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爱岗的小编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15篇校本教研制度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一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教研工作,提高全体教师课改实验的能力,发挥教科研工作在推进课程改革中的作用,促进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进一步搞好课堂转型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市教育局印发的《合肥市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规划》的精神,以新课程理论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科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有效的教研机制,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理念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开展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校本教研的重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开展。
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总体负责,教研室全面管理,建立层层负责、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四、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论坛、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五、教研制度
(一)校长、主任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2、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校长每月坚持深入课堂,中层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并坚持参加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成为教师的真诚的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定期举办科研沙龙,开展理论学习和信息交流。
4、支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制定学校的培训方案,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及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5、根据新课程要求及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
6、指导全体教师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作好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工作。按时编辑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
7、负责全校的教研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市、省、国家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
8、按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情况,督促各本部门对教研工作及时总结。
9、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各部门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二)教研组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教研室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主要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领导各备课组制定学期教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组织开展教学常规活动,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组织教学研讨课活动,及时总结教学成果,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反思及案例分析等。
4、组织管理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协助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按备课制度要求认真备课。
5、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落实师徒结对工作,加速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有计划、有总结,定期听课指导。
6、协助主管部门做好本学科教辅资料的选定工作,提高练习、测试的质量。定期向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交教辅资料分析评价材料。
7、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研室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创建严谨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备课组长教研工作制度
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主要工作: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教和学的法发,贯彻执行教研组计划。
2、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拟定本年级学期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
4、组织指导本年级教师参加听课、评课等各项教科研活动。
5、做好学科的复习、拟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工作。
6、认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教研工作制度
教师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1、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学资料,积极参加本年级备课活动。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等教科研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4、积极开展学科成长记录评价活动,要求有计划、有总结。
5、在教学实践的同时,每学期要坚持完成“四个一”工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专题;上一堂教学研讨课;拟一份优秀课案、写一篇教育教学反思(案例、论文)。
六、实施计划
总目标:
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实现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一)依托校本培训,开展理论学习,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二)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同组教师之间共同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基本形式有:
1、交流:各教研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围绕教学中存在具体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探讨中,收获教师个人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知识。教师、组长必须做好记录。教研室定期检查评价。
2、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为此各组可以开展组内合作研讨课活动,即由一个备课组共同承担一节课,大家共同研究、探讨,发挥集体的智慧齐心协力,推出一堂高水平、高质量的研讨课。课后,主讲教师要有教案、反思,参与者评出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如何克服不足之处。
3、帮助: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通过他们对新教师的帮助指导,使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在指导的基础上,每学期推选出一节新教师优质课,进行观摩研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工作。
4、论坛:通过教师论坛推进反思性教学和新课改精神的落实。每学期学校组织两次规模较大的教师论坛。一次课改论坛、一次中考论坛。
(三)立足校本培训,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1、学习管理
1)学习形式:每月一次全校教育理论讲座、一次教研组学习、一次网上学习、一次个人自学。
2)学习内容:必须是与教学相关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
3)学习管理:学习内容要有记录体会,每月教研室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2、专家引领
校本研究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它不完全局限于校内的力量,没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校本研究会形成同水平重复、迈不开实质性步伐,甚至会停滞不前从而导致形式化、平庸化。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假期培训时间,聘请专家来我校讲座或播放专家讲座录像。
(四)发挥教指委成员的作用,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
教指委成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师一起总结、提炼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和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面临的困惑和疑难。指导工作以点带面,从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抓起,深入学科组的活动,集体备课,与教师一起分析、探讨、反思,使教研工作更加扎实、深入,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五)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1、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教师撰写的案例,展开论坛,形成资源共享。每学期每人须写1—2篇教学案例分析。
2、开展学习新课标,实践新理念的自学研讨活动。每学期每人开展一次研讨交流活动。
3、强化教师的业务培训,拓宽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每学期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两次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学习;备课组进行每月开展一次教学反思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势采集前沿性信息,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4、继续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鼓励年轻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
(六)加强备课管理,改革教学设计方案,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
1、备课
备课要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要根据我校实际的情况、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和教师本人的特点,在学科组共同研究的前提下进行备课。不搞形式主义,不要为了应付检查把时间、精力浪费在“抄录”、“摘编”上。教案应该是教师经过高度浓缩的一篇非常实用的“课堂活动计划”。
2、教案设计基本步骤:
1)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
2)学生分析:分析学生现状,指出有利和不利因素。
3)设计理念:根据具体情况所采用的教学策略。
4)教学目标:知识、实践、能力、情感
5)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网络资源、社会自然资源等。
6)教学流程:导入——点拨——实践——评价
7)研究性、体验性作业
8)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要共同探究、合作完成,每学期末开展一次教学案例设计评比活动。
(六)实施课题牵动,以教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每个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学疑点、教学难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拟定教研课题,写出实施方案。教研室组织人员对实验人员进行跟踪调查。
(七)开发校本课程,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1、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每个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每学年开发1门校本课程,并写出实施方案,由教研室负责审批,予以实施。
2、传统的兴趣活动和活动课也可提升为正规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课程。每位教师每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开设1—2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写出教学设计,期末进行交流评比。
总之,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认真完成各项计划,提高校本教研质量,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二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的意见,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总负责,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科室、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课改沙龙、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教坛新秀献课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四、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科研室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要带头开展课题研究,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科室、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1、学校教科室、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核心课题,以核心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组长,定期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科室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搞好每学期一次的“校本论坛”。
③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④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
⑤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导处一年一定,原则上设组长1人。
3、教研组长由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有计划、研讨、记录、效果”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
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流程观摩活动,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校上交1篇教学研究信息。
⑥带领本组教师申报教育研究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都要有课题研究,有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⑦带领本组教师按照《大洋路学校教研组考核说明》的要求积极创建优秀教研组。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订。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
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
⑤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⑥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专业引领制度。
为使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倡专业引领。它含有两种形式: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员、科研员或大学教授等)协作式和教师自学教育理论。
1、学校每学期要定期聘请专职教研人员到学校进行理论指导、教学现场指导以及专业咨询;开展学术报告会,每学期聘请一位教育专家到学校做专场学术报告,向教师传递信息、提供观念、训练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各教研组每学期必须邀请专业研究人员来参加“教研组教研流程观摩”活动,直面课堂,进行教学现场指导,共同备课、共同上课,一起反思、体悟、交流,促进教师对新知识的建构。
3、学校每学期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邀请专业研究人员的有关费用。
4、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在校本教研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每学期要做一节公开课,开一个讲座,辅导一个教师,出一节样本教案,写一篇示范性教学论文。
5、积极开展教师自学教育理论活动,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尤其是读教育名著。
开展教师定期外出学习活动,让教师开阔视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均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量化考核(与评职调资挂钩),记入个人业务档案。教师专业引领制度,让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真正的专业性活动。通过专业引领提高教师独立教学的能力、独立研究的能力。
(六)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传达,或者上“移植课”。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②实施“七个一”工程:
A、学――每周学习一篇教育教改理论文章;
B、记――写好每堂课教学札记;
C、听――每周至少听课一节;
D、思――每周写一次教学反思,提出一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条教学建议;
E、讲――每学期主讲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
F、读――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
G、研――每学期写一篇研讨论文。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问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六、校本教研奖惩办法
1、每学期根据优秀、达标教研组,学期根据优秀、达标教研组,优秀、达标课题组评比实施细则开展评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属于校本培训范畴的活动,按实际学时给予计算继续教育学分,报主管部门登录。
4、评比结果与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对校本教研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三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新世纪所需人才,任课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为此,结合我校现有学习制度,重新制订完善我校任课教师业务学习制度。
一、要正确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要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的有关书籍,记好学习笔记,每学年不少于1万字。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撰写论文、论著。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活动。
二、教师业务学习内容由教务处统一部署或由教研组长自行安排。主要有:学期初工作安排、学科授课计划的制订、期中或期末考试试卷、教学工作检查与评估、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专题业务知识学习及讨论等。
三、教师业务学习,坚持自我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要求教师广泛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有目的、有选择地精读专业理论书籍,做好摘抄、积累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四、学校安排的外出听课、培训、校内辅导学习,必须按规定时间参加学习和听课、评课及其他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迟到、早退,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学习的要提前履行请假手续,向教导主任请假,记载出勤情况。
五、凡参加学习人员必须思想集中,积极发言,认真做笔记,不得看与本次学习无关的其他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六、学期结束,教师将业务学习笔记交教研组长上交教导处审查。
七、教师业务学习出勤率及学习情况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四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年青教师,我们将以教学环节为切入点,规范课堂教学,使教学管理精细化、制度化,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的精神,加强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以教师为主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注重教研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以教学常规为着眼点,把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实现教师间的合作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
教研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大教研:即学科教研,指全校同学科所有教师集中教研。
2、中教研:即年级教研,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间集中教研。
3、小教研:即个人钻研教材、教法和课程标准等。
三、校本教研的内容:
1、加强“五个研究”。
即课标、教材、考纲、课堂环节、学生五个环节。
2、加强对“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四、校本教研的准则:
从工作中的小问题入手,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小问题。
五、校本教研的环节:
1、调研:教研组长了解情况收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小”问题。
2、计划:根据收集内容教研组长确定每次教研的主题。
3、备题:各位教师根据教研主题准备材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研讨:集中研讨,各抒已见,交流想法,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决议。
5、执行:教师将决议付诸于实际教学,检验其合理性。
6、反馈:教研组长收集执行结果,形成总结性材料。
六、校本教研的分工细责:
(一)教导处:
1、制定学校教研制度。
2、指导管理教师的教研,检查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交流情况。
3、组织好各教研组教研成果的汇总、统计工作。
4、向校长、副校长提供教学导向性意见、总结,推广好的教法与经验。
(二)教研组长:
1、根据教学实际确定好本组教研任务,做好组内职责分工、任务布置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
2、及时总结、反思、交流、推广教研成果与教学经验。
3、组织每次教研都要有依据、有主题、有记录、有措施、有成果。
(三)教师:
1、反思自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敢于提出共同研讨。
2、认真参加教研组活动,态度端正,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积极实践教研成果,并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七、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每次教研活动时,教导处负责检查教研情况,包括参加人数、活动内容、主持人、起止时间等。
2、检查实行点面结合的方式,教导处负责全面检查记录,学校领导深入到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
3、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者,按旷课一节处理。
4、成立教研活动评比小组,评选优秀教研组。
5、学期末展示各教研组研究成果,优秀材料及时推荐,先进方法及时推广。
6、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7、成功事例上传博客,资源共享。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五
一、组织机构
1、网络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张水莲
副组长:柴琴芳
成员:栗晓红王蕴翠车翠萍毛鹏霞
2、网络教研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高永杰校外技术指导员
组员:车翠萍毛鹏霞
3、网络教研工作组
组长:柴琴芳
副组长:栗晓红车翠萍毛鹏霞
成员:各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师
二、各项制度
1、网络教研制度
2、网络教研领导小组职责
3、网络技术指导小组职责
4、教研组长网络教研要求
5、教师网络教研要求
6、网络安全维护制度
7、教室多媒体设备使用制度
(一)网络教研制度
网络教研制度的建立是网络教研的保障和促进力,规范网络教研行为可以促使教师更积极地参与教研,真正拓展教研的时间和空间。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重视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完善学校网站,设立相关栏目为教师网上教研创造条件,并及时组织进行有关培训。
2、成立组织机构,负责组织与指导本校网络教研活动,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技术培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
4、学校每月统计一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情况,并公布教师投稿的数量,期末进行评价表彰。
(二)、网络教研领导小组职责
1、制定《实验小学网络教研实施方案》,建立《实验小学网络教研制度》。
2、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和业务进修。
3、制定学校网络教研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4、出台相关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定期评比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和任课教师。
5、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指导及问题研究,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学科组交流研讨活动。
6、总结学校网络教研阶段性成果和经验。
7、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教育技术投入和硬件建设。
(三)网络技术指导小组职责
1、完善学校现有信息技术手段,改进网络教研硬件环境。
2、负责网络教研技术培训和各学科教研组长的技术指导。
3、创建网络教研平台,提供教育技术支持。
4、联系市教研室网络技术员,负责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管理。
5、及时协调班班通使用教师与硬件维护人员的业务联系,保证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与管理。
(四)教研组长网络教研要求
1、定期举行专题在线研讨活动。每周至少组织一次专题在线研讨活动,研讨课题和时间至少提前两周发布在本组教研博客上,及时汇总研讨成果,形成研讨报告每月组织一次,在学校论坛上交流。
2、每学期围绕本学科教研撰写论文1篇,组内推荐优秀随笔、反思3-5篇在学校网站(教师原创)发布。
3、每学期至少在网上交流一节听课实录及点评。
4、每学期至少有1-2个与教学同步的单元教学案例和评析意见在网上交流。
5、每学期公布本教研组网络教研计划,发布学科网络教研总结。
6、每学期要在网上发布对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
7、对学校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回复。
8、积极倡导教学问题的互动研讨,不断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9、对本组教师网络教研情况进行评价管理。
10、教研组长要每日浏览学校网站和教研组及本组教师博客,组织并指导本组教师开展好网络教研活动,并配合学校完善学校网站建设。
(五)教师网络教研要求
1、积极参加学科在线研讨活动。结合主题活动,在上面发表相关评论。
2、教学设计:每人须在开学第一个月内完成本学期自己所分内容的上传任务。
3、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完成5篇的上传任务,于当月25日前完成。
4、教学随笔:每学期至少完成5篇的上传任务,于当月25日前完成。
5、教学案例:每学期至少完成1篇的上传任务,于6月25日或12月25日前完成。
6、工作总结:每学期至少完成1篇的上传任务,字数不得少于XX字,于6月25日或12月25日前完成。
7、教师在上传文章到自己个人博客时,要同时发到本组教研博客上,以便管理。
(组长必须按上述工作量定期完成检查工作,教导处、教研室不定期对上述工作进行抽查,并将检查情况予以通报。)
(六)网络安全维护制度
1、网络技术指导小组经常召开网络安全会议,通报网络安全状况,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2、网络技术指导小组应不定期举行网络安全培训班,学习网络法律、法规,提高全体教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水平。
3、学校教师、学生应积极配合网络技术指导小组的工作,自觉参加各种培训活动。
4、学校教师应当经常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5、任何人对各室经过的网线都不得随意破坏或挪用。
6、用户机使用者应严格遵守《计算机管理制度》,一旦所用pc机被病毒感染,出现网络故障,应立即与网络技术管理员联系,及时进行故障处理。
7、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应定期对其进行病毒检查及升级,不使用不明来源的软盘、光盘;网管人员每月应随机抽查上网机器,若发现问题应令其整改。
8、不得进行任何干扰网络用户,破坏网络服务和破坏网络设施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在网络上发布不真实的信息、散布计算机病毒,使用网络进入未经授权使用的计算机,不以真实身份使用网络资源等。
9、任何人不得在办公室聊天、玩游戏以及做其他与工作学习无关的事情。
(七)、教室多媒体使用制度
1、使用教师要保证正确操作设备。
2、使用过程中遇到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通知学校电脑管理人员(毛鹏霞、车翠萍);电脑管理人员要及时分析设备故障,做好管理记录并与设备维修保障人员高永杰及时联系;设备维护人员要及时维修,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服务教学,并做好维修记录。
3、各班主任负责班级多媒体设备的卫生工作,要定期正确清理多媒体柜内卫生,严禁将多媒体柜当成办公桌、讲桌和杂物柜使用,如有发现,多媒体使用方面纳入班主任工作考评。
4、班主任要教育学生爱惜和维护多媒体设备,保证不出现人为损坏,如有人为损坏,要追查到人,照价赔偿。
5、班主任负责遥控器平时管理,学期始末做好上交和领取工作。
6、多媒体设备属电器产品,班主任要进行必要的学生安全教育,教育学生不摸插座、插头,不接触电器。
7、多媒体教学设备原则上属于教学用品,供教师使用,学生不能使用,如学生要用,教师需全程陪同指导。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六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四级教研网络:校长和业务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教师。
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一、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并负责监督实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校长、教务主任必须深入课堂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平均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3、听课之前要了解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
4、听课后要对所听的课做出评价并和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促进教学。
5、领导要经常深入教研活动,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全校师生从本校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念,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念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所气。
二、教研组校本教研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务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组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命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4、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公开课)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5、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论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6、开学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 实施,期中要协助教务处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学科教材和教法,是贯彻教研组计划。
2、组织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研专题,进修计划,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作业或练习。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七
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年青教师,我们将以教学环节为切入点,规范课堂教学,使教学管理精细化、制度化,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一、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的精神,加强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以教师为主体,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注重教研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以教学常规为着眼点,把教师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实现教师间的合作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
教研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大教研:即学科教研,指全校同学科所有教师集中教研。
2.中教研:即年级教研,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间集中教研。
3.小教研:即个人钻研教材、教法和课程标准等。
三、校本教研的内容:
1、加强“五个研究”。
即课标、教材、考纲、课堂环节、学生五个环节。
2、加强对“问题引导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
四、校本教研的准则:
从工作中的小问题入手,解决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小问题。
五、校本教研的环节:
1.调研:教研组长了解情况收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小”问题。
2.计划:根据收集内容教研组长确定每次教研的主题。
3.备题:各位教师根据教研主题准备材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研讨:集中研讨,各抒已见,交流想法,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决议。
5.执行:教师将决议付诸于实际教学,检验其合理性。
6.反馈:教研组长收集执行结果,形成总结性材料。
六、校本教研的分工细责:
(一)教导处:
1.制定学校教研制度。
2.指导管理教师的教研,检查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交流情况。
3.组织好各教研组教研成果的汇总、统计工作。
4.向校长、副校长提供教学导向性意见、总结,推广好的教法与经验。
(二)教研组长:
1.根据教学实际确定好本组教研任务,做好组内职责分工、任务布置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
2.及时总结、反思、交流、推广教研成果与教学经验。
3.组织每次教研都要有依据、有主题、有记录、有措施、有成果。
(三)教师:
1.反思自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敢于提出共同研讨。
2.认真参加教研组活动,态度端正,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3.积极实践教研成果,并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
七、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
1.每次教研活动时,教导处负责检查教研情况,包括参加人数、活动内容、主持人、起止时间等。
2.检查实行点面结合的方式,教导处负责全面检查记录,学校领导深入到各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
3.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者,按旷课一节处理。
4.成立教研活动评比小组,评选优秀教研组。
5.学期末展示各教研组研究成果,优秀材料及时推荐,先进方法及时推广。
6.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7.成功事例上传博客,资源共享。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八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四级教研网络:校长和业务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一、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并负责监督实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校长、教务主任必须深入课堂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平均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3、听课之前要了解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
4、听课后要对所听的课做出评价并和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促进教学。
5、领导要经常深入教研活动,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全校师生从本校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念,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念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所气。
二、教研组校本教研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务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组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命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4、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公开课)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5、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论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6、开学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务处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学科教材和教法,是贯彻教研组计划。
2、组织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研专题,进修计划,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作业或练习。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做好学科期中、期末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评价工作。
5、积极开展均衡生产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科研课题,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6、备课组要积极探索选修课的教法,学法与考法,逐步建立并稳定本学科有特色的选修课。
7、抓好本年级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教学,有针对性培养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学生,并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真正审美观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四、教师校本教研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样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3、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念菱,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和德育渗透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4、要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教参,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5、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定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局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校本教研制度在我校初步建立,校本教研活动在我校基本展开,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操作模式,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培育一批先进典型,并在此基础上使我校校本教研继续深化,将学校建成具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九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学科教材和教法,是贯彻教研组计划。
2、组织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研专题,进修计划,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作业或练习。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做好学科期中、期末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评价工作。
5、积极开展均衡生产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科研课题,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6、备课组要积极探索选修课的教法,学法与考法,逐步建立并稳定本学科有特色的选修课。
7、抓好本年级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教学,有针对性培养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学生,并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真正审美观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十
为引导教师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将“问题意识”上升为“课题意识”,逐渐形成以科研、教学、培训三位一体的课题研究制度,具体如下:
一、工作思路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
二、总体要求
在现代教育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来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学校领导和各教研组长要积极成为实验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成为教学研究的帮助者、实践者,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推进课题实验。
三、具体制度
1、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制度。学校领导至少要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实验,定期参加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课题组开展教改实验工作,掌握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2、课题实验专题研讨制度。各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时间,围绕课题开展以“总结、交流、反思研究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次研究内容”为重点的研讨活动。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实验的实施水平。
3、课题研究组教师示范制度。课题组成员通过定期开放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参加实验的老师必须上1次公开课,依托“典型引路”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4、课题实验工作学期小结制度。各课题实验组成员要坚持写实验札记,要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功做法和体会、理论学习体会、课题研究等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供集体研究、交流和存档,每学期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为下阶段实验作准备。
5、校际协作交流制度。要积极参加各级教改研究和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举行课改研究与交流活动。
6、领导小组监督制度。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监督课题研究工作。
7、经费保障制度。学校根据课题实验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确保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8、课题实验加分制度。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按有关规定通过对课题实验实施情况的综合考核,根据学校的绩效考核制度,视情况予以加分。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十一
一、培训目标
1、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化组织。
2、继续进行新课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理念,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继续进行骨干教师的培养,使我校各级骨干教师数量增加。做到学科、年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使他们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
4、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每位教师真正树立课程开发意识,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开发者。
5、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和提高。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学科教学创新、德育工作创新和管理工作创新,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1、结合学校实际,较系统地进行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培训。
2、及时进行实践新课程的经验和反思交流会,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进行教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三、培训方式
1、以学代培大力倡导和鼓励全校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自觉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将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学校要广泛地通过教师自学、学历达标培训学习以及其他有专业特长培训学习等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2、以课代培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让学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抓好新老教师的同上一节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年级教研课、校级教研课、课题汇报课、各类选拔竞赛课并及时进行评课,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3、以结对代培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特点,达到老带新、新促老、互帮互学、各得其所的目的。对教师新老结对,学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要监督结对培训的过程,年终进行检查评估验收和奖励。
4、以研代培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反思、学习、研究的自觉性。要求教师自主自立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人人有奋斗的目标。
5、以会代培要有计划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教学观摩展示会等,促进教师继续学习。在校内要组织教师教学经验交流、课堂教育教学技术展示会等,让教师在交流实践经验、探索方法、交流成果、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6、以考察代培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使教师们眼界开阔、思想解放、观念转变。通过学习、比较,在各个方面为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东西,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研究及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师结合本人的实际,提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建议、思路和方法。
四、校本培训管理办法
1、为使校本培训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规定每学年每位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将学时数分解到每个培训项目上,根据出勤率、考核成绩等实际情况评定最终成绩。
2、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有专人负责管理教师参训的考勤、记录、考核、总结等,促进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由教科室专门负责)
3、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教师个人档案,内容涵盖学校集体培训、学科培训、情况记录、个人反思、自学笔记、有关材料、听课记录、优秀教案、参与课题研究情况、论文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4、建立健全校本培训考核制度。学期末校本培训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考核。
五、校本培训的保障措施
(一)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各学科要管理到位,保证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
(二)校本培训工作在“学校领导、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指导下开展。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各级部、各学科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学科实际,制定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学科典型,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要帮助各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并指导组织实施。通过培养校本培训的骨干力量,发挥他们在校本培训中的骨干、带头和辐射作用。
(四)要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评估检查和督导力度,校本培训实行单独考核。学校要把此项工作列入教师教学工作专项考核。期末在所有学科、教研组、教师中,评选出先进教研组、教研积极分子。并在期末予以表彰、奖励。
(五)对校本培训工作要做到人人重视,尤其是分管领导要做到层层管理,确保实效性。学校为校本培训专设培训经费投入项目,每年投资2万多元,确保校本培训年度经费的落实。
德胜实验小学教师听评课制度
为了解和掌握学科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解决教学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特制定教师听评课制度。
1、听课类型:
我校听课类型分为:观摩课、展示课、汇报课和领导推门听课等类型。
2、参与听课人员的听课节数要求:
各类人员听课节数规定:校长不少于40节,分管教学领导30节以上,中层领导20节,教师不少于12节。
3、听课的具体要求:
(1)各听课教师应认真填写听课记录的各项要求:教学过程、环节简评、总评以及授课教师、科目、课题、时间等。
(2)听课人员对授课教师的讲授内容、授课方式、手段、授课态度,学生听课情况、课堂纪律等应作出记录和评价。
(3)听课过程中要虚心学习,尊重他人,遵守课堂规则,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
(4)分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对参与听课人员做好记录。
(5)本组教师有讲课活动时,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按时听课,为评课、教研活动作好准备,对无故不参加者,教研组长要作好记录。
(6)听课教师的听课记录要作到真实,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按薛窑中学考核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4、评课的具体要求:
(1)教师教研组长和行政分管领导必须组织评课。
(2)教研组长每月检查一次本组教师的听课记录,并作好记录向分管主任报告。
(3)要严格按评课的程序进行,不能流于形式,各教师要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并认真作好评课记录。
德胜实验小学教学反思制度
我校在新课程实施中特别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为了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制度:
1、反思教学中的成功点。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抓住教学中哪怕是稍纵即逝的成功点,及时记录下来,坚持不懈,就能串起教学的闪光珠链。
2、反思教学中的失误点。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善教者难避其失。如实记下失误点,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就能使教学:“长善而教其失”。
3、反思教学中的疑惑点。教学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当堂提出的与课外知识相关的问题,老师未必能当堂一一作答,出现“卡壳”现象势必难免,这种“教然后知困”值得一记,以便钻研。
4、反思教学中的思维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主导作用的引导和激发,注重记录各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反映,教师就能置身于教学的动态系统中,从而不断调整教学,努力激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反思教学中的感悟点。通过追踪教学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而会发现许多感悟,及时捕捉住,于教于学都大有裨益。
具体实施办法:
1、教师要加强对平时工作的反思,采取:“案例点评式”、“经验总结式”、“失误反思式”等形式,每学期的教学反思不少于总课时的40%。
2、学校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检查,检查后返至教师个人手中,把优秀的教学反思推荐给全体教师。
3、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开动脑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提炼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高自身反思水平。
4、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思”、“单元思”、“月后思”、“期中思”等。
5、坚持教学前、中、后反思,教学前反思重在教学预测,教学中反思重在随机应变,教学后反思重在教学批判。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十二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四级教研网络:校长和业务主任、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
一、领导听课和深入教研活动制度
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并负责监督实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
2、校长、教务主任必须深入课堂检查了解教学情况,平均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3、听课之前要了解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要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听课。
4、听课后要对所听的课做出评价并和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促进教学。
5、领导要经常深入教研活动,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掌握分管学科的教学和教研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全校师生从本校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念,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理念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所气。
二、教研组校本教研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务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组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
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3、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命备课组长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4、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公开课)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组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5、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论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生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6、开学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期中要协助教务处检查落实情况,期末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
三、备课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备课组长在教研组长领导下,负责年级备课和教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本年级学科的教学质量。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学科教材和教法,是贯彻教研组计划。
2、组织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进度计划,教研专题,进修计划,报教研组并组织实施。
3、按照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本年级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备课组教师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同时进行集体备课,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3)作业或练习。
(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做好学科期中、期末的复习、出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评价工作。
5、积极开展均衡生产研活动,认真落实本组教科研课题,以教学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6、备课组要积极探索选修课的教法,学法与考法,逐步建立并稳定本学科有特色的选修课。
7、抓好本年级活动课和研究性学习课教学,有针对性培养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学生,并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真正审美观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四、教师校本教研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样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3、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念菱,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完成一份心理和德育渗透教案,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4、要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教参,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5、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定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局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
校本教研制度在我校初步建立,校本教研活动在我校基本展开,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操作模式,形成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经验,培育一批先进典型,并在此基础上使我校校本教研继续深化,将学校建成具浓郁研究氛围的学习化集体。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十三
一、为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及教学水平,交流教学方法和教育信息,特开展教研活动。
二、教研活动时间每周三(数学、英语)、周四(语文、常技)。
三、教研活动时间必须得到保证,任何人不得无故缺勤或干扰教研活动的进行。
四、教研活动的内容应广泛,组织研究教材、重点章节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同时学习新课程标准、教育理论、教改经验等,结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关键性问题,突出重点进行研究。
五、教研活动必须按时开始,不得提前结束或中途离开,检查时不在而又事先未请假者,一律视为缺勤。
六、未经学校允许,严禁私自改动教研时间,负责人应认真组织并做好记录。
七、应切实开展教学研究,不得在教研时间聊天、批作业或辅导学生、吃零食。
八、业务学习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认真做好记录(每次不少于300字),全校性集中检查业务笔记为每学期1~2次。
九、教研活动记录和业务笔记,学校根据工作需要随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十四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1、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
2、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3、每位教师认真完成备课组交给自己的备课任务,在教研组、备课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
4、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周写2个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听15节课。
5、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好“六个一”: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确定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多媒体教案,写一篇课堂教学叙事案例,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6、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订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
校本教研制度【精选15篇】 篇十五
一、校本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
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部下。按照"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在教育教学中研究"的设计策略思想,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校本教研的形式及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的形式
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
(二)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1、营造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阵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各个教研小组必须作好教研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了教研活动,做好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整理,活动总结工作。
三、校本教研的促进措施
1、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与对教师的年终考核相挂钩。
2、每学期开展一次教研小组评优活动。
3、对于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4、引进竞争机制,把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吸收到教研员的队伍中来,给他分任务,压担子,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评选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四、校本教研的后勤保障措施
1、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校本教研服务的意识。
2、积极创造条件为校本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3、学校后勤应创造性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4、保证经费投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略)
副组长:(略)
成员:(略)
职责:
1、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指导各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2、具体落实校本教研工作,组织开展种教研活动。
3、收集,整理学校校本教研资料,总结学校校本教研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
4、定期完成对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教师个人的评价。
5、适时聘请上级教研部门的领导来校指导校本教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