢迎,待遇也较高,如在华东地区所调研的企业主要是汽车零部件、模具行业的民营企业,其数控编程人员占到数控技术人员总数的12.8%。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主要数控系统的特点、接口技术、PLc、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但也非常缺乏,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抢手人才,待遇较高。由于此类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可通过本科或高职教育作基础培养后,经企业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不断提高。
3.“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金领层”是指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
二、调研活动开展情况
XX年10月,领导同志在听取XXX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于数控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和建议的汇报后,认为有必要对以下问题开展社会调研: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院校培养了大量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许多学生已取得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数控技能等级证书,为什么我国的数控技术人才仍然非常短缺?教育部门培养的数控技术人才是否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企业到底急需什么类型的数控技术人才?对其知识和技能结构有什么要求?
目前,我们的职业院校的数控教育体系现状如何?是否能保证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数控技术人才?如何深化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为此,我院对珠三角地区部分院校、企业,另通过网络和报纸,进行了“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教育改革”的调研任务。
(一)对部分职业院校的调研
调研组对XXX大学、XXX大学、XXX职业技术学院、XXX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是数控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现状、知识结构、教学体系、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数控人才技能考核体系、数控教育教材建设等方面。
(二)对部分企业的调研
本次被调研的企业共计20家,其中,国企2家,占10%;民营企业2家,占10%;外资企业16家,占80%(见表2-1)。
应该说,被调研的大部分企业是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2-1.调查企业体制背景。
调查地区
调查企业总数
国有
民营
外资
其它
重点企业名称
珠三角地区
广电林仕豪、科龙空调模具公司、深圳东江模具厂、xx机械研究所数控机床厂等
(三)网络调研
调研组通过搜狐网、网易、新浪等大型网站进行了调研,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对一些专业网站和BBS进行专门调研。
(四)报纸调研
在注意到xx省大型报纸,如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报纸,发现其在社会影响力较大后,对所载新闻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三、企业数控人才现状分析
(一)人才现况统计
表3是本次被调查企业的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表3-1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调研数据表明,数控技术人才中专及以下学历占78.5%,大专学历占15.7%,本科学历占8.4%,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8%。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调研数据表明,企业现有数控技术人才中,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提高的占14.3%,而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占43.6%,从社会招聘占42.1%。这说明:
1.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培养的数控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在校期间难以积累工艺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
2.数控人才的培养并非高不可攀,企业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订单”培养人才,也要企业职工提供在岗、转岗数控技术培训。
(三)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
调研中,网络、企业及报纸等数据表明,数控技术人员人才需求量大,存在10万年薪请不到技师的现象,数控技术综合性人才紧缺,从图3-1及图3-2能充分证明数控技术人员紧缺的现况。
图3-1xx省东莞市急需技术报道
图3-2模具和数控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报道
四、企业现有数控装备情况
(一)“普通型”、“经济型”机床数量较多
在被调研企业的现有数控设备中,按照通常的分类标准,高档型、普及型和经济型数控机床各占的30.40%、34.95%和35.15%。“普通型”和“经济型”的数控装备共占企业现有数控装备的70.10%。在大型制造业密集的地区,“高档型”数控装备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但由于这些装备的维修配件太贵及国内暂时无法买到,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又有限,造成了设备完好率低。
(二)维修力量不足是影响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主要原因
表4-1影响现有数控设备利用率及完好率的因素
表4-1为影响现有数控设备利用率及完好率的因素,据分析,企业现有数控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普遍偏低,除了由于普遍存在的生产任务不足的原因外,维修力量不够和编程能力不够成为开工不足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4.8%和17.6%。影响数控设备的完好率的主要原因是维修力量不足,占42.5%。由此可见,数控维护维修人员和数控编程工艺员是目前企业急需的数控人才。
图4-2为当前企业数控人才结构图。
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部分企业已大规划引进了高职毕业生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可以预见,企业对蓝领的数控技术工人有很大的需求,而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灰领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灰领数控人才需求明显增加。(摘自《青年参考》XX年4月7日)
我国数控机床实际利用率不足20%。提高数控机床(特别是进口的)利用率有重大经济价值。如果提高利用率5%,相当增加1—2万台,约合5~10亿美圆。提高数控机床(特别是进口的)利用率的根本措施是人才培养。
五、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预测
(一)数控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的重点行业
1.军工企业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20世纪90年代前,由于我国军工企业整体形势不太景气,军工企业的数控人才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失严重。由于数控人才匮乏,军工企业数量有限的数控机床也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军工的投入,军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数控机床的数量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万台设备数控化改造专项实施后,许多机床设备也将进行数控化改造,迫切需要大量的掌握数控技术的各层次人才,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维护维修人才已成为制约军工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装备制造业是数控机床应用大户,也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这些企业近年来效益较好,任务饱满,但企业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无论是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人员,还是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都很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偏低,对数控人才吸引力不强,这是造成数控人才普遍缺乏的主要原因。甚至出现个别数控人才的流失,造成企业数控设备停工,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
3.珠三角地区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量民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比较精干,更加需要既精通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同时对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
4.称职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和销售工程师,也是珠三角地区所需求人才的特点之一。
(二)数控技术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
1.“蓝领层”需求数量大,但相对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在我们所调研的企业中,虽然大部分企业目前只要求操作者能熟练操作机床,程序由专人负责编写,但随着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高效利用和进口数控系统的配置,已有企业对“蓝领层”提出了更高的知识结构要求。部分企业(如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已大规模引进了高职毕业生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可以预见,在企业对“蓝领层”的数控技术人才的数量有很大需求的同时,对其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
2.“灰领层”数控人才需求的相对比例增加
现代企业中只会单纯操作的“蓝领层”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进口的大量高档数控加工中心需要既能编程又能进行熟练操作的“灰领层”来操作。未来几年,我国企业对“灰领层”数控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3.“金领层”复合型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数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仅为3.52%。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层次较高和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高级人才更显紧缺。近年来模具企业大量采购数控设备,需要大量设计、数控编程及高层次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对复合型数控人才的迫切需求占其未来需求量的20%。
(三)对数控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
随着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和数控设备的更新换代,对各层次的数控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对于“蓝领型”数控人才,必须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夹具、机制工艺等)为基础,学习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还需要熟练掌握“cAD/cAm”软件。
对于“灰领型”数控人才,数控加工编程工艺员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更加熟悉产品的三维设计,精通产品的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维修人员要以机、电、光和液(气)控制技术为基础,掌握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的技术和技能。
对于“金领型”数控人才,必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全面地掌握数控设备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具备数控设备研制与开发能力,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包括英、德、日语等),掌握网络技术。
六、xx制造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现状
现代制造系由xx职业技术学院与xx省机械研究所(xx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市今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办学,旨在结合双方优势,强强联合,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服务于企业与社会。
(一)教学安排合理,注重能力培养
整个教学计划由文化素质教育、专业基础及技能课、核心技能课、技能拓展课四大模块组成,实践课占总学时的46.4%。
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课教学中侧重于原理和主要技术环节的讲授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核心技能课的教学则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在实践教学方面,从一年级开始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基本技能训练》;在二年级全年安排《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该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利用三维设计软件cAXA软件;《综合技能训练》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通过这三个实践环节的学习分别培养学生接受车、铣、刨、磨、钳工加工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cAXA等cAD/cAm三维软件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加工;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二年级的上半年集中组织学生参加AUTocAD绘图员中级证书考试,三年级组织学生考取计算机辅助制造中级程序员职业技能证书。
一方面在进行专业课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如采取现场教学、学生亲自制作实物构件、模拟实践基地的建设等;
另一方面,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如学院举办“现代制造学院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团体举行“cAD绘图大赛”和举办学术性讲座、文艺活动、大型体育赛事;充分利用学生党校进行思想教育等。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诱发学生的创新思想,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总体上做到循序渐进的同时,将生产见习等专业课放在学生入校之后的入学教育中,学生一进校就知道将来要从事的工作、面对的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二)加强实训教育,注意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学院有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和全套的技能训练机床,建立了5个现代化计算机cAD/cAm实操室,配备400多台P4级先进计算机,使用多种国际最流行的先进三维设计软件,和3D造型设计软件等,其中三维设计软件均是最新正版;并拥有专业实训车间,各类先进的数控机床。它们是学生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有力保障。所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操技能课均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和xx省机械研究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讲授。
XX级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证书考证通过率达88%,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平均通过率为84%,XX级为88%,XX级毕业生“双证”率达90%以上,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能力较强,就业率高达100%
七、对学院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加强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有利于提高数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企业的需求是职业院校确定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才会有出路。
2.建立专业技术委员会,指导教学改革
建立计算机数控技术专业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制订适合不同类型数控技术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指导方案、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考核评估标准等指导性文件,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其基础理论知识一般都比较扎实,但缺乏实际经验,为此学院应将他们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实践,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要从企业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直接在企业聘用数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4.加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1)继续重视传统金工实习基地的建设
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的数控机床,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加工技术。所以,在建立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时,也同时应重视传统金属加工技术训练基地的建设。
(2)加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已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应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加工设备,数控模拟软件、数控机床典型部件装拆、数控系统调试和维护维修综合实验台。但要不断完善教学与培训内容,改善数控机床操作实训、加强数控技能考证,还需要加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发适合各层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教育与培训的教材,丰富教材形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