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使命》读书心得体会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心得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心得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的使命》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的使命》读书心得体会 第一篇
《教育的使命》能走进我的视野缘于我本身是一个老师,同时也是孩子的妈妈,特别的想看看国外从事教育的人士对教育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教育改革领导者、作家约翰·霍特,他从事教育有二十年的时间。这本书是他1958年至1961年期间,根据其在美国一所小学的教学日志编辑整理而成的。让我惊讶的是,几十年前,书中所指出的`美国教育问题正在中国中小学蔓延。
我实际上更喜欢它的英语原文的题目《HOWCHILDRENFAIL》,知道错误的发生点,我们才有可能知道怎么去纠正它,让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全书的布局从“孩子的策略”、“恐惧与失败”、“真实的学习”、“学校的失败”四个部分去谋篇。从孩子怎样应对和搪塞老师的要求而想出的诡计,到在心灵里恐惧与失败的交互总用下对孩子的学习及策略的影响,然后转而“似乎知道”、“被迫指导”、“真正知道”之间的差异,最后则分析学校不当管理如何助长了不良学习策略的滋生,增加了孩子的恐惧感,而造成无法融会贯通或曲解学习的情况。读来让人明白我们为什么在教育中经常的遭遇失败。
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的教育,有太多的一厢情愿、自以为是。我们不去探究学生们的所思所想,经常是辛勤准备了的教案、设计了考核、评测的环节,然后动情地在课堂上讲解着能打动自己的课程,陶醉在自己完美的作品中,然而环顾四周,学生们早已神游天外。
不可否认,我们对教材比较了解、我们对教学环节也很熟悉、甚至包括学校对老师的考核环节,唯独对学生不了解,我们很少和他们交流,也根本不认识他们,除了交上来的作业,我们根本说不上他们的喜好。我们只是看起来比较认真负责,实际上我们很少能对学生的学习给到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只知道只要我们勤于考试,他们就会不断的学习、记忆。从而把知识固化下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然而,如果你仔细反思,回顾你多年的学习历程,那些我们当初轻而易举、靠背诵取得的好成绩,那些当年的历史、地理、数学、语文取得高分的好成绩。有多少我们现在还依然记得、依然理解,融成你骨血中的一部分了?没有、一点也没有,我们早已完完全全地还给了老师,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当初没有理解,只是靠着我们的好记忆,应付过了一场场考试,仅此而已。
一本书打开一扇窗,希望这本书,也能让所有的老师反思我们教育上错误和过失,从而让教育之光真正照射到孩子们,启迪他们的智慧。
《教育的使命》读书心得体会 第二篇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体现了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作为一名职教工作者,闲暇之余更应该多读几本好书,修心养性、陶冶情操,开阔视野。这次捧读朱永新先生的《教育的使命》,感益良多,分享如下:
使命,多有分量的词语!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工作者”这一称号赋予我的是怎样的使命?朱永新教授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的教育是轻薄的。从事职业教育这么多年,虽兢兢业业却未能领略教育的真谛,朱永新先生给了我探讨教育生命的意义,体味做教师的幸福。
一、筛选“教育”的关键词
朱永新先生书中概括说:“基于我的教育探索,基于我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如下应该是理解“教育”的关键词:学习领域、学生的发展、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经验课程、有效教学、课堂互动、知识建构、教师成长、学校文化。”这里我选定了“有效教学”及“教师成长”,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领悟。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学生非常明确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任务;对于教学过程学生有实质性的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将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教师成长―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影响学生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教师。实践证明通过校本培训来促进教师成长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其模式为“专家引领、自己反思、同伴互助。”这些知识的获得更进一步诠释了“肖川先生的书是为教师写的。本书反映教师的需要与趣味。”
二、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朱永新先生书中为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身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并不仅仅限于对错误行为的矫正,更在于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做个什么样的老师,那就先要求自己从简单做起:
1、用心。用心不是技能,是态度,是想做好一件事情的心情。只要用心了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用心做复杂的事情,很简单;用心做简单的事情,很不简单。简单中蕴藏着精髓......在简单中成长。
2、智慧。智慧是一种思考力,是课能上好的基础。教育需要智慧需要反思。用智慧启迪我们的学习、思考与提升,这些可以表现在课堂上,可以与学生共同分享。
三、给教师的建议
1、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朱永新先生在书说道:“让心灵变得丰富和深刻是一个近乎奢侈的话题。好的教学是一个精神漫游的过程,正如登山,只有当我们最终登上山巅,俯瞰登山时所走过的路时,我们才会有一种成功的感觉。不知自己什么时候能体会到这种感觉。”
2、捕捉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朱永新先生在书说道:“我想一个易于被感动的人一定是幸福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纯洁的'人,一个过着真正的人的生活的人。真正的成熟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接纳一切,包容一切,并学会重新去热爱,热爱一切美好和充满希望的人和事。”
3、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朱永新先生在书说道:“给生命一种向上的力量。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说:‘我是重要的!我是能行的!我是快乐的!我是唯一的”。我自己要学会笑,学会微笑,学会在受挫折时还能够笑得出来。要学会拥有一个乐观的积极的心境。”
4、给予学生更多真诚的鼓励朱永新先生在书说道:“我相信每个成功的人的经验之中,都一定具有最初的鼓励所给予他的温暖和力量。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就更需要老师的鼓励。有时候家长给我打电话,说今天孩子回家说老师表扬我了,我高兴了一天。我们应该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在鼓励中建立学生的自信,在鼓励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阅读《教育的使命》,让我有一种逐渐从层层困惑中走出来的感觉,有一种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的感觉。虽然,我暂时还不能深刻领会书中的理念和观念,但至少使我明白了许多之前模棱两可的概念。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堂好课――真诚、丰富、深刻;它提醒我,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它提醒我,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学识,要手不释卷,阅读让自己一步步成长;它提醒我,要用一生的知识来备一节课。
《教育的使命》读书心得体会 第三篇
读完约翰·霍特的《教育的使命》,合上书,我深深地思索: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对孩子做了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做?难道真的像卢梭在《爱弥儿》中说的那样,这个既是奴隶又是暴君的儿童,这个充满学问但缺乏理性、身心都脆弱的儿童,投入社会,暴露其愚昧、骄傲和种种恶习吗?
我所教的班级里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特别懒,懒得动脑,懒得回答问题,懒得做家庭作业。我一直搞不懂的是,家庭作业并不多,为什么孩子要找各种理由不完成?
班里有个叫小盛的孩子,四年级刚分到我班,她之前的班主任就说她从来都不写家庭作业。我当时不以为意,懒病好治。但实践告诉我,懒病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她果然不完成家庭作业,一样都不写。
我打电话给孩子的母亲,她刚开始还接我的电话,说是家里孩子多,没空管她,后来就不接了,甚至处于停机状态。这个孩子并不笨,但就是懒,脸皮厚,还撒谎,反正不写作业,老师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是呀,我能把她怎么样?打么?不可以,学校不允许,法律不允许。我一开始的做法是罚写作业,罚了她更不写,作业太多了,写不完,反正写不完,索性不写。后来我改成补作业,中午吃完饭补,仍然不补,反正我是拿她没辙。
有一次,我把她叫到跟前,问她:“爸爸关不关心你学习?”答:”关心。“我再问:“爸爸工作辛苦吗?。”答:“辛苦。”我接着问:“家里几个孩子?”回答:“五个。”我继续追问:“你在家里是老几?你都有哥哥姐姐还是弟弟妹妹?你的哥哥或者姐姐是多大了,都做什么工作?”通过她的回答,我得知,她家里兄弟姐妹五个,老大是女儿,27了,外出打工,老二也是女儿,在河南上大学,她在家里是老三,下面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弟弟和一个1岁多的弟弟。最后,我问:“周末的作业写了吗?”答:“写了。”可是,收作业时,她并没有交。我再把她找来:“作业写了吗:”答:“写了。”我问:“写了,在哪里?”不回答。
我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到底是怎么炼成的。这样一个精神正常,智力正常的孩子,却不爱学习,不写作业,自暴自弃,那她来学校又是为了什么?这难道是学校、老师在逼她吗?如果真的.如约翰·霍特所说的那样,不去逼迫他们,而让他们自由地成长,帮助所有的孩子成为具有良好品质的人,而不是只会知识的人,我们该如何做?如果适合孩子学习的、最好的学习环境是他们周围的世界,是成年人的生活,那我们学校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我想,卢梭在《爱弥儿》中或许给了我们答案:他们傻头傻脑地要显示聪明,因而就遏制他们的学生,……不仅不能这样地损伤青年人的勇气,反而应该不惜一切力量提高他们信心,要使他们并驾齐驱,以便使他们能够变成同你相匹敌的人;如果他们现在还达不到你这种水平,你自己就应当毫不犹豫、毫不怕羞地下降到他们那样的水平。
《教育的使命》读书心得体会 第四篇
这是一本推动了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书籍,作者约翰·霍特更是曾经担任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及伯克利加州大学客座教授的美国教育改革领导者。
约翰·霍特从事教育有二十年的时间,这本书是他1958年到1961年期间,根据自己在一所小学的教学日志编辑整理而著。每每翻开,捧在手中阅读,心中不断反省:我们,究竟能给孩子什么?
全书从“孩子的策略”、“恐惧与失败”、“真实的学习”、“学校的失败”四个部分进行谋篇。开篇第一章,就写了孩子在课堂中是怎样应对和搪塞老师的要求,他们总能想出一些看起来不易被发现的“诡计”,比如:面对老师的提问,先是不确定地回答,再从老师的神情之中找到线索——老师的神情,总会告诉学生:他是不是答对了;也有些孩子选择沉默,并冷静地观察着老师,试探着老师的耐心,并等待着老师提出更简单的问题……在我们的课堂上面,这样屡见不鲜!意外的是,几十年前的书中所提出来的教育问题,现在正在中国小学中蔓延!
关于恐惧,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有一种大人认为:“孩子就是孩子,他们能懂什么?”另一种大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懂得太多了,他们有的甚至比大人更成熟、懂事。”据我调查,目前更多的家长更赞同后者的观点。大多认为前者太过片面,有时一个孩子所展现的“成熟感”是家长所未曾想到的。是的,孩子越来越聪明,于是我们常常把“在我们那个时候……”挂在嘴边,时代变了很多,人类一步一步在进步,这个时代的孩子,就是比我们那个时候进化了。从而,导致了这样一个情况:家长因为工作很忙,于是把“懂事的孩子”交给学校、保姆、午托班……却忘了,不论人类如何进化,都不能少了陪伴。成长过程中缺少陪伴的孩子,往往接触到新的事物时第一反应就是排斥与恐惧——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知识,都是。
抛开其他的不说,每个学期,孩子都会接触到新的知识,而这也是给他们的新挑战。以语文为例,他们每次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时,都会先抵抗,在真正进行学习了之后,有这三种情况:一部分孩子会觉得很有趣,因为他们领悟到了这篇文章的妙,作者语言的美——但这仅为少数;另一部分孩子会认为:这篇文章,我看懂了,这些生字我会写了——这一部分,大多是很多老师认为的“好学生”、“聪明学生”;更多的一部分,反应依然是:“我不会!”、“我不懂”、“好烦啊!”。不得不承认,对于第三种反应的孩子,家长与老师的一个认识误区是,认为孩子不够聪明。可其实,很多人忽略了孩子的恐惧心理。
之前看过一个在山区支教的朋友所发的朋友圈,上面是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学校是困着我的牢笼。瞠目结舌!那是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的最美的地方啊!可对于孩子呢?这难道不是教育者的失败吗?
作者在结语部分写道:“聪明的人——不管是年轻或年老的,当他们碰到新的环境或问题时,都会放开的去接受它,也会将问题牢记在心,并广泛收集相关数据,以便思考问题的本身,而不会考虑问题或情况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他会勇敢、用心、诚恳地面对它。另外,我们所指的不聪明,并非大多数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不聪明不但是不缺少聪明而已。两者所抱有的是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对事情的不同观念,也因此而发展出完全不同的态度。”
没有人生来就是笨拙的。你注意观察婴儿,并仔细去思考他们的学习和行动,如果不是天生低能,他们都会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形态,而且具有学习的渴望和能力。如果成年人也有这种心态,他将是一个天才。
然而孩子长大后,超凡的学习、成长能力却被破坏了!
是谁破坏的呢?作者认为,最主要的破坏力正是所谓的教育——多数学校与家庭在做的事。
我们总是发出一些让他们必须执行的指令,从而让他们感到害怕;我们阻挠孩子喜爱学习的兴趣,鼓励或强迫他们追逐琐碎、不重要的奖励——比如:获得奖章、考满分等,让他们觉得在学校上课就是为了考试,而且要考得高分;我们经常在小孩子对某些事正产生信心或即将建立起信心时,突然介入其中,动摇他们的信心,例如,当他们在看童话时,让他们去做数学题或在他们接触自然时,让他回去写观察日记......我们使孩子感到恐惧、困惑,等于是鼓励他们不要表现得太聪明。另外,我们每天重复叫他们做单调、乏味的事情,不用花心思、费脑筋,让他们感到烦闷。
可怕的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有的求知欲。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求知欲无尽,就等于是对知识的无尽渴望。老师与家庭,能给他们什么呢?我个人粗浅地认为,除了鼓励与陪伴,就是真正地认识、了解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