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关键是要保证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内容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拟起规章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细心的小编首席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9篇完善制度建设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推荐9篇 篇一
代表们建议,政府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规范“五费合征”,推进以养老保险为龙头的其他各费征收工作,依法将应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逐步纳入社会统筹;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积极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持作用,在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的同时,相应提高对社保资金的投入,加强对资金运转的分析预测和对基金的管理,确保基金运行安全;要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研究建立扶持重特大病人的医疗救助机制;要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采取社保补贴、岗位补贴、自谋职业补贴和实施机关部门腾岗、政府花钱买岗、单位结对供岗等办法开展再就业援助,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就业机制,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办理结果: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社会救助力度
嘉善县政府对此建议高度重视,把完善城乡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建设列入政府办实事项目。一年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以促进就业为根本,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保体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规范社会保险的各项制度,加大“五费合征”力度,强化基金监管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覆盖面。出台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的办法》,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的意见》,社会保险费征缴实现以职工工资总额为社保费缴费基数,单位缴费基数和个人缴费基数相分离的征缴办法,推动基本养老保险支付能力的提高。推进“低费率、小账户、保大病”的医疗保险政策,建立起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推荐9篇 篇二
一、票据营业部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内部控制制度有待落实
目前票据营业部虽然也制定了大量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执行效果不尽人意。如对票面的审查只是机械地套用票面“审查标准”,而没有将不同承兑行对《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的不同理解考虑进去,直接导致票据逾期现象的发生;对票据跟单资料的审查和客户身份的验证,也只是按照相应的“审查标准”去执行,在一定程度上欠缺对“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合理性分析,对操作者来说重要的是收集齐“标准”所要求的资料,而无力或不去对资料的合理或真伪作出准确的判断,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造成资金损失风险或法律风险。又如票据营业部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审计的频度不够,而且更是重形式、轻实质,对被审计部门的工作只是注重检查其留有的工作记录是否齐全,而不管其工作记录的合理性或真伪,也不对其记录背后的实质业务操作及其个性问题进行分析,更无力对其真正的内控执行情况及潜在的风险或机会作出正确的判断等。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落后于业务的发展
“制度先行于业务、程序先行于操作”是企业真正落实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一理念却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落后于业务的发展。岗位牵制与岗位责任不匹配的现象仍然存在,使得有职无责的人员因不需对业务操作后果进行负责而放松履职的审慎性,有责无职的人员则无力对业务操作后果进行负责,最终造成无人负责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业务的发展。如在票据的托收问题上,票据的买入与票据的到期托收往往是由不同岗位的人员来担任的,而对票据逾期率的考核结果则由票据买入人员独立承担,其结果就使得托收人员因无责可以不必对托收的结果格外重视,随之就会出现托收发错地址、托收逾期无人及时催收或催收力度不够的现象不断发生,而票据买入人员虽然要对托收结果负责,但却无法及时掌握托收状况,其最终结果则是托收逾期率得不到最有效的控制。这种程序落后于操作的现象直接造成了内部控制上的漏洞,给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内部控制体系的技术含量过低,信息沟通的渠道不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日益作为业务处理的手段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商业银行票据营业部的一些内部控制环节采用的还是人脑控制,而不是电脑控制。如我们日常的“公示信息”,就是操作人员按照“公示信息”的内容从上百张、上千张甚至上万张的票据当中查找出所要禁止买入或要特别关注的票据。如果“公示信息”的内容很少,只要操作员有足够的责任心,虽然工作效率较低,还是可以完成预期目标的。然而当“公示信息”的内容较多且公示期限各不相同时,问题就会出现了,即使责任心再强的操作员也可能会因为业务繁忙或所需记忆的东西太多而在执行中出现纰漏,这样就必然导致内控失效、风险发生。
日常各项内部控制政策都是自上而下的,而这些控制政策是通过操作员的具体操作执行的。票据营业部急需通过一个畅通的渠道与政策制定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如在票据托收过程中,我们通过对逾期票据的催收发现个别承兑行存在着恶意逃避承兑责任的现象。为避免造成新的潜在损失,我们应该适时控制或限制对该行所承兑票据的买入,而这些情况也许政策制定部门并不了解,操作员又无权自行控制或限制买入该行票据,其结果就使本应该控制住的风险得不到控制,直接加大了票据营业部经营的潜在损失。
(四)部分领域还存在内部控制盲点
根据内控制度的设计原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该涵盖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不能存在任何盲点,但目前票据营业部的内控制度覆盖面还不大,部分领域还存在盲点。如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方面,我们知道商业秘密大多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或信息,是其占据市场有利地位的制胜武器,一旦泄密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对票据营业部来说,拟执行的票据交易利率、已掌握的票据承兑行信息、交易客户的有关资料、拟进行的票据交易行为、内控技术与手段等都是商业秘密,都应该得到严格的保密。但目前票据营业部尚无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具体控制措施及失密后的补救措施并对有关人员的奖惩制度;另外票据营业部目前的内部审计与内控评价也仅限于合规性审计,风险性审计尚未纳入其中;对利率风险的控制制度和评价标准等也是一片空白。
(五)内部控制的前瞻性研究不足
目前票据营业部的内部控制与评价体系多是沿用金融系统全行性的内部控制与评价体系,部分控制政策或制度及其评价标准并不完全适合于票据营业部,一些具有票据专营机构特点的控制政策、制度、程序及评价标准并没有融入到票据营业部的内控体系之中,且票据营业部在内部控制的前瞻性研究方面投入略显不足,完全适合票据专营机构的内控体系尚未形成。
二、加强和完善票据营业部内控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加强内部控制研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入手,以建立适合票据专营机构的、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建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评价和考核机制,使各项内控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在各种政策、制度、办法等的制定过程中,应将办理票据业务所处的外部环境、管理层所预期的管理目标、经营层所面临的经营压力、操作层所能够达到的可操作程度等综合地加以研究、分析,使制定出的内部控制方法切实可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客观、公正。体现在票据营业部就是要对现有的票据业务管理制度、办法、措施、程序等进行认真研究、归纳和梳理,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分类科学、内容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制定出适合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操作程序,从技术上量化风险,从制度上控制风险,激发起员工的内控意识,提高其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从根本上化解管理层与经营层及操作层的矛盾,真正形成从管理中出效益、以管理促经营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票据营业部的业务流程
我们应对现有的业务岗位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划分岗位职责,使每一个岗位的职与责做到合理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岗位的工作责任心,使其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如在票据的托收问题上我们应该尽快制定出一个办法以合理划分票据买入人员与票据托收人员对票据逾期的责任,即票据买入人员应对票据所蕴涵的潜在信用风险负全部责任,票据托收人员应对所托收票据的管理负全部责任,确保票据准确、及时地送达承兑人处,对于到期日款项没有划回的票据要及时进行催收,对于超过正常解付期而仍未能收回票款的票据,票据托收人员应在正常解付期末营业终了后及时将未能解付票据的情况通知相应的票据买入人员,由票据买入人员承担催收责任,同时票据托收人员还应将上述票据的回收情况及时通知票据买入人员。这样就可以避免职、责不匹配或相应管理办法欠缺所造成的相互推诿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外,笔者认为,我们现有的一些操作方式应该有所改善,不管是业务处理流程还是账务处理手续,都要尽量简化客户的处理手续,除非不得已,不要因票据营业部内部的业务改革或流程变更而增加客户的手续;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票据营业部内部的任何业务处理流程或手续都不应该与其上一级规章、制度、法规、法律等相抵触等。我们只有将这些细节问题处理妥当,才能做到既严密了内部控制,又不因我们内部管理问题而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一来既赢得了客户,也有利于票据营业部声誉的提高。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推荐9篇 篇三
关键词:新型 社保制度 和谐社会
近些年来,淮安市社保部门正在着力打造新型社保体系,不断健全社保制度。在经济发展上达到相关的目标与任务之外,也必须切实贯彻社保的各项要求和决策,以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的精神及部署。为此,我们要全面深入科学发展观的道路、积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得以和谐有效地发展。
一、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的发展意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制度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化落实的一线重要内容。经济改革、企业的现代化、市场体系的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的加强都要以完善社会保障为基础,而如今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作为我们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不得不全面考虑的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纵观国际,社会保障制度也是每个国家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制度在现代,并受到法律的保障。创建完善的社保体系,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个人来说,社保制度是最密切的联系了群众的利害关系,也是人民最关注的一项制度,社保制度的全面、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广义上来说,社会制度的完善也积极支持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程,在完善的社保制度下,才能营造宽松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环境。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趋于老龄化,社会发展出于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社会各方面的和谐、经济的协调发展都有着积极地保障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得到了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完善,这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社会保障也得到重视和发展,比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等不断形成。社会保险诸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等内容,同时它的内容在不断扩大;社会救助比如城市低保、农村五保、农村特度的完善。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步伐,逐步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相关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是通过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为全体公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系,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一是要加快完善企业职工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最大限度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充分落实社会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者参保的政策。二是要积极配合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研究并制定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方案。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制度的建设,不断扩大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范围。四是要适应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的形势,尽快建立适应农民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困户救助、灾民救助、临时救助等等内容;社会福利初步形成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供养机构为补充,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的社会福利体系。而慈善事业也进入了新阶段。
在社会保障进展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许多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尤其是因为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和发展,这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但也无法避免一些矛盾和问题。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尽量保持发展的成果,也要着手创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完善社保制度
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式的问题,因此创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相联系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不断发现问题、做出纠正,调节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力量,提供多样化、具体化的保障条件和优质服务。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和市场的作用下整合资源共同促进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制,优先解决大病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的问题。五是要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探索并建立起农村养老的保险制度。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推荐9篇 篇四
特殊的自然条件构建了兴安盟特色鲜明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兴安盟生态旅游资源别具一格,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在自治区名列前茅,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修复能力高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兴安盟建设生态文明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生态文明建设刚刚起步,经济总量偏小和整体素质薄弱的制约并存,统筹发展与保护难度较大;工业化尚处于初期阶段,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城市化水平较低,中心城市的集聚能力和辐射水平都有待加强,基础设施的共享程度有待提高;农村环保设施滞后,面源污染范围广、治理成本高等等,这些都对兴安盟的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对此,必须正视现实、抢抓机遇、破难而进,突出生态优势的保护、转化和提升,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从制度上划定生态红线,运用政策法规、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逐步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一、 建立法律监管机制
一是依法制定政策。立足兴安盟实际情况,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抓紧制定和修订有关污染防治、循环经济、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红线、生态补偿、绿色消费等地方性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建立和完善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区、敏感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制度,重点在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依法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清理、修订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或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性政策和文件。依法制定政策措施,促进绿色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严格执法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实现生态环境的“刚性制度、铁腕执法”,严厉打击破坏草原、乱开滥采、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住建、经信、发改、环保、国土、水利、规划和农林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环保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联动配合,建立环境污染违法犯罪情报信息共享平台,推动生态环保案件专业化审理,联手打击各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环境问责制度,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事故的责任主体,实行严格问责,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强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二、建立环境经济调节机制
一是建立完善生态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政府投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作用,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支出增长高于全盟经济增长幅度。整合生态文明建设相关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重点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
二是贯彻落实区域生态补偿制度。设立配套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对符合盟域规划的粮食主产区、生态涵养区,其经济结构及功能调整后影响镇街财力和村集体收入的,盟级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完善水稻、湿地、公益林、市级饮用水备用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探索流域环境资源补偿机制,建立水质目标交接责任制,在洮儿河、归流河流域开展上下游污染补偿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扩大生态补偿的内涵和范围。
三是试行环境资源市场交易机制。试行污染物排放许可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对兴安盟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政策支持。积极进入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探索建立区域碳排放交易系统,通过碳排放总量控制实现创收。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适当提高污染物排污收费标准和重污染行业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尽快开征郊区街镇污水处理费用。完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模式,开展垃圾收运和清扫保洁。规范污水、垃圾等收集处置费的征收与使用,严格专款专用。对能耗超过国家和地区规定限额标准的行业和企业,加大差别化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适当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水价、气价制度。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级制度,实施有差别的信贷政策。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范围,建立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和污染事故理赔机制。
三、建立生态决策和考评机制
一是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兴安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积极推进政策环评、战略环评与规划环评,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在城市规划、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等重大决策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影响和生态效益,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事项,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避免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对涉及到影响群众环境权益的重大事项,严格执行集体决策、社情民意反映、专家咨询、环境评价、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环境信息和重大项目公示、听证制度,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重大决策失误,实行问题追溯和责任终身追究。
二是完善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地区、各部门,落实到重点行业和单位,确保约束性指标落实到位。强化对党政领导的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将环境保护与干部选拔任用相挂钩,对不重视环保、不能完成环保任务的领导干部不予提拔重用。
四、建立生态监测机制
一是完善生态监测覆盖体系。启动生态监测体系项目建设,有效整合全盟监测资源。建立全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评估体系和生态环境数据平台,实现全盟生态监测信息有限共享。设置生态监测地面定位监测站点,基本形成覆盖全盟、布局合理的生态监测站网体系,为全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撑服务。
二是提高环境监测应急能力。专门设立应急监测队伍,服从应急现场指挥组统一指挥。加强应急事件监测工作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监测人员的应急监测能力。增加应急监测仪器,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监测预案,实战检验队伍,积累经验。改进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环境信息,特别是公共环境信息的范围,建立健全环境舆论预警机制和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推荐9篇 篇五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优势和地位。在当今社会,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地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根据相关学者的调查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意义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准确性,使企业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同时,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进而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此外,内部控制制度还可以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是企业在面临千变万化的市场时,及时准确的采取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从而避免企业遭受各种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关系到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建设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时,不仅要遵循一般企业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第三方物流企业特色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在建设时注意保证物流质量等。具体的建设原则如下:
1、信息化原则。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时要遵循信息化原则(又称目标性原则),就是在建设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时要义所达到的目标为准则。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企业的内部控制总是和信息息息相关,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即是在企业运转过程中及时的获得有效的、准确的信息。企业的管理过程实质上是信息传递和转换的过程,内部控制就是确保企业信息的真实、有效以及信息的反馈和利用,同时,为了使企业内部各层次的管理人员正确的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内控控制还必须要保证信息的畅通。
2、标准化原则。
第三方物流物流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注意制度的应用性,即在建设时要遵循标准化的原则。其具体要求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冲突,而且所制定的制度必须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同时,所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能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使企业充满活力。此外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应注意制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即企业建设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防止管理错误的发生,同时能够符合管理者的需要。
3、系统化原则。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时要注意内部控制的系统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划合理。同时,在建设时应遵循科学的顺序,即我们应当依次考虑下面的因素:(1)企业整体需要。(2)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需要,并注意使之协调化。(3)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
三、完善第三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环境
企业的内部控制受企业的控制环境影响很大,良好的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据相关学者分析,企业的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为此,要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得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企业的科学管理,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权责范围,同时还要明确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和控制主体。
2、加强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
作为内控控制的一个重要作用,降低风险是一个企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的关键所在。为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当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信息复杂多变,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也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的科学有效,我们应当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建立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将风险理念贯彻到日常经营中,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同时,在企业内部还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制,加强风险预测、监督,从而保证第三方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3、完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为了保证企业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第三方企业必须要拥有科学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不仅可以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而且增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力度。完善治理结构,制定合理的操作流程,加强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在融资管理、资产管理、经营生产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明确职责和目标,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唯有建立完善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应变力。
4、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时,最重要的是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真实、完整。为此,我们应当建立健全企业的监督机制。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审查,同时企业应该配备专业人员,进行高效评估。在监督评审过程中,应该对内控系统进行全面监督和评审,并将其当作日常经营的一部分,一旦发现内控缺陷,应该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并采取措施解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审,是对企业进行现代化规范管理的重要途径。
5、提高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要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他们明白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进而使企业管理人员自觉地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
四、结语
建设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将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同时能够增强企业的风险管理。目前,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其内部控制问题也在日益凸显。在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其内部控制制度都不够完善。本文对此做出了相关的分析,以期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作者单位:深圳市蛇口外轮理货有限公司)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推荐9篇 篇六
一、进一步挖掘潜力,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坚持把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全面实施小寨商圈开发改造为抓手,以项目促特色街区开发,以特色街区带动小寨商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着力打造“小寨商圈”。进一步完善小寨商圈开发改造规划方案,制定科学、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小寨商圈开发改造实施方案。按照“重点先行,局部突破,逐步推广”的工作原则,抓住地铁二号线出入口建设的契机,强力推进以小寨十字等8个城市干道交叉口为开发重点的区域改造,逐步形成几个核心区域和主力店。启动以商贸业、综合商务服务为主体业态的西部时代商业大道—长安南路,以餐饮展示为主题的陕西特色餐饮一条街—兴善寺东街和品牌服装主题店、特色店集中的风尚星光大道—小寨东、西路的开发建设工作,着力提升这一区域商用楼宇、停车场所、人行道和绿化休闲景观等基础设施的档次和品位,努力营造商业氛围更加浓郁、商业环境更加优越的都市新中心。进一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促使长安大学综合楼、小寨工人文化宫、小寨饭店改造、*大书房等一批带动效应明显的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形成消费、投资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围绕“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两大主题,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结合小寨商圈开发改造,加快兴善寺佛文化旅游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积极培育汉杜陵历史生态旅游品牌,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餐饮、住宿、娱乐等旅游配套产业,将万亩都市森林周边逐步建成“一心、六园区”的生态旅游产业体系。充分挖掘青龙寺唐乐游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启动青龙寺周边区域开发,形成新的增长空间,进一步激发经济潜能,促进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
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内外并举,立足区域实际,切实抓好大型商贸文化项目、旅游配套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抓好小寨十字、电视塔周边等重点区块的招商引资,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整合招商资源,组建招商团队,提升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采取产业链招商、二次招商等多种方式,实现从传统的一般性号召式的招商向更深层次的招商转变。以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继续优化招商引资软环境,强化项目责任管理和跟踪服务,继续实行重点项目执法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执法。建立健全招商资源库和项目管理库,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管理机制,实现招商资源共享和项目动态管理。借鉴其它区县的成功经验,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研究出台鼓励引荐外商投资的奖励办法,建立外商投资项目免费服务等制度,落实各项鼓励政策,提高项目合同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完善区街招商考评管理机制,努力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招商引资工作新格局。
二、全力支持开发区建设,完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区与“三区”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加快“四区两基地”发展,是全市发展的大局,是推动我区加快发展的强大现实力量。我们将在“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理念的指导下,全力支持“三区”建设,在项目开发、城市建设和管理、社会发展等方面不断加强相互融合,努力开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全力保障建设环境,推进“三区”加快发展。配合做好“三区”征地拆迁工作,为开发区加快建设创造条件。支持高新区加快大型科技工业项目建设,配合曲江新区办理欢乐世界项目土地审批手续,促其尽快启动建设。加快长延堡工业园拆迁步伐,创造良好建设环境,推动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园区全面启动。协调浐灞生态区加快高绕桥以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区”进一步做大做强。
加快安置新村建设,协调解决遗留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群众的现实利益。积极探索解决被征地农民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的新途径,加快生活依托地开发步伐,解除失地群众的后顾之忧。
加强与开发区的战略合作,增进融合,共同开发。明年,我们将创新发展理念,转变管理体制,引入曲江新区的开发力量,以文化产业开发理念为先导,以组织大型城市运营商参与土地一级开发为主导,以“整体拆迁,整体建设,集中安置”为保障,深度介入青龙寺周边区域和东八里村及周边区域实施开发改造,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具有现代人文精神的城市景观新区,全面提升这一区域的文化、旅游和城市价值。同时,不断宽工作领域,搭建平台,设计载体,实现与三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融合,形成发展合力。积极探索与开发区的协作机制、互动机制,加快优势产业、配套产业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产业互补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
三、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我们将始终坚持建设与管理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紧紧围绕“四城联创”的目标,全力推进城市景观街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管理理念,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大力推进景观街区建设。把远期控制和近期实施结合起来,提高规划档次,增强操作性,在整个区域尤其是重要节点形成特色和亮点。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区街三级的积极性,完善规划审定、相关补贴补助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建立良好的上下互动机制。高标准做好规划设计,再启动一批主干道路的建设工作。
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力配合地铁二号线、城市三环两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努力营造最佳施工环境,加快推动三个地铁站点拆迁进度。充分发挥区级融资平台的作用,着力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加快推进富裕路、东仪路延伸段、朱雀大街南延伸段、公园南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实现在西部、东部和南部与三环路的多点对接。结合地铁建设,实施纬零街、青松路、小寨东西路等段面改造工程。再新建一批背街小巷,打通一批断头路,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全方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大绿大水”工程,抓好绿地广场建设,推进拆墙透绿工程,积极配合和支持曲江新区加快曲江南湖建设。以增加万亩都市森林景观效果为重点,制定和实施新的生态林补偿及平衡机制,鼓励企业加快林区苗木升级换代,努力打造与汉杜陵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的都市森林新景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全面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实施水源地和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大力开展重点污染行业和企业的环境整治,确保区域总体环境质量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攻坚克难,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创卫考核。我们将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针对我区在技术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集中力量抓好整改。要切实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加大以“六小”、集贸市场、城中村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巩固创卫工作成果,全力做好创卫收尾和迎检的各项工作,为*一举通过行政考核、顺利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做出新的贡献。
创新机制,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新突破。加快城市管理工作市场化步伐,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全面实施已启动的11条道路保洁市场化运作,并在全区逐步推开,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市场化运作试点工作,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城中村、社区市容规范化管理办法,不断改善城乡面貌。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更新、添置一批市容环卫设施,加快保洁员公寓建设。以创建全市城管执法示范区为目标,深入开展取缔占道经营、拆除违章建筑等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贯彻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区级政府管理职能,落实城市管理责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积极推进城管数字化、科学化,着力打造“数字化”城管,建成*城管监控指挥中心,建立健全数字化城市管理配套制度,实现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明年,我们将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统一策划、统一招商”的新模式,加强组织引导和监管,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造工作。对改造的重点村进行统一策划,作为招商项目进行包装、推介,通过市场运作,加快项目引进步伐,扩大改造范围。加快已启动改造村的工作进度,启动双桥头村、延北村、南窑头村、八里村、木塔寨等11个村的改造工作,再拆除25万平方米的旧村,完成郝家村、西三爻村、西三爻堡村的整村拆除任务,新建面积30万平方米。全力做好二府庄村、郝家村已签约项目的落实工作,全面推进已动工建设9个村的无形改造工作。加强对未列入市区改造计划的城中村的监管,采取有力措施,严格控制乱搭乱建,非法建造、出售安置楼的行为,确保城中村改造规范、有序推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各项投入向农村倾斜,社会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年,我们将对自建道路雁引路全段的进行修整,铺设排水设施,并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以辖区东、西部的农村道路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村路网。完成鱼化寨九村排水工程的剩余3个村的排水工程建设。结合城市三环路建设,对沿线各村排水进行统一规划,重点编制曲江地区农村排水工程规划,完成与三环以内排水管网的对接。建立农村人饮水质检测制度,年内新建、改建农村饮水设施6处,确保农村群众饮水安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汉杜陵发展规划的实施,在东部地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汉唐牡丹园、世园花卉苗木繁育基地等项目为重点,积极发展精品农业园区。继续做大做强绿叶花卉、西晁花卉示范园等项目,不断打造我区精品农业的亮点。以浐河、万亩都市森林、雁翔路、雁环路为重点,继续抓好休闲观光示范村的建设。抓紧启动三兆村农家乐一条街建设项目,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增强景观效果。对金滹沱休闲观光村现有休闲观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完成村庄绿化和景观化改造,力争3月正式营业。以市民自助菜园为主题,加大马腾空休闲观光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争取在5月份开园。
五、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我们将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各项措施,切实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合理整合、配置区域教育资源,做好学校布局调整。重点抓好北池头小学、曲江池小学、甘家寨小学、东三爻小学的迁建工作。加大教育投入,对辖区部分学校实施教学楼建设、微机教室、操场硬化、旱厕改造等基础工程,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全力做好中央、省市企业办校移交接受的后续工作,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效用。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全面完成*区职教中心建设工作。完善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机制,提高教育队伍素质。
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筹资740余万元,深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新合疗定点医疗范围,进一步加大对定点医院的监督管理,规范新型合作医疗基金运作,促其步入良性运行轨道。加快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年内完成电子城、等驾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重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治。继续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确保群众就医安全。按照市上的统一部署,积极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化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稳定低生育水平,开创计生工作新局面。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将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发展大局的“民心工程”来抓,积极挖掘和开发就业岗位,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加强劳动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改善创业环境,推进全民创业,全面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小额贷款等新的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完善就业困难群众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五大险种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及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努力提高参保率。发挥区慈善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加强和规范低保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开展社会捐助和帮扶活动,探索推行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推荐9篇 篇七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摩检所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过程的研究,分析了摩检所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执行和监督等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和问题,
>> 完善基层央行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国库内控制度执行力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农经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上市公司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关于完善基层院检委会工作机制的思考 关于在企业实施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集团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内控评价绩效体系的构建思考 推进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中国石油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企业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动物防疫体系的思考 基于内控的供电所“安风”体系建设探析 公司内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企业资金管理内控体系的完善 论高校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 关于农信社财会内控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海关预算管理内控机制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建设途径的思考 关于完善长沙市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管理 > 关于完善摩检所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摩检所内控体系建设的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樊艳琴")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推荐9篇 篇八
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体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制度保证。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有组织的部队,坚强而有效的组织性是其力量所在。在执政条件下,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否完善,从根本上关系党的路线是否正确、方针政策是否科学,关系政策执行是否有力,关系党的作风是否端正。因此,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是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保证。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制度,只有不断革除弊端,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起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既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方面,又是解决其他深层次矛盾的关键,具有全局性作用。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促进政府廉洁高效、社会文明和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变化,使党拥有了更有利的执政条件,但也使党面临着更大的执政考验。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处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党的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党政关系仍不够协调,民主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及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要求,等等。只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克服薄弱环节,才能经受住考验,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们党执政的经验教训时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我们只有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人民才会信任我们的领导,才会信任党和社会主义,我们的事业才有无限的希望。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深刻阐述了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把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进一步指明了党的建设的方向,使党的建设目标更明确、任务更清晰。
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这表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定要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我们党执政的一条主要经验,是党对执政活动的规律性把握,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和目标,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指明了根本方向和基本途径。科学执政,就是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三者不可分割。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就要根据科学、民主、法治的要求,坚持整体推进,有系统地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和要素,做到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制约有效,执行有力,从而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效率,降低执政成本。
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着眼于这一目标,按照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来进行,以增强党的社会整合功能。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到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去。牢固树立和落实“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通过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二是坚持开放透明。结构的开放性和信息的透明性是体制和机制的活力所在,既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又有利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稳定。应积极拓宽信息沟通渠道、利益表达渠道、群众参与渠道,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惩处机制。三是坚持稳步有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应着眼于巩固全党和全社会的团结,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稳步前进,为我们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提供制度保证。
体现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也是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建设学习型政党,既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的要求,也对党的组织提出了健全学习的体制和机制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应着眼于提高党的组织学习能力,推动建设学习型政党。一方面,应坚持和完善我们党已有的学习制度,健全学习体系,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的学习考核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应以世界的眼光借鉴国外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有益做法,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在党内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带头学习、善于学习、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制度创新
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因此,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制度创新,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按照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的原则,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要认真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制度。建立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扩大在市、县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的范围。完善党委内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要加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中央权威,严肃党的纪律,保证政令畅通,真正在全党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推荐9篇 篇九
关键词:农业支持保护;深化改革;政府投入
如何对农业实行支持与保护,以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 现代 化进程、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及粮食有效供给和安全等,是我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
一、要加强对农业产业组织化水平提高的支持
推行农业产业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小规模农户纳入到一体化生产经营和 企业 化管理体系中来,使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化、商品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在单个农户既定外延规模基础上,从内涵意义上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并可以突破小规模农户缺乏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内在激励的局限,把现代生产要素引入农业,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现代化水平。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出台和完善税收、财政补贴、信贷等各种优惠政策,大力 发展 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 经济 组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等,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二、加强对农民组织化水平提高的支持
一是要加强政策扶持,多种形式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突破集体经济框架,打破地域界限,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等。各级政府必须通过实行低税或免税、提供低息贷款、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补贴等,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给予扶持,还应在技术、信息、人才培养、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联合等方面为其提供服务;二是要引导和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要以会员制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为主,确立明晰的产权关系,完善组织形式。同时,要完善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各项管理制度以及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三是要促进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联合,建立和完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促进一些内部组织与管理比较规范、功能比较完备、规模比较大的合作经济组织走进一步联合的道路,建立和完善组织体系。
三、继续实施主要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同时要在降低农户生产经营成本上增加投入
应继续实行对主要农产品的托市收购政策,关键是要加强对收购单位的监管,保证其按时、按价收购农民的农产品,避免保护不到农民,反而保护了个体私营粮贩。同时要在降低农户生产经营成本上增加投入。一是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要不断增加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道路、通讯、电力、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土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等的投入,努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增加对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补贴,尤其是在继续实施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完善补贴政策,对于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用于社会化服务的,要作为补贴重点并加大补贴力度,建立起多元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四项补贴”的投入,提高补贴水平,扩大补贴范围,并不断调整和完善补贴政策;四是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快建立农业信息 网络 化体系,抓好网络延伸,使农业信息系统能够进村入户。
四、深化科技、 教育 体制改革,增加农业科技、教育投入
首先,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彻底打破行政驱动型的科技体制,不断增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科技运行及成果推广中的作用。要建立与农业 现代 化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要使农业经营主体成为技术研究、推广的重要主体,鼓励各类龙头 企业 、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农民合作 经济 组织尤其是技术协会等进行农业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及推广活动,同时要大力 发展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企业以及中介组织,并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中的作用。政府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及农业技术结构,在一些高新技术及实用技术研究上组织力量协同攻关,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其次,要深化 农村 教育体制改革,增加农村教育投入。要切实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确保“两减免、一补贴”资金足额、及时到位。要不断加大农村校舍危房改造及教学条件改善、教师培训等资金投入,尽快形成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统筹考虑城乡教师工资和待遇;要不断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民培训投入,改进补贴方式。要 科学 确定各级财政投入比例并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同时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职业教育,努力形成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社会资本多元化投资农村职业教育的格局。
五、增加农业标准化投入
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技术规范体系,健全管理、实施及检测、监测机构,配备相关仪器设备,尤为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大投入,要大力增加包括农业标准化指标体系制定、宣传、推广体系、监测体系、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等的投入,以确保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六、增加农业风险制度和保险事业投入
一是通过增加投入,尽快建立农业风险预警防范信息系统。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农业信息系统、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问题的协作与攻关,建立多级农业信息网、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等,运用现代信息系统和技术进行农业风险预警与防范;二是要把农业保险列为政策性保险范畴,政府对农业保险公司的业务费用以及农民投保费用等给予适当补贴。同时,要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合作保险组织的发展,政府要投入资金给予扶持。
七、完善农产品进出口制度,大力实施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
首先,要改革农产品进出口宏观管理体制。打破农产品进出口管理、农产品生产管理、农产品国际与国内流通管理等相互割裂的体制,建立统一、高效的综合性管理体制,加强对各方面的宏观协调和管理,提高农产品进出口宏观调控能力,在WTO允许的框架内,合理制定有效的关税结构,积极采用一些可以使用的非关税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外农产品对国内农产品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