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选择收视率(通用12篇)
这里是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12篇未来的选择收视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键词]杠杆收购;协同效应;次级债务
1 杠杆收购的内涵
杠杆收购的实质是举债收购,它是企业并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收购者只提供很少部分的并购成本(约占总成本10%左右的比例),再通过金融机构融得大量资金收购目标企业、对其进行重组,并以重组后的未来利润和现金流偿还负债,实现“小鱼吃大鱼”的一种收购方式。杠杆收购的融资结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影响收购能否顺利进行,也会对并购后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杠杆收购的流程及面临的风险
(1)目标企业选择阶段的风险。杠杆收购的目标企业需要在并购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产生较为稳定并且能够偿还高额负债的现金流,只有建立在持续稳定现金流的基础上,才能使得通过现金流量法对目标企业的估值更加准确,同时,目标企业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资产负债率,较低的负债比率意味着其可以用来抵押的资产比例高,承受负债增加带来财务压力的能力也较强。并购方选择目标企业的核心原则就是其价值被市场低估,并且能够通过并购后资源的整合和规模效应的实现来降低目标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效率的提高来提升企业的价值,最终实现低买高卖的目的,获得合适的退出时机和方式。
具备了以上三点的目标企业应该是一个适合的杠杆收购目标,然而综合我国国情考虑,这三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矛盾之处。能够产生长期稳定现金流的企业在我国基本属于不易受市场行情影响的传统行业的领先者,它们的资产和负债规模都很大,而且市场价格可以大体反映其内在价值。而价值被低估并且负债比例较小的企业,并没有进入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很难保证未来收益的持续性及稳定性,因此在目标企业上就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而且在选择目标企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风险,并购企业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审核进行定价,而静态的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点的财务情况,并不能完全作为预测未来现金流的依靠;而且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未必是准确完整的,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给目标企业的选择和定价带来了一定难度。
(2)筹集资金阶段的风险。杠杆收购向外部筹集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优先级债务贷款,一部分是通过发行垃圾债券获得次级债务。
发行垃圾债券时,目标企业一般会先设立一个空壳公司,由空壳公司负责筹集资金,以其名义发行债券;然后将其与目标公司合并,债务转移到目标公司名下。由于这类债券的发行企业负债率较高,并且是依靠未来的利润或资产作为担保,因此债券的信用评级很低,被称为垃圾债券,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债券。在我国,由于信用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给企业债券的发行带来了一定困难,而且我国的债权市场以国债为主体,企业融资又多倾向于股权融资,因此垃圾债券很难得到良好的生存空间。
(3)杠杆收购者退出阶段的风险。杠杆收购后,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的实现,企业的价格有所提升,收购企业就会开始考虑适当的退出机制。当前主要有两种退出的方式,一是通过向外界发行股票,稀释自己股权的同时获得资金的回流,同时可以保持对目标企业的一定控制权。二是直接出售企业,放弃对目标公司的控制,直接获得低买高卖的差价收入。多数收购者都希望通过发行股票在二级市场获得收益,但是上市时又需要一个长期严格的规划和考核,退出机制在我国尚不完善。
3 降低杠杆收购风险的策略分析
(1)选择目标企业阶段的策略。目标企业的选择和定价是整个杠杆收购的基础环节,只有选择了可以将杠杆收购优势发挥最大的企业才能实现效益。首先,根据我国宏观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力强的特点,在选择目标企业时注重行业的选择,关注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水平以及其竞争的激烈程度,避免选择受政策波动影响大、重点考察长期内受政策照顾影响的对象。第二,在选择目标公司时注重同收购企业的资源互补和匹配程度。横向扩展可以扩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纵向扩展可以通过企业内部产业链的组合节省成本。销售能力强和产品研发强的企业联合会强强联手。第三,在目标企业的定价过程中,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定价方法。当前常用的目标企业估值方法主要为四类,分别是成本法、现金流折现法、实物期权法和市场法,这四种方法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成本法主要是根据企业过去的账面记录来确定其账面价值或者重置成本,通过对目标公司过去的经营情况来确定收购的价值,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客观稳健,但是对于并购后的情况没有预测,不适合于并购后继续经营的并购情况。现金流折现法和实物期权法均是建立在预测未来收入的情况下进行估值,现金流折现法重视的是稳定长期的现金流,忽视了并购后的协同效应,而实物期权法看重企业并购后产生的不确定性视之为利润的源泉,不确定性越高,产生效益的机会就越大。市场法是同类似企业或类似收购的行为进行类比进行定价。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笔者认为应该结合现金流折现法和实物期权法,既预测独立运营情况下未来的现金流量,再融入协同效应产生后带来的效益,通过并购后整体企业的现金流折现来确定目标企业的价格。
(2)筹集资金阶段的策略。10%的投资比例换来100%的收购效果,的确可能带来收益的最大化,但同时也面临着风险的最大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发放的并购贷款不能达到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比例,而且垃圾债券的发行和流通也无法向其他国家一样畅通,杠杆收购是建立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融资工具基础上的,而我国目前无法达到这一标准。因此应该改变杠杆的比例,不做以一搏十的高风险收购,而是在充分利用好并购贷款和发行债券的债务融资方式下,提高收购者的投资比例,适度降低参与各方的风险。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传播学;媒介经营
一、引言
2012 年夏季多家卫视十余档音乐节目集体开播,是 2005 年"超女"创下第一个高峰之后,选秀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中国好声音》在7月13日在浙江卫视正式开播。《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在节目播出的第二期就开始蝉联了同时段收视率的全国第一。在9月30晚上的巅峰之夜收视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值得一提的是: 国家广电总局8月10日发出了一个通知--《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全国有18个电视栏目受到表彰,《中国好声音》作为最年轻的栏目榜上有名。节目在播出期间《中国好声音》在新浪微博实时热词排行榜一直榜上有名,而且不止一天名列榜首。其中,是在9月30日新浪微博的《中国好声音》的热议指数为140多万,也就意味着,在这一天,有140万条关于《中国好声音》的微博。另外据统计共有590多万网民发微薄评论《中国好声音》。这种种的数据无一都不在说明一个现象,《中国好声音》火了!
二、《中国好声音》走红的原因分析
2.1.新颖的节目模式和金牌的制作团队
《中国好声音》源于荷兰节目 《The Voice of Holland》(荷兰之声),因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受捧度,以及其创造的收视奇迹,此后许多国家纷纷效仿。浙江卫视看准了《好声音》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不惜花费高额节目制作和推广费获得版权。《中国好声音》忠于原版,在对原版改动不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稍微加以本土化修饰。《中国好声音》 节目郑重承诺,将积极响应广电总局的号召,以振兴中国乐坛、培养未来巨星为己任,力争让四位明星导师找到具有天赋才华的人。
《中国好声音》启用了金牌制作团队,曾操刀《中国达人秀》的导演金磊;音响总工程师金少刚;王菲的录音师李军;前"零点乐队"贝斯手王笑,及多次为那英、孙楠伴奏的键盘手刘卓,所有学员演唱的歌曲,全部由专业团队重新编曲。《中国好声音》一共架设了26个机位,每集不到90分钟的节目,调用素材量近1000分钟。
2.2. 亲切、真诚、负责的四位导师
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标志性人物,各自成就斐然。他们的尊重选手、真诚相待、悉心指导,以及对人才的珍惜和尊重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以自己多年的经验来充分挖掘人才,在与选手们的亲切交谈中了解他们各自的梦想,并尽自己所能帮他们规划未来的道路,从而帮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与以往选秀节目评委的过气、毒舌不同,导师的形象塑造和传播都非常出色四位导师分别是不同音乐元素的代表。长期主持综艺节目的庾澄庆袁走搞笑路线;学院派大师刘欢保持沉稳风格,当好定海神针;那英本色演出袁走大气豪爽范儿;而草根出身的杨坤掀起面纱来,展现的是在音乐面前感性和幽默的可爱形象。没有预设脚本,节目氛围到了,导师就会真情流露。没有野毒舌冶,不是挑剔,更多的是赞许和鼓励,这不仅是节目的看点,同时也释放出正能量。
通过"使用与满足"的定理来看。歌声与梦想,是贯穿节目始终的精髓,将受众的内心俘获,加之节目形态真实、真诚等元素,让受众对它不爱都不行。每个人都有梦想,音乐可以为大众疗伤,每个人都渴望真诚的情感展现。所有这一切都给受众一种看到自己影子的感觉,从中获得自我认知的满足。中国好声音从首播就获得高收视率到第二期获得收视冠军,并且在网络等其他媒体获得高关注度和持续热议,正是因为该节目满足了受众的许多需求。
2.3.独具一格的赛制和水平出众的选手
《中国好声音》的赛制分为四大阶段,即导师盲选、导师抉择、导师对抗、 年度盛典。既有导师与选手的互相选择,又有导师对选手的全面培训,还有选手间的竞争,可谓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中国好声音》没有采取海选方式,大多数参赛者是以"小圈子推举"的方式产生的,因此其中不乏有专业或从业背景选手,更有选秀专业户《中国好声音》的节目中,几乎每一位选手都是难得的实力唱将,让观众大饱耳福。每位选手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都拥有让导师观众尖叫的强大实力。正因为这样的背景,《中国好声音》一改之前多数选秀节目中存在的选手实力曾差不齐、选手炒作严重等不良现象,以强大的选手阵容博得了观众的喝彩,但选手身份对比赛公平性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导师背对选手,只听歌声做出判断,在贯彻展示好声音的原则。
2.4.敢于创新的经营模式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单在于它的内容设置上,它在经营方式的创新与决断也不容小视。《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宣传总监陆伟曾不无自豪地说该节目是中国电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的制播分离。所谓制播分离,就是指把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生产完全剥离出去,委托给社会上的其他实体去完成,电台、电视台通过购买社会上的节目,或开放时段去实现播出,即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社会化生产和全面流通。如今《中国好声音》则抢先一步,实现了彻底的制播分离。如果节目很成功,广告价格翻倍。节目收视率越高,获取的利润越大,双方可以分配的利益就越多。另外,不会限制你对节目的投入。为了更高的收视率,必须提高节目的品质,以及必须请非常专业的明星、制作人员。所以这种制播分离的模式,就不是有意识地节流,而是去开源。制作成本上不会吝啬,而是要想办法把节目质量做出最高水平。
三、《中国好声音》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好生意"背后的社会责任感不容忽视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需要投入的地方很多,需要关心的人更多。在很多偏僻的山村。《中国好声音》应该关注多多关注山区,如果把选手带到这样艰苦的地方,每人教孩子唱一首歌,广告商和电视台从巨大的广告投入和收益中。大众传媒在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重视其社会价值的体现,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担起应有的责任,媒体作为"社会公民",传播真、善、美是其应尽的社会责任。
3.2."一夜成名"的公众误导性应引起重视
前面说过,评委"盲听"可以说是《中国好声音》的一大看点,这看似很公正的评选方式背后,还是不免会有一些弦外之音。一些选手因为好声音而一夜走红,这些现象都会对那些涉世不深的年轻人产生一定的误导,就会对参加类似的大众选秀节目更加痴狂,年纪轻轻就想着参加各种选秀节目,梦想着一夜成名等等。
其实,现在看到的这些选手,在追求音乐和歌唱梦想这条道路上,也是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艰难和挫折的。《中国好声音》忽视了这方面的积极正面引导。如果走入舞台背后,让参赛选手的身边的人从不同侧面,展现选手艰难学艺的成长之路,对观众来说更有启发性,对于《中国好声音》来说,这是能够带给观众持久音乐享受和真正感人故事的重要方面,这样才能引导大众真正关注"好声音"是怎样炼成的。
参考文献:
【1】张小平。模式创新成就《中国好声音》.[J].商道。2012.
【2】张临台。《中国好声音》"红火背后"的喜与忧[J/OL]. 音乐时空(理论版), 2012(10).
【3】侯芳。 从选秀节目变迁看《中国好声音》的成功[J]. 北方文学(中旬刊). 2012(8).
【4】王冰。 中国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传播学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 2008.
【5】赵娜,谭天 .《中国好声音》释放正能量[J/OL]. 新闻爱好者, 2012 (19).
[关键词]杠杆收购;协同效应;次级债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032-01
1 杠杆收购的内涵
杠杆收购的实质是举债收购,它是企业并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收购者只提供很少部分的并购成本(约占总成本10%左右的比例),再通过金融机构融得大量资金收购目标企业、对其进行重组,并以重组后的未来利润和现金流偿还负债,实现“小鱼吃大鱼”的一种收购方式。杠杆收购的融资结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影响收购能否顺利进行,也会对并购后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杠杆收购的流程及面临的风险
(1)目标企业选择阶段的风险。杠杆收购的目标企业需要在并购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产生较为稳定并且能够偿还高额负债的现金流,只有建立在持续稳定现金流的基础上,才能使得通过现金流量法对目标企业的估值更加准确,同时,目标企业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资产负债率,较低的负债比率意味着其可以用来抵押的资产比例高,承受负债增加带来财务压力的能力也较强。并购方选择目标企业的核心原则就是其价值被市场低估,并且能够通过并购后资源的整合和规模效应的实现来降低目标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效率的提高来提升企业的价值,最终实现低买高卖的目的,获得合适的退出时机和方式。
具备了以上三点的目标企业应该是一个适合的杠杆收购目标,然而综合我国国情考虑,这三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矛盾之处。能够产生长期稳定现金流的企业在我国基本属于不易受市场行情影响的传统行业的领先者,它们的资产和负债规模都很大,而且市场价格可以大体反映其内在价值。而价值被低估并且负债比例较小的企业,并没有进入企业发展的成熟期,很难保证未来收益的持续性及稳定性,因此在目标企业上就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而且在选择目标企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风险,并购企业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审核进行定价,而静态的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企业过去某一时间点的财务情况,并不能完全作为预测未来现金流的依靠;而且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未必是准确完整的,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给目标企业的选择和定价带来了一定难度。
(2)筹集资金阶段的风险。杠杆收购向外部筹集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优先级债务贷款,一部分是通过发行垃圾债券获得次级债务。
发行垃圾债券时,目标企业一般会先设立一个空壳公司,由空壳公司负责筹集资金,以其名义发行债券;然后将其与目标公司合并,债务转移到目标公司名下。由于这类债券的发行企业负债率较高,并且是依靠未来的利润或资产作为担保,因此债券的信用评级很低,被称为垃圾债券,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债券。在我国,由于信用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给企业债券的发行带来了一定困难,而且我国的债权市场以国债为主体,企业融资又多倾向于股权融资,因此垃圾债券很难得到良好的生存空间。
(3)杠杆收购者退出阶段的风险。杠杆收购后,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的实现,企业的价格有所提升,收购企业就会开始考虑适当的退出机制。当前主要有两种退出的方式,一是通过向外界发行股票,稀释自己股权的同时获得资金的回流,同时可以保持对目标企业的一定控制权。二是直接出售企业,放弃对目标公司的控制,直接获得低买高卖的差价收入。多数收购者都希望通过发行股票在二级市场获得收益,但是上市时又需要一个长期严格的规划和考核,退出机制在我国尚不完善。
3 降低杠杆收购风险的策略分析
(1)选择目标企业阶段的策略。目标企业的选择和定价是整个杠杆收购的基础环节,只有选择了可以将杠杆收购优势发挥最大的企业才能实现效益。首先,根据我国宏观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影响力强的特点,在选择目标企业时注重行业的选择,关注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水平以及其竞争的激烈程度,避免选择受政策波动影响大、重点考察长期内受政策照顾影响的对象。第二,在选择目标公司时注重同收购企业的资源互补和匹配程度。横向扩展可以扩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纵向扩展可以通过企业内部产业链的组合节省成本。销售能力强和产品研发强的企业联合会强强联手。第三,在目标企业的定价过程中,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定价方法。当前常用的目标企业估值方法主要为四类,分别是成本法、现金流折现法、实物期权法和市场法,这四种方法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成本法主要是根据企业过去的账面记录来确定其账面价值或者重置成本,通过对目标公司过去的经营情况来确定收购的价值,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客观稳健,但是对于并购后的情况没有预测,不适合于并购后继续经营的并购情况。现金流折现法和实物期权法均是建立在预测未来收入的情况下进行估值,现金流折现法重视的是稳定长期的现金流,忽视了并购后的协同效应,而实物期权法看重企业并购后产生的不确定性视之为利润的源泉,不确定性越高,产生效益的机会就越大。市场法是同类似企业或类似收购的行为进行类比进行定价。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笔者认为应该结合现金流折现法和实物期权法,既预测独立运营情况下未来的现金流量,再融入协同效应产生后带来的效益,通过并购后整体企业的现金流折现来确定目标企业的价格。
(2)筹集资金阶段的策略。10%的投资比例换来100%的收购效果,的确可能带来收益的最大化,但同时也面临着风险的最大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发放的并购贷款不能达到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比例,而且垃圾债券的发行和流通也无法向其他国家一样畅通,杠杆收购是建立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融资工具基础上的,而我国目前无法达到这一标准。因此应该改变杠杆的比例,不做以一搏十的高风险收购,而是在充分利用好并购贷款和发行债券的债务融资方式下,提高收购者的投资比例,适度降低参与各方的风险。
之前谈的现金管理主要是从现金的日常营运角度出发的,事实上也可以从战略层面上进行探讨。本文主要讨论如何通过现在的现金日常营运管理行为,影响未来的现金流入流出的规模和结构。一般来说,基于这方面战略视角的现金管理包含以下方面:
第一,折旧政策的运用。具体方式是选择进入固定资产比重大的行业,或是选择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固定资产比重越大,每期摊销的固定资产折旧越多,从销售收入中抵扣的现金也就越多,这必然会导致企业未来更多的现金流入;固定资产折旧越多,税前利润越少,相应会带来节税效应从而增加现金净流量。同时,税后利润的相应减少也减少了向各利益主体进行现金分配的金额,间接地增加现金净流量;固定资产折旧的多少还会引起企业估值的变动。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固定资产越多,企业的价值越高,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筹资中,企业可以获得的现金流入就会更多。
折旧政策的运用还涉及折旧方法的使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会使未来每年因折旧而形成的现金净流量有所不同。快速折旧会使现金流入在时间的布局结构成为先多后少;直线法折旧在时间上表现为均匀分布;慢速折旧则表现为先少后多。企业可以利用这些差别与企业经营周期进行有效匹配,使企业现金流入与企业经营实际需要一致。通过折旧政策而导致的现金净流入的变化是由经营活动引起的,而这部分现金净流量的增加在现金流量表中属于第一渠道,这意味着企业未来的现金净流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现金净流量的增加相对的风险和约束力都较小。
第二,现金流入速度的选择。不同的行业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现金流入速度大不相同。速度的不同自然会影响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和流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旅店业。旅客消费通常是一手服务一手钱,现金的流入速度可以说是所有行业中最快捷的,尽管旅店客房的开房率未必很高,但由于现金的流入速度快,因此可将收到的现金用于其他经营业务。此外会员制、优惠卡等促销方式可使旅店未提供服务就收到了现金,这就使得货币的时间价值不断放大。实际上,旅店业还可以获得另一个现金流入的好处:通常宾馆都建在升值潜力较大的城市繁华地段,企业不仅可以通过折旧获得现金流入,而且未来出售宾馆时还可获得较大的现金流入。由此可见,企业选择现金流入速度快、流入时间早的行业或业务可以提升企业价值。
在新媒体兴起并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电视剧制作行业,收视率也许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网络的欣欣向荣大力地冲击了传统媒体,电视剧、电视节目观众开始分层次分流,所谓的“唯收视率论”也日渐式微,影视公司对于一部剧效益的好坏判断也不再会仅仅局限于收视率这一方面量值。然而另一方面,网络媒介的兴起可以说仅仅是一夜之间,虽然如今网络点击率已被纳入一个量化的评判标准之中,但对于网络点击率真正的科学、权威统计仍未在这“一夜之间”建成。
因此,收视率仍然可以算得上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但是如影视公司所言——“收视率很复杂,不是前期可以精准预判的。”影响收视率的因素方方面面,作为一个不可完全预判与掌控的变量,收视率有可能因为一个参演明星最新的负面新闻而跌,亦有可能因为一场将所有人困在家中的暴雨而涨。收视率的确是一个可以拿来沟通的量值,但不是绝对。对于影视制作公司,他们关注或看重的,也许并不是这样一个量化的数据,而是一部剧实打实的品质与口碑。
平台与收视率
电视指南:如今网络的观众群和电视的观众群是不同的?
乔柏华:网络上的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肯定不是完全一样的,即便电视的观众也不一样。不同卫视也都有自己不同的观众群。如果把湖南台的剧拿到北京台去播肯定播不好,把北京台的戏拿到上海台去播,可能也播不好。中国很大,电视观众的地域性也很强。比如偶像剧,台湾拍的是偶像剧,赵宝刚拍的也是偶像剧。但一个就在南方播得比较火,一个就是北方播得比较火。同时,一个剧的观众群也许偏向年轻、也许偏向中年、也许偏向老年,但很难做得很全面。如果做得很全面,肯定就是全年前三名了。比如《甄嬛传》,它其中可能有包括中国人的共性在里面,那反响就会非常好。
电视指南:前期制作时,是否也会考虑到平台和收视群体的关系?
乔柏华:在做剧的时候,肯定也要先想好这部剧是适合南方播还是适合北方播,是适合湖南卫视播还是其他卫视播,因为湖南的观众群现在是最年轻的,其次就是浙江和江苏……你要选择好你的播出平台。比如四川的平台就喜欢看打仗的、热闹的、快节奏的,但如果给他们放一个生活剧,可能反响就不是那么好。现在电视剧有有深度的也有狗血的,如果把有深度的剧放在狗血的平台播,那肯定不行,把狗血的剧放在有深度的平台播,那也不对。所以平台不同,差异很大。平台是很重要的。
购剧与收视率
电视指南:电视台在购剧的时候会以收视率来作为尺标来购买么?
乔柏华:会,有的台就会偏收视率。
电视指南:Q:电视剧未来播出的收视率是否会影响价格?
乔柏华:有的时候会。像“对赌协议”就是给你一个基本可以接受的正常价格,如果戏播的不好,就每集往下减多少钱,如果收视率越来越高,就每集往上涨多少钱。
电视指南:那涨钱和减钱在收视率上的具体量值是多少呢?
乔柏华:有很多种情况,有的时候是看排名。比如我的平台之前一直是第十名的位置,而这次播出的戏到达了全国第五名,那这次比原本涨了五个位置,那可能每集就多给五万或者多少钱。
电视指南:电视台在购剧时是否会将公司之前几部戏的收视情况作为参考标准?
乔柏华:这是一个参考值,但不绝对。如果这次拿出来是一部很烂的戏,那电视台也不会因为你之前的业绩好就去买你的。但是比如你前两部同类题材的戏收视都不错,那下一部电视台可能会比较倾向于你。但像《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不就是反例吗?所以这个不会作为绝对标准来参考。
前期制作与收视率
电视指南:Q:影视公司在前期制作时怎么考量一个作品?
乔柏华:我觉得现在电视剧制作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基本上是凭感觉。这方面更多是影视公司一个经验的问题——之前这个类型的戏搭配什么样导演、什么样演员、拍完之后适合剪成多少集等等,各个方面都要考量。比如某一个演员可能非常没有观众缘,观众很不喜欢看他(她)的戏,那就不要用这个演员;某个导演拍戏很糙,那就不用他(她);剧本自己就可以判断,首先这个剧本吸不吸引你个人,吸不吸引你的团队,吸不吸引演员过来演。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的文学作品,如果你拍的时候不拍得太糙,最后呈现成一部电视剧作品也不会很差。
电视指南:Q:前期制作的时候是否会对收视率进行一个预判?
乔柏华:这现在还并不是一个工业性的行业,我们不能像商业金融业一样精确。这个行业的变化性太强,制作的变化、播出的变化、演员的变化……所以对于制作方,哪怕是电视台,对收视率都很难做出精准的预判。
收视率是由多重因素组成的,其中包括电视台的排播,以及前面说过的这部戏适不适合对方平台……如果对方的平台给的价格很高,即便有的时候这部剧并不适合这个平台,但对我们制作公司来说价格是合适的,那我们就卖了。所以收视率是由很多复杂的因素组成的,不单单是一部戏好与坏的问题。收视率这方面很难预判与控制,所以我们制作的时候,只能去找最好的剧本、最合适的导演、最合适的演员,尽力去做到一个最好。那之后相关收视率的一些因素就是很不可控的了,比如这部戏在夏天播还是冬天播,结果都会不一样。暑期档怎么排播,寒假档怎么排播,电视台大概都知道在什么时间段观众喜欢看什么戏,但这个只能尽量去谈。制作方最能把握的,就是争取把自己的戏在那个类型里做到最好。
电视指南:现在是否某个特定类型电视剧收视率会比较吃香?因而制作方会去跟风制作这一类型剧?
关键词 电影预告片;使用与满足;收视动机;选择标准;使用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3月,美国电影协会发表的报告称2012年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相比之下,国产电影的预告片行业却刚刚起步,各个环节尚处于摸索阶段。2009年,《三枪拍案惊奇》首开国产电影的预告片先河;2010年,国内第一家预告片制作公司宣布成立。四年间,国产电影预告片的报价从最初的10万元增长到当下的25至50万元;从第一部国产电影预告片出现到几乎所有国产电影都制作并投放预告片,其发展态势显著。然而,以市场化运营的《画皮2》为例,其电影总投资1.2亿元,宣传费用2000万元,而预告片制作费仅50万元,占宣传费用的2.5%、占电影总投资的0.4%。参考电影产业标杆的美国好莱坞,电影预告片占电影投资的惯例是7.1%至21.4%。显然,电影预告片尚未得到国内业界的足够重视。电影预告片犹如电影的广告。在新媒体普及使用的大背景下,受众已不再是单一且被动地在影院观看电影贴片,新媒体的应用促使收看电影预告片的选择权交还受众。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带来了宣传效果的嬗变,这也是电影预告片加速发展的动因之一。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历程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缘起可以追溯到拉扎斯菲尔德于20世纪40年代进行的受众实证研究。学界将20世纪40至70年代视作该研究的传统时期,该时期的研究试图了解人们使用媒介内容的驱动力,结论是人们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来进行媒介接触的。早期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推动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概念化过程,归纳了“使用”或“满足”的基本类型。70年代以后被定义为该研究的现代时期,1974年,卡茨正式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五项前提假设,并指出:“需求的社会与心理源自对大众媒介或其他来源的期望,这导致不同模式的媒介接触或参与其他活动,其结果是需求的满足以及一些随之而来的效果。”2000年,詹姆斯·罗尔提出受众在进行媒介使用时,会进行认知和计划等相关思考,以评估要采取何种活动满足自身需求。在视听传播领域,沃德将使用动机分成信息需求、因文本衍生的兴趣、社交需求、休闲娱乐、仪式性使用、消磨时光等六个方面。
当前学界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适用性方面大体呈现两种取向。一种是将使用与满足理论直接当作一种理论工具,对网络时代衍生的各种新型传播进行嵌入式解读;一种是关照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缺陷和面临的困境,重新进行诠释。尽管新媒体的应用令使用与满足研究在一些领域有了嬗变,如使用动机出现了参政议政、电子商务等需求,但既有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在依然普遍适用。
二、问题设计与样本选取
大学生是电影消费的主力群体。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欣赏层次,对电影产业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全国各地每年如火如荼举办的大学生电影节、在各大学进行的新片首映典礼等便是市场重视这一群体的例证。对电影产业而言,大学生即是当下的消费者,随着就业和成长,他们亦是将来潜在的强有力的消费群体。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1.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收视频度、影院观影频度、媒介使用分布、使用感受、收视动机、选择标准等现状。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收视动机对应的即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使用”;选择标准往往基于受众对使用的良莠评估,使用效果越好,即越好地完成选择标准,受众将越易得到满足,因此,本文将结合选择标准和使用感受,共同检验受众的“满足”情况;2.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收视频度与影院观影频度之间是否相关;3.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收视动机与选择标准之间是否相关;4.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选择标准与收视频度之间是否相关。
本研究择取了北京地区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滚雪球抽样方式。为保障研究对象的同质性以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焦点小组访谈、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均为北京地区高校中相关电影的专业、社团以及网络社区中电影爱好者团体中的大学生成员。本研究基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和文献,采用问卷调查的测量方法。在先行研究中,虽有涉及视听传播中收视动机、选择标准的相关内容,然而主观性地设计问卷很难保障问卷的信度。为此,本研究在第一阶段进行了焦点小组访谈以搜集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收视动机、选择标准、媒介使用等相关资料,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及相关文献制作出问卷量表。焦点小组访谈共3场、每场20人,参与人员均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在校生,其中男性25人(41.7%),女性35人(58.3%)。访谈后,收集并归纳信息获知,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收视动机主要集中在辅助选择影院观影、追逐观影新鲜感、享受艺术美感、观看偶像明星、休闲娱乐、社交谈资等六个方面。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选择标准主要集中在题材、类型、导演、明星、画面特效、音乐音效等六个因素。电影预告片的使用媒介主要集中在网络视频专门网站、网络视频贴片、社交网站分享、手机视频、公共交通车载电视、剧场贴片、电视台广告、楼宇电视、户外电视等。
第二阶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问题包括性别、院校、年级;使用感受;电影预告片收视频度;影院观影频度;观看电影预告片媒介;收视动机;选择标准。其中,电影预告片收视频度为六级量表,分别是每天、三天内、每周、半个月内、每月、一个月以上;影院观影频度也是六级量表,分别是两周内、每月、两月内、每季度、半年内、半年以上。本研究将答卷中选择电影预告片收视频度一个月以上、影院观影频度半年以上的视为无效答卷,以增加数据分析的效度。观看电影预告片媒介为多选,其余题目均为填写或单选。本研究线上(300份)线下(200份)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答卷444份,回收率88.8%,有效问卷417份,有效率93.9%。
三、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使用与满足现状
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作为本次研究样本的北京高校大学生的性别构成是男194人(46.5%)、女223人(53.5%);学历方面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是19人(4.6%)、199人(47.7%)、173人(41.5%)、26人(6.2%)。对大学生的电影预告片收视频度、影院观影频度进行统计,具体情况如表1、2所示: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知,大学生电影预告片收视频度主要分布在半个月内(28.06%)和每月(31.65%),而影院观影频度主要分布在每月(44.60%)。从时间上分析,影院观影频度与电影预告片收视频度相互吻合,本研究将在后文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检验。
关于媒介使用情况如表3所示,经统计网络视频专门网站(95.68%)、网络视频贴片(90.17%)、社交网站分享(87.53%)三个选项几乎涵盖了所有样本,这说明电影预告片在新媒体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契合了本研究“新媒体语境”的主题,本文可视作针对前三项新媒体使用的研究。同时,相对旧有的电影预告片投放形式,在新媒体上使用电影预告片更能彰显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这也构成了使用与满足研究能够成立的前提假设。此外,公共交通车载电视(50.12%)虽然不归属于新媒体,但其高使用度、高到达率应引起电影预告片投资人的格外重视。
对电影预告片的收视动机和选择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如表4和表5所示,收视动机和选择标准为李克特量表。
在收视动机选择“非常重要”的排序中,“辅助选择影院观影”的样本量最大,为180人,占43.17%。在选择标准选择“非常重要”的排序中,“题材”的样本量最大,为318人,占76.26%。再将非常重要、比较重要的百分比相加,收视动机中“辅助选择影院观影”(86.34%)、选择标准中“题材”(98.56%)依然排在第一顺位。这说明,收视动机中最为凸显的是“辅助选择影院观影”,而选择标准中最为着重的是“题材”。该描述性统计结果,一方面肯定了电影预告片对影院观影的意义,投资人对电影预告片的投放应增强信心和动力;一方面强调了题材在选择标准中的地位,预告片制作者不能小觑这一环节,要在电影预告片中尽量展示题材,投资人则要加强对电影题材的宣传。有趣的是,将非常重要、比较重要的百分比相加观察,在收视动机中比重最低的观看偶像明星(35.97%),与其同质性很强的选择标准中的明星(69.06%)形成反差。究其原因,可以解释为明星已经成为电影预告片默认必备的一环,受众虽然不会刻意追求,但却不容忽视。
表6是受众对电影预告片使用感受的调查结果。整体而言,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使用趋向满意,即非常满意(2.10%)、比较满意(33.80%),然而作为中间值的一般(54.00%)过大,这说明电影预告片的制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制作水平亟需提高。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电影预告的制作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四、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使用与满足关系
(一)电影预告片收视频度与影院观影频度
本研究拟通过Pearson系数对大学生电影预告片收视频度和影院观影频度二者间的关联性进行检验。如表7所示,二者间呈正相关。由此可以推断,越频繁地观看电影预告片将会越频繁地前往影院观影。对于电影预告片投资人而言,加大力度投放电影预告片对提高电影票房立竿见。影。
(二)收视动机与选择标准
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受众的主动性,主张传播媒介的使用行为是目的导向,人们从多样化的选择方案中选择媒介与信息,以同应他们的期待和欲望。受众的收视动机会影响其选择行为,选择行为亦回应收视动机中的期待,且选择行为因收视动机的差别而形态各异。因此,收视动机和选择行为之间是有关联的,本研究旨在检验的是收视动机和选择行为中的标准是否相关。詹姆斯·罗尔认为受众在进行媒介使用时,会进行认知和计划等相关思考,以评估要采取何种活动满足自身需求。本研究所调查的“选择标准”是选择行为的前导因素,其对应的即是认知计划和评估标准。在收视动机和选择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Pearson系数,进一步检验收视动机和选择标准问的关联性。
表8可以看出,对大学生电影预告片的各项收视动机和各项选择标准进行交叉检验的36个项目中,31项呈正相关。
整体上分析,选择标准中“画面特效”、“明星”普遍与收视动机的关联性较高。这说明,在电影预告片中加强上述两个个元素的成份和制作,可以提高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满足度。从商业角度而言,凸显这两个因素的电影也应加大力度制作并投放电影预告片。
值得注意的是,收视动机“享受艺术美感”与选择标准“题材”;“观看偶像明星”与“类型”、“导演”;“社交谈资”与“题材”、“类型”未呈现显著相关;而收视动机“辅助选择影院观影”、“追逐观影新鲜感”、“享受艺术美感”、“观看偶像明星”、“休闲娱乐”、“社交谈资”对选择标准影响最大的分别是“题材”、“画面特效”、“画面特效”、“明星”、“明星”、“画面特效”。这说明,收视动机与选择标准的内涵越相近相关性越强,内涵越疏离相关性越弱。
此外,与使用动机“辅助选择影院观影”联系最为紧密的选择标准是“题材”,而“辅助选择影院观影”正是投资人制作并投放电影预告片的驱动力,因此,在宣传电影预告片时着重对题材的渲染,并在制作电影预告片时着重对题材的表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辅助选择影院观影”的收视动机的满足度,一方面将有利于促进电影票房的增长。
(三)选择标准与收视频度
购买前可行性方案的评估与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重点对象。购买前可行性方案的评估源自过往消费经验的积累,以及获取产品资讯后即时形成的判断。本研究将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选择标准视作消费行为中的评估标准,鉴于消费决策中的评估标准会直接影响消费行为,本文采用Pearson系数考察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选择标准与使用频率的相关性。
对表9的解读是,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选择标准均与使用频率成正向相关。依据上述论证,我们将选择标准视为受众“满足”的需求,也就是说,越好的完成这些需求,受众越易获得满足。同时,满足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受众的下一步使用行为。上文已检验电影预告片使用频率与影院观影频率呈正相相关,因此,提高电影预告片的使用频率将会有效的促进电影票房收入。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选择标准均对使用频率的影响中“题材”、“画面特效”强于他者,这说明,大学生在选择电影预告片时,非常注重题材和画面特效。因此,投资人应注重并加大对电影预告片“题材”和“画面特效”的宣传,而电影预告片的制作者也要加强这两个音素的展现。同时,具有“题材”、“画面特效”优势的电影也应加大对电影预告片的制作成本和投放力度。
五、结论与讨论
在新媒体语境下,受众对电影预告片的使用更为自主,这构成了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前提基础。迄今,学界尚未对电影预告片给予足够重视,业界则大多是从感性出发以认知电影预告片与影院观影的关联性。本研究从实证层面考察收看电影预告片对影院观影的影响力,通过检验受众的收视动机与选择标准间的关联性,验证了罗尔提出的使用与满足路径。
结合本文的结论,归纳出如下可供电影产业进一步优化电影预告片制作和投放的建议:
1.电影预告片投资人应对电影预告片增强信心,并加大电影预告片制作和宣传上的投入。
2.从电影预告片的媒介使用来看,网络使用几乎涵盖了所有样本,因此电影预告片投资人应加大电影预告片的网络投放力度。同时,公共交通车载电视因具有高使用度、高到达率等优势,也应引起电影预告片投资人的重视。
3.从电影预告片使用感受的“满足”维度来看,大学生对电影预告片的使用趋向满意,但中间值过大,说明电影预告片的制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制作水平亟需提高。这一方面需要电影预告片投资人对电影预告片制作的投入;一方面电影预告片制作行业也需提高从业者素质和水平、不断更新技术并引入竞争机制。
4.与受众收视动机中“辅助选择影院观影”关系最为密切的选择标准是“题材”,因此电影预告片投资人要着力进行电影题材的宣传,电影预告片制作者要加强对电影题材的展示。
关键词 电视剧;收视率;因素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4-0039-01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观众总人数(或总家户数)。理论上,收看电视的人数是收视率的决定因素。但在实践中,电视收视率和收视效果之间的关系又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作为“注意力经济”时代的重要量化指标,收视率是深入分析电视收视市场的科学基础,是节目编排及调整的重要依据,是节目评估的主要指标,是媒介计划的制定与评估、提高广告投放效益的有力工具。在电视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收视率的高低已经成为电视行业的生命线。在这条生命线上,电视剧的收视率最受人瞩目。
现如今的电视频道,广告创收额度关系着电视台未来的命运,纵观各电视台,电视剧占每天播出的大部分时间,电视剧节目的优劣关系到电视台的未来生存,这也从一个侧面看出了电视剧对创收的支柱作用。那么是什么在影响着电视剧的收视率呢?
第一,电视剧本身的质量是影响收视率的最主要因素。 观众打开电视的时候,至少有三四十个频供其选择,收看电视的习惯,会在一段时间看到新的内容后,相对会把时间固定在所谓的偏好频道,这就是说每一次打开电视的时候,会先到三至五个频道看看有没有好看的节目,有就停下来,没有再去别的频道。长期以来,中国观众一直习惯每天收看两集甚至更多集的电视剧,看电视喜欢“一次过足瘾”,一部电视剧如果想留住观众,必须时刻有吸引观众的东西。如果观众被一部制作精良,内容丰富的电视剧吸引,就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这部电视剧的固定观众。
第二,地域因素对电视剧收视率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不同地域的文化积淀,不同的民俗风情,加上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同地域生活水平和生活节奏的不同,使得每个地域的人都有独特的欣赏口味。这一点表现在对电视剧的喜好上极为明显。《刘老根》、《乡村爱情》系列剧在东北,可谓家喻户晓,人人耳详能熟,但是在南方观众觉得看不懂,里面的东北方言让他们一头雾水。在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等因素影响,观众更偏爱那些节奏快、内容轻松有趣的剧,而经济不太发达地区和那些具有传统历史文化底蕴地区,传统文化对人们有着更大的影响,具有传统教育意义的电视剧在那里会有市场。
第三,频道因素影响着电视剧的收视率。同样一部剧,同样的播出时段,在不同频道播出,它的收视率也不同。我们不能否认这种差距的存在,优势传媒拥有一大批忠实观众,具有品牌号召力,容易取得理想的收视率。 一些频道提出了独播剧的概念,“独播剧”这个概念最初来自央视,央视把《看了又看》和《人鱼小姐》等韩剧在深夜剧场等非黄金时段的栏目中以“独播剧”形式连续播出,使以往不起眼的时间段收视率大增,广告价值大幅度提升。这种“独播”的概念给卫视之间带来了新一轮更加激烈的竞争。湖南卫视推出的《大长今》和《金枝欲孽》成为成功的典例。由于电视剧购买价的提高,以及卫视竞争带来的压力,诸多有实力的电视台开始自制剧的尝试,“自制剧”这两年成了电视界的流行词,自制剧发展渐入高潮,渐成荧屏主流。这包括湖南卫视播出的《还珠格格》、《丑女无敌》系列,《新还珠格格》、《一起又看流星雨》、《单身公主相亲记》、《8090向前冲》,其中一些电视剧创造了至今无法超越的收视率。其他有影响的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了自制剧,自制剧已经成为不少电视台播出剧目的重头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播。
第四,电视剧播出时段也是影响电视剧收视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收视上19:00-21:00这个时段表现得最好,据统计收视率超过了5%。从这里可以看出,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剧的收视率。这个时段的电视剧场给频道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潜在价值是巨大的,无论从近期,还是从长期看,这个时段始终应是频道着力打造的一个黄金时段。
电视剧播出有时还需要运气,如果播对了时间,一般的剧可能有高的收视率。如果播错了时间,撞上其他台的强档剧,或者多台扎堆播出同一部剧,收视率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好剧没赶上好的播出时机比播出一部不好的剧更让人遗憾。所以,电视剧的播出编排要有灵敏的嗅觉,快速的信息反馈和处理能力。另外,电视剧的轮播次数对电视剧收视率也有一定影响。
一般情况下,电视剧首播比二轮播出时的收视率要高很多。因此大部分频道都把二轮剧放在了白天和午夜之后这些非黄金时段播出。
现在荧屏上又掀起了重播剧热,一些经典剧目又重新热播起来,有的剧收视率居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典老剧《渴望》、《红楼梦》、二轮剧《亮剑》均有出色的表现,83版《西游记》更是很多台逢寒暑假必播的剧目。事实上,在各电视台高价争抢首轮剧的情况下,很多播过的剧依然很受欢迎。观众也许因为喜欢再看一遍,也许错过了首播时间。曾有频道花高价买来的首轮剧播得并不理想,可是在其它频道重播时收视率却超过首轮剧的收视率。这里有时间因素,也有观众自身因素。所以从重播剧中也可以挑出很多好剧。加之重播剧播放成本低,花钱少,选好片子就可能产生高的收视率。
一、文献回顾
投资决策模型正在经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由最初的回收期法(Payback Rule)、折现回收期法、会计平均收益率法(Accounting Rate of Return)到目前常用的内部收益率法(IRR)、净现值法(NPV)。NPV模型是目前国内外教材公认的比较完善的投资决策模型,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企业投资决策模型,它起源于艾尔文·费雪(Irving Fisher)1906年的专著《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中的资本价值理论,艾尔文·费雪提出折现现金流量(DCF)的概念,即一个投资项目的价值就是它所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Pindyck(1991)发现标准的净现值方法忽略了多数投资决策都具备的投资支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收回以及企业投资很少建立在“要么现在投资,要么永不投资”的基础上的两个重要特征。Dixit and Pindyck (1995)研究发现在财务学中有机会选择权与期权是等价的概念,即拥有投资机会就意味着拥有了一项有价值的期权。李苹莉、王斌(1995)在会计研究上发表关于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的比较分析及理性选择的文章,提出净现值法要优于内含报酬率法,但具体应用时则取决于具体环境的观点。Berkovitch和lsrael(1998)提出由于NPV准则偏好规模的假设可能加重成本问题,故NPV准则未能考虑规模因素的缺陷,从而使得拥有私人信息的经理可以根据自己对大规模项目的偏好来挑选大规模的投资,而非挑选高NPV的项目。多年来学者们对NPV的积极探索使其具有相对于其他投资模型不可否认的优势:NPV模型全面考虑了项目在整个寿命期间的经济状况;其次,NPV模型遵循了货币时间价值、机会成本、收益与风险对称等基本的财务理念;最后,NPV模型直接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净收益,经济意义明确、直观。
通过众多学者的总结发现,目前企业财务中应用的NPV还是存在很多致命的缺陷:(1)折现率的选择具有主观性:折现率通常与资本市场、竞争环境、宏观经济背景等相关因素有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针对不同风险的投资项目会有不同的折现率选择,因此决定了折现率的难以确定性;(2)受原始投资额不同的影响:NPV模型建立在选择收益额最大的基础上,因而忽视考虑项目初始投资额不同的影响,导致了NPV模型倾向于选择投资规模大的项目,而忽略项目的实际收益率。在我看来不能因为NPV选择的是互斥项目的原因,而今单纯考虑收益额的大小,因为如果仅单纯选择收益数额大,而收益率低的项目,那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初始投资额,从而占用企业较多的资金,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从而可能导致企业的营运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企业各方面的发展。选择收益率大而收益额小的项目,节约下来的资金可以用于企业发展的其它方面;(3)受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影响:对于项目期不同的投资项目,其现金净流量的周转时间不同,计算出的NPV 大小就没有可比性。NPV模型未能考虑到资金回收速度的快慢对项目选择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决策忽视项目资金回收速度这个重要因素;(4)NPV模型未考虑项目隐含的期权价值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传统的NPV投资决策往往是以“刚性”假设为前提,即管理者要么放弃投资,要么选择投资,如果按照预定的计划实施某项目的投资则不会存在中途改变或取消的情况。
二、收益率视角下新型NPV评价指标探索
该评价指标是基于投资收益率的比较进行项目决策,该评价体系基于两个基本的比率——年平均收益率、年预期收益率。笔者认为年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对项目的投资决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的交点即为资金回收期,根据年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减法和除法可以帮助投资者迅速的了解该项目的总收益率与年平均利润率。
(一)年平均收益率 首先,计算项目期(n)内折现现金流量之和(),用折现现金流量之和除以项目期(n),再除以初始投资金额(I),得数即为年平均收益率。其折现率选择应根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来确定,WACC是公司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的平均成本,项目融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WACC,该项目才具有投资价值;该折现值中可以考虑加入实物期权价值(ROV),可将传统的NPV的计算公式修订为:NPV+ROV,可以使用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模型(B-S 模型)以及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计算ROV,年平均收益率可以反映该项目在整个项目期内的回报比率。公式如下:
年平均收益率=·100%
其中:I为初始投资金额,n为整个项目期,i为折现率, CF为现金流量。
(二)年预期收益率 用1除以项目期(n)计算年预期收益率,年预期收益率的意义是计算在该项目期内能够回收全部资金所必须达到的年平均收益率,年预期收益率的具体公式如下:
年预期收益率=·100%
(三)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
(1)评价总收益率水平。用年平均收益率除以年预期收益率作为衡量项目总收益率的评价指标,如果该指标大于1,则该项目可以接受;如果该指标小于1,则该项目不可以接受。该指标超过1的幅度越大,证明该项目的总收益率越,该指标的实际意义是测算该项目在整个项目期内相对于初始投资额的总收益率水平,考虑到初始投资额不同对项目的影响,可以用于不同初始投资额的项目间,以进行投资决策选择。在我看来,用收益率的高低对项目进行评价要优于用收益额的大小对项目进行评价,因为单纯收益数额的比较未能考虑到项目初始投资规模的大小,会误使企业选择初始投资额较大而收益率不高的项目,从而占用较多可用于其他方面发展的资金。具体公式如下:
总收益率=
代入原数值即位:总收益率=
(2)评价年平均利润率水平。用年平均收益率减去年预期收益率作为衡量项目年平均利润率的评价指标,如果该指标大于0,则该项目可以接受;如果该指标小于0,则该项目不可以接受。该指标超过0的幅度越大,证明该项目的年平均利润率越高,该指标的实际意义是测算该项目在整个项目期内每年相对于初始投资额的利润水平,可以考虑到初始投资额、项目期不同对项目的影响,可以用于不同初始投资额、不同项目期的项目间,以进行投资决策选择。具体公式如下:
年平均利润率=年平均收益率 - 年预期收益率
代入原数值即位:年平均利润率=·100%
应用年平均利润率评价项目存在的弊端。虽说年平均利润率较为全面地考虑到初始投资额、项目期不同对项目的影响,但应用年平均利润率评价项目存在一个弊端:对于整个项目而言,当项目最后几期仍然存在零星收入,即项目最后几期的折现现金流量()相对于项目的初始投资额、前几期回收资金过小时,从实际情况上来说,后几期十分少的折现现金流量对于项目决策应该是无关紧要的,不能起过大的负面作用的,但在计算整个项目期内的年平均利润率时,它则会很大程度的降低年平均利润率,会影响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当最后一、两期折现现金流量相对过少,而前几期年平均利润率一直很高时,对于整个项目而言,只要该项目实现前几年很高的年平均利润率,其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的年平均利润率会呈现先增大而后减小的趋势。
消除年平均利润率评价弊端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最后一年的年平均利润率都是项目期内的最大年平均利润率,但当项目最后几期的折现现金流量()相对于项目的初始投资额、前几期回收资金过小时,项目的年平均利润率会呈现先增大而后减小的趋势。因此我们在运用年平均利润率评价体投资项目时,可以使用取项目期内的最大年平均利润率进行项目评价,根据函数关系研究可以发现当本期的折现现金流量的数值小于上一期的年平均利润率乘上初始投资额除以本期的项目期的数值时,则上一期的年平均利润率即为目期内的最大年平均利润率。具体公式如下
当
(四)年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用总收益率与年平均利润率进行单项目决策时,选择结果一定一致;用总收益率与年平均利润率进行多项目选择时,选择结果不一定一致。总收益率为投资者选出总收益比率相对最高的项目,不考虑项目期对项目的影响,年平均利润率则为投资者选出每年平均利润水平相对较高的项目,能够选出在相同时间内收益率最大的项目。总收益率必然会随项目期的增加而逐渐增长,而年平均利润率不一定随项目期的增加而增加。当投资者资金充足时,可以运用总收益率进行项目的选择;当投资者资金周转不足时,可以运用年平均利润率进行项目的选择。新型NPV评价体系使用总收益率与年平均利润率两个评价指标进行项目选择,主要为适应不同投资目的的投资者进行项目选择,还可以通过项目的总收益水平和年平均利润水平使投资者全面地了解该项目的各个方面,从而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我个人较倾向于运用年平均利润率进行项目评价,因为年平均利润率能为投资者决策选择出在一定的时间内利润率最高的项目,有助于投资者充分利用资金,加大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新型NPV评价指标财务管理实例
(一)单个项目的投资决策选择 具体如下:
(1)项目一:初始投资额为12000元,项目期为5年,折现率为10%,前三年的现金流量为4600元,后两年的现金流量为3000元。
按照新型NPV评价体系计算每年的年平均收益率、年预期收益率、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可以从表1中看出该项目在第四年时就已经实现了盈利,总收益率为1.226,大于1;该项目的年平均利润率也大于0,为4.51%。整体而言,该项目是可以被接受的。对该项目计算每年的年平均收益率、年预期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可以直观的在图1中看到,其中年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的交点即为该项目回收期,当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的有交点时,投资者就可以获得收益。
(2)项目二:初始投资额为16000元,项目期为7年,折现率为10%,前四年的现金流量为5000元,第五年、第六年的现金流量为3500元,最后一年的现金流量为500元。
按照新型NPV评价指标计算每年的年平均收益率、年预期收益率、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可以从表2中看出该项目在第五年时就已经实现了盈利,总收益率为1.259,该项目可以被接受;最后一期的折现现金流量相对于项目的初始投资额、前几期回收资金过小,该项目即出现了年平均利润率先增大后减小的情况,根据公式计算,只要当最后一年的折现现金流量小于648元,最后一年的年平均利润率就会比上一年减小,只要最后一年的折现现金流量大于648元,应用取最大年平均利润率的方法就不会将其忽视,648相对于前六年的折现现金流量(最小的为1938.68)已经算是很小的,故不应该对项目决策产生过大的影响。该项目实例可以证明应用取最大年平均利润率的方法能够克服年平均利润率最为评价指标的弊端,所以该项目的年平均利润率为4.05%。对该项目计算每年的年平均收益率、年预期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可以直观的在图2中看到,其中年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的交点即为该项目回收期,当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的有交点时,投资者就一定可以获得收益。
(二)多个项目间的投资决策对比选择 当投资者需要在项目一、项目二中进行选择时,应用新型NPV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投资者决策项目的选择:当投资者资金充足时,应运用总收益率进行项目的选择,其中项目二的总收益率1.259大于项目一的总收益率1.223,故投资者应选择项目二;当投资者资金周转不足时,可以运用年平均利润率进行项目的选择,其中项目一的年平均利润率4.51%大于项目二的年平均利润率4.05%,故投资者应选择项目一。
可以发现:用总收益率与年平均利润率进行单项目决策时,选择结果一致; 用总收益率与年平均利润率进行多项目选择时,选择结果不一致。总收益率为投资者选出总收益比率相对最高的项目,不考虑项目期对项目的影响,年平均利润率则为投资者选出每年平均利润水平相对最高的项目。该投资评价体系可以充分根据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做出选择,从而有易于投资者做出有效的投资决策。
四、结论与建议
(一)收益率视角下的NPV评价指标的优势 主要包括:
(1)不受项目初始投资额不同的限制。该新型NPV评价体系主要基于比率的投资评价模型,反映的是相对于初始投资金额的收益率,能够直接反映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率水平,故不受项目初始投资额不同的限制。笔者认为收益率的比较要优于单纯收益数额的比较,相对值的比较要优于绝对值的比较,因为决策者的项目选择应该以为股东充分利用每一份资金为前提,节约一切能够节约的资金去应用于企业其他方面的发展;该评价体系还基于项目期内的平均利润水平进行决策,从而帮助决策者选择出年利润率最高的项目,实现资金周转最快的目的。
(2)对于不同经济寿命期的项目仍然使用。据调查可知,无论是美国企业,还是日本企业,都十分重视资金周转速度对项目的影响,对于这个资金流转速度制胜的时代,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最多的财富,使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可是NPV模型未能考虑到项目期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该新型NPV评价体系则可以弥补NPV模型的不足。该新型NPV评价体系中的年平均利润率基于每一年的平均利润率进行项目间的比较,可以使不同经济寿命期的投资项目在相同项目期间内上进行比较,根据年平均利润率的大小决策最佳投资项目,不受项目经济寿命期不同的限制。运用在项目期内取最大的年平均利润率可以有效克服年平均利润率最为评价指标的缺点,从而进行最优的投资决策。
(3)充分按照投资者投资意愿进行投资决策。该新型NPV评价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总收益率与年平均利润率进行项目决策,可以充分根据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做出选择,使追求总收益率最大与追求年利润率最大的投资者都能各得其所,投资者可以根据目前公司的资金状况进行选择。该新型NPV评价体系可以直观反映出项目的全部收益情况,让投资者可以充分了解该项目的各项收益率,从而进行有效的决策。
(二)收益率视角下新型NPV评价指标的创新 本文仅是在收益率视角下进行决策的一种简单方法,只能说是为项目的投资模型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发现年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在NPV评价中所具有重要意义,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的交点即为资金回收期,根据年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减法和除法可以帮助投资者迅速的了解该项目的总收益率与年平均利润率,平均收益率与年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差距决定项目的收益水平。当然,如今的公司如果仅仅用于NPV进行投资决策是不可取的,投资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是必须经过深思熟虑的,是要求企业用多种方法全方位评价项目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省级卫视的发展步入历史关头
从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条商业电视广告,至今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电视媒体在市场的诱惑与鞭策中一直勇往直前;从1988年3月,第一批省级电视台开始上星播出,至今二十多年来,中国的省级卫视在竞争的激励与洗礼中始终在浴血奋战。这其中不变的是,时代依然在前行,竞争依然会继续;不同的是,时代的发展对电视媒体的考验将会更加聚焦于品质,竞争的演变对省级卫视的优选将会更加归结为境界。因为时至今日,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还是在开创者与跟进者之间、创新者与模仿者之间、布局者与搅局者之间展开。这种竞争更多的是停留在同质化的“原地打转”上,更多的卫视在跟进中模仿,在模仿中搅局。一旦真的出现了“乱局”,便自得于乘虚而入,乱中取利。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局来看,一方面,我们不希望一家独大的局面成为常态,毕竟只有竞争才最能推动发展,只有竞争才最能创造价值。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愿意看到各大卫视停留在低层次、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之中,最终使得整个行业陷入一味跟进,一味模仿,一味搅局,一味挖角的迷局之中。长此以往,还有谁有欲望、有动力去花力气创新内容,去花力气培养新人?到那时,省级卫视还靠什么不断地适应时代的新发展,还靠什么不断地满足市场的新需求,还靠什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
真的到了那一天,惨烈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最终的受害者将是整个行业。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现在摈弃短视和恶性的竞争思维和行为,一方面更要理性地把握未来,将省级卫视间的竞争引领到创新性、品质化竞争的境界之中,让省级卫视在不断的价值创新中与时俱进,在不断地品质提升中决胜未来。
【竞争态势篇】
给你一双慧眼看破收视迷局
如上所述,目前的卫视竞争还停留在单一价值的纠结上,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对收视率近乎偏执的争夺。这个问题不澄清,就无法让我们对省级卫视竞争格局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让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脱离低水平竞争的现状。
竞争就是挑战,进攻就是要抢占,这本无可非议,但是随着收视率之争的日益惨烈,对收视效果的评估开始陷入评判迷局,使得各大卫视之间的收视大战越来越变得雾里看花,扑朔迷离。这直接导致了对中国电视媒体现有价值评析的混乱化,以及对中国电视媒体未来价值判断的简单化。
如何正确解读收视数据,如何正确认识收视数据,就成了包括广告客户在内的电视广告行业必须澄清的一道命题。
首先,我们要从收视的广度上来加以厘清。从央视・索福瑞所提供的官方资料中不难看出,截至2010年,央视・索福瑞的收视率调查体系在全国共有154个市县级调查网,二十多个省级调查网,以及一个全国测量仪调查网。在针对上星频道的收视分析中,央视・索福瑞通常采用31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组合,该组合的样本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地区,样本量接近2.7万个,代表全国31个一线、二线城市观众的收视行为。35中心城市组在31省会直辖市组的基础上,加上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四个沿海计划单列市,其数据和整体竞争格局与31城市相差不大。71城市组则是在35中心城市组的基础上,再加上30多个三线城市。而23(或25)中心收视仪城市组多用来作快速监测,因此该组合具有更广泛的全国代表性。
样本的分布范围不同,收视率所代表的广告价值也不同。在分析全国重点市场时,采用较多的是31城市组或35城市组,通过同一对象在不同样本框的收视差异,可以看出其收视的地域分布均衡性。
其次,我们要从具体的收视数据在时间点、线、面等评估上来正确地理解收视效果。应该指出的是,那些简单地以“全天及晚间N小时拿下省级卫视冠军”“晚间N小时排名省级卫视第二”这样笼统诠释来传达收视率的高低是不规范的。如果企业深入研究数据就会发现,上述的比较均将竞争对手的优势时段排除在外,是欠科学、欠公正的。
第三,我们要认清概念上的混淆与偷换,比如“全国”与“全国省级卫视”就是经常被混淆的彼此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全国第N”是包含了央视等所有上星频道在内的,与“省级卫视第N”之间,可能存在巨大的差距。
第四,不容置疑的是,只有长时间、全时段、多区域、多节目来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收视价值。对一个频道来说,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局部时期和局部时段的收视波动,但短期波动不一定影响媒体的整体格局。个别时段领先,可能是某个栏目的领先;个别时期领先,可能是资源的领先(如播出一部高收视剧)。而稳定且常态的领先,则是整个系统的领先,是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是可持续发展的领先。
我们可以2010年全国各卫视频道的竞争态势为例做深入的分析。在2010年,省级卫视市场份额出现上涨,在这个表象背后是否意味着更多的省级卫星频道全国性传播价值的提升?
首先,我们要看一个频道收视的区域特征。以CSM31样本框为例来分析,如果将各卫星频道的全国31个省会、直辖市收视贡献率从高到低排队,累计收视贡献率超过一半的城市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频道的收视分散性或曰全国性,如果再结合本地城市的收视份额与平均值的差距,就可以直观判断一个频道收视的区域特征。
其次,我们要看省级卫视“全国性收视”的内在构成。各省级卫视不同于央视各频道的是,他们均拥有本省的大本营。在分析总体收视规模的前提下,进一步详细分析省级卫视的本土收视与外地收视,才能更清晰地了解到各卫视“全国性收视”的内在构成。
在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各城市的电视收视竞争异常激烈,平均每户可接收到的电视频道个数在35个至70个之间,收视排名在前十位的通常为最强势的中央级频道及强势的本地省级频道和市级频道,外省卫视如能排进前十实属不易。分析CSM31数据,看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哪些卫星频道能够在其中多少个城市的收视排名进入了当地包括所有卫星频道和地面频道在内的前十位,也是一种考量卫星频道是否具备全国均衡性收视的良好方式。
对于收视效果的关注可以提升到关乎电视行业发展的大局之上,因为在传媒行业中,价值判断的混乱必然会导致广告主对媒体价值认知的偏颇,进而导致广告主在价值期许与价值获得之间形成偏差,最终会导致广告主放弃对电视媒体的信赖与依赖。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强调,即不论怎样,收视效果都还只是媒体价值中一个最基本的组成,因为在传播力之上,还要有影响力和行销力。电视媒体如果始终迷恋于收视率层面上的竞争,那么就会长久地滞留在节目资源竞争之上,而无法快速地发展到品牌营销的新境界,更无法彻底解决内容的收视率与广告的到达率严重分离这一更为致命的矛盾。因此说,这是中国电视媒体发展的大局。对此,每个电视媒体都必须有着更为博大、更为高远的胸怀与眼界。
【发展走势篇】
给你一双翅膀去决胜未来
尽管目前“收视率”指标体系仍然是衡量电视媒体之间广告投放效果差异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未来电视竞争的层面正在超越传统的收视竞争,上升到影响力和行销力的竞争层面。影响力和行销力就像是一双翅膀,可以将中国的电视媒体带到更高、更远的新境界。
在影响力和行销力这两大主题之下所蕴含的是两个关键词,即品牌和营销。品牌和营销的升华过程就是要完成从资源媒体到价值媒体,从资源营销到品牌营销的演变。品牌的张力一定是来源于诉求的清晰和语境的对位,需要有一个简明清晰的、能够与客户的需求语境直接对接的品牌诉求和定位。但是许多卫视目前在这个方面不是摇摆不定,就是模糊不清,甚至是空洞无物,使得无论是电视观众还是广告客户都无法对其有一目了然的认知和深入心智的认可。这是众多卫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此后,在品牌定位的指导下,要有战略规划,有策略筹划,有执行计划地通过与之相适的节目、活动来予以坚持不懈地体现和传达,最终广泛和深刻地占据受众和客户的心智。这主要体现在观众对频道定位和对电视节目的认知、忠诚和满意程度上,需要长期的品牌传达和节目熏染,仅靠一两档栏目或节目的收视泡沫是无法真正实现的。
例如,在CTR最新的一项关于“品牌与收视关系”的研究中,就将品牌力与收视表现的关系具体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收视过度型、收视不足型和收视平衡型。并指出,那种收视率超过品牌力的“收视溢价”现象已经成为电视媒体发展中最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因为如果一个栏目或节目的收视过度,品牌力不能相应提高,那么“超值泡沫”的破裂便不可避免。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无疑是危害巨大的。
因此,只有在强大的品牌辉映之下,媒体的价值才会从单纯的传播力价值上升至影响力价值,才有可能完成自身从资源媒体到价值媒体的转变,最终才能逐渐摆脱特定资源的制约,从有限的资源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正因为价值媒体所拥有的媒介资源有可能成为稀缺性资源,一个媒体一旦拥有了稀缺性资源,才有许多的优质客户与之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即选择与其目标消费群体具有最广契合度的频道进行持久合作,以获得最大效果的传播、影响与行销效果。这才是电视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律所在。
完成了从资源媒体到价值媒体的转变,媒体就可以从资源营销上升至品牌营销。从电视媒体的属性上讲,单纯的时段资源和节目资源都是有限的,甚至是充满变数的。例如,新17号令的实施直接导致了电视广告时间总量的减少,许多卫视只有靠提高广告价格而不是提升媒体价值的方法来予以应对,但是企业的承受能力不是无限增长的。因此,电视媒体只有依靠强大的品牌的帮助,靠提升资源的高度来实现对市场的强势占有和平稳把控,才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之一。
正如电视专家袁方博士所言:媒体也是企业的战略资源。省级卫视要想成为企业的战略性选择,就必须提升自身的资源高度,即在自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基础之上铸就强大的行销力。因为只有富有实效的行销力才是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最具价值的体现。这就要求媒体从内容创意到节目执行,从资源整合到传播执行,为企业提供一个完整的流程和完善的环节,进而可以一揽子解决企业对于市场营销的需求,最终让媒体进入的是企业的战略预算,而不是战术预算。
结语
我们可以断言,未来的省级卫视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电视产业链营销和跨行业整合营销这一双重境界,会具体表现在包括品牌形象、节目、主持人、广告环境、资源优势、创新引领地位(节目形式创新、广告形式创新)、扶持企业成功案例、网络关注、话题传播、对观众的渗透率、号召力,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力、购买意向影响程度在内的系统竞争之上。这就需要省级卫视能够在先进的营销理念指导下,历经长时间的系统磨合和品牌积淀,具有一个完整的推动其媒体品质越来越高的频道运营和节目创新的要素系统。这也必将成为企业判断一个媒体是否能够成为自身的战略合作伙伴,能否为自己市场营销提供拥有稀缺性媒介资源的战略性平台的一项金标准。
(作者单位:《广告人》杂志社)
Under the unstable circumstance, it is more necessary to study clear the competition among the TV advertisements. CTR Provincial Satellite TV Advertising Investment Value & the Venture Report has succeeded in doing a good research on the audience rating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xpectation and the investment venture. Therefore, advertisers and channel operators would have a guide book on the major affairs.
广告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省级卫视是一支发展空间既受中央电视台影响,又有地面频道正面围攻的电视队伍。然而,省级卫视因为具有全国覆盖的基础条件,加之近年来定位的清晰和优秀栏目涌现,已经成为广告主媒体选择考虑的重点。它们的广告投放价值如何?多年来,电视台和广告客户之间都是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进行考量的。然而,对于广告投资者来说,当发现收视率低于投放预期的时候,造成的经济和时间损失已经不可挽回。即便是经济上可以通过事先约定的方式减少投资风险,而在市场竞争中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却是无法确估并获得补偿的;相反,一个频道的潜在价值如果没有被发现,则很可能会丧失一次绝佳的投资机会。因此,如何评估省级卫视频道的广告投资风险成为许多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共同关注的问题。CTR媒介策略研究部2008年首次推出的省级卫视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报告正是这一困扰广告主和电视媒体多年的问题的一种探索性的解决方案。
CTR媒介策略研究部推出的省级卫视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报告,旨在帮助广告主和卫视经营者们建立一套具有前瞻性的广告投放风险评估指标,从而为广告主和电视经营者之间对广告投资的价值及风险程度达成可测量的预期。
报告认为,判断电视频道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的关键因素既不仅是现在的收视率表现,也不仅是历史的收视率变化,而是支撑这些收视率指标变化的观众态度和收视动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电视频道广告投资价值的预期风险指数。
收视率背后的支撑力量与广告投资价值及风险评估
报告通过涉及全国35个中心城市,总计超过5000名电视观众调查结果的系统分析发现,由于几年来不断增长的 “急功近利”的心态,省级卫视的广告投资风险正在从隐性向显性转化,一些仅通过电视剧等外部资源刺激收视率的手段而获得收视率增长的卫视频道,如果不能对自身频道的品牌漏洞做重大弥补,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收视泡沫的破灭,收视率将严重下滑。同时,一些长期致力于频道自主建设和栏目品质提升的卫视频道,由于在营销推广、经营管理等方面着力不够,造成与其品牌价值相比,收视不足的情况,他们极有可能会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经历512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后)出现惊人的跃升。广告投资者如果不能看清不同频道收视率背后的支撑力量,广告投资风险将不可避免。
在收视率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简单地说,就是品牌价值。品牌价值可以通过品牌健康度来衡量,是一个频道从观众认知到收看,再到形成满意度及感受,最终成为忠诚观众的转化过程。在调查的指标上看,通常包括频道知名度、不同阶段的收视率、卷入度、满意度、期待度、推荐度等指标,这些指标经过再次计算和加权,得到频道的品牌价值指数、广告投资风险指数,结合收视率表现,就可以得到广告投资价值指数。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不同卫视频道在品牌价值指数、广告投资风险指数、收视率表现三项指标的排名中,位次是不完全一致的,有些频道还有相当大的变化。这一现象呈现的是中国省级卫视频道在现实收视率与品牌发展预期之间的落差。品牌价值指数、广告投资风险指数和收视率表现所表征的意义分别是:电视频道的品牌价值现状即收视率产生的基础、品牌价值的变化趋势即收视率下滑的风险预期、媒体本身的收视现状。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基本判断一个卫视频道的品牌竞争力和未来收视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可以研判其广告投资风险和广告投资价值。
媒体的品牌化管理与广告投资风险的化解
广告投资价值的提升和风险的化解是广告主和电视媒体经营者更为关心的问题,但这一问题的解决一定要根据观众调查获得的品牌健康度诊断结果,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因为品牌健康度包含了很多诊断的指标,对于一个频道来说,这些指标的表现一定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劣势立即改善、针对优势继续发扬,就能够有效地降低广告投资风险,为广告主营造一个高价值的、可持续的、稳定的广告投资回报平台。
报告认为,我们可以将复杂的品牌健康表现数据处理过程简单地描绘成一个观众转化接替模型,每个卫视的品牌指标绝对表现和观众的相对转化率就能够非常直观地体现出来。
可以明显地看出,以上A、B、C三个不同的电视频道在观众认知、行为、态度以及情感忠诚度之间的转化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认为,黄色箱体的面积越大,其品牌越健康,转换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越强,反之,品牌越不健康,转换和抗风险的能力越弱。而对于上述三个卫视,B卫视的品牌健康程度最高,观众的转化能力最强,所以,收视率高且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广告投资风险最低;而C卫视不论从品牌健康还是观众转化上看都存在问题,所以其收视率的预期是值得怀疑的,即使该频道通过短期刺激的方式,在收视率上取得不错的表现,但根据价值回归的原理,该频道的收视率一定会有很大的下滑,广告投资风险是巨大的。
如果我们把收视率和广告投资风险指数按照三分法形成下图所示的一个矩阵图就会发现,在绿色和黄色区域之间的电视台,它们的投资价值和稳定预期要比在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电视台高。
表格中各指数既有独立价值,又有相互关联。在广告主判断媒体投放价值和风险时,需综合考量。其中,品牌价值指数代表频道的品牌价值基础,支撑着频道的收视地位的,如果收视率表现好于品牌价值表现,则代表收视有泡沫,反之则代表收视存在不足;广告投资风险指数代表频道的品牌价值变化方向和程度,是收视率变化方向和程度的最强有力的预示,广告投资风险指数越低则该频道收视下滑的风险越小,反之越大,选择与该频道长期合作需谨慎;广告投资价值指数代表一个频道投资价值的综合指数,是频道现在的收视水平、品牌价值和投资风险三方面的综合表现,可以作为是否选择该媒体进行广告投放的基本依据,但如果选择长期合作,还需要结合广告投资风险指数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报告还将频道公信力指数和频道品牌影响力指数作为综合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用以考量各电视频道广告投资的品质风险。
CTR媒介策略研究推出的这套广告投资风险指数虽然是第一次公开亮相,其实,此前已经在一些地面电视频道的战略调整中作过多次运用,并且显示出可靠的前瞻和预测能力。了解报告的详细内容请致电CTR媒介策略研究部或登录公司网站。
关键词: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影响因素;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内源融资
将通过对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一般分析,指出其应用于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时的局限性,进而对影响俱乐部融资结构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和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融资结构。
1 现代融资结构理论适用于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局限性
由于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尚处于发展的初期,较之现代企业还存在缺乏盈利能力、可行的融资方式较少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致使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在适用于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为成熟企业。无论各种融资结构理论研究视角如何变换,它们的分析都存在一个暗含的假设:即研究对象是一个成熟企业,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是相对稳定的,具有可预期的法人治理结构、信息传导机制、激励机制,可根据企业的信息结构、激励制度、经理控制偏好等进行融资结构优化分析。而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从总体上看还是尚未成熟的企业,没有稳定的可预期现金流人,大部分俱乐部亏损运营,缺乏盈利能力,这是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与现代企业的主要差距。
其次,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如何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尚未进入良性发展阶段,缺乏自我“造血”机制,在内源融资无法实现的困境下,只能依靠外部资本市场融资(主要是股权融资)来获得发展资金。
再次,现代融资结构理论分析的技术路径是寻找财务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的最优均衡点。根据融资结构理论在给定投资机会时,企业一般的分析路径是根据其情况拟订几套方案,并计算出各个方案的投资收益率或平均成本率、风险水平,取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成本率的融资方案,收益越大方案越好;相同风险水平下加权成本率最低或相同加权平均成本率下风险水平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最后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找出融资方案的财务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的最优均衡点,确定最优融资结构。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缺乏有效的盈利机制,大部分俱乐部连年亏损,投资收益率一般为负值,投资者所获得的投资回报更多的是社会效应和广告效应。
2 现阶段影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结构选择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2.1 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无论是在财务理论还是在财务实践中,融资成本都是影响企业融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股权融资成本高于债务融资成本。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目前股权融资主要以企业集团的风险投资、原始股东的增资和俱乐部股份制改造融资这三种方式为主,尚未有职业体育俱乐部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即不存在股票交易费用。因此,在现阶段我国俱乐部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就是股利回报。由于我国大部分职业体育俱乐部亏损经营,基本上没有盈利可供分配,俱乐部股权融资的成本几乎为零。即使俱乐部有盈利可供分配,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由董事会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成为管理层可以随意调控的砝码。因此,相对于债务融资的按期归还本息的硬约束,俱乐部的管理层更愿意选择这种无还本付息风险的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软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自有资本运作的低效率和俱乐部连年亏损、黑色支出泛滥等不良现象。此外,由于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坚持逆向选择,即银行愿意提供资金支持的企业都是比较完善和成熟的、具有稳定的市场和现金流量的企业,而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整个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缺乏较为有效的盈利模式,不具有稳定的可预期现金流以及偿还债务融资所要求的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因此,银行会要求以更高的利息率以补偿按期收回贷款的不确定性,故在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债务融资的融资成本远远高于股权融资的成本。
2.2 融资能力 融资能力是融资主体所具备的运用各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的条件或资格。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能力是由俱乐部自身的规模、资产的构成、盈利能力等诸多因素决定的。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可将融资方式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由初始投资形成的股本、折旧基金以及留存收益(包括各种形式的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构成的。外源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方式。进行内源融资首先要有盈利,目前我国大部分俱乐部连年亏损经营,人不敷出,没有盈余进行内部积累,故不具备内源融资的能力。在外源融资中的股权融资,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以企业集团的风险投资、原始股东的增资和俱乐部股份制改造融资这三种方式为主。职业体育俱乐部债务融资主要是以银行贷款、商业信用和企业集团内部借贷为主。由于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缺乏可行的盈利模式,不具有稳定的可预期现金流以及按期支付贷款本息的能力。因此,目前俱乐部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很少有俱乐部利用商业银行贷款融资。
2.3 融资风险 股权融资作为一种权益性融资,俱乐部不负有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对俱乐部是一种软约束,融资风险相对较小。债务融资,要求俱乐部必须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向债权人支付既定的本金和利息,而且是硬性的,这种硬性的约束加大了俱乐部的融资风险。
2.4 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状况 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收入来源主要有:1)门票经营收入;2)冠名权经营收入;3)赞助和广告收入;4)电视转播权收入;5)转会费收入;6)其他经营收入。在产业化水平比较高的部分职业足球和篮球俱乐部的现实经营中,上述六个收人渠道中只有门票经营、冠名权经营和广告赞助收入渠道基本畅通,国内大多数俱乐部在这三方面的收人约占俱乐部总收入的80%以上。电视转播权经营在我国尚未形成良性竞争市场,转播价格过低,未能成为俱乐部的主要收入来源,个别项目在以前还存在出资请电视台转播的尴尬局面。在球员转会经营方面,受现行转会制度影响,球员流动性差。因此,我国大部分职业体育俱乐部处于连年亏损经营状态。
3 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现状与融资结构分析
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融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融资需求大,供给不足;2)融资渠道狭窄,以其他企业资金来源为主;3)融资方式单一,以企业集团风险投资为主;4)融资结构不合理,以股权性融资为主。
4 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融资结构的选择
4.1 优先选择股权融资 1)俱乐部应首选股权融资,在现
实中我国大部分俱乐部也都是通过股权融资来筹集发展资金的。
2)鉴于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是非常低的,故股权融资应成为其首选。
3)现阶段我国职业俱乐部在融资结构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股权融资。
4)我国体育产业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必将引起国内外资本市场的青睐,职业体育俱乐部作为稀缺资源必将成为国内外资本追逐的对象。在2004年初原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所有权转让时,众多的投资者意欲投资便是明证。在2002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共有五位富豪投资于职业体育俱乐部,这都说明俱乐部进行股权融资是非常可行的。
4.1.1 股权融资的主要实现方式
4.1.1.1 俱乐部原始股东的增资 俱乐部原始股东增资是目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股权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
4.1.1.2 企业集团的风险投资 企业集团投资于职业体育产业,不仅可以借助其强大的广告宣传效应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节省部分广告费用,还可以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持续、高额的风险投资回报。
4.1.1.3 股份制改造融资 股份制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并完善的一种现代企业财产组织制度,能够很好地解决资金分散占有与集中需要的矛盾。因此,职业体育俱乐部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于俱乐部,从而解决俱乐部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
4.2 适当比例的债务融资 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在通过股权融资解决了其发展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后,应进行一定比例的债务融资,从而实现俱乐部市场价值的最大化。而且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目前也具备一定的债务融资能力。虽然当前俱乐部进行债务融资的直接成本要大于股权融资,但俱乐部若仅依靠股权融资,则必然导致俱乐部自有资本使用的低效率,增加俱乐部的平均资本成本,不利于财务杠杆作用的发挥,最终导致俱乐部经济效益的下降。一定比例的债务融资不仅可以优化俱乐部融资结构,降低其平均资本成本,冲减税基,还有助于俱乐部财务杠杆作用的发挥,使股东获取超过俱乐部正常盈利水平的收益,提高俱乐部的市场价值。
4.2.1 债务融资的主要实现方式
4.2.1.1 商业银行抵押贷款 俱乐部在有可供抵押的财产时,就比较容易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俱乐部以自己的财产作为偿债的保证,在俱乐部不能履行债务时,银行有权依法从该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中优先受偿。
4.2.1.2 股东信用担保贷款 俱乐部通过股东信用担保贷款不仅有利于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减轻股东的财务压力,股东只有在俱乐部无法偿还债务时,才以担保人的身份代俱乐部偿还债务。
4.2.1.3 企业集团内部借贷 企业集团内部借贷在实际操作中有两种方式:一是当职业体育俱乐部靠自身资质和信用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或成本过高时,可以由企业集团出面申请贷款,然后转贷给俱乐部,这样既可以降低债权人的贷款风险,又可以降低俱乐部的融资成本,因为债权人所定的利息率与投资风险具有正相关性,而目前职业体育又恰恰是高风险行业;二是在企业集团内部成立财务银行,按照资本市场上资金运行规则调剂其他子公司的闲置资金借给俱乐部。
4.2.1.4 商业信用融资 商业信用是指商业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职业体育俱乐部利用商业信用融资主要是指俱乐部在交易活动中利用延期付款、预收账款等商业信用形式进行短期流动资金融通的活动。
4.3 俱乐部长期发展的融资结构――优先选择内源融资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体育俱乐部由于连年亏损经营,没有盈余进行积累,基本上不具备内源融资的能力。因此,当前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应不断加强其市场经营能力,拓宽收入渠道,提高盈利能力,使其逐步进入良性发展渠道,待俱乐部具备内源融资能力时,应优先选择内源融资。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体育生 就业意向
就业意向是指人们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未来职业的期待。就业意向影响着人们在未来工作岗位的长久性和稳定性。开展就业意向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选择方面的特点,对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笔者对2014届体育专业的370位毕业生采取按男女性别分层的比例,随机抽取了120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102人。该比例与笔者学校的男女生比例(3:17)基本吻合,也与体育专业女生少男生多现状相符。被调查对象81.8%来自农村,18.2%来自城镇,与师范院校生源多来自农村现状相符。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91.7%。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阅读大学生就业意向研究的相关资料,掌握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特点和趋势。参考郑洁、胡凯林、韦宏等学者研究成果编制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二是具体问题涉及毕业去向、就业地区、就业单位性质、薪资期望等。
访谈法:随机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就业意向选择及原因,了解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利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收集与编码,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就业意向基本现状
(1)毕业后去向。76.4%的学生选择“先找份工作再说的”,6.4%的选择考公务员,5.5%的打算自主创业,计划考研的学生有4.5%,打算出国深造的有3.6%,剩下3.6%的学生还没想好。
(2)就业的职业选择。有39.1%选择做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比如体育教师等,另有29.1%的学生计划考公务员,18.2%的学生有创业打算,选择进入公司的有10.9%,2.7%的学生选择其他。首先,就业职业选择呈多元化,有教师、公务员、公司职员等多种职业。其次,计划考公务员的比例相对较高。最后,计划创业学生略高于其他专业,这与体育生思维敏捷、独立积极、冒险敢为、崇尚实践的个性品质和创造力较高相关。
(3)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有46.4%,31.8%的学生选择公办学校,10%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到民营等非公企业的占3%,仅有0.9%的学生愿意到民办学校工作,其他占3.6%。从数据上看,单位性质成为学生确定工作时非常看重的因素,在关于确定工作单位时重视因素排序调查中,工作稳定性名列前三。近九成的学生期望到公有非公单位就业,凸显了学生就业观念中重视稳定性和“铁饭碗”意识。
(4)就业区域的选择。55.5%的学生选择到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发达城市就业,其次有26.4%的学生计划回生源地就业。可见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中,更看重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有近一半以上学生愿意到经济发达城市就业,当在大城市未谋得合适岗位时,回生源地就业成为首选。相比之下,选择到粤东粤西等欠发达地区就业的不足3.6%。
(5)薪资期望的调查。2013年4月的《广东省2013年第一季度就业白皮书》指出,广东省内本科毕业生平均工资为2795元/月。关于薪资期望有43.6%的学生选择3500以上,31.8%选择2500元~3000元,12.7%的选择3000元~3500元,11.8%选择1800元~2500元。可见,累计56.3%的学生薪资期望高于《广东省2013年第一季度就业白皮书》调查的实际平均工资水平近20个百分点,仅有三成多学生薪资期望与调查结果持平,体育生薪资期望水平较高。
(6)求职渠道的调查。有33.7%的学生选择互联网,选择参加招聘会和通过父母、亲朋好友获取求职信息的,分别是22.8%和21.5%,选择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仅占17.5%,其他占4.5%。可见,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取求职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是参加招聘会和亲朋好友提供的信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学生求职信息提供方面稍显不足。
(7)确定就业单位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前景预测。学生确定就业单位时对个人发展空间、人际关系、工作稳定性最为重视,对专业对口度、工作强度不太重视。
对未来就业持乐观态度的占47.3%,充满信心的有20%,29.1%感到迷茫,另有3.6%选择“不清楚”。总体上,体育生对未来就业较乐观,这与体育生多是外向型性格
相关。
2.特点分析
(1)体育生趋向直接就业,考研深造率不高。近八成学生选择“先找份工作再说”,被调查对象有81.8%来自农村,家庭困难的有30%,大部分学生都急切地想找到一份好工作,缓解家庭压力。由于体育生高考入学成绩低,文化基础较薄弱,因此考研等深造率不高。
(2)就业职业选择多元化,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学生对“专业是否对口”要求不高,仅有19.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重视”,选择了“不重视或无所谓”的占46.4%。求职中不再强求专业对口,大大拓宽了体育生的就业渠道,除了做体育教师,还可以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工作以及尝试自主创业。调查中,有18.2%的学生有创业打算,体现了体育生较高的创业意识。这与体育生思维敏捷、独立积极、冒险敢为、崇尚实践的个性品质和创造力较高有关,也与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的推动有关。
(3)期望到公有单位工作,凸显求稳的就业价值观特点。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职业的选择均体现了体育生趋向在公办单位工作。工作稳定性在关于确定就业单位考虑的因素调查中排名第三,是学生就业选择中非常重视的因素。同时,虽是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却更期望到广州等一线经济发达城市就业,不愿到经济欠发达的基层就业。这表明了体育生在就业过程中既希望参与充满挑战的社会竞争,又希望工作稳定有保障的矛盾心态。
(4)薪资期望略高于实际,就业前景预测过于乐观。体育生的薪资期望略高于社会实际,就业前景预测过于乐观,对就业形势严峻性认识不足。体育生薪资期望集中在3500元左右,远高于2013年广东省内本科毕业生平均工资2795元/月的实际。
2013年6月,麦可思公司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体育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体育生就业形势严峻,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尤甚。超过70%的乐观就业前景预测与当下体育教育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不符。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强就业指导,开展个性化、具体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但缺乏针对性,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对所有专业通用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不论学校还是学院层面,在就业指导中都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开展个性化、具体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考虑到体育专业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创造力较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可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开展创业实践模拟指导,帮助体育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促进毕业创业的成功率,以创业促就业。
2.加强就业观的教育与引导,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就业观
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力上与部属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并且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部分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也在向二三线城市分流,加重了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体育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偏爱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造成了部分毕业生选择性失业的现状。学校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加强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宣传,一方面激发学习动力,为未来的成功就业做充分准备;另一方面让体育生一入学就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积极调整就业策略,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信念,毕业可以尽快成功就业。
3.加大大学生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拓宽就业渠道
体育生就业选择多元化,就业不再局限于教育系统,在各类国家机关、企业单位都有就业,部分学生自主创业。为促进大学生就业,2008年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从教计划”“应届生入伍计划”等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由于体育生身体素质好,同时长期的体育训练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兵检、村官选拔中优势明显,因此要加大此类政策在体育生中的宣传力度,为其就业拓宽渠道。
四、小结
地方师范院校体育生趋向毕业直接就业,考研深造率不高;创业意识较强,重视个人在未来工作岗位的发展空间,偏向公有性质单位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就业去向多元化。但他们也存在就业期望值偏高,对就业前景预测过于乐观等不足。通过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加强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政策的宣传,拓宽体育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J].大学生就业,2005(14).
[2]胡凯林,韦宏。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8(7).
[3]赵洪朋,李世远。体育专业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特征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4]肖威。高师体育专业学生气质和性格类型调查分析及其教学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