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精选推荐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时间: 2024-08-27 23:17:07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由1级文库精心整编,希望在【细胞生物学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篇一

记得在20__年的时候,我们学校里有个同学,他不幸的得了白血病,白血病是因为白细胞的数量胜过红细胞的数量,所以白细胞在慢慢的吞噬红细胞,最后,由于大多数的红细胞被白细胞吞噬,就会产生白血病这种怪病。

哎,他的家人为了他能好起来就把全部家当都花在他的身上,但厄运始终没有放过它,就算花了几十万也没治好他的病,最后他的父母实在是没钱给他治疗了,可他的父母又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儿子白白死去,就只好请求社会的帮助。

校长知道了之后,就立刻开始了爱心义卖活动。同学们的爱犹如浓浓的茶,大家都伸出爱心的双手,就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卖,半天过去了,爱心义卖活动结束了,整个年级总共捐出了2千多元。有的同学记觉得自己捐的钱太少了,甚至把自己的零花钱也给捐上去了。

正是我们的这些爱心,才让他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与温暖,才让他更有信心的活下来。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篇二

1.1教学内容现状

从1665年英国人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栎树皮纤维质的细胞壁以来,细胞生物学这一学科得以形成。鉴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是与其研究技术方法一起进步,电子显微镜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技术的使用丰富了细胞生物学的内容,其研究内容由细胞显微水平至超微水平、分子水平。人类的癌细胞生物学、基因遗传学是现在医学研究的热�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使用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基本有2种缺陷:一是医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对细胞的结构、功能介绍的层次太深;二是生物专业的教材罗列的知识面太广、缺乏深度,而且许多知识点与高中生的生物学知识重复。

1.2解决方法

为了培养具有科技创新型、高素质型新一代生物教师,严格依据本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大纲、多个版本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及关于细胞研究的国内外时新文献等资料,量身定制式地撰写一本适合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细胞生物学课程讲义。其特色在于及时编入当年细胞生物界发生具有科研历史意义的文献资料及科学技术方法,重点放在细胞的系统构建及细胞模型制作等中学教学技能重点、难点上;略讲或删除中学已学的生物学相关内容;删除对细胞的结构、功能介绍的层次太深的知识及一些纯医药等其他专业的知识,使细胞生物学的知识保持系统性的同时具有适当的深度和广度。另外,为了培养启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科研兴趣,要求学生课外每周阅读1篇近年的细胞生物学相关的研究性论文,定期在课堂讨论论文的设计和特点。

2教法研究

首先需革除传统的满堂灌和僵硬的概念式教学,采用课堂讨论主体互动式、与案例相结合的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case)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方法,并结合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事件为主线的前沿性学科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高的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

2.1PBLcase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问题教学,于1969年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美籍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首次提出,直到1993年开始在全世界推广[1]。PBLcase教学模式就是在PBL问题教学模式中就其中的问题采用案例分析[2-8],具体步骤如下。2.1.1提出案例设计1个与教学知识内容密切的案例。PBLcase教学模式很适合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因为生物体的每种细胞都有自己生理活动现象及其细胞之间的相互生理关系,这些细胞生理现象就是案例的取材来源。2.1.2分析案例把学生分成小组分析案例并对不懂的或怀疑的知识点先进行探讨,师生再一起讨论,通过这种师生互动式、课堂角色互换等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分析问题能力, 最后,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一个相对最佳知识答案[9-12]。2.1.3总结用理论知识解决案例的原理。将案例与整章各知识内容贯穿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理解记忆。

2.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概念性、抽象性,并与医学、生物学、农学等专业都交界相关的课程。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制作含视频、动漫、图片等技术手段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特色的多媒体课件,以增强课题的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将细胞的抽象性生理事件,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将细胞的结构与生理现象图文并茂的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通常在讲述细胞的结构相关知识时使用插入图片的PPT课件讲述效果就很好。如讲述细胞周期时,用饼状图制作PPT课件。另外,讲述细胞的生理事件时可采用视频、动画或视频课件。如讲述细胞核糖体的组装及多聚核糖体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时,用Flas课件来授课使得细胞核糖体的组装及多聚核糖体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仅用5~7minFlas课件生动的展现,同时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还有场景效果也使其记忆深刻,对知识有了全方位的理解。反之,如果仅用普通PPT讲述细胞核糖体的组装及多聚核糖体蛋白质生物合成则至少需要35~45min,而且这种单纯视觉的记忆时间要比凭借视觉、听觉和场景的记忆差很多。

2.3建立学习兴趣小组

组建学习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学习细胞生物学相关知识的兴趣活动,授课教师对兴趣小组活动进行指导,如指导学生完成“核糖体模型的制作”、“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制作”等。学习兴趣小组由各个组长负责指导组内学生学习和向教师反映学习情况及疑难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这种学习角色的改变对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大有帮助。简而言之,建立学习兴趣小组使教师对细胞生物学课程的辅导不但具有持续性,而且将师生的角色互换,在提高学习效率的情况下还能改善师生关系。重点是对培养高等师范院校专业的学生对课堂的设计过程及对将来自己设计课堂教学有重要意义。

2.4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

将原来单一的期末试卷测试考核方式改为每个章节提问分析说课、课堂外举办知识讨论会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如教师在每个章节结束时对难点和重点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以考核学生听课效果并记录考核成绩;课堂外举办知识讨论会是为了相互讨论时挖掘知识的深层意义;对知识挖掘正确且有意义的学生加分,该分核算入细胞生物学期末终成绩中;另外,在试卷的题型中尽量多一些跨章节的题型及当年细胞生物学相关国际研究的新突破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之类题型。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直有对教学内容有着自己的见解,对提高学生细胞生物学课程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能及生物科研能力均有很大提高。

3教师团队建设

细胞生物学课程固定由多名相关专业教师授课,组成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13-15]。细胞生物学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材的使用、上课具体内容都严格经团队教师统一探讨并修改。这就保证了细胞生物学课程内容与授课质量。也为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开设打下很好的基础。另外,课题组成员教师经常参加国内外细胞生物学学术研讨会,为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方法改进与内容的丰富等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4小结与展望

通过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本院细胞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比改革前有了很大进步,主要情况分析如下。(1)使用量身定制式撰写的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细胞生物学讲义,使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细胞生物学有一定的知识连接性;同时,教师团队建设为教师的相关专业知识增添知识源,使得知识完善、正确;(2)组建学习兴趣小组、使用多媒体教学、使用PBLcase教学模式、学生主体互动式、课堂讨论、考核多元化等方法,并结合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事件为主线的前沿性学科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看论文及科研求证习惯,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建议在今后的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继续探索,以进一步提高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篇三

1氟碳液体眼科实验研究

氟碳液体对培养纤维细胞的影响[18] 为观察氟碳液体的生物化学稳定性,我们将纤维细胞种植于氟碳液体与培养基的界面,观察纤维细胞的生长情况,含没有完全氟化的氢的氟碳液体,纤维细胞有附着生长、增殖活跃,氧化铝处理氟碳液体,可以去除氟碳液体中含氢杂质(未完全氟化物质),减少纤维细胞生长增殖。

2氟碳液体的眼科临床应用

脉络膜上腔出血[38,39] 脉络膜上腔出血如没有眼 内容 脱出可以手术 治疗 ,氟碳液体改善了这些患者的预后。360度剪开球结膜,角膜缘后4mm,3个象限做平行角膜缘3mm巩膜切开,从颞下象限(无晶状体眼从角巩缘,有晶状体从睫状体平坦部)刺入30号细长针至玻璃体腔看到针尖,缓慢注入氟碳液体,用棉签轻压眼球使脉络膜上腔出血从巩膜切口中溢出,除去脉络膜上腔出血后,再做玻璃体切除。

与t-PA联合应用治疗黄斑下出血[45] 老年性黄斑变性黄斑出血,在玻璃体切除后,黄斑下积血可以用t-PA液化,再用氟碳液体将积血挤入玻璃体腔后吸除。

3小结

【参考文献】

1 Dale B. Fluorocarbons: Properties and Syntheses. Federat Proceed ,1975;34:1444-1448

2 Maugh H. Perfluorochemical emulsion: Promising blood substitute. Science ,1973;179:669

3 Chang S. Low viscosity liquid fluorochemicals in vitreous surgery. Am J Ophthalmol ,1987;103(1):38-43

4 Haidt SJ, Clark LC Jr, Ginsberg J. Liquid perfluorocarbon replacement of the eye.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82:22(ARVO Supple):242

5 Miyamoto K, Refojo MF,Tolentino FI, Fournier GA ,Albert DM. Perfluoroether liquid as a long term vitreous substitute. Retina ,1984;4(4):264-268

6 Chang S, Zimmerman NJ, Iwamoto T ,Ortiz R,Faris D. Experimental vitreous replacement with Perfluorotributylamine. Am J Ophthalmol ,1987;103(1):29-37

7 Stolba U, Krepler K, Pflug R ,Velikay M,Wedrich A,Binder S. Experimental vitreous and aqueous replacement with perfluorophenanthrene. Retina ,1997;17(2):146-153

8 Eckardt C,Nicolai U,Winter M ,Knop E..Experimental intraocular tolerance to liquid perfluorooctane and perfluoropolyether. Retina ,1991;11(4):375-384

9 Versura P, Cellini M, Torreggiani A, Bernabini. B, Rosso A, Moretti M, Carammzza R.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silicone,fluorosilicone and perfluorocarbon liquids as vitreous tamponades. Ophthalmology ,2001;215(4):276-283

10 Mertens S,Bednarz J,Richard G Engelnann K. Effect of perfluorodecalin on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and human corneal endothelium in vitro .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00;238(2):181-185

11 Sparrow JR, Matthews P, Iwamoto T, Ross R, Gershbein A, Chang S. Retinal tolerance to intravitreal perfluoroethylcyclohexane liquid in the rabbit. Retina ,1993;13(1):56-62

12 Bryan S, Friedman SM, Mames RN, Margo CE. Experimental vitreous replacement with perfluorotri-n-propylamine. Arch Ophthalmol ,1994;112(8):1098-1102

13 Peyman GA, Soheilian M, Luo Q, Moshfeghi D, Schweighardt FK. Intravitreal tolerance of a new perfluorocarbon vitreous replacement. Can J Ophthalmol ,1996;31(7):345-349

14 De Queiroz JM. Subretinal perfluorocarbon liquids: An experimental study. Retina ,1992;12(suppl):33-39

15 Versura P, Cellini M, Torreggiani A, Bernabini B, Rossi A, Moretti M, Caramazza R.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silicone,fluorosilicone,and perfluorocarbon liquid as vitreous tamponades:An ultrastructur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phthalmolgy ,2001;215(4):276-283

16 Stolba U, Krepler K, Velikay-Parel M, Binder S. The effect of specific gravity of perfluorocarbon liquid on the retina after experimental vitreous substitution.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04;242(11):931-936

17 Winter M, Eberhardt W, Scholz C, Reichenbach A. Failure of potassium siphoning by Muller cells:a new hypothesis of perfluorocarbon liquid induced retinopathy .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0;41(1):256-261

18 Sparrow JR, Ortiz R, Macleish PR, Chang S. Fibroblast behavior at aqueous interface with perfluorocarbon,silicone,and fluorosilicone liquid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0;31(4):638-646

19 Green K, Slagle T, Chaknis MJ, Cheeks L, Chang S. Perfluorocarbon effect on rabbit blood retinal barrier permeability. Ophthalmic Res ,1993;25(3):186-191

20 Berkowitz BA, Wilson CA, Hotchell DL. Oxygen kinetics in the vitreous substitute perfluorotributylamine:A 19F NMR study in vivo.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1991;32(8):2382-2387

21 Ito Y,Berkowitz studies of retinal Res ,2001;41(10-11):1307-1311

22 Sparrow JR, Jayakumar A, Berrocal M, Ozmert E, Chang S.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 combined use of vitreous substitutes of high and low specific gravity. Retina ,1992;12(2):134-140

23 Peyman GA, Conway MD, Soike KF Clark LC Jr. Long term vitreous replacement in primates with intravitreal vitreon or vitreon plus silicon oil. Ophthalmic Surg ,1991;22(11):657-664

24 Sleep TJ, Luff AJ, In vivo formation of heavy oil. Retina ,1999;19(3):251-255

25 Hoerauf H, Faude F, Menz DH, Dresp J, Wiedemann P, Laqua H. Determination of the solubility of perfluorocarbon liquids in silicon oil in vitro and vivo . Retina ,2002;22(2):163-168

26 Ciardella AP, Langton K, Chang S. Intraocular dispersion of perfluorocarbon liquids in silicone oil. Am J Ophthalmol ,2003;136(2):365-367

27 Friberg TR, Siska PE, Somayajula K, Williams J, Eller AW. Interactions of perfluorocarbon liquids and silicone oil as characterized by mass spectrometry.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mol ,2003;24(10):809-815

28 MorEira CA, Bryk A, Kmomatsu MC, Vanzo LC. Bacterial growth in perfluorocarbon liquids:An in vitro study. Retina ,2001;21(5):533-535

29 MorEIra CA, Uscocovich CE, Moreira AT. Experimental studies with perfluorooctane for hemostasis during vitreoretinal surgery. Retina ,1997;17(6):530-534

30 Chang S, Ozmert E, Zimmerman NJ. Intraoperative perfluorocarbon liquids in the management of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Am J Ophthalmol ,1988;106(6):668-674

31 Banker AS, Freeman WR, Vander JF, Flores Aguilar M, Munguia D. Use of perflubron as a new temporary vitreous substitute and manipulation agent for vitreoretinal surgery. Retina ,1996;16(4):285-291

32 Millsap CM, Peyman GA, Mehta NJ, Greve MD, Lee KJ, Ma PE, Dunlap WA. Perfluoroperhydrophenanthrene in the management of giant retinal tears :Results of a collaborative study. Ophthalmic Surg ,1993:24(11):759-762

33 Ambresin A, Wolfensberger TJ, Bovey EH. Management of giant retinal tears with vitrectomy, internal tamponade and peripheral 360 degrees 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Retina ,2003;23(5)622-628

34 Verma L. Gogoi M, Tewari HK, Kumar A, Talwar D. Comparative study of vitrectomy for dropped nucleus with and without the use of perfluorocarbon liquid. Acta Ophthalmol Scand ,2001;79(4):354-358

35 Roldan-pallares, Sanchez M. Vitreous luxated PC-IOLs:Complication. J Fr Ophthalmol ,2002;25(2):154-160

36 Soheilian M, Peyman GA, Wafapoor H, Navarro GC, Thompson H. Surgical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retinal detachment with perfluorocarbon liquid. The vitreon group. Int Ophthalmol ,1996-97;20(5):241-249

37 Desai UR, Peyman GA. Perfluorocarbon liquid in traumatic vitreous hemorrhage and retinal detachment . Ophthalmic Surg ,1993;24(8):537-541

38 Desai UR, Peyman GA, Chen CJ, Nelson NC, Alturki WA, Blinder KJ, Paris CL. Use of perfluoroperhydrophenanthrene in the management of suprachoroidal hemorrhage. Ophthalmology ,1992;99(10):1542-1547

39 Meier P, Wiedemann P. Massive suprachoroidal hemorrhage: secondary treatment and outcome.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00;238(1):28-32

40 Nishimura A, Kita K, Segawa Y, Shirao Y. Perfluorocarbon liquid assists in stripping the ILM to treat detached retina caused by macular hole. Ophthalmic Surg lasers ,2002;33(1):77-78

41 Brazitikos PD, Androudi S, Dimitrakos SA, Stangos NT. Removal of the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under perfluorocarbon liquid to treat macular hole associated retinal detachment. Am J Ophthalmol ,2003;135(6):894-896

42 Facino M, Mochi B, Lai S, Terrile R. A simple way to prevent indocyanine green from entering the subretinal space during vitrectomy for retinal detachment due to myopic macular hole. Eur J Ophthalmol ,2004;14(3):269-271

43 Millsap CM, Peyman GA.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using a perfluorocarbon liquid. Int Ophthalmol ,1994;18(2):97-100

44 Forlini C, Del Fiume E. Use of PFCL in th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endophthalmitis:new indicators. J Vitreo Retina ,1992;1:55-63

45 Kamei M, Tano Y, Maeno T, Ikuno Y, Mitsuda H, Yuasa T. Surgical removal of submacular hemorrhage using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n and perfluorocarbon liquid. Am J Ophthalmol ,1996;121(3):267-275

46 Imamura Y, Minami M, Ueki M, Satoh B, Ikeda T. Use of perfluorocarbon liquid during vitrectomy for severe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Br J Ophthalmol ,2003;87(5):563-566

47 Lee KJ, Peyman GA, Paris CL, Alturki WA, Desai UR. Management of retinal detachment associated with choroidal coloboma using perfluoroperhydrophenanthrene. Ophthalmic Surg ,1992;23(8):563-564

48 Brazitikos PD, Androudi S, Damico DJ. Perfluorocarbon liquid utilization in primary vitrectomy repair of retinal detachment with multiple breaks. Retina ,2003;23(8):615-621

49 Lomeo MD, Diaz-Rohena R, Lambert HM. Use of perfluorocarbon liquid in the repair of retinoschisis retinal detachment. Ophthalmic Surg Lasers ,1996;27(9):778-781

50 Vartanyan AH, Hovhannisyan TA. Application of perfluorocarbon liquid in the removal of metallic intraretinal foreign bodies. Med Sci Monit ,2002;8(2):CR66-71

51 Chen HC, Ho JD, Chen SN. Perfluorocarbon liquid assisted external drainage in the management of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with bullous serous retina detachment. Chang Gung Med J ,2003;26(10):777-781

52 Paris CL, Peyman GA, Blinder KJ, Alturki W, Dailey JP, Barron technique for managing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following prosthokeratoplasth. Retina ,1991;11(3):301-304

53 Garcia-arumi J, Sararols L, Martinez V, Corcostegui B. Vitreoretinal surgery and endoresection in high posterior choroidal melanomas. Retina ,2001;21(5):445-452

54 Brown AD, Kirkby GR. Removal of subretinal gas using perfluorocarbon liquid. Retina ,1997;17(1):70-71

55 Cekic O, Ohji M, Tano Y, Chang S. Continuous outflow devices for macular translocation with 360 degree retinotomy. Am J Ophthalmol ,2003;135(2):241-243

56 Nemeth J, Suveges I. Echographic sign of perfluorodecalin. Am J Ophthalmol ,1993;115(5):679-680

57 Milisap CM. Perfluoroperhydrophenanthrene is radiopque. Ophthalmic Surg ,1993;24(7):500

58 Manfre L, Fabbri G, Avitabile T, Biondi P, Reibaldi A, Pero G. MRI and intraocular tamponade media. Neuroradiology ,1993:35(5):359-361

59 Anat L, Humayyun MS, Juan E, Campochiaro PA. Haller versus perfluoronoctane in vitreoretinal surgery. Ophthalmology ,2000;107(6):1078-2000

60 Scott IU, Murray TG, Flynn Jr HW, Smiddy WE,Feuer WJ, Schiffman JC. Outcome and complication associated with perfluoronoctane and perfluoroperhydrophenanthrene in complex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 Ophthalmology ,2000;107(5):860-865

61 Liang C, Peyman GA. Tolerance of extended term vitreous replacement with perfluoronoctane and perfluoroperhy drophenanthrene mixture. Retina ,1999;19(3):230-237

62 Ji YZ, Pei S, Wu YJ, Huo WL, Chen YJ.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Int J Ophthalmol (Guoji Yanke Zazhi) ,2006;6(4)888-889

63 Xiao Y, Wang J, Li JH, Liu J, Wang L, Sun HY, Gao ZJ. Posterior continuous capsulorhexis in longenital cataract extraction. Int J Ophthalmol (Guoji Yanke Zazhi) ,2005;5(6):1178-1179

64 Wang Z, Xia Q, Liu XW, Cui BH. Influence of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on visual function. Int J Ophthalmol (Guoji Yanke Zazhi) ,2006;6(2):377-380

65 Han DP, Rychwalski PJ, Mieler WF, Abrams GW. Management of complex retinal detachment with combined relaxing retinotomy and intravitreal perfluoronoctane injection. Am J Ophthalmol ,1994;118(1):24-32

66 Lesnoni G, Rossi T, Gelso A. Subfoveal liquid perfluorocarbon . Retina ,2004;24(1):172-176

67 Garcia-Valenzuela E, Ito Y, Abrams GW. Risk factors for retention of subretinal perfluorocarbon liquid in vitreoretinal surgery. Retina ,2004;24;(5):746-752

68 Roth DB, Sears JE, Lewis H. Removal of retained subfoveal perfluoronoctane liquid. Am J Ophthalmol ,2004;138(2):287-289

69 Huang JY, Yang CM. Intraocular formation of heavy oil in the subretinal space. Jpn J Ophthalmol ,2004;48(1):75-77

70 Tanji TM, Peyman GA, Mehta NJ, Millsap CM. Perfluoroperhydrophenanthrene as a short term vitreous substitute after complex vitreoretinal surgery. Ophthalmic Surg ,1993;24(10):681-685

71 Blinder KJ, Peyman GA, Desai UR, Nelson NC Jr, Alturki W, Paris short term vitreoretinal tamponade. Br J Ophthalmol ,1992;76(9):525-528

72 Singh J, Ramaesh K. Wharton SB, Cormack G, Chawla HB. Perfluorodecalin induced intravitreal inflammation. Retina ,2001;21(3):247-251

73 Quiroz-mercado H, Suarez-tata L, Magdalenic R, Murillo-Lopez, Garcia-Aguirre perfused vitrectomy:animal studies. Am J Ophthalmol ,2004:137(2):287-293转贴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篇四

关键词 博士培养 二级学科 高等教育 要领剖析 规划设想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为培养和激励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教育部从199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选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工作,至今已历时13届。 其获奖数量已成为衡量高校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学科发展水平及博士生整体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①因此,对生物学获奖的学位论文进行研究,总结获奖论文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生物学科的发展乃至研究生的教育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1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方法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是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参评的材料除参评学位论文外,还包括最多5项代表性成果以便专家评议核查,其成果必须与该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且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及获得学位后一年内获得。

2 生物学1999-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类别分析

(1)从二级学科情况来看,1999-2010年的12届评选中,生物学共入选72篇,其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入选最多,有18篇(占到总数的26%),其次是神经生物学专业入选13篇,再是细胞生物学专业10篇和遗传学专业8篇,其他的专业都只有零星的几篇获选。

本文主要针对2006年-2010年的获奖论文,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分析,以刊物影响因子作为相对参考依据(只列入影响因子大于7的第一作者及共1作者)的二级学科分析如下:

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例,2006-2010年共获奖6人(见表1),其部分信息如下:

同理分析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等。

分析数据表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这三个二级学科占据绝对的优势。正是这三大学科所具有的重要性吸引了很多优秀的研究人员,并且催生了多篇优秀博士论文。

(2)从学位授予机构来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以总数21篇遥遥领先于其他单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各有6篇获奖,其余的单位都只有1-2篇入选。

(3)从论文的指导教师来看,存在多篇获奖论文的指导老师是同一名教师的“集聚”现象。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蒲慕明和段树民的团队共获选了6篇(神经生物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裴钢指导的团队(细胞生物学)、上海交通大学(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贺林指导的团队(神经生物学)和北京大学的翟中和指导的团队(细胞生物学)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分别有3~4篇的获奖论文。

3 生物学1999-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特点分析

结合自然科学类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估指标体系和上述类别分析的结果,可以总结出下述特点:

(1)在Science 、Nature、Cell等顶级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相关支撑性论文。

例如2010年获奖的王强、毛颖波、张柯,2009年获奖的丁昇等等。

(2)选题为本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例如管沉冰(2009年)的学位论文“从生长锥到胞体的长距离钙离子信号介导Slit-2引起的神经细胞迁移的翻转”,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对于研究神经损伤修复的手段有极大的意义。

(3)论文在理论上或方法上有创新,具有开拓性,探索了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提出了新命题、新方法,对本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

例如丁昇(2009年)的“piggyBac转座系统——哺乳动物遗传分析的新工具”,改造了一种来源于粉纹夜蛾的DNA转座子piggyBac(PB),为在哺乳动物和其它脊椎动物中建立一个作为多功能遗传分析工具的高效转座系统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

(4)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例如毛颖波(2010年)的 “棉酚诱导的棉铃虫P450 GIP的分离鉴定和功能研究”,首次将RNA干扰与植物对昆虫的防御途径联系起来,Nature称之为“RNA干扰杀虫剂”。这一成果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和孟山都公司签署了合作意向。

(5)论文内容充实饱满、系统性较强、研究全面。

例如龚骏博士(2007年)的“青岛沿海管口目纤毛虫的分类学研究及科属级阶元的系统修订”,系统地对约40个已知属级阶元及同物异名进行了全面的新定义及清理,进而对目内系统做了新的修订。所以虽然发表的21篇支撑论文的影响因子都很小(都只有1左右),然而,博士学位论文因内容充实全面而获奖。

(6)论文语言表达准确、层次清楚,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文字精练、图表规范、学风严谨,体现出较强的书写的系统性、逻辑性。

4 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的相关建议

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估指标体系中,论文成果的创新性占了60%的权重。因此应着重创新性的开拓扩展,为自主创新提供适宜的环境。科研实践有助于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参与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研究工作都能为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可制订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措施,为博士生开展创新研究提供条件,鼓励创新,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

建议开展研究生导师经验交流会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工作研讨会等,以促进导师的核心作用的发挥。指导学生所选课题应具有原创性,最好与国际前沿的热点或难点领域相关,或在传统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的方向中寻找创新突破点,加大学科交叉力度。

注释

① 熊文,曹一雄,张淑林。以优博论文评选为动力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J].教育与现代化,2007(2):44-48.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篇五

教学重点:

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4、细胞分裂的意义

5、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

教学难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讨论:生物体是如何长大的?

1、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那些结构上?这使细胞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引导学生简要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从细胞变化角度分析: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细胞的体积一般都是很小的,细胞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就会通过细胞分裂使其体积减小。为什么细胞要进行细胞分裂呢?指导学生展开讨论。(请参考“细胞有丝分裂。ppt”)

学生总结:细胞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对于单细胞生物体,细胞分裂意味着生物个体数的增加。多细胞生物体的生殖活动也是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的。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细胞分裂则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分裂保证了细胞有足够大的表面积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证了新陈代谢对物质更新的需求。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根据对细胞分裂过程的观察,细胞分裂主要分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不同的方式。

学生观察并讨论:认真观察39页青蛙红细胞细胞分裂图、37页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图和107页产生精子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图,简要说出他们的主要区别特点。

归纳总结:提出三种细胞分裂方式并比较主要不同。

三种细胞分裂方式中,无丝分裂通常是已经分化的细胞所采取的细胞分裂方式,如青蛙血液中红细胞的细胞分裂。(见扩展资料)减数分裂只发生于有性生殖过程中,多是用于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或精子细胞等;而有丝分裂则是最常见的方式,如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产生以及无性生殖过程中新个体或生殖细胞——孢子的形成……。人体就是经过连续的有丝分裂由一个受精卵细胞生长发育成的。

有丝分裂可以连续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细胞周期。

学生阅读并讨论:

1、学生分析有关文字描述找出关键词语(什么样的细胞?起、止的标志?为何这样划分?)

2、根据图解描述什么是细胞周期。

3、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的特点是什么?如果观察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组织,处于哪个阶段的细胞会更多些?

(一个细胞从它产生开始直到它又通过细胞分裂变成两个相同的子代新细胞这就是一个周期。它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包括两次分裂间期的遗传物质复制,和分裂期的遗传物质的均分两个过程。

设问:为什么有丝分裂可以连续进行?

一般情况下,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全部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性。克隆技术就是利用的这一原理。为什么有丝分裂能够产生相同的细胞呢?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这两个阶段各自完成了那些生命活动?

配合课件进行讨论学习,并且作笔记:

根据课本给出的数据等资料可以知道,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有极大的比例。分裂间期是一个新生的细胞进行物质积累生长成熟的阶段,与此同时这个细胞还要为新一代细胞的产生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因此看似静止的分裂间期其实是细胞最繁忙的阶段。

根据给出的图形和照片比较并描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具有哪些特点?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做物质准备。(占时90~95%)

细胞变化:细胞核大核仁明显,染色加深。核内渐出现染色体纤丝。

分子变化:DNA复制加倍,有关蛋白质大量合成。

总结:

1、细胞变化:细胞由扁变方,细胞核占有极大的比例。细胞核染色均匀,颜色渐深,核仁不止一个,非常显著。

2、物质变化(原因):细胞核内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核内DNA分子数量增加了一倍。核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因此细胞核颜色明显变深。细胞内有大量的蛋白质被合成,其中有一部分与DNA分子一同构成染色体。根据书中图示可以知道复制的两个DNA分子是靠一个着丝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核仁部分见扩展资料。可以给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解。)

一切准备就绪后,细胞分裂就可以开始了。细胞分裂是一个相对较快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均分和细胞质等结构的分离。分裂间期复制的DNA要完整地分离,使新形成的两个子代细胞分别获得完全相同的一整套DNA。如何保证复制的两套DNA分子能准确无误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呢?

根据课件引导学生讨论:

学习细胞分裂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看图说话,学会抓重点、要点,学会比较、分析……。

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发展变化的过程,没有严格的阶段界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以及核内DNA、染色体的变化是观察的重点,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是主线。要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精密合理的美感。

为了研究方便,将有丝分裂的全过程被人为地分成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细胞分裂期:细胞一分为二。主要是完成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均分。(占时5~10%)

1、前期:

进入分裂期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让细胞核内的DNA散出来,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遗传物质的均分。观察前期细胞模式图及其变化过程,描述分裂前期细胞的主要变化特点。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

根据对动画、图解和照片的观察,描述有丝分裂前期细胞的变化过程及细胞特征。

染色质→染色体。

每个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核膜、核仁消失,细胞核解体。纺锤体形成。

总结:

1、完成了DNA的复制及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后,核仁逐渐解体消失。阻碍DNA分离的核膜也随着解体消失。

2、DNA分子很大,数目也较多,遗传物质以染色质形式高密度地聚集在细胞核内。在细胞分裂初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成染色体,可以使DNA分子在分离过程中不损坏,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完整性。

3、简要介绍纺锤丝的来源和纺锤丝体的形成。

4、关于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的关系,可以通过照片及动画进行讲解。

重点讲解染色体的结构。让学生明确:染色单体形成于细胞分裂间期,在有丝分裂前期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2、中期:

根据对图解和照片的观察,描述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特征。

DNA高度螺旋化。短粗的染色体清晰可见。

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集中在“赤道板”上。

总结:

1、突出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点集中到细胞中央的道板上。

2、强调赤道板是位于细胞中央部位的一个坐标面,不存在任何物质性结构。

3、由于染色体高度集中,造成纺锤体清晰可见。

4、强调绘图要点……。

3、后期:

根据对动画片段、图解和照片的观察,描述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变化过程及特征。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核遗传物质DNA均分。

总结:

1、在纺锤丝的牵拉下,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原来在一起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用词要准确。重点强调染色体数目增加的原因。

2、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上着丝点是受力点,染色体臂应该是顺向细胞中央的赤道板。

3、由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由于是复制品,因此形态、大小等特征应该完全相同。

4、末期:

遗传物质已经完成了均分过程,接下来就是细胞质的分离等收尾工作了。根据对图解和照片的观察,描述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变化过程及特征。

DNA解螺旋,染色体→染色质。

新的核膜出现,细胞核重新形成。纺锤体消失。

赤道板中央位置出现细胞板,并向外围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分离成两部分。

1个亲代细胞→2个核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子代细胞。

总结:

1、收尾工作与分裂前期正好相反。

2、由于细胞壁的物理特性,导致了植物细胞在分裂结束时只能是细胞板向外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3、有丝分裂有效地保持了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恒定性。对生物的遗传意义重大。

讨论:

1、为什么细胞只有在进行分裂的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其他阶段都以染色体形式存在呢?

2、同时出现或消失的结构都有哪些?其中细胞核结构与染色质几乎是同步存在的意义?

3、DNA是如何实现平均分配的?

4、简要说明有丝分裂的特点?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5、回味有丝分裂过程中精巧的程序设计,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6、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遗传物质的规律性变化设怎样的?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表示?

用表格形式如何表现?表格的优点是?

用曲线如何描述?优点是什么?

根据表格中的内容,用曲线描述一个细胞周期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根据这一图表可以清楚地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播放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动画

看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丝”,回忆遗传物质的均分过程。

展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片和动画片段,对比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讨论二者的异同。

讲解有关中心体的产生时间及组装过程(后者选讲)。

课堂练习:尝试用表格形式表示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讨论:

1、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2、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繁殖所产生的下一代个体有什么特点?

3、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两个双胞胎个体应该具有什么特色?

4、科学技术方面有哪些成果是利用生物有丝分裂的特点实现的?

5、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一样,在细胞进入分裂期以前也进行过一次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但是紧接着却连续发生了两次细胞的分裂——遗传物质两次被平均分配。� 他们各自适用于那些过程?为什么?(选作)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篇六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探索研究人体细胞发生、发育、增殖、衰老、死亡以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与人类疾病关系的学科[1]。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专业的一重要基础课,同时也是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以及后续临床课程的基础[2]。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助于医学专业学生从分子细胞层面理解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为专业课学习和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3]。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这门课程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4-6]。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系统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术,是新形势下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7-8]。本文结合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质量。

1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1.1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因材施教。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法医学、临床药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均需要开设医学细胞生物学。任课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大纲并根据教材内� 其次,注重基础理论,由浅入深。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构建并完善由细胞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现象及本质等所组成的理论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及基础实验技术的理解。授课教师应该以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为教学重点,使学生对细胞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等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精炼教材内容,突出重点。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内容较多,但课时有限,所以,任课教师应精炼教材内容,有的放矢授课。该门课程的必修内容是认识人类自身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精练授课内容,突出重点章节,同时,课后需要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1.2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使用启发式教学。授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开展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启发式教学相比传统单纯由教师讲课的教学方式更具有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不但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培养,因此,启发式教学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使用多媒体教学。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中有很多细胞结构图和分子机制图需要制作成动画,以使复杂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有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视频课件资料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后,使用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在事实案例基础上的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医学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还应该熟悉细胞的病理改变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但是由于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所以任课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案例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1.3理论课考试方式的改革建议

首先,优化考试内容。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优化理论课程的考试内容:(1)建立和完善理论课程的考试题库,保证理论课程考试的有效性;(2)根据本院开设的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设置相对应的考试题目;(3)指导学生撰写综述性论文或科研标书,以培养医学专业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优化考试形式。任课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优化理论课程的考试方式:(1)构建综合丰富的考试方式。建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试体系;(2)增加创新能力考试的比重。任课教师让学生按照要求写出科研标书并进行打分;(3)增加平时表现考试的比重。平时表现考试主要是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予以评分并记录。然后,优化评价方案。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期末闭卷考试及平时表现考试优化评价方案。理论课考试中的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理论课总成绩的70%,试题从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同时理论课考试中也包含学生的平时成绩,这一部分占总成绩的30%,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以及学生完成综述性论文的情况。

2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2.1实验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建议

首先,优化实验教学大纲。由于受到课堂学时及硬件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很多院校的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的实验课内容仅仅局限在一些验证性和基础性的实验。任课教师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增开一些与理论课程密切相关并且与学科前沿紧密联系的综合设计实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其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任课教师可以在基础性实验之外开设一些探索性及创新性较强的综合实验,例如细胞融合实验、细胞凋亡实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等。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进行设计性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然后,设置开创综合实验。任课教师应当结合理论课内容及相关临床应用,修改完善实验课教学大纲,科学设置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为重点,在实验课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强且创新性强的综合实验,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设想,培养独立科研工作的能力。

2.2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首先,应用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实验课教学相比,在启发式的实验课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在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后,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过程,然后分析研究最后得到的实验结果以探索实验原理。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其次,使用多媒体教学。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方便课堂教学工作。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可以方便地解决一些不容易讲解或者难以开展的实验。另外对于某些受条件所限而不便亲自操作的实验,学生可以观看教学演示片,全面了解这些前沿实验仪器的结构、性能和用途。然后,开展研究型教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实验课程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任课教师在实验课堂上采用开放式的研究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开放式研究型的实验课教学,让学生经历严格的科研训练,为以后申报、参与以及实施各种创新性科研项目奠定基础。

2.3实验课考试方式的改革建议

首先,优化考试内容。为全面、科学地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改革后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考试内容应该以核学生的实验操作水� 这种改革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拓宽学生对实验操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思考。其次,优化考试形式。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实验课程的考试应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全时段的综合评测,包括平时课堂考试及综合实验考试,平时课堂考试包括出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和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综合实验考试包括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开放性及探索性实验考试等。然后,优化评价方案。实验课的考察应该以考察学生运用实验技术的能力为主,包括以下几点:(1)考察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占实验课总成绩的20%;(2)考查学生的理论水平,包括实验基本原理、实验技术手段、实验操作方法等,占实验课总成绩的20%;(3)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占实验课总成绩的60%。综上所述,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做好科研工作并积极学习本课程最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最前沿的实验技术。其次,任课教师也需要精心把握课程内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比较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劣,并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交叉运用。同时,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方向,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中教案和课件的内容,在上课时适量引入案例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任课教师也需要加强实验课教学的比重,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教学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并不断探索研究新实验,使实验课堂更富有学术气氛。以上这些举措是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科研素质,具有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专业人才。

作者:郑皓 单位: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遗传与细胞生物学系

参考文献:

[1]杨宏新,王妍,李晓丹,等.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实践与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6(10):933-936.

[2]丁童.医学细胞生物学本科教学特点与教学模式改革[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6):559-560.

[3]蔡丽希,陈小萍,许桂芬.医学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5):696-697.

[4]付燕燕,陈彦,吴健,等.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2):135-136.

[5]唐历波,李栎,肖憬.临床专业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J].治学之法,2014(6):178-179.

[6]胡传银.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5(1):213-214.

[7]曲学彬,张强,高锦,等.基于案例的医学院校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8):591-592.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篇七

第一节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B)

板书

教学过程

(二)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

1.物质出入细胞膜的几种方式:

(1)自由扩散:

特点: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O2、CO2、甘油、乙醇、苯等。

(2)主动运输:

①特点: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②意义:(略)

2.细胞膜的生理特点:选择透过性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结构是与它的功能密切相关的,那么,细胞膜有哪些重要功能呢?

讲述:科学家经研究发现,细胞膜有多种生理功能。比如说,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等。其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膜的重要生理功能。

活细胞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活动,就必须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细胞的“门户”——细胞膜来完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是通过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入细胞的,而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的。首先,我们学习一种比较简单的运输方式。

(教师展示事先制作好的自由扩散活动图板,对照活动图板作简要说明:图中黄色表示细胞膜,红色球状物表示某物质。红色球状物多的部分为膜外,少的部分为膜内。接着教师演示红色球状物不断由膜外通过膜进入到膜内的情况。)

提问:如果红色球状物的多少代表某种物质浓度大小的话,那么,这物质进入细胞是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输,还是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运输?

(回答:略。)

讲述:对了,是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输,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不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上边这种运输方式叫做自由扩散。自由扩散相对于主动运输来说,又叫做被动运输。符合这种方式运输的物质仅限于小分子物质。

另外,还有一些物质在进入细胞时,不同于自由扩散方式,例如:轮藻细胞中的K+浓度比它所生存的环境中K+多63倍,海带细胞中的I—比海水高出40倍,人的红细胞中的K+比血浆高30偌,而红细胞中的Na+浓度却是血浆中Na+的浓度的1/6。由此可见,以上细胞具有不断积累K+、I—的能力和运出Na+的能力,以致不使膜内外的Na+、K+、I—达到平衡。上述这些物质是怎样进行运输的呢?(教师展示事先制作好的主动运输活动图板,在做简要说明后演示物质由膜外进入到膜内的过程,同时启发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提问:上述这种运输方式具有哪些特点?

(回答:略。)

讲述:当物质通过细胞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时,就像物体沿斜坡上移一样,必须由外部提供能量,在对上述Na+、K+、I—等物质的运输中,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来供给的。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总结出主动运输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①是从浓度低的一侧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②需要消耗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

提问:物质的主动运输方式在生物学上有什么意义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讨论,最后请一位同学回答,略。)

讲述:由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两种运输方式可以看出,细胞膜可以让O2、CO2、水分子等小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或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在生理功能上有什么特点呢?

回答:具有选择性

讲述:对,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关于细胞的内吞作用和外排作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小字部分。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了解到细胞结构与它的生理作用是相统一的,尤其是物质出入细胞膜时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特点,对于细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内容,填写下表。

出入细胞物质举例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高、低

是否需载体蛋白质

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

甘油

进入红细胞的K+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篇八

关键词: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69-02

一、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化交流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开展双语教学已� 我国教育部要求各大高等院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适时地开设双语教学。尤其是针对研究生,更应该优先考虑开展双语教学,因为他们是各大高校重点培养的对象。双语教学指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采用英语教材并用英语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开展双语教学,选择合适的课程来开展双语教学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是各大医学院校设置的基础课程,也是医学生学习各类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被列为医学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生命科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医学细胞生物学与生命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学好医学细胞生物学对了解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进展和最新发展动态是至关重要的,而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发现都是以英文的形式发表在各学术期刊,因此,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外语是学好医学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前提。鉴于此,有些院校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课程率先开展了双语教学。但到目前为止,实施的双语课程都是针对理论方面的,在实验课程中很少应用双语教学。因此,在实验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希望可以从实验操作的角度来进一步提高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外语水平,以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

二、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开展的可行性

目前,医学细胞生物学已经普遍被认为是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理论课程的双语教学在一些高校中已经开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双语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更何况医学研究生是医学院校的重点培养对象,除了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求他们具有过硬的专业外语水平,能够在日常交流中熟练地运用英语,并能够为外国友人解答疑问,为今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其英语基础要相对好一些,这也对双语教学实验课程的开展非常有利,再一次说明了进行实验课的双语教学是可行的。

三、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优势

由于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最新技术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以英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上的,因此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英语对了解医学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成果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技能。通过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外语水平,还可以引导研究生大量查阅并阅读相关外文文献,及时掌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最新动态。在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从实验和科研的角度来提高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不仅可以为以后的英文论文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可以为今后与相关专业人士的交流储备好有利的条件。在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实验课程内容进行预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的兴趣和热情。在多媒体课件中为学生展示所学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也可以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也是实验课双语教学的一大优势。实验课双语教学的优势还在于教师在用英文讲解实验的同时,可以为学生演示相关的操作步骤,有利于学生理解。

四、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

1.教师。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实施相当于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课堂上他们要应用英语进行授课,这就不仅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和外语沟通能力。同时由于是用英文和中文双语进行授课,任课老师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都知道,对于同样的授课内容,用英文教学的备课量远远要超过中文教学的备课量,更不用说是双语教学的备课量了。这就给任课老师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需要任课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也是对任课老师的一个不小的挑战。教师不仅要对中文教学内容准备充分,还要熟悉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专业词汇和相关操作步骤的英语表达。教师在用英语授课时,一定要保证使用学生较为熟悉、简单的单词来组成常见的语句,以方便学生们理解专业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英语的授课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同时教师还必须要保证自己发音的准确性,以免对学生造成误导,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影响教学质量。

2.教材。传递知识最好的载体就是教材,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对于双语教学来说,选择合适的英文教材尤为重要。目前推荐的是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因为原版的英文教材更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单词和语法的使用更加准确,不会引起争议。而且还融入了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相关词汇的更新和替换,不仅有利于医学生学习到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也有利于英语水平快速提高。但对于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来说,很难找到一本与教育大纲完全相符的原版英文教材,我们希望相关专业人士能够在参考原版英文教材的基础上,为广大研究生们编写一部既符合教育大纲要求,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专用教材,� 在这本教材中对实验所涉及的专业词汇进行中文注解,避免学生在课下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同时也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有效地减轻了研究生们的学习负担,进而提高研究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3.教学方式。虽然研究生的英语水平较本科生要高,但如果在课堂上完全使用英文授课,还是会有很多学生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不利于提高课堂授课的有效性和效果。因此我们根据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在课堂上主要采取全英文的课件展示,并适当地结合中文来讲解的教学方式。对于简单的或者是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和知识点要用英文来讲解;对于复杂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和知识点可以给予相应的中文解释。由于研究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要比英语听力能力好一些,所以我们可以采用自己编制的全英文教材,还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全英文的课件和板书,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全英文学习环境,帮助研究生们尽快融入英语情境并掌握相关专业英语知识。但对于复杂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还是需要任课教师用中文向学生们解释清楚,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4.学生。学生是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实施成功与否的又一关键因素。学生对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实施的影响主要在于他们的英语水平和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兴趣。所以说,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实验课双语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一些英文的文献和书籍,遇到不懂的词汇及时查阅并记录下来,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做好预习,熟悉课堂上将要讲授的相关专业词汇,并在预习过程中记录下自己不懂的问题。课上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疑惑,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课后鼓励学生用英文书写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和总结,找出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或实验成功的注意事项。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开展,可以普遍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为今后科研和提前做好准备。

五、总结

如今许多高等院校已经把双语教学带进了实验的课堂,但具体的教学体系目前还不完善,还处于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开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否准确易于理解;学生的听说水平能否帮助其正确理解相关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所以说,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我们师生共同的努力,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从而培养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宋桂芹,刘康,杨俊宝,蔡晓明,梁素华。提高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115.

[2]王弘a,田洪艳,徐冶,刘忠平,李质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721-722.

[3]王婉,梁素华,刘云,申跃武。研究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03):300-302.

[4]韩晓云。双语教学在细胞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07):230-232.

[5]李健,苗绪红,李光。七年制医学生细胞生物学实验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04):465-466.

细胞生物学研究(精选9篇) 篇九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简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及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细胞的基础知识,分析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

2.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的学习,体会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重难点

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两幅烧伤程度不同的病人图片。

师: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过后,都会有烧伤病人。在治疗烧伤病人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烧伤病人的健康皮肤进行自体移植,但对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却无奈,用他人的皮肤来源不足,而且会产生排异反应。怎样获得大量的自体健康皮肤呢?这个难题,动物细胞工程为我们找到了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经典图片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二)动物细胞培养概念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组织,将它分散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三)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培养动物所用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器官或组织。

将组织取出来后,先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等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

放在培养瓶中的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浮液在培养箱中培养的过程叫做原代培养;随着细胞生长的和增殖,培养瓶中的细胞越来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下来,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培养,这称为传代培养。传代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叫做细胞株;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并且带有癌细胞的特点,这种传代细胞叫做细胞系。

(四)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的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还可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

2.营养:合成培养基中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需加入血清、血浆等。

3.温度和pH:适宜温度为℃±℃ ,适宜pH为 。

4.气体环境 :主要是O2和CO2。

(五)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1.生产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

2.健康细胞培养;

3.作为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

4.科研方面:筛选抗癌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等。

(六)思考讨论

1.为什么选用动物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动物细胞培养材料?

答:因为这些组织或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

2.为什么培养前要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答:成块组织不利培养,分散了做成细胞悬浮液利于培养。

3.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用胰蛋白酶对取出的动物组织进行处理? 答: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可以使动物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的其他成分酶解,获得单个细胞。

4.细胞株和细胞系有什么区别?

答:细胞系的遗传物质改变,具有癌细胞的特点,失去接触抑制,容易传代培养。

5.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培养基有何独特之处?

答: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独特之处有:A.动物细胞培养液为液体培养基;B.动物细胞培养液的成分中有动物血清等,而植物组培培养基多数选取蔗糖为营养物质。

6.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答: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个体。

动物细胞培养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师在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条件之后,可以通过问题式探索,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动物细胞培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