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精选推荐

《梵高传》读后感

时间: 2024-04-26 21:23:24

《梵高传》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梵高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梵高传》读后感

《梵高传》读后感 第一篇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做一次交谈。——题记

  梵高,一位举世闻名的画家。现在,人们争相购买他的画。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惊人画作背后的故事呢?他的画家之路上充满荆棘,在19世纪,印象派画家是不太为人们所认可的。但梵高似乎天生就是一个印象派画家,于是,他走上了这条荆棘之路。

  一、体验·懂得

  他当画家的第一站是在博里纳日。在这里,他为了更好的了解旷工们,得到矿工们的信任。他租了那里最差的一间房,他和矿工过着一样的生活。他用他的`工资去帮助矿工,他和矿工们一样穷。这样他才懂得矿工们,他才能成为一个能把所有的矿工画在一张画上的一个人身上的印象派。

  所以,只有体验过,才会懂得。

  二、艰苦·坚强

  痛在他生活路上有很多,人们嫌弃他和议论他但是他依旧坚强的活了下来。

  他被嫌弃过,被人议论,但是,这有算什么呢?他爱的是画画;他经历过许多次失败,但是,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只要坚持下去的一定会成功;他过的是艰苦的生活,他生活在人们的议论中。他生活在只有一点点钱这种艰苦的生活。

  所以,不要因为一点点困难就退缩,我们要坚强

  三、爱·恨

  在他的一生中,经历过三爱三别。

  第一次,是在巴黎。他爱上了一个叫乌苏拉的小姑娘,但是她并不爱他,她已经有了一个未婚夫了。本来被爱改变得活泼的小伙子,又变回来原先那个沉默寡言的人。

  第二次,是在海牙。他爱上了一个叫克里斯汀的女人。在他的朋友们和他的亲戚们中,只有一个人支持着他,其它人都反对他。慢慢的她也不爱他啦。于是他就离开了海牙。

  第三次是在纽恩南。一个叫玛高特的女人爱上了他,他也爱她。但是,人们认为梵高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认为梵高配不上玛高特,玛高特的姐姐们和母亲也不同意。但玛高特深爱着他,于是她自杀了。

  爱恨之间,凡高体验了人世间的痛苦和美妙,了解了那时的人的无知。

  《梵高传》是一本好书,在与这本书的交谈之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梵高传》读后感 第二篇

  文森特·威廉·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普通牧师家庭,从小就与家庭、阶层做着抗争,他不加掩饰地无视社会的规则,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但是,他同情一切贫苦的底层人民。古怪的性格与非凡的才华让他显得与众不同。

  从小梵高就对大自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自然对他来说就像是天然的课堂,向梵高展示了最朴质的美。翻开梵高的画集,里面绝大部分都是以花朵、植物为背景的',但是,大自然的馈赠并没有带给梵高名利和财富,反而让他在艺术道路上走向毁灭。他才华横溢,却在当时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困顿潦倒,以至于他患了严重的忧郁症,最后,这位旷世天才用生命和孤独燃烧了自己璀璨而耀眼的一生。

  小时候,虽然他与母亲的关系不是很好,但他继承了母亲忧郁的性格,因为,他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社会生活中,梵高大多数时间与母亲在一起写字、阅读。母亲会鼓励、指导梵高画画,有时还会带着梵高出去写生。可以说,是母亲为梵高开启了艺术的大门。后来,当梵高真正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之时,他的母亲又对他的天赋进行了质疑,她否定了梵高的梦想,甚至用恶毒的语言来讥讽他。毅然放弃了这份能够给自己和家庭带来财富和地位的工作。内心对母亲有着强烈的爱和依恋的梵高,内心出现了难以弥补的伤痛、烦恼。以至于后来与母亲的关系非常不好,极少联系,甚至在梵高去世时,他的母亲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悲伤,这是我难以理解的悲剧。

  也许是母亲给梵高内心的伤害太深了,所以,后期的梵高想要逃离家庭的念头便在心理埋下了种子,他开始走向了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与美好。梵高曾在与友人的通信中写道,只有在大自然中,他才能够发现灵魂和情感,也才会让他内心充满了感动。大自然也成为了梵高创作的源泉。

  也许天才总是被上天嫉妒着,后期的梵高精神疾病越来越严重,饱受精神折磨的梵高,眼中已经看不到世界的美好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追逐他那破碎的梦想道路上一步一步的走入极端的毁灭之中,最终,选择用一把***结束了年仅37岁的生命。

  读读《梵高传》,解解人间情。

《梵高传》读后感 第三篇

  德国思想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说过:“有两件事情,我愈是思考愈觉得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准则,他们在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这么多年,一直很信服这句话。丰子恺说人的精神层次像三层楼,第一层是饮食男女,第二层是精神,第三层的是宗教。选择读书,也是为了拒绝那模式化的生活,渴望自由的心灵,拥有那最宝贵的两样东西。

  欧文·斯通的《梵高传》,更让我信服天才的命运,亦觉得丰老的话很有道理。饮食男女的幸福虽然有时如鸡肋,可是离了它们,生活便也凄怆;但如果没有精神,在我想来,人生会无味的多,虽然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那么生活,而且在外人看来活得也自有乐趣。

  我自认为不懂如何欣赏绘画,那些名画带给我的更多是文字上的震撼力。而一个自谓毫无写作能力的年轻人写的关于某人的悲惨而辉煌的人生,深深打动了我。原先,梵高于我,只是一个书面名字,可是现在就感觉像一个很亲近的人,你看着他在遥远的时空经历生活所赋予的一切磨难,感觉像是自己身边的一个人。是的,我愿意复述他的经历就像我的亲人所经历过的.。梵高的一生像一片惨淡的灰蓝,他专门从事绘画只有短短的十年(1880—1890)。在那十年中,他的天才的火花尽情迸发,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显现异常,而生活的穷困潦倒也达到了极度。十年终了他就撒手人寰。他最后的十年正是壮年,但他没有家室的温暖,每天吃干面包喝苦咖啡,有时甚至只吃面包皮充饥;在阿尔勒那两年多,他整天在阳光下作画,头顶都给晒秃了,才三十来岁满腮胡须,形容憔悴。可在那样的日子,在他简陋的卧室里总要增添几幅油画,那都是流传后世的珍宝。1890年5月精神病发作,两个月后在麦田向自己开了枪。

  穷人勒紧肚带创造稀世珍宝,最后把命赔上,这已经是件奇事,而那数百幅油画得以完整无缺地保存下来,数十年,一百多年依然还鲜亮如新,这是一个更大的奇迹。这首先得感谢梵高的弟弟,我甚至认为,是提奥成全了梵高的天才,今天的人们能看到那用青春的生命和幸福换来的每幅画,西方绘画中一种独特的风格得以发展,都得感谢他——同样不幸的提奥,不管他是否仅仅出发于兄弟之情。就像我在读《不合时宜的思想》时想到的,其实什么主义,什么原则,都不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梵高传》读后感 第四篇

  温森特·梵高是荷兰著名的画家,其作品有《星夜》、《向日葵》等。在别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不正常的人。的确,他和每个人都不同,即使他的画作无休止地被外人所否定,但是在他的内心里,对于绘画的热爱一直以来是他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故事的开篇在伦敦,温森特爱上了一个叫乌苏拉的姑娘,那时,乌苏拉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因为她的存在,温森特的生活慢慢走向正轨。但是上天似乎有意捉弄他,在他像乌苏拉求婚时,才痛苦地得知其实乌苏拉早已和一个男人订婚了,只是乌苏拉在梵高面前隐藏了他。此时温森特的父亲又让他回阿姆斯特丹去。但温森特心中却有一个神秘的东西让他放不下直到他看到了乌苏拉的婚礼……

  后来温森特去当了一名福音传教士,他的导师皮特森把他发配到了博里纳日。这一章节是让我感触最深的。博里纳日的人民几乎全天都呆在矿井里,温森特的到来让他们感到些许陌生,但是温森特对他们无微不至,他取得了博里纳日人民的'信任,他拿出纸和笔想把他们辛勤劳动的画面记录下来,为此他租了一间破旧的画室,从此以后,他的绘画生涯开始了。

  但是好景不长,越变越糟的身体,因为葬礼不够“隆重”又被解雇。幸好,他的弟弟提奥及时赶到来照顾他,温森特向提奥表明了他对绘画的热爱并接受了提奥的意见去埃顿与父母住在一起。

  来到埃顿,温森特爱上了在阿姆斯特丹认识的表姐凯,当时她的丈夫正好过世,温森特向她表白时,她却带着孩子跑开了,并且留下了温森特耗尽一生也无法理解的话:“不,绝不!,绝不!”。

  心灰意冷的温森特来到了海牙并拜他的表哥安东·毛威为自己绘画的师傅。他在许多人的帮助下努力地作画但依旧得不到肯定,但是他对绘画的热爱丝毫不减。

  在阿尔,它如同一台机器般不停地作画,人们看到他那样子,都戏称他“伏热”。他在夜店认识了一个叫拉舍尔的小姑娘,她对温森特的耳朵很感兴趣,一直开玩笑说要拿他的耳朵来抵债,有一天,温森特在诸多压力的压迫下,真的将耳朵割下了。

  梵高的一生中都承受着压力,但是他对生活一直都勇于面对。因为在他心中一直有自己的依靠,他对绘画的热爱一直都是他的精神支柱。即使所有人都认为他的画太生硬,太粗犷。但他依旧坚持着他的立场。他的弟弟提奥,一直无条件支持着他。

  梵高已经随着时间消失了,不过,他的精神一直封存在我们的心中。

《梵高传》读后感 第五篇

  在寒假中,我读了《梵高传》。或许大家认识梵高仅限于他的《向日葵》。曾经风靡一时的被人们反复印刷用做家里的装饰画。我觉得虽然这确实使得他的这幅画被更多人认识,但也使他这幅画流于俗气。梵高在慢慢被人们淡忘。但我觉得,梵高本身就是一部传奇。只有你知道了他的经历,才能读懂他的画。

  "痛苦便是人生"这是名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临终遗言,也是他那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这是欧文斯给梵高写的传记《渴望生活——梵高传》的.前言。在传记中,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用一支神奇的笔勾勒了这位一代印象派巨匠那充满痛苦的悲剧人生。这个荷兰画家因为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最后开枪身亡。这本书看过很久了,它给予我心灵极大的震撼。梵高是个为艺术而生的天才,他的伟大毋庸多言。

  他的弟弟提奥则是在他背后默默支撑他的另一个伟大的人,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因为梵高根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提奥定期给生活窘迫的梵高汇钱,让他能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继续创作。梵高则不断地写信给弟弟,告诉他自己创作的过程,对生活的信心和绝望。如果没有梵高,提奥会过得很好吧。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金,温和的性格,彬彬有礼的举止,走在哪里都是受人喜爱的。他会过一种衣食无忧,平淡恬适的生活。而梵高,敏感,易怒,脾气暴躁,行为偏激,有些神经质,难以想象各方面截然相反的人会这么友爱。

  梵高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出生+绘画+死亡,除此以外再无其他。虽然他也曾追求过爱情,却从未获得。当他为爱情把手放在燃烧的蜡烛上方,以此表白时,我感动得无以言表。无疑他的爱是疯狂的,可惜没人敢接受。和妓女生活的那段时间,更加没有爱情可言。在绝望中无以回归的梵高,最终选择了以绝望的方式离开自己。

  虽然很早就知道他的一些经历,但是读起这本书来,却总有一种让我透不过气的感受。也许,他要是生活中在现在的社会中,结果会截然相反,不过,也许,就没有那样才华横溢的梵高,就没有这样让人怜,让人敬,让人无限可惜的梵高了。

  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他始终是热爱生活的,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他。()而我们,我觉得,没有理由,抱怨挫折,没有理由,不去热爱自己的生活。你说呢?

《梵高传》读后感 第六篇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其年仅二十六岁时的作品。欧文·斯通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七十余年来,梵高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这部作品也成为欧文·斯通的成名作,被译成八十余种文字,发行数千万册,感动亿万读者。

  看见《梵高传》,想起这个拿生命换了艺术的人,一生连素描在内一共画了一千七百多幅画,生前却只卖出一幅,大概只卖了几块钱。

  不知道几块钱卖出的那幅画现在还在不在。

  梵高的画现在值钱了,日本人从伦敦买了一幅梵高的“花瓶向日葵”,花了2250万英磅。梵高倘活着,这2250万英磅不知又可以买多少画布。

  梵高那时候的钱也是钱,梵高那时候若也向钱看,今天的人损失可就大了。

  这世界似乎总要把养活艺术家的钱变成艺术家遗像前蜂拥的香火。

  我不知道梵高的画到底值多少钱,我想那些“炒”梵高的人也未必知道。梵高活着的时候没人关心,甚至还要施以谩骂,梵高死了却拿他炫耀,不知道炫耀的是他的艺术还是别的什么,也难怪中国的张承志面对看梵高画的那些人要投以愤怒的一瞥。

  但是,研究梵高的文章可是天天都有了。

  明代袁小修在他的《东游记》之三十一中写道:“焦山有野意,大胜金山。独《瘗鹤铭》之疑未决,欲亲往勘之。盖此铭诸家若聚讼,以为王右军书者,苏子美也;以为颜鲁公书者,欧阳公也;以为顾况书者,沈存中也;以为陶隐居书者,黄长睿也;以为诸公皆非,而别有隐君子者,董卣也。”

  对于一些历史的遗物,人们似乎也爱围观,不仅围观,还爱发一些长长的'议论。

  这围观,可以使长长的时间充实,而这议论,似乎也就成了功夫、学问。

  一部《文心雕龙》,养活了多少后代学者,一个孔子,养活了多少夸他骂他的人。

  一个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诗人写过这样一句话:把鲁迅存入银行,吃利息。

  看了这本书,让我们一样,渴望生活,热爱生活。外国作者的传记,前言可以看出,作者很诚恳。有些细节,作者根据环境和梵高的性格推理杜撰了一些,无伤大雅,反而生动许多。

  了解了梵高的一生,有点沉重,也有些欣慰。作为一个人,梵高是渴望得到认同的;作为一个人,梵高也拥有了最坚实的后盾,最忠诚?朋友——他的弟弟。

《梵高传》读后感 第七篇

  一团红发,如火般充满着狂野与激情,在艺术中越燃越旺,却始终挣脱不了命运的缠绕,毁灭是注定的,但永生确实属于这团火的。

  它曾经燃烧了那么多如此强烈的壮丽,让几个世纪的人都获得了永恒的温暖,至今仍在为他的雄壮而惊叹着。

  是那红发,在煤矿中找到了生命真正的起点。不是上帝,不是世俗的爱情,艺术才是他灵魂的归宿。终于世界盼到了他的苏醒,那么的微弱,只有零星的火花,却仍能任凭现实的`严拷,饥饿,贫穷,疾病,误解都无所畏惧,都磨灭不了那新生的却坚强的思想生命,总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激励着他,要燃烧,就从现在起,燃烧自己。

  其实他起先也是那么无知、善良,幻想用上帝来拯救困苦的人们,把压抑在心中的全部真挚的爱都献给了这些穷人,为他们分担痛苦。但这种举动得罪了伪善的牧师,剥夺了他在教会的职位。他失去了方向。

  然而,那些不幸的人们给了他火种引燃了他。他于是拿起铅笔,速写下了朴实的矿工们,他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亲身体验过那炼狱般的矿地生活,他无法用传道挽救他们,也救不了自己的生活,那就画吧,让世人瞧瞧他们的痛苦!

  红头发更加鲜艳了,火才真正开始燃烧!一切从零开始,虽然他是那么的刻苦,专心,然而进步太慢、太慢了。火自己也察觉到了,他愤怒,他不甘,他不愿那么轻易燃尽,他愿意以更大的热情让自己燃烧!

  终于向日葵诞生了。人人都爱,就因为那是一团火,充满了斗志,引领人们走出生命黑暗。有力的触笔,强烈的颜色,扭曲的形象,尤其是那画面激荡着的火山般喷涌的激情,构成了这旷世奇作。黄色为主调,加上一点蓝色和绿色,奏响了一支旋律鲜明的交响曲。强劲飞动的线条,将向日葵那蓬勃的生命力展露无遗。在这里所表现的是一种狂欢,是对生命的礼赞和对幸福的渴望。这种花非同寻常,是阳光和生命的象征,同时也是他内心翻腾的火热情感的写照。

  凡高的一生都在燃烧。不管周围怎么样,相信与否,他都有一个明确的信念:要燃烧,就这样一直下去,没有高峰,那就要靠自己的努力。于是他不断的拼命,任何风雨都浇不灭他对生活、对艺术爱的火焰。

  每个人都可以做一团火,只是燃烧的方式不尽相同。既然做了一团火,就应该像他这般燃烧,风越大火越旺,让一切的风雨都对你怯尔止步吧!

  做一团火,去燃烧!

《梵高传》读后感 第八篇

  看到最后“提奥,我现在能死就好了。”,顷刻间的扑面而来,泪水已无法表达我的哀伤。我一页页地翻阅,随着临近尾声,我也仿佛跟随着梵高一起走完他的。

  那么多的情感挫折,世人的鄙夷,长时间地劳作导致了他最后的精神爆发,用自杀来给他无上的人格魅力增添了最后一道完美的光芒!!我是那么地热爱梵高,他所追求的真实不是莫奈、希斯莱的捕捉真正的`自然,也不同于毛威、伦勃朗那样的写实画面,就好像他所仰慕的米勒的《播种者》中所呈现的那样:那是真正的农民啊,那片广阔土地的真正主人,艰苦的劳作与紧张的经济令这些卑微的下层人更加的美丽动人!我觉得梵高这样的想法相较于蒙克的表现主义更多了一分真实与可触感,比之米勒的画面更渲染出令人无法抗拒的感情潮流。正如他有限的绘画生涯中的最后一位知音伽赛医生说的那样,我看着这幅画,仿佛这位阿尔的女人在慢慢从画面中走出来一样,令我的情绪无法平静。去画葡萄,就应该画出果肉鲜美多汁仿佛就要破皮四溅;画山泉,就应该感受到泉水在潺潺地将人们围绕;画人体,就要表现出肚皮覆盖着的是那一道道的肠子与肝脏。但是梵高却并没有局限这些他所要表达的美感之中,那样狂热那样速度的创作已将那种种的一切全部拥有,让观者如此得感动与叹息。

  梵高的一生简直就是为绘画而生,为绘画而死,为绘画而画。那样一个连续几天只靠咖啡、烟草、苦艾酒就能支撑着在阿尔那样灼热的金色阳光下不断创作的男人,却在奥维尔的安静时光里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因为他已经将最好的东西画光,胸腔中火山般的热情已经被燃烧殆尽,那时那样的温森特已然一具空壳。难道只是不再拖累提奥,为了不再忍受画作卖不出去的煎熬?这些全不是重要的。多少走过来了啊!他只是因为无法再画画,不法再用他所狂野的热情去描绘他不愿安息的灵魂,所以他只能选择死去。

  写到这里我的思绪还是混沌一片。如此美丽动人的天才,如此悲惨却令我羡慕迷恋的一生,这个荷兰男人令今夜的我无法入眠。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致敬温森特先生,晚安。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