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诊管理制度
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诊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发诊管理制度 第一篇
1、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它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登记。
2、树立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不怕牺牲的人道主义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3、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禽流感、甲型H1N1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医院相关规定,立即转诊至我院感染科进行隔离治疗。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病人有可能污染的物品,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4、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并立即向医务科、院感科报告。
5、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6、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对诊室进行两次紫外线消毒、两次过氧乙酸消毒地面、物品表面。持续发热门诊室内清洁整齐。
7、医护人员务必严格标准预防制度,按防护要求着装,避免感染。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下班时,认真清洗。
发诊管理制度 第二篇
(一)诊治各种急性肠道传染病,重点以“02"为主,严防“02"传入。
(二)遇有合并其他疑难疾病时,可请有关科室高年资医师会诊。
(三)就诊患者均由值班医师负责按流行病学进行逐项登记,不得遗漏。发现痢疾等法定肠道传染病,必须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发现肠道病的多发、暴发单位要电话报告保健科。
(四)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02"及一般常见肠道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抢救、消毒等业务知识。符合可疑“02"者,应立即上报防保科和医务科,同时做好病人留验,封锁污染区,登记接触者。
(五)详细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症状,做到不漏诊,不误诊。
(六)每例病人必须做到逢泻必采,并做好大便培养登记工作。
(七)组织好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护士要熟练掌握抢救输液技术,配合医生做好病人抢救及门诊病人注射工作。
(八)做好各种医疗器械和抢救药品的准备,并定期更换消毒。肠道门诊护士或其他专人负责日常消毒工作。
(九)掌握各种消毒药品的.配制及消毒方法,做好门诊及厕所消毒,保管好消毒药品。
(十)医护人员检查每例病人后,应洗手或消毒手。
(十一)每日下班前,诊室内桌面、门把、医疗器械及地面均应擦拭消毒。
(十二)肠道门诊要开展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候诊宣传。
发诊管理制度 第三篇
发热门诊是我校门诊部在防控“非典”期间根据上级指示设立的,专门用于排查疑似“非典”病人,治疗发热患者的专用诊室。在该诊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非典”期间政府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不漏报一个病人,不错报一个病人,不感染一个医务人员。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接待每一个发热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决不允许推委、搪塞病患。
2:详细询问和记录流行病史调查表上所要求的内容,仔细填写特别是近两周的详细情况。
3:全面系统的检查患者的`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查血象,作胸透检查。如符合卫生部发布的“非典”病人诊断标准和疑似“非典”病人诊断标准的要立即报告校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并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逐级准时上报。
4:对检查结果不能确定的病人,应提请门诊部三人小组(雷少平、马维援、刘长玲)组织会诊后再做决定。
5:排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诊断
后,患者持发热门诊的病志证明到其他各科门诊就诊。
6: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按要求穿戴隔离服、工作帽、12层口罩、防护眼镜、鞋套。离开发热门诊时应按相关隔离要求办理。
7:进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带好口罩,病患离去后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发诊管理制度 第四篇
1. 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做好门诊部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及其他各方面行政管理工作
2.根据门诊部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认真制定出工作计划及各项规章制度,并组织督促、检查和落实。
3.做好门诊专家、离退休专家的管理工作。
4.负责做好门诊部卫生科普宣教工作,根据不同季节流行病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专科专病卫生宣教。
5.负责管理门诊工作人员的劳动纪律,确保上岗人员仪表端庄,准时上岗,不脱岗,佩戴工牌,使用文明用语。
6.门诊管理人员做到以身作则,对门诊人员的工作情况,采取每日定时检查与每周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放落实满意度调查表,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解决。
7..定期组织召开门诊工作会议,认真听取门诊医护人员及患者反馈意见,尽力协调好各科间的关系,确保门诊工作的正常进行。
8.认真做好门诊疾病证明的审查盖章,做到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9.做好门诊各科室、诊室间的工作关系,解决工作中各种矛盾及问题,确保各科室、诊室的'工作顺利开展。
10.受理并登记各科室、各部门的申请、通知、建议,认真受理患者与群众的来信来访,并设立意见本做到热情接待,做到来信(来访)有登记、有处理、有结果。
11.结合门诊部的具体情况,经常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整顿好门诊秩序,简化各种手续,方便患者就医。
12.做好各项信息统计工作,每月抽查门诊病历、处方、检查单,发放门诊满意度调查表并作汇总、统计及上报。
13.有计划组织安排实习人员及进修人员的业务学习,积极开展医护科研工作。
14.负责做好门诊消毒隔离工作,坚持对候诊室、诊室、治疗室的定期消毒工作。
发诊管理制度 第五篇
诊断证明书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件,司法鉴定、因病退休、工伤、残疾鉴定、保险索赔等要以诊断证明书作为依据之一。因此,开具诊断证明是政策性很强的医疗工作,为进一步加强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临床医师要以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开具诊断证明书和病假证明书,每项诊断都应具备客观、科学的诊断依据。
2、诊断证明书必须由本院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开具并加盖个人签章,出具诊断证明书的主治医师对所做出的诊断负责。
3、临床医生开具疾病诊断书和病假证明书,应字迹清楚,项目填写齐全,病休时限必须大写,不得涂改。
4、门诊医师为门诊病人开具疾病诊断证明书,必须有本院相应的.检查报告,诊断明确、依据充分,并在门诊病历中做相应的记录。
5、医师为门诊病人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由门诊办公室盖门诊印章。为住院病人开具诊断证明书由医生所在科室盖章。持章人对医师开具的疾病诊断书和病假证明书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遇有异议,可请示专科主任决定。凡复印件、复写件均不予盖章。
6、如疾病证明涉及计划生育、离退休、刑事案件、民事纠纷、工伤鉴定、医疗保险、事故赔偿等问题,必须经科室主任审阅签字。如需出具病情介绍,则应持介绍公函经医务科批准后,由科室主任指定专人书写,科室主任审阅及签字。
7、对学术上有争议的诊断,需开诊断证明书时,应由医务科负责组织专家会诊讨论后,慎重开出诊断证明书。
8、医师不得为非本专科病人开具疾病诊断证明书和病假证明书;在无诊断依据或未亲自诊治病人时,临床医师不得为病人开具相关证明书;临床医师不得出具各种护理证明、工伤评残、劳动能力鉴定的证明书。
9、病假证明书只证明病人因病需要休息,休息时限按诊疗规范填写,一般情况,急诊病人因病休息不超过3天,普通门诊病人不超过7天,特殊病人如活动性乙型肝炎、骨折等经专科主任签字可酌情延长,但不超过8周。
10、为本院职工开具的诊断证明书和病假证明书,必须由医师所在科室主任签字盖章。本院职工持病假证明书请病假的,必须携带门诊病历(或出院小结)、检查报告单及疾病诊断书。
11、对医师未按规定要求出具诊断证明书和病假证明书产生不良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罚款、取消处方权1—3个月等处罚;引发医疗纠纷的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发诊管理制度 第六篇
1、树立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不怕牺牲的人道主义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2、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它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登记。
3、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禽流感、甲型H1N1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医院相关规定,立即转诊至我院感染科进行隔离治疗。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病人有可能污染的物品,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4、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并立即向医务科、院感科报告。
5、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6、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对诊室进行两次紫外线消毒、两次过氧乙酸消毒地面、物品表面。保持发热门诊室内清洁整齐。
7、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标准预防制度,按防护要求着装,避免感染。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下班时,认真清洗。
发诊管理制度 第七篇
为规范我院发热疱疹门诊工作,有效控制疫情,防止在我院交叉感染,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门诊应当标识明确,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
2、接诊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询问患者有关的流行病学史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患者进行发热疱疹的预检。
3、患者用过的体温表用84 消毒液浸泡半小时,压舌板应高压灭菌,并有登记。
4、诊室地面、桌椅每天用84消毒液搽拭,并作好登记。 5、诊室空气应每日用紫外线或三氧机消毒一小时,并作好登记。
6、接诊医师在接触患者前后作好手的.消毒,诊疗时戴口罩、帽子。患者所产生的一切生活垃圾均按感染性疾病医用垃圾处理。
发诊管理制度 第八篇
1、医务人员、保洁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帽子及12层面纱口罩。离开发热门诊应脱掉隔离衣、手套、帽子及12层面纱口罩,口罩应每天消毒处理(用有效氯消毒液20xxmg/L浸泡30分钟)。
2、诊治每一个病人后,处置万垃圾、痰液、排泄物后,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均应用流动水洗手,时间不少于60秒,吸收装置为非接触式。
3、各诊室及检查室门口放置脚垫,用有效氯20xxmg/L消毒液浸湿并要求保持其湿度和浓度。
4、桌面、地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用20xxgm/L有效率消毒液擦拭消毒两次,污染时随时消毒,空气用0.5%的过氧乙酸或20xxmg/L有效率消毒液激动喷雾消毒每日两次,并做好记录。
5、拖布、抹布使用后应先用20xxmg/L有效率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
6、痰液、排泄物用20xxmg/L有效率消毒液浸泡1小时,到入专用厕所,痰盂、污物桶需配盖。
7、生活垃圾和一次性医疗用品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用双袋密封送医疗废物临时储存室并做好记录。污染被服双袋运送至洗衣房先消毒后清洗,可循环使用的医疗用品先用有效氯20xxmg/L消毒液浸泡消毒后送至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发诊管理制度 第九篇
一、发热门诊工作原则
1、设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独立设区,与其它门、急诊相隔离,有明显标识。设有工作人员及病人通道。
2、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和隔离留观室的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等,要按照本《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和《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3、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需转运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时,按照《救护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4、隔离留观病人需戴口罩,不得离开留观室,严禁病人间相互密切接触。
5、发热门诊由值班医生负责消毒及作好完整记录。
二、消毒隔离管理
1、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2、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发热门诊候诊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1次,污染时随时进行,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
4、物体表面。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5、其它物品消毒及处理
5.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
(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2)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病区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消毒后的排泄物等可倒入卫生间。
(3)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5.2病人使用物品消毒
(1)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3)每个诊室、隔离留观室备单独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发诊管理制度 第十篇
一、基本要求
1、门诊相对独立,有明显就诊标志;设专人发放口罩和就诊须知,负责咨询、引导分流患者。
2、“三区”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设有效的隔离屏障,安装适量的非手触式洗手装置。
3、门诊诊室三固定:人员相对固定,诊室内器械固定不能携带出室外,收集污物设施固定。
二、防护要求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
1、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⑶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
⑷ 严格执行手卫生。每次接诊病人后,要更换手套或进行手消毒。
⑸ 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2、二级防护:适用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留观室、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
⑴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⑵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⑶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
⑷ 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3、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
4、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三、消毒技术
㈠ 空气消毒:
1、保证空气的.流通是控制和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
⑴ 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
⑵ 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2、需要时,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㈡ 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
发热门(急)诊和定点医疗机构隔离病房、隔离病区内所有的物体表面、地面都应当进行清洁,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当先清洁,再进行消毒。
1、清洁的一般要求包括:
⑴ 进行湿式清洁,动作轻柔。
⑵ 所有清洁后的物体表面、地面应当保持干燥。
⑶ 清洁工作应当区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逐区进行。湿擦各种物体表面,湿拖地面;抹布、拖把要分区使用,及时更换。
⑷ 工作人员进行清洁工作时,应当分区穿戴防护用品。
⑸ 工作完毕后,应当及时清洁和消毒工作用具。
2、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按照常规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可选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为200mg/L~4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
㈢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
1、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等物品每周定期更换,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后及时更换。用后的上述物品用双层布袋封扎,可煮沸10分钟消毒或者使用25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患者使用物品与医务人员使用物品应当分开清洗、消毒。
2、呼吸治疗装置在使用前应达到高水平消毒,螺纹管尽可能使用一次性使用物品;若重复使用,用后应当立即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 分钟后,再清洗消毒;也可以使用专用清洗机清洗,水温80℃-93℃清洗10 分钟,烘干备用。氧气湿化瓶应当每24小时进行更换,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 mg /L含氯消毒剂中 30 分钟,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3、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设备,设备表面使用70%乙醇或异丙醇擦拭消毒2遍,或整机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4、患者使用后的体温计,浸泡于75%乙醇浸泡15 分钟,或者浸泡于0.2%过氧乙酸中10 分钟后,干燥保存。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前、后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压舌板一人一用一灭菌,或者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㈣ 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
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当使用专用容器盛放,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设有污水处理系统的医疗机构,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可直接入污水池,适当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药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大于6.5ml/L。
㈤ 终末消毒。
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出院、转院或者死亡后,患者房间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应当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是:
1、空气消毒:无人条件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也可以用15% 过33氧乙酸7 ml/m(即纯过氧乙酸1g/ m)熏蒸进行消毒;消毒完毕充分通,.
风后方可使用。
2、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后,使用250 mg /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拖地,作用15-30分钟。
㈥ 转运救护车的消毒和人员防护要求。
1、转运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包括担架)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2、转运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
3、转运人员接触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4、非负压救护车转运时应当开窗通风;负压救护车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车辆消毒后打开门窗通风。
5、转运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必须返回急救中心(站)消毒后再转运下一例患者。
6、救护车的清洁消毒应当先关闭门窗,再用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封闭1小时。
四、医疗废物的管理
在诊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发诊管理制度 第十一篇
1、发热门诊应独立设区,有医务人员和病人的专用通道,标识明显。
2、进入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带好口罩,病患离去后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3、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掌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甲型H1Nl流感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时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4、坚持首诊负责制,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认真作好胸片、血象等检查及体温的.监测,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报告,作好各种登记备查。
5、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个人防护操作规程。医护人员进入发热诊室,穿戴符合要求,接诊每位病人后及上班前后应进行手的消毒。
7、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消毒2次,发热病人的排泄、呕吐物、分泌物处理符合要求。
8、运送留观人员及疑似病人的推车、担架等工具随时消毒。
9、各类污物、污水处理符合要求。
10、诊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清洁消毒。
11、疑似病人及确诊病人转院后,必须作好诊室消毒工作及外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发诊管理制度 第十二篇
1.发热门诊独立设区,有独立通道,标识明显。
2.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掌握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手足口病、猪流感等类病种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时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3.坚持首诊负责制,仔细作好流行病学调查,认真作好胸片、血象等检查及体温的监测,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报告院领导,确诊后及时转上级有关医院并作好各种登记备查。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自我防护操作规程。医护人员进入发热诊室,穿戴符合要求,接诊每位病人后及上班前后应进行手的消毒。
5.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消毒2次,发热病人的排泄、呕吐物、分泌物处理符合要求。
6.运送留观人员及疑似病人的救护车、推车、担架等工具随时消毒。
7.各类污物、污水处理符合要求。
8.诊室内通风良好,定期清洁消毒。
9.疑似病人及确诊病人转院后,必须作好诊室消毒工作及外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
发诊管理制度 第十三篇
一、门诊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配有专用留观室,专用放射线摄片机,采血室,培训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
二、医务人员必须准时上岗,24小时均按出诊表落实。中途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出诊。
三、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出诊者,必须提前一天在向医务部及门诊部请假,由医务部按排其他人员出诊。
四、医务人员在岗时必须穿隔离服、戴12层棉纱或其他有效防护口罩、帽子、眼镜、手套等防护工具。
五、诊室必须保证通风良好,保持清洁,此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
六、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含疑似病人)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七、医务人员防护、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卫生厅195号文件《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试行)》执行。注: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八、必须做好病人转运交接记录。
九、要认真填写《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登记一览表(试行)》。
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非典”病人(含疑似病人)。
十一、确诊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按程序上报,6小时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并同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卡,不得延误或漏报。
十二、出诊医师要认真书写门诊医疗手册。
十三、对待患者要热情、耐心、细致,一视同仁,不得轻视、蔑视“非典”患者。
十四、对所有病例要按卫生厅195号文件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记录。
十五、X线机严格执行一照一消。
十六、凡发热病人(体温38℃以上者)一律拍胸片、查血项。
发诊管理制度 第十四篇
1、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它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
2、对流感及流感样病例要进行认真登记,同时报告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进行标本采集。
3、对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猪流感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规定,立即转诊至我市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病人有可能污染的物品,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4、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进行常规消毒,保持发热门诊各室内清洁整齐。
1、发热门诊诊治对象必须为发热病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
2、对来院就诊的发热病人严格登记,重点询问流行病学史、症状、必做相应的'检查。
3、遇疑似病理应按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6小时内)在发现病例的第一时间迅速报告疫情。
4、对疑似病人应进行留观隔离、病人分泌物、排泄物、用物、医用废物等按《SARS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要求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5、发热门诊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范,积极救护病人。
6、医护人员严格加强自身防护,戴24层棉纱或N95口罩,穿隔离衣、戴手套、穿隔离鞋及鞋套2层以上。
发诊管理制度 第十五篇
一、发热门诊工作原则
1、我院设有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独立设区,与其它门、急诊相隔离,有明显标识。设有工作人员及病人通道。
2、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分设有候诊区、诊室、治疗室、检验室等;并具备挂号、收费、取药一条龙服务。
3、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和隔离留观室的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等,要按照本《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和《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4、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需转运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时,按照《救护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5、隔离留观病人需戴口罩,不得离开留观室,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
二、消毒隔离管理
1、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特殊病原体
(ev71)对醇类消毒剂不敏感,故选择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如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采用上述消毒剂擦拭消毒。
2、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空气
3.1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2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2次,每次1小时。
4、地面
发热门诊候诊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进行,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
5、物体表面
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6、其它物品消毒及处理
6.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
(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2)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病区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消毒后的排泄物等可倒入卫生间。如所处区域污水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则无需初步消毒,可直接排入卫生间。
(3)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
6.2病人使用物品消毒
(1)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2)呼吸治疗装置使用前应当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复使用的.各种管道应当在使用后立即用500—15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然后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3)每个诊室、隔离留观室备单独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听诊器、血压计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病人离开救护车后,应当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运载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具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7、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管理
具体处置如下:
(1)使用后的一次性带血注射器直接丢入利器盒内;
(2)不带血的注射器、输液器,单手在利器盒上去掉针头;其残留部分丢入黄色塑料袋内。
(3)其它一次性医疗用品一律丢入黄色塑料袋中。
消毒处理要求如下:
(1)当利器盒内的废弃物盛至2/3时,应当及时更换利器盒。
(2)对盛有不带血的注射器、输液器残留部分的黄色塑料袋,以及盛有其它一次性医疗物品的黄色塑料袋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袋内喷洒消毒;然后扎紧袋口,提起该袋,再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袋外进行喷洒消毒,置入另一只干净的黄色塑料袋,扎紧袋口。
8、污水污物处理
(1)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视同医疗废物及时消毒处理,避免污染。
(2)使用后的一次性隔离衣裤、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医疗废弃物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及时消毒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污染。
(3)疫情期间污水处理可以适当增加药物投放量,使总余氯量≥6.5mg/l。
9、尸体处理
死亡病人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棉球或纱布堵塞人体孔道后,再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后尽快火化。
10、终末消毒
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房间必须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