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体裁作文

通用《归途列车》观后感7篇

时间: 2024-01-18 17:11:35

通用《归途列车》观后感7篇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精选《归途列车》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用《归途列车》观后感7篇

通用《归途列车》观后感7篇 第一篇

  张丽琴是一部叫做《归途列车》的纪录片中的四川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和普通的农村小女孩一样长大了,但她的父母还在她一岁的时候就去南方打工,所以她是她的外公外婆带大的。她和外公的关系很好,在外公去世后,她经常一个人去给外公烧纸,并向外公倾吐自己的心思。张丽琴不喜欢父母,不仅父母从小就没能陪她长大,而且老是逼她认真读书。她可能也因为成绩不是很好,因此对此感到厌烦,于是在她十七岁的那年,她决定像村里的伙伴那样去南方打工。因为她需要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像其他的任何一个女孩一样,她需要钱和漂亮的衣服。

  张丽琴到了离他父母不远的一个做服装加工的公司上班,此举令她的父母非常的痛心。她的爸爸和妈妈都认为在南方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唯一的正道。但他们的孩子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张丽琴刚来到这里并不适应,长时间的重复劳作令她感到疲惫,饭菜也是难以下咽。她的爸爸来看她了,并转达了她妈妈的问候。一家三口都在这个毫无幸福感的城市里打工和互相关爱着,他们以及和他们相似的农民工们辛勤的劳作着,此举支撑了整个蓬勃发展的中国制造业,甚至为2008年的经济大危机做出了脊梁般的贡献。张丽琴也就是在这一年,她用自己赚的钱买了较流行的衣服,也烫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头。在烫头的时候,发廊里脑袋蓬炸的年轻“发型师”“真诚”的对她说,给她做的这个是洋人的发型,这句话应该能给张丽琴某种信心吧。她在走出那家路边拐角的小发廊时还像大多数刚做完发型的女孩般微笑着挥手致谢。

  2008年的年初,张丽琴一家三口决定一起回家过春节。这年一月份的'大雪给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等在内的20多个省(市、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特别是湖南等地的铁路受阻而导致广州的大批农民工滞留好几天,期间所造成的混乱和惶恐不仅令在场的人记忆深刻,也同样使每个观看这部记录片的人受到刺痛。张丽琴亲身经历了这一切,我不知道这会对她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影响,但至少让她见识了这些社会底层人命运卑微与坎坷。他们最终回到了那宁静安逸但封闭的农村,一家人也终于在新春佳节团聚了。张丽琴的妈妈很开心的看了她弟弟的成绩单,并为她弟弟能取得的较好成绩而自豪,这似乎能给他们这个世代农耕的家庭带来改变命运的希望。也就是在这个春节,出于叛逆期的张丽琴和父亲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并遭受了父亲的第一次的殴打,这使她更加坚定了要自己闯荡和赚钱的决心。这年夏天她剪掉了精心呵护的长发,()只身来到了深圳,开始了她打工的生活。张丽琴刚开始找到的工作是在酒吧卖啤酒,老板教育她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对此她并没有发表看法,只是默默的干着自己的工作。

  也就是在这一年,北京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张丽琴和全国甚至包括全世界的华人一样守在电视大屏幕前看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开始。他们对祖国的强大和辉煌的事迹感到无比的自豪。他们含着热泪,看着一枚枚金牌在中国健儿身上产生,并祝愿能获得更多。张丽琴在深圳工作了一段时间,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对于灯红酒绿和劲歌艳舞也能融入其中,她和身边的那些年轻的男女一样,在鬼火般闪耀不定的灯光和震耳的喇叭咚咚声中,也扭起了在寂静的农村永远不会扭动的舞姿。……而离深圳不远的另一个南方城市,张丽琴的父母为了家中的儿子不重蹈姐姐的路,她母亲决定回家照顾儿子和家庭。张丽琴的母亲是一个多愁善感的朴实农村妇女,她一方面担心家中的孩子,期间给村中的神灵们烧心许愿希望她女儿张丽琴能变好,另一方面也心疼丈夫孤身一人在外打工辛苦。最终,他们还是把最重要的希望留给了孩子。

  这部纪录片是年轻的导演范立欣的第一部独立记录长片,忠实记录了外出打工农民工的艰苦生活,特别是每年的春节回家过年,那真是一场地狱之行的真实体验。这部片子在国际上获得了不少的大奖,特别是那清新而真实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这部片子是这次清华美院纪录片展映的开幕影片,导演范立欣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片子,他想从一个长远的发展角度看,试图通过这种纪录片来影响这些在校的并将来能成为社会主流的大学生们,希望他们关心一下这些底层的农民工们。

通用《归途列车》观后感7篇 第二篇

  这部影片以一个农民工家庭为主线向我们展现了当代农民工的悲苦。从中我们也看到一个家庭的完整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首先,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共同生活,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有着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从片子中我们看出,女儿对父母是很想亲近的,但由于自小分离,感情疏远,双方都无法相互理解。从中我们看到影响他们家庭关系的重要因素是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大,交往和沟通的频率低、次数少。相互关系就较为疏远。影片中的家庭就是如此,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只回来一次,父母也觉得自己跟孩子没有话说,孩子也不听父母的话。相比之下,女儿觉得爷爷奶奶才是更亲近的人,是爷爷奶奶陪伴他们长大。这是一个极大的悲哀,父母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的出发点外出打工,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最终女儿为了自由或是一种报复也离开学校、远离家乡外出打工。尽管不适应,但她觉得自由就是她的幸福。

  影片中的夫妻关系较为良好,我注意到丈夫对妻子是很关爱的,比如帮妻子洗衣服,给他倒洗脚水等。我想如果妻子没有跟丈夫一起外出打工,那么女儿与妈妈的关系不会这么糟,而夫妻关系倒是会出些问题,这也给我们以警示,农民工生活的进退两难,以及在金钱与亲人间的艰难选择。

  从家庭功能角度来看,这个家庭首要功能肯定是家庭功能,父母为了给儿女更好的生活选择外出打工,赚钱以给予他们好的学习条件,这又是家庭的教育功能,以及家庭的情感满足功能,但很显然,这个家庭没有满足最后这一功能,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分离造成双方缺乏沟通,很难理解彼此的心理。其次,这个家庭也在起着赡养老人的作用,这对夫妻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他们外出打工也是无奈之举。我看到家里农田的收割全靠老人与孩子,的确觉得外出打工的代价太大了,让孩子一个人处理这么多事情,不叛逆才怪,这也是留守儿童产生问题的根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家庭的精神生活和个人的心理状况是令人关注的。家庭是给其成员提供情感安全,心里安定的港湾,但显然,影片中的家庭没有做到这一点,女儿外出打工投考的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自己的父母。

  这里我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我的一个亲戚家在黑龙江,现如今在北京打工,小女儿从小随父母搬家,他们在大连工作过3年,随后转战北京,在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中,小女儿的学业很差,不得不也和父母一样做打工妹,这样的生活中,受伤最大的就是孩子,在还未成年的岁数,就去赚钱养家,是一种潜在的悲哀,或许短暂的自由与快乐让人看不到痛苦在哪里,但在春运回家的人潮中,我们就会深刻体会到那样一种北京离乡的酸楚。

  我认为在赚钱的同时,也要顾及到孩子的成长问题,不能以为孩子打拼的名义,而忽视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

  以上是我对《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的一些感悟。

通用《归途列车》观后感7篇 第三篇

  外媒曾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中国究根结底是个化不开乡土情结的国家的人同样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取在这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但是是来匆匆,却要奋不顾身。《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并不昭显解释这个宏大主题的野心,只是留意翼翼地在这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跟踪一个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间他们在这场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与默然无语——前因后果,不言自明。

  片子一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看得人无言以对。在广州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厂里,儿童们在堆着废旧布料的街边玩耍,几尺之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车流,他们的父辈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壮的力气,为中国经济托起“madeinchina”的标记;机器轰鸣的制衣厂里,婴儿们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纪,他们就已参与了这场宏大的经济变革,父母都在低头忙碌,没时光想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时离。在城市户口的父母们忙着请昂贵的月婶,排着队在亲子班报名的时候,他们不会想起,与他们同城的另一些角落里,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平等的生命个体,目之所及的只有生存问题。

  他们来自于乡村,贫穷与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们,进城挣钱成了无法抗拒的召唤。片中的陈素琴在女儿一岁时就与丈夫出门打工,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取让她心如刀绞,以泪洗面,脚步却没有迟疑。外出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让子女们通过积累文化成本进城,从而摆脱祖辈贫穷的命运。这样的想法摆在现代中国社会多少已有点陈旧落伍,但它依然是广大农村人口心中亘古不变的城市移民梦。

  陈素琴夫妇的家乡,在镜头里的美近乎诗意,恬静、纯朴、与世无争,然而这一幅完美悠然田园画卷,在现实中只能酝酿着世世代代的贫穷与落后。年关,夫妇俩经历了买不到票的心急如焚,又经历了买到票的欣喜若狂,最后在随时可能吞没自己的汹涌人潮里身不由己,机械地被裹挟着前行,但朝着目的地移动的每一步都是值得的,因为终点是他们血脉相连着的土地。熟悉的亲人和家,是城市荒漠里他们心中日夜守候的灯塔。收到手机作为新年礼物的女儿是开心的,被问及成绩面露腼腆之色的儿子是听话的,家中的.老母暂时是健康而满足的,这一切都为他们积蓄起了再次回到那个嘈杂、单调、清冷的加工车间的力量。城乡差距注定要改变他们的地缘,改变他们骨子里对泥土的亲近,城里比乡下宽裕的收入像魔咒一般召唤着他们背井离乡,怯生生地踏入一个陌生人社会。在中国现代化、经济飞跃的进程中,乡土中国悄然隐退,每一处村落都寂静寥落,忧伤绵长。

  城市不仅仅不计后果地将陈素琴夫妇这样的成人剥离他们的土地,更时刻引诱着他们的儿女。于是我们毫不惊讶地发现长大了的丽琴根本不愿读书,执意也要城里挣钱。这个本背负着父母远大理想的少女放下了她自认为枯燥又无望的生活,成为城中世界里又一颗微渺的尘埃。这个举动几乎瞬间击碎了父母赖以生存的基本信念,他们手足无措,只是言语笨拙地进行劝说,自然无果。这一次,三个人一同返乡,父母在又一轮令人窒息的等待与拥挤中忧心忡忡,女儿察觉的却是眼前世界的荒谬与无序。他们三人的世界观,早已在距离的分隔中大相径庭。

  观众再次被提醒,城乡二元化的巨大差距,改变的不仅仅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生存状态,还有人伦秩序。无数从婴儿起就与父母被迫分离的留守儿童,像丽琴一样,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了不可弥合的裂痕。不知从何时起,父母的叮嘱不再是他们依照执行的准则,父母的梦想不再是他们愿意付诸努力的期望,就连父母自己也显得平凡愚昧,即使身为女儿,对他们大声喊出“老子要如何如何“,甚至动手打架也不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丽琴依然稚嫩的脸在深圳夜店的红灯绿酒下被映照得迷离惶惑。未来毫不确定,家却已没有归的好处。

  影片的最后,劳动力日渐衰竭的陈素琴犹豫着是否就应回家看儿子,以免他重蹈姐姐的覆辙,她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不能体会自己的良苦用心,又心疼将一个人在外地苦苦支撑的丈夫。走还是不走,此刻竟具有了莎士比亚笔下庄严的“tobeornottobe”般沉思的力量,成了她生命中最难解的最高命题。

通用《归途列车》观后感7篇 第四篇

  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从四川到广东打工的张昌华一家,三年多时间里,从广东到四川,再从四川到广东,拍摄他们的工作、生活、交流、争吵。夫妇俩用微薄的收入抚育家乡留守的一双儿女,期待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改变命运,却事与愿违。列车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连接着家乡和工作,也承载着他们的无奈和希望。

  夫妇俩来自四川省广安市大安镇回龙村,男的叫张昌华,女的叫陈素琴。1990年,他们扔下刚出生八个月的女儿给外公外婆,到广州打工。

  这批生活在“城中村”的农民工,他们居住在城市,过的却既不是城市生活,也不是农村生活,仅仅是“机器”一般的生活。 每天早上八点起床,到宿舍楼下的食堂吃过早饭后,他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除了中午和傍晚各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工人们都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直到夜里十二点。 十几年来,张昌华和陈素琴在广州从未在城里消费过。

  抛下刚出生的女儿南下,对于陈素琴来说,是心中抹不的伤痛,但支持他们的动力也很强大:赚了钱,让儿女好好读书,将来上大学,不再重复他们的'命运。因此,陈素琴和大女儿张琴每周一次的通话中,陈素琴不变的嘱咐是:要好好读书。往往是这边重复唠叨着,电话那边的女儿便不答话了。

  片中外婆也说到,自己年轻时学习很好,本来可以通过考学到城市,为响应当时国家“搞农业第一线”号召留下来,没想到,受了一辈子穷,常常“吃了这顿找下顿,衣服全是补丁”。因为穷,她的孩子也没能好好接受教育,老人家便把摆脱贫困的愿望寄托在第三代身上。

  然而,张琴却决心要离开。她觉得这里“不好玩”,已经辍学打工的伙伴们,过年回来展示他们的新手机、新衣服,描述城里的生活,令张琴向往,她也并不认为,好好读书,能带来多好的机会,更不愿再依靠父母生活。

  十几年来,张家每年可以一家团聚的时光,就是春节。然而,春节回家,又是一场磨难。每到这时节,工人讨论的话题都离不开车票,什么时候、哪能买到票。张家夫妻俩常常跑一个星期火车站,也买不到回家的票,好不容易搞到票了,那个兴奋劲儿,没别的表达方式,就是一个劲儿地笑。

  片子里还有个镜头,一个小女孩穿着粉衣服,哭着被人群挤了出来,背上的

  大包被挤掉了,她在旁边歇息了一秒钟,头也不回,一边抹着眼泪,又冲回人群中。一秒钟都不能耽误,因为这是她回家的唯一机会,如果不赶上这班车,就意味着一年不能见到家人。因此没人舍得离开,他们必须踏上一班列车,别无选择。” 2008年大雪灾,千辛万苦回家过春节,而等待这家人的,却是积蓄了十几年矛盾的爆发。张琴动手打了父亲。

  临走前,陈素琴当地的小庙拜菩萨,嘴里念叨:“我也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希望您保佑她改正归邪,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要她明年听话,我一定来还愿。”陈素琴对生活束手无策,只好诉诸神灵,她的口误也真实地反应出他们个群体的受教育程度,着实让人感到悲哀

  春节过后,张昌华、陈素琴和张琴,再次踏上南下的列车,但他们的目的地,已然不同。

  自那以后,张琴始终漂泊在外,过深圳、武汉、北京,做过服装厂工人、酒吧销售,哪有工作就漂到哪,却很少回家。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过一天算一天吧,计划赶不上变化。

  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陈素琴终于下决心回老家。

  她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像女儿那样。”

  张昌华沉默良久,轻声说,“少种点田。”

  影片始于火车站,也在火车站落幕,这次,是陈素琴一个人回乡。

  纪录片没有记录到的后来,据说张洋成绩优异,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广安二中。陈素琴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陪在儿子身边。 外婆独自一个人留在老家,守着仅能维持自家伙食的田地。 张琴到处漂泊,基本没和父母见过面。 一家的经济收入都靠张昌华,但他却感觉身体大不如前,腰酸、眼花,从二十几岁外出打工,他最好的人生年华都在昼夜不歇的工作中度过,他感到自己“可能干不了三五年了”,但越觉得能干的时间不多,越变本加厉地加班,想再多赚些。

  一家五口,就这样四分五裂地各自生活着。

  张昌华一家的命运,或许也就是这个时代2.4亿外出打工人员的真实生活。

通用《归途列车》观后感7篇 第五篇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先是搜了一下简介。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就感觉电影里的故事背景和我家里及其的相似。从这部电影里面,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我父母的影子。或许其他同学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有的是感动和同情,而我看完之后,却是心疼和无奈。

  我的父亲在这二十年里是一向在外打工,我的母亲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那一年也外出打工了。直到此刻我上大三,依旧还是在外地打工。每年也就是在春节的时候回家,但是在家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天。我的爷爷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就去世了,所以这么多年我和我哥哥都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说实话,我对父母也是没有太深的感情的。虽然没有像电影中的那个小女孩那样叛逆,但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也在心底抱怨过,为什么别人的父母都能在自己的身边,而我没有,也就是这样,我慢慢的不喜欢和父母讲我的心事,总是一个人承受着。我想电影中的那个女孩子可能也是这样吧,从小不在父母身边,不明白怎样和父母交流,不明白如何表达自己的心事,所以一交流就会吵起来,甚至还会大打出手。我想我是理解她的,她这样闹腾也只是想让父母更加关心自己。想想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心态,但是并没有选取像她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只要我成绩考得好,就会得到他们的肯定,这样他们就会关心我了。所以我从初中到高中都一向十分努力得学习,从普通班考到竞赛班,从全校几百名考到全校前十名,支撑我前进的'动力就是期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肯定。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我才开始从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开始了解父母的难处,看到电影中她的父母的生活,才想到自己父母的不易。他们肯定也会像电影中的父母一样,每一天重复着无聊的工作,每年都要为买火车票发愁,每年都要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挤火车,每年都是万分不舍地离开自己的家乡外出打工,也会因为打了自己的孩子而难受的几天吃不下饭,也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学习整夜睡不着觉。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父母回家都会先看看我们俩,看到长高了,长大了,就笑的合不拢嘴,也会很高兴地把新买的手机给我和哥哥玩游戏。

  还记得有一次哥哥生病,发烧住院了,爸爸打电话说妈妈哭着说要回来照顾我们,担心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电影中那位母亲因为担心小儿子的学习成绩,无奈选取回家照顾他。而我也有同样的经历,高考的那半年,母亲想我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到我就读的高中附近租了一间房间,照顾我。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母亲也在附近找了兼职在做。

  但是直到此刻我和父母的关系并不会很亲切,每次打电话也不会像寝室其他同学那样聊家常,给他们说自己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每次都说不了几句话就匆匆挂断了电话,所以也很少会给他打电话。但是我是想和他们讲讲的,只是不明白从何说起。

  也许,这就是留守儿童的无奈吧。

通用《归途列车》观后感7篇 第六篇

  外媒曾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中国究根结底是个化不开乡土情结的国家的人同样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在这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不过是来匆匆,却要奋不顾身。这部纪录片,并不昭显解释这个宏大主题的野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在这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跟踪一个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间他们在这场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与默然无语——前因后果,不言自明。

  片子一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看得人无言以对。在广州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厂里,儿童们在堆着废旧布料的街边玩耍,几尺之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车流,他们的父辈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壮的力气,为托起“madeinChina”的标记;机器轰鸣的制衣厂里,婴儿们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纪,他们就已参与了这场宏大的经济变革,父母都在低头忙碌,没时间想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时离。在城市户口的'父母们忙着请昂贵的月婶,排着队在亲子班报名的时候,他们不会想起,与他们同城的另一些角落里,有许多和他们一样平等的生命个体,目之所及的只有生存问题。

通用《归途列车》观后感7篇 第七篇

  观看完这部电影深有感触,我觉得这个电影真实的反应了我国的一些现状,很贴近广大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没有扭曲,没有刻意添油加醋,没有政治色彩,呈现出农民工的悲苦、亲情与生计间的矛盾,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人事的复杂以及浓浓的亲情。

  片子一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看得人无言以对。在广州这座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加工厂里,儿童们在堆着废旧布料的街边玩耍,几尺之外就是呼啸而过的车流,他们的父辈正用自己生命中最青壮的力气,为中国经济托起“made in China”的标记;机器轰鸣的制衣厂里,婴儿们在桌上酣睡,如此小的年纪,他们就已参与了这场宏大的经济变革,父母都在低头忙碌,没时间想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呆上多久,又何时离。

  他们来自于乡村,贫穷与不平等日日刺激着他们,进城挣钱成了无法抗拒的召唤。片中的陈素琴在女儿一岁时就与丈夫出门打工,作为一个母亲,这个选择让她心如刀绞,以泪洗面,脚步却没有迟疑。外出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支持下一代的教育,让子女们通过积累文化成本进城,从而摆脱祖辈贫穷的命运。

  尽管自己对春运的疯狂景象已经感同身受过,但是当2008年初那个雪灾之春的真实景象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心中还是为之一震。一个中年男子和他的女儿走散了,他想翻过一道栅栏去找她们,武警战士拦住了他。“你今天在那边站岗,明天你也和我一样走到社会上。”男人疲惫地论理,栅栏那边同样疲惫的小战士没有话,只是轻轻拍着栏杆上男人的手。其实我们都一样,难。

  是的,不是他们想离家,只是他们没得选;他们也不想逃难般挤在春运里,只是他们没得选。

  印象最深的是片中反映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隔阂问题,因为我自己也是在类似的环境中长大的。小时候爸妈外出打工把我放在外婆家,我很能理解片中的女儿张丽琴无法宣泄的叛逆,无法疏导的躁动。是的,小时候,当看到其他父母如何般关心呵护他们的小孩时,自己心中总是暗自感到难过,与她不同的是,我外婆很好,但是我外公有着很保守的观念,重男轻女,重孙女轻外甥女,而我恰好就是那个外甥女,所以他总是看不惯我,我也为此受过不少委屈,不过,这在另一方面也让我变得更坚强、更独立。

  片中张丽萍的爸爸妈妈都认为在外这么辛苦的打工赚钱,都是为支持孩子们能够专心上学,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孩子要想真正的走出从农村到城市这条路,就得好好读书,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唯一的正道。但张丽萍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点,仍然辍学来到这个高速发展但污染极其严重的南方城市打工。我小时候爸妈亦是这样教导我,幸运的是,我继续着我的学业,虽然之前也有过叛逆,但还没到片中那样和爸爸打起来的场面,顶多也是反驳过爸爸几句,我想这应该是读了书的好处,并且随着自己的长大,我对他们多了份理解,我也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只是爱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还有外婆潜移默化中对我的影响,外婆不是圣人,但在我心中就是最好的菩萨,我很爱她。

  真的,我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尤其是国家领导人能重视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毕竟那关乎到我们国家的未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化的巨大差距,改变的不仅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生存状态,还有人伦秩序。无数从婴儿起就与父母被迫分离的留守儿童,像丽琴一样,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了不可弥合的裂痕。不知从何时起,父母的叮嘱不再是他们依照执行的准则,父母的梦想不再是他们愿意付诸努力的希望,就连父母本人也显得平凡愚昧,即使身为女儿,对他们大声喊出“老子要如何如何”,甚至动手打架也不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对我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丽琴依然稚嫩的脸在深圳夜店的红灯绿酒下被映照得迷离惶惑。未来毫不确定,家却已没有归的意义。

  现代中国不知方向的急速前行,早已淘尽了古代田园生活里的那种闲逸,此时此刻问起春运潮中的农民工们,徒留隐忍不发的悲凉与艰辛。只道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