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事迹材料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通用28篇)

时间: 2024-07-27 14:34:53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通过宣传和展示先进人物的事迹,事迹材料能够激发社会上更多人学习他们的榜样,激励人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务工作者个人优秀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一篇

  古语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凡人皆知小儿疾病诊疗不易,戏称儿科为“哑科”。小孩子都是父母心头肉,任何一点不舒适都会引起孩子哭闹,长辈的骄纵,父母的疼爱伴伴着孩子们的哭声,全部承载给儿科医生身上都是压力。小孩子身体顺应性低,体质敏感娇弱,简单生病,所以医院里儿科门诊始终人满为患;所以,做儿科医生要付出的不仅仅是爱心和耐烦,还需要强健的体质和强盛的心理承受力量。

  说起中医院儿科医生朱培林,他那质朴、正直、平易近人为许多人所称道。有许多家长小时候吃着朱医生中药长大的,如今自己的孩子生病了还是找他看。他作为一名中医儿科门诊医生,每天要面对大量的门诊病人,遇到有季节性盛行病时,门诊量更大。孩子们来看病了,只要挂了号就必需看完,有时一个上午坐诊下来,连喝茶的功夫都没有,即使这样他也能一直保持态度温和,无论孩子有多闹,他都不厌其烦。给小孩子看病不同于大人,没有明晰的说明,更多的需要医生多询问细观看。儿科门诊有一个奇怪现象,医生一搭脉,家长就不说话,总觉得医生摸摸听听就能明白原因了,这时就需要医生耐烦地问诊了,可是这一问没关系,家里来的人少还好,一问一答之间思路也很明晰,就怕家里来的人多,医生一问,家长抢着答,单项选择题立马变成多项选择题。还有的家长更奇怪,怕医生用药重了,刻意将病情说轻点,有的家长怕医生不重视,又刻意说重点,这时就要考验医生的诊断水平了。朱医生总是能通过细致入微的望闻问切,赐予精确的辩证施治,他开的中药一般被家长称作为“香茶”。

  对滥用抗生素副作用的担忧也让家属带孩子看病的同时依从性很差。有时孩子的'病看过了,药也拿来了,朱医生也交代清晰了:中药如何服,协作的西药如何吃。结果家属还是问个不停:中药苦不苦?西药有没有副作用?喂不下去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让人目不暇接。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家药喂不下去,将孩子带到医院喂。生病总得有个过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作为家长一旦遇到孩子生病了,就会有些不理性,总希望可以药到病除。常常有的孩子回家才吃一两次药,家长就打电话询问朱医生,烧为什么还没退完?咳嗽为什么还不停?这样的电话几乎每天都接到,可无论白天晚上,他都是耐烦赐予解答。他常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为人父母,能理解家长的心情。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有过硬的医术外,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有一次,有位家长半夜里打电话给他,说发现孩子用药后面色通红,始终睡觉不醒。在电话里看不到患儿情况,他让家长立刻将孩子带到医院,亲自查体再加上认真询问之下才发现,原来家长给孩子一天药量当成一次喂进去了。虚惊之后家长也很不好竟思,毕竟大半夜里还惊动医生。他却劝慰家长,能理解家长的心情。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许多。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看病还要面对一些医学之外的问题。曾经在门诊亲眼见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孩子生病了,家里来了父母还有老人,朱医生在看病问诊的时就听那小夫妻埋怨带孩子的老人,肯定是给孩子吃了什么不洁净的东西,衣服也穿少了。眼看着两代人在为孩子生病引发的争吵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头了。小小的诊室里孩子的哭声,家长的吵架声,沸腾着至少有80分贝的噪音,再加上一些孩子排泄物的气味,让人不堪忍受。没想到他倒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一边看病一边劝架。既要安抚老人委曲,还要指导年轻父母负起责任。真是打心底里佩服他,换作旁人估量吵就被吵晕了,还谈什么看病!

  《20xx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而在,这一数字为1.46位。医患比例严峻失调,导致儿科医生每天都是超负荷运转,而朱医生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表达的也不仅仅是奉献精神,更是无私的境界。正所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二篇

  我是一名乡村医生。为周围的乡亲们作预防保健,治病疗伤工作。我拖着重度残疾的双腿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我不平凡的人生。我服务于社会,不仅仅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却是那样的精彩。

  1975年,一场萧瑟的秋雨后,我不幸患上小儿麻痹后遗症,从此就再没有站起来走过一步路。贫寒的家境,苦闷、彷徨、无助甚至绝望伴随我度过了本该是无忧无虑,从满天真与童趣的童年。

  也许是命不当绝,上天虽然没有给我一双健全的腿脚,却赐予了我能吃苦耐劳而又自强不息的好父母,我们真情无私的`呵护,不向苦难低头的可贵品质,还有那些好心村民对我的真诚鼓励和开导,使我逐步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别是看书学习,驱走了我心中久积不散的阴霾,感受到阳光的明亮和灿烂。

  一九八六年的夏天,我开始尝试着自学。家里有《小人书》和一本撕的没有部首的《新华字典》。我就把《小人书》上的字一页一页的翻字典查找,找到后把拼音标到《小人书》字的旁边,然后一遍一遍的去读。不到半年我就认识一千多字。之后,我借来旧课本开始按照课本学习。

  这就是我自学的开始,从aoe开始念起,从一笔一划开始写起,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算起。学习使我过于单调无聊的生活中有了乐趣,当然这背后要付出比常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劳。

  学习更给我打开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带给了对生存和生命进行深刻思考的营养,特别是我明白了许多残疾人的人生经历,贝多芬、保尔、张海迪,他们也是残疾之躯,处境也十分艰难,但是他们没有因为身带残疾就失去对生活的勇气,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迷茫不振,没有逃避现实,而是勇敢地直面人生,昂起头,挺起胸,自立自强,向命运挑战,向不幸抗争,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深深触动着我,感染着我,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逐渐内化为我的人生信条:虽然身患残疾,但也要奋发努力,争取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不成为社会包袱、不成为家庭拖累的人。张海迪不是说读书能够给人带来生活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吗?那么小小的我就要为了自身“站起”、改变命运而刻苦学习。就这样,白日苦读,夜伴孤灯,七年辛勤自学,我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

  知识照亮我前进的航程,信念赋予我攀登的勇气。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乡村,远赴千里之外的省会石家庄,自费在一所医学院跟班学医。

  我想做一名医生,为老百姓治病疗伤,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石家庄学习了的三年里,我没有回过一次家。环境变化和身体残疾给我带来了许多困难,功课的压力我要坚持顶住,迎头赶上。日常生活中,上楼下楼、打饭打水、洗衣服、上厕所等一些琐事,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对于我而言却是何等的艰难。但我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仍然以坚韧挺过每件难事,用微笑迎接每个黎明。

  我的学习成绩在全系也是很优秀的,教授们对我的经历既感到惊讶又很是赞赏。惊讶的是我的自学历程,赞赏的是我虽是自学,但成绩却一点也不比正式参加高考学生的成绩差。05——06我连续两年被学校授予“优秀学生”的荣誉。

  三年寒窗苦,不付有心人,我拖着瘫痪的双腿,以一个跟班生的身份,圆满完成了医学大专课程的学习,留给老师和同学的是身残志坚的感动和优秀的学业成绩,留给自己的是沉甸甸的收获和开启人生新篇章的力量。

  踏着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脚步我也回到了哺育我成长的故土。

  记得我刚回来就赶上夏秋季节时的腹泻流行,这种病几乎每年都会流行。原因就是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的不良。乡亲们明白我回来了,有的人试着来找我看病。望着乡亲们那种期盼已久的眼神,我既是怜悯又是同情。他们太需要懂得医学知识的医生为他们服务了。我把带回的药品无偿的分发给了已发病的人们,然后向健康人群宣讲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腹泻流行期间应注意的起居饮食。人们很乐于理解我的宣讲。同往年比较,这一年的腹泻发病率明显的下降。

  开办诊所,对于一个靠手摇三轮车才能出行的残疾人而言,困难可想而知。办各种手续的周折,特别是开始资金仅有500块钱,所进的药品数量少,品种单一,每周都得往十几公里外的县城跑一趟进药,每趟都要花上半天的功夫。那里的土路并不平坦,斜坡坑洼随处可见。路上每逢斜坡坑洼都得使出全身的力气,摇着车努力向前冲,因为只有靠这一点点的冲劲儿惯性才可能冲上斜坡,穿过坑洼,滑下来了还得再来一次甚至两次三次四次,胳膊累得抬不起来,即使在冬天也累的浑身是汗,好多次赶上手摇车坏了,不管寒冷、暴雨还是狂风,就只能在路边等,等着飘过的好心人来帮忙推一推,或者给家里报个信儿……命运是不公的,生活是无比的艰难,但是我没有因此而流泪。当手摇车坏了,有人飘过时我还是以微笑来邀请帮忙,决不把痛苦与无奈表露在外,因为我不愿意在人们的同情中活着。

  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我的诊所药品比以前丰富多了。慕名来找我看病的'人也日益增多,但是,还是有许多离我居住远的老弱病残的人,我无法为他们服务。这样的人群才是真正需要我服务的。为了这样一个群体也能得到我的服务,我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这样我的服务半径一下扩大了十几公里。由于能为更多的老弱病残的人们上门服务,我的工作更忙了,几乎每一天都得出诊。无论风天、雨天还是雪天,只要是需要,我都会进最大努力设法前去。

  2003年大年初一的下午,临村有一个小孩儿生病了,需要我出诊。像往常一样,我带齐应用的药品、器械出发了。由于上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虽然只有几公里的距离,路也很熟,但是由于没有人走过,所以根本无路可寻。凭着感觉我驾驶着摩托车往前行使,开进路边的沟里就下来自己车倒出来,再往前开。去到生病孩子的家已经是下午六点了。孩子得的是急性肺炎,得输液治疗。打完点滴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回来时我想绕远一些,找一条宽敞点的路,这样可能好走点。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开出了近五公里,野外仍然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条路。我感觉自己迷路了。寒冬数九,远处连一盏灯光也没有,此时的我真的害怕了,照这样转下去,我会被冻死的。没办法,我只好沿着摩托车压过的痕迹找到了来时的路。回去时比来时还要难走,由于天黑,车轮更容易滑进路的边沟,进了边沟还是只能自己下车来推。就这样走走推推,推推走走,最后回到了村口。回到家,时光已经是晚上快一点多了。

  这些年来类似于这样的出诊已是好多次了,每次虽然都好艰难,但我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相反,我会觉得因自己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而高兴不已。

  开办诊所让我饱尝了人间冷暖和生活的甘苦,但天道酬勤,经过几年的打拼,我的诊所此刻已初具规模,我还购置了一些小型仪器,开设了热线电话,此刻还把自己的诊所扩展到了互联网上,在网上开展心理问题、常见疾病、慢性疾病等的诊疗咨询,为更多的人服务。行医中,我讲诚信,行善举,济贫困,时时为患者着想,事事为病人思考,凡是老弱病残的人来找我看病,我都免收诊疗费,因此诊所口碑良好,人气旺盛,此刻我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展到十几里外,上午坐诊,下午到周围的村庄巡诊。我的技术也日益提高。2007年我一次就通过了国家执业助理医师的理论和实践考试。这一年,我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项政治荣誉,也是对我行医助人、服务社会的巨大鞭策,是对我人生价值的充分肯定。

  我还负责全村的预防保健工作,这项工作对于农村的卫生工作是重中之重,我接手这项工作时那里的儿童预防接种率不到80%,儿童的各种预防接种疫苗都难以在规定的时光内完成。这主要是家长对打防疫针认识不足造成的。我接手后定期入户,应对面的,用活生生的实例向家长宣讲搞预防接种的重要好处。就这样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漫天飞雪,我都坚持入户接种,从不疏漏。由于我把这项工作当作了神圣的使命,换来的是儿童一类疫苗及时预防接种率到达98%以上。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三篇

  xx,xx市妇幼保健院影像诊断科副主任兼超声科主任,多年来,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技术精湛、廉洁行医,作为医学影像科(超声科)学科带头人,在影像天地孜孜以求,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人文素养,在胎儿心动图等多项技术方面成绩斐然,并注重科室年轻医生的传、帮、带,使得我院的b超诊断的多项技术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在一些特色项目的诊断上达全省先进水平。先后被评为—、—院“十佳医生”、—院“岗位能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xx毕业于xx大学妇产系,在妇产科工作5年后转攻超声医学,他克服了影像基础差的弱点,常常到医学院图书馆找资料,并将资料上的案例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诊断水平。多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即每天带一网个问题下班、带一个问题上班。工作中,一些特殊病例促使他思考,例如胎儿内脏反位合并心脏畸形,虽然重要诊断已明确,但诊断是不是全面,是不是规范,该畸形会不会是某综合症的一部分,这些都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经常查资料学习,以理论证明实践;同时他又会将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在日常的实践工作中加以佐证和体会,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日积月累,使得他技长于人。

  一名成功的医生总是善于在自己未知领域不断学习、不断拓展、不断尝试,xx就是这样一名医生,他总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并且勤于分析,善于总结,在他的带领下,使得科室内的诊疗项目在不断增加的'同时,诊断符合率高,无因差错引起的医疗纠纷。他和科内一位同志在市内率先开展了三维超声检查,胎儿系统性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出率一直居于市内领先水平,经常有未在我院建卡的孕妇争先筑后地预约进行三维超声检查,为我院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胎儿超声心动图技术要求高、难度大,xx主任在完全自学的情况下熟练地掌握了这项技术,在科内第一个明确诊断了1例复杂性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现已诊断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9种,其中1例含6种心脏畸形;在省人民医院超声心动图室学习3个月,他克服学习前无任何实践经验且学习时间过短等困难,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回院后开始对遇到复杂先心病进行单独诊治,在工作实践中,周主任又深刻地领悟到婴幼儿超声心动图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胎儿超声心动图水平的提高,二者是同一技术在人不同时期的应用,他成功地诊断出一例罕见的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弓离断),因诊断及时准确,帮助患儿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成功救治,受到患儿家长的高度赞誉;底,周主任又在上海华东医院学习高强度聚焦刀(超声刀)治疗技术,通过5天的学习,回院后治疗率为85%,后经一年的摸索,我院子宫肌瘤超声刀治疗有效率提高至93%,我院超声刀治疗的顺利开展受到了华东医院专家的重视,他受邀在国家经继续教育项目“肿瘤三维适形精确靶向治疗”学习班介绍,完成关于超声刀的论文4篇,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规范,明确了适时结束治疗的声像判断标准,找到了引起血尿、神经损伤两种常见不良反因的原因,促进了我院超声刀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我院超声刀治疗水平已达省内先进。正是由于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至今,我院在质控范围内的胎儿畸形误诊率为0,仅上半年,xx主任就诊断胎儿畸形48例,涉及41种畸形,他我承担着较多的市内胎儿畸形会诊工作,而且科内的各项工作也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在市产前诊断中心评选中,该科的工作受到省内专家的好评;在今年创建三甲妇幼保健院工作中,b超室通过省评审组预检,同时该科克服工作量大、人员少等困难,顺利实现全彩超化24小时b超检查。

  xx主任深知个人的水平再高,能够服务的对象毕竟有限,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先进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他帮助科内年轻医生学习并掌握了新生儿头颅超声、经阴道盆腔囊肿穿刺治疗技术,帮助一名年轻医生掌握了胎儿系统性检查技术,遇有疑难少见病例,他立即组织科室在岗人员集中学习,如最近遇到的病例即有阴道斜隔综合症、胎盘植入、子宫下段切口妊娠、胎儿心脏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病例,这种临时性的业务学习方式,得到了同事的一致好评,不仅有益于科室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习氛围的形成,在科室内营造了轻松、和谐、团结、向上的工作学习氛围,周主任我也率先垂范,“产前诊断技术”,获市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在国家、省、市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并积极指导科内医生撰写论文。

  在行风建设上,xx主任恪守医德、廉洁奉公、对服务对象一视同仁,坚决不收病人红包、礼品,为病人服务温馨、诚信、周到,深受服务对象的信赖。

  用xx主任的话说:“超声科的工作量大、责任大,尤其在产前诊断方面,真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有技术上的要求,如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经验;还需要一定的人文素养,如工作的态度、诊断的尺度、沟通的技巧;更需要一颗为孕妇着想的医者之心,为患者利益要勇于承担。”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话语,先后被评为—、—院“十佳员工”、—院“岗位能手”。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四篇

  小李,男,汉族,民权县人,1963年10月生,中专文化,全科医师合格证,1983年至今担任伯党乡乡双楼村卫生员,30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83年刚毕业,小李就在双楼村卫生室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双楼村人口一千余人,双楼村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小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就报名到商丘卫校学习,毕业后他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

  在平凡而艰巨的工作岗位上,小李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03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小李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五十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和黑板报,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乡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1997年9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二点多,劳累了一天的小李刚刚睡觉。突然间,邻村的两个村民在门外大声敲门,说他们村有人服了农药,小李急忙起床,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背起药箱,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终于,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小李来说真的是太多了。三十年来,小李共接诊病人四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少诊疗费用数十万元。这三十年来,小李跑遍本村和周边几个村每一条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他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10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四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在我县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他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相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五篇

  小昭,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榆树村人。自1993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17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超多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小昭同志安排在乡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年代初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他家所在村人口二千五百余人,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3年他毅然辞去卫生院工作,只身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发奋,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03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他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一百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刻里,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镇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2008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小昭同志因交通事故右胸重度损伤,但仍然忍受剧痛每一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传疾病防控,深得患儿家属及广大群众的'感动。与此同时,可又有谁知道他家孩子因患手足口病正住在县医院传染科理解治疗呢,他自己却没有去探视一次,更没有去陪护一天。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一天上门就诊的病人十分多,十七年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1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简单愉快的节日。

  2000年5月9日,那是小昭医生新婚的晚上凌晨一点,急促的手机铃声把他和妻子从梦中惊醒,原来是邻村村民储转香丈夫打来电话:“喂,储医生,我老婆哮喘病发作了,十分危险,此刻已经到了你卫生室门口,快救救她吧。”从语气中显然能听出很焦急,新妻听说病人十分危险,便对他说:“叫病人到医院去吧,以免引来麻烦”。可此时的他那里听得进去,立即起床直奔卫生室,当时只见病人呼吸十分困难,口唇四肢青紫,呼之不应,通过仔细检查,立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轻度昏迷”。此时他深知病人十分危险,如果不即时抢救,病人有随时死亡的危险,但是卫生室的条件十分简陋,又无氧气,但他一点没有慌乱,立即一边有条不紊的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抢救,一边拨打120求救。就在此时,他想起卫生室到公路还有一公里的小路,万一救护车不能通过那该怎样办呢。夜静悄悄的,此时卫生室只有他们三人,患者丈夫吓得不知所措。此时小昭医生显得十分冷静,向卫生室邻居借来板车,拉起病人就跑。抢救病人,时刻就是性命,他完全忘记了白天的疲倦。一向将患者拉到公路交叉路口,可还不见救护车到来。他心想不能拉着病人就此停下,病人早一点得到有效救治,性命就多一份期望,他继续拉着车沿着公路向前跑着,一百米、两百米、四五百米又过去了。最后见到了闪烁着的绿色灯影,车来了,车来了,病人最后得救了。

  爱心是小昭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多年来,他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药费近xx万元,陈旧近乎发黄的欠条达五万余元,可他从没有主动上门去催收过。对于大病就医困难户更是伸出援助之手,同村村民小金年过六旬,妻子早年过世,2007年其老母亲和39岁的儿子相继离开人世。同年八月,九岁的孙子头痛经县医院诊断为脑瘤,需要省级医院手术治疗。生活如此捉弄人,此时小金家的生活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支付如此高额的手术费用。孙子活着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没办法他只好拖着虚弱的身躯四处乞讨。小昭医生得知此状况,当晚和村民汪仁国一起赶往县医院看望患儿小勋,当场捐赠人民币一千二百元,并安慰小金不好急,大家一起想办法共度难关。第二天小昭医生便和汪仁国立即复印求救告示,四处张贴,向社会伸救援之手,救救孩子,短短数日就收到社会各方捐款两万余元,帮忙小勋顺利的完成了前期肿瘤摘除手术。之后通过媒体的力量,小勋被一家大医院免费做了后期手术。因此小昭医生还免除了小金家多年来数百元的欠款。

  记得前年三月的一个中午,村民小光,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小昭医生通过仔细检查思考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患者在既无亲人又无钱的状况下,小昭医生通过多方联系,县医院最后同意为患者免费治疗。患者住院期间,小昭医生多次前去探望并送去营养品。患者出院后,并免费为其做好后期相关治疗。

  由于他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小昭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08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小昭同志被选为第一届村卫生室主任,他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由于过度疲劳,2009年9月小昭医生经县医院诊断为频发室早、左心室功能不全,需要住院治疗,在同事和家人的再三嘱咐下,只住院了三天,便带病回到村卫生室坚守岗位,有时白天太忙了只好深夜回家自己给自己扎针挂水,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泪水涟涟,可怎样劝说他就是不听,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病情才得到基本缓解。

  今年我县做为医改首批试点县,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一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小昭医生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坚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小昭同志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11月,小昭同志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就应以小昭同志为豪,以小昭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六篇

  小李,男,1955年生人,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平度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潍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名誉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五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兼任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小李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实,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四十年来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医疗技术,优秀的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及患者的称赞。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中医药先进工作者,青岛市终身中医药优秀人才。平度市、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平度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1996年始担任平度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以来,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努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自1998年始连续几届被评选为青岛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医示范门诊”;“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特色专科”;“山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是青岛市县市级综合医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连续多年被我院及青岛市卫生局评选为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

  一、刻苦努力钻业务,苦练医术为病人

  小李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立志,长大后象前辈一样为病人解除疾苦。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至潍坊市益都卫校任教,校园环境虽然优雅,但心中总觉不能亲手为病人解除疾苦而少了点什么,于1980年毅然决然地调回平度市人民医院,跟随其父——平度市名老中医李从惠先生学习,深得其传。1980年冬参加潍坊市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班学习1年。1983年到潍坊市中医院跟随潍坊名医小郝主任医师学习1年。

  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名医医案、各家著论,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很多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缠绕。如崔家集镇崔家庄村崔某,是一名16岁的在校女学生,上体育课时发现自己身体出的汗为红色,后连续2个月一直持续不断,且症状越来越严重,穿的白色衬衫染成了血色,四处求医问药,一筹莫展,最后找到了小李主任,他凭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明确诊断为“血汗症”,运用中药汤剂先后治疗20天而痊愈。东阁街道办事处东关村的张女士,持续高烧一周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疼痛,皮肤呈现皮疹,输液服药未见丝毫改善,慕名找到李主任,在详细询问病情,细致查体后,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运用中西两法治疗,12天后痊愈。同和街道办事处贝赫切特病患者宋某,突然右下腹剧烈疼痛、发烧,被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收住普外科准备手术治疗,小李会诊后确诊为血管炎血管栓塞所致,即刻转入中医病房,予以激素冲击和抗凝治疗,7天后痊愈,免去一刀之苦。中医药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他通过认真研讨和外出学习,率先在平度市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风湿免疫病,在中医科的基础上,创建了风湿免疫科,使很多风湿免疫病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很多患者深受其害,小李同志查阅了大量文献,从浩瀚的中医药堆里筛选出有效的中药,创立了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于1997年在青岛市中医管理局科研立项,至今使一千多名患者得到了治愈。运用自拟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大农村,有很多中老年人因长期劳作,患上了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特别痛苦,活动受限,自1984年始,小李运用自创的透骨止痛消肿汤熏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至今使2万多名患者得到了很好治疗。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善于总结临床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误,分析其原因,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曾先后主持了《自拟宣敛平喘汤加减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的研究,获平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院内科技成果十二项。86年发表的《我治酒后胃痛》获首届山东省齐鲁杯优秀论文奖、98年发表的《祛瘀止痛消肿汤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获青岛市中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先后在国家、省、市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二、仁爱之心,服务病人

  小李同志经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很多因病痛地折磨而情绪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详细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安抚病人,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小李同志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病人不论贫穷、脏乱与否,一律平等对待,态度始终和风细雨,体贴关心。遇到疑难病变,经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寻到办法,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为方便病人早上班,晚下班。病房工作时,经常遇到门诊病人到了下班时间赶来求诊,他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隔离衣为病人诊治。

  家住平度市麻兰镇70多岁的农民张某,膝下无儿女,因肠梗阻住进了平度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次常规会诊后,结识了小李,从此与小李结下了深深的医患情缘。老人出院后,需要定期复诊,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来回看病连公交汽车都舍不得坐,25公里的路程,都是由老伴骑自行车带着老人慢慢过来。几乎每次复诊都到了下班时间才能赶到。可小李从不推诿,不管多晚,总是细心地扶老人坐下,倒一杯热水,认真细致地给老人看病。九年内,坚持给病人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还有很多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尤其是在冬天,天寒地冻,出门容易感冒、摔伤,小李便利用休息时间,到病人家中为老人诊治,社区里的姜大娘、于大婶、张大爷等等,都是他上门服务的对象,老人们感激不已。有时病人来院看病,取药时发现钱不够,离家又远,小李经常拿出自己的钱为病人垫付药费,以免耽误病人的治疗,体现着一名医生的仁爱之心。

  三、廉洁行医,用实际行动诠释良好医德

  “带着感情下病房,凭着良心开处方”是小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了这些年来中医科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他告诫科内年轻大夫们说:“医生只有热情为患者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利”。本着这种态度,小李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总会左掂量右思考,中药?西药?还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达到既保证疗效,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于是在他的处方中为节省费用又达到良好的疗效,常常用便宜的三棱、莪术代替价格较高的炮山甲,用枇杷叶代替川贝……

  许多病情严重的病人住进了中医科病房,经小李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有些家属表示感激之余邀请其吃顿饭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都被婉言谢绝。他常说病人不容易,治病花费不少,回家康复还需调养,要多为病人着想啊!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弃了医生的医德!

  小李从医40年来,情系患者,真情服务,无怨无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事迹,把医者的温暖送到了广大患者的心中,得到了广大患者真心拥戴,其事迹在平度日报和广播电台进行了大篇幅宣传和报道。

  小李他是一位平凡的医生,他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的上班,秉承一颗仁爱之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七篇

  2011年9月,小乐医生通过层层考核,被选拔为中国第八批援莱索托医疗队队员,远赴非洲莱索托王国莱里贝地区医院,开始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工作。两年的工作中,她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为中国医生赢得广泛赞誉,以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从死神手中挽回无数条生命,以无疆大爱践行着一位医者的`神圣使命。

  由于医疗设施非常落后,医务人员极其匮乏。妇产科没有专科医生,乐大夫是这里唯一的妇产科专家,承担着妇科、产科的门诊、急诊手术和病房“一条龙服务”。在这里,经常一人单枪匹马处理,当地医护人员称她是“不倒的万里长城”。

  乐医生秉承“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宗旨,心里始终装着病人,在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同时,不忘给予经济上的援助。医者仁心,一位寡居老年女性,患有巨大子宫肌瘤,已严重贫血,须立即手术治疗。由于经济原因,患者准备放弃治疗,乐医生得知病人困难后,决定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拿出一部分作为患者的住院治疗费,并立即安排手术。患者病愈出院时,饱含泪水拉着乐医生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深情的说“感谢乐医生,感谢中国!”

  2013年12月入选第十二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2013年12月被市总工会授予“襄阳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13年度“襄阳百杰。道德模范”之誉称号,2014年1月被市政府批准为2013年度享受市政府项津贴人员,2014年2月被省卫生计生委评为2013年度“群众满意的医务人员”,2015年6月入选“中国好人榜”,2017年8月被评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八篇

  文xx,是镇卫生院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她的具体工作是检验,从踏入医学院的那一天开始就下定决心做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献身医学事业,为患者解病痛,播福祉于世间,立志于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不平凡的梦想。她从事医务工作已有17个年头,一直工作在基层,战斗在临床第一线,坚守岗位,兢兢业业,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了全国中级资格考试,有资格成为一名合格的主管检验师;自去年开始,她同时肩负着镇东水、西水、北水(被当地称为三水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三水村位于我镇的最东南部,路途远,交通不便,全村共有服务人口1149人,居民健康档案纸质建档率达100%,电子建档合格率达98.96%;其中,0—6岁儿童共51人,65岁以上老年人有148人,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类慢性病人员有134人,做好这些人员的卫生保健工作,成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卫生工作人员,她一直在为我热爱的事业奋斗着。

  一、做一个思想上的先锋

  形势不断变化,实践不断发展,解放思想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发展才能有新思路,工作才有新举措。虽然她从事团的工作只有两年的时间,但工作中始终保持开拓的精神、创新的锐气,以敏锐的眼光观察新事物,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新情况,以谦虚的态度学习新经验,以创新的精神解决新问题。坚持“破旧、克满、戒躁、纠散”,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病人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在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这两年多时间里,她更加认识到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性,更加认识到治疗未病的重要性:对于已患慢性病的每一名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并定期为他们进行健康检查;对未患病的人群,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把好疾病预防控制关口,尽最大努力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老百姓白天大部分都忙农活不在家,她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走家串户,记得有一天晚上,她独自上北水村走访,当时正巧阴天,天上没有月亮,更没有一颗星星,村里又没有路灯,当我从一户人家出来,正要赶到一名冠心病患者家里时,突然从旁边的路上跑来一只大狼狗,吓的我大声喊起来,幸亏这名患者的家属早已在他家门口等着我,跑来帮我赶跑了狼狗,当时的她已经吓出了出了一身冷汗。这名家属说:“算着日子觉得你要来,你大嫂怕你一个女孩子害怕,就让我出来等你,幸亏我出来的早”这位老大哥一脸庆幸。听着老大哥朴实的语言,被深深的触动了:是啊,只要我们实心实意的为老百姓服务,老百姓心里就会有我们,就会感谢我们!

  二、做一个工作上的标兵

  作为一名检验人员,深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严肃、细心、认真的态度已成为我的工作习惯。并没有想过这项工作有多么伟大,她只知道工作在,岗位在化验室,这是她的全部生活之所在,衣食之所寄;她也没有想过这项工作有多么高尚,她只知道这是患者之所急,医者之所需。因为工作在基层,有很多患者没有条件住院接受系统治疗,有些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化验,他们的家属来跟相商:“能不能帮帮忙,到我家里给病人采血?”上班后到患者家势必影响别的工作,为此,她经常提前上班,老公也曾不理解,说她傻,可面对患者家属求助的眼神,还是没能拒绝。来她这里化验的人,有许多是糖尿病病患者,对此,她不仅仅单纯的给病人发报告,而是对每一名糖尿病患者坚持讲授糖尿病健康知识,将糖尿病健康深入每个糖尿病患者的心中,并为糖尿病人进行全面、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提供通俗易懂的糖尿病知识和护理技能,帮助他们进行科学的自我护理。连续三年,组织并参与了对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工作,在这两个多月的查体工作中,每天都是在食堂打上饭,匆匆的吃完,再到化验室给血样作分析,没休过一个午休。有的人说她,有必要这样拼命吗,反正是免费的,凑合一下就行了。可是,自始至终养成的工作态度使她不能也不想凑合,就像南丁格尔说过“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所有的这些,都觉是她份内的工作,她只是凭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良知而做自己应做的事情。因为医情就是命令,患者的需要就是她的使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快、尽早地为患者解除痛苦就是她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

  三、做一个服务上的表率

  有自己称为好医生的准则,她常说要成为一名好医生首先要成为一名好人。而作为一名好医生,单单有精湛的医术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从医十余年来,她一直坚守“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社会上的许多人对医护工作者可能存在一个误区,思想中认为医疗卫生工作自己说了算,一枝笔好收入。服务好服务坏都无所谓。可作为一个医护人员,秉承医者父母心的理念,对待病人如同自己亲人。对自己接诊的每一名病人,都从他们的疾苦出发,体病者之心,想病者之苦,解病者之困,对他们体贴入微,关怀到病愈的最后一刻。“工作着快乐着,我可能给不了工作百分之一百的生命时间,但在工作时我将会百分之一百的投入。”这就是她人生工作的态度。

  奋战在医疗战线十余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她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尽责”而已。谈及以后,她总说要以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检验技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付出;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细致入微的为患者服务;以青春和汗水换来他人的幸福和安康;要用实际行动实践着白衣天使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九篇

  有一种追求,看似平凡无奇,它却成就着不凡的业绩;有一种追求,看似朴实无华,它却辉煌着一个人的一生,那就是:热爱中医,甘于奉献。作为一名40岁左右中医门诊医生,他看上去还那么年轻,但是他的中药却是远近闻名,他就是中医院医生小周。

  说到中医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们印象中中医中药在养生保健方面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治病救人方面似乎西医要来得快些。但是前不久因为一些事,让人着实领教到中医中药的神奇,也让笔者真正近距离认识了周医生。一位朋友长期从事伏案工作,因为颈椎病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她原本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长期吃激素类药物,西药这方面是不能考虑了,很多理疗项目也不能做,除了针灸。无奈神经压迫症状太严重了,而且朋友也不能耐受针炙,治疗效果自然不明显,症状越发严重。她让笔者带她找小周医生看看,据说这位医生素有“周半仙”之称。笔者以前只是听说,从没接触过周医生,碍于朋友请求,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周医生。虽然中药没有副作用适合养生保健,但是在治病除痛方面笔者还是侧重于西医。看了检查单,周医生详细四诊之后开了五副中药,笔者看了下也就几味中药,也没开西药。他只是将中药煎服法详细告知患者,先吃吃看吧,不行再想其它办法吧!这是周医生的原话。老实说,当时也就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所谓病急乱投医,笔者只是希望能帮朋友做些事,至于效果自然要看吃药后才能确定。在陪朋友就诊全过程里,至始至终周医生都是面带微笑心平气和,这样的`医生有时本身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朋友回家就开始煎中药喝,第一天没有什么变化,到第三天早晨打电话给笔者,电话那头她兴奋告诉笔者,感觉疼痛好些了,上肢能抬高而且好像也没有之前那样僵硬了。笔者听了之后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就几味中药,有那么神奇嘛?朋友吃了五副中药之后,迫不及待的让笔者带她再去找周医生,去时病人很多,就陪朋友在一边等,一边看他给病人看病。周医生看病那才叫四平八稳,无论病人如何多,始终坚持认真耐心,有时候遇到老人家,看上去状态不好的,都是亲自搀扶病人就座。后来听朋友说她又去复诊几次,最后一次去时,周医生说不用吃药了,只要按照他教的方法坚持颈部活动就可以了。至今朋友颈椎病没再复发过。

  也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次笔者先生同事到他办公室玩,谈及脸上患有激素性皮炎痛苦不堪,西药是不敢吃也不能涂,但是脸部痒痛症状却很明显。曾经如花似玉容颜现在变得红一块白一块的,到了夏季更是痛苦不堪。之前看了不少地方始终不见效果,先生就建议她试试吃中药调理,反正中药也没多少副作用,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如果说上次笔者是半信半疑,这次找周医生则有点想挑战的意思。周医生在详细四诊之后还是只开五副中药,依然谦逊地说回家吃吃看吧,如果感觉皮肤不痛不痒症状好些就再来。几天过去没有接到电话复诊,想必这中药也没有那么神奇,也就没再多问。没想到后来笔者先生告诉她说同事吃了中药效果很好,脸部感觉舒服多了,因为不好意思麻烦笔者,她自己找周医生又开了中药,还一直在吃呢。为了美她打算坚持吃一段时间中药,最重要的是她从周医生那里懂得一个道理,像她这样的皮肤毛病更多的需要内调而非外治。这以后遇到难缠的问题都喜欢让病人找周医生,他都是只开五剂中药先吃吃看,这句话已成了他谦虚待人的口头禅。

  作为一名医生,他总是从病人的角度出发,理解病人的困难,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尽力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能用中药解决的尽量不开西药,能不用检查的就不检查。在病人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病人之间口口相传,慕名前来的病人越来越多,以至于他每天都不能按时下班,有时候病人实在太多了,就让家人将饭送到单位,简单吃点再接着看病人。因为有很多病人很多来自农村,难得上来看病,不忍心让病人等太久。即使节假日休息,只要有病人打电话,他就到医院来上班。他经常说的一句话:“生病也不能分节假日,人家也是没办法。”朴实的话语里透露出周医生满满的责任心和爱心。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十篇

  “乡亲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我原来工作的村卫生室有4名医生,活不多,我们都觉得这里更需要我们。”小爱说,船上的日子确实很苦,2005年以前连电视都看不了,家里的收音机不知道听坏了多少台。“开始几年熬不住的时候也想过离开,可是乡亲们需要我,我和乡亲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离不开他们了。”2002年,小爱又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成员,分管妇联和计生工作。

  小爱告诉记者,刚到船头咀时,湖上常有大风大浪,让她这个“旱鸭子”很不适应。“有时候一个浪拍过来,立马浑身就湿透了,我就紧紧地把住船沿儿,一刻也不敢松手。之前那个皮质的药箱落到水里散了架,我就自己用木头重新做了一个,到现在用了十多年还好好的。”记者注意到,只要一坐到船上,小爱就始终把药箱紧紧抱在怀里。

  如今,小爱的兄弟姐妹几乎都外出打工,哥哥一家人一年能赚上7万元左右,而小爱夫妻俩一年的收入还不到2万元。她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能出钱把村卫生室再好好修缮一下,再给配备一艘专供出诊用的小汽艇。“这艘船屋已经好几年没修过了,下雨天还会漏雨。”

  “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顺着村卫生室的后门走出去,记者来到了村民小段的家。小段说,自己患有比较严重的关节炎,需要定期到村卫生室就诊。今年洪湖水小,出门不方便,就干脆把船靠过来住了

  记者见到小爱时,她正要去村民小董家。今年59岁的小董去年12月做了肺叶切除手术,恢复期需要定期打针吃药,因为身体状况不能来回颠簸,小爱便定时送医上门。今年洪湖大旱,水浅的地方,机船无法通过,她就从老乡家里借了一条更小的船,一路用竹篙杆撑了过去。小爱说,为了挨家挨户发放净水药品,她特意准备了胶鞋和探路棍,到了船过不去的地方就换上胶鞋,拄着拐杖走过去。

  说起小董,还有一个小插曲。小爱说,原本老董是坚持自己上门就诊的,有一次该就诊了却迟迟不见人来,她便上门了解情况。原来老董因为在卫生室欠了账还不上,不好意思再来了。此后,小爱往老董家跑得很勤。

  小爱说,去年涝灾、今年旱灾,渔民的收成受了很大影响,欠账总是难免的,可不能因为他们手头不方便,就耽误了给他们治病。在小爱家里,记者看到了她的记账本,截至去年年底,没收回来的医药费总共有11903元。这其中,还不包括由于一些渔民的迁移而留下的.8000元死账。而令小爱感动的是,每到年底,渔民们总是给她送来自家养的鱼,即使她一再谢绝,还是会有人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把鱼放在卫生室门口。

  记者离开村卫生室的时候大约是19时。在返回岸边的途中,天色渐暗,湖面变成黑漆漆的一片,记者乘坐的小船竟迷失了方向,在水上打起了转转。

  6月9日20时左右,小爱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洪湖下雨了,这会儿正在关窗户呢。她说,之前洪湖也下了雨,但降雨量只有10毫米,洪湖水位还不高,船还是划不起来,那也得出诊呀。打电话时,她刚出完诊回家不久……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十一篇

  自参与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对病人负责、对工作热情”的看法,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日常工作中,热情接待患者,具体询问病人病情,耐烦答复患者的问题,做病人的贴心人。为了能够给更多的患者做更具体的检查,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无一例外。在B超室的候诊大厅里,通常是同事们都下班了,可他的诊室却灯火通明,室外还有不少患者在候诊。

  业务上,他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自己,勤学善思,勇于创新。20XX年,在全市领先开展四维产科超声检查工程,重点筛查胎儿先天畸形,有效地降低了畸形新生儿的诞生,深得准爸准妈的信任,受到广泛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该工程在滁州地区也处于领先地位,

  全市每年有近一半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都经他之手。他不仅努力学习新学问、新技术,而且很擅长总结经验及成果,在20XX年及20XX年的滁州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学术年会上分别作了题为《四维产科超声检查体会》、《产科危险症超声检查思路》的学术报告,获得了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和认可,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在滁州地区超声学科的影响力。

  对于新开展的上肢血管、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造瘘术超声检查和肿瘤科PICC置管术后病人超声血管评估,由于目前科室只有他一人做这项检查,为了不耽搁这些危重患者的按时诊治,他常常牺牲自己个人休息的时间,加班加点。通过与这些患者的接触,并结合自己的学科学问,在这个领域他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并按时向院领导和相关科室作了汇报和沟通,获得院领导的充足认可。他提出:“这些病人都是饱受病痛熬煎的人,爱护他们的血管就要像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一个人只有两只胳膊,这边的血管坏了,可以用那边,假如那边也坏了,怎么办?所以,我们不能等病人的胳膊肿了疼了再来处理,而是应当在置管前、造瘘前就充足做好血管的评估,选择条件较好的`血管,这样就能削减血栓发生的几率,做到有备无患,就能减轻病人的苦痛。将来有条件,我们有了自己的超声介入诊室,可以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进行穿刺和置管,那么就能有效防止误穿、反复穿刺的发生,这都是很好的技术”。

  作为一名青年超声医师,他深知自己还有许多缺乏,需要不断向老师和前辈们学习。他认为:“要做好一名超声医师,不仅要学习自己的专业学科学问,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要多向临床的老师请教,和临床多沟通。临床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临床困惑的,就是我们要研讨的”。例如,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正是由于临床存在极大的困扰,中医院也曾显现过这样凶险的案例,现有的资料不多,为此他做了许多工作,反复大样本对比观看,总结了一套可行的诊断方法,给临床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还有一次在给一位高龄孕妇(孕36周)检查时,发现羊水过少、脐动脉S/D异样上升,舒张期血流消逝。依据他的超声检查经验,胎儿存在严峻的宫内缺氧,随时都有发生宫内窘迫的危险,他立刻联系了主治医生,说明了病情并告知家属,主治医生随即上报医务科,请予剖宫产手术。第二天,孕妇的婆婆亲自来到诊室,当面告知母子平安并表示感谢。

  没有追求与抱负,人就会碌碌无能;没有信念,人就会缺失人生航线的坐标。在工作中,他一直能做到勤奋肯干、开拓创新、得失不计,他的目标就是要当好临床的左右手和患者的小旗帜,尽职尽责、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医院进展尽一份力。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十二篇

  他是徐家垛乡乐堂村一名80后村医。18年来,他不分昼夜、24小时随叫随到,为28个村庄的4600名百姓上门服务,背破12个行医包,骑坏7辆摩托车,出诊次数17万次并且免收出诊费,骑着摩托穿梭在田野乡间、窑洞炕头。他,就是贺xx,乡亲们口中的“摩托医生”。

  在贺xx的身上,我看到了坚守。因为年少时的一个誓言,他扎根乡村18载,纵使艰难困苦,他不曾退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信守我们当时在党旗下庄严宣读的誓言,履行入党时做出的承诺。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用理论武装头脑,这些都是我们曾经在入党申请书上许下的承诺。到今天,我们也必须保持这样一颗赤子之心。如今我们学习党章,为的就是践行我们曾许诺的誓言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在贺xx的身上,我看到了担当。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爸爸,儿女的生日他不曾出现,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妻子的身上,但是他是一个合格的医生。病人、乡亲就是他的全部。医生的仁爱,医生的职业操守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他还做到了医生以外的更多。干一行,爱一行,党员干部需要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公平正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做有损党和人民利益的事。只要是为人民有利的事我们都要敢于去做,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面对困难突破困难。特别是现在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的深水期,基层组织面对层层困难,我们需要贺xx这样的担当精神,不服输,不怕输,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在贺xx身上,我看到了奉献。18年来他从贺xx妈妈的儿子变成了邻里28村所有人的儿子。乡亲们就是他的家人,他爱他们,把金钱、时间、精力所有的所有都倾注在乡亲们的身上,所以村民们离不开他。这样的大爱,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去学习,去靠近,我们党,我们国家正是因为群众的支持才走到了今天,我们更需要去紧密的团结群众,让群众感受到爱。

  世间多纷扰,面对日益浮躁的社会,我们需要沉淀下来,牢记当时我们入党时做出的承诺,党旗下庄严许下的誓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做事,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就是我们党员应有的精神风貌。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十三篇

  从事妇产临床医疗工作二十多年来,自己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作为医生的子女,自己牢记母亲的教导,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不管患者地位如何,财富如何,都是平等对待,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尽量当天能做完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治疗。

  自己曾经诊治过一名60多岁宫颈癌的患者,因为肿瘤压迫直肠,使患者排便困难,痛苦难忍之下来妇科求助。看到患者大汗淋漓的`模样,我顾不上脏和累,立即为患者掏肛减轻痛苦,看到患者缓解后,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自己由衷的觉得自己所做的都是值得的。

  积极参加医院的下乡任务,不怕苦,不怕累,在襄阳市地区组织的妇女“两癌”筛查。为襄州区老百姓服务筛查出大批的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为他们进行治疗。大大的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我坚持立足于本职,立足于社会,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医疗咨询、卫生保健、精神慰藉服务。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妇科每个月出院病人有200多人,手术量多,为了防止手术患者禁食时间太长影响身体健康,连续手术,没有午休已是常事,因为自己常年吃着冰冷的快餐,饮食不规律,加之长年的站台手术,使自己疾病缠身,就算是这样也改变不了我作为一名医生,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的初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更加努力,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取信于民,在竞争中求生,在竞争中求发展,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争创一流,再攀高峰。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十四篇

  小辉,现年41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内科学副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自1998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湘南学院及附属医院从事临床与临床教学工作。他为人正直、诚恳,与同事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对待病人耐心、细心,工作勤劳、严谨务实,17年以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优秀事迹多次登报报道。

  勤奋好学,爱岗敬业

  医疗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技术靠勤奋才能精湛。在临床工作中,该同志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细致全面,竭尽全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战胜病魔;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耐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杏林学子,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临床医生。他经常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业务水平,掌握了本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让他在脑血管疾病、老年疑难综合性疾病诊治、脑血管介入及脑出血微创中颇有建树,熟练掌握了脑血管疾病诊治及介入、微创手术治疗,年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脑出血微创手术200台次以上,在我院开展多项脑血管新技术。因工作完成出色,深受大家好评,在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如: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家委员会委员,郴州市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郴州市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钻研科研,言传身教

  小辉同志不仅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绩,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也很出色。他善于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钻研科研,近年来,他主持了2项省级科研、教改课题、3项院级科研课题,参与省、厅、市级科研课题共4项,发表CSCD第一作者文章4篇,在省级、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承担《内科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实验教学工作,每年带教实习生、进修生约20余人次,使他们达到了临床实习和进修的目的,熟悉并能胜任临床工作。

  关爱病人,忠于职守

  小辉同志勤修医德,勇于创新。本着“我不能让病人一天看不到我”的想法,不管是否是自己值班,他常常到医院查看病区病人,无论是患者、同事还是家属,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颜医生就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患者都说,看到颜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不管正常上班还是轮休,他都是第一个到医院的,有时同事有急事,一个电话不管是代班还是接收急诊病人,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他所负责的许多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时,他都不会退缩,夜以继日守在科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每一位病人转危为安。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小辉同志在17年多的行医生涯中,用他崇高的医德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了对这八个字的最好诠释。他坚信他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十五篇

  小王,男,33岁,汉族,是河南项城王明口镇苗庄村一名乡村医生。十几年来,小王同志在行医生涯中,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以真情真爱为老百姓服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乡村好医生的颂歌。

  扎根农村,矢志乡医终不悔。

  “我是农民,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农村,离不开我的乡邻,我要一辈子扎根乡村,尽我的力,尽我的心,为村民看好病,守护村民的健康”。小王常说这句话,也是他热爱本职工作,不畏条件艰苦,扎根农村,为家乡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无悔追求。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最基层的乡村医生,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长年累月,救死扶伤,无怨无悔。为了改善治病条件,他千方百计建设村卫生室.在条件十分艰苦,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建成了在全市一流的村卫生室,面积达到了400多平方米,成为周口市示范村卫生室,实现了“村民小伤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实现了就地治疗。

  爱岗敬业,心系患者显真情。

  小王医生爱岗敬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业以来,他一直坚持边理论学习,边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顺利地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医疗技术日益提高,受到乡亲的信赖,吸引了周口、界首等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诊。尤其是情牵患者、心系病人,倾尽全力服务村民的感人事迹,在小王的行医生涯中多次发生,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家都夸小王是个“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小王心里时刻装着村民的疾苦,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老幼贫富,总是随喊随到,不讲价钱、不提条件,有钱看病,无钱也看病。2005年3月的一天,彭庄村57岁的村民张某头疼难忍,神智不清。小王火速来到患者家中,初步诊断为脑出血,由于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当时患者血压太高,乡村道路不好,长途转送颠簸对病人有一定危险。患者家属一再要求在家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去市医院确诊。经过精心治疗,7天后,患者的'一般症状有所改善,神智稍显清醒,说话也能听清一些。应患者及其家属的请求,王医生一同将病人护送到项城市中心医院做了CT检查,被确诊为脑出血,证实了小王的最初诊断是十分准确的。后因住院费昂贵,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回家请王医生治疗。经过王医生一个多月的细心诊治,患者开始下床走动,半年后就可做一些家务活了。张某一家人逢人就说是王医生救活了他,挽救了他们一家。

  热心公益,一腔热血写大爱。

  他把医生的博大的爱心融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把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的称赞。小王在行医中有一个死规定,凡是前来就诊的残疾人都减半收费,对困难残疾人实行免费治疗,多年来,仅此一项就为残疾人减免药费达3万多元。王明口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小王医生时刻惦记着他们,每到周末都会到敬老院免费义诊,免费送药,几年来为敬老院免费送药5多万元,受到社会的称赞。

  在公益事业中,小王率先垂范,事事处处都走在前面。村里道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道路泥泞,村民苦不堪言。小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率先捐款3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捐款修路。此后,他又跑前跑后,指挥大家修路。不到一个月,村里的道路就修好了,村民们高兴地说,“今后下雨再也不怕了,多亏了王医生。”

  村里的学校该修了,他又拿出2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缮,村里的孩子再也不为上学发愁了。一件件实事感动着村民,也体现了小王的`拳拳之情。

  为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小王把困难群众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倾注了真情真心。本村村民王仲敏,生活全靠他一年四季外出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几年前,他身患脑血管病而落下残疾,生活极其困难,属典型的贫困户。小王把王仲敏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拿出2000元帮他成立了小商店,使他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去年,王仲敏的小孩子考上大学,小王立即又拿出2000元,让他顺利上了大学。几年来,小王视王仲敏一家为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真心关怀,真心帮助,使王仲敏逐渐摆脱了贫困。

  家住苗庄村67岁的肢残苗珍xx老人生活十分困难。2009年5月18日,小王到老人家中了解生活情况后,给她送去了大米,面条,花生油,洗衣粉,棉被等生活用品。从此,他一有空就去看望老人;今年春上,突降暴雨,小王担心老人家的房屋经受不住风雨,就去看个究竟。短短的二里路程,他走走停停,走了近50分钟。当他满身泥水出现在老人家门前时,苗珍xx激动的说:“我躺在床上都不敢睡,你来,我心里就踏实多了,你真是比亲人还亲啊!”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旱灾等,小王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小王助残、救灾捐款达20多次,计8000多元,捐赠衣物100余件,便民义诊服务150多次,免费义诊群众2万多人次,帮扶困难村民6户,帮助贫困大学生11名,资助资金6万元。

  十几年来,从未出现过重大差错和医疗事故。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实惠。村民们给卫生室送来一个个锦旗,这是发自群众内心的感慨,更是对小王的无声赞誉。他先后荣获了周口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未来,小王以“为了村民的健康”为己任,执著追求,无私奉献,为农村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新的贡献。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十六篇

  李xx从事临床一线心血管疾病救治工作二十五年以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扎根边疆、乐于奉献、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临床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他医德高尚,视病人如亲人,以患者挽救患者的生命为最高人生目标,多年来已使近百位濒临死亡的心血管患者重获新生,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及同行的充分认可。

  在多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李xx已不记得多少次于半夜被叫至科室或导管室处理危重患者、行急诊手术。杨雨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患者,当时已77岁的高龄的杨大爷2005年因脑梗塞在神经内科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任心内科主任的李xx刚刚出差到家,晚间12点接到值班医生报告后不顾劳累迅速赶至导管室进行急诊手术,术中患者因年龄大、病情复杂多次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李xx主任冷静沉着、镇定指挥抢救,最终成功完成手术,当走出导管室时,已经是凌晨3点多钟了。次日他又最早赶至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向主管医生交代注意事项。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也因此受到了无数患者的好评及肯定。

  2003年夏天,一位名叫李兰英的老人被120送至我院急诊科,经诊断是“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正在家吃午饭的李xx立即于急诊科参加抢救,患者病情危重,出现呕吐、大小便失禁,他不怕脏乱认真查体、积极抢救,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经长达1月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出院了,此后长达6年的时间里,老人每年都会来到军区总医院看望李xx主任,只要感到身体不适就一定会到军区总院治疗,她说“军区总院就是我第二个家”,她还把周围的许多老朋友介绍到军区总院看病,在她心目中,人民军医才是最可信的人。

  郭xx老人家住军区总院对面的地矿局家属院,今年已有80高龄了,从1998年开始他就和我院心内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植入冠脉内支架到反复心衰的治疗,老人一次次在心内科住院,每次都能转危为安,在10余年的看病过程中,他也和李xx主任成为了忘年之交,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更有着诚挚的信任和深厚的友谊,老人说“我的孩子都在国外,李主任就是我的亲人”。李xx主任就是这样,把每一个病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热情、认真、负责的对待着,不仅看好了身体的疾病,也让他们的精神有了更大的安慰。这么多年来,李xx主任以他卓越的人格魅力和高超医术,使无数患者成为了心内科最忠实的宣传者。

  在担任心内科主任期间,李xx注重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人才培养,将科室人员分批送至国内各大知名医院进行学习,不断引进先进治疗方法,短短几年内使心内科的冠脉介入、电生理及先心病的介入技术均领先于国内及全军水平。心内科的临床工作中又许多疾病需要接触放射线进行治疗,而放射线对人体是有一定损伤,李xx在工作中对年轻医生手把手传帮带的同时,不忘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科室各级医生的工作与休息妥善安排,而自己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却不顾休息。就是这样的无私奉献,造就了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专业实力强大的心内科,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科室先后多次被医院和联勤部表彰为先进科室和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而李xx主任也成为了科里各级医生学习与敬佩的榜样。

  李xx主任注重医德修养,从医多年,从未收过患者一分钱红包,多次用真诚化解医患矛盾,为科室年轻医生作出了表率。

  25年以来,李xx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迅速成长为科主任、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在心血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于2004年被医院任命为医院副院长。曾任医院危重病救治专家组组长、副院长等。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四等奖3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三等功3次,其中战功1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军队和自治区的表彰。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十七篇

  艾青先生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的,是因为对这片土地深深热爱,是医者对病人的博大仁爱,是共产党员对工作的无私敬爱,所以“最美乡村医生”贺xx坚守岗位从第1个年头到第17个年头,照顾的五保户从第1户到第13户,骑坏的摩托车从第1辆到第7辆,行程从1公里到可绕地球10圈.......

  20多年前,生长在山西大山里的贺xx考上了卫生学校,家里没钱供他上学,是全村乡亲凑钱才圆了他的学医梦。毕业后,为回报父老乡亲,他放弃到县医院工作的`机会,回到山里,当起了乡村医生。

  18年来,贺xx怀着感恩的心,对父老乡亲有求必应。他承诺24小时上门服务,从不收诊费。村里人有事一招呼,贺xx马上就赶过去。有些乡亲付不起药费,贺xx就记个账,但他从不催账,后来干脆把账本全都烧掉。有人问贺xx,你有行医的本领,为什么不出去挣大钱?贺xx说,我不能走,走了就对不起良心,对不起曾经帮助过我的老百姓。我在哪里当医生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哪里最缺医生。贺xx就是这样,把自己全部交给了乡亲,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那句入党誓言。

  贺xx克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一个医者之心和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穿梭在家乡的川塬梁峁之间悬壶济世,遍布各行各业的共产党人,都应该向贺xx学习,学习他牢记宗旨、牢记责任的政治品格的政治品格,在新时期,要做好一名优秀的、忠诚的、务实的、廉洁的好党员、好干部;学习他扎根山村、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不畏艰辛,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信念坚定,始终心系村民;学习他精湛的专业技术、高尚的道德品格,以毕生维护医学的神圣、守护医生的职业尊严......

  贺xx用自己的行动弘扬医者职业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更要牢记宗旨意识,有甘于奉献的为民情怀,心中时刻装着百姓,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十八篇

  贺xx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他在大学毕业之后主动放弃了留成工作赚大钱的机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了乡村医生。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18年。

  贺xx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当初,贺xx考上了卫校,但三千多元的学费让全家犯了愁,母亲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才找出302元钱。就在贺xx以为求学梦要破灭时,善良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你家三十,我家五十,把他送进了学校。对此,他明白自己这辈子都与家乡分不开了。能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家乡乡亲的生活中去,是他人生价值的体现。贺xx十八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将乡亲们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他面对生活工作上的困难能够坚持下去,努力克服,是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得到了实现与升华。

  作为基层公务人员、组织工作者的我们,首先也要学会感恩。人民与政府信任我们,给了我们工作的'机会,我们要珍惜这份工作。党培养我们,交给我们知识与工作技巧,我们要懂得感恩,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群众,就像贺xx一样,对群众毫无保留,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了解群众真正的所想所需,站在群众的角度上认真思考,争取给民众满意的答复。

  组工精神还是不畏苦、不畏难的体现。基层工作常常是抹黑归,顶月行,对此我们要学习贺xx的不畏苦精神,扎根于群众,不管环境的困苦,能够坚持信仰,坚持群众路线,只要时时刻刻想着自己的初衷,我相信不管多累多苦,大家的心里都是甜的,都是幸福的。

  贺xx“80后村医”感人的榜样故事让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与学习了组工精神,今后的基层工作中,组织工作里,我一定会树立坚决的心,时刻谨记初衷,这样才能在工作中踏踏实实,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十九篇

  小陈,男,汉族,甘肃瓜州人,中共党员,1976年3月出生,现任瓜州县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卫生院院长、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恪尽职守,20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初心”,在人民健康事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在日常工作中,他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三个最”(用最热情的服务接诊每位患者、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病人的痛苦、用最少的钱治好病。)2024年8月,有位患者,常年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并伴有多种并发症,多次去外地效果都不佳,且治疗费用高,就诊不方便,使患者产生了放弃治疗的想法。经家属多方打听找到了小陈院长,他详细查看病人病历,准确找出了病因,辨证施治,大胆灵活运用经方,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经过3个疗程21天的治疗,患者病情明显缓解。

  为进一步满足辖区居民就医需求,更好的服务群众,他始终坚持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2017年主动申请赴省级医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深造,回来后带领职工利用本院有限的医疗资源,大力拓展中医药服务项目,充分展现中医药博大精深的'功效,同时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简、验、便、廉的优势,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缓解患者的病痛。

  谈及将来的打算时,小陈说,我将始终以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诲,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的宗旨,带领全院职工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解除患者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自己的一颗爱心、一张笑脸去换得患者更多、更灿烂的笑脸。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二十篇

  医者,仁义之者;为父母之心。“做一名让病人满意,社会满意的好医生”,简单的话语,是马桥中心卫生院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一一小赵的心声。

  仁者之心,他38年如一日。世代中医之家,在当地说起赵医生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起赵医生的医术都是赞不均口,无人不佩服和肯定。38年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把病人当亲人,视病人为家人,用真诚的'爱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位病人。救治过的病人数不胜数,真诚实意为百姓服务。记得2013年腊月三十的夜晚,大雪纷飞,当人们都沉浸在团圆欢聚时,突然有人敲门,说其妻李某腹痛厉害,听闻便跑步前行崎岖小山路5里去看望,风雪交加,山高路滑,只见李某双手捂住肚子,疼的在床上翻滚,经多年的临床经验,初步断定急性胃炎,立即用药治疗,疼痛缓解后,早上五点才拖着疲倦的身体返回。

  作为一名医生,小赵的工作职责就是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二十一篇

  一、爱岗敬业,凭党性医德行使职责

  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标准,凭党性和医德做好工作,凭良心和尊严行使职责,尽一切可能维护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荣誉。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他尽心尽责,从不计个人得失,在多年来的临床诊断工作中,他凡事为大局着想,为远处着想,为他人着想,善待弱势人群,始终凭党性和良知工作,不管在任何的潮流中,时刻把握自己,工作中一丝不苟,时刻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放在第一位。

  二、积极进取,在医学道路上艰辛跋涉

  文xx主任从医35年来,他在影像诊断领域勤奋耕耘,不懈探索,像海绵一样吸纳新知,如钉子一般钻研新术、精益求精,他教导我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没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是不行的。首先,医学涵盖面要广,想速成是当不了好医生,除基本的医学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广泛涉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交叉学科,所以医生必须比其他职业的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医学是一个新旧理论更替极快的学科,因此,医生必须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去查阅资料、了解医学新动态,要不断地更新知识。

  三、对患者以真情相待,医患和谐

  曾几何时,医生这一神圣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多么高大,“医生是白衣天使,是生命的守护神”。不知从何时起,社会上却流传着医生是“白眼狼”的传说,医生变成了“白衣杀手”、“收钱机器”的代名词。个别意志薄弱、缺乏职业道德的医务人员滋长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错误思想,对“回扣”、“红包”、“好处费”等趋之若鹜,重利轻德。而文xx主任认为,医德比医术更重要,他把每一位病人看作亲人,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从不以医谋私,时刻保持廉洁自律,作为科主任,他不但以身作则多次拒收红包和吃请,而且时常提醒周围的`人自觉提高廉沽行医的意识,坚决抵制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真情是爱心的体现,是对事业的执着,只有真情才能忠诚于所从事的职业,才能刻苦钻研业务,才能不怕风险,全身心救治每一个病人。多年来他一直这样信守真情,一直这样对待病人,患者也把他当成了亲人。

  四、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在临床工作中,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工作和病人。可作为父亲、儿子、丈夫,他欠家人的太多了。随着业务水平的逐步提高,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虽然行医多年,无论是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还是深更半夜,只要电话铃响,他就迅速的赶赴医院处理病人。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书写着自己挚爱的医疗事业,用自己的善良执着,平凡而高尚的境界,默默诠释“医生”和“人生”的内涵。

  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高尚职业道德,乐于奉献精神和精湛医术,xx主任不仅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也得到医院和市卫生局领导的肯定,先后多次荣获嘉奖和光荣称号。任职其间所在科室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他富有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深受同事们的爱戴和敬仰。医疗事业是一项高危职业,在当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xx主任仍将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神圣使命,竭尽全力除患者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他不后悔是一名白衣战战士,将继续义无反顾的在自己钟爱的医疗岗位上拼搏、奋斗,贡献余热直到永远! 举,也无耀眼的光环荣誉,唯有一份执着,踏踏实实做人,只有一份追求,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二十二篇

  最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陆续播出了最美乡村医生的事迹,他们都奋斗在最艰苦的地方,为边远山区的广大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乡村医生是李xx和居xx。

  横县大浪村扁担村医李xx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药箱,一头拴着干粮,累了就席地而坐,渴了喝点山泉,身子虚弱的他十年如一日地在大浪村崎岖不平的山路间来回不停地穿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扁担医生李xx身患尿毒症身体羸弱的他却在大山深处的乡村诊所坚守10年,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居xx1992年7月毕业于伊宁卫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包扎墩牧区卫生院,一干就是20年。包扎墩是特克斯县三个乡镇、两个牧场以及尼勒克县一个牧场的牧民过冬的冬牧场,总面积220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共1500户4000余人。进包扎墩冬牧场路途十分艰险,身边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路是由牧民凿出来的,所以仅能容一匹马或一只羊通过。每年冬季牧民赶着牛羊转场,只要稍一不慎,人和马就会坠崖,连尸首都无法找回。就在去年秋天,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年幼的婴儿骑着马转场时,马失蹄,结果连人带马摔下悬崖,母女和马都没能找回来。所以,包扎墩也被当地的人成为“天堑之地”。居xx在这样的地方一干就是20年,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他身患心脏病,不能在高原山区工作,随时有生命危险。加之他妻子动了5次手术,3个孩子还年幼。当地卫生局领导签于他的实际情况,准备把他调至农业村,但是他婉言谢绝。

  还有很多很多的乡村医生奋斗在帮助边远地区居民远离病痛折磨的第一线上,他们不辞辛苦,不怕困难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结合中共中央十八大会议精神,我们要把学习最美乡村医生的先进事迹联系起来,不仅自己要学习,还要带动身边其他人一起学习,要把学习这种先进事迹形成一种风气,让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形成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形成立足岗位争贡献,爱岗敬业争奉献的良好作风,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学习之后要互相对比,寻找个人不足之处,把学习这种典型先进事迹长期贯彻下去,执行下去。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二十三篇

  小安,男,44岁,现任医务科科长、体检中心主任、内科主治医师。近年来,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中,他严格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敬业爱岗,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带领体检中心全体人员,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全院职工的一致称赞。

  一、 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培训。医院成立体检中心后,由小安同志兼主任。体检工作需要利用电脑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以及综合分析,对于电脑,他是一个门外汉,连一简单的电子表格也不会做。为了工作需要,他努力学习电脑技术,每天提前1小时来到医院,查找资料,上机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他已成电脑方面的专家,许多体检用的表格和软件都是他自已制做的,为医院节省了大量资金。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工厂企业的.职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根据区政府要求,我院决定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这项新的工作,我区以前从来没有开展过,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小安同志参加由市卫生监督所举办、省专家授课的培训班,并取得了职业健康体检资格。但短短的7天培训,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为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他不断向上级专家请教,学习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体检技术规范,经过他和全体体检中心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院取得了省卫生厅批准的职业健康体检资质。每周一下午,他都组织医院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观看吴春荣等专家的讲座,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转变全院职工的服务观念,培养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他更是带头建设学习型党小组,带领体检中心党小组和全科职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坚持创新,大胆探索,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创新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健全有效的学习制度,营造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在小安同志的带领下,体检中心全体人员以开拓“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市场、保护企业职工健康”为活动载体,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务求实效,为医院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部分从业人员体检办证从卫生监督所划规到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我院又承担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任务,许多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要求我们到企业为职工体检,小安同志带领科室成员每天6点从医院出发,奔赴厂矿企业,为企业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有时中午12点多才回来,还要分析体检结果,常常中午不回家。5月份取得职业健康体检资质以后,体检科的任务更重了,除承担本区内企业职工体检外,我院还承担了东明几家工厂的体检任务。在东明石化体检期间,正直炎热的盛夏,由于用的是新开发楼房,里面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小安同志带领科室成员不畏酷暑,坚持工作。为了不给企业增添麻烦,他们自带筒装水。有一天,由于天气闷热,做电测听的同志有些中暑心慌头晕,暂时下去休息,这时他亲自上阵给职工查听力,由于听力室密不透风,不大一会,他也感到心慌头晕,但为了工作,他还是坚持给工人查完才下楼休息。同志们看到他面色苍白都为他捏了把汗,随即扶他坐下,待喝了杯水后才稍稍缓解。回到医院后,同志们去休息了,他还要进行综合分析体检结果,编写体检报告。自活动开展以来,已先后在牡丹区、东明县、曹县、开发区完成职业体检8000余人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8000余人次,普通健康体检5000余人次。同时,他还兼着急诊值班。夜以继日地工作,使他很少过上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把精力献给了他钟爱的医疗事业。他带头发扬“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重树白衣天使形象。作为一名党员,小安同志能够忠于职守,积极奉献,时时刻刻把党对他的信任,作为自已不断前进的动力,尽职尽责地履行着党员义务,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我院医务工作者树立了楷模。

  三、 抓好班子 带好队伍

  他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他认为,要想搞好工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为科室带头人,他以身作则,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在不断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他还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对科内人员,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抓起,根据每个人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考核。通过加强管理,使大家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对职工严格要求,多鼓励,少批评。常和职工谈心,组织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职工思想觉悟。由于他以身作则,每次工作都能顺利完成,外出体检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许多同志从体检中心走向了领导岗位。面对所获得的奖励和取得的成绩,小安同志深深地感觉到,成绩总是属于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他会更加努力,继续探索和不断追求;为了党旗的颜色更加鲜艳,为了不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更加无私奉献、锐意进取。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二十四篇

  小盛,男,45岁,中专文化,山东省平邑县白彦镇姜庄村人,在本村担任乡村医生已25年。

  一、子承父志,服务乡邻

  我的家住在南部山区,四面环山,地广人稀,卫生室服务的辖区内有十多个自然村,大多数自然村交通极不便利,道路崎岖,广大人民群众打针吃药极为不便,有的人为了拿一点要就要走一个多小时,看到这种情况,我立志当一名医生,从而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1988年9月,我进入平邑卫校学习,毕业后,就回到了姜庄村父亲的诊所,我父亲是六十年代的赤脚医生,他老人家大半生的精力都用于基层的卫生工作,无数次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2000年秋查出肺癌,仍坚持工作了六年才退了下来。正是父亲的影响我才选择了乡医生涯,刚开始,没有几个人愿意来找我看病,我并没有气馁,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问题,经常到镇卫生院、县医院找老师虚心请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人们相信了我。那是家住西岔村的徐孝海,他一次去诊所给家人拿药,我看他眼睑浮肿,面色牙龈苍白,我问他是不是有身体乏力,尿血史,他反问我怎么知道的,后来我建议他去医院检查双肾结石,右肾已无功能。病人家属来我的诊所,对我千恩万谢,直到今天,病人见到我还一直念叨:“多亏了有小盛大夫,我的命就是您给救回来的`!”

  正是靠着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知识、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热情和蔼的服务态度,再加上手脚勤快随叫随到、用药合理价格便宜,在附近的四邻八乡逐渐赢得了极好的口碑,周边村甚至外乡镇的病人都慕名而来。

  二、风雨行医路,培育杏林花

  到了1996年11月,因为政策的原因,全县进行乡村组织一体化办医管理,整合原来各自为政的个体诊所,统一转变为一体化村卫生室。已经小有名气的我自愿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领头做出表率,积极配合镇卫生院,仅用了1天时间,就完成了相关工作,为全镇一体化村卫生室的顺利建设,带了一个好头。

  在村卫生室工作期间,我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1996年11月,被推荐为卫生室室长,成了当时全镇最年轻、在全县也为数不多的室长之一。为做好工作,我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建设了一所卫生室,达到了六室分开、布局合理、制度齐全、规范有序的标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精诚团结,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个人连续10余年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他乡医,村卫生室也多次被命名为县先进村卫生室。

  三、一心一意,情系群众

  当年,辖区内老山顶村有几十户人家,地处一座山顶之上,没有乡医,那些年老体弱或稍微病重的,我就要出诊,需要走十几里山路,每年都要上山出诊百余次,无论是下雨下雪,白天深夜,摔个跟头,擦破点皮,更是家常便饭,记得1996年冬天夜半,老山顶的盛文山突然腹痛、恶心、呕吐,我连夜赶往山,顶经诊断患者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发烧39度,我立即给他输上液体,并帮助抬下山送往镇医院。当夜进行了阑尾切除,当夜回到家已经凌晨2点了。

  也是1996年的隆冬,当年还在老山顶居住的谢xx老人,她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多年,当时因急肺部感染好,持续高热,家人极力反对下山诊疗,我连夜到白彦镇卫生院咨询了医生在山上治疗了两昼夜,老人终于转危为安。下山的时候摔进了沟里,断了三根肋骨。

  记得1998年3月的19深夜,村民程xx,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我通过了仔细检查,考虑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在患者无钱的情况下,我带来现金把他送到了白彦镇卫生院连夜做了手术,我到家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除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没有什么太轰动的大事迹,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忙”字:23年来日常诊治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任务多了,压力就大了,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我也更忙了:除了日常诊疗工作,我还坚持两月组织一次群众健康教育活动,坚持每月以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公共卫生知识和防病治病卫生常识;要对所建立的2256人的《居民健康档案》,逐一校对和完善,对60岁以上的老人作重点健康体检,对孕产妇作定期随访,此外,还几乎天天要为几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诊病、检查,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山间小道,对每一户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谁有没有烟酒嗜好、谁有什么饮食习惯等等,在我心里一清二楚。

  四、坚守阵地,无悔人生

  在现今医无悔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太多的人不愿意赞美医生,更多的是口诛笔伐。但是,我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却一直没有这种感觉,感受着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因为我不会给人开大处方,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决不输液,我总觉得如果单纯地去追求经济利益,我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与我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

  二十五年如一日我坚守在姜庄流域这片热土,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农村基层卫生事业,期间我经历了太多的变故,生老病死酸甜苦辣。同时也获得了众乡亲的呵护和肯定,更获得了卫生行政部门的无数次的奖励。也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幸福和成就感。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辛和曲折,为了山区的父老乡亲,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下去。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二十五篇

  小卢,男,现龄63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84年至今在保康县寺坪镇大畈村卫生室工作。

  1977年小卢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卫生兵;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底在部队荣立个人“三等功”;1984年,复员回到大畈村当村医;2013年被县卫生局授予“优秀乡村医生”称号;2015年被镇卫生院授予“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4月,获得“襄阳好人”敬业奉献类荣誉称号。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是小卢同志孜孜坚守的工作作风。大畈村山大地广,村民大都住在高山之上,山路崎岖难走。在日常工作中,他从不因困难而推辞患者的求助。只要有患者需要上门服务,一个电话过来,他就及时上门诊治,情况严重的`就用自己的自行车、摩托车载着患者回卫生室救治,遇到无法救治的情况时,便马上帮助患者转上级医院就诊。一天深夜,一名患者因急性胃出血需要紧急转县医院救治,时间就是生命,小卢同志一边护送患者向山下转运,一边与镇卫生院联系救护车辆,直到患者在县医院脱离危险后,他才连夜回家。

  三伏沟村村民包国英因患类风湿关节炎,摊痪在床一年多,想放弃治疗,小卢同志听说后,主动找上门,运用自己所学知识,通过细心治疗,使她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还能上山劳动,患者包国英非常感动,逢人就说是卢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村民王发祥,患脑梗塞,全身瘫痪,小卢不顾二十多里的山路,上门几十次,使他恢复了生产生活的能力。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小卢的行医生涯中,多得不可胜数。

  小卢医生三十年四如一日,走村串户,跑遍山村的每一条羊场小路,共接诊病人十二余万人次,出诊近六万人次,上门服务的行程超过了18万公里。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热血青春,用仁心仁术贏得了老百姓的掌声和欢笑。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二十六篇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耳濡目染,从小就希望长大成为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见到了各种病人的疾苦,高考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医学院学生,在五年的医学生涯中,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实习的时候,多次受带教老师表扬。2002年7月他来到了天长市中医院开启人生的新篇,跨入了职场生涯。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14年的医生生涯,他勤奋工作,始终以科学的态度信服别人,以崇高的医德塑造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服务病人。

  工作以来,没有完整的节假日,只要医院需要,不分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风雨无阻。把苦、累、脏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他曾经持续给一位没有心跳呼吸的病人按压一个多小时,只是源于对职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畏,不想如此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有时遇危重病人,他以院为家,一夜一夜的守护,直到病人转危为安。曾经有一次千辛万苦把病人抢救成功准备出院,病人却因其他疾病突然死亡,但是患者家属还是非常感谢他,因为家属能感觉到他的坚持不放弃,这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待患者如亲人。”简单的话语却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操守的人才能做到。

  2012年,他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呼吸内科,1年的进修时间中他刻苦学习、虚心请教,深受黄主任的赞赏。回到医院后参加了数十次呼吸危重病人的抢救及会诊,把一个个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与同事们一起开启了医院呼吸危重病人抢救的新纪元。与小东医生一起开展了气管镜的检查与治疗,提高了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内二科工作,虽然他的专业是呼吸内科,但他们科是综合内科,什么样的内科病人都有,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他一直坚持不断学习,主动请教。14年的`坚持,不为什么,只因为病人以命相托,他要以心相对。在本科室同级别的医生中,他始终病人最多,服务最好。病人多,事情就多,除了外出学习,长年累月坚持早晚查房,了解病人病情,以便拿出最好的治疗方案。对病区急危重病人的诊治能做到随叫随到,对院内急危重病人的会诊也同样如此。一周工作时间70小时以上成为常态化。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病人送红包的情况,他一概婉言谢绝,实在推不掉的就悄悄的给病人存在账户上。

  作为一名医生,他深深懂得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全力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要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患者极端负责;就是要关爱病人,甘于奉献。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选择了神圣,选择了伟大,选择了高尚,选择了奉献。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二十七篇

  她是一名平凡的护士长,用饱满的热情、暖和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娴熟的护理技术、纯净和善的心为患者排忧解难,送去炙热的爱心。她是一名一般的护士,但以对工作、对病人仔细负责的行动,赢来了病人、家属及各级领导的赞誉,先后获得了“优秀护士”、“最满意护士”、“先进工”等荣誉称号。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多年来,她爱岗敬业,关怀团体、关怀同事,关怀病人,是医生的好帮手,是护士姐妹的好典范,更是病人及家属的生命天使。在开展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关于创立“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活动中,内二科作为医院的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之一,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于20XX年9月她带着全科护理人员主动投入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活动中。她们用爱心抚慰着患者的伤痛,让患者感受到她们亲情化、人性化、标准化的服务。为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她就是呼吸消化科的孙护士长。

  一、转变排班模式,强化职责护理

  1、依据工作需要施行职责护士包干患者,确定了四个职责护士,每位职责护士分管8—11位患者,施行职责护士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负责病人的生活护理、病情观看、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为患者供应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

  2、激励弹性排班,依据科室实际情景敏捷把握,我们增设了整理班,辅助班等。

  3、增加薄弱时间段的护理人员,主要处理中午补液及晚间护理。

  二、夯实根底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上狠下功夫

  作为友情医院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刚开头,种种困难摆在她的面前。但靠着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孙护士长依据护理部部署的“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开展的方案和详细指导思想,利用每一天晨会时间,反复强化每一位护士的服务意识,转变护士“重专业、轻根底,重技术、轻服务”的理念,组织进行《根底护理服务工作标准》、《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标准》的技能培训,并布置全体护士分参与护理部组织的优质病房根底护理技能的再培训。为了先从晨、晚间护理工作做起,并真正做扎实,做到实处,她一马当先,每一天早上七点半就到病房,询问病人睡眠情景,帮助病人洗脸、漱口、梳头、进餐,整理、更换床单元,逐步制定了标准的晨、晚间护理流程。由于科室有许多年轻护士,沟通本领欠缺,不明白怎样和病人沟通。理解不了为病人洗脸、洗头、擦浴等生活护理。于是,她以身作则,带着着年轻的护理团队一头扎进了病房,每一天亲自为病人洗脸、梳头、剪指甲等,并时时教导年轻护士们做这些根底护理的意义就是在观看病人,了解病人的病情。科室有许多大便失禁的病人,孙护士长不怕脏,不怕苦,她带着管床护士,一起为病人清洁、更换患服和床单,并指导护士怎样做。到达节力、快速有效清洁。在她的影响下,病区的护理姐妹们也都欣然的转变了护理观念,强化了晨晚间护理,固定周二为病人剪指甲,虽然病人比拟多,但各项护理标准,获得了患者的一片赞扬声。

  三、标准护理服务

  在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科室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孙的带头和影响下,为了给病人供应更贴心的服务,她及她的护理团队不断深化护理服务资料。她主动开动脑筋,将每周二定为了“根底护理日”,标准了需每周落实的根底护理时间,如剪指甲等,自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工作主动热情,温馨护理,微笑服务,接待患者做到“五主动”:主动起立、接物、问候、自我介绍、入院介绍。耐烦解释做到“四个不”:不直呼床号、对询问不说不明白、对难办的事不说不行,患者主诉不说没事。统一标准着装、仪表行为,做到微笑服务,举止端庄。运用礼貌礼貌用语,在接听电话、接待病人或做护理操作时,主动用“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忙吗”、“对不起,请稍候!”、“多谢您的合作!”等礼貌用语,做到有问必答,随叫随到。温馨的人性化服务,良好的行为仪表,使病人感到亲切和暖和,树立起护理人员良好的外部形象。晨间护理时,护士都会问候患者“昨晚睡得好吗今天看起来气色不错!”、“今天怎样样”开头一天的治疗护理工作。输液了,护士具体地告知患者每一瓶药水的成效和运用目的,消退患者心中的茫然。检查前,护士把检查的目的、协作等留意事项一一告知,患者内心的恐惊及迷惑减轻了不少。职责护士每一天主动巡察病房,削减患者的呼叫次数,按时发现问题,按时总结,按时改善。转变对病人的称呼,从过去的直呼其名到此刻的“阿姨”,“爷爷”、“王姐”。除此,领先开展了病人出院电话回访制度,将优质服务延长到出院病人,主动询问出院病人的康复情景,指导出院病人用药、胰岛素注射、饮食、运动等,如有需要,还上门为患者进行测血糖、健康教育,让患者真正享受到了全程的优质护理。

  四、言传身教,确爱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护理工作中仅有微笑和关爱入微的关怀是远远不够的,要到达温馨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还需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护航。孙为了提高护理组的护理水平,工作中她时时到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除了与同事们共同探讨临床专业学问和技术,她还总是毫无保存地给年轻护士们介绍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教训和与病人沟通沟通的技巧。除了定时组织护理查房、进行护理理论及操作考核外,还主动激励护理参与自学考试,强化英语、电脑学问的学习,以增加临床学问应用本领。给护士们分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培育他们的护理工作本领。

  针对科室聘用护士和年轻护士多的`特点,分层次强化临床护理三基、三严的培训和护患沟通培训工作,指导把和病人沟通及病人的宣教工作巧妙的融入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在完成许多的临床护理治疗同时能做好每一位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指导工作。内二科室重病人多,护理任务重,每次抢救危重病人,她总是先到现场。一天午时要下班时,一位支气管哮喘的患者突然发生病情改变,她立刻帮助当班护士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样标本、实施心电监护、吸痰,带呼吸机,组织现场抢抢救理工作,上特护一向忙到晚上九点多,饭都没有顾上吃一口,直到病人病情趋于平稳,她才下班休息,早上她又早早来到病房照常上班。每逢节假日,她总是照料同事们合家团聚,而她却坚守在工作岗位,她以无言的行动感染和带动着年轻的护士们,日常引导护士以诚相待、和谐相处,让每位护士在群体中有归属感、亲切感,维持良好的心情状态,使护理组坚持一种主动向上的良好风气,从而提高了护理组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也不断提高,病人对护理满意率达93%。

  “优质护理服务”并非只是护理技术的要求,它更是护理人文关怀的表达。而孙护士长这种视病人如亲人、细心、耐烦、无微不至地关怀病人的事迹,数不胜数。无论多苦多累她总是脸带微笑以暖和的双手和一颗圣洁和善的心,抚慰和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驱散了很多患者身心的苦痛和忧伤。她这种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视病人为亲人的精神表达了一个白衣天使良好的职业道德。靠着对护士职业的挚爱和追求,她在病人心中有了较高的认可度,病人也因得到了她的服务而心满意足,有些病人和家属甚至还与她成了好好友,她在平凡中默默地奉献,完成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也用

医务工作者个人精选事迹材料 第二十八篇

  他出生在农村,家里很贫困,他考上卫校那年家里连学费也拿不出来。是村里的乡亲们给他凑了三千元的学费,这样他才得以完成了三年卫校的学习。他是一个感恩的人,2000年毕业后,放弃了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医院工作,选择了回村当一名医生。从此,他成了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医。

  他工作18年来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守护着黄河岸边的28个村子的百姓。18年来他骑坏了七辆摩托车,乡亲们有病,他随叫随到,哪怕是半夜12点,老人打电话,他都不辞辛苦,骑车来给老人看病,当时各村之间的路还极其难走,他曾无数次的摔倒,摔伤在给百姓看病的路上,至今身上还留有无数的伤疤。

  尤其是让我感动的.是他的那种为人民服务不图回报的品格。乡亲们有病,有的拿不出钱,但他也照看不误,少的三两元钱,多的几百元钱,十八年来,他不但一分钱不挣,手中还攒下了十万元的欠款条。他知道乡亲们实在是太困难了,不是不给医药费,而是没钱给他。后来他把这些欠条付之一炬。其实他的生活很难,家中有两个孩子,他们也需要父母挣钱生活。他看病无收入,但他的妻子种二十亩果树,靠果树的收入维持生计。

  我在想,让我默默付出也许还能做到,但让我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是肯定做不到,让我为别人帮助一次两次我能做到,但让我把全部家当帮助别人我肯定做不到。

  跟贺xx比我们的差距太大了。我们生在小城市,没有那么贫穷,可以说生活的挺滋润。作为一名教师,也不用我们给孩子们垫付什么,我们只需要用心的去教孩子就行了。可是我们自己做的又怎么样呢?反思自己是否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了呢?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爱心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有时没有备好课为自己找理由“太忙了”,有贺xx忙吗?需要我半夜管学生了吗?“没有”。当总是对学生发脾气时,为自己找借口“更年期”到了,到了就不压抑自己,对学生大声训斥吗?这些都不是理由,作为教师既不需要我们掏腰包又不需要我们下班后管学生。只需要在八个小时内对他们多关爱些,多辅导一下子,认真备课就可以了。所以今后我要改变自己,在业务上在精进一些,对学生再关爱一些,对同事再包容一些,做一个称职的党员!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Copyright©2020 1级文库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3011259号-2

联系邮箱:kefu@1jiwen.com