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精选12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是爱岗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精选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是新时期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同时强调“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回顾近年来的改革,尽管在某些领域有所突破,但总体上推进乏力,一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未能按预期实现突破。究其原因,大量问题出现在改革顶层,主要表现为改革的决策设计机制、执行协调机制和监督考评机制三方面的问题。
(一)决策设计机制
1、从改革的目标来看,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导致市场化不足与市场化过度问题同时存在
一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还没有有机融合,政府主导型改革导致部分领域市场化不足。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一直以来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即如何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及优势。突出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等方面。其结果是出现市场化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过度主导产权制度和资源要素配置,造成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非常艰难,垄断性行业改革难以突破,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还没有真正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问题。计划经济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运行的矛盾,构成了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障碍,割断和阻塞了经济总循环的畅通,影响了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厘清,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全面市场化导向造成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脱节,社会体制亟待构建。改革以来,长期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大量民生问题不断凸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市场化过度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形成了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控制的资源多、政府的管制多、政府干预经济多。在此过程中,由于政治体制没有相应改革,政府部门没有相应转型,政府职权没有重新界定,官员行为没有受到相应的约束,原来设想的竞争性市场经济有可能演变为垄断性的市场经济、权力操纵下的市场经济。
2、从改革的思路来看,改革推进的策略和方法枯竭
一是有的改革思路尚不明确,改革推动没有抓手,大量改革问题悬而未决。当前,许多领域面临改革深化找不到着力点、改革推进无从下手的疑惑,如统筹城乡、两型社会等体制部位找得不准,住房保障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可能还没有摸透。国有经济怎样布局和国有资产如何监管,收入分配制度如何体现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统一,如何保障劳动报酬比例的合理提升,国有企业经营利润如何分配等问题,可能还需要继续探索改革办法。
二是改革缺乏优先序安排,改革推进没有主线和中心环节,各领域平行推进。从当前实际工作看,原有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系统性取向存在着一定的断裂,导致能够带动全局的改革主线不清晰,各方面的改革出现了一定的自我循环、各自为战、改革合力取向衰减的局面。对于未来的改革优先序安排,理论界的争议亦很大。有人建议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带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有人认为以要素的市场化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并以微观领域的改革突破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还有人主张改革,认为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走进了一个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打开局面的阶段。
三是改革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通道均不通畅。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想改而没权改、不敢改的问题。地方政府受制于中央现有的各种禁令以及各级各类法律法规,一些领域的改革遭遇到很多“红线”,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没有得到中央政府改革试点权的前提下,地方上只能维持现状,或者通过一些变通手段、欺瞒手段艰难推进。另一方面是地方缺乏自,想改而改不了、需要中央自上而下推动的问题。如与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考核评价制度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相关的体制等等,关键靠“自上而下”系统配套的、强有力的行政推动,需要渐进的改革过程,仅靠地方政府难以实施。
四是增量改革原则没有创造性的延续应用,利益格局调整困难。增量改革原则被无数改革实践所证明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我们推动各项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前,虽然改革的背景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的利益分配很大程度上已由过去的增量变革变成了现在的存量调整。但是,存量在增长,存量亦包含着增量,利用增量调整来改变存量格局仍然能够完成改革目标。目前这一重要的改革方法没有有效地运用于各领域改革中,改革措施只是针对改革的存量、针对既得利益和弱势群体来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困难无疑是巨大的。
3、从改革的任务来看,改革的系统性取向断裂,长期与短期混乱、发展与改革错位
改革的系统性取向断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难以构成有机整体。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原有的几块内容(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社会保障、法律等)与科学发展观提出后,新提出的一些改革任务(如统筹城乡、两型社会等),它们之间不融洽、不协调,长期任务和短期任务交织、发展任务和改革任务并列,难以构成系统性的考虑。原有的改革任务并没有完成,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改革任务,但新老关系纠结,改革日益领域化、部门化,许多改革形成了并列前行而又难以取得进展的局面。
(二)执行协调机制
1、机构势微力薄,无统筹,欠协调,改革弱化虚化
一是改革缺乏高层次的统筹协调机制。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涉及面广、敏感性强的领域和环节,问题大量发生在顶层,改革的综合性要求更加突出。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深化,已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改革连在一起,改革真正成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职能部门进行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在实施中可能会衔接不好,影响整体改革的进展,乃至成为维护部门利益、损害改革开放大局的工具。面对复杂的利益格局,现有的发展改革部门从根本上担当起统筹协调各利益部门、利益群体的重任难度很大。如果没有更高级别的改革机构,改革将会继续面临2003年后国务院体改办撤销之后改革事业进展乏力的局面,同时进一步推动改革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二是目前适应新的改革形势要求的横向部门之间的改革工作协调机制还不健全,改革总体指导与专项改革沟通协调、改革牵头部门与责任部门协作配合等,缺乏制度保障。目前,横向部门之间现有的协调机制缺失,发展改革部门由于权力级别所限根本不能担当起改革统筹协调的重任。专项改革的推进必须通过建立更高级别的改革领导小组才能统筹协调。改革缺乏整体设计,各领域各部门单独推进,受制于部门利益难以取得较大成效。
三是发展改革部门的工作力量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目前,由于改革工作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虚化,改革进展短期内难有起色,因此,不少发展改革部门具体从事改革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业务素质比较高的骨干力量转向其他部门或其他业务领域,改革工作面临队伍不整、人员涣散、经费保障不力的困境。
四是发展与改革脱节,改革的长期目标受短期波动掣肘。主要是改革让路于发展,改革措施短期化,改革与发展的认知与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改革和发展只是理念上结合,实际工作中脱节。地方政府这些年来一直是“最关注发展、最担心稳定、最排斥改革”,对改革工作重视不够,存在“发展硬、改革软”的问题。“发展出题目、改革作文章”,是正确的指导,但需要从改革开放事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理解和指导改革实践。改革重在“治本”,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长期性的体制障碍,但近年来改革的长期目标受短期波动掣肘,改革举措更多地体现为应对宏观形势起伏的政策性手段,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带有较强的短期性取向。
2、方案设计论证不科学,部门、地方、行业利益阻挠和扭曲改革方案制定
一是“政府主导型改革”的决策方式已不能适应民众广泛参与改革的新需要。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很多,要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普遍提高,维护自己对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要求日益强烈。而现实中民众在改革中处于弱势地位,民众参与改革方案设计、改革过程监督的程度比较低,“部门化改革”强化了部门利益,由此导致了一些改革成果被少数人窃取、多数人不能分享改革成果的后果。
二是改革工作虚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各领域的改革方案过于原则性、理念性,缺乏可操作性,对既有利益格局调整有限,真改的地方不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垄断行业改革雷声大雨点小;财税体制改革很难按预期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未有实质性突破。改革触及的领域与环节越艰难,就越要求把工作着眼点放在取得实效上。而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更加注重务实地推进改革。
三是既得利益集团阻挠和扭曲改革方案制定。改革已进入到全面调整利益关系的新阶段,一些改革在各种利益的诱导下“走形变样”,如行政权力支配了部分资源配置,市场运行中的优胜劣汰机制往往演变为逆向淘汰,从而加剧了社会利益关系的失衡。“内部人主导型改革”现象在中国已经非常普遍。比如,各个部门纷纷立法保护自己的权力就是典型的“内部人主导型改革”。 这种“内部人主导型改革”实际上成为中国“权力资本化”的一个过程。突出的就是行政权力分权后进入市场,一旦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就不容易再改了。这里的困难,不再是认识上的,或纯粹意识形态上的,而是非常坚硬的、实在的既得利益。
(三)监督考评机制
一是建立促进改革创新工作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建立经济体制改革考核评价制度不仅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而且也有利于完善统筹协调机制,衔接好各专项改革方案。目前,各级政府很少将改革工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是否具体安排,改革信息的反馈是否及时,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协调机制是否有利于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推进改革的措施是否有力,推进改革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否有效,改革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调研及宣传情况等都没有列为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具体考核内容。
二是改革落实检查监督、责任追究力度不大。改革措施落实往往正面要求多,对执行不力的结果问责不够严格。对于没有严格执行改革措施的行为,往往没有严格问责,追究缺乏力度,使改革执行大打折扣。由于深入跟踪检查、过程督察不到位,对改革监督检查不到位,集中检查点多面广,难以深入,多停留在总结材料、领导汇报的层面。
三是改革评估机制亟待建立。改革执行力的强弱和高低、改革成效如何,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目前,改革评估机制的不健全突出体现在:一方面,评估指标体系缺失或片面化,偏重于经济方面,社会体制、行政体制评价较少;另一方面,缺少多元参与评估机制,对改革进展的官方评估很难见到,而社会舆论评价众多,但对改革进程难以发挥影响力。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做好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新时期深化改革要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和协调性,着重从全局和整体层面来设计和推动改革,对改革的目标、思路、任务、执行和考评做到科学规划,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制度改革相协调,使制度改革的设计、制定、实施、监督等程序和环节相配套。
(一)目标设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未来一段时期,改革的顶层目标设计要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体制保障的总体要求,清晰界定我国要建立的市场经济内涵,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加强产权保护和市场法制建设,以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及政治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存在的重大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到2024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二)思路设计:按照“渐进式”改革思路,不断创新改革推进方式
作为一种辩证思维方法,“渐进改革原则”在改革之初发挥了巨大作用。攻坚阶段的改革,综合性、系统性明显增强,牵一发而动全身。“渐进式”改革思路应继续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削弱改革阻力,减少改革成本。这就要求未来的改革要循序渐进、由易而难地不断向前推进;要把握推进时机、合理分担改革成本;要坚持增量原则、自下而上推进各类改革试验;要合乎国情、不断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改革路径和方法。
(三)任务设计: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四位一体”全面体制创新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直接讲的是经济发展、经济建设领域的变革,但是它要延伸到社会发展领域、政治发展领域、文化发展领域。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就是要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因此,适应新的改革发展形势,改革之初形成的以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扩展到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四位一体”全方位的体制创新,系统性显著增强,整体配套要求更高,单个领域的突破已很难达到改革目标。因此,未来一段时期的改革,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四位一体”的体制变革。
(四)执行设计:重构统筹协调机制,破除既得利益干扰
当下要尽快明确“顶层设计”的主持机构,建议成立由中央直接领导的权威的、独立的、超越部门的改革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推进强有力的自上而下改革,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保障。从领导和谋划改革的要求看,成立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协调机构,有利于从全局上把握改革的进程。强化改革的决策机制,对每项重要的改革做好总体部署,使改革决策机制更加统一有力;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对各方面改革实施具体、统一协调;综合把握改革的总体情况,改善改革的推进方式,把自上而下的改革与地方性改革试验有机结合起来。
(五)考评设计:强化考核,多元评估
首先,建立完善的改革评估指标体系。改革评估指标应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四位一体的改革进展。其次,建立改革的反馈机制。对改革过程中暴露的矛盾和问题,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组织专家评估。第三,建立多元参与的评估体系,将社会评估组织和专家等纳入评估主体范围,充分发挥和整合不同评估主体的优势,形成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
一、改革背景新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改革跨进一个新的平台
从经济发展方向看,1978年国内GDP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10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2009年,国内GDP达335353亿美元,与2008年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相差无几。人均GDP超过37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世界经济发展史说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其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将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产业结构、消费类型也将发生重大转变。与此同时,随着国内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加上与世界经济联系的不断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受制于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一些国际因素的冲击。因此,今后30年改革,必然在更高层次上,向更为全面、更加深入、更讲质量、更重环保、更关注综合利用和协调配合的方向发展。
从社会发展方向看,由于前30年经济在改革中快速发展,物质财富大幅度增加,人民已由一个温饱型的生存阶段,进入一个以人自身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该阶段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要实现全社会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文化的和体育的等诸多方面。
总体上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是这一阶段通过改革而要达的综合目标。
二、改革目标新调整:必须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
一是以进出口为导向的大出大进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向以增加人民收入和提高人民消费水平为导向的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变。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外部需求萎缩对经济平稳增长的严重冲击,给我国长期以来奉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路径依赖敲响了警钟。靠压低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换取经济低水平扩张的局面必须实现彻底转变。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对GDP的贡献为负3.6个百分点,而投资和最终消费分别贡献7.3个和4个百分点。内需的持续增长显然不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而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治本之策。今后的改革应着重在加大技术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品牌体系、提高附加值上下大功夫,有效地增加居民收入,向提高居民最终消费这一目标靠拢,以民富促国富,以国富促国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科技、产业和产品结构、分配方式、区域和谐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转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必须作出长远而又细致的规划和安排。
二是以GDP总量增长为主要目标向以社会整体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本身即意味着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复合化、整体化。当然,发展经济是实现小康的应有之意,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使人民过上平安、富裕、和谐、幸福的生活,才能称得起真正的小康。实现了小康之后,人们还要着重提高文化。值得关注的是,以文化为统领的社会整体发展,不仅是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促进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进一步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创新,更深层次的创新是文化的创新,尤其需要有超越前人的胆略,在传承的基础上,迸发出层出不穷的想象力,创造出更辉煌的现代文化。
三是以经济体制为主轴的改革向以政治体制和政府体制改革为主轴的方向转变。30年改革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尊重基层的创新,走了一条自下而上的改革道路。以经济体制为主轴的改革,通过对基层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最终上升为国家指导方针政策推动更大面积的改革,既符合渐进式改革的要求,又为经济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肯定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脱离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踏上自我推动、自我完善的良性发展轨道。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改革路径探索上还缺乏卓有成效的创新,最终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难度较大、阻力较多、情况较复杂、社会敏感度也较高,所以更要慎重从事。现在看来,以基层政府体制改革为试点显然是一种稳妥的选择。但是,面对强大的社会阻力,基层的改革探索很难保证不被扭曲变形,从而使基层的经验缺乏应有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由此可见,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除由下而上的自身努力外,更重要的是,高层还必须拿出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那样的决心、魄力、智慧、勇气,既要稳妥,又要大力加以推进。
三、夯实改革社会基础:解决四大突出矛盾
一是加快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资源环境是潜在的社会生产力。不管是社会和谐发展还是科学进步,资源环境始终是硬约束,创造优良的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取之不尽的真正源泉。截止到2010年3月7日,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全球票房收入超过25.5亿美元,不仅仅是资源环境生产力的鲜明体现,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典范,对我们开拓经济发展思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是妥善解决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拉大的矛盾。国内学者统计,从1988年至2007年,收入最高的10%人群和收入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2010年4月胡润百富的2010年度财富报告指出中国内地富豪群体正在持续膨胀,目前中国拥有资产1000万以上的富豪人数达87.5万人,亿万富豪有5.5万人,分别较2009年增长6.1%和7.8%,财富呈现出高度集中的趋势。在中国,历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当前的情形是寡与不均并存,因为按联合国“1天收入低于1美元”的贫困标准,中国还有约1.5亿贫困人口。调节收入差距不能局限于收入分配领域,而应该放大到就业公平(有就业意愿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公平(每个人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和发展机会公平(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等方面,在更加开放的视野下和更广泛的范围内寻求缓解收入差距的矛盾。
三是加快解决经济发展与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前30年的改革,各级地方政府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力组织各种发展资源,较为出色地扮演了经济发展型政府的角色。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发展型政府将逐渐让位于服务型政府。政府工作的重心要适时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快解决当前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未来地方政府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为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的高低,体现为区域市场交易成本、制度运行成本、社会交易成本的最优化,而不再是单纯的人为压低经济发展要素的价格,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四是妥善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公共治理结构改革滞后的矛盾。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GDP增长,也不是财政收入扩大,而是伴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的全体居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自由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公共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今后的改革任务已经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更多地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赋予群众更加广泛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无疑是顺利推进上述领域改革的重要途径。
四、改革大突破:加快推进五大改革
一是深化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改革。一要尽快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份额。二要切实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激发其想象力,提升其就业、创业技能,以便在不断扩大但也越来越精致的经济蛋糕中分得更多的份额。三要切实减轻企业和普通劳动者负担,实现藏富于民。对企业减税,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就业岗位,扩大税基;对劳动者减税,可以激活其潜在的消费意愿并为人力资本的投入提供可能,消费增加可以产生乘数效应,劳动力对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反过来又可以为谋求更好的收入提供可能。
二是推动城镇化和城市化改革。有数据显示,1个有一定的体力和技能的农民进城,需要10万元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人口分散居住与集中居住,其消费空间约在1:7左右。中国8亿左右农村人口,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蕴涵着雄厚的发展潜力。要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各种体制障碍,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和重点城镇有序聚集,跳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思维束缚;积极应对知识经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超前谋划支撑城镇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保证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这一切都是今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消除二元结构的根本之策。
三是加大文教卫、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改革。文化领域,要遵循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发展趋势,将文化资源、人才创意、现代科技和资本运作有机整合在一起,打造有分量、有影响、有品位的文化氛围,以受市场欢迎的文化精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教育领域,要以继续深化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基础,实现政府考核教育导向以市场考核为主、政府考核为辅的深刻转变,全面提高各层级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要力争消除身份差别,实现全民医保、全民拖底保障,最大限度地实现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的均等化。
四是深化资源环境领域改革。针对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透支问题,要深化资源性产品定价机制,改革环保收费制度,建立健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切实提高资源环境的使用成本,推动生产生活的低碳化。要在巩固节能减排成果的基础上,增加更为广泛的资源环境量化考核指标,以进一步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化、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今后几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十分繁重。发展改革部门是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职能部门,负有指导、推进和总体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职责。目前,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成立,县(市区)的发展和改革部门的机构、职能和工作关系正在逐步理顺。为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部门的职能作用,使改革工作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部门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部门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德州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1、进一步提高对改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改革,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根本措施,是解决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市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到着力推进改革、以改革带动全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改革放到突出重要位置上,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用更大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2、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经济体制改革涉及体制转轨和机制转换,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关联度高,综合配套性强。各县(市、区)政府应牢固树立以改革促发展的观念,将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改革的部署贯彻到日常工作和各项发展措施中。发展改革部门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改革工作,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改革工作,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指导、推进改革。市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改革工作的指导。
3、充实和加强改革工作力量。为保证改革职能的积极履行和改革工作的有效组织,各县(市、区)在机构改革和调整中,要健全发展改革工作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发展改革部门要健全相应办事机构,并配备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承担综合改革工作的机构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提高谋划改革、指导改革、推进改革的能力,积极协助领导同志创造性地履行好各项工作职责,努力做到有为有位。
二、做好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拟订与协调工作,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
4、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是发展改革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指导和推进改革的有效方式。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通过适当形式,及时对改革的中长期目标、阶段性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提出建议,要加强年度改革的总体指导,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本地区年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主要措施和实施步骤,并落实责任部门,报请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
5、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和同级政府的统一安排,积极参与和做好涉及面宽、影响大的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组织、指导好重要改革试点工作。对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的改革任务,要主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有关部门为主推进的改革,发展改革部门要主动加强业务联系,及时沟通交流改革信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努力形成部门协同推进改革的良好格局。对部门意见分歧较大的专项改革方案,要主动履行好协调职能,组织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报同级政府决策。
6、为党委、政府部署改革工作当好参谋。发展改革部门要主动加强向当地党委、政府的汇报,定期、及时报告改革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深化改革的建议,并加强重要改革事项的请示。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积极提请党委召开常委会或政府召开办公会,对当地的总体改革和重点改革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并做好会议精神的组织落实、跟踪反馈。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当好党委政府在改革方面的参谋助手。
三、健全机制,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统筹协调
7、探索建立高层次的改革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改革工作是一项综合性、配套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发展改革部门要统揽改革全局,统筹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改革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和其他有效方式,研究本地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和总体方案,论证、协调、衔接重大专项改革意见或实施方案,督促有关改革工作的落实,检查评估改革效果。
8、建立部门内的改革沟通协调机制。发展改革部门内部各业务科室要按职能分工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改革工作,增强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作为发展动力的改革创新意识。综合改革科室承担发展改革部门改革工作的综合、协调和衔接职能,在年底要汇总本部门下年度主抓的各项改革,向部门领导提出下年度推进改革的工作建议;年中年末要总结各项改革的实施情况,提出评估报告和推进意见。发展改革部门主抓的各项改革政策出台前,内部主办科室应事先征求综合改革科室的意见,各业务科室承担的专项改革工作,要与综合改革科室加强联系,密切配合。
9、探索建立有效推进改革试点的工作机制。对一些涉及面广、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较大的改革事项,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推动试点,积累经验。其中,对国家、省已有明确改革方向和思路的改革事项,可按照部署、结合实际组织试点;对符合市场经济方向,但突破现行政策法律框架、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改革事项,要积极组织论证、协调,按程序报批后组织试点。要创新试点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将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与行业性改革试点等有机结合起来。
10、逐步建立改革工作责任制。发展改革委要按照年度改革要点的要求,跟踪落实情况,积极指导、协调和督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各项改革方案出台前,要明确提出相关的责任单位,并尽可能制定科学的改革绩效考核评估标准。改革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政府的统一安排,通过有效方式加强对各部门改革的监督检查。改革阶段性工作完成后,要及时组织有关方面评估改革实施效果。要健全纠正改错机制,及时向同级政府报告改革进展情况和评估意见,对问题较多的改革措施进行调整。发展改革部门内部也要落实改革责任单位,加强对本部门负责的改革的监督检查。
四、及时、准确地沟通改革信息,加强改革工作交流
11、建立灵敏、有效的改革信息沟通机制。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市和各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要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关系,及时交流改革工作情况,反映改革进展。市发展改革委将加强全市改革信息的沟通、采编和传递工作,及时通报全市改革情况,总结改革经验,交流改革信息,指导改革工作。各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体改科室负责人作为体改联络员,负责及时汇报本县(市、区)的改革情况,做好信息交流工作。每年5月中旬和11月中旬,各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要定期向市发展改革委通报本地区推进改革的基本情况、体制创新的好做法、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发展
如何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由经济市场化走向经济现代化的步伐,是当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探索和解决这一历史课题的新规律和新办法,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经济改革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在经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方面,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要论断,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可以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和理念化了,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更加科学、完备的理论依据。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定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明确强调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关键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十五大报告科学总结了实践经验,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断。这一新的理论概括,既坚持了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地位,又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坚持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分析解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光辉典范。十五大报告还提出了“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要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努力寻找能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等一系列崭新的观点,从根本上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教条式理解。突破了传统所有制模式的束缚,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为在制度创新的层面上推进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方面,确立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攻方向。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制度创新”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玫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十五大重申了上述观点,强调“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是这些年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新认识,是完善国有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公司法》又把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法律化、制度化。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又积极进行了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外贸、价格、投资等体制改革,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机构改革,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外部配套条件。党的十五大郑重要求全党:要坚定信心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在经济改革的依靠力量方面,江泽民同志多次明确指出。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改革和建设的最基本受益者。他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再次要求全党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改革和建设增强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经济改革的宏观环境方面,党的十四大以来。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宏观经济环境的创造,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宏观调控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目前已初步形成,可供选择的调控手段逐渐齐备,货币、财政政策传递机制日臻完善,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日趋成熟,特别是1998年,中央及时采取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等积极财政措施,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特大洪水的考验。充分反映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稳定局势、推进改革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高超领导能力。
在农业、农村、农民方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注意从总体上研究和部署农村改革,1993年1998年先后两次召开中央全会,集中研究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特别是十五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我国农村20年改革的基本经验,高度评价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地位,从经济、政治、文化上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方针和政策,《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党对农村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了一个新发展。关于农村改革,《决定》一方面强调要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特别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另一方面又结合当前的实际与改革进程的发展提出了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的任务和方针。对农村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唯物史观;经济体制改革;宪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般经历了从微观到宏观、从表面到深层、从局部到整体的变迁过程.宪法对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确认,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深化的变迁过程。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流转制度的人宪到所有制改革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人宪。从市场导向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宪到收入分配改革与分配制度的人宪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宪法发展的关系。纵观这一历史进程.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入宪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唯物史观角度研究总结我国经济改革成果人宪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更好地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与宪法修订的关系。
一、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恢宏磅礴的全社会参与的实践活动.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人宪体现了宪法的修订,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2O世纪7O年代末,在安徽凤阳的小岗村,十几个农民在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协议书上按下手印,点燃了中国农村的改革之火,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很快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同样地,乡镇企业主要从苏南地区的社队企业中生长出来,市场经济在经济特区试验开路.温州人民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创新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改革试验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对这些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最终确认.体现了宪法对这种创造精神的尊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总是满怀热情地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历史实践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人民群众是决定我国改革开放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力量源泉;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不断获得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动力;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获得改革开放事业发展与进步的思路与智慧;只有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二、坚持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进行渐进式改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通过量变到质变,叉从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果人宪采取渐进式的方式,遵循了这一辩证法则。我国从改革一开始走的就是“渐进式”改革之路。所谓渐进,即先确定一个基本取向和大致思路,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推进且可以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特别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较为薄弱的环节开始突破,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而核心、由局部到全国,根据条件和可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逐步推进。具体地说,我国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主要采取先农村后城市、先放权后改制、先双轨后并轨、先试点后推广、先探索后规范、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增量后存量、先重点突破后整体推进、先局部开放后全方位开放等方式进行。实践表明。渐进式改革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对改革实践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和降低改革风险,有利于在改革的同时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一条低成本、震动小而成效较大的成功之路。
我国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写入宪法,也是采取渐进式的方式进行的。宪法对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确认,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在实践中某一体制发展完善了,时机成熟了才把其写人宪法.赋予其宪法地位,并不断修订完善。如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人宪从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完善的。再如: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从l982年宪法规定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合法范围内存在与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再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法律范围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权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鼓励支持和引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渐进式的特点。
三、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识我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地去改造世界。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国情是客观存在.第一性的东西,国策和宪法,是第二性的东西,是国情的反映。国情决定国策、宪法,国策和宪法要符合国情。党在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必须以我国国情为依据。正如邓小平所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果人宪,充分体现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特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能够人宪的一个重要前提。
我国宪法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次思想解放是1978年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党中央果断地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其后,1982年宪法和l988年修正案也随即将部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写了进去。第二次思想解放是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的。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观点,由此推动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统一了全党认识。最终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目标,1993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其写入。2O世纪9O年代中期,关于所有制问题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展开了。这次思想解放.丰富了我们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内涵的认识。明确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等方面;创新了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明确了股份制应当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1993年和2004年宪法修正案都对这些思想结晶进行了确认。进入新世纪。围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方兴未艾,这次思想解放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宪法也将会有新的变化。
四、坚持实践第一的认识论,从实践到政策到入宪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宪法得到不断修订与完善。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三十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宪法发展的历程,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入宪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二是坚持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进行渐进式改革;三是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四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认识论,从实践到政策到入宪。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般经历了从微观到宏观、从表面到深层、从局部到整体的变迁过程.宪法对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确认,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深化的变迁过程。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流转制度的人宪到所有制改革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人宪。从市场导向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宪到收入分配改革与分配制度的人宪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宪法发展的关系。纵观这一历史进程.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入宪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从唯物史观角度研究总结我国经济改革成果人宪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更好地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与宪法修订的关系。
一、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恢宏磅礴的全社会参与的实践活动.经济体制改革成果人宪体现了宪法的修订,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2O世纪7O年代末,在安徽凤阳的小岗村,十几个农民在取得土地经营权的协议书上按下手印,点燃了中国农村的改革之火,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很快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同样地,乡镇企业主要从苏南地区的社队企业中生长出来,市场经济在经济特区试验开路.温州人民在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创新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改革试验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现行宪法及其修正案对这些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最终确认.体现了宪法对这种创造精神的尊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总是满怀热情地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邓小平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历史实践表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切成就。都是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的,人民群众是决定我国改革开放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事业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力量源泉;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不断获得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动力;只有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才能不断获得改革开放事业发展与进步的思路与智慧;只有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不断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
二、坚持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进行渐进式改革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通过量变到质变,叉从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果人宪采取渐进式的方式,遵循了这一辩证法则。我国从改革一开始走的就是“渐进式”改革之路。所谓渐进,即先确定一个基本取向和大致思路,选择一些比较容易推进且可以较快取得成效的领域,特别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较为薄弱的环节开始突破,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而核心、由局部到全国,根据条件和可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逐步推进。具体地说,我国经济体制“渐进式”改革主要采取先农村后城市、先放权后改制、先双轨后并轨、先试点后推广、先探索后规范、先“体制外”后“体制内”、先增量后存量、先重点突破后整体推进、先局部开放后全方位开放等方式进行。实践表明。渐进式改革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对改革实践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减少改革阻力和降低改革风险,有利于在改革的同时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一条低成本、震动小而成效较大的成功之路。
我国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写入宪法,也是采取渐进式的方式进行的。宪法对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确认,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在实践中某一体制发展完善了,时机成熟了才把其写人宪法.赋予其宪法地位,并不断修订完善。如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人宪从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完善的。再如: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从l982年宪法规定的“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合法范围内存在与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再到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法律范围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权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宪法地位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鼓励支持和引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渐进式的特点。
三、坚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认识我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地去改造世界。毛泽东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国情是客观存在.第一性的东西,国策和宪法,是第二性的东西,是国情的反映。国情决定国策、宪法,国策和宪法要符合国情。党在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时.必须以我国国情为依据。正如邓小平所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果人宪,充分体现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特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能够人宪的一个重要前提。
我国宪法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次思想解放是1978年关于真理检验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人们从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党中央果断地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其后,1982年宪法和l988年修正案也随即将部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写了进去。第二次思想解放是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标志的。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观点,由此推动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统一了全党认识。最终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目标,1993年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其写入。2O世纪9O年代中期,关于所有制问题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展开了。这次思想解放.丰富了我们对公有制主体地位内涵的认识。明确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等方面;创新了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明确了股份制应当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1993年和2004年宪法修正案都对这些思想结晶进行了确认。进入新世纪。围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解放方兴未艾,这次思想解放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宪法也将会有新的变化。
四、坚持实践第一的认识论,从实践到政策到入宪
一、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重点推进5条改革举措。
1、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
2、进一步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3、加强投融资平台管理和创新,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
4、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积极组建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
5、积极推进我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二、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改革工作,重点推进4条改革措施。
6、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平台。
7、推进价格改革。按照省、市的相关要求,完成服务业所需的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与工业同价的工作。
8、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
9、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减少工商登记前期行政许可事项。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工作,重点推进5条改革举措。
10、继续深化行政审批事项,明确简放标准、程序、时间表。结合中央、省、市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经济领域的审批事项。
11、加强和改进行政服务工作,提出创新行政服务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一个窗口受理、一个公章办结,实行审批全程公开、全程监控,并逐步探索实现网上审批。
12、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优化考评体系,创新考评方法,强化过程管理,同时承接市政府对县政府的考评指标。
13、研究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并开展试点工作。
14、继续推进扩权强镇试点,将乡镇站所工作人员编制、工资等行政管理权下放给试点镇,实行属地管理。
四、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重点推进4条改革举措。
15、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健全财政管理体制。
16、健全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债务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债限额管理制度和审批制度,规范政府举债行为。
17、落实税制改革政策,全面清理和规范财税优惠政策。
18、进一步推进“营改增”税制改革试点工作。
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推进6条改革措施。
19、积极争取列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推动我县开展积极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制度。
21、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统筹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22、完成生态红线划定,研究出台生态红线内的管制措施
23、严格建设项目环保准入,落实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24、完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增加或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权重。
六、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创新改革工作,重点推进6条改革措施
25、统筹推进巴邱、水边和金坪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26、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7、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28、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职称聘任、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和子女就学安置的具体措施,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评聘力度。
第一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时间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即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
大家知道,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大体说来,是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初建于新中国诞生之际,形成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又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中不断得到强化。这样一种政治体制,不能不是一种党政不分、权责不明、过分集权的体制。到“”期间,在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更是把这种体制推向极端,使其弊端充分暴露,以至于酿成对国家的空前浩劫和巨大灾难。“”结束后,痛定思痛,中国共产党在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的同时,也开始思考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就是思考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结晶。这篇讲话是这一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我们党在80年代初期有关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路的一个集中体现。这篇讲话经过政治局讨论通过,发至全党,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献。时至今日,仍然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总的指导思想。这篇讲话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作为其关键领域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作了系统深入而又精辟明确的论述。其着眼点主要是如何从制度上防止“”这类历史悲剧重演,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问题。这篇讲话敏锐而又深刻地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产生根源、问题的实质以及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改革的锋芒所向,直指原有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从而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了原则和方向。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主要是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提出了系统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还未来得及作全面的设计和规划,只是提出了继续改革和完善政治体制的任务。
第二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部署阶段。时间是80年代中后期。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遇到了政治体制的阻碍,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出来。邓小平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个问题。从1985年下半年到1987年上半年间,他多次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6页必须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议事日程,并强调指出应该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0页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邓小平一方面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具体化,要进行总体设计,要有一个蓝图。他指出:“一九八O年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但没有具体化,现在应该提到日程上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0页“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明年党的代表大会要有一个蓝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178页1986年9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开始了总体方案的酝酿和设计。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原则同意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决定将这一设想的基本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中。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共十三大报告认为,我国原有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主要是权力过分集中,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兴利除弊,清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该报告把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概括为“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依据这一思路,提出了近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以中共十三大召开为标志,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开始启动。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许多领域,但改革的核心,还是直指我国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即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问题。第三阶段:总结经验调整思路阶段。时间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
中共十三大之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不久,国际国内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就是苏联东欧剧变与国内的。如此严重的事件,对于我国的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不产生重大影响和冲击。面对这样重大的事件和国内外的复杂局面,如何正确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个难度极大的课题,也是一场极为严峻的考验。
邓小平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政治胆识,以彻底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的大无畏气概,顶住了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干扰,特别是来自“左”的方面的压力和干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不动摇。他强调,十三大报告一个字也不能改,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同时,又反复提醒全党,中国改革已经进行了10年,是总结经验的时候了。要认真总结经验。对的坚持,不足的加点劲,错的赶快改。正是因为有邓小平掌舵,在这样重大的事变面前,在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压力下,中国改革开放的航程才没有改变。但在具体思路和作法上有所调整和改变。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大致是这样一种状况:第一,从基本思路上看,原来政治体制改革是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任务提出和部署的,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得比较多,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和份量比较突出,但后来调整为“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的地位和份量不那么突出了,有时只提民主法制建设,甚至干脆连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提了。第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着重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强调党政分开,下放权力,改革干部制度等,后来变成了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第三,与此相适应,在实践中,政治体制改革有所放缓,从而在整体上,使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有的学者曾这样论述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从8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由“攻坚战”转入“战”。这种调整和变化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主要内容发生了转移。具体说,就是从着重解决原有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的“攻坚战”,转移到完善那些本来就比较好的原有体制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上来了。这些方面的制度,从总体上说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只是有些不完善之处,需要在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完善。而作为原有政治体制“总病根”的权力过分集中,特别是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则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性不相容的,也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容的,必须加以变革,而且是“革命性的变革”。邓小复强调改革也是革命,其意义就在这里。
客观地说,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内容作一些调整,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明智的。当时面临的紧迫问题,是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因国内外突发事件的发生致使改革开放发生逆转。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真正意义就在这里。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是迫于形势剧变不得不做的暂时调整,只能限于“一定时期”而不能把这种调整长久化。
有人在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教训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剧变似乎是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造成的,至少政治体制改革是原因之一。这恐怕是因果颠倒。其实,任何历史事变都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是社会矛盾长期积累而得不到缓和的结果。如果一定要从错综复杂的漫长因果链条上找因果关系的话,那就只能是:苏联的主要原因,是出于苏联的领导集团无视时代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期坚持僵化的旧体制包括政治体制,致使长期积累的众多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总爆发的结果。历史经验证明,适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非必然带来社会不稳定,相反,它是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不从体制上清除不稳定因素,社会安定只能是暂时的、表面的,迟早会因为诸多社会矛盾的积累而出现不稳定和社会动荡。只有及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灵活有效的社会控制体系,使社会矛盾及时解决,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不从根本上触动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政治体制的“总病根”,势必严重影响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根本解决,最终影响社会稳定。
第四阶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期。时间是从90年代中后期至今。
在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上,根据邓小平南巡谈话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首次郑重提出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此后,在改革实践中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中华大地掀起新一轮改革潮。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中共十四大报告是这样讲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体上是按照调整后的思路讲的。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也有不少新进展,例如促进政企分开,继续精简机构,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基层民主等。但是,从总体上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并进入攻坚阶段和体制创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出来。此时,国内学术界不时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吁,国际上也有中国是经济改革先行,政治改革滞后之说。
1996年3月末,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内参《中央党校简报理论与政策研究专刊第11期》刊载了笔者撰写的《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几个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一文,引起了中央注意。同志作了重要批示,并主持召开了中央意识形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研究相关问题的座谈会。由此可见当时党中央对党政干部关注的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关注。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把政治体制改革再次提到重要位置,专门写了一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作了新的论述和部署。其突出特点是: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即政治体制改革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在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这一部分中,开宗明义地讲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二,在我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确立“法治”概念,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这在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想上是一个重大突破性进展。这一突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对政治体制改革在较长一个时期处于“战”状况的突破。因为要致力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就意味着必须改变“人治”状态,这就必然要触动传统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于领导者个人的体制,否则,依法治国就是一句空话。二是把改变权力过分集别是个人高度集权的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路,提升到现代法治的高度,致力于建设法治国家,这就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了,也与现代民主政治相一致了。这就为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政治体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制度保证。三是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它内在地要求法治国家的建立。没有法制的市场经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因此,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新思路,对于中国的政治发展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第三,规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即: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机构改革;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中共十五大以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在政府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他方面的改革还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1998年12月18日,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作出的重要决策。”“政治体制改革要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前推进。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确定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
2000年1月20日,在向政治局通报政治局常委“三讲”情况时,特别突出地概括了一下10年来即1989—2000年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讲了七个方面:
一是改进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变,党的领导得到了加强与改善;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选举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城乡基层民主建设,在农村广泛推行了村民自治;
五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
六是各级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党政机关精简机构工作已在进行之中,实施了公务员制度;
七是干部制度改革取得了新成绩,对干部选拔开展了民主推荐,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引进了竞争机制。
2000年秋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这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增加了两项:一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二是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又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并具体讲到要充分发挥党内民主,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进人民民主发展。强调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2002年5月31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发展民主政治和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200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在报告中对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建设进一步作了论述,其主要论点是:
1.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含义及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点。认为,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实践中把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3.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强调,一是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经验;二是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特别提出了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这将为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如果能够认真研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并大胆地加以借鉴,很可能成为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待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同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后作出的重要决策。任何社会的政治制度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的过程。封建主义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都实行过各种各样的改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它从确立到完善必然也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同时这种根本政治制度又需要各项具体制度即一定的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政治体制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实践,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我国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必须兴利除弊,加以改革。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这一历史经验,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加以科学区分的基础上,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指也,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决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那一套;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下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从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在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革政府工作机构和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党的十五大强调要继续推进这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我国在家村经济体制改革时,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设立乡政权;在企业改革时,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机构职能,等等,都证明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必要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应该同时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发展民主、加强法制、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等任务比以往更为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这一切,迫切要求我们下大力气,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以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政治体制改革,把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当代中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五大从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第一,健全民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贪污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侨务政策。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要把改革和发展的重大决策同立法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逐步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同时,要扩大基层民主,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坚决防止和纠正基层一些地方压制民主、强迫命令等错误行为。
第二,加强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要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要依法行政,衽热潮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要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审叛制度和检察制度,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还要加强执法司法队伍建设,扎扎实实搞好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工作,培养一支忠于职守、严格执法、无私奉献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三,推进机构改革。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政治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民展社会中介组织。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严守政务纪律,服从改革需要,同心协力,保证机构改革的顺利实施。
第四,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实行公开办事制度。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一、联社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现状
联社所属集体企业大都是20世纪50年代经过手工业合作化发展起来的小型集体工业企业,主要生产民用日常生活消费品。多年来,集体企业在发展地方工业经济、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壮大公有制经济、安置城镇就业人员、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西安市工业合作联社系统情况来看,原有的行业涵盖五金工具、工艺美术、服装鞋帽、皮革制品、塑料制品、包装装潢、木器家具、轻纺复制品等8个大类。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大多数企业已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现有各类企业96户,其中生产经营 6 户、商贸经营 14 户、出租维持 55 户、空壳企业 21 户。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全国总社、省联社的指导下,按照中央关于“积极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方针,结合联社集体企业的特点,积极探索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资源整合、整体改制、兼并出让、关闭终止等形式,全力推进市属集体企业改革改制,促进了联社集体经济的发展。组建了一批产权主体多元化、结构合理且有活力的企业,消化了一批生存无望、资不抵债的困难企业。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如下。
1.总结形成了一套指导企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及规定。在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缺少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企业条例》、全国总社《联社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及《物权法》等相关法规,结合联社企业实际,形成了18个指导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文件、程序、规定,对集体企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确定了市属工业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在对企业进行详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了联社系统“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项目为依托,以产权为纽带,以产业和行业为联系,做响品牌,做强企业,做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基本思路。
3.因企制宜,规范运作,加快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对有资产、有经营项目、企业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积极推动其改制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有限责任公司。对资不抵债、无自我发展能力的企业,按照“把职工群众安置好,把债权债务承接好,把联社资产处置好,把领导干部安排好”的原则,采取兼并、合并、破产、关闭等办法,使其退出集体企业的序列。截止目前,共完成企业改革改制46户。
从全国各地情况来看,联社集体企业改革发展也不平衡,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进展快得多,东部、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进展快得多。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的不同。二是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历史阶段不同。三是当地政府给予的一些扶持政策不同。通过改革,在集体企业中也涌现了像海尔集团那样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闻名的企业。
二、联社集体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西安的情况看,影响和制约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少。大多数企业仅靠出租厂房场地维持生存,经济规模小,使联社集体经济短时期在生产经营上形成规模难度较大。
2.企业负担较重。企业资产总量小,内外负债大,职工社会保障和收入水平低。
3.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差。土地、房屋、建筑物,虽然存量不少,但单体量小,且零星分散,性质复杂,处置难度大。
4.符合改制条件的企业少。企业自有资金少,改制成本严重不足,职工得不到妥善安置。
5.政策法规层面的空缺。国家和省、市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都有相关扶持政策,集体企业在改革改制中却不能享受。
6.企业维稳难度大。由于集体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较多,遇到改制时,企业同部分职工的利益性矛盾,成为职工上访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已法定退休的职工在集体企业改革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限公司时,能否与在册职工一样参股配股。二是企业关闭拆迁时,已退休的职工也要求与在册职工一样予以补偿,甚至有的要求将企业资产分光吃净。这些问题实质上是企业资产归属的规定性法规不明确造成的。
三、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在西安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的实践中除了遇到上面几点问题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部分职工对企业改革改制不太关心到十分热心。二是部分职工对有关集体经济的政策不愿了解到从自身利益出发认真研究,“引经据典”找问题。三是部分职工对原有的民主决策程序从认可到要求“绝对的民主”。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1.建议总社与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有关加快推进集体企业改革改制的综合性、规范性指导意见,使集体企业改革改制有政策可依。
2.近年来,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规定了相关优惠政策。例如,《实施意见》中规定:“社有企业在行业发展、改制和资产整合重组中涉及到原国有划拨建设用地,经批准可采取出让、租赁方式处置,土地出让收益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优先用于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此项政策也是国企改制的优惠政策。再如《实施意见》中规定:“供销合作联社企业改革,可以参照执行国有企业的改革政策。安置职工所需费用主要通过处置资产等方式解决,不足部分由同级政府予以适当补助。” 联社集体企业与供销合作社企业同属集体经济,有着类同的运营机制,在同等情况下应享受相同的优惠政策。建议总社向国务院提出申请,比照供销合作社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有关政策,研究制定联社集体企业改革发展中在资产处置、土地出让、职工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印发各省、市政府,从而加快推进联社集体企业改革发展。
3.建议总社向国务院提出联社集体企业在改革中可参照国有厂办大集体改革中支付解除在职集体职工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的规定,即可用净资产支付解除在职集体职工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净资产不足以支付解除在职集体职工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的,差额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给予一定比例补助。
“商品经济”,这个名词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很少被人们提及了。可是,谁又知晓,当初将之写进中央《决定》时的艰难
1980年,高尚全调入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工作,1982年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撤销,高尚全转到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研究室工作,后来兼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体制变革首先从农村展开,随着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也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但由于政企不分、条块分割,以及忽视价值规律、商品生产等体制性原因,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中央高层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决定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予以解决。小平同志说:“最理想的方案是通过一个改革文件,对全党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对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最终诞生的。
根据小平同志的意见,中央成立了由、、胡启立、胡乔木、姚依林、田纪云组成的文件起草领导小组,从1984年5月份开始,组织了一些同志对文件的起草进行研究和酝酿。受中央指定,国家体改委由高尚全和杨启先参加起草工作。
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首先要在理论上进行关键性的突破。当时。理论界争论的焦点是社会主义能否搞商品经济。60年代初,广东学者卓炯就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的概念。1979年,国务院财委体制改革研究小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初步意见”曾提出:我国的计划经济必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基础上;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把单一的计划调节改为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把单纯的行政管理经济的办法改为经济办法与行政办法相结合,把企业从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改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扩大企业经营管理的自。1979年9月,经济学家薛暮桥在一次座谈会上作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说明时,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优势,多种经济成分并在的商品经济”。1984年7月,马洪也指出,承认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是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限于当时政治环境,这些见解当时并未立刻被大部分人接受,也未纳入中央决策。
高尚全、杨启先等都竭力主张把理论界讨论商品经济的成果变成中央的共识,写进中央的《决定》。从改革试点的实践经验来看,什么时候比较注意发展商品经济了,什么时候经济就比较繁荣;哪个地方比较重视和放手搞商品经济了,哪个地方的经济就比较有活力、老百姓日子就比较好过。
但起草小组有的同志持反对意见,不赞成把“商品经济”写入《决定》,主要是担心会把社会主义混同于资本主义;有的同志认为最多只能写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其实,既然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有商品经济。
面对许多“老资格”,在商品经济概念多次被否定的情况下,高尚全巧施高招,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的身份,以中国体改研究会和中国体改所的名义组织召开了一次理论讨论会。
1984年9月初,北京西苑饭店(当时还叫做西苑旅社),童大林来了,蒋一苇也来了,一口气来了近20位思想比较活跃开放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上,高尚全首先提出,应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这是当前经济改革要求在理论上的一个关键性突破。
话题刚一提出,大家便议论纷纷。
“不搞商品经济,完全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社会主义既然存在分工,就必须存在商品经济。资本主义阶段可以绕过,但企图绕过商品经济,中国的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并无必然联系,商品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范畴。”
与会经济学家的意见令高尚全激动不已,彻夜难眠,奋笔疾书。他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写道:改革就是要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扫清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决不会模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商品经济,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按照发展商品经济和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自觉运用经济规律。
经济学家的建议引起决策者们的高度重视,并被吸纳进文件。10月20日,《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顺利通过。《决定》明确宣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备条件。
这是中国改革的重大突破。
改革攻坚之年需要勇气,更需要创新
高尚全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是举世公认的。但高尚全并不讳言,今天的中国依然存在体制,如产权改革、金融企业改革和社会分配等体制改革以及政府体制改革。2002年,有人认为,“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而高尚全却大声疾呼:“改革不是进行得差不多了,而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余杭经济开发区“三年振兴计划”誓师大会。这是在余杭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大会,是贯彻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一化带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重要会议。12月4日,我们在这里召开了综合改革的动员大会,提出了要集全区之力对开发区进行一次综合改革。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到1月2日,开发区新的班子成员到位了。3月7日,我和姜军同志再次到开发区调研,听取了开发区班子在人员到位后的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我们认为开发区的领导班子和全体干部同志,确实是按照改革开放、勇于创新的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开发区的建设。刚才,沈昱同志代表余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了非常振奋人心的表态发言,体现了余杭经济开发区新班子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作风和大目标、大动作、大举措,希望余杭经济开发区和全区各有关部门切实组织好、宣传好、落实好。今后三年开发区振兴的目标已明确,计划已制定,战斗已打响,关键是要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落实。下面,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再讲三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党的*以来,我国经济崛起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龙行天下、世界关注。今天又喜逢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新一届国家领导机构已经产生,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中国经济又将迎来再一次的腾飞,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人生难得几回搏,今日不搏,更待何时?余杭经济开发区已经走过了15年的发展历程,可谓风雨兼程,历届党委、政府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去年,区委、区政府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对余杭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规划、用人、用工、分配等六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的决策。12月4日,全区领导干部大会以来,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开发区新班子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严格按照“综合改革、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要求,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各项改革措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工作上有新思路,行动上有新举措,面貌上有新气象。短短三个月来,开发区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做了大量并富有成效的工作,配好配强了干部队伍,人员调整已经基本到位。通过公开选拔,在全区范围内选调了6名区管干部,15名中层干部,并选配好一般干部,对分流人员进行了妥善安排。完成与原开发区、兴旺工业城以及周边街道的交接,实现了平稳交接。开发区新班子到位后,迅速摸清了原开发区规划发展、存量资源、征迁安置、企业发展、遗留问题等综合情况。加快托管23个村(社区)移交工作,确保了辖区群众和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征地拆迁、服务企业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开门红。同时,开发区着眼长远发展,加快完善提升规划,制定了高标准的“三年振兴计划”,为实现跨越发展开了个好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区委、区政府对开发区三个月来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对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充满信心。相信在全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开发区全体干部同志的共同努力,开发区作为现代工业集聚的新高地、对外开放的大窗口、城市化战略的主战场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必将成为引领“工业强区”战略新征程的新航母、主力军。
二、明确目标,使命崇高
余杭经济开发区应该成为余杭对外开放的窗口、改革创新的阵地、现代工业的高地、宜居城市的新区。开发区提出的“三年振兴计划”,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路新、目标高、举措实。
思路新。“三年振兴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很清晰、有新意。开发区提出,要以城市化工业化两轮驱动、“一化带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为指引,以临平副城为依托,以现代传统产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增长点,以商贸服务业为补充,以“拆、建、引、管”四字方针为抓手,努力把余杭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创业创新、富有活力、适宜居住的副城新区。
目标高。开发区自加压力,确定了“3818”的高目标:到2010年,余杭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80亿元,税收18亿元;确保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实到内资在2007年基数上翻一番,力争3年累计完成合同利用外资1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实到内资88亿人民币。力争三年内跻身部级开发区行列。
措施实。“三年振兴计划”围绕三年奋斗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具体举措,即实施主动出击招商,实现三大突破;做好规划修编,优化产业布局;抓好撤村建居,推进社区发展;推进区域做地,拓宽发展空间;实行分类管理,夯实经济支撑;优化园区环境,提升形象品位;实施管养分离,提高城管水平;关注民主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抓好社会稳定,打造平安新区;狠抓队伍建设,打造一流团队等十大举措,强化空间保障、资金保障、组织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等四大保障。
余杭经济开发区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潜力、强大后劲。全区上下一定要深刻认识实施“三年振兴计划”的重大战略意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三年振兴计划”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施“三年振兴计划”上来,把创业创新的举措用到“三年振兴计划”上来。
实施“三年振兴计划”是实现我区工业经济“三高三倍增”的重大战略举措。余杭经济开发区工业产值过百亿,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下辖49.5平方公里范围,拥有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现在是,今后更是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可以说,没有余杭经济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区打造“工业强区”将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因此,我区工业经济要实现“三高三倍增”,首先余杭经济开发区工业经济要保持“三高三倍增”;余杭工业要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工业强区”,首先余杭经济开发区工业要加快发展、强势发展、跨越发展。
实施“三年振兴计划”是我区“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的重大战略举措。市委在十届二次全会上作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的战略决策,提出要将杭州打造成长三角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之一,确立杭州在全省和杭州都市经济圈的经济中心地位,进一步在全省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同样,在杭州推进“一主三副六组团”建设中,临平副城也要提高三大副城中的首位度,努力成为三大副城中最具活力、最适宜创业创新、最适宜居住的增长极。余杭经济开发区是临平副城发展的腹地,在临平副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余杭经济开发区的跨越发展,就谈不上将临平副城打造成为三大副城中最具活力、最适宜创业创新、最适宜居住的增长极;没有余杭经济开发区的崛起,就谈不上彰显临平副城在三大副城中的首位度。
实施“三年振兴计划”是我区加快建设“美丽之洲”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最适宜居住的“美丽之洲”,是我们各项工作的最终目标。现代宜居城市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基本要求。企业林立、商家云集,但没有良好的居住环境,那只是一座白天热热闹闹、晚上人去楼空的“空城”;具有良好的居住环境,但没有繁荣的产业支撑,没有充足的就业岗位,那也必定只是白天的“空城”,晚上的“卧城”。余杭人居环境一流,创业创新氛围渐浓,是杭州主城市民和周边县市群众创业、居住和置业的首选之地。余杭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航母、主力军,作为临平副城未来发展的主战场、排头兵,实施“三年振兴计划”,实现三年大变样、三年大跨越,对我区建设最适宜居住的“美丽之洲”意义重大,作用重大。
当然,三年仅仅是振兴余杭经济开发区的第一步,区委、区政府将支持开发区及时谋划未来三年、未来十年中长期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
三、合力创新、狠抓落实
同志们,每一个时代,总伴随着大国崛起。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造就了英国崛起;19世纪末,电的发明和汽车产业的出现,造就了美国的崛起。中国正迎来了和平崛起的时代,这个历史机遇一定会有人抓住,也一定会有人抓不住。当前,国际资本与境外投资看好中国经济。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曾经说过:不能在中国取胜,就会在全球败北。开发区是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引擎,它具有聚人才、引技术、融资本、集产业、促发展的强大功能。虽然全国已经有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4个,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53个,但开发区的事业方兴未艾。从深圳特区到上海浦东新区,再到天津滨海新区的设立,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上海浦东、成都城乡一体化、宁波保税区等综合配套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这些都充分印证了邓小平同志20年前提出的“开发区大有希望”的论断。当前,我们余杭经济开发区正赶上国家崛起的时代。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开发区的明天是否有大发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实施、去创造。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是余杭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余杭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余杭的希望所在。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对此,全区上下思想应该再统一,认识应该再提高,行动应该更迅速,要认真贯彻落实区委[2007]102号文件和区委[2008]18号文件精神,按照“思想大解放、土地大征迁、项目大招商、设施大建设、资金大平衡、经济社会事业大发展”的理念,集全区之力支持余杭经济开发区建设。具体要做到“六个不动摇”:
一要做到坚持高目标发展不动摇。高目标激发强动力,高目标引领新发展,高目标才有高收获。余杭经济开发区豪迈地提出“3818计划”,即:到2010年,力争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80亿元,实现上交税收18亿元,勇气可嘉,值得肯定。现在目标已定,方针已明,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下一步,余杭经济开发区要将这一总体目标分解细化为年度目标,研究制定更为细致更具有操作性的措施加以落实。
二要做到坚持强势推进项目不动摇。项目是发展的基石,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强势推进项目。开发区要把推进项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项目开工、狠抓建设速度、狠抓竣工达产、狠抓项目督查。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督促在建项目业主保证投入,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尽快投产见效。要坚持区域大征迁,扎实推进统征统迁工作,积极做好盘活存量文章,腾出发展空间,确保新项目有地可供。要抓好重点推进项目,对好项目、大项目、重点项目,相关部门要跟踪服务,为项目落地、项目建设、项目投产创造宽松条件,协调各项工作。
三要做到坚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发展方式不动摇。余杭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不能一般化,不能传统化。可以说,目前开发区的产业结构是不合理的,必须要进行调整。对于传统产业,要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对那些不能改造的、污染大、消耗大、产出少的传统产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关停。对于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要重点支持,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要形成合理产业结构,要积极引进那些实力强、技术新的高新企业来开发区投资。以上这“三位一体”的方针我们必须坚持,不能动摇。开发区的发展方式也必须改变。开发区要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是基础。环境比政策更重要,良好的环境是杭州这几年快速发展的原因所在。余杭也一样,要以一流的环境,引一流的人才;以一流的人才,办一流的企业;以一流的企业,创一流的效益。
四要做到坚持服务高效不动摇。区委、区政府为支持开发区建设,决定赋予余杭经济开发区区级行政审批管理权限。开发区要以此为契机,增强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小政府、大社会”和“精简、统一、高效、诚信”的服务理念,积极实践“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不断深化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办事不出园区”机制,营造一流的发展软环境。要狠抓招商引资。开发区要实现“三年振兴计划”,招商引资是第一步。要有人招商,有地招商,有项目和产业招商,切实做到招得进、放得下、建得成、产出高。要主动出击,积极开展敲门招商、驻点招商、借力招商、搭台招商,建立健全招商网络。坚持“细节为王”,以行之有效的方式、耐心细致的工作、周到热情的服务感动外商,提高招商引资的成效,在引进项目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上,努力在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上,在世界500强企业、国内民企500强和总部经济引进上等三方面实现突破。
五要做到坚持发挥主体作用不动摇。去年,区委、区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即对原临平街道(余杭经济开发区)进行一次体制、机制、规划、分配等六个方面的脱胎换骨式的全面改革。现在,人员配备已经到位。可以说,经过公开选拔,开发区已经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下一步,开发区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用人体制机制,积极发挥好党员干部主体作用,打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一流干部队伍。要以现代企业的理念来规划、建设、管理开发区,引进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突出效率、效益、效能,重视并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