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最新19篇)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为全面落实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生动活泼的学生,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学期八年级实践活动计划如下: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让同学们感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并逐步成熟于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课程内容
(一)总体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结合学校八年级段要求,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开展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割裂。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它三个则是它探究的重要内容。它以综合性课程或综合性项目的形式将四大领域融合,彼此渗透,形成整合。构建学科间渗透、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三)时间安排及课时
本学期15个教学周,每周一节课。
四、活动课题
1、爱惜生命,远离毒品
2、在花的世界里
五、活动课组织分工
1、领导:一名校级领导
2、教师:
3、具体成员:八年级各班学生
暑假的原则: 安全 、快乐 、有意义!
一、活动主题
以“社会实践伴成长,全面发展促和谐”为主题,引导青年学生同社会紧密结合,利用假期时间将学习和劳动机密结合,在充实而忙碌的假期生活中有所锻炼,有所体会,有所收获,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努力实现全面发展。
二、活动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活动内容
为深化活动主题,使学生在假期中得到充分的锻炼,结合学校实际,特对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作如下规划:
1、社会实践与家庭实践相结合
将社会实践的阵地首先放在家庭中,教育学生利用假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家庭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父母的.辛劳,也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2、积极开展志愿活动
积极参与组织社区、农村的科普宣传和健康文化体育活动,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文明道德新风,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3、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
在实践的同时,不能忘记学习,每天制定学习计划,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并且能够有计划地在假期读几本好书,看几部好的影视作品,并做好读书笔记和观后感。
4、组织参加山娃子杯平安校园摄影比赛
要求结合平安校园的建设,作品必须是原创,提供“JPG”格式电子版并附10英寸样片,组照4—8张为宜。参赛作品须统一在照片背面右下角粘贴作品登记表(见附件1)。(每班与7月28返校时上交1—2件作品。)
5、组织参加美丽中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与手绘地图比赛
(1)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网络赛,比赛时间2024年8月31日,网址XX及微信公众号,已正确率作为标准,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
(2)手绘地图大赛
以美丽中国为主题,以地图为载体,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对美丽中国、美好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作品要求原创,涉及中国版图作品应参照有关规定绘制,完整表现我国的领土,参赛作品最大为A3。(与7月28返校时每班上交1—2件作品。)
四、活动组织形式
假期学生社会实践以个人单独开展为主,可适度组织小分队,统一开展活动。
五、活动要求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2、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邻近村社开展活动。
3、遵守“诚实守信”原则,绝不允许在实践活动中弄虚作假。
六、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整个假期期间;
验收时间:7月28日返校时上交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临淄二中学生社会实践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我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决定本着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原则,以“参与社会实践增强成人意识”为主题,组织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重点突出、讲求实效、争创佳绩。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高中生不少于30天,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临淄二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意义
(一)、指导思想
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关注社会问题,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
(二)、活动意义
1、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资源,提高素质能力。
2、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增进生存体验。
3、主动服务社区,形成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
二、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及注意事项
(一)、组织形式
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由5—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活动,也可以是青年志愿者小分队组织活动。
(二)、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团队规模要适中,不开展跨区的活动。同一社区、同一乡村的学生应在当地团组织的统一指导下开展上述活动和其它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2、在生活中提炼。
从社会生活中选定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3、在兴趣中选择。
捕捉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间相互感染、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兴趣,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
4、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已经成为最大的资源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和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同时要充分利用科普书籍资料,从图书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5、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校合作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网络技术、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测量制作、社会宣传、服务、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6、要有安全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实践活动首先要争得家长同意,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特别是交通安全、财物安全、人身安全等时刻挂在心上,不能从事危险性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班级和个人,必须注意自身形象,认真参加活动,为学校和个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二)、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绿色环保宣传
2、保护太公湖、水质污染情况调查
3、白色污染调查研究
4、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研究
5、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6、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7、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8、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9、中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研究
10、中学生上网吧问题研究
11、中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与研究
12、中学生零用钱数量及用途的调查
(三)、社会服务活动
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帮困助残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社区公益劳动以及公司、工厂、商店等地的体验式活动。
四、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
1、各位同学要认真填写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并以书面形式做好总结并附带证明材料。将个人实践报告中的评价分计入个人成长档案的学分认定栏内,随本人带入高考档案。
2、每年2月20日至25和8月20日至25日,各班团支部要根据方案内容及个人假期活动情况报告内容和实际表现,进行总结评比,评出班级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占本班总人数10%)。
3、每年2月28日及8月28日各班评选结果上报学校(附社会实践证明材料或照片、个人事迹材料),由团委评定校级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结果记入班级考核。
4、学校将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社会实践活动案例展示报告会,对同学们实践活动中的优秀成果如:活动过程自己拍的照片、活动过程自己刻录的光盘、优秀实践报告、先进事迹等进行展示。
政教处
20XX年X月
为进一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能力,提升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丰富学生暑期生活,经研究决定今年暑假期间在全校开展暑期综合实践活动。
一、参加范围
初一、初二年级
二、活动主题与内容
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与教育教学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综合运用各学科学习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拓展延伸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重点做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问题小课题研究、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做好观察与试验研究、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文献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与教育活动的整合:创新传统的德育活动,把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自然考察等活动赋予课程内涵,明确活动主题、活动目标、丰富活动内容、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避免走过场,确保活动效果。
三、活动要求
1、学校成立以业务校长任组长、教科室主任、政教主任、年级主任和学科备课组长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学校《暑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将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整体要求,修订完善学校相关评价制度,将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情况纳入业务考核,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2、本次活动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设计主题:
(1)研究性学习主题。主题设计可以重点从学科拓展、社会热点、社区资源、学生关心的话题、学期教育活动的延伸等几个方面产生。
(2)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项目。重点从劳动教育、环境净化、公益活动、爱校护校、传统教育等方面产生。
3、班主任帮助学生确立活动主题,成立活动小组,安排指导教师。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活动主题选择活动内容开展活动。学校将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情况纳入量化考核,作为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四、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6月15日—6月21日)制定活动计划阶段。各年级制定《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指导学生制定学生活动计划,《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后附各小组主题活动名称统计表(表格内容包括年级、班级、小组成员、活动内容、指导教师等)。
第二阶段:(7月7日—8月20日)活动实施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活动,学校做好督促、指导和检查工作。活动期间学生返校1—2次进行阶段性汇报、交流、展示,教师跟进指导,同时教师之间研讨交流指导的心得体会。各年级师生返校时间在活动方案中标明。学校抽查各班活动情况。
第三阶段:(8月21日—8月30日)活动总结提高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各活动小组总结整理活动资料、完善活动成果;学校总结暑期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写出总结报告。
第四阶段:(9月份)活动评价阶段。开学第一周,各班总结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收获,开展专题总结交流展示活动,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全校评比。
五、评比交流
1、奖项设置。评比共设两类奖项:
优秀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奖:研究报告主要包括活动主题背景、活动准备、实施过程、研究成果、收获体会等内容。主要呈现活动过程,避免知识的堆砌。
优秀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奖、自然考察奖:通过查看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过程资料和总结材料,表彰优秀的项目。
两项奖项均设立学生奖和指导教师奖。
2、推选要求。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评比。各班推荐1件作品参加评比活动。各类推选材料(纸质文本、电子稿、作品统计表等)于9月7日前交到教科室孙老师处。上报材料能够体现活动的完整过程,每件作品限报学生3人,指导教师2人。
3、开学初,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每年级评选出4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进行表彰奖励。并分别按5分、3分记入班级量化。(优秀作品将报送县级以上单位评选)对于敷衍和不参与活动的班级酌情减1—2分。
各年级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和发动,提高广大师生的认识,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扎实工作,确保暑期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开展的深入有效。通过暑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推动我县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活动目标:
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发挥教师特长、才艺,拓展学生视野,并普及相应知识与技能,以培养师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形式:
1、发展型课程班:(人数:20~25人左右)
以学校推荐、教师自荐形成相应的课程活动内容,由有兴趣、特长的学生自愿报名,相应课程指导老师面试,择优录取组成,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对学生实行优胜劣汰。
该类课程班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某一主题系列的探究或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是在发挥和发展学生兴趣、特长的同时,发现和推出为学校增光添彩、有鲜明特长和特色的.优秀学生。
2、普及型课程班:
由若干班级中未能加入发展型课程班的学生组成,由学校安排参加相应主题内容的普及性宣传教育活动。
该类课程班将通过参加一个个相应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各类基础知识,激发和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提高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期末将安排进行相应的综合性应知应会测试。
三、活动对象:
初一、初二全体学生,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外聘的社会教育资源人员。
四、活动时间:
1、初一年级每周二下午第七、八课。
2、初二年级每周四下午第七、八课。
五、活动地点:
初一、初二各班级和各专题活动教室,以及学校和社会适合课程活动开展的各种场所。
六、管理考核:
1、学生认真参加每次活动,指导老师对其参与情况进行考评,以积分形式累计,期末结合其成果、材料情况进行汇总评比,并将记录于学生成绩档案。
2、教师或参与课程活动的组织、指导,或参与课程活动的管理、检查。其参与情况将以积分形式累计,结合相应成果、材料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作为学期、年度考核推优的依据之一。
3、校长室将安排人员实时巡视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协调、指导。教务处也将及时反馈各种信息情况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4、管理体系:校长室——教务处——初一管理小组和初二管理小组——课程班指导老师与课程班长——课程活动小组组长——课程班参与学生。
一、活动要求
小学四~六年级、中学七~八年级的学生在相关年级的统一组织下,自愿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每3~8人形成一个小组,班主任负责协调本班任课教师承担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
学生在寒假期间外出参加各类活动,必须给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提前报告,要报告外出的时间、地点、人员、通讯联系方式,以及有无家长陪同等情况。若班主任或指导教师不同意外出,学生须无条件的服从。
二、活动说明
小组长根据组员的兴趣、经验、能力等方面的情况,确定研究课题,也可使用学校提供的课题。说明如下:
1.从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中选题,从社会热点问题中的提炼,从学科知识的迁移应用中,选择与科学、技术、社会相关的课题。确定的课题宜小不宜大。
2.研究的步骤一般为:
第一,确定选题,明确任务,填写《海新实验中学研究性学习选题登记表》;
第二,制定研究方案,包括①选题的依据;②研究的方法;③研究的内容;④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⑤安全等保障措施;
第三,确定研究方法,一般是采用查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
第四,研究成果汇报。在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后,学生可以通过图表、文字、音像等方式形成呈现物化研究成结果。
下学期开学第一周时间内,经指导教师评议以后,由班主任或年级管理处统一报到学校教科室进行评比。
三、选题参考
小学生的选题参考
1.关于“福”字来历和挂贴方法的研究
2.小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调查研究
3.生活中的百分数
4.《春节》民俗风情研究
5.春联的寓意研究
6.走近港城名人
中学生的选题参考
1.关于评价“90后”中学生常用关键词的调查研究
2.关于水浒人物形象特点的研究
3.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
4.窗(门)贴纸民俗风情研究
5.春节饮食中的陋习调查
6.走近港城名人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区普教科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的形式,推进活动学习的有效性,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汲取兄弟学校的宝贵经验。结合本校的特色,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积极构建活动的评价体系。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辨析、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议。能进行简单规划、创想或合理化建议。
(3)了解所处环境的特点,扩展学生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社会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世界去实践,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发展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发展合群性、合作性、自治与领导能力,尊重他人,增进团队合作意识。
三、活动的内容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规模比较小,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硬件设施,还是理论指导、师资力量,都比较欠缺。要想将综合实践活动真正开展起来,并且做得有声有色,就必须另辟蹊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翔实可行的方案。为此我校拟定围绕以下内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校本课程:课外阅读活动指导
七年级:触摸语言世界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制作读书卡片;
(2)明确阅读的意义,拥有自己的藏书;
(3)点亮语言的灯,感受文字的温度。
八年级:走进对话天地
(1)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范围,和自己、亲人、自然、历史、艺术、哲学等对话;
(2)广泛汲取文学营养,书写阅读心得;
(3)前期阅读成果展示,举办班级成果展览。
九年级:尽赏万紫千红
(1)快乐阅读,阅读快乐,愉悦自己;
(2)归纳总结,评选先进;
(3)特色展示。
(二)研究性学习
七年级:快乐魔方
八年级:趣味实验
九年级:生活中的数学
(三)地方课程:七、八年级开设,使用统一教材,专职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四)社会实践:详见实施策略
四、涉及学科
语文、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
五、实施策略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如结合语文的阅读教学开展阅读实践: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阅读材料、开展大量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类读物和阅读活动的强烈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优良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可采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小组与班级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提供阅读素材展开阅读。
2、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相结合
如开展“快乐魔方”、“趣味实验”以及“调查生活中的数学”活动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数学等学科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更能让学生在学中快乐成长。
3、与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如通过对自然界观察、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让学生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中获得美的体验。
4、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泱泱大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是学生学习的极佳资源,为了让学生记住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结合传统的节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由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引申开来的民风民俗调查活动。
5、与学校班会活动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课程,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但并不是没有目标。而这些目标和要求往往也是学校德育工作要达到的。因此,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与学校德育、团员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互相借鉴、互相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可结合国旗下的讲话内容、“青果园”栏目,开展行为习惯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时事热点系列、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评价体系
1、强调课程、教学、评价的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不止是外在于课程、教学、学习的环节,而是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的有机整体,三者是同时发生与发展的。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评价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重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提供对课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实践与教学。档案袋的使用及每一个领域最后的反思环节无不体现出这一特征。
2、重视评价的过程性
在传统评价中,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答案,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却无任何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习方式等表现,及时评价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
3、倡导评价的多样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也就决定了评价的多样性。首先是评价的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评价对象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记、设计说明,还可以是主题演讲、口头汇报……;再次是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样:方法上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描述为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以过程为主;主体与客体相结合,以主体为主。手段上是开展辩论会、成果展览会、表彰先进、公布评价成果等。
4、注重评价的宽容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宽容一些。从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热爱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发展的观点,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杜绝评价中经常出现的“贬损性”评价,强调评价始终在宽容、友爱、信任、尊重的气愤中进行,多肯定、多指导,使评价更具有教育、激励的功能。
5、关注评价的反思性
在每一次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或结束后,要经常采用发放问卷、同学辩论会、师生访谈会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在评价的基础上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的得失,恰当规划未来的行动。这样评价能突破原有意义上判别的概念,而真正体现了利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则通过撰写案例等方式反思自己的指导策略,做到教学相长。
一、活动背景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秀丽的山川,承载着世代相袭的众多民族。几千年来,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极其丰厚又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其中饮食习惯、特色饮食、地方风味构成了灿烂的中华饮食文化。此次活动通过对峰峰地区的饮食习惯及特色饮食的调查研究,了解峰峰地方的的饮食状况,探求饮食的营养价值,学会科学饮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开展此项活动,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给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和环境;通过学生对周边感兴趣的人和事进行调查、了解和访谈、咨询活动的开展,学会求知、做人、合作的本领;同时还借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科学家探究问题的`方法及创新精神,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峰峰饮食习惯及特色饮食的调查研究,了解峰峰地方的饮食状况及探求其饮食的
2.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研究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饮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3.在活动中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实践操作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指导学生分组、制订活动方案、设计调查问卷等。联系热心的家长和教师参与。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及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与指导。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成活动小组,讨论制订活动方案,按计划开展相应的活动,随时记录活动中的点点
四、课程资源分析
1.社区资源:充分利用社区饭店、小吃店、快餐店、网络的资源,让学生调查、访问,参与实践。
2.家长资源:成立家长协助指导小组,邀请热心学校教育的家长作为学生活动指导老师,支持和帮助活动的开展。有家长是饭店的工作人员,烹调专业的指导老师,他们可以为主题活动的开展给予专业知识上的指导。
五、活动过程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8周
阶段一:(一周)确定主题,小组分工人员分工,分为不同的美食小组,制订峰峰美食文化研究计划、方案。
第一组:皮渣美食小组
第二组:豆沫美食小组
第三组:豆腐汤美食小组
第四组: 三下锅美食小组
第五组:熏肉美食小组
第六组: 羊汤美食小组
阶段二:(三周)通过参观、实践操作、实地调查、访谈、实验、上网查找方式开展活动。
1、上网查找峰峰美食资料
2、访问邻居,问父母了解峰峰的美食有哪些。
3、去二矿访问了解豆腐汤,彭城参观了解三下锅、豆沫,和村参观和村皮渣、羊汤、熏肉的做法
4、用视频、文字、照片记录过程性资料。
阶段三:(两周)整理峰峰美食文化的来历、内容整理资料,办手抄报、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归纳整理活动材料。
阶段四:(两周)总结、汇报交流,活动评价。
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日
参与人员
活动目的
组织参观走访福利院活动,关爱弱势群体,奉献爱心
活动准备
与第二福利院联系沟通;确定参加的同学;确定去参观的交通工具;收集家中八成新的衣物及书籍;相机准备;
安全措施
家长开车陪同
活动过程
我们有了不少的收获,下面请听一听我们的汇报。
1、提前一天收集衣物及书籍;
2、学校门口集合;
3、统一出发;同学们在车上热烈的讨论如何与福利院的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大家有的说讲笑话,有的说讲故事,有的说聊天,有的说谈论“英雄联盟”游戏;在车上同学们还开始准备要讲的故事和笑话。
4、到达福利院参观走访,捐助物品;长沙市第二福利院是集中供养智障人员的社会福利机构,现收养在院的对象有四百到五百人,以智障残疾人、肢体残疾人、轻度精神病患者、孤残儿童为主,还有一部分是“三无”的民政对象,都是一些弱势群体。这里的孩子们都是智力发育不全或者身体有残疾的,这里的孩子们很明显非常需要关爱,有一个10岁的脑瘫孩子,看上去就5岁左右的身体,见到我们,就张开双手要我们抱,抱着走了一会,我们把他放下,他又张开双手要另外一个人抱,而且不愿意我们放他下来,就想一直让我们抱着;走过儿童区,我们又参观了智障成人区,我们看到和我们“不太一样”的大人,或者行为举止古怪,或者……;这里的护理人员非常的辛苦,在这里照顾智障人员,不仅没有工作成就感,而且又累又脏,比如:刚刚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马上就会被这些人弄乱,要反复不停的叠好;接待老师带我们参观了生活区、康复训练区、农场等地,在参观的同时,她告诉同学们,同学们现在都有远大的理想,也希望有同学长大后考虑社会义工,或者在自己的`梦想实现之后,记住要关心关爱社会的弱势群体。
感受
参观完之后,同学们虽然之前准备的笑话啊,故事啊,“英雄联盟”游戏啊,都没有派上用场,但是大家感触颇深;孩子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与幸运,有健康的身体,有爸爸、妈妈在身边。家长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与幸运,自己和孩子都有健康的身体,有着和睦、幸福的家庭;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社会上这群弱小的群体,给与他们关爱。
一、活动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
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与数学的统计方法,科技的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建构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二、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敬、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通过观察、询问的方式,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家务、休息时间,了解父母的辛劳。并写出观察日记。
第三阶段:实践体验阶段——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如通过“护气球”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通过“本周我当家”活动,体验父母的操劳。写体验日记。第四阶段:回报父母的爱:通过给父母写信,写诗、送父母一份小礼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并回报父母的爱。
(二)、活动操作流程: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目的:
一、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写观察日记,记下生活中的点滴。时间:1~2周过程:
二、利用兴趣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
三、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
四、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同时写观察日记。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目的: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写体验日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时间:3~4周过程:一、通过“护气球”、“负重”等方式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二、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三、写体验日记。(师随时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第三阶段:回报父母的爱目的: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去回报父母,同时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回报父母。学习用语文的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时间:(5~6周)过程:
一、学生准备写给父母的信,及礼物。
二、邀请部分家长参与班会活动。
三、班会上学生朗诵诗歌《父母的爱》
四、展示写给父母的信。
五、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
六、师小结寄语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广大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到综合实践基地校体验活动、社会服务和调查、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走进大自然活动”等内容。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创新活动手段和方式,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筑全员参与、全面系统的社会实践平台,实现社会实践工作的常态化、机制化。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我市是革命老区,市内拥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要充分发挥周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结合《让历史告诉未来》一书,以研究性学习或班团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教育,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活动。)
(二)开展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体验活动。各学校要充分利用龙井市教育局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校,有目的、有地组织中小学生到实践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进行素质教育拓展训练,培养学生自立、自理、自救、自护的能力。综合实践教育基地校将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合理的综合实践课程和拓展训练项目,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效性。(各校到东盛综合实践基地活动的具体时间另行安排)
(三)开展社会(社区)服务和调查活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各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系,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文明创建、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等志愿者服务和调查活动。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各学校要积极探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初中和高中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服务和调查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1―2次社会实践活动。)
(四)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实践体验和现代农业考察,学习掌握基本的农事操作技能;了解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学知识,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农业、农村的政策,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的新面貌。(高中阶段的农村社会实践原则上安排在高二年级,要列入教学计划,其中二分之一以上时间应安排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初中和小学4-6年级在校期间,都要到教育局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或考察活动。(具体活动时间另行安排)
(五)开展中小学生军训活动,加强学生体质和体能训练。各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做好体育、艺术“2+1“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和体能,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技能。在军事技能方面,高中学生军训要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印发的《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军事训练与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高中一年级新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原则上均应参加军训,高二、初中和小学学生必须把参加国防教育与训练作为必修课。(各学校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国防、民防教育活动的实践体验活动。)
(六)开展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体验活动。各学校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依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合理安排踏青、远足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的美丽。进一步丰富学习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减轻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各学校每个学年度必须组织一次体验大自然的活动。)
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总量
小学生1-3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以校内外有计划的活动为主,以学校和家庭为主要活动场所,重在体验,每学年要保证3天;小学4-6年级学生和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综合实践基地校体验、社会服务和调查、国防教育、走进大自然活动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生4-6年级每学年10天左右;初中和高中阶段每学年不少于20天。
为确保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双休日合理安排实践活动,要将实践活动时间与教学时间统筹考虑,确保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得到真正落实。
三、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的要求
(一)各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要按照教育局年初制定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制定本校,确定活动总量、内容及时间。要严格按照计划日程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月20日前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上交教育局)
(二)各中小学校要认真做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障。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社会实践领导机构和管理机制,并指定专人负责。要以教导处牵头负责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政教处、少先队、团委协助做好各项工作。学校要制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细则,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每个学期学业成绩考核项目。
(三)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要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指导,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积极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要选派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从事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指导工作。学校要把教师指导和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教师工作量,纳入考核指标,记入教师档案,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应享受与其他教师的同等待遇。市进修学校将对所有从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教师专业化指导和培训工作,将举办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骨干教师培训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四)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育人环境。各学校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好家长资源,让家长关心、支持学校的实践活动。学校要积极动员各行各业为学生社会实践、劳动实习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课余生活和假期社会实践的资源。教育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学校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绩效评估,规范社会实践工作。对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及其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学校要切实保障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经费投入。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所需必要经费,如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由学生自行管理,政教处、少先队等部门要指导好学生正常消费。各学校要加大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保障。
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是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各学校要强化措施,确保活动中的师生安全。
1.各学校要制定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指定专业队伍事先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场所的条件、环境、安全隐患等进行踏测及评估,活动期间要随时进行抽查监督,确保活动的安全。学校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安全观,要主动为学生活动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学校要继续为学生参保校方责任险,事故责任的认定与理赔工作要由校办全权代办。
2.各学校必须精心组织实施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进行。学校要与活动场所、接送单位之间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活动前要做好安全预案及安全隐患排查,做好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工作。要做好活动组织前的'师生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对带队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明确每名带队教师的职责分工。
3.实行安全员跟踪制度。各学校在活动中要指定安全员,专门负责安全事务的监督与协调。安全员由学校负责安全工作人员中选用。安全员要跟踪活动全程,及时纠正发现的安全问题,负责随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安全情况,可临时负责事故现场的处理与保护工作。中小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一旦发生学生人身安全事故,学校必须及时迅速逐级上报,必须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上报教育局,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力争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要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增强师生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学校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常抓不懈。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前,要协调好学校与学生、学生家长、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自防自救知识。要抽调专门力量组织安全演练,培养师生员工应对各种危险情况,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师生员工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
五、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金东国
副组长:玄东哲、孙革伟、
组员:方光日、丁明江、李志刚、各校校长
六、社会实践活动月份安排
三月份:
3月5日学雷锋活动(要求学校走进社区、光荣院等场所进行好人好事活动。)
四月份:
1、利用4月5号清明节,各校要组织学生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并结合阅读《历史的选择》《让历史告诉未来》两本书,开展征文活动。
2、4月末,各中学要组织一次“走进大自然”的远足踏青或植树活动。(活动时间、地点要上报教育局)
五月份:
1、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基地校活动。
2、五月末各小学要组织小学生开展“走进大自然”野游活动。
3、各校要组织学生参观“大成中学”旧址活动,让学校了解龙井教育的历史。
八月份:
结合“养成教育规范月”开展军训和国防知识教育活动。
九月份:
1、结合“弘扬民族精神月”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市政府地下室“革命历史博物馆”。
2、组织全体中小学生参加“全市中小学生田径会”。
十月份:
利用黄金周时间组织号召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十二月份:
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冰上运动。
20XX年元旦将至,为深入推进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文明向上的家庭文化,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关要求,学校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元旦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切实加强友善、孝敬、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学生共同传承中华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构建和谐家庭,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活动原则
1.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允许在实践活动中弄虚作假,不代替家长签字。
2.按照“全员参与”的原则,结合方案要求,从实际出发,全员参与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三、活动内容
(一)孝老爱亲“五个一”亲情活动
1、活动意义:“万善德为本,百行孝为先”,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美德,是中国社会所具有的一项伦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积极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并赋予时代内容,从亲情之孝延伸到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大孝大爱,形成新的风尚和新的美德。
2、活动要求:各年级每班安排5人参与本活动。
3、活动方式:“五个一”活动包括为父母做一次饭(一道菜);为父母洗一次衣服;给父母捶一次背(梳头、按摩);与父母进行一次亲情谈话;给父母每人一个拥抱,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参与同学要完成《xx中学孝老爱亲“五个一”亲情活动记录表》(另行下发),并贴好照片。
(二)“感恩20XX筑梦20XX”感恩教育活动
1、活动意义:跨过了20XX的辉煌,20XX将以崭新的面貌来到我们的身边。感恩20XX,感谢父母、师长、朋友的关心和陪伴,助力我们成长。筑梦20XX,希望同学们与梦想同行,唤醒心中的巨人,超越昨天,再创辉煌。在这步入新一年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总是心潮澎湃,生出许多新的希望。请同学们用文字记录下成长的印记和感恩的心语。
2、活动对象:全体同学
3、活动方式:完成《“感恩20XX筑梦20XX”感恩教育活动记录表》(另行下发,上交拍照留档后下发,各班可张贴到楼道展板)
四、具体要求及评比量化
1、各班级元旦返校后在20XX年1月6日16:00前将本班作品至政教处、团委办公室。孝老爱亲“五个一”亲情活动记录表交桑老师,“感恩20XX筑梦20XX”活动记录表交王老师。
2、“感恩20XX筑梦20XX”活动各班要加强要求,做到人人参与,保证活动实效。
3、在规定时间前上交两项内容的班级计班级量化分10分:其中孝老爱亲“五个一”亲情活动记录表5分,每少一篇或缺少照片、照片明显虚假扣1分;“感恩20XX筑梦20XX”感恩教育活动记录表计5分。
4、孝老爱亲“五个一”亲情活动记录表将在一楼西宣传栏统一展出;“感恩20XX筑梦20XX”感恩教育活动记录表择优拍照留档后返还各班级完善班级文化。
5、不明内容具体咨询政教处、团委办公室。
为了庆祝国庆XX周年,歌颂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体验家乡变化,感受人民生活水平变化和学校发展变化,激励广大同学爱国,爱校,爱家乡的情感,繁荣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综合素质。特举办此次“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为主题的国庆实践活动。
一、征文活动
(一)活动要求
1.参与对象:全体学生。
2.内容要求:征文以真人真事为内容,可以歌颂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可以描绘祖国山川的美丽;可以展现人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表达对祖国的深切热爱。
3.题目自拟。围绕主题,结合实际,说真话,写真情,述真事。
4.体裁不限。故事、散文、随笔等均可。字数在800字左右。
5.征文须为作者本人创作,严禁剽窃抄袭;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二)评比办法
各班初选3幅作品,以级部为单位,于10月9日前交团委崔海峰老师处,这次比赛将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二、手抄报比赛
(一)制作要求
1.统一用图画纸,且手抄报的规格为8开纸,凡不符合规格的一律不予评选。
2.要有明确的中心内容,选用有一定意义的题目(围绕本主题,题目自定)。
3.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排版整齐。
4.插图应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突出活动主题。
(二)评比办法
本次手抄报活动以表现内容和外观设计为评比的主要标准,各班初选3幅作品,以级部为单位,于10月9日前交团委崔海峰老师处,学校将统一评出一、二、三等奖。
三、摄影比赛
(一)作品要求
1.作品应为学生自己拍摄作品,打印或冲洗照片。
2.要有明确的立意,可以以组图的形式出现,张帖在八开的纸张上上交作品。
3.作品应拟好题目,并附以简要的文字说明。
(二)评比办法
本次摄影比赛根据作品立意及美观程度进行评比,各班初选2-3幅作品,以级部为单位,于10月9日前交团委崔海峰老师处,学校将统一评出一、二、三等奖。
为进一步发挥实验中学的学科课程的优势,并使实中学生既有比较深厚的学科知识,又具有综合实践能力,拟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年级、科目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已开展多年,在原开展的基础上,为体现活动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综合性、全面性,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拟分别安排: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二年级:信息、劳动与技术教学、研究性学习活动。
初三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初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和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数不仅要确保,而且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日时间,抓住学生年龄小,喜欢动,对新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多安排活动,为以后的综合实践打好基础。
初二年级,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初一基础上提高内在质量和层次。
初三年级,结合物理、化学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课内学习和课外知识运用的整合,开设学科活动课程和开设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科目:所有学科
教师:全体教职工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
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活动课程中三大板块的基本目标是: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活动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教育)都可以渗透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发展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区、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完善学生人格。
3.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并形成良好技术素养。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体验性学习、操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能运用所学到的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认知自然,了解社会,反省自我,发展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关爱自然、尊重人格,承担社会责任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自己同步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并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每位学生发展提供活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与学生既是活动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课程开发角色尤需强调,这是综合实践活动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实施过程中,要力争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可以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制订“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方案”,也可以以个体活动小组为单位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或计划。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过程取向的,因此,随着活动过程的开展和活动情境的需要不断生成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还将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观和新的对结果的设计,而这些目标与主题并不是预先设定的。所以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目标与主题产生的必然性,并肯定其存在价值,同时要在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展开探究。
2.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活动的关键,首先要启发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一个学生独立选择,也可以是同伴在互动中进行选择,还可以是教师提示大的范围,学生从中加以选择。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校合作探究的方式;跨学科合作的方式。第四,在课题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持续、深入地探究,防止浅尝辄止。教师要进行有效指导。从指导内容而言,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学生共同展开探究。从指导方式而言,要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所有学科老师均要参与指导,每位老师都要参与一二个课题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末(每学年),都应上交课题研究报告及相关过程资料。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年级组等领导要亲自参与。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数每周为初一、初二、初三各3课时。上级已对课时安排有指导意见的,则按上级的指导意见,其余的则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法。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安排内容的固定课时制显然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安排一些分散课时。例如课题研究、社区服务等可以几个课时一起进行,也可以分散课时进行,也应允许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等。
4.整合校内和校外课程。学生不仅生活于学校中,而且还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中。将学校、家庭、社区融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是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要结合德育教育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环境保护宣传,敬老爱老,文艺宣传、科普宣传活动等。
5.信息、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要扎实有效开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电脑、 网络,充分发挥实验中学传统项目(如天文观测、科技小发明、剪纸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学科学习中碰到的困难。
6.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活动课程整合,才能发挥出活动课程的活力。艺术课要尝试和社区的科普宣传、文化艺术表演整合。物理课中的电学原理要和电工知识,电器安装结合,做到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要和社区的保护环境相结合,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也可结合所学知识开展研究性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如钢铁锈蚀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土壤结构的调查等)。语文、政治等文字学科的学习和信息技术教学结合,通过网络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探究增大空间。(如校园内标识用语的调查,校园内安全问题的调查等)。
具体基本步骤:
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理念引领阶段,
(二)选题、筹备阶段(包括人员的产生及分工、活动的内容、商讨各小组应该完成工作任务和步骤及要求、提出活动开展的申请。)、其中:
1、选题:教师围绕“自主、合作、发展”这一课题指导学生选定一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可以一个人选取一个项目,也可以几个人或一个备课组或一个班级选同一项目。选定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拟出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申请:教师在第六周将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申请表上交给项目组,由项目管理小组对申请表中的实施时间和实施过程进行抽查,第14周后不再受理。
(三)实施阶段:
1、召开开题会;
2、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3、做好资料的记载;
(四)、整理资料:方案或计划;相关调查、统计、记录表格;访谈记录;日记;相关音像资料;调查报告(包括课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等)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考评由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评估。
(六)上报评估结果。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评价重点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在情感态度、探究欲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以“校本评价”为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重视学生的声音,应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但考虑到调动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本学年的学生和老师评价初定为:
(一)实验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表
达标要求:
1.能参加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有所拓展,能力有所提高。
3.活动过程中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一定的解决问题能力。
4.在活动中能提出有创意建议。
良好要求:
1.自觉参与活动,不无故缺勤。
2.知识面明显拓宽,能力有所提高
3.在活动中能取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成果数量增加并获校级奖励。
5.在活动中敢于创新,主动关心他人。
优异要求:
1.积极主动参加活动。
2.在活动中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示。
3.参加校、市级竞赛展示或获校、市级好评。
4.有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与老师同学关系融洽。
5.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对教师的评价也很难有具体明确的方式方法,本学年在以前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初定为:
(二)实验中学综合活动课程老师考评
达标要求:
1.有活动课程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2.所辅导的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
3.有一定的活动组织与辅导能力。
4.有研究精神,写有教学后记、教学反思。
5.能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反映较好。
良好要求:
1.有一定特色的活动计划与总结。
2.所辅导的学生合格率高。
3.有较强的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
4.有论文在校、市级上交流,发表。
5.学生的评价高。
优秀要求:
1.能独立组织公开示范活动。
2.所辅导的学生各方面发展较好,有学生在校内外竞赛中获奖。
3.团队精神强,能主动同其他老师研究、设计方案,探讨有效指导。
4.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
(三)对活动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
主要评价教师指导和组织活动教学的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有利于活动课教育目标的实现。
1.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
2.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交往;
3.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活动目标。
4.活动内容能与学科课程整合。
5.活动与社会家庭有机联系。
6.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7.活动气氛活跃、愉悦。
8.学生乐于表现自己,发表见解。
9.在活动中教师起引导作用。
每学年末对综合实践活动对照评价表进行考评,对荣获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了一定的调控加分奖励;申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以一二年级老师为主。三年级老师也可参与。本学期一二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该项计为0分,三年级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在业务精良星评比中计满分,三年级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按平均分计。
五、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责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组织实施和考核机构:
项目负责人:
成员:
3、职责
(1)项目负责人负责拟写项目方案,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对项目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考评。
(2)项目组成员负责组织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供学习所需的理论文章,定期召开教师会议。记录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参加人,活动过程,参与对本组教师的项目考评。
(3)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资料。
为了帮助、引导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市委《关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意见》,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根据上级文件的通知的精神,我校决定在全校组织开展道德实践,具体方案如下:
一、 活动主题
活动的主题是:“弘扬道德新风,争做合格公民”。
要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生成长进步、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以“弘扬道德新风,争做合格公民”为主题,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着力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推进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文明水平。
要立足自身,面向未来,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为祖国未来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 活动内容
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结合我校和本地发展实际需要,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感受家乡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与村干部座谈,使学生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加深对“三个代表”科学内涵的认识,以及建设公民道德的必要性。
2、在学校周边地区进行环境卫生调查。
3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三八节、植树节、清明节等为契机,以征文竞赛、校园广播、黑板报、德育基地、主题班会等为教育阵地,寓教于乐,着重抓好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文明、健康地发展。
4以“五自”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刊等媒体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5有计划全方位地开展各项兴趣活动。本学期,学校将组织阅读、书画、体育、科技、制作等几十个兴趣小组,力求寓德育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6抓好日常管理及常规教育。坚持做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内容要有教育性、针对性。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设立文明行为监督岗,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继续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比活动。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强化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
三、活动路线
1、果园,工厂,街道
2、居委会、老人院
3、学校周边
4、学校校园
四、活动时间
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和总结表彰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10月中旬开始)
1、“弘扬道德新风,争做合格公民”活动总动员。
2、布置校内环境,开展社会宣传活动。
3、弘扬道德新风,争做合格公民宣传画手抄报比赛。
第二阶段:学习实践阶段(11月上中旬开始)
1、 弘扬道德新风,争做合格公民主题会。
2、 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自身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3、 成立“弘扬道德新风,争做合格公民”志愿者宣传行动小组,建立长期社会服务岗。
4、 结合元旦开展"庆元旦 树新风"系列活动。
5、开展爱心救助捐款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评比阶段(XX年6月底)
1、 总结本次“弘扬道德新风,争做合格公民”活动。
2、 评比"弘扬道德新风好少年"、"合格公民"。
3、 全校举办"弘扬道德新风,争做合格公民"演讲比赛
五、参加对象
初中1---3年级学生
六、活动要求
1、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2、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每小组必须递交一份调查报告。
一、活动时间:
20xx年9月10日-14日
二、活动人员安排:
组 长:
副组长:
带队领导:
音乐会组织:班主任、 (周四晚)
每天早晨跑操、集合、整队: 班主任
三、具体安排:
1、周一活动课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家长阅读说明后,周二带回回执。
2、外出领导、老师会议碰头会:周二上午大课间(二楼阅览室)。
3、全体学生动员大会:周四下午活动课(报告厅)。
4、出发时间及乘车:9月10日早晨7:20学校集合上车,7:30发车;共16辆车,每个班一辆车。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跟随所负责班级大巴。其他人员随机坐车。主任和干事自驾,以防拓展期间出现紧急情况,负责接送老师和学生。
5、上车秩序:林维坚及各班班主任;
6、车标:xx(xx一中x号车)
7、带队教师职责:负责学生上课及住宿等日常所有的管理。中间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如有特殊情况,抽调级部其他老师代替。
8、录像照相: 。
9、宿舍日常检查:男宿舍:葛 ;
女宿舍:每个楼层两位老师,由颜妮老师负责统筹安排。
10、返校时间:14日下午2:30——3:30回校
11、特殊体质学生:要求家长签安全保证书
12、安全和纪律:每一个项目都由实践活动中心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并全程负责。
13、安全公约:各班主任收好并交级部保留。
四、本次活动具体内容:
1、“生存体验”包括:应急救护、交通安全、防震减灾、消防安全、金工、木工等课程。
2、“素质拓展”包括:真人CS、激光打靶、信任背摔、攀岩、高空项目、障碍跑道、勇敢者道路、勇攀珠峰、毕业墙、趣桥世界、益智游戏、才艺展示等课程。
3、“科学实践”包括:科技教育、海模、航模、科学自由行、机器人、模型创意设计、光纤动画、电子DIY等课程。
4.、“专题教育”包括:海洋教育、陶艺、泥塑、电烙画、布艺、纸艺、篆刻、中国结艺、十字绣和刺绣、京剧脸谱等课程。
5、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心还组织学生进行联欢晚会、观看励志演讲等文娱活动。
五、活动流程安排:
1、制订并贯彻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预案和活动计划、讨论活动内容,制定好活动细节。
2、召开参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培训会。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次活动的有关材料,群策群力,研究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3、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活动,如果在活动中出现突发情况,分管老师要第一时间联系有关领导,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4、每天要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小结,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对下阶段工作作出合理安排。
5、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评价工作。
6、总结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撰写活动总结。
六、本次活动需要注意事项:
1.学生需带的生活用品:毛巾、抹布、拖鞋、刷牙用品、洗头膏、水杯、少量的换洗衣物等;医务室不备任何药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准备相应的常规药物(尤其是特殊体质的孩子,一定要备齐自身体质需要的药品); 建议学生,背背包,不要带箱子。
2.学生需带的体育用品:有特色项目,跳绳、毽子、橡皮筋等。
3.学生需带的学习用品:中性笔、笔记本、彩笔(手抄报需要)、铅笔、橡皮、尺子等,没有必要带平时的`作业和课外书到实践教育中心。
4.学生需带的文艺用品:参训学校准备一台晚会,时间在90分钟左右,所需个人道具自己准备。(晚会当天晚上,想参加的家长自愿驱车至基地,结束后自行返回。)
5. 不得随意进果园摘水果,禁止吃口香糖,学生只有在午间和晚休期间可以进宿舍,其他时间不得随意进出宿舍。
6. 禁止学生带手机等电子产品、手电筒、望远镜、管制刀具、扑克、游戏卡牌和钱财。
7. 拓展结束后的第一周周二以前上交学生感言,均为电子档。
8. 如有特殊体质的学生,请提前告知班主任,填写特殊体质学生信息表。不参加剧烈运动,有些比较容易激动的活动不参加,旁观。(一定要跟班主任嘱咐好)
9. 吃饭,唱歌,上课,跑操,睡觉,礼貌,作品,表演等都要拿出xx一中的一流水平,要有集体荣誉感,为xx一中争光。
10. 安全问题,重中之重。
基地的实际情况是:目前围栏基本完工,周围有山、水库和树林;教学课堂上的安全隐患(电烙铁、剪刀、钳子、胶水等);教师人员比较少,因此,家长一定要嘱咐好学生,注意各项人身安全,严格遵守基地管理。
课间:不允许离开上课楼层,不允许疯打闹。
宿舍:注意用电安全,窗户只能开一条缝通风,爱护基地公物。
校园内:不能私自离开班集体去玩耍,远离湖边。
11.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学生要注意宿舍卫生,卫生纸巾要放在规定的位置,并要时刻保持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卫生整洁。
12.学校教师原则上不允许参与学生的活动项目,并且也不允许和活动中心教师索取耗材。
13.活动中心有热水,告诉学生在喝水的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总之,为了让学生顺利度过一次有意义的拓展活动,在基地学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学校和基地的纪律,对待老师要有礼貌,服从基地统一安排,听从老师指挥,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报告。班主任和学生会检查过程中,记录违反纪律的学生名单,一次违纪警告,两次违纪遣送回家。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江都区第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实施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然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和相关内容的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参与专题研究、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切身体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实践技能,培养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生活态度,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办法 第一部分: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
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紧密结合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开展学习、研究。无论学生确立的探究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充分挖掘研究课题所具备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自我因素,努力实现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整合。大概分类如下: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人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保护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会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踪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组织行为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2、课程特点
(1)开放性
实施主体开放(师生、专家、家长); 活动时间开放(分散与集中课时双结合);
活动空间开放(教室、学校功能室、校外厂企、街道、景观等); 学习内容开放(学科、社会、生活、课题、活动设计……); 学习手段开放(读书、上网、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讨论等); 研究方式开放(参观、访问、观察、调查、实验、资料收集); 成果表达开放(论文、报告、方案、展品……)。
(2)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学生“自由结合、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我评价”。
(3)探索性
研究性学习从研究范围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研究过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的表现,都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完成。
(4)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板块之一,说明它的特征是实践性,而且在学习内容上看,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实践、科学和生活体验的联系。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研究学习的实施步骤
1、培训教育。特别是对于七年级学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性学习,学校可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网站,板报等多种形式,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行培训。在每次开展活动前进行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选择课题。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老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提倡课题的综合性、社会性、探究性、开放性、独特性;强调课题的需求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鼓励课题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问题追踪等。
3、制订计划。课题小组确实研究课题后要填写课题实施方案表格,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说明、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老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申报、预期成果等。
4、搜索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通过图书查询、网络搜索、参观访问、问卷调查、实验记录等多种途径和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建议学生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进行录像、摄像、录音、下载等。
5、整理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一定要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做出处理,如发现缺少材料,可继续进行搜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不断的整理、分析、验证、提炼等,形成课题成果。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6、交流评价。
各班每个课题组把自己的成果以各种方式在班中进行展示,同时学生小组展开互评和指导老师进行评定,并推荐出优秀课题参加级的优秀成果展示。
第二部分:社区服务课程内容
社区服务属义工或志愿活动性质,要求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领域中,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应用所学的知识,提供各种对社区有意义的服务,不断增强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包括:
1、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如
(1)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活动及系列主题宣传日活动;
(2)所在乡镇、街道居委(村委)文化管理、文化宣传,布置文化宣传长廊、展版,进行文化咨询;
(3)进行城乡科技、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城乡文体活动;
(4)组织同学在所在乡镇、街道开展文化宣传,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破除迷信。
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
(1)城乡环境卫生,城乡绿化、美化工作;
(2)负责所在乡镇、街道、村委、公园、学校等公共区域的清洁卫生管理;
(3)负责所在乡镇、街道、村委某一道路、厕所公共清洁卫生管理;
(4)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居委政管理助理,帮助维护街道卫生、清理牛皮癣;
(5)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
(6)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居委街道交通管理助理,协作交通管理。
3、帮贫助困活动,如
(1)进行社会福利院的“爱心接力”,为所在乡镇敬老院孤寡老人提供服务;
(2)开展扶贫捐赠活动,为所在乡镇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提供服务;
(3)中小学生假期学习或活动辅导,帮组有困难的低年级学生;
(4)担任所在乡镇、街道学习困难学生校外辅导员。
4、行业辅助性活动,如
(1)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
(2)在公共活动场所(如公园、图书馆)参与管理服务;
(3)担任所在乡镇、街道某一企业管理助理或义务监督员;
(4)在厂家或商家的产销旺季进行帮忙;
(5)支援农忙等。
社区服务的实施程序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纪守法,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我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接触的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注意活动的主体性、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
3、精心规划。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报告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填在《江都区第一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对活动的计划与地点进行考察分析,并对服务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社区服务活动要在家长、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认可并签字表示同意的情况下方可实施。
4、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服务区负责人的领导。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要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每项服务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填写《江都区第一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可收集一些活动相片,还应该撰写一些有关活动的经历、收获、感受或体会等内容的文章。
5、总结交流。每学年各班级安排一次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交流的内容应有《江都区第一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相关材料证明如一些介绍活动过程和体会的'文章、活动相片或视频等。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6、学生汇总。每项社区服务活动的原始材料,把填写的《江都区第一中学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卡》及相关材料证明(如一些介绍活动过程和体会的文章、活动相片)粘贴在一起装订成《江都区第一中学社区服务登记手册》上交,由学校组织考核评分。
第三部分:社会实践的内容
1、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也是社会实践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2、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社团活动:可以郊游,参观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活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访问则一般以国家或地方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特殊人物、特殊群体等为访问对象。
3、班级值周活动和校内劳动。
活动实施的过程
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规,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3、活动实施。新学期开学的第三周召开开题报告会,组成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明确成员职责,制订活动计划。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服从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每班推荐最好的一个活动小组参加级组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评选出10个活动小组参加学校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交流大会,评选出优秀活动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时间安排在初二第二学期期中考后(5月上旬)。
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进行终评,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进行学分认定,教务处完成学分登记。
四、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团委、总务处负责人及年级组长
综合实践活动由下列部门和机构进行管理: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团委、总务处、备课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由以上相关人员或代表组成的课程学习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指导。各部门必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使课程实施规范化、科学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力求使课程顺利进行。
五、教学的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除应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体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2、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创设十分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时间的安排、主题的确定、方法的运用和成果的表达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3、实践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有丰富材料和真实的情景,主张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这些新经验与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可应用的个性化理论、模型和技能。
4、综合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从学生身边的事物或问题出发,形成跨越诸多学习领域的活动,以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能力的形成。通过亲身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和关心社会,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奥秘并形成综合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全员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一、工作目标:
1、将《科学》、《思品》、《信息技术》等学科纳入管理,狠抓落实,加强监管,开足开齐开好综合课程。
2、强化科技创新思想,开展第一届校科技周活动,积极迎接省、市、镇科技创新大赛,迎接上级部门对科普特色学校的阶段性检查和评估工作,树立品牌,力创科普特色学校。
3、积极准备,努力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力争篇篇获奖,形成实验应有的特色,创出品牌,成为市(省)的样本学校。
二、工作要点:
(一)狠抓落实,注重学习,开足开齐开好综合课程。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因此,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就要首先落实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上,只有把每一科课程开齐,把每一节课上好,学生才会全面和谐发展,素质才会真正提高。学校将《综合实践》、《科学》、《品德与社会》、《电脑》等课程纳入综合科,做好省、市督查小组对我校课程开设情况检查工作,要求教师先培训后上岗,组织教师学习《综合实践指导纲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等培训教材,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上好每一节综合课。本学期,我科组将及时了解各年级上课情况,狠抓落实,加强监管,深入课堂全面、细致地检查。
(二)精心撰写,积极筹备,打造综合样本学校。
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采取“点上深化、面上拓展、纵深推进”的措施,深化课程研究,全面提高我校课程实施水平。
围绕市公开课,积极积累相关的教学活动资料(如课题实施方案、成果总结等),撰写三份学习案例、一份说课设计、4篇论文,准备参加每年一次的市(省)论文、课例评选活动,力争篇篇获奖,形成实验应有的特色,创出品牌,成为市(省)的.样本学校。学习案例具体负责人:
1、《我是客家小主人》负责人:xxx
2、《石头的奥秘》负责人:xxx
3、《叶子的世界》负责人:xxxxxx
4、以上负责人各自撰写一篇论文,参加评选。
(三)发挥教师特长,完善科普基地,力创科普特色学校。
1、铸品牌学科,为特色教育提供源泉。
铸品牌学科要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把科普教育活动作为重点内容,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科学课、队活课、劳动课开展科普知识的宣传与学习,保证每班每周都有科普教育活动课。由刘洪珍老师、李海明老师担任校科普辅导员;各年级组长担任年级科普辅导员;各班主任老师担任班级科普辅导员,全面铺开科普教育工作,在活动中进行反思,在活动中发展自我,在活动中形成队伍。
2、发挥教师特长,组建兴趣小组。
科普教育的涉及面很广,难度很大。我校积极挖掘校内外现有的教育资源,拓展科普教育的渠道,扎实开展科普教育。本学期将成立以下科普兴趣小组:
①、科技制作小组负责人:xxxx
②、种植饲养小组负责人:xxx
③、综合实践小组负责人:xxx
④、电脑科幻小组负责人:xxx
⑤、客家文化小组负责人:xxx
⑥、麒麟舞蹈小组负责人:xxx
3、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科普基地。
开办以来,我校致力于《好习惯》和《客家文化》这两大特色。其一,《好习惯》是我校自编的教材,自出版以来,影响力大,深受广大师生、家长青睐,形成了品牌,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其二,《客家文化》是我们下一步将要打造的品牌,它也是科普特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此,应该采取走出去,带进来的方式,进一步充实、完善《客家实物展览室》和《客家文化展览室》,让客家文化发扬光大。
一、主题的提出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维持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然而,现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但就在这种状况下仍有许多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资源的现象,甚而出现重大水污染事件。学生节水意识差,洗手、洗脸时水龙头开得很大,洗衣时不关心水龙头,随意冲洗,抬水时水筒过满,再加上嬉戏打闹,洒得满地都是,矿泉水刚喝半瓶就仍掉。我们学校边上大河里水量越来越少,工业废水随意向里排放,水质越来越差,水中生物越来越少。我每天上下班经过,心里总是感到惋惜。恰八年级综合课本下册第二单元又是《资源与节约》,面对这些现实情况,结合课本,我提出“珍爱生命之源——水”这一课题,以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水资源危机的严重,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含义、现状、重要性,认识到当前水资源污染浪费的严重程度和危害,懂得一些节水治污的方法和窍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渠道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简单的考察、分析、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活动中学生充分运用网络、图书资源搜集信息,通过实地考察、拍摄、调查采访、实验等方式获取资料,小组成员通过合理分工、密切合作,共同探讨分析研究、整理资料,大胆创新,以适合本组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体验到水资源危机的严重,进而增强珍惜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自主宣传保护水资源的知识,并积极行动起来,自觉节水,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活动对象:
八年级学生
四、活动组织形式:
将学生分为五组,每组负责一项子课题研究,各组人员以本组活动方案为指导分头进行活动,通过成过果展示与交流,使全班同学受到全面的教育。
五、活动时间安排:
课上与课下时间想结合,课上准备用15课时,课上主要制定活动方案,设计调查表,搜集整理材料,分析实验结果等。课下主要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拍摄、实验等。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阶段第一课时:
1、按时准备相关视频、图片、音乐等资料,并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初步感知水资源的危机,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从而引出“珍惜生命之源——水”这一课题,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学生探讨,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题。
4、根据学生所选课题,将学生分为5组,有学生自主推荐组长。
第二课时: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指定活动方案。
2、各小组根据老师的指导共同指定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3、各小组在班上交流本小组活动方案,为其它组提出建议。各小组认真改正本组活动方案。
课下:准备好相机、玻璃瓶、网络、书籍等用具。
(二)、活动实施阶段课上用4课时:
1、老师指导学生该如何做,如;观察要细致,记录、测量要真实,指导学生如何更快更准的搜集资料。
2、利用网络、图书等搜集各种所需资料。
课下:学生积极地去进行调查采访、实地考察、拍摄照片、取样实验、积累资料。
(三)、汇集整理资料阶段课上用4课时:
1、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整理材料,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
2、各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各类材料进行汇集、归类、分析、探讨研究,整理出成果性材料,并选择合适的形式(照片展、幻灯片、故事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演讲稿等)准备进行成果交流。
(四)、活动成果展示
课上用2课时:召开活动成果展示会,在展示会上各小组充分展示本组搜集到的资料和活动成果。请学生家长代表参加。
(五)、活动延伸
号召学生争做“环保小卫士”
1、学生自身:从自身做起,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
2、宣传活动:
①在校内外张贴宣传标语
②利用校园橱窗在校内设计活动展板
③给相关工厂村镇领导写建议书
④召开主题演讲会
⑤深入村镇进行义务劳动等。
七、活动评价
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和家长也要评价,评价时,不能只看结果,重在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