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精选推荐

花园园艺设计范例(推荐7篇)

时间: 2024-07-08 21:58:34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小编午夜帮大伙儿分享的7篇园艺设计的相关文章,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花园园艺设计范例(推荐7篇)

花园园艺设计范例(推荐7篇) 篇一

【关键词】城市设计;文化艺术中心;印章文化

1设计理念

1.1城市客厅设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在紧张有限的用地上,将演艺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以及博物馆四个功能体有机整合成一个方形体量,在与广场周边建筑协调共生的基础上,保证了建筑的良好秩序感。同时其中穿插着富有自然亲和力的公共交往空间,也使得整个建筑成为集市民文化、休闲、娱乐、交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客厅”[1]。其外部方整的体量源自对传统印章文化的致敬,而内部层层退台的绿色空间则为市民提供了新奇体验的交流场所。

1.2绿色建筑

� 鉴于项目位于风景秀丽的“南山绿肺“脚下,设计便更是这种绿意的深度延伸。

1.3印章文化肌理

印章源于商周,盛于两汉,东晋与书画结缘,成熟于明清。中国印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侧面,方案通过抽取这一符号,赋予建筑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感受。传达出强烈的地域风格和文化属性。

2总体布局

通过对用地条件的分析,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我们分别将演艺活动中心和文化馆等人流量较大的部分设置在面向大众广场一侧,而将需要安静环境的图书馆放在临近公园绿地的东面,西南侧放置博物馆功能。平面构成上借鉴印章中的镌刻手法,将四个单元建筑通过完整的构图手法巧妙统一起来。从四个面看起来完整延续、现代简洁、优雅大气。同时在围合区域的中央设置景观中庭,并向建筑四周层层退台,形成充满阳光与绿色的艺术氛围。

3功能和空间

茶园文化艺术中心根据建筑的形态和功能分布主要由三馆一院,即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剧院组成。

3.1图书馆

图书馆为公共图书馆,面向规划中的公园绿地,建筑面积10940.24m2。内部空间主要通过一个通高5层的圆形中庭将各层的阅览空间充分组织起来。主要公共出入口设置在宽阔的东面广场,后勤货运出入口处于西南侧隐蔽处,临近城市道路。1层为老龄、少儿书刊阅览室等,2~5层结合办公管理,分层设置不同类别的借阅空间以及一个200座的小型报告厅,并在不同层高处设置通往不通高度的室外活动平台。

3.2文化馆

文化馆建筑面积9868.41m2,分别在北侧和西侧设置主次人行出入口。1层主要为门厅、展览陈列等;2层有音乐综合教室和舞蹈排厅;3层、4层分别为辅导教室、专业研究以及行政办公区;5层为文化馆活动室部分。220座的多功能演出厅位于3~4层,通过延续的室外大楼梯可以直达1层的室外空间,并在不同的平台标高与每层的其他功能区紧密联系。

3.3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面积6484.09m2,主要以展厅及后勤办公用房功能为主。1层设置有临时展厅以及后勤货运门厅等,2~4层均为展厅区,局部通高两层保证特殊布展需要。文物库房及相关监控修缮等布置在-1层,为独立的防火分区。5层为博物馆的行政办公,面向屋顶休闲活动平台,环境怡人。

3.4艺术中心剧院

艺术中心为780座的小型专业剧院,地上建筑面积约6371.06m2。可演出中小型音乐会、戏剧,也可 主要人行出入口布置在面向大众广场一面,有利于人员疏散;剧院后勤出入口靠近西侧的广福大道,方便车行。1层主要为通高3层的门厅以及观众厅底座,楼座部分位于2层前区。舞台配套放置在后区的1~3层;4层考虑少量行政办公用房,同时结合屋面的空间利用,灵活布置。结合以上不同建筑功能,项目在考虑了少量地面停车的同时,将大部分车流引入地下,设置两层地下车库,并在用地的东南面和西北侧设置对外出入口,形成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

4建筑造型及立面设计

在建筑形态上,设计通过提取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印”的概念,充分借鉴印章中的镌刻手法,将四个单元建筑通过完整的构图手法巧妙统一起来。建筑方案匠心独运,平面构成如同完整的传统“方印”,烘托出浓烈的文化氛围。在建筑立面上,我们试图营造一个完整的立面形象将所有空间融合为一个整体。整个建筑的表皮处理主要以暖灰色陶土板为主,其纹理呈编织状,借鉴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编织手法,表达对本土技艺的敬礼,用现代简洁的手法,完成对时代气象的积极回应。同时,局部区域通过提炼传统文化中的印章符号,通过镂空焦棕色实木树脂板材料以半透明形式呈现。赋予建筑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感受,传达出典雅不失趣味的文化内涵。

花园园艺设计范例(推荐7篇) 篇二

关键词:园艺;园林设计;绿化

1 园艺绿化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功能效果和生态效益

现在,很多园林绿化建设仅仅在硬件景观设计以及总体布局方面加以关注,在生态效益以及功能植物和造景效果方面却没有重视,大多数人觉得我们所说的绿化就是种树,对于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空间布局以及群落结构和树种、对环境的影响的考虑和研究比较少。现在的园林绿地中,植物不仅仅是构成园林的主要因素,又是被人所使用的客体对象。所以,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是指保持植物与人的协调关系,以及要保持植物与环境以及植物与植物的关系协调稳定,可以让人在植物构成的空间里可以享受、感受生态,还可以尊重以及理解生态。

1.2 不注重生态保护

我国城市中存在很多城市问题:人均的土地资源少,建筑的密度大,人口众多,可以用来使用的绿地面积严重缺乏。我国城市的建设者们不惜把原来的自然池塘填平,山头推平,把原来的植被都砍掉得目的往往是使自己得到的土地建筑面积更多,但是,这样做使自然地形地貌被破坏,使原来的生态系统以及自然景观被改变,就算在此之后在小区里种植一些外来的植物,小区的绿化效果也不尽人意。

1.3 设计缺乏个性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个城市都拥有它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现在,部分刚刚建成的城市园林和绿地的规划设计中在地方风格的体现、地方特色的表现方面没有做到,在规划设计中规划了很多的外来树种,栽种一些无患子、茶树、樟树等一些热带植物和树种,缺少对乡土树种的种植以及开发,对外来树种的引进比较盲目,往往会致使植物死亡。

2 园艺绿化的设计理念

纵观国外城市园林绿地绿化的规划设计理念,在总体上说是比较重视整体的简朴大方,随处可见大自然的绿色理念;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对公共绿地的布局上提倡因地制宜地植树,加强对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和住宅绿地的发展,而且还要随处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绿地设计与规划的主线。

3 园艺绿化的设计原则

3.1 立意鲜明、准确

在城市园林的设计中要把握准确、鲜明的中心立意,使规划更加科学,让设计项目可以和整个城市区域环境相互结合,必须准确定位项目的形式、功能以及性质等方面。要求做到“三个协调”:植物载体的质地、色彩、尺度、体量、形式等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协调,整个城市绿地系统和周边的环境与园林绿地的相互协调,项目的设计和构景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

3.2 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

现在这一阶段在使城市生态系统和谐的前提下使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确保,改善人居环境是园艺绿化的主要工作。设计的主要理念是林荫型绿化,使绿化范围不断扩展,不断发展垂直绿化,更加重视立体绿化,不断使绿地色彩增加,使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的格局得到构建。

3.3 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

在园林绿化的设计中要求考虑这个地区的地域特点、物候和自然环境,在园林设计中融入城市历史文化,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园林。必须在充分考虑和满足当地生态群落以及地形地貌的前提下,最大可能的保留和采用原来的微生物以及动植物,引入的各种植被要和当地景观和生态条件相互适应。

4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对策与措施

4.1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倡导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规划设计具有创造性的地方特色的景观园林,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得到强调;不断地挖掘本地区的历史特征和文化,将设计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当做城市形象的塑造的基本要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塑造不同的人性化的景观空间。

4.2 提供必要的种质资源信息服务

保证园林和绿地建设成功的主要因素是园林苗木生产,协会和政府的行业管理部门必须要不断维护和加强市场在苗木生产中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应给园林绿地建设中较为需要的绿化苗木的质量、数量和种类等规定有关的行业标准,为了让设计和科研人员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研究新的苗木品种,要给苗木的生产企业共享大量的不可缺少的信息服务,为了让珍奇特的植物品种的繁殖和培育等有秩序,必须要成立植物品种的资源库,最终使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保障。

4.3 强化园林的施工管理

施工队伍要选择拥有一定施工经验和资质的,并拥有较大规模的绿化工程项目应该使用公开招标的方法,而且公平、公正、公开的对所有参加竞标的施工企业。监理部门和主管部门应该彻底贯彻园林建设的法律法规的条例,绿化工程项目要进行审查工程项目的许可制度,应该严格审查它的绿化工程项目设计方案。要有绿化主管部门批准之后工程项目才能施工。

参考文献

1 陈自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园林,2008(5)

花园园艺设计范例(推荐7篇) 篇三

【关键词】艺术设计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的凝练,是学校潜在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成熟的校园文化能够积极影响校内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且推动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全面、深入地挖掘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和提高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一、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校园精神的体现,但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形成各种不同的具体的实物展示,如校园景观和文化产品等。而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方法、设计手段及成果展示等,可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景观的营造、文化产品的设计推广提供有力的支持,并能够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和国外众多高校都有一定的体现。例如,有的高校为了打破校园固有的边界限制,利用开放式的建筑形式和自然式的景观设计,贯穿于校园的整体规划中,特别注重学校在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及景观小品的表现形式,强调“无边际”或“无围墙”,完全向社会居民开放,让学校融入整体环境中,成为社会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也无形增加了校园的面积,还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校园文化。如武汉大学的校园内就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注重学术文化、创新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樱花文化的宣传,利用各种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将校园文化的特质进行表达,注重校园内的景观小品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充分体现“自强、弘毅、求实、拓新”的校园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自然环境的营�

利用艺术设计增添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校园精神结合,在物质环境中感受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深度挖掘艺术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巨大潜力,能够帮助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元素表现的作用

校园文化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每种表现形式都具有其独特的影响性。文化的表现要经过从意象表达到形式表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艺术设计可以有效地对校园文化元素的提取和文化元素的表现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在一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虽然十分注重艺术设计的作用,但是在艺术设计表现形式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充分,单纯地理解为对校园的美化建设。对于如何充分发挥艺术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利用仅仅停留在表象上,没用挖掘其深层利用价值。

针对艺术设计表现手法形式的单一,在校园文化艺术表现的时候,要注重艺术设计与校园精神文化的有机结合,要合理、充分地提取校园文化的表现元素,进而结合校园精神对提取的校园文化元素进行设计与创新,拓展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法,寻求有效的校园文化表现载体。结合艺术设计的方法,将提取的校园文化元素进行具有艺术性与创新性的设计,结合设计元素的表现形式,丰富艺术表现的形式与种类,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元素的表现。

三、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产品设计的作用

合理、合适地把艺术设计作品转换为校园文化产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将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融入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艺术设计的创新意识和表现能力,树立校园文化品牌,能够营造更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利用校园文化不同的特质进行艺术设计作品的创作,再结合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把艺术设计作品转换为具体的艺术设计产品。这种由提取校园文化元素设计转换而成的设计产品,既是校园文化下的产物,同时其诞生也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不仅包括校园文化具有实用功能性的产品,还包括校园景观小品设计、绿化设计、公共设施设计、视觉形象设计及虚拟现实设计等。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手法可以为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和评价机制。注重设计成果转换,将设计作品转变成为设计产品,积极研究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转换方式并进行推广,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表现形式,也可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四、艺术设计对校园文化产品展示和推广的作用

校园文化产品的展示和推广能够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宣传、展示和推广的过程中和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设计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校园文化的宣传、文化产品的展示与校园文化的推广,

根据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特点及校园文化精神的展现,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展会,研究校园文化产品和艺术设计的结合方式、展示方式、推广方式和营销方式,积极进行校园产品的营销。这样既宣传了校园文化产品,又传达了校园文化。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更加全面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挖掘校园文化形式表现,树立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加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丰富校园文化产品种类,注重校园文化产品展示,研究校园文化艺术化营销模式,可以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结语

艺术设计产品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把校园文化精神融入艺术设计中,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更具象地传达校园文化精神。校园艺术设计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给艺术设计更好的展示平台。艺术设计专业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多方位的联系,如何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更加全面地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推广价值。

(注:本文为2013年度湖北经济学院教学研究课题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018)

参考文献:

[1]刘德宇。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花园园艺设计范例(推荐7篇) 篇四

在布局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山水结构,同时也应当因地制宜围绕地势合理布局,并结合当地主要文化特色建筑庭廊等要素。原理艺术设计还可以结合中国古代文化当中的意蕴,着重从文化内涵与意境当中把握园林设计,而不能只是具备古典文化意蕴的形式。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看,古典艺术风格的园林设计更加在意自然环境与人之情感的巧妙结合,通过对土壤以及植物环境的考察,形成自然舒适的设计灵感,创造一种诗画情景,形成了一种“中国画”式的园林景观。古典园林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展现一种具有一般性的文化内容,表现当地历史发展路径,并将景象提升到一种精神层面的高度,从这个角度教育人们具有一定的生活素养。利用现实生活的环境空间,形成全新意味的景观特征,通过利用当地身心健康的环境空间,加之新的景观内容,构建人文景观、园林景观、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人文景观以当地的中国古典文化为背景展开设计,建造具有欣赏价值的人工景观。园林植物景观艺术设计与构思中,需要匠心独运地利用当地具有特色的花草树木,园林艺术设计应当形成地域性特色。植物应当是这种园林色彩当中的重要角色,例如,文竹搭配等,有意识地利用区域环境当中的特色植物,更好地表现古典园林艺术创造魅力。

2古典园林艺术表现方法

2.1园林艺术设计中的休闲设计

对于本园林的休闲设施设计,应更加注重景观的宁静感,以符合人在散步中的视觉规律。园林中所设置的园林小品均采用古代景观手法以及材质,从而使得整个园林在休闲设计上,营造一个曲径通幽、荷香四溢、碧水盈盈、杨柳婆娑以及极具古代气息的休闲场所。另外,通过采取绿化把围墙隐掩,让人感到空间的无限,再充分结合同类绿丛和园外行道树梢的相互交融,及公园绿地与河滨绿地视线互通,把游人视线引向无际的天地。

2.2园林艺术设计中的布局

园林艺术设计中,有时候需要展现古典园林设计当中的“曲折性”,为此,园林的布局应当着重采取“化简为繁,化直为曲”的说法,采用错落纵横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这种“曲折”的意蕴,令观赏角度与视角更加立体化。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强观赏视角的丰富性与趣味性,还能够提升城市景观融合自然风光的艺术审美效果。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达到古典园林艺术设计中“柳暗花明”的艺术特征,对园林种植布局也应当“巧经营”,设计城中湖等艺术景观,这正是古典园林艺术景观艺术的完整表现。

2.3园林景点设计分析

在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形成古典山水园林景观的特征需要在绿化方面给予一定的艺术加工,通过保留绿地景观相关的原生态特征,搭建庭廊与门洞,结合跌水以及叠山等形式创造性地构建一种古典山水园林景观效果。景点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具有景观效果,还应当形成一种天然合成的自然历史文化内涵。

2.4园林种植艺术设计分析

在现代园林艺术设计方面表现出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形成景观当中的四季变化效果,需要综合利用造景艺术设计思路,形成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植物景观内容。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汲取观赏景观艺术设计的思路,通过对不同花木的搭配对园林植物种植文化加以展现。除此之外,在绿地设计中,应当将植物充分覆盖在园林的每一个角落,植物的种植则应做到四季常青,充分展现植物季节性与个性美,同时,还应当表现出植物群落的艺术美感。

3结语

花园园艺设计范例(推荐7篇) 篇五

关键词:景观园林;设计;空间艺术

1景观空间的概念及分类

对于空间,我们通常用长宽高或者大小来进行表现,它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可观存在。而所谓的景观空间,即景观园林中具有一定容纳量的空间,它由一种或多种景观元素构成,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人们停留或使用,更好的满足人们休闲生活的需要。景观空间艺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以空间环境为载体,通过艺术化设计,实现景观空间在尺寸比例、功能结构、平面布局形态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协调和统一,展现更突出的美学艺术,以达到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环境审美要求,丰富人们休闲生活活动的目的。景观空间是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景观空间的分类,根据参考的标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划分。(1)根据使用人群的性质不同,可以将景观空间分为公共空间(如院落)、半公共空间(如厕所)和私密空间(如卧室)。(2)根据空间视线的围合性划分,可以将景观空间分为开敞空间(如广场)、半开敞空间(如廊架)和封闭空间(如密林),这是对景观空间进行分类的最常见形式。这三种空间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开敞空间空透、敞开、给人一种敞亮、明朗的感觉;而半开敞空间可以给人一种依靠,增加人们的安全感;封闭性空间,则让人觉得聚气、沉闷和有压迫感。(3)根据空间的态势来划分,可将景观空间分为动态空间(如溪流)和静态空间(如湖面)。动态空间形象、流动,可以增加人的自由感,而静态空间在形成视线焦点方面则比较有优势,能够缓解人们的情绪,给人一种平静之感。

2景观园林空间艺术设计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对景观园林进行空间艺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景观空间,因此,景观园林空间设计的一个首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在进行景观空间设计时,对各个要素的设计都要考虑人们实际使用的情况。比如在确保景观空间的大小时,要充分考虑到游客的容量及常用人群等。要充分的对各种景观构成要素进行更好设计和利用,

2.2绿色健康原则

绿色健康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追求,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更要突出绿色生态、健康的原则。这在景观园林空间设计中主要体现为空间设计不能以牺牲园林生态来实现,比如说,为了追求更大的景观空间而缩减或直接省略掉绿化植被,这是不符合绿色生态的原则的。另外,就是在设计材料的选择上也要低碳环保的设备与材料。

2.3和谐统一原则

景观空间设计是对园林中的各个景观要素进行有效的利用和设计,所包含的景观要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园林植被、路径、水景、建筑、山石等等,因此,在对这些景观要素进行融合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使景观园林空间给人一种内容丰富却又不显杂乱之感。

2.4功能多样化原则

假山、花圃、指路牌、解说牌、座椅等是园林设计中的主要基础设施,景观园林是功能性和美观性的统一体,因此,在对园林中的基础设施进行设计时,在提升审美性的同时,还要确保设施的实用性和功能多样性,以更好的满足人们审美上和使用上的需求。

3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设计

3.1地形的空间艺术设计

在景观园林的空间艺术设计中,地形是影响整体设计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设计的骨架基础,而我国地形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且优势突出,有些地形只要稍加修改,就可 在地形进行设计时,首先,要遵守自然界地形变化的规律。在设计时,不应对原本地形进行过大的改变,而是应该充分发挥自然地形的特征优势,根据地形的自然形态设计出不同的生态景观空间;其次,合理安排利用地形优势进行设计,如对于比较平坦的地形,由于比较开阔明朗,那么在空间设计上可选择廊架或广场等开放式空间;而如果是坡度较缓的地形区域,就不适合设计成硬质活动的空间,可以考虑台地式的景观空间或缓坡草坪式的休憩空间,这样可以为游人带来更好的景观视觉和触觉体验;而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陡坡地形,虽然说存在着不利于游人活动的特点,但是却具有较好的视觉敏感性,可以利用地形设计视觉焦点,打造山体空间,让游人体验空间的压迫围合感。

3.2植物的空间艺术设计

在景观园林的空间艺术设计中,植物是景观园林绿化不可或缺的一个构成元素,也是空间设计的一个主要软质元素,对于空间艺术的打造有很大的作用。植物空间艺术的设计关键在于根据植物的基本特点及设计中不同植物的种植方法对景观环境进行打造。对于以植物为主的空间进行艺术设计,首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植物来进行设计,绿乔灌木、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等在空间艺术的设计上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其次,由于植物存在着季节性,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季节所体现出来的空间形态也是有所不同的,而不同的植物也有不同的景观特征,如天迎春花、夏天荷花、秋天桂花、冬天梅花等,所组成的空间艺术也是各有千秋的。此外,应该根据不同的景观空间主题选择植物,比如在纪念性的园林景观中,为了营造压抑庄重的空间艺术效果,常绿松柏是最佳选择;而对于道路园林景观,采用色调鲜明的丛植花卉则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开敞愉快的空间艺术之感。另外,植物种植方法不同也会带来不一样的空间艺术感受,只有合理选择,才能更好的进行空间艺术打造。

3.3水体的空间艺术设计

在景观园林空间设计中,水可谓是一个活跃性和可塑性最强的景观元素,也是景观园林空间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充分的利用水的流动性,在景观空间艺术设计时,可以让空间在动态和静态之间自由切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给人带来不一样的空间艺术感受。

3.4建筑的空间艺术设计

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建筑是一个中要的服务性设施,也是景观园林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而由于建筑造型及功能的多样性,在空间艺术设计中也会组成不同的空间艺术形态,通过合理有效的设计,常常可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的艺术设计是一个重点,合理的空间艺术设计对于景观园林的品味与环境空间使用情况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景观园林空间艺术设计中,要根据不同景观空间类型的特点,遵循现代景观园林的设计原则,根据不同的景观空间元素进行针对性设计,以充分发挥景观空间要素的优势,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有效设计和统一,设计出内容、形式丰富的景观空间艺术形态,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景观园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崔岩岩。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J].艺术科技,2013,8:255.

花园园艺设计范例(推荐7篇) 篇六

艺术设计作为设计的子类,首先是一门实用艺术,它所涉及的内容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它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艺术设计是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边缘性学科,也是学科内部相互交叉性的学科,并不是理工科或纯艺术的分支门类。

2园林植物的美学认知

“美学”来源于希腊词“aesthesis”。18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心理学中对认知或认识的定义,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园林植物的美学认知包含了涉及观赏者与园林植物相互影响的所有过程,观赏者首先是对园林植物做出感觉上的分析,甚至可能将其与之前的经历或所感进行比较,随后对园林植物进行理解和评价,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美学直觉和美学知觉。园林植物的美学认知与其他认知亦有相同点,即是感直知觉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需要人为的引导才能完成。合理利用现有的美学认知,对人类的感知觉进行引导并提升美学认知,才能成就了园林的发展甚至审美的进步。

2.1美学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反映,由来自物质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一定感觉器官,如光线引起视觉,声波引起听觉,刺激在感官内引起的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于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产生感觉。以内心感知外界事物之途径而言,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天论》中提出:“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今人或谓之耳、目、鼻、舌、肤,分别为听、视、嗅、味、体(触、压、冷、热)等五种感觉。2.1.1视觉

通过视觉(Vision),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古典园林多留给人绿意盎然的场景印象,绿色平静安定,不向任何方向移动,没有相当于诸如欢乐、悲哀或热情的感染力。而陈淏子在《花镜》中形象地描写了园林花卉随着季相时序之变化呈现出的美丽色彩,“春之柳破金芽,海棠红媚;夏之荷盖摇风,杨花舞雪;秋之云中桂子,月下梧桐;冬之尚有枇杷垒玉,蜡瓣舒香。怡情适志,乐此忘疲。”所谓“一年无日不看花”为孤苦的隐逸生活带来的愉悦。可见,园林植物丰富的色彩变化带来了更多的视觉美学体验,亦给园林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2.1.2嗅觉

长期以来,嗅觉(Olfaction)一直是我们所有的感觉 原因不外乎在于“嗅觉”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即是一种远感,据悉约有1万种气味未能被识别和记忆。运用这种神秘的感觉器官的原理,通过它来认识大自然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首先从嗅觉写夏夜所带来的,而写荷以“气”,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细香可嗅,融气于境,丰满诗句表达的境界。园林植物花木在带来宜人芳香的同时,其本身又能杀灭多种病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各种花香由数十种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含有芳香族物质,如酯类、醇类、酸类、酮类、核烯类等物质.可刺激人们的呼吸中枢,促进入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充足的大脑氧供应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都对人体具有养生保健作用。

2.1.3味觉

味觉(Gustation)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包括食物、某些矿物质以及有毒物质的味道,与同属于化学诱发感觉的嗅觉相比是一种近觉,作为一种受到直接化学刺激而产生的感觉,由五种味道——甜、咸、苦、酸和鲜组成。神秘果(Synsepalumdulcificum)是一种椭圆形的红色果实,长不过2厘米,表面上看去没什么神秘的地方。使用后大约4小时之后,却可以改变味觉:酸的、苦的、辣的都变甜了。在独特视觉面纱之后的园林植物还有更多惊喜让人回味 无穷。

2.1.4听觉

听觉(Auditory)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听愉悦之音,心情则愉悦;而听糟粕之声,心情亦败坏。显而易见,人之心态与其所处环境中的声音是息息相关的。创造大自然的“声景”,如松涛竹韵、桐雨蕉霖、残荷听雨、柳浪闻莺、高槐蝉唱等,都是天籁之音,应和了闻声者的不同心境。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句中化境,无边落木窸窣之声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深沉地渲染诗人情怀。而园林植物自身特殊的物理特性多孔还使其具有一定的消音作用,常绿阔叶树具有良好的减噪效果,浓密的人工林带可降低噪声10—20分贝,因而使环境变得安静。增强了人们在听觉环境中的舒适性,才能更好地去感受园林植物之美所带来的饕餮盛宴。

2.1.5触觉

触觉(Tactile)是接触、滑动、压觉等机械刺激的总称。痛觉、触觉等多种感觉触觉的产生想必是生命进化过程中无比重大的事件。实验表明,非同一般的触觉体验可以让人活跃并促进循环系统。园林植物具有调节改善小环境的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科学家们检测发现,—片杉幼林,每天由于蒸腾作用能消就太阳辐射能的66%,由于树冠的覆盖,减弱了光照,从而也降低了周围的空气温度。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园林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热舒适度。

2.2美学直觉

直觉(Intuition)一种不用经过太多思考过程,很快就能出现的直接想法、感觉、信念或者偏好。是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一种方式,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以及以后的黑格尔、谢林、斯宾诺莎等,尽管突出强调理性关于获得知识的作用,但并不否认人可以通过直觉获得知识。美学直觉同样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树荫让人们感到凉爽,哪怕是站在烈日曝晒下冒烟的水泥地上,有典故曰望梅止渴,大抵都是这个意思。美学直觉是不通过感官的,它的来源是“识”。曾经在某处感官感受到的愉悦,或者未曾见过的新鲜植物或植物配置方式都能引起美学直觉的迅速活动。美学直觉能够将植物配置时刻意的留白补充,从而产生更深层次的互动,而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的美学直觉带来的亦是更加多样的美学认知。

2.3美学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与感觉不同,知觉是人们对园林植物的整体认识,反映其整体形象。与直觉相比,美学知觉更具稳定性并不仅仅是对园林植物经记忆综合后产生的联想,更多的是经过意识加工后的结果。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花木又是人们寄寓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以及托物言志时使用频率很高的媒介。古代哲人意识到了人的伦理道德精神生活向自然规律有一种内在的密切联系,两者在本质上是互相渗透、协调一致酌,自然也具有社会精神的意义。清人张潮《幽梦影》所谓“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谈,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家,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选,桐令人清,柳令人感”之说。园林植物已不仅仅是具象的存在,更是人们心之所往的物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对桃花又一次烂漫场景的描写,虽半字未提重寻未遇的失落,却更能让人体会到求而不得的怅惘。借物抒情、或寓情于景的美学知觉,都使情感认知与园林植物相互交织,园林植物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人们得到美感熏陶。

3园林植物美学认知对艺术设计的借鉴

园林植物出现的最初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因此在植物设计配置过程中,不难发现,人们为了更完整地营造美感环境氛围而煞费苦心。设计是为人而设计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设计之美也遵循人类基本的审美意趣。艺术设计中首先应因时、因事而异,满足人们的根本物质需求,而更进一步,艺术品应具有一定的意境涵韵,传达设计者的精神内涵,对使用者的知觉具有一定的引导组织作用。借助于美学,物的形式可以典型地再现这一类物材料和结构,突出其实用功能及技术上的合理性,给人以感情上的愉悦。而意境涵韵的营造不能单单依靠使用者自身用心灵去关照外界对象,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是设计者对使用者的引导使其充分展开想象,在意识中形成新的审美意象,从而创造出新的意蕴和境界。

3.1园林植物美学感觉对艺术设计的借鉴

3.1.1视觉(观)

(1)观农梗大尺度的经济菜田(如春油菜花,秋小麦等),成为春秋季特有的大地艺术,形成一片祥和的景象,让游人进入景点时顿然豁然开朗。

(2)赏花田利用花木林加以草本铺地形成以春景为主、夏景为辅的景观,形成结合林木的观赏花田,即可识别花木种类,亦可在指定点拍照留影。

3.1.2嗅觉(闻)

(1)嗅花草从远远的林间道上就能闻到百花随风传来的香气,进入之后,四季草花组成的美丽花园 (图2),百花簇拥,芳香四溢,让美妙的气味得以充盈全身,沐浴在花香的海洋当中,也可以近距离的与某一朵自己中意的花朵亲密接触。通过实地勘察、亲身体会,了解花草的属性与其香味,观摩插花表演,熟悉精油的制作流程,并找到适合自己的香味。

(2)闻墨香自古以来,书与墨的香气一直是一种深远文化的象征。花团锦簇的世界里,虽然不能摘花带回,但是可以由着自己的兴致画花,品花画,闻墨香,谈花意,现实中,再艳丽的花草总有凋谢之日,而在这些美丽的花鸟画中它们却是永恒而美丽的。

3.1.3味觉(品)

(1)饮果茶在秋季可以摘果,品新鲜的水果,在冬季则可以品尝水果茶饮。徜徉于自然之间,品原生之味,堪称是满足味蕾的饕餮盛宴。

(2)品蔬果在果林之中设有果农驻点,给人们更进一步了解自然的机会,不仅是简单的选果摘果品果来满足自己的口腹,还可栽种果苗来体验果农的辛勤劳动,品味蔬果背后的味道。

3.1.4听觉(听)

(1)听自然营造溪流叮咚之声,雨落芭蕉之声,竹叶细语之声,常言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林中游人只有放慢脚步,放平心态才能体会鸟鸣之音的优美,鸟之音伴随着游人的脚步愈发清脆,游人的内心也越发的平静而轻盈。这些自然界的天籁之音能使得有人心情平静下来,慢慢的体会自然,亲近自然母亲的怀抱。

(2)听传说人杰地灵的土地上,传说的丰富程度不可小觑。不管是民间轶事还是亘古传说,只有在林间,心静如水的时候,这些传说才越发神秘,才能体会到它们的真实与魅力。

3.1.5触觉(触)

(1)触古木对于未有人见的古树加以复原,通过触感增进人与古树之间的联系,历史的年轮娓娓道来曾经的故事,以此与历史零距离接触,利用古木的机理搭配园林石的瘦皱漏透,给人带来愉悦的同时蕴含更深的美学内涵。

(2)靠绿垣通过触摸植物的枝、叶、果,其奇妙的质地和形状使游人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用植物材料做成植物墙、植物凳、植物栏等,让游人通过坐、立、靠、躺、卧等不同姿态,与植物有近距离的接触而对于自然有一种好奇与赞叹的感觉。

3.2园林植物美学直觉对艺术设计的借鉴

法国美学家迈耶曾说过,“艺术作品不是独白,而是对话”。随着人类对事物探知,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设计者的个人独白,普通的感官体验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学的精神及心理需求,园林植物的美学直觉意在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识”,并不拘泥于单一形式,并与“识”发生关系,并为产生知觉奠定基础。美国艺术家Jim Campbell在中国香港的爱丁堡广场为行人和游客设计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即一座由各式各样散光灯构成的闪亮“迷宫”。通过2000多个LED发光灯,设计者布置了一座80英尺宽20英尺高的巨大艺术“迷宫”,远远望去,各灯管好像是无序随机排放的,宛若一处梦幻之境,令人想要走过去、穿过去一探个究竟。利用发光灯这样一种普通材料却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吸引人们参与体验的同时,看似无序中也给人们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多样的艺术联想领悟为这一作品添上多姿多彩的色调。亦如红楼梦一样,易学家看到了浅;道学家看到的是淫;理学家看到的是逆;哲学家看到的是乱;韵律学者看到的是混;文学家看到的是满;社会学家看到的是短。艺术具有主体性,观赏者有着不同的“期待视界”,即与观赏者的审美眼光和既定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有关,而艺术品自身形式及结构的特殊,保有的空白和不确定因素,给观赏者的参与以自由,看或不看是一种选择,今时看与彼时看的不同又是另一番意境。

3.3园林植物美学知觉对艺术设计的借鉴

园林植物的美学知觉将人们从简单的观察,直白的反映中拯救出来,强调的是通过感知、理解、想象、情感与空间时间环境融为一体,如当人置身于“虽为人做,宛若天然”的江南园林中,面对宛然如画的景致,触景生情,人们不自觉地将回忆、想象、温爱统统融入这咫尺山林的意象之中,进而使人的灵性与环境同构产生审美体验。济南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为圆形建筑,在设计理念上,吸收市花“荷花”的视觉元素,外观上由大、小各36片荷花瓣围合而成,在蕴含了济南市市花“荷花”的深刻寓意的同时,为体现体育馆夜晚的“荷花”造型,采用全彩LED线性灯将大、小36组花瓣进行勾勒,为丰富整体照明的立体感和画面的饱满度,故在每个大花瓣上层叠的结构体上按一定间距排列安装LED模组,使花瓣更具观赏性。通过控制系统可以使大、小花瓣轮廓实现整体和分别变化色彩,并形成花瓣间的层次变化。模组通过控制可以实现上下、左右的跑动变化,营造出犹如花开的生长变化。体育馆主馆钢结构屋盖采用弦支穹顶结构,大、小花瓣为单层网壳结构,由下向上形成花瓣状层叠的机理,隐喻荷花自下向上的生长趋势。与两侧的游泳馆和网球中心,三馆呈“品”字形,体育馆像绽放的荷花,游泳馆和网球中心则像两片荷叶,将荷花托起,把荷花绽放的瞬间完美呈现。总体布局上又利用市树市花的意向内涵与位于西边的体育馆形成了“东荷西柳”的恢弘气势。柳叶、荷花的造型让济南奥体中心充满了生态的美感,而其中许多环保技术的应用更是让这个建筑群从里到外都体现了科技全运、绿色全运、人文全运的理念与精神。越相同的事物越容易产生共鸣,无法想象让一个从未见识过荷花洁身于淤泥景象的人去领悟其高洁,而这高洁本就是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理解认识。合理利用人们既有的认识,展示设计内在更深层次的意蕴内涵,才能为提高美学认知奠定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不再会成为阻碍人类实现想法表现意愿的绊脚石,更深层次的意蕴内涵的挖掘才是设计应追求的最终目标。

4结语

花园园艺设计范例(推荐7篇) 篇七

【关键词】 园林 园艺 景观设计 绿化 服务

众所周知,森林有“城市之肺”的美称,而园林则被认为是一座充满着自然美与朴素美的家园城市。在当代,著名的园林城市比比皆是,比如柏林,森林在城市,城市在森林的完美契合、温哥华大地碧草连天的莺歌燕舞、花园城市新加坡的争奇斗艳、鲜花国度荷兰的万紫千红等等,无一不充满着自然的城市气息。生活在这些园林城市,使得人的身心愉悦,舒畅,简直是一场视觉与嗅觉的饕餮盛宴,这些美好的环境时时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古道韵味,指引着现代人走向自然,走向和谐。

1 园艺――城市化妆师

从字面上来看,“园艺”一词包括“园”和“艺”,《辞源》中写到:“植蔬果花木之地,而有藩者”为“园”,《论语》中又称“学问技术皆谓之艺”,因此栽植蔬果花木之技艺,谓之园艺。可见“园”字在这里的意思是指种植蔬菜、花木的地方,“艺”字则是指技能、技术。园艺一词,原指在围篱保护的园囿内进行的植物栽培。现代园艺早已打破了这种局限,它涵盖了造园艺术,环境艺术,绿化,插花,盆景,植物栽培等多方面的艺术设计领域。

园艺作为一门专业,也是农学种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范畴一般分为果树园艺学、蔬菜园艺学、观赏园艺学和造园学四大类。北京林业大学的招生办主任穆琳说:“我们园艺专业培养的园艺师,工作内容主要是观赏植物的生产、栽培和销售。”可见,园艺作为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园艺作物的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栽培、育种、贮藏、加工、病虫以及造园等的科学。园艺业是农业种植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化、改造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日益显著。

2 园艺――环境美容师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迅猛发展,高楼大厦林立栉比,像一支忽然突起的异勇军一样,强势地霸占了城市的空间领域,掠夺了人们呼吸空气,仰望蓝天白云的合理空间。各种环形放射状道路纵横交错,像一条条巨蟒,横亘与城市地面上,另人视域变得狭隘不堪。因此,“见缝插针”地利用建筑房前屋后以及屋顶、室内、窗台、阳台、围墙等零星空间或区域,来配合城市建设,美化庭院,达到快速绿化,为此进行人为地创造洁净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幽雅舒适的工作条件的做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这不仅对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发展现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这种做法也使得园艺与建筑环境美化生活如影相随。

根据《汉书》的相关记载,有太官园冬天在室内种葱、韭等蔬菜的历史记录,说明温室培养在中国是源远流长的。进入20世纪以后,园艺生产日益向企业经营发展,包括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在内的园艺产品愈�

园艺生产技术进步迅速,因此实现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成功应用。如对植物激素的研发和创造,使其为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调节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与方法;还有就是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园艺作物和进行无病毒育苗;再者则是塑料薄膜的广泛推广使用为各种园艺作物的保护地生产提供了便利;研发的新型控制光照处理技术也为蔬菜和鲜花的周年供应开辟了新的途径。另外,各种果实采收机、采集器的发明使园艺生产的周期大大缩短,进入了机械化操作阶段,除此之外,植物遗传学的进步的发展也使园艺植物育种工作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益展现它作为各中园艺育种学科基础性指导的强大作用,而且也使现代园艺成为对各大相关科学技术成果的综合应用,促进其生产发展与繁荣。与此同时,园艺生产技术的研发也发作用于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既是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在实践上的应用,也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3 园艺――健康护理师

回顾历史,园艺在人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在古埃及医生就认识到在花园里散步具有镇静情绪和促进康复的作用。由此作为精神病患者治病的方法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园艺活动的养生作用已经被医学界所认同,专家们将通过园艺活动来保健身心的方法称为“园艺疗法”。能够降减缓心跳速度,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对病人康复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现在,园艺疗法被认为是补充现代医学不足的辅助疗法,是协助减轻病人病痛、抚慰情绪的有效方式。

园艺服务不仅为人们带来欣喜和愉悦美,而且具有养生功效。大量的观察及研究发现,园艺劳动对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稳定情绪及消除失眠等痼疾的效果。许多花卉都有其特殊功效,有助于防病。比如天竺花有镇定、消除疲劳、促进睡眠的作用,茉莉花香,可以理气解郁,使心情舒畅;荷花、玫瑰的清香,可预防冠心病的发作等。此外,在绿色环境地带活动,缓解除疲劳,消除紧张情绪,使皮肤温度降低,脉搏减缓,呼吸均匀,嗅觉、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活性增强。

4 园艺――生活调剂师

园艺有助于调剂现代人的精神生活。花卉的芳香,能够使人神清气爽,精神抖擞,用园艺作品来丰富和美化家庭的环境,不仅能够增添生活情趣,也可以消除各种消极不安的情绪。有研究证实,经常观赏盆景、鲜花,可使急躁的人变得温顺,沮丧的人变得爽朗,消沉的人变得乐观。而且,人们在种花养草中,通过体验这种高雅的园艺娱乐和享受,可调节情绪,给枯燥的心灵以甘甜的慰藉。插花是一门颇具内涵的艺术,不仅能赏心悦目,美化家居环境,丰富日常生活,还能怡神养性,陶冶情操,给人以无限的生活情调。

园艺盆景是充满生命气息的人文艺术品,伴着艺术季节的奇妙变化,充分显示出了大自然所拥有的纯朴、美妙的神韵之感,从而引发文人骚客赋诗作画的雅兴和,也随之产生美好的愿望,让人随着感受到生命源于自然的力量。

5 结语

园艺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理想与现实的唯美碰撞,是城市与自然的完美契合,也是连接人与环境的友好桥梁。

参考文献:

[1]袁志发,周静芋主编。《试验设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盖钧镒主编。《试验统计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