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述职报告【12篇】
德育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下面是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德育述职报告【12篇】,欢迎借鉴。
关键词:《管子》;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思想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滋养我们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源泉。《管子》是我们丰硕的文化传统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加强和改进我们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基础
《管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建立在“趋利避害”的人性论基础上。认为“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管子•禁藏》,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在《管子》看来“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所共有的,是驱使人们努力劳动,不畏艰险,创造财富的根本动力。它本身并无善恶,而人们对它的认知和践行则有善恶之分,因此需要引导和规范。也就是说《管子》认为人之“趋利避害”的本性虽具自然性,却不是先天固有,而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基础之上。君主应当运用其影响力去教化和引导民众,使民众明辨什么样的利益是正当的,可以通过什么样的路径的去实现它,这是君主的使命。“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侈靡》)否则,按照人之趋利避害的本性,如果对社会人不加任何规制,放任自流,必然会因争利而“以力相征”。正如《君臣下》所言:“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可见“以力相征”必然使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所以《管子》积极推行社会道德建设,大力倡导道德教育。“故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而民师之。是故道术德行,出于贤人其从义理兆形于民心,则民反道矣”(《君臣下》)。
二、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
《管子》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把民众当作国家的根本和基础。他说“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霸言》)[1]。管仲诚挚地对齐桓公说:“齐国百姓,公之本也。”(《霸形》)“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其治国安邦的政治方略中,也主导着其道德教育思想。管仲认为对于统治者来说“欲为天下者,必重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权修》)。“爱民无私曰德,会民所聚曰道。”(《正》)即要求执政者遵循“民为国本”的道德理念,“爱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出”(《枢言》)。《管子》将“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也是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在引导民众“知礼仪”“知荣辱”的过程中,《管子》高度关注民众基本需要的满足,把民众利益的满足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只有先解决人性之基本需要,百姓吃饱穿暖之后,道德、礼法等规范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牧民》)。一定的物质满足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前提条件,对待百姓只有先富之,才可以教之,教之然后才可使他们敬上畏罪,知礼节、知荣辱,奸巧不生,从而实现民治。他对民众的引导、教育以尊重人性,顺应民心,关爱人为出发点,这一思想体现了《管子》对人的重视,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三、系统化的道德教育规范体系
《管子》在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指导之下,建构了体系完整,层次清晰的道德教育规范体系,使道德教育有的放矢,有规可循,落地有声。首先,以四维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原则。“礼义廉耻”不仅是《管子》国家治理的核心准则,也是其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守国之度,在饰四维”“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牧民》)。《管子》之所以如此重视礼义廉耻,把它放到关系国家命脉的地位,是因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即“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同上)[2]。正由于四维在国家治理中的命脉作用,所以管仲大力整饬和发扬四维,在上至国君,下至百姓中普遍推行,使人们自觉践行四维的规范。要求国君以四维原则为核心治理国家,引导民众。“谨小礼、行小义、修小廉、饰小耻,禁微邪。”(《权修》)《管子》认为民众能以“四维”的准则行事,为君者的地位就安定,就可以实现社会大治。从培养百姓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着手,并通过这一“厉民之道”,得到“治之本”的美好局面。其次,以“六兴”“七体”“八经”为道德基本规范要求。《管子》在四维的道德教育原则下,提出了“德有六兴,义有七体,礼有八经”的基本道德规范系统,形成了对上至统治者下至民众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第一,“德有六兴”。《管子》认为统治者要治理国家,使国泰民安,首先要立德、正德,实行德政。“主身者,正德之本也;官者,耳目之制也。身立而民化,德正而官治。治官化民,其要在上。”(《君臣》)即君主自己是规正德行的根本,君主成为“德者”,官吏、民众自然就会被熏陶、教化。《管子》提出了统治者基本的德政规范,要求为政者对民众要“厚其生”“输之以财”“遗之以利”“宽其政”“匡其急”“振其穷”。即所谓的“德有六兴”(《五辅》)。“六兴”包括在改善民生、让利于民、服务于民、济贫救危,关怀老弱等六个方面广施德政。可以看到,《管子》的德政要求对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帮助,不是空洞的口号,虚化的制度,而是顺民心、达民意的实在之策,使民众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样“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故曰:德不可不兴也”(同上)。可见,在管仲看来,君主的“六兴”之德,必然会使君民关系协调,民众就会拥护君主,国家的其他政策就能顺利推行,必然能达到兴国安邦的治国目标。第二,“义有七体”。“义”就是要合乎“宜”。“义者,谓各处其宜也。”(《心术上》)“义不自进”(《牧民》),“义”是人们仁人之心的表现。“仁从中出,义从外作”(《戒》)。因此“义”是内在有一颗仁爱之心,并且把仁转化为自身的外在行为准则。“圣人之求事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故义则求之,不义则止。可则求之,不可则止……小人之求事也,不论其理义,不计其可否。不义亦求之,不可亦求之。”(《形势解》)可见在《管子》看来是否合“义”是区别圣人和小人的显著标准,人们内在拥有义理,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管子》指出了“义”的基本要求,包括“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啬省用”“敦懞纯固”“和协辑睦”(《五辅》)七个方面。这里对人们践行的“义”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规范要求,人们按照“义”的要求“以养亲戚”“以事君上”“以行礼节”“以辟刑僇”“以备饥馑”“以备祸乱”“以备寇戎”,不断的进行道德修养,才能达到“义”的境界。这样“夫民必知义然后中正,中正然后和调,和调乃能处安,处安然后动威,动威乃可以战胜而守固”(同上)。即民众懂得“义”,行为就能中正,这样人际关系就会和谐,国家也会安定,国力必然强大,在动荡的时代可以“战胜而守固”。第三,“礼有八经”。礼是管子道德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子》认为“质信以让,礼也”(《小问》)。“礼”是真挚诚实,坚守原则,谦虚淡泊的品质。“礼不逾节”,即礼要求人们的行为和言论符合应遵守的规范。《管子》提出了教民行礼的“八经”,即“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的八方面基本规范要求。又说:“圣王饬此八礼以导其民,八者各得其义,则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为人夫者敦懞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五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子》的“礼”概括了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八种基本社会角色,并提出了规范不同角色的具体可行的礼仪道德要求。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规范来引导和约束人们在不同的角色中的思想和行为,使人们各守本位,尊卑相安,贵贱相合,贫富相睦,依礼而行。达到“下不倍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同上)的目的,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四、灵活可行的道德教育方法
《管子》主张对民众进行道德教育不仅要说教灌输,更要通过榜样诱导、环境熏陶、制度规范等形式,多头齐进。首先,健全制度,树立榜样。如《管子》推行的“尊贤尚功、选贤任能”的“三选法”的选才制度,按照德、能、功的选才标准选拔任用人才,按这一人才制度选拔的人才,必须是德当位,能当官,功当禄的人。“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小匡》)。即坚持的“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并把德放在首位。又通过“选贤”制度提拔有德行的贤人,对践行社会道德的“贤士”的评选、任用制度化,借助政治制度的强大导向力量,形成一种社会道德价值导向,使人们积极的践行社会道德。其次,大力推进道德教育、训化。《管子》认为由于“好利恶害”是人的本性,而执政者要使民众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避免恶习的出现,就必须教育、训化,即“明智礼足以教之”。《管子》提出了进行道德教化的具体措施,如实行“民啬夫任教”制度,使他们“教在百姓”(《君臣上》)。通过“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小匡》)。在基层组织中“乡置师以说道之”(《权修》)。即通过在民间或国家基层组织建立各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来对民众实施教化,这样“百姓皆说为善,则暴乱之行无由至矣”(同上)。再次,为政者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管子》认为执政者特别是君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于社会道德的传播、民众品行的养成至关重要。“上好本,则端正之士在前,上好利,则毁誉之士在侧。”(《七臣七主》)所以“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牧民》)[3]即君主身体力行,榜样示范,就能启迪、带动臣民,身正而民化。因此《管子》提出“教之始也,身必备之”(《侈靡》)。最后,推行养成式教育,环境熏陶教化。管仲以他犀利的眼光,看到了环境的道德教育价值,因为管仲意识到人们道德品行的提升不是朝夕之功,而是在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经过日积月累的积淀才能实现。“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因此,“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七法》)。所以管仲充分利用当时的社会资源,创造性地推行行为养成式的道德教育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对人们的道德情操进行陶冶,运用环境熏陶教化。如,管仲基于当时的社会分工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民分业的思想,对“士农工商”实行“定民之居”不得杂处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既有利于社会治理,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在士、农、工、商“旦暮”“群萃而州处”中,“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同上),在环境熏陶下自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庭教育中,《管子》非常重视良好家庭氛围的教化作用,他认为父母在生活中孝亲养老,中正和谐。其子孙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孝敬和善的美德。“爱亲善养,思敬奉教,子妇之常也,以事其亲,终而复始……父母不失其常,则子孙和顺,亲戚相驩。”(《形势解》)总之,《管子》在治国安邦中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在深刻洞悉人性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继承并光大这一民族传统,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道德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参考文献:
[1]赵清文.论《管子》的“以人为本”思想[J]管子学刊,2004,(4).
[2]池万兴,高思莉.论《管子》的人才培养[J]宁夏师范学报学报,2015,(2).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在高职院校当中德育的主体是学生,但是,现今我国高职院校当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思想行为太过潮流化,时代化,因此,给高职院校德育的时效性带来了影响。本文主要从德育理念方面入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品德的特征,结合这些特征提出正确的德育理念,并制定相关的改革方案,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从而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性。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我们知道,所有的教育活动当中,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更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归宿[1]。个性化的德育观念就是将德育基本品质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品质,同时,在德育中应当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个性心理、个性特征、个性倾向、自我意识等方面入手,发现和发挥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对学生个性心理的教育和培养,从而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者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从而提高德育的时效性。这要求德育教育者应当注重研究学生的思想规律,在掌握学生思想规律后,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德育教育;注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观察,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行为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纠正学生的德育错误,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的德育思想,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的时效性。
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和领导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这使得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变,由早先的规模化教育上转向稳定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上,从而达到以质量为核心,科学发展为首要目的教育目标[2]。为适应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和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管理放在第一位,采取各种科学的、有力的措施,提高高职学生的劳动素质和技术能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领导应当将德育教育队伍纳入到重要议程当中,纳入高职院校师资建设队伍当中,并把提高德育教育师资队伍作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从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和领导,进而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的时效性。
三、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程质量
(一)改变传统德育教学方式,将德育课从知识传授转变为情感教育。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高职生都不爱上德育课,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死板的德育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首先,德育课程教师应当依据人类情感教育的规律,合理的利用情感的情景性、两极性、以及感染性等特点,创造合理的情感渲染法、品德评价法、道德两难法、活动体验法等多种德育教育方法和情感教学方法,积极的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其次,根据学生的情感规律,创造出新的德育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德育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活动的意识。(二)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的实效。首先,优化德育教学模式。依据德育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谐发展的需求,以及“信、知、行”相互间的转换规律,构建新型的、适合德育教育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3]。其次,德育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学生引导到设定好的德育教学情景当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教材,从而掌握相关的观点,进而明白一定的德育道理;鼓励学生进行提问,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疑问,提高学生自身的信念和自信心。最后,德育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运用德育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努力将理论基础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
四、不断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
(一)提高德育教师的入校门槛,从源头上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对还未入校的德育教师进行相关的考核,对满足不了德育要求的教师不予录用,对刚入校的德育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二)高职院校,应当定期组织德育教师进行培训,定期对德育教师进行专业考核,从而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同时,鼓励德育教师多与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不断完善自身的德育知识水平,有教师个体开始,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
五、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就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德育理念,从而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管理和领导,从而达到以质量为核心,科学发展为首要目的的教育目标;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程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努力将理论基础融入到社会实践的行为当中;不断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
[参考文献]
[1]庄海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2]郑志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
论文摘要: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学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单纯的知识内容的传递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不注重人的内在潜能的锻炼培育和心智情感的品质培养等问题。我们有必要关注和重视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关注学生心灵和精神的发展。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就是要把德育融入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确保职业教育教学能够回归育人的本真,培养德技双优的技能型人才。
一、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的内涵
揭示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的内涵,首先要理解以下与其相关的几个概念:
1、教学与教学过程: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讲课”或者是“授课”。《教育大辞典》对教学的解释是:“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教学过程的评价标准不是简单看教师是否“讲”完了规定的教学内容,而是看通过“教”在何种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包括其知识的增长、方法的训练、情感的陶冶、个性与能力的发展等1。(教学过程是指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活动状态、变换及其时间流程,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以及增强体质、完善心理个性、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该过程是教学相互作用的系统过程)。
2、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过程本身的规律,为促进个体个性化基础上的社会化,达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使之成为具有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而又不失个性的社会成员的活动。本文强调的是,德育的内容除了是一种知识体系外,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在反映客体的同时体现着一种蕴涵着价值判断的知识判断。纯粹、直接的知识教育并不能必然地达成德育的功能.要使有价值的内容成为知识教育的需求对象,还需要诉诸知识教育之外的其它形式。
3、对话:可以理解为是人与人之间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敞开心扉讲出自己心中对事物的理解和对某些观点的看法以及人共同感悟和体验心中的假设.通过交谈和倾听.进行心灵沟通的谈话方式。其本质上是一个开放型、互动型交流的集体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意见、自由交换看法、以多样化观点创造性地探讨、研究问题的过程.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从而实现隐性知识的外化与融合。现在教育最缺的就是“问计于民”,职业教育教学缺少对话式的心灵沟通。
基于对以上相关概念的理解.我们来概括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的含义。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就是教师以具备自身的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教学前提,以育人育德情感作为教学过程实施的推动力,采用互动型交流的对话教学形式(自由而又有序的问答、讨论、评价等),使得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学生得以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共同培养和形成文化专业知识素质、实践技能素质、职业教育理论素质、科技推广素质以及社会交往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形成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素质,达到其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使之成为具有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而又不失个性的社会成员。
二、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的特点
1、以教学情感为纽带的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机械的没有情感的知识“搬运”过程,参与教学过程的人(师生)与物(知识内容、教学设施等)都是没有温度的教学元素,更谈不上教学培育“完整的人”的目标的实现。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有延习和“复制”传统的注入式教学的不足,教学从主观意愿出发,不考虑学生实际,把学生看成容器进行知识灌注和机械训练。而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是注入了情感因素,以知识为载体,以教师对知识的人文和理性的感悟以及对学生“大教教心”的教学情感为纽带,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新视角下的教学过程。
这样的教学特点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以教学情感为纽带,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启发式教学。
2、以易于学生感知理解的对话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
职业学校的学生常见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中,自卑、过度焦虑、神经衰弱、学习障碍等几个方面制约和影响着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意向.造成职业高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或几乎没有学习动力,学习意向不明确。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授受教学方式以及主动与被动界限分明的人一人教学关系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话。不但教育教学目标实现不了,更是对教育培养的人的身心发展和成长的阻碍。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以基于学生的感知和理解为前提,和学生直接或是间接的交换和共同分享与讨论学习的知识和观点,采用轻松的对话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意向。
这样的教学特点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以育德为方向,从“传播知识或演示技能”的传统观念中走出来,努力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为他们提供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机会与环境来开展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的对话(课堂内外),扮演好学生的老师、长辈、战士、朋友等不同的角色。
3、注重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重在情感共识与情感共鸣的师生对话的教学过程的实现,其强调教学过程的参与对象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的角色体验与知识理论和实践验证的交流互动。
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后,教师选用专业实践中常见的、有一定难度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中应用的案例教学,是教师以富含知、情、意因子的德育理念,精心筛选和设计案例,组织案例讨论,形成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质疑教师的对话学习过程并搞好由教师或学生或师生共同参与下的案例评价。模拟教学法又称为模拟实习法或模拟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扮演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角色”.从事有关职业内容的一系列角色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中应用的模拟教学,旨在让学生明白做事之前先做人的道理,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学生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以“以德为行”的德育意识来积德,给学生的模拟实习注射品质的“预防疫苗”,使学生提早体会“岗位”,了解知识的应用,了解职业的需要,感受模拟过程与实际操作中个人要具备的与人对话的条件和能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效果。
三、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呢?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在文化的视角下通过各种激励法来体现和实现知识文化传递过程中品德的潜移默化。以教师对学生的导向作用完成对话式的教学过程。
1、基于物质文化的知识导向
基于物质文化的知识导向在职业教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办法是:脑激励法。其具体做法是:先导入相关知识所涉及的物质文化,铺垫好德与理的对话氛围,调动学生的知、情、意的自主学习倾向,继而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暂时不考虑答案的正确与否,教师也不作评论,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为止。这样做的好处是一种想法启迪另一种想法.学生不会因为害怕受到批评而保留有可能是独特的解答。当所有的想法都罗列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修改和合并这些想法,从而产生一个新的具有知识创造性的答案。该做法是把产生知识的想法与评价知识的想法区分开来,即是把物质文化的客观存在与知识接受的主观提取区分开来。区分不等于割裂,教师是以前者作为后者的“搜索引擎”来发挥知识的导向作用。
基于物质文化的知识导向要注意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指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总和),但是不论包含何种成分的职业能力,都是在知识与具体的工作要素之间形成联系,只是不同性质的工作任务的核心要素(设备、对象、关系等)不同。因此,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基于物质文化的知识导向的实现,要把职业能力理解为“联系”。职业能力的形成就是在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要素之间形成联系,能力仍要以知识作为基础和保障。
2、基于制度文化的纪律导向
制度是客观的,本属于自然,打上人的观念、思想、情感、意志的印记就是“人化的自然”,即制度文化。基于制度文化的纪律导向可以理解为计划和制定规则纪律的人把自己的观念、思想、情感、意志融入规定纪律的过程中。使得纪律的存在具有客观性,纪律的执行有“人化自然”的品质感染,得以让纪律执行者有意识、自觉自愿地去遵守制定的纪律和规则。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基于制度文化的纪律导向可以理解为教师将制度文化隐射的“人化自然”的品质与内涵附加于制定的静态的纪律规则过程中,使原来执行的客观纪律规则有了人文色彩的主观执行意向(内容仍是客观的,只是在其执行方面更加倾向于主动去遵守和执行)。
基于制度文化的纪律导向在职业教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办法是:规则激励法(制度激励)。我们可以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制定有关保障教学顺利进行的班规、校规,要求计划和制定规则纪律的参与对象包括各个层面(领导、教学、管理等)、各个部门、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等,让所有参与对象以感性认识(知识和品质)为基础,积极主动的展开沟通交流式的对话过程,协调配合地完成有关理性执行的规则纪律的制定。教师要对学生发挥制度文化的纪律导向作用,可以在引导学生执行已经制定的基于制度文化的人性化的纪律与规则实施的过程中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最小的“经济体”,允许学生对班里的纪律规则的执行工作有自身发言权和判决权,即工作有“报酬”,学生必须花钱“租”自己的声誉(班干部职位、活动负责人等),要“纳税”,领取“奖金”,购置“财产”。例如,学生申请班级工作,“银行职员”负责3—5名学生的财务记录,每月的虚拟工资是500元,不同的班级职务有不同的“工资”。而后学生用挣到的“钱”“租”自己的座位,“租”自己的权力。学生中表现好的、遵守纪律规范的学生会得到额外的“奖金”,但不遵守纪律规范的学生会被“罚款”。这样的带有制度文化的纪律激励办法,让学生明确地以情感作为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点,亲身参与纪律制定和执行的全过程,人与人之间能及时地进行对话交流,使学生明确制定的奖惩纪律和规则.让学生感到任何纪律和规则的存在对自己都是有意义的,只要自己遵守规则,也会有和别人同样的机会。
另外,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的现象,我们有必要强调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和强化。一种有根据并有社会价值的规范体系,并不一定引导了遵守规范的道德自律和行为自觉。知道了规范而且自主愿意履行规范,才是真正完成了有关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真正实现把德育的过程转化为育德的培养人的过程,需要在结合德育客体对象的情感需求、强化法制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式教育。在自愿意识的培养上,规则激励式的法制教育的肯定作用比认知教育更为重要。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纪律规定保护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权利不受限制。
3、基于行为文化的行为导向
基于行为文化的行为导向可以理解为行为引导者按照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对教学活动参与对象的行为进行指导、纠稳评价。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基于行为文仡的符导向,解释为教师将品质与思想(正确的行为规藏融a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中,基于行为规范开展对话教学过程,继而发挥对职校学生行为规范的导向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
基于行为文化的行为导向在职业教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办法是:行为激励法。行为激励可以理解为在行为激励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行为相关因素的了解和分析,肯定或否定的评价来激励人的行为。我们可以把竞争引入行为导向的过程中,对合理的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达己而后达人,彼此提醒和比较,促进良性的竞争性行为养成,促进个体行为的规范。行为激励的竞争强调过程教学。在整个竞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思想以德的和谐为条件,突显行为规范和沟通协作的对话式过程。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基于行为文化的行为导向反映了“以德为行,以学为上”的教学本质.教师对学生映射的行为文化的指导,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活动,规范和指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行为,使学生获得教材中没有的新知识、新思想,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与活力。
另外,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体会美国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有学者曾经借鉴“长尾理论”提出了大学教育教学过程的“长尾效应”。“长尾理论”强调的是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即提醒我们重视细小存在的分散个体。本文的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中基于行为文化的行为导向恰好在这个角度上重视的是细小存在的分散个体,即教学参与对象的个体行为。在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基于行为文化的行为导向同样验证了“长尾理论”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虽然坚持“以德为行”.但是不等于无原则的包容。职业教育教师在发挥对学生的基于行为文化的行为导向作用时,必须有反思的环节。教育教学的反思既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也是对教师自我的反思,更是对教育自身的反思,是对教育教学进行思维建构的动态活动。反思的主要主体是教师,反思的主要对象是教师的活动历程或导向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与事件。如果职业学校教师在学生的行为导向过程中仅凭借感性情感和经验指导学生,而不反思行为和行为文化与教学过程的内在本质及逻辑等,这样的教学依然是失败的。我们可以借用反思性教学的“五用五看”策略完成行为导向的对话教学过程:用理想的眼光看现实的教学;用发展的眼光看过去的情况: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辨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经验。
4、基于精神文化的情感导向
德育体现了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是文化消费者的精神需要。教育领域中基于精神文化的情感导向可以理解为教师凭借自己的教育思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态等感染学生,扮演和发挥学生情感咨询顾问的角色。职业教育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基于精神文化的情感导向,解释为职业教育的教师秉承“厚德载物”的“德”,积极能动地展现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信念、价值观以及心态等,尽情忘情地以教学情感作为与学生沟通交流对话的寄托,发挥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和生活情感存在的困惑提出建议和导向的作用。
基于精神文化的情感导向在职业教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办法是:情感激励法。情感激励可以理解为是任何活动或过程的开展是在注意了各种随机性因素的基础上,注重感情的投入与交流,注重人际互动关系,发挥以情感化人,以情感动人,保证活动或过程参与对象对过程的精神投入,继而确保和推动活动或教学过程的顺利执行与完成。这里的情感激励可以解释为职业教育的教师以职业学校学生的5个特点(可塑型、自卑型、义气型、厌学型、浪漫放任型等)将教师的高尚品德和师生间的真挚情感,融汇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一种自然的能满足学生需求和填补其精神空白的自由交往空间.使得师生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感与生活情感产生共鸣和碰撞,发挥职业教育教师对职校学生在学习情感和生活情感上的导向作用。
(1)基于精神文化的学习情感导向。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职校学生在精神层面(意识中)有学习的强烈需求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觉等方面的情感导向作用。本文采用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方法实现在职业教育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导向。列宁曾高度评价情绪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他指出没有“人的情感”的话,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会有存在的人对真理的追求。可见,情绪反映了个体情感,情绪的状态体现了德化的效果和程度,情绪能否控制适当对职业教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的开展提出了挑战。具体做法有:创设道德情绪体验的环境,例如在讲授关于卫国战争的课题时依靠鲜明的形象,激动人心的情节等艺术性手段,巧妙地使学生产生憎恶法西斯主义与获得战争胜利的愉悦的情感;创设引人人胜的模拟现实情境。例如讲授有关科学幻想家的某些语言在当今条件下应用的故事;分析生活情境,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最大可能地使知识具体化,并使知识对学生个人产生重要的意义。知识融合学生情感.教师让学生个人通过分析客观存在的生活情境.学生历经了参与对话的过程而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感的导向;设置成功情境,我们可以从课堂回答问题、课后作业练习、科目考试等各个方面想办法设置成功情境。在职业教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设置成功情境要考虑职校学生的道德心理问题,经常用鼓励性的鼓励减轻学生的恐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学科德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同时还包括针对课堂实际情况而实施的教育,即管教管导。前者以教材为依托,以知识为载体或中介,由知识教学中渗透或引发德育思想进行育人,体现一个“导”字。后者以学生为依托,随学生的课堂表现而转移,主要通过组织教学来完成,体现一个“管”字。
(一)学科德育的实施方式实施学科德育的基本方式有两个,即直入式和渗透式。其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是实施学科德育的最佳境界。实施学科德育采用何种方式视学科特点,德育内容和受教育者的素质而异。从学科上看,理科(自然科学)侧重于直入式,文科(人文学科)侧重于渗透式;从学生的素质上看,接受能力强的班级主要采用渗透式,接受能力差的班级更多地采用直入式;从德育内容上看,思想方法更多地采用直入式,人文思想更多地采用渗透式。但总的来说,渗透式是主流。渗透的方式方法受教育者的教学艺术水平影响。
(二)学科德育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德育的关系(1)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课堂德育过程是教学思想目标的实施过程。思想目标是教学目标的组成部分。课堂德育是德育的一个范畴,但课堂德育不能脱离知识教学和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而进行。教育内容应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智育与德育的主旨是统一的,即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同唱一首歌,一明一“暗”两主线。教学过程是知理交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过程。每一位任课教师既要在教知上下工夫,更要在教做人上花力气。(2)强化课堂德育不能弱化知识教学课堂德育的目的有两个,即育人和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德育不能削弱或冲淡知识教学。课堂德育的渗透和引发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割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保证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以不间断课堂教学过程为基本原则。课堂德育是结合知识本身和学生实际进行的,课堂上不能脱离教材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单纯的德育,即要避免课堂“跑题”“离题”现象。(3)要摒弃两极倾向教学过程中,德育和智育不能走极端。要么重智育,轻德育;要么重德育,弱智育都是极端错误的。课堂上的物质文明建设(知识传递)和精神文明建设(德育导航)比翼齐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2.课堂德育要把握时机课堂德育主要是“随风潜入夜”即随知识的讲授同步进行渗透或引发,或讲完知识后的升华。其次还应是针对课堂上的实际情况而施行。课堂德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知识而外的德育奉行“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该出手时别出手”的方针,使养成教育恰到好处,课堂教学秩序不受冲击。3.学科德育要有学科特点课堂德育的内容广泛,涉及德育范畴的全部。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但并不意味着每一学科进行全部的德育教育。每一具体学科只是课堂德育的组成部分。每一学科的德育渗透要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要有侧重,充分体现学科特点,要有学科特色,不要面面俱到(大而全)。要注意发挥多学科的合力作用。
二、寓德育于工业会计学科教学中———学科德育举例
(一)结合知识点实施德育———以知开慧,以智养德1.钻研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文以载道”。工业会计学科教材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如:“维护城乡建设税”内容蕴含有“爱家乡”思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等税金问题中蕴含有爱国主义思想因素;“教育费附加”问题蕴含着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发展,教育必先行,尊师重教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思想因素;“营业外支出”中公益性捐赠内容中蕴含互帮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思想;“会计机构设置”“会计的职能”内容中蕴含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观念;在会计核算理论与实务蕴含着大量的会计制度、法规思想,同时也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如:“材料的购入”的核算,不同的购入方式的核算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部分内容中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财务会计的产生”内容蕴含有“发展的观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这些内容中有一分为二的观念……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努力挖掘蕴涵在教材中的这些德育因素,有目的的准备与知识内容相关的德育材料和施教的方式方法。2.归纳德育思想,明确课堂德育任务工业会计学科教材内容中蕴涵的德育思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税法、经济法等法规法纪思想;b.会计人员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思想;c.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互帮互助等传统美德思想;d.尊师重教思想;e.哲学思想。针对工业会计教材内容中蕴涵的这些德育思想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成四大方面的德育任务:a.进行会计法纪法规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观念;b.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学做好人,学做能人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c.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d.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思想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
(二)加强组织教学环节,培养有纪律的劳动者课堂德育的任务,除通过知识教学渗透思想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学习进取心教育,培养意志力等非认知品质。要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组织教学环节。教师组织好教学,控制好教学过程,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它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遵守纪律观念和习惯的重要途径。责任心强的教师在教学中必然要组织教学,不组织教学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一般来说,课堂中知识而外的德育,通过组织教学完成。组织教学以不间断课堂教学为基本原则。如解决个别生说话问题,可采用“注视法”“提问法”“呼唤名字法”等。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的“管”与导,用语要注意掌握分寸和方法,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切忌使用讽刺挖苦刺激性语言。课堂上尽量不要批评学生,这样一方面影响被批评者的听课情绪,另一方面也影响讲课的进程。最好的办法是课上“止住”,课下疏导,即采用延缓说理的方法。
福民巷小学德育处 庞彦锋
时间飞逝,一转眼,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回顾本学期的点点滴滴,感慨万千。有成绩,令人欣喜;有疲累,但颇感欣慰;也有不足,更要勇敢面对。
体育工作,我最大的感触是不易。本学期,体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本学期我校组织参加了洛阳市元旦长跑比赛,荣获小学组团体第二名,王艺然同学获得小学女子组第一名;组织参加伊滨区运动会,获得田径团体第三名;组织我校冬季越野赛、组织我校体育特长生认定、组织我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查等体育活动,都获得圆满成功。当我亲身经历了,亲眼见证了每个活动全过程,深深的感到组织活动的不易。就拿越野赛来说,原本比赛是想在11中旬进行,由于种种原因延迟了半个月。举行这次越野赛,校长是非常重视的,多次询问,特别是安全问题,千叮咛万嘱咐。王校长更是精心安排,从活动方案、安全预案的制定到各班队员的训练报名,从裁判员的安排到比赛路线的选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多次和我沟通、协商、解决比赛中遇到的问题。在比赛开始前的最后时刻,由于上级安全方面的要求,不能到校外组织活动,他又抓紧设计、制定校园内的路线,从丈量、计算到组织学生试路线,都是亲力亲为。再看,裁判老师们,虽然年龄大,但是那股认真劲儿,绝不输给年轻人。你们冒着严寒进行裁判工作,各司其职,为比赛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班主任们也是忙前忙后,发号码布、给同学们加油、记录名次,操场上到处都能看到你们忙碌的身影。总的来说,体育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与配合。
档案工作,我最大的感觉是疲惫。学校直属以后,各种检查多了。我想,这是上级领导对我校的信任,他们觉得我们能做好;同时也为学校的提升和老师们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是,每次检查都要看档案,所以档案工作就成了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教育均衡县创建档案、星级学校创建档案、绿色学校创建档案、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督导档案、体卫艺年终督导评估档案,档案整理工作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学期。在档案整理的过程中,老师们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清楚的记得赵丽娟老师虽然要疼的不行,但是还得坚持工作;清楚的记得为了迎接第二天的检查,我们几个参与档案整理的老师一直忙到深夜三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细说。有人说,干得再好,不会写等于白搭。我想,学校工作也是这样,干得再好,不会整理档案资料,也是白搭。洛阳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洛阳市绿色学校接踵而来的荣誉能够说明一切。我们要善于反思,善于总结,才能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
电教工作是做得最差劲的,和学校领导要求的相差很远,甚至连电教设备正常的运转都保证不了,有些老师报修了很久才得以解决。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电教工作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像微课的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这些几乎是零。就连音频、视频的下载、编辑等简单处理,word、excel的一些简单使用技巧,老师们知道的都很少,这对制作课件、制定教学设计等日常办公都是很大的障碍。所以,我觉得下学期,要加强电教方面的培训,开展活动督促老师们将所学知识用于教学、牢固掌握。当然,这只是我的想法,还需要和领导协商,征求老师们意见,然后才能实施。
【关键词】人的本质;教师;美德
文明是社会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具有美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也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根本要求。
为什么说美德是立身之本,是为师之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呢?这源自对“人的本质”的本体论探讨。显然,从本体论角度来说,人的本质属性是一个拥有崇高精神追求的存在物。人是一个奇怪的存在者,当我们过分注重物质层面时,我们的精神追求必然失落。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发达,但是人类的精神文明并没有随着这种空前发展的物质文明达到一个空前高度的水准——人们道德文化水平的日益退步已经是中西方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困境。
正如黑格尔所说,“人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在一个世界中人具有他的现实性 (实在性),这方面是要消逝的,这也就是他的自然性、他的舍己性、他的暂时性;在另一个世界中人具有他的绝对长驻性,他认识到自己是绝对的本质。”有限与无限的悖论是人类存在的本原性结构,也是人类独特的存在方式,人类不可能将生活的意义诉诸于自然因果法则,因为他是具有精神自由的存在。就物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距离来说,神的生活无限地高于物的生活,而这种距离究竟有多大,将直接展示出人性的分裂程度有多深。
人为什么活着?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人为了价值(意义)活着。那么什么是价值呢?通常的意义上我们用“自然”来指称除心灵和精神之外的“物质实在的总体”,或者说是“存在之所是”,这就是康德所说的“头顶的星空”或者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然”(What it is)。而“价值”是与“自然”相对照的存在,或者说是精神的、理想的、道德的或“应然”(Ought to be)的存在。价值的本质在于它作为人类内在追求目的的“应然”性质,这是它与实然的自然的根本区别所在。正如康德所认为的道德形而上学是真正的形而上学一样,如果我们承认(也应当且必须)人是一个具有崇高精神追求,在终极的层面上精神追求高于物质追求的存在物的话,那么价值的体现就必然且只能体现于人类崇高的精神追求上,而道德的具有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因为精神境界的高低无疑就是道德水平的高低。
当然,这里的“道德”是广义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道者,一达谓之道也”。“道”的最初意思是指人所走的道路,后来引申为技艺和方法,而作为哲学范畴又多在“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以及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事理等意义上来使用,因有天道、人道的说法。传统中国哲学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追求,而“天人相通”、“天人感应”,故“天道”实际上往往被当作了“人道”的基础和背景,所以虽然《易经·系辞下》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但是先贤亦说“道在器中”、“道器一体”,“百姓日用即道”。“德”者,得也,所谓“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这是指主体获得的对天道、人道的体悟和肯认。“道德”二字连用,在儒家经典中首见于《周易·说卦传》和《荀子》,这二处所说的“道德”分别指行为合乎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以及与此相类的各种社会关系(具体而言,就是由“礼”所规定)的规范。
不可否认,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不过,就当下来说还是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道德问题,比如“为富不仁”,从2008年震惊世界的四川大地震可以看出,既有捐出血汗钱的农民工、乞丐,也有惺惺作态甚至一毛不拔的富翁、名流。尤其痛心的是,当代人缺乏基本道德观念,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者比比皆是,社会上为了挣钱抹杀良心的行为触目惊心(毒奶粉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有的人甚至连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没有,对很多丑恶现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可以说,当代人的道德缺失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了,而这些不良思潮正在深刻地影响这作为国家栋梁的青年学生。国人(及学生)的错误思想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捡西方的糟粕。不可否认,西方的民主、自由、公正、理性等好的理念对我国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西方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思潮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譬如拜金主义、性自由思想。拜金主义导致的后果很明显:爱情、亲情、人伦、道德都在金钱的强大冲击下土崩瓦解,人们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丧失人性,乃至不惜以身试法,真正应了那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古话。不过,西方社会同时具有深厚的宗教情结,大富豪往往也是大慈善家,显然金钱在西方并不是惟一的价值标准。二是传统道德的丧失。在捡西方糟粕的同时,中华传统道德丧失的程度是空前的。这种传统道德丧失的结果是对西方的民主、自由等好的理念不能正确分析对待,反而以极端利己主义的态度进行曲解,甚至诱发出人性中最冷漠、最恶毒、最疯狂的部分。正是这些不良思潮的侵蚀,所以很多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因此无法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际交往观,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中无法摆正自身的位置,无法找到及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导致产生心理疾病,甚至走上极端(譬如每年毕业时分,媒体上总有学生因不堪压力而自杀的报道)。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对症下药呢?显然,使人人都具有美德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在这个根本途径之中,教师的责任尤其重大,因为学生是未来国家的栋梁,是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如果不能把学生教育好,那么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水平就会下降,整个社会就会退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目前来说,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刻刻想到“传道”的崇高职责;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的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外,还必须加强道德教育,不仅自身要具有美德,而且还要让学生都具有美德,这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果我们忽视了自身美德的修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那么我们培养的可能就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甚至从大学走出去的学生还可能成为造成社会动乱的不稳定因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之中,学校老师自身具有美德是至关重要的,美德是为师之本,是立身之本,如果教师自身都没有美德,那教出来学生的思想素质就可想而知了。作为教师,尤其必须做到知行合一,学问越高,德行越高,只有这样才能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从而更好地将学生培养为有美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要想自觉地成为有美德的人,首先必须具有坚定的信仰,即相信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人具有道德。换言之,对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学定位应当成为一种信仰,因为如果没有对自身精神崇高性的坚信,就很难在纷繁复杂的、充满了各种错误言论和各种物质诱惑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美德。学问只是知识,并不必然产生美德,如果没有坚定的人的精神崇高性的信仰,不仅可能缺失道德,甚至还有可能走向“学问越高,人品越低”的邪路上去。
所以,作为信仰的人的本体论定位是具有美德的基础。人是具有崇高精神追求的超自然的存在,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具有美德;只有树立了这种正确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观念,才能在实践中为践行道德律提供坚强的信念支撑,才能自觉、自律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甚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关 键 词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 蓝维,首都师范大学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估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在研究基础上制定的,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测评试题基础的,用以衡量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的各维度及其结构。在学生思想道德发展问题上,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属中观水平的研究,但在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测评中,该研究具有总体和宏观的水平。
一、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提高德育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水平的前提和保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自2004年2月颁布以来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落实文件中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意见,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构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重要的一环。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和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都依赖于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和了解,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和随后的测评工作是了解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手段。在指标体系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总体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其程度、趋势性发展特点和部分问题的原因产生十分清晰和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德育工作其针对性就会加强,工作的效果也会有所改善。德育工作的改善会直接推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成长,使他们在思想道德和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更加顺利和快速。而促进中小学生在思想道德和社会性成长等方面的发展正是全部德育,包括德育评价工作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德育决策和管理的基础是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及其存在问题的科学考量,考量是运用经科学检验的测评工具进行的。工具的科学可以保证考量结果的真实可靠,而真实可靠的考量结果是德育决策和提高德育管理科学水平的保证。缺乏对现实准确把握的德育决策和管理行为是长期以来我国德育工作水平不高、德育投入和回报不匹配的重要原因。而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是研制经科学工具、过程和检验的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这样的指标体系对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德育决策和管理的水平才会从根本上有所改善。
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等文件,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依据。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具有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统一管理传统的国家,执政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这些文件和法规集中表达了社会及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成长方面的期望和要求。将它们作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依据,可以使社会对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成长方面的期望和要求,变为学校德育和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所追寻的目标,从而使学校德育及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与社会的期望更加接近。
当今社会发展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要求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制的基本依据之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崛起和变化是世人瞩目的,社会的变化必然带来教育本身的变化和对中小学生在德、智、体等多方面发展期许的变化。社会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发展的新要求是这种变化的直接反映。例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新价值、新观念,成为了当代学校德育和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新内容和新目标。
其依据之三是,基础教育作为国家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和中小学生完成其社会性成长的基本途径,是现代国家高度重视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促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被确定为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这一目标在基础教育不同学段的学校制度、课程开设、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中被细化并得到体现。中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在身心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作为个体发展的自然基础,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思想道德发展的范围与深度。因此,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我国基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身心存在的差异性,既体现了这一评价的教育实践和学生发展基础,又使得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评价能够有力地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良好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 德育工作 素质教育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根据中央指示精神,落实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结合自身基层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只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实践,在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持久性、实效性上狠下功夫,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收获。
一、明确德育工作的“三个目标层次”
在中学德育工作中,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确立德育工作目标的三个层次。第一,要做好安全教育,让学生遵纪守法,树立优良校风。只有纪律严,校风好,学风才会浓,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搞好德育是教学工作能正常开展并不断提高质量的前提。第二,必须坚持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并渗透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观念。同时,积极进行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学会爱人”,懂得“孝”,懂得关心父母长辈,这在当今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构成状况下尤为重要。第三,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重视德育的个体功能,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培养学生具备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心智,使之成为有正常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人”,这应该是新课程改革、学校德育工作和整体教育工作的最高层次目标。因为德育说到底要能有助于人的生命发展、高尚精神世界的形成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坚持以德育为首的发展方向
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已经喊了很多年,可在工作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的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往往只喊在口头上,而实际工作中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
在新的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就要从理念上改变,要把德育工作确实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要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一方面来考核,要把德育工作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养,学校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树立全新的德育工作理念
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涉及的问题很多,情况也比较复杂,我们既要有全面系统的政策导向,又要紧紧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课程改革要求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既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又体现时代的要求,使我们明确意识到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样是一大基本任务,而且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品德素质,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是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可见德育是一个直接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首先就要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明确在新课程中德育的内涵。在新课程中,对德育、德育课程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要改变一讲到德育,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划上等号。而应该认识到,德育不能离开政治,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政治不能涵盖德育,更不能替代德育。德育是以育人为背景的比政治有着更丰富更广阔的内涵,从根本上讲,德育和德育课程就是要教会受教育者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凡与做人相关的思想、观念、规范,都可称之为德育。
四、注重以身示范的表率效应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五、发挥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
过去的德育活动主要是教育工作者采取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人对人的理解,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使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开展德育活动,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受到教育、受到熏陶,逐步形成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六、构建多维德育网络结构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场全国性的教育革命,它不只是教育工作者的事,是全社会都要关注,共同努力去做的事业。德育工作为首,更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德育工作要坚持多维联合,要建立健全学校、家长、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全社会人人都知道基础教育新的改革目标,让新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总之,我们要时刻牢记“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拓创新,讲求实效,全面推进以德育为首的素质教育,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懈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五个“融入”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28-02
19世纪德国哲学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概念,为当今高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等知识的教育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1]。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丰富了现代教学体系的核心价值,客观地反映了教育规律,是教师教学育人的实践途径,更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交叉学科视野下的高校德育机制创新需要做到“五个融入”,即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
一、高校德育目标融入学科教学目标
高校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关系十分密切,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德育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是受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认知的总体要求,具有整体性。教学目标中应该包含对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部分的目标要求,这几个部分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但是德育目标又有和教学目标不同的独特性,德育目标主要是强调在教学目标中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等品质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受教育者总体要求的一部分。另外,德育目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做出的总体设计,是用概括的形式反映德育的内容。因此,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是相对的关系,既是具体的、又是相对的。
高校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目标,第一,在学科教学中要紧紧抓住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通过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从而为社会培养潜在的生产力资源,这是学科教学的主线,不能偏离。第二,高校德育目标要服从和服务于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这一目标。德育目标和教学目标,要相辅相成,发挥高校学科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要让大学生能够成为全面掌握人类的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成为有思想深度的、有价值追求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都将背离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终极目标要求。第三,高校德育目标要融入学科教学目标,还要将德育大纲与教学大纲有机结合。高校在制订学科教学计划时,要注意围绕教学计划目标中心,形成学科教育教学的合力。各学科在教学目标中对德育目标的渗透不要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要通过开展一些辅教学活动来增强德育目标的渗透效果。
二、高校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内容
德育内容是德育目标的具体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指出,“高等学校德育内容是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是中学德育内容的深化和延伸,要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2]。因此,高校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注重对德育内容的研究。高校德育内容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贴近就业、贴近社会,注重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达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统一。
高校德育内容融入学科教学内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德育内容要和教材结合好。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对教材的细致研究,寻找德育内容和教学内容最有利的结合点,使得教育和教学能做到有机结合,这也是德育内容的渗透基础。第二,教学内容要注意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的主导者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用现实论证理论,用理论解释现实,帮助学生解决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引领学生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学内容中德育渗透要注意综合设计。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中要优化教学环节,为德育内容渗透营造良好环境。在课时的分配方面,要认真研究德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之间的比例关系,把德育内容落实到每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中。第四,还要加强对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要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修养,定期举办形势政策培训,开设专门讲座,增加教师的社科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强理论深度,不断提高教师“灌输”和“渗透”的能力。
三、高校德育过程融入学科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是德育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进行学科德育实践的重要途径和理论基础。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既是教师的教的过程,也是学生接受的过程。因此,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贯彻德育原理,科学利用德育方法,提高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有效性。
第一,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德育内容。高校各学科教师要有很明确的育人意识,利用课堂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德育渗透功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感情投入,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不但能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情感交融的互动愉悦境界,同时也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第二,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教育。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学案例非常广泛,非常具体。一些公理、定理和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些法则、公式、结论都是认识规律的产生、推广、发展和应用过程。第三,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形象等都在无形中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好的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充分准备、课堂上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幽默的教学语言,从中学生不但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能从教师身上感悟到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高校德育方法融入学科教学方法
德育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具有广泛的实践性。研究具体化、易操作的学科教学的德育理论和方法,在教学实践环节中,会逐步得到检验,最终得到肯定,同时,又能促进学科教学德育方法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一,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科学性是指教师利用的教学方法要符合教材内容特点,符合教学及学生道德素质发展规律。通过因材施教,坚持教学方法的教育性原则,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辨别是非的客观标准。艺术性是指教师要把教育性与知识性艺术地统一起来,既保证知识的传授,又实现德育目标。第二,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教化”和“灌输”的统一。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德育方法把德育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形成学生内在的思想品质,教化是根本。教师需要注意在教学方法中根据学科内容的性质、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融入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因素和要求。教化是德育方法实现的基础,灌输是德育方法实现的升华。第三,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帮助学生实现立德、立人的目标。但是,仅有理论是不够的,还要坚持实践,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坚持日常行为锻炼,通过学科教学中的实践,把学生行为习惯化,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第四,要注意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的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教育手段改进德育渗透的方法,利用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通过新的科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这样高校德育工作才能呈现出信息化、时代化和个性化的特色。
五、高校德育评价融入学科教学评价
学科教学中德育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德育目标、过程、现状进行客观评价,既是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价的方向、动力和坐标,能更好地考察德育过程是否与德育目标发生偏离,德育绩效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以便于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德育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深刻认识德育评价的内涵,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第一,要确定大学生在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内心活动,结合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接受评价的动力,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意识水平。在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中,不能忽视教师评价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能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出很好的意见。第二,要加强德育评价和教学评价的知行统一。在德育评价中注重教学实践评价,让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注重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把德育评价融于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背景中。注重强化对学生具体行为的评价,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并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不断巩固、充实和发展。第三,要把握德育评价和教学评价的时代性。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对网络道德的评价也是德育评价的一个主要部分,形成了网络德育评价这样一个崭新的课题[3]。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行为的评价方式也要和网络道德素质面临的新情况相结合,主要从正确引导和完善网络道德监督体系着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网络德育意识,丰富新时期高校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内涵。第四,要注意学科教学中的诚信教育评价。要加强对评价体系的反馈和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坚守自己的学术品质,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评价要注重经常,及时地反馈评价结果,实现德育评价的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培养、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反思自我,不断完善自身,从而使高校德育评价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德育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至少经过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视野和问题意识以及跨学科研究兴趣”[4]。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开阔的学科视野和全新的思路去面对、把握、探究和实践时代所赋予的德育创新这一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畅克平。 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3).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G].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那么,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自身工作中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展开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呢,下面,在结合自己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基础上,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首先,德育教育重在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依赖的人,是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最活生生的人格榜样,教师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不能只是道德的传声筒和会说话的教科书,教师应该成为鲜活的、人格丰满的生活者,应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做学生的榜样,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才会心服口服,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比如,禁止学生抽烟而教师却在教室、在公共场合、在学生面前毫不避讳地抽着;严禁学生上课迟到,而教师确常有迟到早退现象。试问这样的德育教育会收到什么效果呢?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没有教师的“身教”,就没有真正的德育,学校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它的道德目的。
其次,德育教育重在实实在在。学校对德育最为强调的就是要“实实在在”――实实在在地贴近学生。人们生活在“生活世界”中,任何离开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如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一种道德教育信念从小予以熏陶,也未尚不可,但要作为一种道德内容或行为去予以贯彻或训练,这就未必会有成效。因为一个人若没有经历过远离祖国或亲友的切身体验,他就很难真正领悟“爱祖国”、“爱人民”的真正涵义。因此,把一些成人世界中都难以理解或做到的道德理念,却叫一些没有任何生活体验的未成年孩子去理解,其起到的只能是事倍功半的作用。
为此,对中学生的道德要求而言,其内容应更多地限于行为举止的训练、是非善恶的辨别等,这样一种水平的道德内容才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容易触摸并善于理解和做到的。
[关键词] 德育教育 道德素质 综合素质 德育创新
一、前言
古语说的好“百行德为首”,道德品行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个人素质与道德观念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未来发展的精神面貌。在大力倡导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学校的德育教育成为了道德素质培养的摇篮。教育不仅要培养一个人的学识更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养成,特别是德育教育的开展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学校教书育人的核心问题。因此,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二、德育与素质教育关系的传统研究
从古至今,德育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支柱,在中国古典教育模式下,德育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分支,而是古典教育的基础。所谓“百行德为首”,古代的学者认为,道德修养要高于一切的文化修养,是一个人安身之本。因此,将德育作为个人素质修养的一部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流传了几千年而传承下来的。我们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中,德育教育是排在第一位的。在肯定了素质教育为根的同时,也确立了德育教育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开展素质教育对学校德育改革的影响
1.学校德育转变视角,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过快过热的经济腾飞也使我们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的素质基础教育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如何保持良好的道德观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等等,都是德育教育的核心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只是单一的讲究修身,而新时期的德育教育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教育,是一个人基础素质的综合体现。新时期德育教育观念的转变,视角的扩大,为德育教育提出更高的创新要求,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2.学校德育内容拓展,摆脱传统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内容的拓展,主要体现在德育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德育教育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出发,关心学生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无形中拓展了学校德育教育的外延。因此,在秉承传统德育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对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向生活化回归的探讨,是新德育教育的重点。
3.学校德育价值观在丰富的前提下还有普遍统一的价值
在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前提下,德育教育要追究一种被普遍人所认同的价值。学生要明辨个人行为的正确性,遵循社会普遍的道德行为规范,并要勇于承担个人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德育教育的目的不是强制学生接受特定的道德规范或价值取向,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正确的行为和纠正错误的思想。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还要将错误的道德行为或意识,例举给学生,用来给予警示,并引导学生自发地进行思考,通过比较加深对正确道德行为的理解,从而发现的与价值观的普遍价值。
四、现代教育研究对素质教育观下的德育创新的启示
现代教育模式的转变,给德育教育的创新以启迪。现代教育主张自主学习,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德育教育也应该借鉴现代教育的成功之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要把道德培养局限在死守道德规范、服从道德准则的表面上,而是强调学生主动的思考、判断,从而形成一种由内在涵养为主的道德意识。国外很多国家认为德育教育应该是个性教育的一部分,是针对每个学生不同个性的精神培养。可见,德育教育已经上升到个性化教育的空间阶段上来了,并伴随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德育教育也呈现出越来越深入的趋势。由此可见,德育教育的发展将更加贴近人的整体发展,德育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也随之昭然若揭,道德素质已成为个人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素质教育也赋予了德育教育更加开放和更加丰富的内容。
五、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创新
1.价值取向的创新
素质教育观下的德育的价值取向与传统德育的价值取向不同,它不代表着墨守陈规的背诵教条的行为规范,理解空空而谈的道德条文,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个人品性,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融合到实际生活中。仅仅把学生的德育教育看做是培养教条的道德价值观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只有从素质根本入手,才是新德育教育的关键。
2.思考情境的创新
从过去的一些表象来看,德育的培养带有一定的政治因素,过分地强调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使德育教育成为政治斗争中统治阶级思想的传感器,德育教育业带有明显的阶级色彩和政治基调。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重新审视德育教育的本质,去挖掘德育教育更真实的价值,德育教育应该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完善人的个性发展,丰富人的基本涵养的重要途径。
六、结语
纵观当前学校的教育现状,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日趋严重,忽视了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然而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培养才是为将来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正所谓,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只有提高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倡道德素质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校园中不仅学到科学知识同时也学到做人的道理,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才是真正的做到“教书育人”。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为德育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德育工作要走出表面教育的肤浅境界,从而更深入的渗透到学生的个人素质和人性教育上来,这样才能为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全面的提高青少年的个人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13.
[2]赖志奎。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2009:45-46.
关键词: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大学生;道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35-0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当前,道德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与难点。道德养成教育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遗留下来的优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不仅突出了时展的特色,而且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新时期我国大学生道德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在逐步建立并不断地完善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上的极大丰富和满足,更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社会道德的不断进步,公民整体素质提高,社会安定和谐。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开放和深化,我们的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不文明现象呈蔓延趋势。
(一)大学生日常失范行为与中华传统美德相背离
群体本位是我国传统道德的立足点,崇尚集体利益、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历史发展至今积累下来的中国文化中的优良的、精华的部分,在当今社会状态下,我们在发展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的精华继承与发扬。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私有本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我国的部分大学生丢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凡事以自我为出发点,常常计较个人得失而忽略他人、集体的利益,对公共利益弃之不顾。拜金主义、见利忘义等消极、短浅的思想弥漫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时刻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1]。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社会公德缺失
良好的公民意识是社会长治久安、良性运行的主观条件,社会公德是公民日常生活、参与社会事务秉持的应有规范。但是,一些大学生对我们社会公德的要求存在认识上的差异或者偏见,没有准确把握公民的行为规则,公民意识非常淡薄[1]。部分大学生缺乏道德责任感,对自身的行为不能严格约束和要求,有意或无意中伤害他人,损害他人利益。
(三)大学生人生价值选择逐渐多元化,但取向混乱
在多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向、价值观念多元,使得大学生在多层次、多方面的观念选择中面临着困惑,大学生自身定位和选择之间的矛盾愈来愈多。特别是来自手机媒体、网络等新媒体平台的复杂信息,大学生缺乏明辨的意识,一味地被动接受,无所适从[2]。在价值选择上,传统道德与新价值之间的超越和继承又成为大学生混乱选择的原因,对新价值的憧憬,对现实社会的迷茫,这都是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的影响因素。
(四)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无视法律、违反纪律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理应熟知法律,带头遵守纪律。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念,由此可以看出法律在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是,大学生日常行为违反纪律甚至触犯法律的行为经常出现。高校考试作弊、盗窃等不良行为层出不穷,甚至部分大学生明知触犯法律还要顶风作案。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无视法律违反纪律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对新时期我国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存在原因的浅析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从目前社会公民道德现状来看,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与较高水平的道德水平相适应,凸显在大学生身上的道德失范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不断完善,传统观念与市场经济带来的新观念发生冲突和矛盾,特别是道德领域出现混乱取向。“正如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一样,以等价交换和效率为优先,在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未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就会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朝功利化发展”[3]。正如前文提到的一样,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与较高的道德水平相适应,市场功利化的冲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歪风邪气。
(二)大学生社会心理尚未成熟
大学生正值人生最美好的青年时期,也是树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作为还未深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的社会心理有明显的不成熟特点:“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认知能力发展的不协调、概念丰满但不稳定等”。“青年心理学之父”霍尔认为,处在青年期的特点是动摇、起伏的,出现一些非常显著的相互对立的冲动,他称之为“狂风暴雨”的时期。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最活跃的分子,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对参与社会事务积极性比较高;另一方面,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实践经验欠缺,他们在思考社会问题时,不能够合乎真相和实际,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会有极端的思想出现。
(三)受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我们人生的首个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具有启蒙的基础性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的方式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这个大环境而言,好的或者坏的社会风气也会对身处社会大环境中的大学生产生道德上的影响。父母既然在生活中对孩子的道德养成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他们就应该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不断约束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树立好榜样。例如: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走出家庭多参加一些社会上组织的公益活动等,让孩子深入其中。
(四)受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大量的文化传播到中国来,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对人们进行着冲击。国外一些落后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由于开放政策的不断加大,与之俱来的是国外的一些东西也传入中国,对于国民的素质、道德的养成尤其是在青年人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无形中缩短了人与人交往的空间距离。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壮大与广泛运用,使得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元化,信息的多元化对他们的道德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在与时俱进与弃其糟粕、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产生了巨大冲突,而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生理发育阶段的特殊情况,这一系列的现象也对其道德养成产生了很大的现实挑战,让他们对道德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因此,对于西方文化的正确认识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指在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下以学校为主导,根据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和成长规律,采用各种方式和对策,对大学生的道德生活采取适当的影响措施,让其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后,这24个字被广大高校师生广泛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养成的指导思想。
(一)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进行干预
人们形成道德的过程,就是对道德规范的体系和现象的自我认知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由高到低、由特殊到普遍、由个别人到大众。道德知识或者是道德概念的形成,需要经过掌握规范、领悟规范,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内化,这样才可以形成道德概念。在我们大学生的道德概念形成中,一方面要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形式让他们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还可以通过纵向对比、横向对比来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5]。让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什么是道德评价?道德评价就是个体或者社会应用既有的、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来判断个体行为好坏、是非的过程。大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评价体系,但是外界评价对他的自我评价和评判标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和行为准则会无意识当中对个体起到影响作用。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有较高的道德评价体系,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大学生需要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出发,对道德典型事例进行学习,从而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体系和对他人的评价标准,成为能够分清是非对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大学生。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塑造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所谓道德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形成遵守规则的道德习惯。衡量道德养成的好坏,主要通过道德主体的外在行为来表现。良好的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养成最好的表现方式。道德养成重视外在行为习惯的培养。在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首先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对丰富内涵的理解由抽象到具体;其次,要加强代表人物的模范作用,给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典范;三是要对大学生的行为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5]。
结合文章中的论述以及当代的现实,道德养成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作用表现在每个环节是密切联系并且是相互促进的,道德的养成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其认识的层面上,而是必须建立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基础上,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使其成为一种习惯。这种道德行为规范一旦形成习惯,就能够在新的道德情境中很好地指导学生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李上文。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本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
[3]成华青。对近年大学生道德“滑坡”的思考[J].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