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勤劳的小编演员给大家找到的2篇浅析孝文化的特征,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析孝文化的特征通用2篇 篇一
关键词:孝文化;统治秩序;社会生活
我国是一个有着漫长的文明的国家,中华民族创造了美丽辉煌的文化,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价值观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中的重要的地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经历了改朝换代,然而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孝道,并且将孝道作为其统治的根本。下面我们就进行逐一的分析。
先秦时期起,孝道就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据《尚书・无逸》记载,殷王武丁的父亲死后,武丁“乃或亮阴,三年不言”。“亮阴”就是为父亲守丧。武丁的儿子孝己也是一位非常重视孝道,有德行的君王。在《庄子・外物》篇中,“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而曾参悲。”亚圣孟子就是一位十分孝敬母亲的人。孟子幼年丧父。孟母一个人将孟子抚养长大。幼年时,孟母为了能让孟子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曾经三次搬家。长大后,孟子对自己的学业有些骄傲自满,就外出贪玩。孟母将孟子叫来,狠狠地砍断机杼,告诉孟子,如果不能够持之以恒,就算知识再多,也会就像这个机杼断掉一样,无法成为人才。孟母的良苦用心,深深的感染了孟子,自从孟子懂事开始,就深深的体会到了母亲的辛苦,懂得孝敬母亲。
汉代,孝文化成为其统治的政治伦理的基础。孝文化贯穿于汉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不管是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甚至是官员的政治生活,都与孝息息相关。对于官员的选拔,就有“举孝廉”的说法,就是官员的任命,要由上级官员考察这个人是否孝顺,是否清廉,如果这是个正直、懂得孝敬老人的人,就有资格被举荐成为官员。曹操等人都是通过举孝廉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的。
到了唐代,由于其经济水平较高,政治制度也相对完善,唐代在文化制度上兼容并包,发扬孝道,前承秦汉时期传统,后启后世之思,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
唐代的统治者认识到,“孝”是全部道德的基础,是决定家庭和谐、国家稳定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统治者要求人们做到“耆敬色养朝夕不违,躬亲医药垂涕昼夜”也就是朝夕不改的侍奉双亲。
帝王本身严于律己,以身示范,尊老敬老,百姓自然也会学习,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长此以往,自然会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曾言:“孝者,善事父母,自家刑国,忠于其君,战臣勇,朋友信,扬名显君,此之谓孝。”[1]
一代女皇武则天更是十分重视孝道,武则天在《臣规》中言:“人之事亲也不去乎父母之册,不倦乎劳辱之事,见父母体之不安则不能寝;见父母食之不饱则不能食。”[2]就是说,子女侍奉父母应该不辞劳苦,如果父母睡不着觉,自己就不能睡觉;如果父母没有吃饱饭,自己就不能够吃饭。
唐玄宗曾经认真的阅读《孝经》,并且批阅。当他读到《孝经・三才章》里面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唐玄宗御注云:“孝为百行之首,人之常德。”[3]
唐德宗在位时,其父亲已经去世。德宗能够做到“善事母亲”。德宗的母亲沈氏在安史之乱中失踪,于是德宗终有生之年遍访天下,仍然没有找到。有“自是诈称太后者数四,皆不之罪,终贞元之世无闻焉”[4]
到了宋朝时期,宋代开国之初,宋太祖就在开宝三年(970年)正月辛酉诏令天下,“民五千户举孝弟彰闻,德行纯茂者一人,奇才异行不拘此限,里闾郡国递审联署以闻,仍为治装诣阙。”[5]从这个时候开始,宋太祖开始了宋代劝孝之风,把劝孝定为宋朝一朝治国安邦的既定国策。
宋太祖不仅劝孝,而且以身示范,侍母至孝。宋太祖的母亲赵太后,在宋太祖登基后的第二年就生病了,据《宋史・宋太祖一》记载,“寝疾,上侍药饵,不离左右。”为了给母亲祈福,宋太祖还下令大赦天下。
宋朝将敬老作为一项国策,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给予奖励。对于高龄的老人,宋朝可以授予其官职。据《宋史》卷5记载,太宗于端拱元年(988年)春正月己未朔,“不受朝,群臣诣合拜表称贺,乙亥,亲耕籍田。还御丹凤楼,大赦,改元,除十恶、官吏犯赃至杀人者不赦外,民年七十以上赐爵一级。”闰五月乙未,“赐诸州高年爵公士。”[6]
宋代建国之初,为更好的实行以孝治天下,经常以天子的名义对高龄老人给予物资的赏赐。雍熙元年(984年)十二月癸未,“赐京畿高年帛”[7];淳化四年(993年)二月,“壬戌,召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是日,雨雪大寒,再遣中使赐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碳”。[8]
从宋太祖开始,宋代历朝的统治者都对高龄老人给予物资奖励。所赏赐的物品除了粟帛外,还有茶、金银器皿等。宋代的历朝统治者都把敬老作为维持统治秩序的基本国策。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发展,孝文化更加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士大夫的家训中,都对孝道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列举了孝道的种种细节。
孝文化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尊老敬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既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也是历代统治者维持其统治的基本秩序。在今天,尊老敬老,对于发扬传统美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如此,才能够使我们的国家稳定、富强。老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生活越来越好。(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刘d《旧唐书》卷24《礼仪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17页
[2]《诸子集成》续编十《臣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
[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孝经注疏》卷3《三才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4]刘d《旧唐书》卷52《后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89页
[5]脱脱等《宋史》卷2,《宋太祖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0页
[6]脱脱等《宋史》卷2,《宋太祖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1-82页
[7]脱脱等《宋史》卷4,《太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3页
[8]脱脱等《宋史》卷4,《太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2页
浅析孝文化的特征通用2篇 篇二
关键词:孝 孝文化 特征
一、孝及其起源
(一)孝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所阐述的孝是天经地义之事,由此可见,孝的地位至高。另外,孝也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梁漱溟、钱穆、谢幼伟等一些学者对于孝及孝文化的研究之深,并 另外,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性观、社会观、发展观于一体的首要观念。孝包含了儒家伦理的亲、尊、长的基本精神,并且其内在反映出来的道德内容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均具有特殊意义。
(二)孝的起源
任何思想的起源一定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连。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2]”恩格斯也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所以,探寻“孝”的起源,一定要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联系,“孝”的真正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孝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氏族公社末期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时代,而其被充实或正式形成孝文化则是在夏商周奴隶制社会[4]。笔者较为认同一种说法,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孝道形成的直接原因。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是通过实践来实现和向前推移的。孝道,作为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基础内容,它的形成与完善也是同人类的需要息息相关的。
二、孝文化及其特征
(一)孝文化
肖群忠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这样界定孝文化概念,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及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综合,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宗教、哲学的形上价值理想,它们仍然属于狭义的精神文化或道德文化范畴,但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社会性延伸则已属于文化的范畴了[5]。在这一层面上对于孝文化进行界定,可以看出孝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孝文化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
(二)孝文化的特征
“家国同构”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社会框架,在这一背景下,孝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沉淀与演进,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传统文化。就其特征而言,主要体现为:第一,血缘性。“孝”是一种基于自然性的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礼记・祭义》云:“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有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6]”这些经典中所流露出的不仅是生命的根源意识,更在辩证中展示出人类超越于动物的情感所在,这也正是“孝”观念的发生学意义所在。第二,伦理性。孝,属于家庭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内容,涉及的主要是父与子、长与幼之间的关系,后来衍生为君臣等级关系。《孝经・开宗明义》已经阐述了“忠孝合一”的观点,在伦理这一特征上,孝的延伸已经超越了家庭关系,上升到社会关系中。于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出“愚孝”、“愚忠”等问题。第三:义务性[7]。作为传统孝文化的经典,《孝经》通篇所讲的都是孝的义务,从天子到诸侯遍及庶民,每一个等级中存在不同的行孝义务。甚至于最高的天子,也要履行“孝子”之义务,在孝的范围内,任何人都是义务的主体,而非接受的客体。几千年来,孝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不仅没有失去光彩,其积极作用反而愈加明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孝文化的义务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孝的义务性不仅在于规定了某一个家族内部的伦理道德规范,同样,这一特征逐渐成为社会个领域内的道德规定。第四,教育性。孝文化之所以能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经久不息,并历练为经典文化,这与其教育性是分不开的。孝的教育,使孝道观念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弘扬和推广,孝的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至父母双亲,下至子女孩童,孝的教育不仅起到了因教及德的作用,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孝文化也是一种在实践中发展的文化。在当代中国,重读“弟子规”、“谁是最美孝心少年”、“孝子评选”等活动的兴起,同样印证着孝文化的这一特征――教育性。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同样,对于文化特征的把握亦有区别。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孝”文化。正确理解和清楚分析孝文化的特征,对于理顺孝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作用。“孝”应当成为当代社会每一个人心中最普通、最受用、最具教育意义的意识。使其在规范大众思想、解决家庭矛盾,乃至处理局部社会问题中发挥起积极作用。
注释:
[1](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三联书店,1956:165.引自:肖群忠。弘扬孝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序)[M]. 转引自: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14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60:125.
[4]杨振华。“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5.
[5]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07:3.
[6][7]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07:26,30.
参考文献:
[1]孝经[M].
[2]张树骅,宋焕新,主编。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09.
[3]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