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精选推荐

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

时间: 2024-03-22 19:39:0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美丽的编辑给大伙儿分享的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

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 篇一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1.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网络技术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没有鲜明的模式;课程设置不能体现职业岗位需求实际情况,有的教学内容陈旧,不适应生产的实践需要,有的教学内容偏多、偏难,与实践脱节,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行为习惯与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不相适应,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果差;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堂教学也有所应用,但由于项目本身的综合性、典型性、复杂性,知识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在实际的操作中出现了课程内容散,整合差、教学容量过大,理论知识够用度难以把握等一系列的问题,未能在深度和广度上有进一步拓展。专业师资力量整体上仍比较薄弱,缺乏真正高技能“双师型”教师;专业实验实训环境落后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与企业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脱节严重。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学校培养与社会所需的严重脱节,毕业生素质差、能力低,就业难。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1”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具备网络系统集成能力、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站建设与安全维护能力等3个基本能力,并取得与之相对应的三个技能等级证书;参加一个学生实践团队,利用一年时间完成一个或多个实际项目任务,获取1张校内技能合格证书;通过顶岗实习,获取1张校外技能实践合格证书,最终达到成为网络管理及技术应用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模式图如图1。

图1:“311”人才培养模式图

以 “311”模式为依据,学生可以很容易地为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做出规划,学生将有能力成为计算机维修技师、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

(1) 职业能力证书的实现途径以《高等专业院校专业目录》为指导,参考企业员上岗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了学生毕业时必须达到的3个基本能力,并将其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要求学生获得相应3个技能等级证书。为此学校搭建了两个平台:一是依托学校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每学期开设与技能等级考试相关课程,在课程结束时参加相应技能等级考试。二是通过与主流网络设备厂商合作,如 HCNE——华为认证网络工程师、DCNE——神州数码认证网络工程师等。

(2)校内技能实践合格证书的实现途径校内技能实践合格证书获取,是学生通过参加以 项目开发工作室为载体的学生实践团队来实现的。以国家、省、市计算机类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为依据,建立了 3个项目开发工作室和建立与之相对应的 3个学生实践团队。项目开发工作室承担教师科研、承接工程项目开发、校内工作岗位实习、技能大赛选拔和训练、社 区志愿者服务等任务,也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途径。每个工作室每学期按教学计划安排学生进行工作岗位实习,完全按照企业员工管理模式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 。为此学校制定了指导教师、工作任务、 实践制度等系列配套管理制度 ,确保项目开发工作室有序开展。

(3)校外技能实践合格证书的实现途径学生参加校企合作企业的顶岗实习,通过企业考 核,合格者取得校外技能实践合格证书。顶岗实习学生不仅获得了企业的实战技能,同时也 为学生本人的就业提供了出路。目前,学校已经建成了一批企业顶岗实习基地,保证本专业学生至少有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实习经历。学校建立了顶岗实习基地管理制度、 兼职实训指导教师选拔等制度,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

3.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本专业每年开展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研,针对 “311” 人才培养模式要求 ,按照典型工作领域确定学习领域,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通过学习情境的构建与设计进行岗位核心课程及相关教学资源建设,开发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项目课程、选修课程四大课程结构。 融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构筑以职业岗位生产性综合实训为核心的分层次能力培养。职业基础能力教学层次方面:通过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学习、办公自动化软件学习、计算机系统组装操作维护使得学生具备计算机系统操作和维护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教学层次方面:通过网络综合布线、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等学习使得学生具备中小型企业 网络丁程施工与建设、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能力。职业拓展能力教学层次方面:通过 DHTML网页设计、网站建设与管理等课程学习使得学生具有网页设计、Web应用开发能力。

(1) 校本教材

根据工作任务库中的工作任务进行教材开发, 教学任务开发,使计算机网络教学按照 具体的工作任务来实施;结合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使开发教学资料不仅具有企业的实际操作性,也满足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使开发的课程具有广泛的实践和移植性。根据学校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合作企业一起研究网络专业,共同研发教材,实验指导教材。

(2 )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计划的核心要素,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素质。为适应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时要把目前社会急需的知识和技术纳入教学体系当中,针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结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 (the National Certific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Engineer,简称 NCIE)项目要求,作出以下课程设计。

4.实训基地改革

实训设施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硬件条件,学校以参加技能竞赛为载体,推 进“学——训——赛 ”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聘请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制定了本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确保基地建设科学、健康持续地发展。规划以实现工学结合为目标,从实训区域布局、设备添置、实践教学制度改革、实现场 管理等几方面作详细论证,重点做到两个服务:一是围绕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做到实训基地服务于核心岗位能力的培养;二是模拟真实环境,建设具有真实生产能力的实训基地,做到 服务于教师科研和校内生产。规划在五年内建成满足中小型网络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实训操作,为产——学——学氛围的形成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神州数码网络实训室和综合布线实训室,提供真实的网络环境,可以让学生实践搭建、配置 、调试网络,使学生能直观、全方位了解各种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真正加深对网络原理、 协议、标准的认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网络技能和实战能力。

5.结 论

文章提出的“311”人才培养模式,是对计算机 网络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与探 索,是 针对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直接满足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合理。该模式 在学校已经实践了近两年,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 篇二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验教学 项目驱动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58-02

对于中技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和使用能力,特别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网络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当前中技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传统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加以进一步优化。

1 中技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由于书本内容理论性过强,学生不清楚所学有何用,在学习中表现疲态。整个活动过程或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是长期以来独领的中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这样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对结束课程后还感觉到陌生,反馈的意见是学生基础差,课程抽象,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等原因。

1.2中技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目前中技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大部分入学成绩比较低,对于学习容易产生畏惧情绪,对于学习文字性的概念知识较缺乏兴趣,更对冗长而复杂的概念缺乏认真理解的耐性。如果在上一个课程不能理解那么下一个课程就没有办法继续,最终导致恶性循环,学习效果不佳,没有一点实践技能,导致无法就业。

2 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对策

2.1调整教学内容,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中技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实验教学是对理论知识的加深理解和验证的唯一途径。因此尽可能通过实验课堂完成教学任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1.1适当调整教材顺序,增加实验学时

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都是遵循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通信基础、通信网协议,局域网、网络互联与Interne这样的顺序。从教材内容来看,前三章是网络理论课,而后两章才是应用课。可是前三章的讲课时间需耗费近三分之二的时间,也就是说前一部分的教学与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没有直接关系。而与上述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有直接关系的只是后两章。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与实验课时通常是3+1左右,实验课时间大概在三分之一学时。按照实验大纲规定每个实验不得少于3个课时,这样对干上机操作较差的学生,很难完成实验操作部分,需适当增加实验学时,所以我们自习课安排了上机时间。计算机网络实验是硬件与软件的综合使用,实验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只能通过加大实验时间来进行弥补。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介绍Windows2000操作系统,只寥寥数页,其要在实验课里完成操作系统的教学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操作系统实用性极强,本身就不太适合一般课堂教学,因此尽可能通过实验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2.1.2实验课内容应根据形势的变化作适当调整

有关网络的实验课程,各地教材侧重不同。或偏重应用层软件或低层通信方面,实用性不是太强。如教育部实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系列教材《计算机网络基础》,只有5个实验:WindowsNT的使用、网络设置、InternetExplorer的使用、Netscape的使用、0utlookExpress的使用。因此我专业在几年的网络实验中做了调整,规定的实验教学大纲是:网线的制作、对等网和客户机/服务器两种网络的组建与配置、对等网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IP地址的应用和常用命令,客户机/服务器网络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2000Server的域服务器、DN配置、创建和管理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并加强了IIS服务配置、WEB服务器的创建和管理两个实验课程。学生通过以上实验,熟练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管理和组网技术;熟练掌握Internet使用。

2.1.3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实验是一人一组(机),而我们根据自己实验设备与环境,并针对实验内容,采取独立实验与分组实验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实验操作。基于网络实验的特点,我们更多地采用分批分组来组织实验。计算机网络具有工程性和系统性,一个网络通常不是一个人能够建立并加以维护的,学生们将来从事网络方面的工作,需要与人合作,分组实验,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2.2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在运用整个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发计的时候,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如下方式:

2.2.1精心设计项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务,教材只不过是一本参考书。而是根据教学大纲,在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上设计题目:基于Windows 2000server的器组建,主要包括DNS服务器,Web服务器,DHCP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等。

2.2.2引导学生分析项目问题。

每一个项目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项目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老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例如讲FTP服务器时,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去查资料完成,最后由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完成项目。这样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激发了学习热情。

2.3 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克服“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现象。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坚持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要求学生先进行实践课程的考核,如果实践课程不合格,实际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取消理论考试资格。主要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两种。

2.3.1过程考核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平时成绩占用30%包括课堂,作业,出勤。项目成绩占20%,教师对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体验、操作、记录、思考等做全面记录。强调对学生项目进度、操作能力,项目报告的评价。

2.3.2目标考核

这种考核方式不重视过程,而重视项目的实现目标。例如对于第一项目:基于Windows2000 server的服务器组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那么就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把这个项目的内容和要求说清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核。同时在期末考试中施行教考分离制度,这也是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成立科室考核小组,实行从命题到阅卷的监控。通过实践,学生对于这种考核方式非常欢迎,全面锻炼了网络实际操作能力,对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印象非常深刻,对今后学生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是一个广泛而深远的教学工作。作为一名中技计算机教师来说,是值得探讨的。通过采取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取得良好效果。但是还有许多要改革的地方,特别是对两年制的中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东海、余秋明。基于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福建电脑,2010年02期

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 篇三

【关键词】远程教育 计算机技术 应用 分析

新时期下,远程教育主要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为重要基础,通过视频以及音频信息,将教学资源共享给学习者的教育模式。随着我国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异地资源共享和通信成为了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文本信息的传输逐渐过渡到视频信息以及音频信息的传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呈现多元化,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媒体形式展示给学习者,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1 现代远程教育的积极意义

1.1 引发教学变革

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势必会引发教育变革,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远程教育体现了现代化技术的优势,将教师从学习集体以及学习活动中分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让教育过程在脱离教师的情况下,继续开展并且取得成功。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完整性,而我国传统远程教育主要采用电视授课以及函授的形式,其在交互性以及时效性方面,都不具备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

1.2 体现技术优势

现代远程教育能够将不同地点的学生和教师,通过计算机技术有效组织在一起,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学生能够开展自主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虚拟教室的形式,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其具有独立性、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以及超空间性的优势,让继续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学校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1.3 解决学习和工作矛盾

现代远程教育是当前我国新兴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思想,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廉价、广泛以及公平的教育方式,学习者不再受到上课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制约,所有优秀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提供给学生使用,同时,学习者还可以自由安排学习时间,有效解决了学习和工作的矛盾。

1.4 让学习更加主动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凸显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者不受教学进度以及时间的制s,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在遇见学习遇难后,可以向教师网络求助,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2 在远程教育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主要作用

2.1 创新远程教育思维

新时期下,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教育辅助技术,需要以先进的教育思维与教育理念作为重要指导,并且以自主学习为核心内容,对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育形式,并且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形象的、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带给学生愉悦的学习体验和享受。

2.2 完善远程教育理念

具有较强综合性的计算机技术可以为远程教育提供基础平台,并且进一步开发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远程教育形式,有助于促进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3 完善评价管理体系

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为远程教育的教务工作提供便利,进一步完善评价管理体系,促使远程教育的管理更加智能化以及公平化,为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

3 在远程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具体应用

3.1 建立安全的网络课堂

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修改网页源代码,致使学习者不能直接获得源码,对网页内容进行有效保护,进而实现网页保护以及文本保护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为学习者构建安全的网络课堂。

3.2 管理课件素材库

课件素材库主要是根据素材内容,将其以数据可的形式进行组织和管理,其是一种管理、储存以及组织形式。当前,素材库主要分为以下五大类:视频类、动画类、音频类、图形类以及文本类。通过计算机可以完成对素材库的有效管理,并且对素材进行下载、删除以及增加。同时,素材库还有利于学习者对教学资源进行下载、浏览以及检索,需要计算机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支撑。

3.3 视频观看

视频观看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将连续的声音和影像经过压缩后,传送到网络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一边收听、观看,一边下载,不需要将文件下载后,才能进行观看,实现在线观看的整个过程。采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后期处理,并且将其进行加工,制作成教学课件,传送到网络平台上,学习者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根据自身需求随时观看。

3.4 实时视频

实时视频可以充分解决师生不能面对面交流和互动的问题,在实时视频技术下,教师和学习者只需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话和电脑,并且安装相关浏览器,就能够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进行一对一以及一对多的教学,为学习者创设拟真的教学环境,体验真实的课堂气氛,成本要比课堂教育更加低廉。其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几方面:作业修改功能、交作业功能、发言功能、讨论功能、授课功能、管理功能以及点名功能等,而上述实用的功能都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同时,实时视频还拥有学生反馈、在线考试以及录制重播等传统教学不具备的功能。

3.5 在线答疑

在线答疑是计算机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的关键环节,其不受地点以及时间的制约,通过网络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学习者能够随时向教师提出问题,而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不定时的回答问题,属于一种教学网络交流。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远程教育中也逐渐实现了更加深入而广泛的应用,而合理而科学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同时也是远程教育创新的关键内容,只有提高远程教育的科技含量,才能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让远程教育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程楠,刘健。探究远程教育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4):217+219.

[2]宋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远程教育的应用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1):5221-5222.

[3]耿才华。基于IPV6组播技术的远程教育应用探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32-34+14.

[4]师军,曹菡。计算机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01):85-87.

[5]张有东。多媒体计算机远程教育关注留守学生服务体系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5):4-5.

作者简介

吴达(1979-),女,吉林省集安市人。大学本科学历。讲师。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

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 篇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78-0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社会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并且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课程逐渐成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涉及到计算机、通信和电子等多个学科,而相应的理论、技术和标准等内容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些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不同层次需求,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使用技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网络人才,给广大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出了很高的挑战。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授课模式和实践教学环节需跟上时代的变化,目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工作,采取了一些成效的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特点

为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理解,能够利用所掌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查阅相关资料,解决专业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能够熟练地应用和维护网络的能力。因此,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要强化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网络技术的兴趣,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结合学生专业,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6学时,实验教学10学时。在有限学时约束下,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安排。对于基础的、重点的内容,比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TCP/IP协议族、以太网、子网规划与子网掩码等,教师在课堂上中要突出重点,讲清楚基本原理。但是,对于文科专业如工商管理专业、新闻专业和外语专业等,讲课时着重“互联网的应用服务”、“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网络设备”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工科学生如应用物理、电气和土建等专业可以增加“虚拟局域网”、“IP地址的划分与计算”和“路由算法”等内容。

三、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涉及许多彼此交织的概念、协议和技术,是一门公认的比较难讲的课程。在“计算机网络”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方面,很多教师都提出了改进性意见。

1.采用类比教学法,突出TCP/IP体系结构的地位。因为TCP/IP体系结构是现行的工业标准,是Internet网络所遵循的标准,在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应该占据核心地位,应凸显其重要地位,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Internet网络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机理。在介绍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每层的功能、使用的协议以及每层实现的关键技术时,应与TCP/IP的体系结构进行比对分析。

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 篇五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课程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52-01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技术性,且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猛。各类网络的发展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强,而当 1jiwen.com …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要求,一方面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寻求人才困难。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迫在眉睫。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应用脱节

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诸多的学校就已经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经历了多年的教学历程,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上并没有跟上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的步伐,而是依然拘泥于基础性原理性教学。特别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逐渐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今天,作为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应该掌握一些必须的专业的网络技术。如果教学内容没有适应应用性需要,就很难做到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育符合人才市场需求。

(二)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学校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建设普遍完善,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发进度之快,使学校专业教师由于知识储备局限于专业技术教学领域而很难跟得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领域的技术更新速度。另外,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其拘泥于习惯性教学思维,不愿意过多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因此,即便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格局应社会专业人才需求而有所调整,但是教师的教学仍然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机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具体而言,教学是在教学上依然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主,知识的片面强调,导致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毫无兴趣。

(三)课程教学没有建立在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基础之上

一些学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上以理论知识为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应用以及网络基本程序的设计和应用。建立在相对落后的教学手段基础上,计算机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会失去平衡。当多媒体进入校园之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依赖于多媒体课堂教学,在网络上建立教学平台,实施远程教学,在学校还建立电子实验室。在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下,这些教学设施所起到的辅助教学作用,并没有实现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创新,而是用于讲解抽象难懂的理论问题,并没有实质意义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的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已开始进入实质阶段,大学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且具备较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学生,那就必须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和挑战,以应对专业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建设两个方面去进行尝试:

(一)以创新理念作为引导,重新构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结构

创新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大学专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要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出发点,认真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与其他专业的课程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的理论基础知识,及时更新当今最前沿最新的网络技术。另一方面着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加强实验和动手环节,以实例和任务驱动来提高应用能力。

(二)优化课程环节设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分支学科,其知识较为散杂,从当前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上既要保证基础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又要体现目前最新最强的网络技术。因此,必须要加强网络技术课程的实验环节,充分扩展学生网络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课程教育,引入职业资格认证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强调知识的应用,因此,大学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必须提升实践环节在专业教育教学中的比重。在课程开发中要重视实验教学以及社会岗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弥补学校专业知识之后社会技术发展的缺陷,同时,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以电脑学生活学活用。另外,学校要积极地将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学校专业教育之中,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教材建设,注重知识更新

教材是专业教学的基础,而当前专业教材知识普遍落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已成为阻碍专业教学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因此,大学必须组织学校师资力量,加强专业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涵括,将基础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联系,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以及对新技术的了解与掌握,更新其知识储备。

(五)改革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局限

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用现代的教学体系,尤其是难以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以及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思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来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突破原有的教学思维局限,将传统的课堂延伸至网络之中,开发网络远程教育以及信息反馈。并且在实验环节中,引入各种可以模拟器,使学生更接近真实的网络环境。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华。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58-60.

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 篇六

关键词 原因 教育 计算机 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计算机开始普及的今天,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已经是一种基本技能,一般学习过计算机的人都能掌握。但许多行业化、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就相对不足。如:机关、企事业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信息处理的多媒体设计制作、广告影像行业的图形图像处理、设计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都缺少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才。然而目前中专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专业课程设置极不合理,所学的专业课程中,相当部分对学生进入社会后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任何用处,而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却又没有学到,正是因为中专计算机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脱节,本人对职校计算机专业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设想。

1职校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的要求

计算机教育对不同的学校、不同专业的要求是不同的。各学校、各专业可根据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大体上,中专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的要求,按其专业、学习年限分为三个层次。

1.1初级能力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结构,正确配置多媒体计算机系统。(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3)掌握文字和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完成中英文文档、报表的输入和处理制作。(4)能够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测览、下载,收发电子邮件和传真。(5)能使用常用工具软件,对计算机进行一般简单的维护。

1.2中级能力要求

(1)具备初级能力。(2)具备开发数据库的能力,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3)能够判断、检测和排出计算机的常见硬件和软件故障。(4)掌握WINDOWS NT/2000操作系统的使用。(5)能完成流行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其升级版本)的安装、配置、调试和使用。

1.3高级能力要求

(1)具备中级能力。(2)具有基本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3)使用本专业的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制作和应用。(4)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能进行网络的安装、调试、管理和维护。(5)掌握Internet基本技术,具有信息获取和的能力。

2职校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对于中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社会实效,减少理论课程,多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增强应用技能培养,知识面不要求太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

2.1授课方法

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课程的教学基本上仍然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中的各种应用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即边讲边练)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计算机教学应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我校近年通过实践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2实践技能

计算机专业是实践能力要求很强的一个专业,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每个在校学生每周平均上机时间数不少于8课时,上机总机时不得少于500课时。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5∶5或6∶4。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2.3校企合作

只有学生进入到企业他们才会知道要用什么应该学习些什么样的技术才能让企业要自已,学校应该多合一些企业合作,让老师和学生们知道应该学些什么,学校才能更好的发展。

2.4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两种。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两种。

实践基础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实践能力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课程设计作为考核依据,根据学生对课题完成的程度、设计的效果和创造能力进行评分。

2.5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求

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模式,现在仍然与其他学科一样;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影响尤其严重,应该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识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由于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更新速度快,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不断淘汰更新,以及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对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学专业分布广,教学量大,知识面广,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要思想敏锐、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在学术上要强烈的进取精神,在事业上要有坚定的敬业精神。注意计算机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学校要注意组织对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促使他们很快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应用软件。

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繁多,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变化,不可能,也不必要求教师是教学上的通才,要实事求是地按教师现有的教学范围和教学水平进行专业课程划分。划分方法不能简单地按硬件、软件进行,要按具体专业,划分为:应用程序设计、网络、多媒体、图形图像、CAD、办公自动化等若干个课程组。各个课程组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侧重。

加强对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的培养和考核。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基础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程序设计任课教师应能完成一般的应用程序设计,承担学校教学管理等应用软件的设计;其他应用软件任课教师应能使用应用软件进行一般的设计和制作。

学校每年可以组织一定的人力和财才,鼓励和指导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课题的;开发和研究,学校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或者合作开发,组织教师编写和制作多媒体形式的教案、教材和各种CAI软件。对业务上出色的教师,不拘一格,在工资、职称等方面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奖励,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学校的学术气氛。

总之,社会上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需求在不断的变化,计算机行业应用软件变更的周期越来越短,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同步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立群,车亚军,车东升。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安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献文。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案例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 篇七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给现代远程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探讨了我国计算机远程教育与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掌握知识的人才日益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主要资源。远程教育这一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教育方式,正以其自身优势,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亮点。远程教育是现代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有的高等教育条件下,采用网上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扩大高校教学覆盖面,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与信息化时代巨大的社会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本文仅对其手段改革、实施的必要性、存在困难、方法等诸多问题作一概述,并着重阐述计算机远程教育中应加强使用多媒体技术。

一,我国远程教育的现状

1、中国网络远程教育发展趋势虽然缓慢,但仍不失上升态式以EDU域名注册的网站以每半年增加几百家左右的速度向上攀升。从这一显而易见的角度来看,早在1998年,教育部颁发《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文献中就指出:大力发展我国网络远程教育。同时为加快速一步伐,同意社会力量或外资界人这一领域。在着眼于未来的互联网领域。教育是一个十分令人看好的投资方向。

2、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近程教育主要集中于基础教育在发达国家,网络教育的主体是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像在美国,就有五千万成年人在学习。在过去五年中,美国的网络大学增加到300多所,约有80所大学允许通过网络学习获得学位。目前在中国一流水平的大学如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北京邮电大学等也都已经开展远程教育或网上大学的招生工作。

二、远程教育实现手段的发展与现状

(一)远程教育的发展

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基于数据网络的计算机远程教育研究始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步入实践。我国远程教育规划是1997年经酝酿提出的,1998年正式批准立项,1999年是整个项目启动的关键一年。规划的近期目标是到2000年要通过网络互联10130所各级学校,并使8000所贫困、边远地区的中小学具备利用卫星上网的能力。目前,我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等一大批大学建立了自己的远程教育实验室或远程教育中心,基于综合数据网的远程教育研究正在部分院校蓬勃展开。

(二)远程教育的技术实现

1、计算机网络:这个支撑网络远程教学系统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都具有下列组成:

(1)接人部分:主要设备是路由器,主要作用是通过网络专线将整个网络接人Internet,从而使本网的用户能够访问Internet资源,而其它网络用户能够访问本网信息。

(2)交换模块:是整个网络连接与传输的核心,主要的设备有主干交换机、分支集线器和连接各模块的网络电缆,由它们组成整个骨干网络。

(3)服务器:主要负责信息的收集、储存、,它们是对外提供教学与信息服务的主要实体,一般有Web服务器、FTP服务器、E-mail服务器、DN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等。

(4)网络管理:主要对整个网络进行监控、运行性能的监测、故障的预警和诊断等等;计费模块主要是记录网络使用者的资费信息,以控制网络资源的有偿使用。

2、软件部分

(1)多媒体授课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课件点播系统。一个是同步广播授课系统。

(2)师生交互工具①共享白板:软件共享白板是一个为在Internet环境进行教学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文本以及图形共享的区域。教师可以将一张图片贴入共享白板中。并利用系统提供的特定画图工具和文本输入工具,在所贴的图片上进行标记、说明。教师端的白板中的图形和文字可以通过In-ternet同步传递到交流环境中的其他学生端白板中。

②语音、视频交互:语音交互是异地师生之间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为了增加师生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也需要师生间能够看到各自的视频图象。教师可以任意选择特定的学生端视频,也可以同时看到多个学生端的视频图象。学生端可以选择观看教师端视频。

③同步浏览:在交流过程中,能够提供同步浏览的机制。教师可以通过键人URL地址,并将该地址广播到同一交流环境中的所有学生端浏览器。使得学生端的浏览器与教师端的浏览器达到同步显示。

④网络题库系统基于Web的题库系统用于支持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组卷并进行各种类型的测试。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提供相应的组卷策略,包括智能组卷、相对评价组卷、绝对评价组卷,教师通过网络自动组卷后,下载到本地进行使用。

(3)答疑系统

①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主持这门课程的学科教师,当教师对该问题进行回答后,系统将自动解答发送到学生的电子信箱;

②将问题公布在答疑布告牌上,征求解答,有人对其解答后,系统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该学生。

(4)作业批阅系统

作业批阅系统是基于WWW的协作式作业批改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提交作业,获取作业批改结果,并根据教师建议来修改和编辑作业。

计算机技术教程【精选8篇】 篇八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远程教育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计算机的海量存储技术使得存取速度大大提高,内存大量教学资源,动辄有上千GB内存,加上现在的云共享技术,使得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的教学资源都可以相互传阅,老师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携带学习教学资料。另外,多媒体技术丰富了传统图书馆的构成,一台具有多媒体技术的计算机可以具有几千GB的阅读能量,便于读者在线阅读,人们只要通过电子客户端进行查阅就可以直接引用,弥补了馆藏图书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不足。首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远距离教学,教师和学生通过视频画面的切换可以远程讲课,其效果与现实中的课堂讲课一样,因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图形与文字以及声音进行综合处理形成逼真的教学场景,方便学生和老师互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对现代教育的方式具有很大冲击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克服了原有教育中老师或者学生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原有教学中学生学习课程只能单项接受老师录制好的课件,这就使得远程教育缺乏反馈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弥补了这一项的不足,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不再局限于时间与地点,学生与老师互动教学。其次,CAI的大容量存储功能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都可以通过简单的绘图功能表达其深奥的内涵。学生在和老师双向交流中,就自己练习或者作业的知识掌握情况迅速的传给老师,老师通过发放网上的练习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关键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意识的调节学习节奏,加强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的训练。最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突破了原有课堂的束缚,尤其是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学习者不再局限于学校、培训机构、大大激发了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兴趣。

二、现代远程教育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实现途径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要想成功实现,需要两方面的支撑,即计算机硬件部分和计算机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含路由器、交换模块、服务器、网络管理。软件部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老师教学课件系统和老师学生同步授课系统。下面详细阐述硬件与软件部分的构成与作用。在硬件部分中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将计算机与Internet上的网络资源相连,交换模块其实质是主干交换机、集线器和网络电缆的组合体,通过交换模块才能实质性的将信息以数字装换的形式通过网络传输到所用设备。相应的服务器就是收集、分类管理传输过来的信息资源,它是远程教育中承载信息的最终实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客户端。而网络管理模块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整个网络的监控,尤其是对网络资源计费模块的监控和网络安全的监控。软件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系统:语音视频交互系统,同步浏览系统,网络答复系统,作业批阅系统,课件制作系统以及远程作业与批阅系统。各个系统的作用不同却又紧密联系着,例如课件自作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不会熟练使用编程的老师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上的素材进行构建自己的教学课件,但是该系统与语音视频交互系统与作业批阅系统紧密挂钩,这样学生听完课件,可以根据进行完成网上课程练习来到远程作业模块,做完作业后相应的作业评阅系统会给出测评结果对您学习的基础是否牢固做出评价,并反馈到老师的网络答复系统,老师通过答疑平台,对学生在远程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的困惑通过该平台进行答疑。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进步将来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会更加发展,毕竟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在远程教育的应用中也无法避免的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多了距离感少了情感上的交流,让传统教育上的师生情分逐渐淡化,这也是其存在的很大弊端,这方面来说,传统教育自有它的优势。因此,我们在享受多媒体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学习便捷与海量的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现实生活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才能更好地领略到真正的教育精髓,毕竟教育并不是生产产品的工厂而是为了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人类文化的基地。

参考文献

[1].浅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11):226-227.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